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战钢锯岭观后感精选

07-06

下面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给大家分享血战钢锯岭观后感,敬请您阅读本文。好的电影能给我们带来对人生的思考,在观看的同时总会因一些优秀作品产生一些想法。不妨沉下心来将观看作品的心得记录成观后感,写观后感也是一种提升作文水平的途径。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篇1

我刚从电影院出来,不到10分钟。

这部电影让我非常感动,也感受到了陪伴。三个关键词:保守主义,信仰,保险。

先解释一下标题。

主人公道斯坚持自己的信仰,坚决不杀人、不碰枪,却一直遭人嘲笑,结果真的到打仗的时候,他却救了很多人,而且他救人的时候,周围是没人的,没人看到他的勇敢。甚至当一个一个人下来的时候,也没人知道这是谁做的。

如果要给战场的酷排个名,道斯的战场应该是倒数第一。

最重要的是,真正让道斯被人认可的时间,其实很短。你想,训练的时间是最长的,可能几个月、几年,而道斯被人认可的时间,也就是他有功绩的那几天。

那些身材魁梧、射击准确的人,从一开始到最后都能受人尊敬。但是道斯在前期、甚至从始至终,都是不被人理解的、被人嘲笑的.,之后在终点撞线那一刻,芸芸众生才能真正明白道斯的坚持。

所以我说,道斯的战争是最不酷的。

好,说关键词。

1、保守主义

作为一个天生的、虔诚的保守主义者,我深知,保守主义一点都不酷。举个最简单例子:死亡。

我在21岁那年,花了1年的时间思考死亡这件事。当我终于想明白死亡、我为什么要活着的时候,我就开始到处跟人讲这件事,直到今天。

但是让我非常失望的是,每次我在说死亡很重要的时候,我得到的回应99%都是这样的:

哈哈,你还这么小,想这些事儿干嘛~

哈哈,你可真逗~

哈哈,那你想到的答案是啥~

不管我对面的人说什么话,我敢保证TA会做一个或大或小的动作:笑。

以前,我一遇见人笑,就很不爽,因为我觉得这件事很严肃。我希望对面的人的反应是皱着眉头思考,对这个问题一副相见恨晚的表情。

人都会死的,不把死亡想明白,你怎么知道什么叫活着?

终于,过了这些年,我已经习惯了人们对死亡问题的轻蔑态度,也习惯了一个事实:绝大部分人,是不愿意、没意识去思考死亡的,他们不在乎。

这跟道斯的处境多么像啊当所有人都在想怎么杀敌的时候,道斯却在想怎么救伤者。武力有好处,但是也有坏处。道斯不排斥武力的好处,但是他坚决防止武力的坏处、想把武力的坏处降到最低,而这是绝大部分崇尚武力好处的人无法理解的。

2、信仰

电影最后道斯的上级对他说:我们的队伍里没人相信你的那套信仰,但是我们都知道,你对你的信仰有多坚定。

是的,信仰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多信。

我觉得导演有一个安排让我也非常感动,就是日本军官的切腹自杀。

日本人在电影里虽然是敌人,但是敌人也有自己的信仰。如果你是日本人,美国人就是敌人了。日本人能为了自己的信仰去切腹,那是非常值得尊敬的。

同样的,那些看不起道斯的人,也是值得尊敬的,因为他们坚信上战场就是要杀人。

无论是谁,无论你相信什么,只要你对你的信仰之坚定,就像百年老树的盘错古根,我就敬佩你。

3、保险

其实保险是保守主义的一个细分领域。保险的好处,可能几十年你都体会不到,真正能让你体会好处的时间,也就是那么几个月、或者几年这根道斯多像啊。

所有人都在想怎么杀人的时候,道斯在想怎么救人。

所有人都在想怎么赢钱、怎么胜利的时候,保险在帮你考虑怎么面对健康危机、财务危机。

保险业的老前辈经常在告诉我们,人到生病、尤其是生命尽头的时候,最在乎的并不是自己的医疗进度,而是尊严。看完《血战钢锯岭》,我对生命最后的尊严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在影片结尾,历史真实人物道斯本人亲口说:

我把水壶里的水浇到他头上,帮他把双眼的泥土擦干净,他兴奋地说太棒了,我以为自己瞎了。他那是脸上绽放的笑容,是我最大的回报。

是的,道斯在那个人最低谷的时候,给他送去了尊严。哪怕是这个人真的瞎了,当道斯出现的那一刻,他知道,这个世界上有个人在想着他,有个人一直在想着怎么在别人最低谷的时候给他帮助。光是这个念想,就给了那个人很多的尊严。

