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对今说课稿汇总

07-07

下面的内容是幼儿教师教育网为您特地准备的古对今说课稿。老师们循循善诱,不倦地教导,每一位教师都经历过用心准备教案的过程。教案是帮助老师选择适合的教学过程的工具。希望本文能为您提供帮助!

古对今说课稿(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细”等7个生字,从中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朝霞、夕阳”。

3. 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教学重难点】重点:读准生字,特别是“圆、严、寒”等容易读错的字;指导“夕、语”的书写;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通过多种多样的诵读方式,达到熟读成诵。

难点: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和风细雨、莺歌燕舞”等词语,学会想象和口头表达。

【教学过程】

课前背诵古诗:《春晓》、《赠汪伦》、《咏柳》、《千字文》

一、游戏导入 认识“古”

1.同学们,我们做一个相反词语对对碰的游戏,我说上、你说下。我说左,你说右。谁听清楚了?

上-下 左—右、 远--近 开-关 男-女

粗-细 高--低

安静—热闹 勇敢—胆小 寒冷—炎热

2.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的一首对韵歌吗?出示(指名读、齐读)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对韵歌,题目叫做《古对今》。板书课题:古对今 古是今天要学的生字,你怎么记住它,谁来组个词。齐读课题。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游戏是最能走近其心灵的,每个孩子都喜欢游戏。游戏的设计紧紧围绕着教学目标----“了解几对意思相反或相对的词”进行,让孩子在游戏的“趣味”中慢慢走近学习目标,达到“课伊始,趣已生”的效果。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两遍这首对子歌,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谁听清读书要求了举手。

2.谁来读第一小节,(我读书,我倾听)第二小节,第三小节(评一评读书吧,优点,提出建议)

3.师生合作读。(老师读前半句,你们接后半句)

4.男女生合作读。

5.我们读一读今天要认识的生字,用手指着带拼音的字。圈出不认识的生字,同桌交流识字方法。

汉字文化是我们祖先留下的智慧结晶,本课是由“对子”组成的课文,展现了传统文化的风采。教学中,先让学生读好课文的基础上,找出不认识的生字,然后小组交流识字方法,真正做到课堂上学生学习不会的知识。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精神。

6.⑴ 出示图片,谁读这两个字:古 今

(2)看这两个图形:圆 方 比较圆和园

(3)看到这两幅图,你想到了什么词语呢?(严寒)

(4)冬天过去了,我们来到了什么季节?(酷暑)①“暑”是什么意思?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叫“暑”,“暑”就是热的意思。

“酷暑”是什么意思呢?“酷”的意思是很,非常。那么“酷暑”的意思就是——非常热

(5)谁读这两个词语?(春暖 秋凉)看第一幅图:说几句话,第二幅图:秋天来了,天气转凉了,树上的叶子有什么变化?

(6)读第一小节。

7.(1)再看这两幅美丽的图片,谁发现了这两个字都有什么?(日)②“晨”可以组什么词?(早晨、清晨)晨:日下的“辰”是指星星,星也叫辰。在星星还没落下,太阳已经升起的时候就叫“晨”;所以早上就是“早晨”,暮:“暮”也含有“日”,两个日字都藏到草丛中,太阳藏起来了,不就是太阳下山了。这时候就叫“暮”。

(2)谁发现了,这两个字都是什么偏旁(雨字头)

(3)什么是“和风”?“和风”和“微风、大风、狂风”中哪个意思相近?

②有谁知道什么季节(时候)有和风、细雨?

春天。春天风轻轻地吹,雨丝细细的。读这两个词。

(4)什么时间能看到“朝霞”?(早晨)

“夕阳”是什么时候的太阳?(黄昏、傍晚)夕和哪个字相似?(多的一半)

多美的自然景象啊!让我们读一读第二小节吧!

(1)谁流口水了?什么样的桃子?什么样的李子?

(2)柳杨都是什么偏旁?看着图片背诵《咏柳》

(3)出示图片,理解词语: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想象说话:

师:听,它们叽叽喳喳,好像在说什么呀?

