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课件13篇

06-28

为了保证上课效果,在每节课前老师必须提前准备好教案及课件。因此,老师每天都会认真地撰写教案课件,以期提高教学效率和成果。精心设计的课件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点,更快地掌握学习内容。如果您对“纳税课件”感兴趣,接下来的内容一定能满足您的期待。希望本文能够为您提供有益帮助!

纳税课件(篇1)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促进我们快速成长,使教学工作更加科学化。那么什么样的教学设计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纳税》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教学内容: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纳税。

教学目标:

1.通过查阅资料、交流,初步了解税收知识,建立学习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达成更好的分享。

2.通过计算引入,沟通与分数应用题的联系,掌握百分数应用题在税收上的应用。

3.在与生活结合中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考,锻炼综合应用能力。

教学重、难点:税率的意义、税款的计算。

课堂准备:师生共同收集有关税收及纳税方面的资料,备上课使用。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创设情境:(出示图片)仔细看一看这张福利彩票,你能了解到哪些信息?(中了15万元大奖)

师: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这15万大奖他能全部得到吗?为什么?

2.刚才同学提高交税,我们今天就来学习有关纳税的实际问题。(板书课题:纳税)

二、合作交流,理解税率

1.关于纳税你知道多少?我们在课前已经查阅了有关纳税的知识,请在小组交里交流交流。汇报:

A:纳税的意义是什么?打开书本第7页,读一读你知道吗的第一段。法律规定,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B:有哪些税种呢?王老师课前查到了20xx年的税率表。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税种,税率)。

其实税种和税率是比较专业的知识,我们今天只做初步的了解。

2.说出以下税率表示的含义。

A.彩票中大奖后,你知道要缴纳什么税种?(个人所得税)。

我们在表中找一找,个人所得税种的偶然所得对应的税率是20%。

这里20%表示含义是什么?请2—3人说一说。

(缴纳个人所得税的金额是大奖金额的20%)

B.税率的意义会说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里的税率。(读题,同桌互相说一说)

C.全班交流。

三、教学例题,自主探究

1.出示例1:你能忙算一算这个人税后得到多少万元?

学生独立尝试解决(学生板书),交流。(学生到前面讲)

强调:在计算过程中可以把百分数转化成分数也可以转换成小数。

总结提炼,这是几步计算,关键的是哪一步?这一步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是简单的百分数乘法应用题。

2.出示例2。5200元可以买到摩托车吗,为什么?

一起查税率表(缴纳10%的车辆购置税)。

学生独立完成书上的题目(学生板书),交流。(学生讲)

与例1对比:这题前面一题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同桌互相说一说。

小结:解决交税的有关问题关键是弄清“税率”的`意义,缴税多少其实就是求总量的'百分之几多少。

3.认真读一读这2道题目,你发现了什么?同样是营业税为什么税率不一样呢?

我们再一起去看看税率表。

四、巩固练习,深化理解

从刚才几个例子我们发现,纳税和我们生活息息相关。你们知道哪个税种和我们关系最密切?我们来看一看2012年的税率表,发现大部分家庭涉及到的是个人所得税中的工资薪金。

A我把20xx年的这个标准放得大一点:

1.读一读题,你理解这个交税方法吗?再和同桌讨论讨论。

2.出示2个人的工资,他们各应纳税多少元?

3.帮王老师算一算这张工资单上的税额是怎么得到的?

4.有困难怎么办,再回去认真读题目(小组讨论讨讨论)

5.那种算法是正确的?我们可以借助下线段图来帮组我们理解,看得懂吗?

谁来给我们解释下?

B其实2005公布的标准和现在不一样,(出示2005年),(2008.3起个人所得税起征点为2000元)对比一下,你有什么想说的?同桌讨论讨论。

五、全课小结:

关于纳税你还有什么疑问的?可以提出来一起探讨。

纳税课件(篇2)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页第2、试一试、练一练。及练习二的第1-4题,你知道吗?

教学目标:1、让学生弄清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的含义。

2、引导学生把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实际问题的思考方法,迁移到解决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的部题中来。

3、让学生了解纳税的含义和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让学生弄清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2知识。

1、出示例2:

(1)读一读题目,读完后想一想,题目中有哪些句或字或词语你不懂?

(2)集体讨论:什么是营业税?怎样理解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

(3)缴纳的营业税是60万元的5%。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用乘

法计算。你会算吗?

(4)学生尝试练习。

(5)集体交流算法。可以将百分数化成小数或分数来进行计算。

2、阅读第7页你知道吗,以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纳税的意义。

二、练习

试一试:(1)读题

(2)买车的钱由几部分组成,分别是什么?

(3)学生练习,后交对订正。

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交对订正。

三、完成练习二1-4题。

1、第1题:先让学生独立解答,再指名说说解题的思考过程,进一步突出:要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2、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再指名说说解题思路。

3、第3题:(1)什么是个人所得税?

(2)联系第4题说明:奖金所得和工资所得征收的税率是不一样的。

(3)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集体订正。

4、第4题:(1)妈妈的收入应该属于哪一种收税范围?

(2)爸爸呢?

四、小结

学了这节课你有什么获?

