学农日记集合13篇

06-23

很多在校学生都需要写周记,写周记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自我管理和目标规划能力。那么,在写周记时,如何全面描述自己的学习呢?如果您对“学农日记”有兴趣,可以参考下面为您准备的资料,让我们一起变得更加优秀吧!

学农日记 篇1

今天,如同往常那样早早地起来,然后就是跑步,跑了三圈,比昨天多了一圈,感到更累,我们想悄悄走几步路,班主任严格地说:“跑起来!”

跑完后,感到气喘吁吁,但暖和了许多,昨天此时感到身体很冷,特别是双脚,可今天却不同了。有时,你虽然累了一点,但会得到更多的好处。要学会付出,总有一天,你会看到生活给你的恩赐。

今天上的是艺术课,我们学了中国结和陶瓷。这些是中国传统的工艺,现在,基本上不学了。我觉得传统文化不能忘掉,不能一味地关心流行之物。我们不能遗失传统。

转眼间,学农生活已经过了五天。

五天的生活都是在快节奏下过去的。白天早早起来,锻炼身体,接着上课。中午吃完饭,休息时间不多,又要上课。晚上还要上文化课。这样,一天结束了。

今天晚上文化课上好以后,老师让两位女生唱了歌,为了让我们放松一下心情。经过劳累的学习生活,如果不休息,学习会有高效率吗?生活和学习一样,需要一张一弛,不是没有节制地学习或者工作。

上晚自习时,纪律不太好,可能是因为明天下午就要回家了,同学们很兴奋,听不进课。坚持,是需要毅力的,很难坚持到底的人怎么会成功?只会前功尽弃。做任何事,要有始有终。前几天,老师们说我校学生总体上是不错的,但最后一刻做不好,能让人满意吗?

下午我们学的是无土栽培。小小一颗芹菜,需要多少的付出和劳动。我们要配许多溶液,还要配两次四升的水,种植需要种三次。平时,一点也体会不到这些饭菜来得不容易,总觉得它们太平凡了。看来,普通的东西也不是容易得到的,要学会珍惜我们身边的一切,哪怕微不足道。

这一周,老师也像关心自己的亲生孩子一样关爱我们,放弃休息,问我们的冷暖及身体情况。他们不因为没有课而不负责任,仍然和以前一样,我对他们不胜感激。

学农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我感激这一堂特殊的人生之课。

学农日记 篇2

学农日记难得那么开心的一星期,星期四的早上已开始吹响学农结束的号角,此时,一股想回家的欲望油然升起。我不想再待在这里,可也不忍心对学农基地说“拜拜”。上午的活动是“金秋登高”,待老师带我们来到山脚下的时候,他便开始讲解:“这就是我们今天攀的五郎山,海拔178米”。啊!178米,这也叫登高?我几乎要叫出声来,老师继续讲:“这山虽不高,但路陡,大家要小心。”大家尴尬的气氛变得紧张起来,两个班排好队如一条皮带钻进山,云雾密布的山顶颇感神秘。路崎岖起来,如一条躺着休息的蛇蜿蜒在山中;树木茂密起来,每一棵都像是欢迎我们的绅士;而路上的草铺成一块地毯,按摩着脚。耳边没有淅淅沥沥的风声,鸟鸣声,山内是出奇地静。到了山顶,大家不由得惊叹起来,山顶下是广阔的田,几个排列分散的小屋,还有一片新鲜的绿,那是山的风衣。我站在顶上,真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的感觉。阳光抚摸着大家的脸,带给群山,带给大地新的活力。我不得不佩服五郎山的一“绝”: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在周围景色的烘托下,五郎山显得格外地精神。

学农日记 篇3

迎着和煦的春风,踏上乡间小路,带着满满的.好奇心,为期4天的学农生活就这样开始了。

4月8日上午,经历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来到了青岛市中学生学农实践基地。提着行李箱的我们,初次踏入8个人的寝室。大多数的同学都是第一次离开父母,独自出门,过独立生活。怀着对各种事物的好奇心和独自出门的新鲜感,我们在学农期间的课程也随之到来。

