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荐]《粮食》读后感(汇总9篇)

07-08

当我们阅读一篇文章或书籍后,将内心所想写下来的文章,可以成为读后感,也许大家都读过作品这本好书。不同年龄读这本书的感触都不同,不妨写篇读书心得,记录下现在读这本书的感悟,您看了作品后有哪些知识想要分享呢?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推荐你不妨读一下《粮食》读后感,本文供你阅读参考,并请收藏!

《粮食》读后感(篇1)

说到“节俭”,大家会想到什么?不浪费粮食,随时关好水龙头,花钱要精打细算不大手大脚……我们从小就被教导过要勤俭节约,正确的行为准则早已烂熟于心。但试问,有多少同学是真正做到了?

为什么铺张浪费的往往是那些从小接受过良好教育的城里人?我得到的结论是,因为生活富足的城里人并不需要计较生活,节俭对于他们也就成了一个可有可无的名词,充其量也就是挂在口头上装装格调。换句话说,这是平民的形式主义。

而这种“形式主义”的产生根源,我们或许可以理解为没有深入的思考。当我们因为水里进了一个虫子而将一杯水全部倒掉时,缺水地区的人民却是将严重致癌的泥水当做生命之源。当黄浦江的霓虹照亮了整片夜空时,一些地区却还在用20瓦的老式灯泡作为夜间的太阳。

再具体点。我们便以每天中午的盒饭为题来做个猜想。如果一个班级每天浪费10斤粮食,那么一所学校如果有30个班级,一天就要浪费300斤粮食,一个月就是9000斤。这相当于在风调雨顺时一个农民一年的收成。

一个学校便是如此,全世界那么多所学校,那么多家企业,那么多户人家所产生的粮食浪费又有多少呢?除了粮食之外的水、电、木材等等的浪费又有多少呢?那是我难以想象的。

“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勤俭节约是一种习惯也是一种态度,大家只要在举手投足之间稍稍留意一下,就是一笔巨大的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财富。平日饮食注意取之有度,吃不完的打包带走。离开房间随手关灯。用后关好水龙头。不铺张浪费,不骄纵淫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对于我们来说,这样便足够了。

在资源日益匮乏的今天,节俭已成为人类社会必须面对的课题。没有节俭精神,人类社会就不可能持续发展。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并不是要人们当“苦行僧”,再去重复过去那种穷苦的生活方式,而是要求我们在物质文化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的情况下,富而不奢、努力上进、锐意进取。这里体现的,是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

“谁爱风流高格调,共怜时世俭梳妆。”如果勤俭文明之风盛行于世,将是国之本、家之幸、民之福。

因此——

请节约每一滴水,因为那都是大地的乳汁。

请节约每一粒米,因为那都是农民的血汗。

10月16日,世界粮食日,我们共同行动。

《粮食》读后感(篇2)

国家领导人关于粮食安全的重要论述,从粮食安全、耕地保护、粮食生产储备调节等方面,提出了新时代国家粮食安全的新战略,为我们抓好粮食安全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们要充分认识开展涉粮问题监督执纪的重要性,从讲政治的高度抓好粮食购销领域腐败问题专项整治工作,确保-落到实处。

一是要提高政治站位。以高度的政洽自觉,扎实推动专项 整治,确保粮食购销领域问题得到有效根治,取得持久性成效。

二是要加大督导检查力度。要持续加大对党委政府落实粮食购销 主体责任、业务主管监管部门落实监管责任、国有粮食企业落实政策 主体责任的监督检查力度,将前一阶段督导发现问题进行交办,督促 相关单位迅速行动、立即整改,进一步夯实责任、传导压力。

三是要严肃执纪问责。要坚持“利剑”高悬、震慑常在,紧盯粮 食购销重点环节,集中排查人、财、物管理方面的突出问题,以及在 监督管理方面搞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 起,对典型案例及时通报曝光,形成有力震慑。

四是要坚持标本兼治。按照“三不”一体推进要求,既盯住粮食 购销领域面上的问题,又找出制度障碍和机制梗阻,推动有关部门深

化改革、完善制度机制,形成用制度管权、管粮、管人的长效机制, 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

《粮食》读后感(篇3)

《三字经》读后感400字篇一_珍惜每一粒粮食

自从上学期以来,我校开展了《三字经》朗诵活动。从中我学会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其中青赤黄,乃黑白,此五色,目所识。酸苦甘,及辛咸,此五位,口所含。膻焦香,及腥嗅。这段话使我感受十分强烈。

这段《三字经》是教育我们珍惜每一粒粮食,尤其是读了相关的故事。我思绪万千。

陈遗是个小官他十分珍惜粮食,每天把锅巴收集起来,在一次打仗时,他们的粮食吃完了没有陈遗突然想起了锅巴,他拿出锅巴分给战士们吃,解了燃眉之急。

通过这个故事我明白了:粮食是来之不易的,我们应该珍惜每一粒粮食。粮食是农民伯伯辛辛苦苦的用汗水换来的。想到这我的脑海里浮现出了我每天吃饭的样子,要是吃米饭,我的嘴像是个漏勺一样,漏了一桌子,而且我还挑食,奶奶说我,我还跟奶奶顶嘴。想到这儿,我感到非常惭愧,为以前的所作所为感到深深的自责。我从今以后要珍惜每一粒粮食,并且告诉我身边的朋友也要珍惜粮食。