纳税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教学反思:

纳税课件(篇3)

教材分析

应纳税额的计算也是百分数的一种具体应用。教材首先说明纳税的含义和它的重要意义。然后说明1993年我国对税制进行了改革,介绍了主要的几个纳税的种类。接着解释什么叫应纳税额。由于税收的种类较多,税率各不相同,它们的计算公式也各不相同。所以没有给出具体的计算公式,而是在题目中给出了具体算法。营业税和消费税的计算相对简单一些,所以例题和习题中税收的计算都是这两种。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计算比较复杂,这里就不作要求,只要让学生知道这两个税种就可以了。在练习三十二中还把前面学过的有关百分数的应用题和新学的内容进行混合练习。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对纳税这个词并不陌生但对纳税的意义并不完全了解,对纳税的计算更加陌生,因此教学时应先说明什么是纳税、为什么要纳税,使学生认识到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以及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文化、教育和国防等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保卫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然后再说明纳税的种类和应纳税额,使学生明确什么叫税率。再进行纳税的计算。

教学目标

1、理解纳税的含义和纳税的重大意义。

2、能计算一些有关纳税的问题。

3、培养学生的依法纳税意识。

教学重点:能进行一些有关纳税问题的计算。

教学过程|:备注

活动一、学生汇报自学情况,介绍有关纳税的知识

纳税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收来的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等事业,以便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和文化水平,保卫国家安全。因此,根据国家规定应该纳税的集体或个人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

1993年我国进行了税制改革,将纳税主要分为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个人所得税等几类。缴纳的税款叫应纳税额。根据纳税种类的不同,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也有说不同。应纳税额与各种收入(如销售额、营业额、应纳税所得额等)的比率叫做税率。

活动二、探索计算纳税的方法

1、教学例5

出示例5、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结合例5,进一步让学生理解什么是营业额、什么是税率、什么是营业税、什么是应纳税额。

在弄清以上这些相关概念之后,学生尝试解答例5。

在学生独立审题解答的基础上订正。

2、完成第102页的第4题、第8题。

在做这题之前,先介绍一些有关税率的常识:由于不同行业的经营效果有差别,又由于国家为了保护和扶持某些人民群众迫切需要的产品和服务行业等,会减少这些行业的税率,因此消费税和营业税的税率会有很大差别。如例5中说到饭店的营业税率是5%,而审稿费的个人所得税率就是3%。

六、板书:

纳税

例5、一家饭店十月份的营业额约是3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305%=1.5(万元)

答:这家饭店十月份应缴纳营业税15万元。

纳税课件(篇4)

一、说教材

纳税是人民教育出版社20xx年版新编入小学教材的内容,安排在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五单元中。这部分教材是在学习了百分数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是百分数应用的一种,主要内容是通过纳税的意义、常见税种和应纳税额等知识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有关纳税的一些知识,同时受到爱国主义的思想教育。

《数学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结合数学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纳税是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必须了解和掌握的数学知识和社会知识,也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本节课的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作用,这也是把纳税知识编入小学教材的重要原因。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理解纳税的意义和应纳税额的正确计算。难点:理解税种。

二、说学生

1、知识基础。①刚学过的百分数知识.学生总体上掌握得较好,较牢,计算应纳税额是百分数应用的一种。所以应纳税额的计算学生较容易接受。②学生对纳税知识了解非常少,应做好课前准备。

2、心理、能力基础。本班学生总体上心理素质偏弱,实践能力较低,以个人开展各种活动有些困难,我主要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探索、讨论、实践。

三、说目标

依据《数学课程标准》和新课改的有关精神,通过本节课的教学,要使学生达到以下几点目标:

1、使学生明确纳税的意义、理解应纳税额、税率的含义,了解常见税种。

2、能运用百分数的知识正确地计算应纳税额。

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实联系,感受数学的价值,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四、说思路

1、课前准备

2、课时探索:情境引入→新授→巩固练习→反思体验→布置作业。

3、课后实践

五、说教学

(一)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去进行各种税种的调查,初步了解它们的含义,将有关数据记录下来。这不仅为学习新课做好知识上的准备、更为突破难点做好准备。

(二)情境引入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要结合教例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密切相关的问题学习情境。认知心理学研究也表明,疑产生于一定的问题情境,问题情境是学生展开自主学习的重要载体。所以我创设这样的情境;(屏幕显示)一天,校门口开店铺的黄大妈到办税厅纳税,路上遇见小刘。

小刘:黄大妈、你去哪儿?

黄大妈:上办税厅纳税。

小刘:哪有主动纳税的,傻瓜!

黄大妈:依法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纳税课件(篇5)

教学内容 《经济生活》第二单元 第八课 第二框 《征税和纳税》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理解税收的含义。

理解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关系。

了解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的内容及其作用。

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了解社会主义税收的实质。

能够准确区分各种违反税法的现象并了解对之相应的处罚的实践参与能力

牢固树立纳税光荣的信念,自觉遵守税法,依法纳税,与违反税法的行为作斗争。 教学重点 1、税收的基本特征

2、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教学难点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讨论与归纳法相结合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学生整体感受税收作用,引出课题《征税和纳税》,以抓住和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

税收的含义。有国就有税。有税就有法。

1、出示材料:

①列宁说:“所谓赋税,就是国家不用付任何报酬而向居民取得东西。”

②山东省某个体企业老板王某因打伤上门征收税款的税务人员被当地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元。

③各级税务部门要进一步推行税收执法责任制,绝对不能以支持发展、优化服务为名越权减免税。

自11月1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恢复征收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8月15日起,将储蓄存款利息所得个人所得税的适用税率由20%调减为5%;国务院决定10月9日起对储蓄存款利息所得暂免征收个人所得税。

多媒体回到税收基本特征材料,讲解税收基本特征之间关系。

①由于税收具有无偿性,人们不愿意缴,于是社会上出现了像王某的人,如果每个人都象王某这样,会有什么后果?