保险同理。

而且还有一个共同之处。在道斯救人的时候,其实周围是没人的,基本都是尸体,唯一能知道道斯勇敢的人,就是战场上幸存的人。说实话,假如没有这些幸存的人,道斯的勇敢可能永远没人知道了。

保险也是一样的。那些知道保险好的人,很多都没能活下来告诉别人保险的好。只有少数得了大病还活下来的人,才有机会跟别人说保险的价值。

综上,无论是从保守主义者的角度、还是保险的角度,我都觉得自己跟道斯很像。虽然在现实世界我一直感到孤独和不被理解,但是在电影里,我感受到了陪伴,也获得了力量。道斯也很孤独,但是他可以为了他的信仰始终坚持,凭什么我不能?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篇2

在故事的开始,平铺直叙。道斯(记得没错的话,电影里的字幕给出的中文翻译是多斯)成长在一个普通家庭里,父亲是退伍军人,母亲是一位虔诚的教徒,还有一个哥哥。

从家庭开始,父亲的第一印象,就是酗酒,打自己的妻子,对于孩子的教育也只是皮带而已。父亲的镜头最多的是墓地那俩段。第一次是自己在墓地缅怀自己死去的兄弟,第二次是向自己的儿子诉说战争的无情。墓地里埋葬的是与父亲一起长大的朋友,一起参军然后失去了生命。父亲在得知大儿子要去参军的时候,向他诉说起了其中的一位朋友。眼中流落的是对朋友的缅怀,表情也是非常痛苦。整体对大儿子说的一席话,我认为想表达的只是,军装穿在身上固然很帅,但是战争是无比残酷的,不想儿子将来像死去的朋友那样悲惨收场。而这时是我开始同情这位父亲,雨果·维文把父亲的那种颓废表达的淋漓尽致。而在得知道斯也要参军,与儿子在墓地有一番交谈,也算是父亲初次向儿子袒露心声,在那一幕我觉得这位父亲是那么的无助,同时对他之前的所作所为也消除了芥蒂。而在得知儿子要上军事法庭,面对秘书显得局促不安,在被拒绝一次之后,加上要救儿子的迫切心情,能感受到拿出了一位老兵的尊严。而在法庭上,这位老兵带着昔日的荣誉有点类似恳求的话语,道出了自己为何而战,也赢的了军事法官的尊重。通过整理衣角的这些细节,还有说话的语气。我觉得雨果·维文把这位老兵同时是一位父亲给演活了。

而对于母亲的印象,最多的是母亲对于孩子的包容,对于丈夫的理解,对于整个家庭的支撑。面对道斯用砖把哥哥的头打伤,她拦住了要揍道斯的丈夫。得知道斯有喜欢的女生,母亲也全力支持。虽然丈夫会对她用暴力,而对道斯也只是说,你不知道你父亲以前又多温柔,是战争改变了他。这位女人用爱去包容她有战后创伤的丈夫。

对于道斯的兄弟,没有太多的镜头,有的也只是小时候他哥哥对父亲流露出的恨意,还有就是在得知大儿子要参军,对大儿子的不舍。

关于道斯的爱情,对于战争主旋律而已应该算是辅线,也有可能是导演不擅长。除了女主角真的很漂亮之外呢,其它没有太多的镜头描写。除了一幕,就是女友去监狱看道斯,不小心说出了一句做做样子,拿下枪。说完瞬间就有非常懊恼的表情,能看得出虽然女友很爱道斯,但是某种程度上对于道斯的信仰坚持还是一定的担忧。

关于兵营,这段描写对于道斯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在兵营是道斯对于内心的一段历练和对自己信仰坚持的重新认定。从刚开始与战友非常和谐,在到与史密提的训练竞争,直到拒绝拿枪开始,一切都变了。史密提出言侮辱,战友在夜半三更的时候围殴道斯,在到中士各种刁难,在到队长直至连长对其打压。只想让道斯放弃,退出。其实,理由很简单无论如何战友的后背不可能交给一个不拿枪的家伙来守护。而道斯的心态就从抗争到愤怒在到平静的坚持。最后在父亲的帮助下,终于作为一名医护兵上了战场。

