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遇见未知自己心得感悟系列

07-05

当我们经历过非常重要的事情时。感言让每一秒都更加难忘,你知道哪些优秀的感言呢?幼儿教师教育网在这里为您搜罗并整理了“遇见未知自己心得感悟”的相关内容,如果合你所需,不妨马上收藏本页!

遇见未知自己心得感悟(篇1)

这是一本现代都市人应该怎样活着的哲理小说。书的主旨很好。人生,在琐碎的细节中,让天性的纯真蒙尘,不能再以纯真明亮的眼睛注视身边的人事和这个世界。竞争和自由主义经济模式,极大地放任了人性私欲的膨胀,于是,人就陷入到贪婪和占有的漩涡之中,正如若菱所言“活着好累!”,以至于渐渐累到失去自我,以至于连“我是谁”这个基本问题都看不起清楚的地步。

正因为失去了真实的自我,追求的是内心真实需要以外的东西,所以,占有得越多,迷失的越严重,内心就更迷茫痛苦。所以,若菱不管是在工作中,还是家庭中,压力越来越大,失望越来越多,就像她自己困惑的那样——我为什么常常不快乐?

为什么会这样呢?老者的答案是,那个真实的我——内心的爱、平和、喜悦——先是被自己的肉体包裹,再被情绪左右,外面还有一层思想的枷锁——知识层面的东西,最外面,才是每个人角色扮演者和身份认同的假面具。所以,真实的自我,连自己都触摸不到了,别人,怎么能感受得到你人性中的善和爱?

这个思考的角度,对于我们认识自己的人生,正确地把握自己无疑是很有益的。它能够让我们从日常生活和习惯性的思维中跳跃而出,用另外一种方式和角度观照自己。当然,你会发现原来不曾意识到的许多问题。就是这些问题,冷却了我们的热情,蚕食了我们的纯真,消解了我们的快乐和幸福。

作者也通过若菱和老者语言和行动,给出了怎样改变我们自己的答案,这些答案,有些听起来很新鲜特别,不大能够清晰理解,但有些其实已经是认真生活者自己正在摸索并行走着的道路。比如——

关于运动,书上说——任何竞争性的运动,是小我的运动,不是能让你跟自己好好在一起的运动。

我的理解,小我,就是物质的我,是以生存为前提的基本的生活方式。我们大家一天忙忙碌碌,奔跑在生存之路上,占有权力、金钱等等社会资源,就是小我本能的驱使,那是人类最原始的动物本能。而对拥有最高智慧者的人类,精神活动才是真正的快乐之源,也是人真实的自我,所以,企图以小我的占有,满足真我的幸福,已经是南辕北辙。

书说——基本上,任何能让你专心一致、活在当下的运动,都可以帮你与身体重新连接。无论是散步、太极、瑜伽、气功,只要你能专心关照自己,孤独自由地冥想。

我理解。但关照自己的灵魂,不见得非要通过这些运动才能实现,就是在夜晚坐在月下,或者雨天静立在树林中,思考和体会生活,就能达到书中所说的状态——与自己的身体重新连接。孤独专心地思考,对于快节奏的竞争社会下生活的人们,是非常必要的,它能帮助我们在被物质利益的巨大轮盘胁迫着一起旋转、真实的“我”将要出离于肉体的时候,让我重新、哪怕是短暂的回归,让我的灵魂,记得我的“家”,认识回家的“路”。

书说——学会不去在意别人的眼光和评论。

是啊,社会生活高度的物质和利益化,也许让社会评价一个人的角度,偏离了“真我”的标准,充满了“小我”的气息,所以,要有我自孤单,但我自高贵;我不媚众,但我自快乐的勇气。哈,从自己的内心出发,而不是从别人的眼色中出发,才能找到幸福。

书说——如果一个人充满了正面的思想,那么,好的人事物,就容易和他起共鸣。相反,如果一个人老是悲观和愤世嫉俗,那么在他眼里,世界就阴暗、生活就痛苦得多。

说得好。这道理就浅显易懂了。世界的真相只有一个,为什么会有千姿百态的感受,并衍生出丰富多样的喜怒哀乐?就因为个人的心态和角度的差异。所以,还是那句名言:咧自己的嘴笑,让别人哭去吧!——哈。