①王军购买社会福利彩票中了一等奖,兑奖时,他需要交纳什么税?

②商场一台电视机进价是1200元,售价是1800元,商场需要交纳什么税?

①个人所得税征收的时候有什么特点,看出它的什么作用?

②增殖税只对增殖额征税有什么作用?

③想一想税收有什么作用的?增殖税和个人所得税作为税收有什么作用?

出示材料:

山东省某个体企业老板王某因打伤上门征收税款的税务人员被当地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2000元。

1、出示材料:山东省某个体企业老板王某因打伤上门征收税款的税务人员被当地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并处罚金2000元。

设问:王某行为是一种什么行为?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哪些类似现象?

3、国家对这些违反税法的行为怎么处理?

纳税课件(篇6)

(一)说教学目标

根据本教材的结构和内容分析,结合着高一年级学生他们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本课教学我确立了知识、能力、情感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含义;理解二者的区别和联系;结合典型事例,理论联系实际,正确认识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指出偷税、欠税、骗税和抗税是违法行为,应负法律责任。

2、能力目标: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辨别比较能力,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引导学生树立依法纳税的意识,使学生懂得自觉纳税是爱国行为,偷税欠税等行为是可耻的违法的;同时使学生懂得既要有自觉纳税意识,也要有监督税务机关的执法行为、关心国家对税收的使用、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使学生认识到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二)说教学内容

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与意义《依法纳税》这一框题的内容在《经济生活》这一整体中是一个重点内容,因其内容反映了现实经济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税收”;并且它的内容较之“分配方式”“财政”等内容更接近学生的生活实际,符合政治学科新课程改革“贴近生活”、“帮助学生参与当代经济生活”理念的要求。

教材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

(1)编排特点:《依法纳税》是《经济生活》第三单元《收入与分配》中的最后一框题,是第九课《征税和纳税》的重点也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

(2)教学重点:“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教学重点。

(3)教学难点:“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关系是教学难点。

(三)说教学对象

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

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税收对国家财政的重要性以及税收及其种类等相关内容,并且南庄本地有大量的企业,学生对纳税人纳税特别是本地企业的纳税有着一定的感性认识。但高一学生接触和了解的生活实际有限,学生的知识储备比较少,本课内容对他们而言有一定难度。

(四)说教学策略

为实现师互动共进,围绕教学目标开展探究性学习,我将本堂课教学设计思路定位在师生互动、共同探究,突出对学生的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多结合学生生活中特别是南庄本地和佛山地区的实例,适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帮助学生在生活现实的情景中体悟道理,学会参与当代经济生活。

(五)说教学评价

本节课我在教学中主要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整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自己身边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力求体现《经济生活》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要求。整节课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贯彻学生主体性原则,重点突出,难点突破,辅助材料丰富多样,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学习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活跃,讲练结合,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最后安排了一个实际操作活动,让学生利用所学本课知识设计税收宣传口号,体现了思想政治课“服务生活”的要求,学生积极参与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纳税课件(篇7)

预习是学生听好课的基础。每个同学都应该把它作为学好思想政治课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和基本条件。如果同学们不作预习,就会在上课时感到生疏、突然。

如何进行预习呢?

(1)列预习提要。

要带着老师布置的预习思考题去预习,边读边思,并列出提要,初步了解新课的基本内容和思路。预习时可以利用标题、不同字体理解和掌握教材知识体系,以便我们有轻有重、有精有粗地阅读教材。

(2)做好笔记。

在书上,做出标注,在本上列出提纲和写出听课要注意的问题,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要找出书上的核心词、关键语,明确哪些是必须记住的,划出来;哪些是语言叙述属文法方面的内容,可以不管它。

另外自己还要规定一些常用符号如△,☆,━等,可以加上框、线、点、圈、标号、点评、注释符号,留下预习的“痕迹”。

预习的关键要善于“想”,发现和提出问题,如:新旧课之间有什么关系,和过去的什么知识类似。在这一过程中同时还培养了同学们的思维品质。

在预习中,不仅要关注知识,还要关注教材本身是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掌握初步的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

搞好预习还必须有决心、有恒心、有自信心。预习是预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和运用检测良性循环学习过程中的起始阶段,只有坚持一个时期才能看到效果。

集中精力、专心听课是保证提高同学们听课质量的主要条件。

因为,只有集中精力、专心听课,同学们才能听到教师讲的什么、问的什么、在黑板上写的什么,才能跟得上老师讲课的思路,抓住重点,解决难点,才能从老师讲课中受到启发,发现问题,提高听课的质量。

也只有集中精力、专心听课, 才能作好笔记,为课后的作业和复习打下基础。但个别同学对此却没有足够 的认识,听课的精力不集中,开小差,上思想政治课时练字、画画,或看其它书籍,做其他课程的作业。

一堂课结束了,老师讲了些什么,重点难点是什么,课后作业有哪些,一概不知道。这样的学生是无法完成学习任务的。

听课时,同学们眼、耳、脑、手并用。具体地说,就是要求同学们眼睛要看教材、看板书、看老师的手势和表情;耳朵听老师讲的内容;脑要协调眼、耳、手的活动,思维要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手要认真作笔记,在书上划重点,记符号。