整部电影,时间最长的就是战场的镜头。冲绳岛战役作为二战最残酷的战役之一,在日美共死伤数十万士兵的情况下,才得以结束。而电影把其中血腥和战争场面拍得很不错,简单粗暴直接。迎合大众,满足了观众对于战争画面的想象,让观众觉得战争的场面应该是这个样子。

对于刚踏上战场的道斯和他的战友来说,第一次冲击就是从前线下来的一车又一车的尸体,还有整车带着毫无生气表情而言的伤兵。当他们即将爬上钢锯岭之前,海军炮轰了一遍,史密提面漏忐忑的说了一句,没人能在这么猛烈的炮火中活下来。而第二次冲击恰恰是在这么猛烈的炮火下,日军还能在阵地中进行强烈的抵抗。而在战场上史密提与道斯也打开了心结,可能面对枪林弹雨能一起面对的也只有身边的战友。然而,在匆匆占领阵地的第二天清晨,就遭到了日军的强烈反扑。道斯,开始在战场上拯救战友。当战友都从钢锯岭撤下,面对史密提的尸体时,道斯迷失了。从电影中不难看出,战争的残酷,能摧毁任何事物,强壮如同“好莱坞”一身完美肌肉线条,到了战场也变成了胆小鬼。没有任何的鄙视,因为任何人都会害怕。胆小鬼的话“好莱坞”最后也不能反过头来去救中士,史密提死在道斯怀里的时候也还说着自己害怕,然而史密提作战是那么的勇猛。

当道斯听到远处传来的一声“medical“,顿时感受到了信念的指引,开启了开挂的传奇经历。一步一步的迈向满是硝烟的战场,一个又一个的拯救着自己的战友,从容冷静的躲开侦查的日军士兵,口中不断的念叨在救一个。是信念支撑他完成之一切。当他救了中士的时候,中士都没想到是救他的是道斯。(当中士对着要过来救自己的好莱坞喊道,别过来孩子,对这个角色就没有那么多恨意了)在把所以的队友救下来的时候,道斯是那么的疲惫。当战友用手拍到道斯的肩膀,观众也不难看出道斯的脆弱。道斯喊了一句别碰我,因为他还不知道他已经脱离危险。而这一幕,与在兵营道斯被围殴的时候何其的相似。无论他完成多么伟大的壮举,同时他也是脆弱的。而此时面对道斯的一张张战友的面孔上只有对道斯的敬重。

第二次冲上钢锯岭,是在整个先头部队对道斯充满信念的情况下进行的,直到最后一次拯救战友用手和脚打飞雷而受伤。道斯被抬下战场,而被抬下钢锯岭的那一刻我看到的他脸上的安详。

观看完整部电影,发现内心的那一丝质疑已经消失殆尽,不会去质疑道斯所做的一切,因为他有足够多的信仰去帮助他完成这件壮举。

其实也不需要对比,一部电影能让观众觉得好看觉得感动,我觉得这部电影就是好的。在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等影片,在兄弟连电视剧之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没看到一部好看的战争电影,无疑血战钢锯岭是一个好的开始。

另外,我觉得安德鲁·加菲尔德真的很认真的在揣摩这个角色,在片尾有采访故事原型的那段,安德鲁·加菲尔德连主人公的嘴角都模仿的很到位,尤其在笑的时候,有种乡村的感觉。

最后,希望梅尔吉普森能拍出更多好看的电影。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篇3

《血战钢锯岭》可以说是一部非常吉布森式的作品,导演本人所崇尚的宗教说教与个人英雄主义表露无疑,充斥全片。在电影语言方面,也是非常老派甚至老套的,比如影片结尾时主人公被送下战场,镜头调度从俯视的上帝视角到平视及仰视的转变在诸多八九十年代的电影中极其常见,在如今看来其中意味也太过简单直白。

主人公的饰演者安德鲁加菲尔德演技扎实,傻白甜的形象贯彻全片,笑容实在太具感染力。

是的,你会被这部电影打动。当影片最后正主戴斯蒙德道斯以纪录片的形式出现,你不会不被这个创造奇迹的男人震撼。当英雄故事以真人真事的形式展现出来,见证平凡人创造奇迹,这才是真正令人激动的啊!