——鸟语花香。

(5).感情朗读:多美的春天啊!让我们一起读读第三小节,赞美春天的美景。

三、送字回文,诵读韵文(拍手读)背诵。

四、游戏激趣,巩固识字

1.读词语,同桌互读,找一组展示。

2.有不认识的吗?找同学帮忙。

3.单独出字,同桌互查,组词,展示。

4.多音字,

5.坐汽车放气球游戏。

低年级识字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复现,根据儿童“先快后慢”的遗忘规律,当堂抓好多种形式复现和认字显得尤为重要。本环节,运用多种形式复现生字词,如:看图识字、放气球游戏识字、猜谜语、讲故事……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也提升了识字能力。

五、手指操游戏。

六、观察字形,指导写字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凉、细、语

2.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左窄右宽。

3.指导书写,强调主笔。

4.观察写字姿势。

5.自己练写,老师巡查,同桌互评。

低年级写字教学是一项重要的任务,是关系到学生终身发展的基本功。教学中,先由学生自主观察发现汉字的书写特点,然后老师示范写,学生练写,使学生的写字能力循序渐进。

七.学习四字词语

八.语境中识字。

评析材料:

优点:

1.从“识字”到“方法”,形态灵活,妙趣横生。针对本课生字较多的特点,教学中采用多种识字方法识字,如:看图识字、猜字谜、加一加、换一换、编故事等丰富多彩的识字方法,引领学生遨游于汉字的美妙世界里。这样既使学生习得了识字方法,又激发了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2.做到充分地读,通过自己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男女合作读等形式,在读中整体感知对韵歌的特点,让学生在整堂课中始终保持那份“读”的热情与渴望。使学生在充分地读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意思。激发学生朗读韵文的兴趣,让学生在反复朗读过程中加深对生字的印象,落实了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

3.通过引导学生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理解“和风细雨、鸟语花香”等词语,完成理解词语的教学目标;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既丰富学生的想象,又有效地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不足:

在书写环节,指导不到位,处理比较仓促。写字教学目标完成得不好。由于时间的限制,我只考虑到了中上等的学生接受能力。让学生找出所有左右结构的字,并说这些字的特点,当孩子们说出这些字的特点都是左窄右宽时,我没有细致的指导,接着就让学生看老师范写,没有做过多的要求,就让学生自己练写,既没有展评、又没有交流,就这样仓仓促促结束了写字的环节。

改进措施:

1.合理安排每个环节的授课时间,给写字教学留够10分钟。

2.考虑到能力较弱的学生,多关注这一部分学生。

3.写字教学还应细致地指导,让每个孩子都写好字,如本节课所要求写的字,不能只让学生观察到左窄右宽就可以了,还应每一部分具体地观察,特别是主笔画的占个位置。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把字写规范。

古对今说课稿(篇2)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3、知道植树的好处,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同学们,你们知道植树节是哪一天吗?在这一天里你想做些什么?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植树,(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看着拼音读准字音。

2、同桌互读。拼音、汉字对照读,检查是否读得正确。

3、指名分节读。思考:每节都写了什么?

4、学生齐读。

5、选自己喜欢的一节读给小组同学听,说说为什么喜欢。

6、学生边读边汇报。

三、游戏识字

第二课时

四、再读课文,深化理解

1、请大家快速读一遍课文,看看课文中哪几节是在向我们介绍植树的好处。

2、学生读后汇报,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应怎么读。

⑴ 说到第二节时,教师可问:你通过读这一节知道了什么?如果我们在这些地方都栽上树,会是什么样?(学生想象、体会)

⑵ 读第三节时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植树还有哪些好处。

3、请大家齐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祖国美丽的景象。

4、试着背诵课文。

五、指导写字

1、学习“立”字旁,注意立字旁在上边时要写得扁一些。

2、指导“老”字的笔顺。

3、注意“今”与“令”的区别。

4、把自己喜欢的词语填在自选词语的小车上。

六、迁移练习

回家后,设计一下学校里或者你家周围,还有哪些地方可以栽树种花。

古对今说课稿(篇3)

一、活动导入

1、师: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大家做个游戏,你们想玩吗?(想)老师说一个字,同学们要说出和它意思相对的字,例如老师说“我说上”,同学们就要说“我对下”,你们明白了吗?

师:我说上。生:我对下。

师:我说左。生:我对右。

师:我说长。生:我对短。

师:简单吗?(简单)那我要加大难度了,准备好了吗?