与此同时,同学们在眼、耳、脑、手并用,看、听、思、记结合时,应注意和协调看、听、思、记四者的关系。

一般说来,在这四者中,首先是听。听守键,是基础。因为听不清就记不清、记不全,思也就无法进行。

其次是记。记是听课的收获,是复习和作业 的依据。俗话说,心记不如笔记。一堂课如果不做笔记,即使上课听清听懂了,课后也不一定记得清、弄得懂。所以,听课笔记很重要,一定要记,而且要记好。

第三是思。思能提高听课的质量。听课时,只有一边听,一边思, 才能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才能从中受到启发,找到解决问题的答案,也只有通过思,才能发现问题,得到更多的收获,提高听课的质量。

第四是看。看处于辅助地位,为听、记、思服务。在听课过程中,同学们要正确处理好这四者的关系,既不要主次不分,又不要注意了这个忘了那个。既不要只顾听,忘了记,也不要只顾记,忘了听,忘了思。

上课时,同学们只注意听、思、记还不够,还应该注意听、思、记的方法。 也就是说,不能什么东西都仔细听,不能什么东西都仔细想、仔细记,还应注意它们的方法和技巧。

听:主要应仔细听老师对重要问题的讲解分析,自己在预习中发现的问题的答案、老师对教材补充的新内容、重要的名词和概念的含义、作业的题目和具体要求。

思:要跟随老师讲课的思路去思考问题, 发现问题。主要思考那些重要的、与现实问题密切相关的问题、容易混淆的和容易引起争论的问题。

有的同学说,我也想思考,就是不知道怎么思考。这点不能急于求成,要逐步培养。

那么怎么才能做到主动思考呢?

第一,要注意知识的积累。

第二,增加感性材料的储备,多读书看报。

第三,学会一些思维方法:如分析、综合、比较、抽象、概括、具体化等等。

第四,将自己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经过以上过程,同学们的思维能力就一定会得到提高。

记:主要是记下大小标题和老师讲课的思路线索; 记下重要的观点、概念、事例、记下关键性和总结性的内容和教材上没有的新内容;记下没有听懂和没有想通的疑难问题以及自己在听课中发现的问题;记下作业的题目、要求、课外阅读书目和参考资料。

此外,笔记要主次分明,层次清楚,重点突出。切忌主次不分,杂乱无章,也不要贪多求全, 一字不漏。笔记内容不能仅限于老师的板书提纲。

笔记内容还应包括:

第一:老师对课本上落后于社会现实的知识进行的更正补充。如党在政治、经济理论上的新突破、社会现实的新变化。

第二:自己在预习时难以理解的问题。这种问题因人而异。预习时的难点也是听课时的重点,把预习遇到的疑难问题记在笔记中,复习时多加思考,可使知识掌握得更加巩固。

第三:老师讲课时推导知识的思路和过程。从中我们可以学到一种思考问题的方法。

第四:师生在教学过程中共同整理总结的知识体系和对易混淆知识进行的对比。

如《经济生活》中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区别,劳动生产率对价值、使用价值和价值总量的影响,股票与债券区别与联系,解决公平问题的现实做法等;《哲学生活》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的异同;发展观的知识体系等;《政治生活》中的政体的不同形式、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等。

当然,老师为了调动大家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大家积极思维而补充的具体实例和课本上一目了然的知识是没有必要记录的。

1、税收的的含义:

税收竖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1)税收以国家为主体,采取法律形式的分配。

税、利、债、费是财政收入的来源,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源泉。国家通过税收位其自身的存在和发展提供物质保障。

(5)税法是税收的法律依据和法律保障。

强制性——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税务机关必须依法征税。

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既不需要返还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固定性——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的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对象和税率,不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改变。

这三个基本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其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有固定性,随意征税会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最终将危及国家利益。

(1)属于流转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加工、修理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

(2)增值税的基本税率为17%。

(3)增值税只对增值额征税,不仅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而且可以防止前一生产经营环节企业的偷漏税行为。它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也有利于财政收入的稳定增长。

5、个人所得税:

(1)竖家对个人所得额征收的一种税。它的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跟,以及不在我国境内居住或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2)计算方法:按应税项目不同,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

(3)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纳税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所得越低,税率越低。

(4)个人所得税不仅竖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而且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纳税人:指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或个人。

负税人是实际或最终承担税款的单位和个人。

(1)当纳税人所缴的税款是由自己负担时,纳税人与负税人是一致的。(如个人所得税的税款是由纳税人承担的,纳税人就是纳税人。)

(2)当纳税人通过一定的途径将税款转嫁给他人负担时,纳税人就不是负税人。(企业可能通过提高商品价格把税款加在商品售价中,转嫁给消费者。)

(3)在我国,不一定每个公民都是直接的纳税人,但都是实际的负税人。

7、为什么说依法纳税诗民的基本义务?

(1)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税收取之与民、用之于民。在我国,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税收的性质)

(2)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因此,每个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偷税: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纳税的行为。

欠税: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骗税:指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抗税: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的行为。

9、如何应对违反税法的行为?