总之,工整的格局、宏大的场面和充沛的感情,足以让这部引进片在贺岁档即将到来的12月脱颖而出。(能与之媲美的可能只有《萨利机长》?)纵使有不少缺陷,纵使不是最好的战争片,但依然足够精彩就对了。

最后还是感叹一句,国产战争片何时才能拍到这种程度啊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篇4

血战场面记者看得“毛发竖立”。

其实真正的血战场面集中在电影开场一个半小时之后,《血战钢锯岭》保持了好莱坞战争巨制一贯的水准,真实还原二战时期钢锯岭争夺战的惨烈战争场景,实拍感强烈,看不到太多CG的技术感,因此呈现出来的是最为血腥残酷的人间炼狱画面。如果你还对《拯救大兵瑞恩》的登陆战场景印象深刻,其实,建议你还是回忆一下伊斯特伍德镜头里的硫磺岛战役吧,看得我毛发竖立,坐立不安。

虽然铺陈很长,但剧情与之后关于信仰和“再救一个”的主题也非常匹配。要知道梅尔·吉布森与编剧兰道尔华莱士的上一次合作,就是收获了五项奥斯卡奖的《勇敢的心》。向死而生、勇气和信仰的主题,再配合对残酷战争场面的刻画,虽然没有“几个救一个”的《拯救大兵瑞恩》来得更奇崛,但一个救75个的历史事件,也绝对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史诗。奥斯卡风向标“评论家选择奖”上,该片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主角在内的七项提名。

几位主演都足够强,雨果·维文饰演的老兵戏份不多但堪称黄金男配,而“超凡蜘蛛侠”加菲尔德诠释的主人公戴斯蒙德·道斯据说得到了原型人物亲属的认可。而在电影里,这位漫威英雄出身的男星洗尽铅华,实话实说,在导演中心制的时代,尤其是在梅尔·吉布森这样风格化显著的导演手里,加菲尔德成就了自己迄今为止最棒的一次演出,而且毫无疑问,该片将是他整个演艺生涯的代表作。

这部电影在北美评级为限制级,当然主要是战争场面非常残酷,但据说在国内上映只删减不到30秒,这在引进的战争片中实属罕见电影血战钢锯岭观后感电影血战钢锯岭观后感。看评分,《血战钢锯岭》在北美上映后IMDb评分飙至8.6,昨天豆瓣评分也是8.5。记者不是针对吴宇森,大场面他真的不行。细节,太多的真实的细节,其实对观众是一定的挑战。在对于战争双方的平等视角上,梅尔·吉布森也秉承了前辈的价值观,真正残酷的是战争本身。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篇5

原本是不会去看这个电影的,因为一向不喜战争片,尤其是,这个片名让我误以为是一个国产的战争片——类似《血战台儿庄》那种。在《血战钢锯岭》和《你的名字》里我本来都已经选定了《你的名字》——忽然隐约想起阿宁好像提过一句“钢锯岭很好看”。豆瓣搜了一下,导演是梅尔杰布森,而且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于是我决定去尝试一下。

在影片开始前,同去的z先生给我做了一个简单的科普和心理建设:场面并不宏大,着眼于细节和真实度,会比较血腥,你可以么?我严阵以待地表示:我应该可以。

其实我做好了随时低头捂眼睛的准备。但是我没有想到,其实这部电影真正需要配备的是纸巾。

影片前半段有种四五十年代美国电影的轻松浪漫气息。年轻小伙子对漂亮的女护士一见钟情,愣头愣脑地追求,闪电式地恋爱——老电影里总有这种天雷碰地火的桥段,男女主角无比幸运地彼此看对眼,恋情顺利得有种梦幻般的浪漫感。

男主和女主第一次约会就来了一发强吻,z先生发表感想:“好浪漫啊”,紧接着女主啪地回了一记耳光,我点点头:“的确好浪漫啊”——非常的有喜感。

挨了打的男主困惑地说“我以为你会喜欢”,女主气急败坏地强调“那你也得先问我!你怎么可以不先问我!”男主灰溜溜地表示:人家木有经验……然后没有经验的男主就呆呆地站在那儿,女主只好又鼓励他“过来,到我这边来!”

其实我看着这段没有觉得有多浪漫,倒是觉得西方女性果然很有意识——这背景年代是1943年,然而我们在xx年的时候,还在争论kiss之前男生到底应不应该先问一句——对此果壳网的CCUP女王曾经在微博上专门开过一个话题,帖后回帖众多,意见很不统一。

男主的父亲作为一个酗酒并且家暴的男人,照说是很令人反感的,但是他的战后创伤,他的反战言论,他在酒后无法自控的绝望,他穿着一战制服带上所有的勋章去为儿子尽最大努力的时候,确确实实是令我感动了。影片第一次令我感动就是在审判室,男主的父亲冲进去说的那番话。

男主在军营中的表现其实一直令我感到,有点理解力不够用的感觉。诚然他是有信仰。不碰枪不杀人。但是我更同意教官说的:上帝让我们不要谋杀,并不是不能反抗。

有时候杀戮是必要的。就好像自卫和反击都是必要的。

当然男主有权坚持他的信仰。但是既然与众不同,为什么一定要参军呢?为什么一定要在一个充满杀戮的战场上,坚持不拿武器?