师:我说云。生:我对雨。

师:我说雪。生:我对风。

师:我说山青。生:我对水秀。

师:我说柳绿。生:我对桃红。

师:同学们,这个游戏好玩吗?这个游戏就是对对子。

课件出示“对子”解释。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对子歌,课题是《6、对子歌》(板书课题),学生气度课题两遍。

二、初度课文

1、同学们,这篇韵文中描写了许许多多大自然美丽的景色,你们想读吗?(想)但是在读之前,老师有个问题想问问大家,如果在读的过程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你该怎么办呢?(求助生字头上的拼音、请教同桌或老师)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

3、大屏出示韵文,学生观察,有什么发现?(红色的字是本课要求会认的字)

三、整体感知生字

1、大屏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带拼音的生字。看来生字宝宝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和大家交朋友了。学生自由读生字。

2、选三名小老师领读生字,一人领读一行,期间,教师对个别生字正音、强调,进行评价。(晨是前鼻音)

3、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想一想),最后提出字谜:十月十日,猜一个今天要学的生字。(朝)

4、它也是一个多音字,预习的时候发现了吗?大屏出示多音字“朝”的两个读音和组词,学生读。

5、去掉生字宝宝头上的帽子你还认识它们吗?(学生开火车读去掉拼音的生字)

6、同学们,这么多生字宝宝,让人眼花缭乱,谁有好办法给它们排排队、分分类呢?用什么方法分类呢?(按照结构分类)

7、学生汇报,教师大屏出示“独体字、全包围结构、上下结构、左右结构”

四、学写生字

1、左右结构的字里有两个是今天我们要学写的生字,你发现了吗?(凉和细)

2、出示“凉”,学生组词,观察“凉”在田字格的位置并汇报。

3、教师范写“凉”,学生仔细观察。

4、出示“细”,学生组词,观察“细”在田字格的位置并汇报。

5、教师范写“细”,学生仔细观察。

6、学生在书上描红一遍写两遍。

7、学生自主评价同桌的字。(同桌的字怎么样,有哪些值得你学习的地方)

五、课堂小结

1、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的这篇韵文的题目是《古对今》,它是一首对子歌,对子歌最大的特点就是节奏感很强,谁有好办法让我们读出它的节奏感呢?(拍手读)

2、那就让我们试试一边拍手一边读吧!(师生一起拍手读)

3、这篇韵文给我们介绍了许许多多大自然美丽的景色,我们下节课再进入到课文,细细品味吧!

板书设计:

6、古对今

古对今说课稿(篇4)

一、 教学目标

1、 学习习惯:

(1) 继续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 继续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3) 培养专心听讲、积极发言的良好习惯。

2、 汉语拼音:

(1) 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

(2) 能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并抄写音节,在四线格上写得正确、工整。

3、 识字写字:

(1) 准确认读483个生字。

(2) 掌握本册课本安排的75个常用偏旁。

(3) 能按笔顺正确书写、默写生字298个,做到书写正确、规范,姿势端正,卷面整洁。

4、 口语交际:

(1) 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听懂老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

(2) 能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

(3) 能按照要求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 阅读:

(1) 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

(2) 认识句号、问号、感叹号,能读出陈述、疑问、感叹等不同的语气。能正确读出长句子中的停顿。

(3) 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

(4) 正确地复述课文,语句连贯。

(5) 能想像课文所描述的情境,知道课文的大意。

二、 教材安排:

本册教材由识字和课文两种类型组成,都注了音。识字安排了两个单元 ,课文安排了六个单元,每单元后面安排了一个综合练习。

1、关于识字

识写分流是本册安排生字的一个特点。小学低年级的识字量,过少,会拖阅读、写作的后腿;太多,则会增加学生的负担。采用识写分流{即多识少写}的方法,就能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多识一些字,从而缓解了识字与读写之间的矛盾。

全册生字分两个途径安排,一是随课文分散识字,每课安排生字918个,其中要求写的810个;二是集中在识字中安排,每课安排生字1018个,其中要求写的为810个。

识字课采用以下三种形式:

(1)词串识字。

古对今说课稿(篇5)

教学目标;

1、学当小导游,明白导游的责职。

2、用词要优美,有条理,介绍要吸引旅客,培养热爱祖国,增强民族自豪感。

教学设计:

一、联系实际,谈导游的责任:旅游的向导。

二、学习例文,明确要求:

1、读文同桌交流,明确要求:,讲景点,说清来历及旅游注意点。

2、用词要优美,有条理,介绍要吸引顾客,

三、分项训练:

1、开场白作,的到来表示欢迎,如:“欢到××来旅游。首先我们认识一下,我姓沈,大家可以叫我小沈,也可叫我沈导,这几天由我服务。如有什么意见,随时可向我提出,尽量保证大家满意。”以此融洽与旅客的感情。

2、景点介绍。首先告诉大家这是什么景点,然后说这景点有什么特点,讲它的来历,引古咏诗,给人以美的享受,还要说清游览时应注意的事项。如作东方明珠塔的景点介绍:“上海东方明珠塔共高468米,高度亚洲第一、世界第三。这是上海改革开放的产物,这座塔由塔和下球体、上球体、太空舱等大小不等的钢质球体组成。塔座是一个3000多平方米的大厅和2万多平方米的大型商场。下球体是直径50米的球体,下层是观光廊,在那儿你

们可以看到上海的全貌。假如晚上来,那景色会更美。上面各层安装了先进的娱乐设施享用。大家等会随我乘电梯上下球体观不。电梯以每秒7米的速度上升,大家感到不舒服的感觉,只要咽口水就会好的。”

3、注意点:⑴介绍要具体、详细,数据要正确。⑵要穿插故事、传说,增加讲述的趣味性,吸引游客。

四、结合课文,介绍长江。

⒈小组讨论,选点定内容。

⒉学习介绍,选取好代表。

⒊全班交流,评议提高。

五、课外作业:选个家乡景点作一次导游介绍。

古对今说课稿(篇6)

教学目标:

1. 认识“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12个生字,会写“古、凉、细、夕、李、语、香”等7个生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结合词句理解字义。

教学难点:

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学情分析:

本课节奏明快,读来琅琅上口,适合低段学生在诵读的同时开展识字。教师可带领学生整体诵读和感知,在学生自主练读的过程中渗透“押韵”的概念,采用出示图片和追溯字理等手段,帮助学生记字形、明字义,并在游戏、课中操以及配乐朗读中,不断复现生字,增加学生对生字的熟识度。

教学课时: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开门见山,直入主题

1.今天,老师就和大家共同学习第6课《古对今》。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板书:6 古对今)

二.自主学习,尝试练习

1. 出示12个词语(课件出示词语):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读一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字音读正确。

2.小组合作学习:这些词语中,哪些词语的读音不容易发准,要注意的,四人小组互相说一说,再一块儿读一读。

3.指导读词语。

指名读,相机正音。

开火车读,齐读。

4.说一说。

这些对子词中,哪些是你熟悉的,或是比较了解的,能向同学们说说相关的知识就好了。

5.指导读对子歌。

(1)请小朋友们一节一节地读一读。

(2)学习第一节词语:古—今 圆—方 严寒—酷暑 春暖—秋凉

(课件出示第一组词语图片)

(3)师范读。听了老师的朗读有什么感觉?

(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读准节奏。)

(4)根据图片练习读第二节词语:晨—暮 雪—霜 和风—细雨 朝霞—夕阳 (课件出示第二组词语图片)

(5)练习读第三节词语:桃—李 柳—杨 莺歌—燕舞 鸟语—花香(课件出示第三组词语图片)

(7)自己再轻声读读全文,谁想读给大家听?指名读,及时表扬读得好的学生。

(8)齐读。

三.及时训练、当堂达标。

1.同学们,文中的这些对子词你们都认识了,请你们借助拼音,再读读这些词语,比一比,看谁能把这些字音读准。(课件出示带拼音的词语图片)

2.刚才借助拼音,大家都能够读准字音,现在,老师把它们头上的拼音帽子摘掉了,你还能认识它们吗?(课件出示不带拼音的词语图片)

同桌互读 开火车读 齐读

四、识记、书写生字。

1.识记、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古、凉、细、夕、李、语、香。(课件出示)

(2)给生字找朋友。

(3)记忆生字的笔顺,说说怎样记住这些字。

2.指导书写。

(4)教师范写书生字,生书空。跟老师重点学习书写“细”和“语”。(板书:古、凉、细、夕、李、语、香)

(5)学生描红书中田字格里的生字,播放轻音乐。

(6)学生描红、仿影、临写《习字册》上的生字。播放轻音乐。

五.总结提升、适当拓展。

今天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对子词,学习了很多生字,下节课我们进行课文的交流。

古对今说课稿(篇7)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生字新词。能正确区分多音字“给”。会用“滴水穿石”“启示”造句。

2、 技能目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特点,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方法。。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凡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教学重点难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凡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启发谈话,导入新课: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国有许多名胜古迹,它们有的供人观赏美景,有的使人增长知识……今天我们要学的一篇课文说的是一处奇异景观还会让人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你们一定会感到非常有趣。

2、板书课题(指名读题。齐读)

3、看了题目你想知道什么?(学生可能会问:滴水为什么能穿石?滴水是怎样穿石的?滴水穿石给我们什么启示?)