当然,快乐不等于肤浅,恰恰相反,真正的幸福,来源于对生命深刻的认识和理解。从这个意义上说,思考、孤独、痛苦、彷徨、坚持、执著,就是获得人生幸福的必由之路。只不过,要有技巧,能够使自己在恰当的时候,陷入沉思,感受孤独;又可以在恰当的时候,打开心怀,投入生活,变得真正的开心快乐。所谓技巧,就是要有丰富的知识和经历,并把经历变成知识,把知识变成智慧,再加上对生命深沉的爱,对生活执着认真,从而凝结成的一种习惯和态度。

书读到这个份上,是有价值的——虽然占用了一些打麻将的时间。对照书种作者精心付出的思想,我既感到启发,所以感谢,也觉得,一些观点和我自己的经历和对生活的体认有共同之处,就有些自鸣得意和欣慰——也有人做着和我同样的思考。我从中进一步肯定了自己对生活的坚持。谢谢作者,也谢谢那个给我推荐这本书的朋友,谢谢!

美中不足的是,此书,“书”的痕迹很重。

若菱因为对婚姻的无法忍受雨夜飙车,抛锚在无人的山道上,曾让我的心揪了起来。可是,随着阅读的继续,若菱和山中茅屋里的无名老者的故事,越来越露出被“规划”的痕迹。老者也许由于高深的修行而达到洞悉世事的境界,令人佩服,可是,若菱为了配合故事情节所表现出的孩童般的天真幼稚,显得不真实,降低了这本书的说服力。这曾让我的阅读出现困难。不过,我理解作者的苦心和美意,谢谢!

遇见未知自己心得感悟(篇2)

遇见未知的自己读书心得

这是一本心灵读本类的书籍,以小说的形式写出来的,比一般的心灵读本容易读些,是台湾前主播张德芬的作品。我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下载到手机里的,一直没看,前两天我抽空在两三天之内把它读完了,这似乎有些急功近利了,这类书籍还是需要慢慢品读的。在读的过程中,我就一直在思考,并按照其思路去想、去做,很认同里面的大部分观点(几乎是全部)。我还是比较喜欢有关心理类的书籍的,读了它觉得很喜欢,并推荐给了几个朋友。 但是在按照其中的理论说法做了一两天之后,我恍然大悟,对这本书有了一种新的认识。

第一,书中的大部分理论其实就是我们生活中经常说的话,只不过是通过她的文笔写出来了,就把它当成一种新鲜的观点了。这就好像我们平时吃的土豆,我们习以为常,当它突然以薯条的形态出现在肯德基、德克士等西式快餐店的时候,我们就忘却了我们平时见到的土豆。例如,第05章,人生就像一场戏――角色扮演。它里面讲到若凌每次去婆婆家吃饭都是一种煎熬,在接受老人的课程后,积极应对此事,即使是演戏,也要演的好一点,她也因此获得了婆婆与往日不同的关心的态度。这就像我们平时说的积极面对我们无法改变的事,同样的是要面对,为何不乐观一些,这样乐观面对让自己的心情也会好一些。还有第23章,爱过、痛过、哭过之后──臣服的体验。它是将若凌在朋友和丈夫欺骗背叛后很伤心,而老人让她对此臣服。这就是我们日常中所说的,当我们无力改变时,我们只有选择认清现实,从而更好地面对。第08章,你所招引的人事物――吸引力法则――什么人找什么人、()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第10章 当灵性与科学相遇――我们创造了自己的世界――我们所处的境遇都是自我选择的结果,无论好与坏。这点也与萨特的选择哲学的观点有相似的地方。还有其他的一些例子,我就不在此一一赘述了。

第二,书中带有一点唯心主义色彩。例如,第26章 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转念作业。“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这句话被写过多次的话语的意思是: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身出来的结果。 这本身就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思想,任何人的个人成长与境遇都与自己的环境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看似是我们在进行自主选择,实际上是我们的从小生长的环境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状态和性格,从而间接地影响着我们的选择。第31章 战胜了胜肽──心想事成的秘密。它里面提到感恩,我们先感恩然后老天就会不得不给我们所感恩的东西,书中称它为赖皮法。还有就是祈祷,你祈祷了,事物就会向着你祈祷的方向发展。这很明显的就是一种唯心主义的思想。不过心灵读本的魅力,也就在于此吧,它可以麻痹一个人的思想,相信这些唯心主义的东西,只要它的作用是积极的,这也就无可厚非了。

第三,虽说这本书有点唯心主义和新瓶装旧酒的意味,但书中的许多内容还是很值得我们深思与效仿的。例如书中提倡的饮食与健康,认识本真的自己,关注我们的身体、内心与潜意识,向情绪臣服,检视自己的思想,觉察自己的身份认同等等。毕竟,它的内容还是好的,教会我们如何关注自己的内心,认识在层层身份认同及障碍下真实的自己。这样我们就可以更好的认清自我,找回迷失的自己,确定前进的方向,一往无前。另外,书中也提到了其他的基本书,有兴趣的话可以一并阅读,反正多读读书也是好的。That’s all.Thank you!