(1)税务机关在追缴税款的同时,要加收滞纳金甚至并处罚款,触犯刑法的还要由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

(2)公民也要增强自己对国家工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纳税课件(篇8)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凭借政治权力强制征税。

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取得税收收入后,既不需要返还给纳税人,也不需要对纳税人直接付出任何代价。

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在征税之前就以法律形式预先规定了征税的对象和税率,不经有关部门批准不能随意变更。

税收的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的关系:税收的无偿性要求它具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强制性和无偿性又决定了它必须具有固定性。如果国家可以随意征税,没有标准,就会造成经济秩序的混乱,最终危及国家利益。

个人所得税的征税对象——个人所得额。

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一我国居民来源于境内外的所得和非我国居民来源于我国境内的所得。

个人所得税的税率——个人所得税分别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和比例税率的计税办法。

个人所得税的作用——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是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的有效手段。

税收是国家组织财政收入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

税收是实施经济监督的重要手段。

税收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

纳税人是税法规定的直接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负税人是实际或最终承担税款的的单位和个人。

当纳税人所缴税款由自己负担时,纳税人就是负税人。当纳税人通过一定途径将税款转嫁给他人负担时,纳税人就不是负税人。

增强纳税人的权利意识:公民要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

增强纳税人的权利意识是因为: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关系到国家的发展和纳税人的利益。

增强纳税人的义务意识: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

增强纳税人的义务意识是因为:在我国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各种税收作为物质基础。

纳税课件(篇9)

本框是高一必修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八课《财政与税收》中的第二框《征税与纳税》一框内容。主要介绍税收的含义、特征、种类及作为纳税人要依法纳税的相关知识,它是对财政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因为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1. 识记税收、税收的基本特点、增值税、个人所得税。

通过对各种具体税种的学习,提高学生辨别比较能力、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爱国的具体表现,偷税等行为是违法的,可耻的。

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构建知识。

1、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以问题带动知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

2、集体讨论法。针对教材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3、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1.学生收集资料,预习阅读征税和纳税的内容;认识税收的种类。

2.教师收集有关征税和纳税的时政材料;课前预习熟悉本节学案。。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 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请大家回忆财政收入的组成,说明财政收入由哪四部分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来源是什么。(财政收入由税、利、债、费四部分组成,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

教师引导: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可见税收对国家财政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税收的有关知识。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教师:请同学阅读教材68页虚框内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教师点拨:从税字的构成上可以看出,古代的税就是送给国家的农产品,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税收的共同点就在于,都是交给国家的财富。请大家想一想,交给国家的税收财富有没有直接的补偿?国家凭什么让人们不得不交这部分财富?国家收取的这些财富有什么作用?

教师总结:税收是没有直接补偿的,但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各项职能,国家必须收取一部分社会财富,形成国家财政收入。为此,国家依靠政权的力量,强制收取这部分收入。(归纳出税收的本质)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有国就有税,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源泉。

从税收的含义中我们可以想到,税收应该具有什么特点?

(1)强制性。请大家想一想,没有政权力量作后盾,强制人们缴纳,能不能获得?(不能)

教师点评:强制性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主要标志。

(2)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不需要偿还纳税人,纳税人也不能提出回报要求。

(3)固定性。税收是无偿的、强制的,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社会矛盾,因此,国家征税之前必须依法律形式,规定好征税对象和税收数额之间的比例,不能随意变动、征收。当然,国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税收政策。

税收的这三个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教师点评:无偿性要求必须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强制性、无偿性决定了必须具有固定性。

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你知道我国有哪些具体税收项目?

总结: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关税等等。根据税收的征税对象,目前我国的税收分为五大类,共20多种。请大家看教材69页“名词点击”,了解一下五大类税收的特点,看看它们都是针对什么对象征收的。

教师:在这些税收种类中,影响最大的是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下面我们重点学习一下这两种税收。

增值税属于流转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其基本税率是17%

计税方法:增值税=商品销售额×税率-上一环节已缴税金(知识扩展)

(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防止前一环节企业偷漏税,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有利于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税收。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不在我国境内居住和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请大家看教材“相关链接”及有关图表,了解个人所得税有关征税项目、发展情况和计税办法。

教师总结:近二十多年来,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发展迅速,这也反映了我国经济水平、人民生活收入有了较大提 高。与增值税的计税方法不同,个人所得税采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税办法,就是个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纳税人个人收入越多,缴纳个人所得税越多。

教师点拨:个人所得税的计算 办法是分段计算的,个人收入1600元以内不计税,多余1600元以上部分,按不同税率分段计税。请同学们计算教材所列题目。

教师:同学们想一想,这样计算个人所得税有什么意义呢?

教师点拨: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税收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赖以存在和实现其各项职能的物质基础。

我国的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有了收入,才能为公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因此,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自觉诚信纳税,这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也是公民爱国的具体表现。

偷税是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缴税款的行为。如伪造、销毁、涂改帐本和票据,隐瞒销售收入等。

欠税是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教师:请同学看教材72页“相关链接”了解欠税行为的特点和法律处罚规定。

骗税是指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教师:请同学看教材72页“相关链接”了解骗税行为的特点和法律处罚规定。

抗税是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教师:请同学看教材72页“相关链接”了解抗税行为的特点和法律处罚规定。

教师:请同学看教材73页“相关链接”思考公民如何维护国家税收工作?