二、初读课文

1、 提出要求:(1) 读准生字字音(2)读通课文(3)找一找,课文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滴水穿石”的故事?(学生根据要求自学)

2、 检查自学情况(1)出示生字,指名认读(3) 出示二类生字,指名认读。(先自读,再开火车读。最后齐读)(4) 出示词语,指名读。(学生读后说说自己以理解了哪些词,还有哪些词不理解?然后通过或联系上下文理解)(4)指名分节朗读课文。(学生读课文并评读)(5)说说哪几个自然段写了滴水穿石的故事?(第一自然段)(学生回答)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课文除了写水滴的故事外,还写了人的故事,找找哪几个自然段写的?写了哪几个人的故事?(学生快速默看后回答)/article/

2、 课文可分几部分?为什么这样分?

3、指导读好“滴水穿石”的故事。4、指导读好科学家的故事。5、指导读好启示。(学生讨论:一(1-2)讲述了“滴水穿石”的故事。二(3-4)讲述了中外名人靠着“滴水穿石”的精神成就了事业的事例。三(5)揭示“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 )

四、教学生字、指导描红

五、布置作业,巩固所学

1、 抄写词语

2、 读熟课文 。

第二课时

一、漫谈理想,引入课题,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1、猜猜老师的理想是什么,再说说自己的理想。

2、谈话激趣,今天,老师要和同学们一起去寻找一把打开理想大门的最重要的钥匙。它在哪儿呢?就在我们要学习的课文里。用心读书思考你就能找到。

3、揭题读题。板书课题。

二、了解奇观,引导质疑,探究形成原因,感知“滴水穿石”的启示。

1、了解奇观:在安徽广德太极洞内,有一大奇观。同步示图,让学生描述,后小结这就是“滴水穿石”。

2、引导质疑:对“滴水穿石”这一奇观,你最想了解的是什么呢?(学生提出问题,师引导归纳,它是怎么形成的或水滴为什么能把石头滴穿?)

3、读文探究:

a.学生自读课文第一、二节,围绕问题圈画有关词句,加以体会。

b.组织交流阅读感受。

(1)刚寸你们提出的问题弄懂了吗?你是从课文中那些语句读懂的?

生交流,示文字:

1、“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地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一个地方。几百年过去了,几千年、几万年过去了……水滴楔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滴穿了这块石头,成为今天太极洞内的一大奇观。”

2、“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

(2)从第二段文字理解滴水穿石的原因,说说“持之以恒”的意思。

(3)结合第一段文字理解“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的具体意思,感受水滴的“专一”和“持之以恒”,并相机进行朗读指导。

(4)指导朗读:要让人感受到水滴的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

4、感知启示: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水滴凭着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竟然能够穿石,对此你有什么感想吗?引出下一旬,让学生变换句于的说法。

“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

教师点明:用反问句就是强调了这个意思,指导读好反问句。

过渡,你相信吗?怎样才能让读者也相信这个道理呢?课文用的是什么写法?(举例)

三、精读事例,探究联系,领悟“滴水穿石”的启示。

1、默读第三节,说说课文举了哪三个事例。

2、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个事例,自主读文探究:这个事例和“滴水穿石”有什么联系?

3、同桌合作交流自读体会。

4、组织交流,教师随机评点,并指导读好事例。

(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从李时珍、爱迪生和齐白石各自专一的奋斗目标、如何为目标持之以恒地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几个方面去领悟事例和“滴水穿石”的联系。

(2)相机理解“迷恋”、“孜孜不倦”、“不教一日闲过”、“坚持不懈”的意思。

5、合作朗读这三个事例。

6、小结: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都成就了他们的事业,他们的成功经验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啊!你能帮他们来总结一下吗?