学农的课程十分丰富,涉及到了各个方面。有面艺、厨艺、茶艺跟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有果树管理、种马铃薯、种豌豆跟农业劳作有关的课程;还有野炊等野外实践课程。

我们班的课程项目有野炊、面艺、酿酒、果树修剪、种马铃薯和厨艺。

在这些活动中,我记忆最深刻的当属野炊了。

野炊,顾名思义就是去野外生火。马老师为我们准备了地瓜和花生,让我们自己用锅和砖头,木头将它们烤或煮着吃。我们分了4个小组,我在1组。我们的小组长单煦给我们分配了任务,我和佳姐垒灶,刘书昀和李欣欣捡干草,孙满江接水刷锅,单煦和吴长春、金炳成、孔祥生去找木头。我本以为垒灶台是一件特别容易的事情,不就是找几块砖头随便堆一堆嘛,太简单了。但现实就是如此的残酷,这垒灶的学问可大了。既要看好风向还要保证锅再垒灶上的稳定性。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灶台终于垒好了。我们将干草放在灶底,点燃,加柴。我们准备煮花生,烤地瓜。煮花生的过程还好,就是加水加柴。但是烤地瓜就比较复杂了。我们将地瓜用较细的木棍串起来,放在靠近火源的地方,那里的火比较旺盛,地瓜会容易熟透。即使我们前期的准备工作比较熟练,但是还是遇到了麻烦。因为在山上风力比较大,我们离灶台又近,导致我们的双眼都被浓烈的烟雾熏出了眼泪。虽然过程十分的艰辛,但是我们的地瓜和花生都非常的好吃。

野炊过后,每个人的脸上都流露除了胜利过后灿烂的笑容,因为如此,我们的地瓜和花生在我们的嘴里也觉得格外香甜可口。

通关这次的学农实践活动,我增强了独立自主的能力,提高了团队合作的意识,学到了许多课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和技能。相信我们一定会带着这股韧劲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不断拼搏向上!

学农日记 篇4

在这秋风送爽而又带着一丝凉意的初冬,我又迎来了期盼已久的学农活动。今天我兴奋地早早起床来到了学校,与同学们一起来到了这个带着田园风趣的大岗山学农基地。

我们听着老师们的指挥,来到餐厅吃完中饭后,最有意思的“定向运动”开始了。几位基地的老师给我们讲了许多“定向运动”的知识。听得我是恨不得马上开始。对了,老师还帮我们分了组,六人一组。我和杨立煌、王佳豪,林雨之,徐可忍等六位成员。当然我们选最有经验的杨立煌当组长,因为我们都很信任他。听了半个多小时的规则介绍,终于好玩的游戏开始了!

我们是第11小组,是最后一个出发,但马上就进入了状态,我们听了组长的意见,先避开了2班,先去找第八个目标。嘿,我们根据地图和方向,找到了一个绿油油的草丛,这是在离起点不远的地方,我和王佳豪作为先锋敢死队冲在最前面,我迅速扳开树枝,跑进去,瞪大眼睛环顾四周,突然,眼前一亮,啊!

“87”我情不自禁地大叫起来了,随后组员们陆续跑了过来,为了确保正确性,我们又拿出地图仔细地对正之后,才纪录到了成绩单上。接着,我们又按照指南针迅速跑向第二个目标,第三个目标,当我们开始找第四个目标时,由于半天找不对路,我们组开始议论纷纷,最后还是坚持走到路的尽头,在电线杆上找到了。哎,坚持就是胜利!

就这样,我们一共找了七个目标。

我们历尽千辛万苦,翻过了几座山,经过43分钟的.比赛,我们意外地获得了第三名。嘿,不错!

我们高兴极了!