教师总结:公民是国家税收的最终负税人,应自觉增强税收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监督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行为,关注税收的征收和使用情况,对他们的违法行为进行批评、检举,维护国家利益和自身利益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税收的有关知识,知道了税收的特点和种类,重点介绍了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知道了它们的征税对象和计税方法。这对于我们在经济生活中正确地理解国家税收政策和税收意义,将有重大指导作用

这节课我们还学习了依法纳税的有关知识,知道了依法纳税的必要性,各种违法行为的表现和应受到的法律制裁。这对于我们在经济生活中正确地理解国家税收政策,认识我国税收的性质和意义,增强依法纳税意识,自觉抵制违法行为等将有重大指导作用。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1、同学们把指导书上相关的知识做一做,以巩固今天所学的“征税和纳税”的知识点。

本节课的内容多,相对于学生生活实际来讲,有一定抽象性,在学习中应该多引入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税收实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并能够从自己实 践中去理解,从而把握国家财政的实质,把握依法纳税、诚信纳税的意义。本课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并穿插学生各种活动在其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参 与活动的热情,效果比较好。

纳税课件(篇10)

征税与纳税教学设计范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怎样写教学设计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征税与纳税教学设计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教材分析

本框是高一必修1《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八课《财政与税收》中的第二框《征税与纳税》一框内容。主要介绍税收的含义、特征、种类及作为纳税人要依法纳税的相关知识,它是对财政内容的进一步深化和拓展。因为税收是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税收、税收的基本特点、增值税、个人所得税。

2、理解税收基本特征之间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通过对各种具体税种的学习,提高学生辨别比较能力、观察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框学习,增强学生国家观念,教育学生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爱国的具体表现,偷税等行为是违法的,可耻的。

三、教学重点难点

1、税收的含义

2、税收的基本特征及其关系

3、依法纳税的重要性

四、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构建知识。

五、教学方法

1、问题探究法。引导学生以问题带动知识,以学生为主体,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

2、集体讨论法。针对教材提出的问题,组织学生进行集体讨论,促使学生在学习中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的精神。

3、直观演示法:利用多媒体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六、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资料,预习阅读征税和纳税的内容;认识税收的种类。

2.教师收集有关征税和纳税的时政材料;课前预习熟悉本节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教师:请大家回忆财政收入的组成,说明财政收入由哪四部分组成,其中最主要的来源是什么。(财政收入由税、利、债、费四部分组成,其中,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

教师引导:税收是财政收入的主要组成部分,可见税收对国家财政的重要性。下面我们就来学习税收的有关知识。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税收及其基本特征

1、什么是税收

教师:请同学阅读教材68页虚框内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教师点拨:从税字的构成上可以看出,古代的税就是送给国家的农产品,无论东方还是西方,税收的共同点就在于,都是交给国家的财富。请大家想一想,交给国家的税收财富有没有直接的补偿?国家凭什么让人们不得不交这部分财富?国家收取的这些财富有什么作用?

教师总结:税收是没有直接补偿的,但是为了实现国家的各项职能,国家必须收取一部分社会财富,形成国家财政收入。为此,国家依靠政权的力量,强制收取这部分收入。(归纳出税收的本质)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

有国就有税,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理想、最普遍的形式,是财政收入最主要的源泉。

从税收的含义中我们可以想到,税收应该具有什么特点?

2、税收的特点

(1)强制性。请大家想一想,没有政权力量作后盾,强制人们缴纳,能不能获得?(不能)

教师点评:强制性是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的主要标志。

(2)无偿性。国家取得税收收入,不需要偿还纳税人,纳税人也不能提出回报要求。

(3)固定性。税收是无偿的、强制的,处理不好就会引发社会矛盾,因此,国家征税之前必须依法律形式,规定好征税对象和税收数额之间的比例,不能随意变动、征收。当然,国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及时调整税收政策。

税收的这三个特征是紧密联系、不可分割的。

教师点评:无偿性要求必须有强制性,强制性是无偿性的保障;强制性、无偿性决定了必须具有固定性。

【2】、我国税收的种类

教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你知道我国有哪些具体税收项目?

总结:增值税、所得税、营业税、关税等等。根据税收的征税对象,目前我国的税收分为五大类,共20多种。请大家看教材69页“名词点击”,了解一下五大类税收的特点,看看它们都是针对什么对象征收的。

教师:在这些税收种类中,影响最大的是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下面我们重点学习一下这两种税收。

1、增值税

增值税属于流转税,是以生产经营中的增值额为征税对象的税收。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销售货物或者提供加工、修理劳务以及进口货物的单位和个人。其基本税率是17%。

计税方法:增值税=商品销售额×税率-上一环节已缴税金(知识扩展)

教师:同学们想一想,这样缴税有什么好处呢?

(可以避免对一个经营额重复征税,防止前一环节企业偷漏税,有利于促进生产的专业化和体现公平竞争,有利于财政收入稳定增长。)

2、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是国家对个人所得征收的税收。纳税人是在我国境内居住满一年,从我国境内外取得所得的个人,以及不在我国境内居住和居住不满一年,而从我国境内取得所得的个人。

请大家看教材“相关链接”及有关图表,了解个人所得税有关征税项目、发展情况和计税办法。

教师总结:近二十多年来,我国个人所得税的征收发展迅速,这也反映了我国经济水平、人民生活收入有了较大提高。与增值税的计税方法不同,个人所得税采用超额累进税率的计税办法,就是个人所得越高,税率越高,纳税人个人收入越多,缴纳个人所得税越多。

教师点拨:个人所得税的计算办法是分段计算的,个人收入1600元以内不计税,多余1600元以上部分,按不同税率分段计税。请同学们计算教材所列题目。

教师:同学们想一想,这样计算个人所得税有什么意义呢?