遇见未知自己心得感悟(篇3)

《遇见未知的自己》是教师阅读推荐书目中唯一的一本小说,可以把它当做一本有趣的小说读,也可以当做一本生活指南细细品味。

歌德曾说:“读一本好书就像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事实的确是这样,好书犹如一泓清泉,不仅清澈明净,而且沁人心脾。读这本书的时候会让人联想到自己的经历,联系到自己的困惑深入思考下去,对自己寻找未来的路径有一些启迪。细看封三美女张德芬的照片,你会相信这是一个45岁的女人吗?简直就是一个刚刚走出校门的小女生。这时你也许会相信改变自己的心态,轻松地去活可以抗拒岁月对一个人,特别是一个女人容颜的改变,进而改变一个人的气质,活出别样的自己。

全书以冬天的雨夜,在荒郊野外的山区,一个没有手机、没有汽油的孤单白领阶层的女性,在自怨自艾时恰逢老人为故事的开始。随即引出老人的提问:“你是谁?”让人逐步地去理解“小我”与“真我”。

是啊,现在有多少人不知道“真我”是谁?总是把外在的条件,或者自己的一个身份,一个理解的角度等一些外在的只是表示自己的东西理解为自己。为去追求我们所定义的某个身份,总是在不知某个时候失落了真是的自己。为什么我们总是不快乐?为什么我们不能拥有想要的生活?我们总是在做我们自己思想的奴隶。就像书上说的警示的句子“我们人所有受苦的根源就是来自于不清楚自己是谁,而盲目地去攀附追求那些不能代表的东西”;“你不是你的工作,你不是你的表现,你不是你的成功。也不是你的失败。这些外在的东西丝毫动摇不到那个内在的真我,看清小我的虚假认同”“痛苦是你创造出来的,应为那个是你对事情的解释”。

我是谁呢?我们可以通过比较“快乐”与“喜悦”有所发现。快乐是短暂的“快之乐”,稍纵即逝,我们寻找快乐往往是向外界去寻觅,比如有人喜欢购物逛街,满足自己的物欲,但这种快乐是短暂的,欲望满足了又有新的欲望膨胀,正所谓欲壑难填。有人喜欢聚在一起搓麻将、打扑克,玩的时候是兴奋,不过这只是短暂的精神医学专用,曲终人散后是更多的孤寂与空虚。所以我们要寻找喜悦要向内去寻觅,去关注自己的内心,关注自己的灵魂。从内心发出欢喜心,微笑着面对生活中的人和事,以感恩的心态面对生命的每一天,那么你会倍感轻松。向内寻找你会逐渐地了解我是谁,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我离我的真我到底有多远的距离,我真正渴求的是什么。

爱过,痛过,哭过之后,学会臣服当下。这话好像是对我说的,要试着活在当下,臣服所有已经发生的事情。就像书中的那句“凡是你所抗拒的,都会持续”事实摆在那里我们所有的抗拒都是徒劳,同时还要臣服我们对事件衍生的负面情绪。就像老人的那句“这些负面的情绪就像黑暗一样,你驱散不走他们的。你唯一可以做的就是带进光来,光出现了,黑暗就消融了,这是千古不变的定律。”但愿我们都像春蚕破茧而出。开始就是未来!我的同事对我说:“不完美才是人生”。过分追求完美,事事苛求完美,受伤的必然是自己。我们必须适应社会,不可能让社会来适应你。我们首先要做好自己能做的事情,对于可能改变的事情尝试着去努力。做到做不到那是另外一回事。

最喜欢书中的一段话:“记得,每个发生在你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礼物,只是有的礼物包装得很难看,让我们心怀怨愤或是心存恐惧。所以,它可以是一个灾难,也可以是一个礼物。如果你能带着信心,给它一点时间,耐心细心地拆开这个惨不忍睹的外壳包装,你会享受到它内在蕴含着丰盛美好,而且是精心为你量身打造的礼物。所以,虽然现在我们正在低谷,请你开始感恩,因为我们已经开始拆开那个礼物了,请让我们继续勇敢的、乐观的去面对,我们会看到那个不一样的惊喜!”