然后在审判室,男主表达了他对参军的热情,他想为国家出力的热情——这真是一种纯粹的,天真的,难以评判的热情。他忍耐,他挨打,他像一个精神病一样的执着,都是出于这样一种无私的热情——在他曾经参战的父亲面前,在战争的本质面前,我只能说,他是一个天真的,热情的,无私的,有信念的人。

这样的人是不能用常理来评判的。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篇6

电影故事讲的是男主角戴斯蒙德参军并参加战役的过程。电影之所以有灵魂是因为电影有一条暗线:男主角的心路历程。他不杀人的信仰从养成,到被误解,再到被尊敬的过程。我虽然看梅尔吉普森导过的电影很少,但是很喜欢《勇敢的心》。感觉他很擅长塑造特别轴的人,那种无论外界如何阻挠都坚持自己的角色,这是他的电影让人感动的地方。

如果你说这部电影是个恐怖片,我觉得不夸张,电影中的恐怖氛围做的不亚于温子仁的那种恐怖片。首先钢锯岭的描绘就很吓人,在士兵们上去之前电影给了一些特写:在钢锯岭被打败的士兵们的尸体被卡车一大批一大批的拉下来,还有上一波人对日本兵的表述。前面做足了伏笔,这场恶战来的还是猝不及防,我们脑子里可能想象了一千种战争的场面,但都没有眼前的震撼,血腥倒是其次,“真实”是我更想用的词。

这部电影的真实归功于梅尔吉布森和制片人们,他们选择了质感更优的2D。如果电影是3D的话,电影就趋向于华丽了,但这种严肃的历史题材适合真实感而不是单纯的视觉冲击。虽说电影充满了爆炸,但和迈克尔贝的爆炸不一样,前者是倾向于为电影里的剧情和细节服务的,而后者是倾向于给人欣赏的。像《血战钢锯岭》这样的电影相对更深入人心。打个通俗的比方:看迈克尔贝的电影就像看德国队和阿根廷队踢球,而看梅尔吉普森的电影就像看中国队和韩国队的。

如果这部电影在强调个人英雄主义,那就浅了,相反,这是一部反个人英雄主义的电影。首先,电影虽然男主角是军医,但是电影讲的'是一个团队的力量,整个战争所有人一起分担恐惧和伤痛,才有了最后的胜利。而且电影是以一个“辅助”为主角,而不是拿枪的人们。

推荐大家去看这部电影,我和小伙伴们都边哭边看完的。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篇7

看完首映,太爽了要二刷,可惜大陆砍了30秒(砍了绰号好莱坞的一段,还有最后日军守将切腹的一段),还是心甘情愿吃下美帝的这颗爱国主义安利,嗷;

虽然是战争片,但里面爱情戏的单纯与曼妙让人心悸,比你的名字深刻太多;

攻防战刻画的实在明晰,非常有身临其境感,大多观众从头到尾弦子都在紧绷;

看之前有人在知乎live有人问Andrew:你的形象非常tender,为什么会接受这个角色?Andrew竟无言以对,然后一边笑一边回答,大概我比较需要一些强势的角色吧。事实证明,虽然并不强势,但表演精彩纷呈;

喜欢二战期间的美国女人的装扮,哎呀真是喜欢;

最后的旋风踢手雷动作戏简直走错片场,感觉是导演任性的一枚彩蛋;

幽默,幽默,真幽默啊。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篇8

看完血战钢锯岭,有很多的感受,这部剧是我到目前为止看过最好看的战争型电影了。首先,我是个不喜欢看打战类型的人,对于打打杀杀,动刀动枪一类型的我都敬而远之。故而,在网评很好的局势下,我仍然没有去电影院观看这部电影。也不得不说,我挺后悔的。