活动结束了,于是,我又开始期待着第二天的活动……

学农日记 篇5

4月3日 星期四 天气阴

今天是学农的第四天,今天我们的课都很好,上午是野外拓展,下午是野炊,晚上是才艺表演。

早上我们开开心心地起庆,吃完了每天一样的早饭,来到大操场。

老师先让我们做准备运动,我一开始还没在意,结果一开始就让我们跑1200米。我还好,有的同学气喘嘘嘘了。叶天嵘还在说:“我们是在运动,不是在刑场!”我们听了都晕了。最后蛙跳一圈。之后终于来到了拓展营地。

我们先走独木桩,我跟在王昊后面,他走的真慢,我落后他七八步,都追上了他。第三个项目是走木板,那木板有高有低,下面虽然有网,但还是有同学掉进了水里。我还是跟在王昊后面,还是很快的追上他,他停在一个板上不动,我叫他快点,结果他一个本板没踩到掉进水里。还有小胡同学更好笑,他走到一半结果木板荡了起来,他成90度停在了空中,我们哈哈大笑,就连那边604班的人也暴发出热烈的掌声,不过,他就是掉不下去,好像脚底有口香糖,死死地粘住了木板,最后还是通关了,真是有惊无险啊!

接下来我们走双人桥,我果断不和王昊一组,和小姜同学一组。我们手拉着对方的衣服,桥很陡同学们都站不稳,必须两人合力才能过关。小余和小熊两个以超快的速度到达了对岸,我和小姜可不敢这样。一二三动一下、一二三动一下。在中间时桥一直在晃动,而且水还很深,掉下去肯定全身都湿了,我们俩还真不知道小熊和小余是怎么做到的,后面几队人还真不怎么好,小王和小苏最好笑。刚走第一步就扑通一声掉了下去。不少女生个掉下去时擦破了手,真为她们担心啊

上午的活动结束了,真期待之后的野炊和才艺表演啊!

学农日记 篇6

20xx年4月3日 星期四 天气阴转多云

春天孩儿面,一日三变脸。

雨丝,轻扬。飘飘渺渺,云腾雾绕

一阵风把乌云吹散,多了几丝温暖

今天,虽然天气有些阴晴不定,但却抵挡不了同学们的热情,或是因为,我们期待许久的拓展活动终于开始了!

一大清早,我们便已整装待发。在大自然的召唤下,那一缕缕朝阳在基地中带来一丝丝温暖。

拓展课终于开始了,大家先在老师的带领下做了些热身运动。虽然汗水浸透了衣衫,但我们的心,是雀跃地。

过了一会儿,老师见我们完成的差不多了,便将我们召集起来,带到了拓展活动区。那儿真大,各种各样的器材令人眼花缭乱。

接着,我们在老师的领导下走了木桩,过了秋千桥,爬三角梯丰富的活动让我们洗去了之前的疲惫。哦,对了,说到洗,我还真洗了个澡呢!

虽说之前的秋千桥伤亡惨重,但我的以幸存。不过老话说得对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呀!

最后一个项目是过双人桥,我和叶倩琳组成了一对。前面几组大多过去了,虽然也有个例,但让我们渐渐放下心来。

哦,终于到我们了,我和叶倩琳手扶手,肩搭肩,向桥的另一端走去。一开始,我们走得很快,桥剧烈的抖动着。到了中央,我们不得不停下,因为我们被困了!叶倩琳一会儿向前倒,我一会儿向后拉。终于,在一次向前行进时,她没站稳,往我身上靠过来,我愣住了,将她也一拉,后来

虽然这次活动有些遗憾,但知足者常乐嘛。我们已经拥有了那么多欢歌笑语,有些得不到的,也将是最美的,不是吗?