遇见未知自己心得感悟(篇4)

这本书的作者叫张德芬,台湾作家,她曾是知名女主播,美国加州大学MBA,在她事业最辉煌的时候,辞去高薪工作,专心研修各种不同心灵成长课程和心理治疗方法,体悟了许多灵性及个人成长方面的心得。这本书是她的第一本心灵小说,在台湾销量不错。几年前我就已经读过,那是段特殊的日子,它提供了如何解决困惑的有效方法,帮助我从思想、情绪和身体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小说很长,每段都值得我细细品味,下面我把我感悟最深的几个片段内容来做分享吧。

我们到底想要什么?年轻时候的我想要的太多,“财富”“权利”认为这两组代表着地位和影响力;后来谈恋爱,牵着爱人的手依偎在一起的时候认为“爱”才是我想追逐的终点;后来步入婚姻,忙碌着自己的事业,担起家庭与工作的双重责任,才发觉自己真正想要,想追逐的最终是真正的快乐!作者在这本书中说道:“我们人类所要追求的东西,也不过五个字可以表达:爱、喜悦、和平。我最终目的还是在追求喜悦和内心的和平!我们为什么得不到快乐?因为我们被负面情绪套牢成为了情绪的奴隶!负面情绪产生其实是一种习惯性,起源于心病会在人的身体里产生毒素。比如一大早来到公司,面对电脑上繁重的工作计划,情绪肯定不高莫名其妙的情绪就烦躁起来。如果这个时候领导通知明天集体旅行或是有奖金发送,那刚才还繁重无比的工作一下就不算什么了,突然有了干劲。所以说情绪会直接影响到人们对待事物的角度,影响对很多问题的判断能力,而情绪与工作生活会形成一个环环相扣的联动效应。负面情绪就是心理疾病,毒害了自己的健康、让自己不能梳理好事物,也影响到周围的人和事。所以,必须管理好自己的情绪,用良好的情绪来面对问题,深信不疑那些困难又算的了什么,快乐是不是很容易就到你身边呢!顺顺利利的一天是靠自己掌控!

活出全新的自己!书中三个采用三个阶段进行描述,第一,学会在生活中观察认知自己;第二,受伤时候的疗愈,要进行自我安抚,进行能量整合;第三,随心所欲玩起生命的游戏。在这个物欲横流的人世间,每个人都会为自己套上防备的盔甲,有时候虚伪的表象让自己和初衷越走越远,甚至不知道自己到底是个怎么样的人。丧失自我往往在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很轻易的会被击倒,迷茫与消沉只会让自己看不清目标和方向。只有认知自我,才能重新找回自己的航行坐标,往胜利方向前进。面对自己的阴暗面和负面要去接受整合这些缺陷,允许他们存在,将问题从负面转化成积极有力的力量。我经常与自己对话,把自己当成脆弱的小孩,温柔慈悲的安慰自己,家庭失和也好、事业失败也罢,身心疾病或感情挫折这等经历是只是自己人生中的必经之路,不该自怨自艾,怨天有人。只要自己的内心改变了,换一个角度看待问题,外在的环境和周围的人和事也都会发生改变,困难也有迎刃而解。一定要用乐观正面的'心态看待事物。人生是自己的,必须自己主导。虽然现在的我玩转不了自己的人生,反而常常被人生玩弄,但是我带着对未来憧憬的心,主动的去寻找机会,创造机会,不知道我何时能找到,但是我很清楚我在用“心”去寻找成功,希望能离我的人生大舞台更近一步,从而成功导演自己的人生。

暂且就和大家分享这些吧,说句实话,这种心灵修行系列的书籍阅读起来还是有些深奥难懂,但是每个人在阅读中肯定会不知不觉的触碰自我的心灵,体验全新不同的人生观。如果你正在追寻人生的答案,或是尝试解决一些难题,或者停滞在一个阶段不知如何往下走,那么我推荐可以阅读下这本书的全集,也许你会在字里行间找到想要的答案或方向。

遇见未知自己心得感悟(篇5)

《遇见未知的自己》,这本书是上次跟X去锦汉展览中心逛书展时买的。第一次逛书展,感受最深就是人好多,想不到喜欢看书的人还真不少呵。逛了一上午,也没啥收获,就买了几份香港的英文报,一本考公的理论热点书,还有就是这本张德芬的《遇见未知的自己》。