《三字经》读后感400字篇二_玉不琢不成器

我愿做一只小鸟在书的天空飞翔,我愿做一条可爱的小鱼在书的海洋里遨游,我愿做一只小小的书虫从在书的世界读全世界的书。这个月我读了国学启蒙的精典《三字经》。

这本书的外皮是黄色的有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那个男生在读一本书小女生在旁边看着小男生读书在书中有三字经,又有一点故事。

在这本书中有我最喜欢的一句《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这句话是《和氏璧》这个故事里讲的:何氏在上山捡到一块玉石,他献给了当时的国王楚力王,历王没发现这是一块玉,砍断了他一条左脚。他又献给了武王,武王也没发现这是一块玉,砍下了他右脚。后来文王发现这是一块好玉,人们为了纪念他发现这个玉,玉就叫《和氏璧》。《和氏璧》虽然名贵,可不被打磨只是一块石头。这个故事主要讲玉石不被打磨就不能成为一块精品好玉。

我读了这本书不仅会背三字经,还学会做人的一些道理,大家快来读一读这本书吧!

《粮食》读后感(篇4)

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已有十余年,在农业对外全面放开的背景下,我们必须用全球视野、战略眼光来理解中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一方面,扩大农业对外开放,实施全球农业发展战略,是确保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缓解农业资源环境矛盾的重要途径。另一方面,中国有能力、也有责任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农产品供给能力,建设持续、稳定、安全的全球农产品供给网络,改善全球农业治理。中国正在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提高中国在全球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这些都需要我们努力构建广泛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显然,食物不足发生率是衡量饮食能量缺乏的一项指标,但是它仍旧无法反映食物安全和贫困人口面临的窘状。联合国粮农组织一再强调粮食安全的四个维度:粮食可供量、粮食获取的经济和物质手段、粮食的利用以及一段时间的稳定性。其实,概括地说,粮食供给不足和缺乏购买力是部分国家粮食不安全的重要原因。正如著名发展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所言,饥荒并非因粮食总量不足引起的,而是由于分配不均导致的。对于完全依赖进口或粮食不能自给的国家,如果经济收入水平较高,那么其粮食只是一个供给问题而不是经济问题;如果经济收入较低,其粮食安全则不仅供给问题,还有经济调查。_年以来,全球粮价飙升,伴随着囤积现象和粮食贸易禁运,大大剥夺了消费者的食品安全感,恶化了穷人的福利。所以,提高粮食产量、增加可支配收入、扩大粮食自由贸易、稳定全球粮食价格对于他们至关重要。然而,作为迅速崛起的大国,中国应当在这个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从历史来看,中国一直都有自己的责任意识和责任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逐步确立了“负责任大国”的身份,也较为全面地参与国际政治、经济、安全、军控、环保、人权等各分支体系,越来越多地与国际体系实现了融合与互动。在融入国际社会的同时,中国在国际体系内既享有应有的权利,也认真履行应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正在构建新的经济和政治秩序,这也是中国为国际社会提供的公共物品,使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受益。作为正在崛起的大国,中国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参与国际事务,发挥负责任大国作用。毫无疑问,中国在人民币、军事等方面为全球提供的公共物品有限,但是当前在全球食物供给与治理方面,中国还有较大的努力空间,中国有意愿、也有能力去改善全球粮食不安全状况。

《粮食》读后感(篇5)

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站在粮食稳定发展的新台阶上展望未来,继续推动和强化“两藏”战略仍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根本之策。

今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引起的全球粮食市场波动对粮食安全敲响了警钟。对此专家指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必须提升粮食生产能力和抗灾能力,牢牢守住耕地红线,推动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7亿亩以上,其中,水稻和小麦两大口粮面积稳定在8亿亩以上。大力发展优质强筋弱筋小麦、优质食味稻、加工专用稻。巩固提升生产功能区、优势区玉米产能,继续实施大豆振兴计划,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发展薯类、杂粮等作物。

同时,优先在“两区”和符合条件的国家种子基地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优先支持贫困地区建设高标准农田。选择已完成“两区”划定工作的典型县为试点,利用遥感等现代空间信息技术开展作物种植结构、空间布局、作物长势等监测。

今后,我国每年将选择一批生产基础好的县,整建制开展粮食等主要作物绿色高质高效行动。推广“全环节”绿色高效技术,构建“全过程”社会化服务体系,打造“全链条”产业融合模式,辐射带动大面积增产增效,推动粮食生产高质量发展。

《粮食》读后感(篇6)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了我国-年经济工作的主要任务。首当其冲的就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必须实施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要依靠自己保口粮,集中国内资源保重点,做到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更加注重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抓好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这一任务和“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具有异曲同工之处。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的渊源,是一个严峻的事实,就是“城市在发展,耕地在减少”,也即“房地产经济不断吞噬着万亩良田”。