学农日记 篇7

20xx年4月10日 星期一 天气晴

盼望着,盼望着4月10日终于来了。天公虽然不作美,但依然打扰不了我们兴奋、快乐的心情。在公交车上我们欢歌笑语,来到了学农基地。

学农基地似高中一样,5、6个女生一个寝室。离开父母的我们,第一件事整理物品。大家铺床、套被套,大家手忙脚乱,忙前忙后,这一次学农,让我们离开依赖、自主独立,也让我们学会了团结,大家互帮互助,从慌慌乱乱到井然有序。

在开完开营仪式以后,我们体验了花木栽培这一项活动。老师给我们看许多不同品种的花,荷花似亭亭玉立的少女,停在水中;月季似花中皇后,穿着鲜艳的裙子,舞蹈着;茉莉芬芳扑鼻,纯白的花瓣缓缓张开,似洁白的长裙,转着、跳着,美丽无比。除了欣赏图片以外,我们还了解许多有关花卉的只是、习惯,也让我明白,原来花卉也有如此大的学问!最后,我们进行实践活动,我们要栽培两种花。花盆是懒人花盆顾名思义,就是不用经常浇水的自动浇水花盆,只用两个杯子一根棉线即可,这也让我打开眼界!这花盆既美观又节俭,别有一番韵味!栽培一株花就等于栽培一个生命!花对于土质、养分的要求很高,比例1:3,对于种子与开花植物的土壤也不一样,对种子来说,土壤需松一点,便于种子破土而出,而已开花植物来说,土壤就要压得实一点。养一株植物,要了解它的习性,比如:喜欢晒太阳、喜欢水分多一点、也或者喜欢干燥的地方。养花养草,不是盲目的只知道浇水,在这其中也有大学问啊!

学农不仅使我们离开依赖、自主独立,还可以学到许多知识,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在家里,父母会为我们做许多事,而我们只会每天丰衣足食,不会做事干活,养成了游手好闲的坏习惯,要多为父母做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家务活。今天是学农的第一天,虽然很忙碌,但我们学到了很多,可谓是收获满满,同时也在快乐与兴奋中度过,也期待着明天的到来!

学农日记 篇8

20xx年4月10日 星期一 天气阵雨

今天,我们终于开始了期待已久的学农活动。首先,我们要整理寝室。在整理时,我打量了一下这个寝室,它很简朴,里面有5张高低床,10张板凳,一个柜子;天花板上只有一盏略显陈旧的灯;这两面通风,空气很清新,带有泥土和青草的气息。就在这时,我们听见了哨声这是集合的信号。于是我们扔下了手中的被套就下去了。唉,还是回来再套吧。我小声嘀咕道。

下午是我们花卉栽培的课程,前半截课呢,是关于各种花卉的理论知识,这些知识主要是和各种花的习性、样貌和寿命有关。在课上,我一共回答了5个问题,还得到了老师的奖励呢它是一小袋波斯菊种子,虽然这并不是什么贵重的东西,但这依然使我感受到了这份礼物的重要。

后半截课是实物操作,这节课主要是学习如何播种金鸡菊和把四季海棠移盆。第一步是配土,这个土可不是普通的土,它是由1份珍珠岩和3份泥炭搅拌后得到的营养土。完成这个营养土后呢我们就可以拿它来种植和移盆了。种植是先将营养土放入杯内拍碎它后继续加土,直到浇水线为止,然后在土上分开放上4片种子最后添上一层细土即可。

移盆则需要先将海棠从旧盆中取出,然后拍去它根上的泥,然后调整杯内营养土的高度,使海棠根茎交汇处与浇水线平行即可。

等我洗漱完后天已经完全黑了,旁边机场那飞机的轰鸣声,给夜附上了一层工业时代的气息。真是完美的一天呢!我躺在床上,脸上露出了一抹淡淡的微笑。

学农日记 篇9

11月6日周一

窗外,凉风习习,风景顺着风向后移动。我正坐在开往大关山学农基地的大巴里。虽然以入秋了,不可能像前两个季节有很多的农活干,但同学们气势高涨,都对这次学农活动充满了期望。

我放下行装,打量这将伴我五日的基地。低矮的教学楼给我们留下了朴素的第一印象,又不禁让人联想到那勤俭的农民伯伯。

结束开幕式和午餐后,大家在下午准时出发,去果园劳动。当我们还天真的以为去摘果子时,教官把一把把耙子塞到了我们手里——没错,这次我们要干一样我们从没接触过的劳动:挖沟。

来到果园,教官向我们讲述用耙子挖沟的要领。同学们个个信心十足,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不干不知道,一干吓一跳!竟然,竟然耙子这其貌不扬的工具使起来竟这么难!与其说我在搞耙子,还不如说是耙子在搞我。

幸亏,后头有“半个农民”——陈老师在把关:“你们看,先把耙子放在人的左边,右手在前,左手在后,然后举高……”掌握诀窍后,我可不在怕那坚硬的石头了,干得不亦乐乎,还得到了表扬!