断断续续翻了几天,总算读完一遍。看完最后一行字,合上书时,再仔细想想里面讲什么,却都很模糊了,也记不起几句完整的句子。不是里面的故事不精彩,只是有不少挺专业的,也懒得去多领悟。书的封面写着“都市身心灵修行课”、“华语世界第一部身心灵小说”等字样,标榜的内容似乎很大,但其实就讲了一都市白领偶遇一老人的故事。跟大多数心灵励志书籍一样,这本书无非也是告诉我们要寻找真正本我,要追求崇尚爱、喜悦、和平。但它通过讲故事的形式,让读者更深体会内心世界的变化,是可以改变很多现实的东西。

说句实在话,确实也有点像在推崇“唯心论”的意思,但是,一定程度上的“唯心”确实也是必需的呀,人很多时候,就真的需要好好审视下自己的内心,看看是否有哪些被扭曲了。太现实,会很辛苦的。想要简单的快乐,平凡的幸福,从“心”开始,从意识上稍作些改变,其实可以变得更容易。

书中有一句话,“外面没有别人,只有你自己”。第一次看到这句话时,没有多大的感触。但看完整个故事,才知道这话的意思:外面没有别人,所有的外在事物都是你内在投身出来的结果。意思也就跟“吸引力法则”差不多,积极乐观的意识可以吸引到积极的光芒,很多不好的东西都是自己的消极想法招惹过来的。所以,要关心内在,要勇敢一点,做更好的自己。

看这本书时,喜欢泡杯绿茶,听着柔柔的钢琴曲,安静地翻动书页,放松自己,享受着宁静,享受属于自己的一份娱乐。

遇见未知自己心得感悟(篇6)

面对一个陌生人,有时候我们无来由的感觉到亲切,而有时候恰恰相反;在一个公众的场合,情绪会受到他人的影响,快乐与悲伤都可以互相感染;也会碰到传说中的气场,看着就是V587。这是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量,都想让自己的能量压倒别人的能量,都想从别人的身上获取能量,像一群在山洞里争夺火源的原始人,忘记了洞外面有取之不尽的太阳能。那太阳,便是我们自己。

弗洛伊德说人有本我和自我,这本我与自我的区分,就是洞内火把与洞外太阳的区分了。

从赤裸裸出生到现在,我们穿上了衣服,也穿上了这个社会赋予的太多无形的束缚:社会伦理、世界观、价值观、身份、地位……,让我们去追求各种各样的东西,有了各种各样的像征,有了思想、有了情绪、有了身份,于是以为这些思想、情绪、身份便是真正的自己,以为这个不停忙碌不断追求着的就是真正的自己,而要让自己实现个人价值,就不停的争夺这些可以移动的能量。

我们在争夺中,有了不同的情绪,养成了不同的情绪模式。这种情绪模式最终成为一种反射,遇到相似的情况就会暴发。这种情绪的经常性暴发会让人体上瘾,所以有些人的在追求能量的过程中有了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古怪性格。

然而这种能量的争夺终究是辛苦而无意义的,因为我们能携取的能量的根源在于自身,但各种无形的东西把我们真正的自己层层包裹起来,最终断绝了联系。

要接触到真正的自我并从那里获取能量,就要突破这些隔膜,这一共有四层:

最外面的一层是我们的身份和角色,我们要认同,并且思考为什么会成为这种角色,尝试从其中获取这些角色扮演的本质。无论是婆媳、朋友、同事、爱人,倾听自己的声音,抛开别人或者社会给予的成见,这不是秀给别人看的。

再内一层是思想,对思想的控制是最不容易的事情。如之前所说,每个人都是一个能量体,思想也是。我们散发出什么样的思想就会得到什么样的回馈,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人眼睛里有不同的外观,有言:心里有什么、眼里就有什么。写到这里想到一句佛言,相由心生。思想的声音是我们要倾听的,而如何真正听到我们的思想也需要好好的想想。我们想的不一定是对的,但一定是对行为产生影响的。

第三层是情绪,情绪是会上瘾的毒药,然后成为一个人的性格。父母教我们坚强、能干、聪明……可这个世界的一切都是相对立的,有坚强便有软弱,有聪明便有笨拙,有能干便有无能,我们都是矛盾的结合体。所以,对待负面的情绪,我们要臣服,一切过去的东西我们都要臣服、认同。对情绪的控制,就是要肯定自己有这方面的情绪存在,并且告诉自己,我已经不需要它了。