学生回答后引出:“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1)理解“滴水穿石的精神”指什么精神,“滴穿顽石”揩什么意思。

(2)练读。

7、以读代讲第四节,想想这一节写了什么,课文为什么要写上这一节。

学生交流,教师点明:这是从反面来说明道理,可增强课文的说服力。

四、照应课始,交流感受,读记“滴水穿石”的启示。

1、学到这里,那把打开理想大门的钥匙你找到了吗?学生交流后出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2、理解“铭记”,学生读背。

五、领悟写法,诱发写作动机,布置搜集事例,为说写作准备。

1.领悟说明道理的方法:我们读了这篇课文,都领悟了滴水穿石的启示,懂得了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一定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看来,作者说明道理的本事可真大。那么,作者有那些说明道理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呢?

(领悟本课举例。从正反两方面说理的方法)

2.诱发动机:其实,能够证明课文道理的事例还有很多,老师有个想法,我们也来写一个这方面的事例,来证明“摘水穿石”的道理,好吗?

3.布置课外作业,指导搜集渠道:搜集一个事例,可通过阅读、。上网等渠道去搜集。

板书:

滴水穿石的启示

目标专??

实现理想

持之以恒

古对今说课稿(篇8)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7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 .情感目标: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学习重点: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学习难点: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6古对今》,请同学们和我一起书写课题。师板书课题并口述目标:

2.回忆《对韵歌》,理解“对”含义。

二、比赛读文(第一次“先学后教”)

第一场比赛:比谁字音读得准

1.老师范读,学生仔细听清字音。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现在,自己赶紧试读一遍,有不会读的字词画上符号。

2.自己练习读,还有不认识的字问同桌。

3.同桌朗读比赛,比谁读得字音准,句子流利,声音响亮。

4.指名轮读。

5.课文读得字音真准!老师加大难度来考你们了,生字宝宝能不能难住你?

6.认识偏旁“酉”。

7.口头扩词练习。

8.去掉音节找刚读错的人再次读。

三、流利读文(第二次“先学后教”)

时间到,想读的请举手,找谁呢?都想啊!这样吧:我们小组赛读吧?

1.生自由练读(2分钟)

2.男、女赛读

3.齐读课文

四、比赛写字(第三次“先学后教”)

1.师出示会写字,学生观察。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生字,注意它的笔顺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及压线笔,并自己书空一遍它的笔顺。

2.生说笔顺——齐书空。

3.生说提醒的地方。

4.生描红并练写。

①写最不好的两名学生上台临摹。②指名上台纠正。

③师适时引导总结。④生再练写。

五、课堂练习

写生字并组词。

六、板书设计:

6、古对今

园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

第二课时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6古对今》,请跟老师口述目标:

二、了解“对子”(第一次“先学后教)

1.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节?标上序号。

2.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首对子歌的内容与什么有关?交流反馈。

4.引导学生了解“对子”含义。

对子又叫对联,是我国独有的语言表现形式,有独特的祖国文字的魅力。

三、背诵课文(第二次“先学后教”)

1.快速连读,练习背诵。

2.抽背展示,并让背诵的孩子交流自己快速背诵的方法,其他孩子借鉴学习。

3.加入动作,自由轻声背诵课文。

四、课堂练习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的《读一读,记一记》。

夕阳严寒朝霞古今酷暑和风细雨鸟语花香

五、拓展延伸

课后收集自己家中的春联,读一读,背一背。

板书设计:

6、古对今

和风细雨

古对今莺歌燕舞快乐无限

鸟语花香

古对今说课稿(篇9)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认读本课“圆、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等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古、凉、细、夕、李、语、香”等7个生字。

2、能力目标: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情感目标:感受语言的对仗美,培养收集对子和对对子的兴趣。

学习重点:

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学习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感受语言的对仗美。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正确书写7个生字。认识偏旁“酉”。

2、正确朗读课文。

学习重点:

正确书写7个字;认识偏旁“酉”,朗读课文。

学习难点:

正确识读12个生字。

学习准备:

课件、课本、卡片

学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6古对今》,请同学们和我一起书写课题。师板书课题并口述目标。

2、回忆《对韵歌》,理解“对”含义。

二、比赛读文(第一次“先学后教”)

第一场比赛:比谁字音读得准

1、老师范读,学生仔细听清字音。同学们听得很认真,现在,自己赶紧试读一遍,有不会读的字词画上符号。

2、自己练习读,还有不认识的字问同桌。

全部会读的请举手。下面开始比赛,请听老师提的要求:读的同学比谁声音响亮,能读准字音,做到不添字、不漏字。听得同学比谁听得认真,听出有错音及时举手给他纠正。

3、同桌朗读比赛,比谁读得字音准,句子流利,声音响亮。

4、指名轮读。

(一人一句,以学困生为主,尽量让多点人发言,大量暴露问题。)

5、课文读得字音真准!老师加大难度来考你们了,生字宝宝能不能难住你?