11月7日周二

“嘀嘀嘀嘀!”楼下响起了起床号。

“哗啦!”伴随起床号的是我们急促地套上衣服的声音。

你可能会问:“你们昨天干了那么累的活,今天怎么还那么高兴?”这你就不懂了,今天有我们最最最最……最最喜欢的“定向运动”。

饕餮一顿大餐,我,陈运开等人的“2班第一小分队”戴上地图和指南针出发了。

开门顺利,我们在教学楼旁找到了第一号指定点——“点”指的是被放在指定区域的牌子,我们的任务是依靠地图和指南针找到被放在大观山附近的这些“点”,抄下“点”上的'数字。

自言自语中,竟阴差阳错地撞到了第三点。经过费时又费力的大规模地毯式寻找,无果。最后只好惊动“联合国”——好几分队人一起找,终于找到了隐蔽巧妙的一塌糊涂的第二点。

随后,除了在乱看地图的陈运开的误导下走错了几条路外,就还算顺利。

当我们满怀期望地回出发点的时候,得到了一条坏消息:第八点错误。

啊?第八点我们问的是一个钓鱼的居民啊,怎么会错呢?

原来那是个老师派去的“特务”!哎,真是一个教训哪!

学农日记 篇10

今天是我们学农的第三天,一大早,太阳刚刚出来。我们就去了我最感兴趣的一个项目——野炊。

一到那儿,从来没有烧过饭的我十分恐惧,然后听到我的任务是负责食物,我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等同学把鱼鳞全处理干净以后,我就开始给鱼做全面解剖了。

我拿起剪刀,围着鱼的肚子笔直的减下去。突然,一股黄绿色的液体从鱼体外排除,我还隐隐约约的看到了鱼的肠子。我马上躲开,相见了鬼似的。只见液体像油一样缓缓的流了下来,还略带腥味,十分恶心。

我鼓起勇气,颤颤巍巍的伸出手,伸进鱼的肚子里,慢慢悠悠的淘起来。只见一颗红色的东西被我掏了出来,突然,一股血朝我喷来,血像调色盘一样,把整一条鱼染成了红色。一阵阵刺鼻的味道股了出来。我使劲忍住,几次之后,一条鱼肚子里被掏空,只剩下几条血丝挂在其中。我看着我那血淋林的手心里想到:这一条鱼平时看上去很可爱,可没想到身体里却这么恶心。简直就像经历了一次噩梦。使我永远无法忘记。

经过整整一个上午,我们这组成功烧出了五个菜。个个都很美味,个个都具有特色。虽然我的手到现在还有淡淡的鱼腥味,但却为我们组献出了一份力,这件事我永远都无法忘记。

学农日记 篇11

——2.3周俊轩

今天是学农的第一天,宿舍和上次的一样,这让我回想起了昔日学农的快乐时光,拔草,行军,一幕幕像影片似地在脑海里回荡。现在初二的我们再次重温到学农的温馨,只不过是岁月的变迁罢了。

背上行囊,走入大门,似曾相识的军旅被,木板床,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热血沸腾。收拾好被子,下楼集合,那熟悉的王老师,充满了泥土与落叶芬芳的空气,让我们接受这自然的洗礼。那种空灵的感受令人无法自拔,远离城市的喧嚣,感受农民的淳朴,那体会丰收的喜悦的如花笑颜映入我们眼帘。

不一会,随着王奶奶的一声令下,七中与二十六中学的同学与老师组成的队伍向山林出发了,松间沙路净无泥,门前流水尚能溪。与城市的行道树不同,这里的一草一木都展现了它们最原始的一面。