这部电影大部分讲的都是关于士兵戴斯蒙德道斯的故事,讲着他从小到入伍当兵的事情。

这部电影是由梅尔吉布森执导,安德鲁加菲尔德、卢克布雷西、萨姆沃辛顿、文斯沃恩、泰莉莎帕尔墨和雨果维文主演。

以前不太关心这些,现在开始,会慢慢去关心影片的演员和导演,一部好的影片这些都是不可或缺的。

这部影片改编自二战上等兵军医戴斯蒙德道斯的真实经历,讲述他拒绝携带武器上战场,并在冲绳战役中赤手空拳救下75位战友的传奇故事。在影片的最后也是有真人记录的,当真人出现的时候,我是泪目了。因为看完了才能真正的去体会到,那个士兵究竟经历过什么。

影片于2020年11月04日在美国上映,2020年12月08日在中国上映。 2020年12月,《血战钢锯岭》被选为2020美国电影学会十佳电影。2020年2月,该片获得第89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音响效果奖,最佳剪辑奖。

该片在豆瓣上的评分也是很好。

以下说说我自己的感受。

影片中男主道斯,是个有信仰的人,因为他坚定自己的信仰,所以他坚决不使用枪,也不会去杀人。因此他的坚持在别人眼中,就是不为战友考虑,不在乎战友的生死。

在所有人都不理解他的时候,他的父亲及妻子都默默支持了他。从小他就恨透了自己的父亲,还差一点开枪打死了他。可是最后,还是自己的父亲在军事法庭上解救了他。这一点也是很感动的。

最后,道斯上了战场。故事到这里,其实有些无以言明。因为战争始终是残酷的。道斯险象环生,在所有人都撤离了之后,用自己坚定的信仰,一次次返回那危险之地营救自己的战友。

这样的行为是会得到别人的刮目相看的,至少他的上尉用行动感激了他。

战争最后胜利了,令我觉得影片很好的地方有一个细节。在描写敌人的落败情景时,很好的尊重了对手。用一种有尊严的方式,结束了这场战争。

值得大家去看。

血战钢锯岭观后感 篇9

他只身一人,曾无数次在枪林弹雨中穿行,曾无数次体力不支而倒地,又曾无数次依靠那不破灭的毅力顽强地站了起来,只是为了多救一个人。

他就是二战中只身一人救了75人之多的美国军医戴斯蒙德。道斯。而今天,我观看了这部由真实故事改编的《血战钢锯岭》,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的敬畏,油然而生。

谁也没有想到,影片中那由救生绳组成的简易滑降装置,会拴紧75人的生命。

最令我震憾的地方是道斯竟是在零武器,赤手空拳的情况情况下,在炮火满天、血流成河,尸横遍野的钢锯岭救下了那75人的。

他说:我是一名军医,是为了在战场上多挽救一条生命,而不是杀人,那怕下一秒我会变成一具冰冷的尸体,我也决不会用枪去对准那些妄图想杀我的敌人。

他说这话时十分镇定,就像这是一件十分普通的事一样,但我深知它并不普通:允许别人轻易夺走他的生命,也决不允许自己去夺走别人的生命,也决不妄图去夺走别人的生命!

这是为什么?难道只是对一条生命最基本的尊重。是的,我小声地对自己说到。回想起我们现在,相比道斯,我真是自愧不如。

最近这几个月的新闻几乎都被一个主题所承包学生跳楼事件。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这些年轻生命消失的原因都是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这些人大多数为中学生,步入初中,学习压力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越来越大,本是灿烂的笑容,由于家长和老师的无限期盼,变成愁眉苦脸,终于在顶不住压力时暴发了,但他们却选择了一种最愚蠢的方法自行寻死。但他们哪里知道,风雨过后便是彩虹,他们历经磨难后,面前便是一条光明大道。

可惜,年轻的血液还没有沸腾,就变成得冰冷,这样值得吗?不尊重自已的生命也就罢了,但你想过没有?你们的父母为了你们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当他们一想到自己的宝贝儿子、宝贝女儿会拥有大好的未来,却因为一时糊涂就一命呜呼。那流的不是泪,而是血。那伤的不仅是你们的身,而是父母的心啊!

是啊!宠了一辈子,爱了一辈子,付出了一辈子的掌上明珠就这么没了,谁不心痛啊!你们知道吗?你们这么做也是不尊重他们的生命!难道你们忍心吗?如果不忍心就请你好好地活下去吧!

尊重生命,敬畏生命,才会让我们的天空变得更明亮、蔚蓝,才会让我们的未来充满美好而走向成功。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