园、严、寒、酷、暑、凉、晨、细、朝、霞、夕、杨

学生练读一一同桌互相检测,再指名读。

6、认识偏旁“酉”。

7、口头扩词练习。

有错及时纠正,师适时板书、引导。再齐读两遍。

8、去掉音节找刚读错的人再次读。

字音大家能读准了。接下来我们进行第二场比赛:比谁能流利朗读课文。先给你们2分钟练读时间,待会我们继续比赛。

三、流利读文(第二次“先学后教”)

时间到,想读的请举手,找谁呢?都想啊!这样吧:我们小组赛读吧?

1、生自由练读(2分钟)

2、男、女赛读,男生的声音响亮,女生的声音优美,如果合起来读相信会更好的。来齐读一遍。

3、齐读课文

课文读得真是既正确又流利。最后我们进行第三场比赛,比会写字写得正确、规范。

四、比赛写字(第三次“先学后教”)

1、师出示会写字,学生观察。请同学们认真观察生字,注意它的笔顺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并自己书空一遍它的笔顺。

2、生说笔顺--齐书空。

3、生说提醒的地方。

4、生描红并练写。

①写最不好的两名学生上台临摹。

②指名上台纠正。

③师适时引导总结。

④生再练写。

五、课堂练习

写生字并组词。

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了解“对子”含义,感受祖国文字的魅力。

2、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

流利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学习难点:

了解“对子”含义,感受祖国文字的魅力。

学习准备:

课件、课本。

学习过程:

一、揭示课题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6古对今》。

二、了解“对子”(第一次“先学后教)

1、数一数课文一共有几节?标上序号。

2、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这首对子歌的.内容与什么有关?交流反馈。

3、引导学生了解“对子”含义。

对子又叫对联,是我国独有的语言表现形式,有独特的祖国文字的魅力。

三、背诵课文(第二次“先学后教”)

1、快速连读,练习背诵。

2、抽背展示,并让背诵的孩子交流自己快速背诵的方法,其他孩子借鉴学习。

3、加入动作,自由轻声背诵课文。

四、课堂练习

1、背诵课文。

2、完成课后的《读一读,记一记》。

夕阳

严寒

朝霞

古今

酷暑

和风细雨

鸟语花香

五、拓展延伸

课后收集自己家中的春联,读一读,背一背。

古对今说课稿(篇10)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图画、读对韵歌,对照认识“圆、严”等12个生字,会写“古、细”等7个生字,从中感受到识字的乐趣。

2、通过朗读,认识“鸟语花香、朝霞、夕阳”等7个词语,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朝霞、夕阳”。

3、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背诵对韵歌。

4、想象对韵歌中描绘的画面,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读准生字,特别是“圆、严、寒”等容易读错的字;指导“夕、语”的书写;正确、流利地朗读对韵歌,通过多种多样的诵读方式,达到熟读成诵。

难点:借助图片或联系实际理解“严寒、酷暑、和风细雨、莺歌燕舞”等词语,学会想象和口头表达。

【教学过程】

课前背诵古诗:《春晓》、《赠汪伦》、《咏柳》、《千字文》。

一、游戏导入认识“古”

1、同学们,我们做一个相反词语对对碰的游戏,我说上、你说下。我说左,你说右。谁听清楚了?