水山一线,碧水蓝天的照应下,岔鞍村展现出迷人的光彩,在阳光的衬托下,我们在田地里劳作的身影在农民平凡的田地里绽放出淡淡的光滑。

周围不知名的野花散发出沁人心扉的芳香。干完活之后领导就让我们参观农民的茶馆,文雅的木屋在小溪旁成为靓丽的风景。

虽然很累,但是我觉得很值得,体会到农民的淳朴,便不想回到城市里感受那弥漫的汽车尾气。参观完后我们便回到基地了,这一天的生活让我感悟到了自然的真谛。

学农日记 篇12

——2.3王辉

哎,时间过得真快,转眼间又是一天过去了。

今天是学农的第二天,也是我们班当家政的一天,说起家政,也就是我们全班30几名同学要为其他班级以及26中的同学服务。

昨天晚上我们寝室很吵,吵得让老师和同学们都无法休息。今天一大早。我们班男生起得格外的早,5点钟就都已经爱操场上跑起了步。听他、其他同学说,体育老师在惩罚我们。嘿嘿,这下惨了,据说,体育老师很会锻炼人的。不错,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的教育方法实在让我感到钦佩。跑步、做操、、、等等等等,我们都唉声叹气地苦苦哀求老师放过我们,但是很不奏效,却更加变本加厉了。老天爷啊,这是为什么啊?

吃过早饭,我们开始了真正的任务。“为人民服务”一直是解放军叔叔的誓言。但在今天,也体现在了我们三班每名师生的身上。基地里的老师让我们抬了四麻袋土豆,看起来的确很吓人。但是在我们的齐心协力下,我们顺利完成了第一个任务。接下来,任务更艰巨了。打扫厕所。我们一部分男生和女生都带上了胶皮手套,拿着笤刷子,抹布等工具,进了那臭气熏天的厕所,这厕所很不好打扫,水用多了,怕同学们滑倒,水

少了,又看不出效果。于是我和几名手脚灵活的同学带着艰巨的任务,与厕所展开了猛烈的基站,你扫、我拖,你冲、我刷,你呼我应,这仿佛是一首慷慨激昂的战斗歌曲。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同学们的细心,卖力、合作而又带着一丝危险下,完成了这项任务。从早上8点一直到11点,整整接近四个小时,上午的任务才告一小段落。

下午。我们依然重复着同样的工作。辛苦劳累却也兴高采烈。乡村的夜晚,伴随着秋风萧瑟,流进我们的袖口,不禁让我想起了爸爸妈妈他们。此时此刻,他们的心和我的心仿佛被一根线系着,彼此都了解了对方在想些什么。如果那要是真的话,我会满怀激情地说:“爸妈,你们不要担心儿子,儿子在这里很好、很开心!

学农日记 篇13

今天是最后一天,所以任务也比较艰巨。一是挑粪,二是插秧。挑粪,就是把粪水泼到木瓜树上,给木瓜树补充营养。其实那好像不是粪水来的,让我“福尔摩斯”来为你讲解吧:它的颜色太淡,不像尿那样黄黄的。它的气味并没有尿那样的酸味,也没有粪那样的臭味。所以这应该是水,不是粪水。第二节课是插秧课,我们班的人说是遭殃课,其实也对。因为淤泥里面有石螺,踩下去,不但会慢慢陷进去,还会很痛。水面上还有5~6只蜘蛛。听同学说这是水蜘蛛。我也不知道,我只知道这很恶心。因为有一只蜘蛛爬上了那个同学的小腿上。我们一上岸整个脚都变成了泥娃娃的脚,泥土覆盖在腿上,可欧阳老师说泥土可以美容。最后,我们洗完脚后,要回体育馆换鞋子,隔壁的同学跟我说,让我摸一摸自己的脚,是不是很滑。我摸了摸,真的挺滑的。

最后我们要离开这个美丽的地方了,虽然有同学说这里是“纳粹集中营”但我还是蛮开心的。虽然全班有百分之五十的人嗓子都哑了,当然我也在内,但是我还是收获挺大的。

再见了美丽的四会!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