第四层是身体。我们要学会和身体对话,这种对话的方式就是经常停下来,认真地去感受某一个部位。坚持锻炼身体、珍惜自己,珍惜生命。

总之,亲爱的`,外面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遇见未知自己心得感悟(篇7)

凌乱的无法专心做事时看见了书架上这本书,又读了一遍,有一些新的感悟。整理了几点提醒自己,愿未来的人生中慢慢做到:

【1】我们的思想总是在过去和未来,但身体和呼吸却永远是在当下的,关注自己的身体

【2】很多事情我们不愿意,但可以允许他的存在。抗拒反而会持续。负面情绪赶不掉,但你可以带进光

【3】释放情绪,臣服于已经发生的事,所有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件都是一个个经过仔细包装的礼物。在当下的选择中,不惧怕,做出最好的选择,最好的事物也会因为我们有意识的选择而发生。

【4】真心想要一样东西时,全宇宙都会联合起来帮你,要打心眼里渴望这个东西,每天演练你已经拥有了这样东西,让这个成为努力的动力,要言行一致,说的想的和做的一样学会感恩

【6】不要被自己和他人的观念绑架,认同的很多东西,并不属于你,不必追逐

【7】不要期待一个人出现在你生命里满足你所有的要求,人在每个阶段都有不同的需要,此刻幸福就好,若最终离开虽痛苦也是成长。 【8】“无”也有不一样的风景

【9】早晨将醒未醒之际,晚上半睡未睡之时,与潜意识最接近,最清楚自己所想所要

【10】无论你多么爱他,多余的担心都是最差的礼物,不如给他祝福吧!

遇见未知自己心得感悟(篇8)

美玉前阵子来南宁时,送了本书给我《遇见未知的自己》。我没看完,先借给面条看了。因为她有心理困扰,正好有朋友建议她看这本书。

这是一本都市修行的心灵书籍。周末的读书会,我便以此为主题,分享此书心得。

其实这本书对我触动不大,因为我已经过了那种发现内在自我、唤醒心灵觉醒的阶段。当然里面有很多学识可以令我补充新知,完善我的个人系统。

因为没看完这本书,所以我分享的更多是近期我的阅书心得。

一是,有好书,我会尽量推荐给大家;

二是,你是否要接受,随缘。

所谓的人讲人缘,书讲书缘。就是这个意思。

这本书对面条小姐的触动大,因为她刚好处在这样一个心灵迷茫的人生阶段,所以恰当的书籍能给她指明灯的作用。所以,书讲机缘,处在不同的人阶段,有不同的人生需求,倾向的书籍就不同。

就我自己及大部分的女性阶段而言:

15-25岁的阶段,一般就是《女友》、《花溪》《瑞丽》《时尚》之类的书籍。25-35岁的阶段,会更喜欢看张爱玲、张小娴、仓央嘉措、纳兰性德等小资书籍,也能静下心来看身心灵修行、养生方面的书籍。35-45岁的阶段,喜欢重读古典名著、喜欢佛禅类书籍,也喜欢疏通知远的历史类书籍。45岁之后,喜欢研究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易经》《茶经》之类的。

同样的,人讲人缘。往往你认为很好的一本书,很迫切地推荐给别人,别人不一定会采纳,这个时候,授者也要考虑和尊重受者的意见,千万不要勉强人家。

我以前专门和元真研究过这个话题。

好比说,我认为很好的一本书、一部电影、一个体验、一个课程推荐给别人,尤其是身边的人,很希望他们跟我有同样的体验。可是对方不领情,我会觉得失落,觉得可惜和遗憾。

后来和元真探讨,便释然。

对方不领情,那也是正常的。一方面,对方可能没有这个缘分,另一方面,对方的缘分没到。你何必拿自己的缘分强加到他人的身上呢?

明白了这一点之后,但凡我向别人推荐好东东时,便不会那么地急切。如同我办这一次读书会,不是要大家都要看这本书,而是,因为我们是长期的朋友,我是希望通过不定期的活动,让我们彼此之间,逐步建立更多沟通上的共识。

而,从受者的角度来说,如果有人向你推荐什么东西,必定是那个东西是好的、对他受益的,所以我们要体晾这份用心和善心。

不管是授者,还是受者,希望你们随缘就好。

喜欢《有关遇见未知自己心得感悟系列》一文吗?“幼儿教师教育网”希望带您更加了解幼师资料,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遇见未知自己心得感悟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