教师点拨: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实现社会公平

【3】、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教师点拨:

1、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税收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国家赖以存在和实现其各项职能的物质基础。

我国的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税收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有了收入,才能为公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因此,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自觉诚信纳税,这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也是公民爱国的具体表现。

2、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

(1)偷税

偷税是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缴税款的行为。如伪造、销毁、涂改帐本和票据,隐瞒销售收入等。

(2)欠税

欠税是指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

教师:请同学看教材72页“相关链接”了解欠税行为的特点和法律处罚规定。

(3)骗税

骗税是指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教师:请同学看教材72页“相关链接”了解骗税行为的特点和法律处罚规定。

(4)抗税

抗税是指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教师:请同学看教材72页“相关链接”了解抗税行为的特点和法律处罚规定。

3、公民要增强税收监督意识

教师:请同学看教材73页“相关链接”思考公民如何维护国家税收工作?

教师总结:公民是国家税收的最终负税人,应自觉增强税收监督意识,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监督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的行为,关注税收的征收和使用情况,对他们的违法行为进行批评、检举,维护国家利益和自身利益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税收的有关知识,知道了税收的特点和种类,重点介绍了增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知道了它们的征税对象和计税方法。这对于我们在经济生活中正确地理解国家税收政策和税收意义,将有重大指导作用

这节课我们还学习了依法纳税的有关知识,知道了依法纳税的必要性,各种违法行为的表现和应受到的法律制裁。这对于我们在经济生活中正确地理解国家税收政策,认识我国税收的性质和意义,增强依法纳税意识,自觉抵制违法行为等将有重大指导作用。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1、同学们把指导书上相关的知识做一做,以巩固今天所学的“征税和纳税”的知识点。

2、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发下去的导学案把下一课的有关知识点预习一下

九、板书设计

二、征税和纳税

(一)税收及其种类

1、含义:主体、目的、凭借、依据、地位

2、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3、种类:增值税、个人所得税

(二)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2、偷税、欠税、骗税、抗税是违法行为

3、公民要增强税收监督意识

十、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内容多,相对于学生生活实际来讲,有一定抽象性,在学习中应该多引入日常生产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税收实例,让学生深刻理解并能够从自己实践中去理解,从而把握国家财政的实质,把握依法纳税、诚信纳税的意义。本课采用多种方式进行,并穿插学生各种活动在其中,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与参与活动的热情,效果比较好。

纳税课件(篇11)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税收时的专有名词,会计算纳税额.

2、通过学习,使学生建立正确的纳税观,懂得纳税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税收时的专有名词,会计算纳税额.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税收时的专有名词,会计算纳税额.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听说过有关纳税的知识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纳税的问题.

板书:纳税

二、新授教学

(一)建立纳税概念,了解纳税有关的知识.

1.教师提问:你知道哪些有关纳税知识?(学生说自己的感性认识)

2.教师归纳后板书.

板书:应纳税额、税率

3.小组讨论

(1)什么人需要纳税?

(2)为什么要纳税?

(3)你认为你身边的那些事物是国家用税收款做的.

4.教师总结

(1)纳税就是根据国家各种税法的有关规定,按照一定的比率把集体或个人收入的一部分缴纳给国家.

(2)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国家用税款发展经济、科技、教育、文化和国防事业.

5.你们现在对纳税有什么认识?

小结:看来,无论是集体还是个人,都应该依法纳税,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

(二)教学例6

例6.一家大型饭店七月份的营业额是300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家饭店七月份应缴纳营业额税款多少万元?

1.读题,理解题意.

2.学生试做.

3.学生汇报.

求这家饭店七月份应缴纳营业额税款多少万元,就是求3000万元的5%是多少.

教师板书:30005%=150(万元)

答:这家饭店七月份应缴纳营业额税款150万元.

三、巩固练习

1.一家运输公司10月份的营业额是260000元,如果按营业额的3%缴纳营业税,10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2.一个城市中的饭店除了要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以外,还要按营业税的7%缴纳城市维护建设税.如果一个饭店平均每个月的营业额是14万元,那么每年应交这两种税共多少元?

3.一个卷烟厂上月香烟的销售额为1500万元.如果按销售额45%缴纳消费税,上月应缴纳消费税款多少万元?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五、课后作业

1.某保险公司今年7月份的营业额为560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7月份应缴纳营业税款多少万元?

2.小红的爸爸上月的应纳税所得额是420元,如果按5%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应缴纳个人所得税多少元?

六、板书设计

纳税课件(篇12)

各位领导 ,老师们,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新课标高一政治经济生活第三单元第九课第二框《依法纳税》。

首先,我对本框题进行分析

一,说教材

1。说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依法纳税》这一框题的内容在《经济生活》这一整体中是一个重点内容,在介绍税收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依法诚信纳税教育。本节课是第三单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知识教育和思想教育的结合点,也是充分体现我们政治学科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重要方面。

2,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思想政治课必须达到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三维目标的统一。据此,确定本节课必须达到三个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含义,区别和联系,剖析一些主动纳税和违反税法的事例,说明公民依法诚信纳税的必要性。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财政与税收,税收与公民生活相互关系,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自觉纳税是爱国行为,偷,欠,抗,骗税是违法行为,是可耻的。公民既要依法履行自觉纳税的义务,又要监督税务机关的执法,关心国家对税收的使用,充分认识权利与义务的统一。

3,说教学的重,难点

本着高一新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公民能否依法纳税关系到国家的财政以至社会,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我国每年因税收流失导致损失达1000亿元的客观实际更显示出加强纳税人意识教育的重要性。自觉依法纳税,履行公民的基本义务,是设置本节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成为实现本节课情感价值观教育的重点内容。

[教学难点]纳税人与负税人

基于学生的认识水平和生活体验的局限,学生容易混淆纳税人与负税人这两个概念。而这两个概念是实现本节课目标,认识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的前提和基础。因此,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难点为:纳税人与负税人。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框题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二, 说教法