上——下

左——右

远———近

开——关

男——女

粗——细

高——低

安静——热闹

勇敢——胆小

寒冷——炎热

2、还记得我们上学期学的一首对韵歌吗?出示(指名读、齐读)

3、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对韵歌,题目叫做《古对今》。板书课题:古对今古是今天要学的生字,你怎么记住它,谁来组个词。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识记字词

1.请同学们自己读两遍这首对子歌,不认识的字怎么办呢?借助拼音多读几遍。谁听清读书要求了举手。

2.谁来读第一小节,(我读书,我倾听)第二小节,第三小节(评一评读书吧,优点,提出建议)

3、师生合作读。(老师读前半句,你们接后半句)

4、男女生合作读。

5、我们读一读今天要认识的生字,用手指着带拼音的字。

6、⑴出示图片,谁读这两个字:古今

(2)看这两个图形:圆方比较圆和园

(3)看到这两幅图,你想到了什么词语呢?(严寒)

(4)冬天过去了,我们来到了什么季节?(酷暑)

“暑”是什么意思?暑: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叫“暑”,“暑”就是热的意思。

“酷暑”是什么意思呢?“酷”的意思是很,非常。那么“酷暑”的意思就是——非常热

(5)谁读这两个词语?(春暖秋凉)看第一幅图:说几句话,第二幅图:秋天来了,天气转凉了,树上的叶子有什么变化?

(6)读第一小节。

7、(1)再看这两幅美丽的图片,谁发现了这两个字都有什么?(日)

“晨”可以组什么词?(早晨、清晨)晨:日下的“辰”是指星星,星也叫辰。在星星还没落下,太阳已经升起的时候就叫“晨”;所以早上就是“早晨”,暮:“暮”也含有“日”,两个日字都藏到草丛中,太阳藏起来了,不就是太阳下山了。这时候就叫“暮”。

(2)谁发现了,这两个字都是什么偏旁(雨字头)

(3)什么是“和风”?“和风”和“微风、大风、狂风”中哪个意思相近?

有谁知道什么季节(时候)有和风、细雨?

春天。春天风轻轻地吹,雨丝细细的。读这两个词。

(4)什么时间能看到“朝霞”?(早晨)

“夕阳”是什么时候的太阳?(黄昏、傍晚)夕和哪个字相似?(多的一半)

多美的自然景象啊!让我们读一读第二小节吧!

8、(1)谁流口水了?什么样的桃子?什么样的李子?

(2)柳杨都是什么偏旁?看着图片背诵《咏柳》

(3)出示图片,理解词语: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4)想象说话:

师:听,它们叽叽喳喳,好像在说什么呀?

——鸟语花香。

(5)、感情朗读:多美的春天啊!让我们一起读读第三小节,赞美春天的美景。

三、送字回文,诵读韵文(拍手读)背诵。

四、游戏激趣,巩固识字

1、读词语,同桌互读,找一组展示。

2、有不认识的吗?找同学帮忙。

3、单独出字,同桌互查,组词,展示。

4、多音字,

5、坐汽车放气球游戏。

五、手指操游戏。

六、观察字形,指导写字

1、找出左右结构的字:凉、细、语

2、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左窄右宽。

3、指导书写,强调主笔。

4、观察写字姿势。

5、自己练写,老师巡查,同桌互评。

七、学习四字词语

八、语境中识字。

【教学反思】

本课是识字教材,教学目标主要以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有效的方法认识生字、理解词语,正确规范书写生字为重点,积累并运用识字方法,为今后自主识字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节课我从复习学过的对韵歌引入,让学生再次感受对韵歌节奏感强、朗朗上口的特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在揭示课题之后,相机指导生字“古”的书写,分散识字。通过自己读、指名读、师生合作读、男女合作读等形式,激发学生朗读韵文的兴趣,让学生在反复朗读过程中加深对生字的印象,落实了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的教学目标。抓住“暑、晨、朝”三个生字的共同点,引导学生通过借助图片、结合字理或联系实际等方式记认生字字形,理解“朝霞、夕阳、酷暑”等词语,能够化抽象的汉字为具体形象的事物,降低识字难度,让学生更容易识记。

随文识字环节,通过讲解字源的方式,引导学生记认“寒、夕、暮”的字形,理解它们的意思。并通过引导学生借助图片、联系生活等方式,理解“和风细雨、鸟语花香”等词语,完成理解词语的教学目标;在理解词语的基础上,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自然之美、四季之美,既丰富学生的表象,又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可以有效落实第4点教学目标。在充分认识生字的基础上,再次回归整体,在有节奏地诵读韵文过程中巩固识字效果,落实了认识生字的教学目标。

在书写环节,引导学生发现生字结构上和字形上的异同点,结合生字意思熟记字形,有利于提高生字书写的正确率。通过重要笔画的指导,促进学生把生字写得美观匀称,突破写字的难点。

幼儿园说课稿《古对今说课稿汇总》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儿园说课稿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古对说课稿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