考虑到我校高一年级学生的现状,我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多媒体辅助教学:制作政治课件,将文字,图形,动画等媒体有效整合,创设直观性与探索性相结合的教学情境,突出重点,分解难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探究式教学:教学中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在探究中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经济生活的积极性,主动性。

3。小组合作学习: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意识,又能增强学生竞争意识,促进全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三,说学法

1。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从各种资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 使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掌握比较,分析综合等科学的探究方法。

我从学生的生活体验入手,运用案例等形式创设情境呈现问题,使学生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在问题的分析与解决中主动构建知识。

在引导学生思考,体验问题的过程中,可以使学生逐步学会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样做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理解,分析,归纳等创新思维能力,又有利于学生观察,思考,动手,协作等实践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力求实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结果并重,知识与能力并重的目标。

五,说教学过程

流程一

复习旧课:什么是税收 税收的特征,税收的种类

设计意图

温故而知新。通过对税收的巩固复习,为本节课作必要的准备。

流程二

导入新课

观看FLASH《假如国家没有税收》,回答它说明了什么问题

集体讨论,并发表自己对短片的看法,形成认识:人人都与纳税有联系

设计意图

采用Flash动画导入新课, 吸引学生注意, 通过小组讨论的形式进行合作学习。引导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流程三

一,纳税人与负税人

教师点拨提出讨论问题:请同学们找出课本相关内容对这 个问题展开讨论并加以评析。

展示知识结构: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区别和联系 。

设计意图

设置此讨论题目的在于让学生在讨论中互相启发,区分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区别和联系,以及把握一个观点:一个人是否成为纳税人主要看是否取得应税收入,是否发生应税行为。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有利于学生自主构建知识结构

流程四

二,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1,依法纳税的必要性

以西方谚语:"惟纳税与死亡不可避免" 请结合课本内容和自己的所见所闻,谈谈你的看法。

教师点拨归纳出:

设计意图

目的在于用诚信纳税的正面例子,说明依法纳税的必要性。并通过层层设疑让学生懂得依法诚信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流程五

2,违反税法的行为

指导学生自读P86—87,举例分析几种违反税法的行为 它们有何区别 应受什么处罚

展示表格"比较四种违反税法的行为"。

设计意图

由于该内容通俗易懂,故设置为自主探究。 运用表格的形式直观形象 ,并结合相关材料进行分析。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流程六

,行使纳税人权利 教师设疑,点拨,注意充分肯定,及时鼓励学生的创新建议。

设计意图 实现政治教学的德育目标。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六,说教学评价

本节课我在教学中主要结合生活实际设计整个教学环节,让学生在自己身边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力求体现《经济生活》的"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要求。整节课以学生探究活动为主,贯彻学生主体性原则,重点突出,难点突破,采用多媒体教学辅助手段,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学习积极主动,课堂气氛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各位领导,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高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纳税课件(篇13)

在讲授依法纳税的重要性时,我运用多媒体播放flash动画《假如国家没有税收》,在生动形象又富有感染力的动画中,令学生对这个重点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与求知欲,不知不觉中领会了税收的重要性,进而形成了“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的认知。

(二)开展活动,创设角色情境,深化意识

在谈到公民依法纳税的意识还很淡薄,社会还存在违反税法的行为时,组织学生进行“当一回税务官”的活动,让学生以税务官的角色去发现、分析和评价身边违反税法的行为,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我在进行概括总结。通过这种角色情境的创设,让学生在自身与角色间产生知识与情感的交流,达到融情于境,再经过我的诱导、点拨,很自然地把握了四种违反税法行为的表现、危害、判断方法及所承担的法律责任,进一步深化了“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的意识。

(三)结合生活,创设爱国情境,升华情感

在强调公民在履行依法纳税义务的同时,还要行使纳税人的权利,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收和使用时,我运用了互联网中广泛流传的关于肯德基、麦当劳因中国人不习惯索要发票而逃税20多亿的生活材料,将依法纳税提升到爱国的层次,强调这也是爱国的表现。通过这种爱国情境的创设,激起学生的爱国情结,更认识到“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树立起依法纳税的意识,做到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从而实现情感的升华。

通过这多种情境的创设,学生一直处于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一直保持强烈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在这样的氛围中很好地把握了本课的重点,也顺利实现了本课的教学目标。

四、设计活动,创设实践情境,参与生活

为进一步巩固知识,强化依法纳税的意识,我设置了一个课外实践活动,“征集税收宣传口号”。通过这个活动,使得教育内容具体化、生活化,真正达到“参与生活”、“服务生活”的目的。

课堂小结

介绍完本课知识点之后,利用师生对话的方式,我列出了本课的知识图表,构建学生对本框的整体认知。

一、纳税人和负税人

两者关系(难点)

1、纳税人

2、赋税人

二、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重点)

1、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违反税法的行为及其处罚

3、树立权利与义务意识,积极行使对税收的监督权

教学反思

情境的创设,使课堂更富有生机与活力,让学生在趣中生疑,疑中生奇,奇中生妙,在情景交融中愉快地探索、深刻地理解、牢固地掌握知识。在《依法纳税》这一框题中,我就是运用情境教学法,创设多样情境,使学生在轻松生动的氛围中把握了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关系,认识到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树立起依法纳税的意识。

以上是我对《依法纳税》这一框题的设计与理解,欢迎批评指教,谢谢

相信《纳税课件13篇》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师资料,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纳税课件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