另外一个重大安全隐患是转基因粮食,它在在不断影响粮食安全和人民的生命安全,科学界多数专家对于转基因食品也不看好,一些媒体和部分伪科学家为了自己私利,大力宣传转基因粮食,说转基因粮食产量高,对人体无害,实际上转基因粮食会造成人类生育能力下降,或许很多不知情的国人,还在餐桌上吃着转基因食品。

诚然,中国粮食总产量增加了0.97亿吨。可是,追因溯源,你就会傻眼。同期我国玉米增产了1.03亿吨,也就是说,玉米是增产的主要原因。玉米的增产是因为中国国产非转基因大豆产量低,在国外廉价的转基因大豆的冲击下,被大量弃种,农民转而种植高产玉米。当前,多数耕地都种玉米,放弃了大豆种植,加之外国用高于转基因大豆的价格来购买我国非转基因大豆,非转基因大豆效益提高,农民又不再种玉米了。这种严重的其中现象,如果折腾几次,粮食危机也就难以避免。

十年来我国粮食安全的“一俊遮百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首先,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开发区和房地产吞没了大量良田。我国城市一般都建在有河流的平原地区,这些地方本是极好的良田。地方政府和房产商为了获得短期暴利,大量开发房地产,将良田短期变现,损害了广大群众的权益。

其次,水资源严重匮乏,农田水利不健全,部分已严重失修,不能正常蓄水。我国是一个严重缺水的国家。淡水资源总量在世界上名列121位,占全球水资源的6%,人均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美国的1/5,是全球13个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除了城市和工业大量用水外,大量的高尔夫球场消耗了大量的水资源,导致地下水位连续下降。

再次,很少青壮年劳动力在农村耕种土地。因为粮食价格一直较低,种一年粮的收益往往不足在城里打工一月的工资,所以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选择到城里打工。而且大量的农村土地处于荒芜状态。如今的农业补贴不是按耕种的面积进行计算,影响了很多群众的积极性。

最后,土地过度使用,很多土地可利用价值严重下降。西方国家土地一般采取轮休制度,一年只耕一季,甚至两年种一年休一年,我国的土地一年四季没有休息的时候,南方是一年三季:水稻、水稻、水稻;北方一年两季:小麦、玉米(或大豆)。土地的自然肥料层基本荡然无存,就靠化肥强行催出产量。

总之,粮食安全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经常性的坚持做好大量艰苦细致的基础工作和必要的硬件工程建设。我们要从小事做起,节约粮食,不剩菜,不剩饭,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积极的贡献。

《粮食》读后感(篇7)

感谢老师布置的课余作业观看视频《杨新龙畅谈读书》。它使我恍然大悟:人的一生需要粮食,但更需要读书。因为书比粮食更宝贵!

杨心龙,一个九岁儿童,竟敢登台演讲,而且引经据典,头头是道。看他那毫无拘束的大家风度,滔滔不绝的演讲气势,有条不紊的逻辑思维,流畅形象的语言表达,你就会想到书的伟大!不读书,他能有这么流畅的语言?不读书,他能有这么这么广阔的知识?不读书,他能有这么高深的思想?不读书,他能有这么非同寻常的演讲?如果说,人生离不了粮食,那么,人生就更离不开读书!

同样是人,有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一生一事无成。有的智慧超群,才艺过人,很早就功成名就。主要区别就是书读得多少。俗话说,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闻。意思是说,读书人是通过书了解世界的。古人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意思是说,书读多了,就会写文章。联系自己,体会更深。对世界的了解,对社会的认识,哪一点不是靠读书!平时说话、作文,无论是措辞,还是用典,都是读书时积累的。可以说,书是知识的宝库,书是智慧的结晶,书是科学的积累,书是人生的向导。多读书,生为人杰,死亦鬼雄;不读书,活为乞丐,死亦朽木!现实中,你看那些不读书的人,孤陋寡闻,头脑简单,事理不明,语无伦次,貌似强健,实同白痴,那是何等的悲哀!

我今年已经十二岁了。悟在九岁的杨新龙演讲之后,自觉脸红。不怕觉悟晚,就怕身子懒。古人能凿壁借光,悬梁刺股,我在这么好的条件下,为什么不能多读一些书呢?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从今天开始,我要挤出时间,尤其是节假日,要刻苦读书。一篇好的文章,至少要读三遍、五遍。好的词句、段落,要摘抄、背诵。我相信,书比粮食更宝贵。粮食使我长身体,书能使我长见识、长知识、长思想、长风度。从此,书是我的朋友,书将伴我走过一生!

《粮食》读后感(篇8)

党的-大以来,粮食安全始终被作为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并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 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 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 之路。中国坚持立足国内保障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实行最严格的耕 地保护制度,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持续推进农业供给 侧结构性改革和体制机制创新,粮食生产能力不断增强,粮食流通现 代化水平明显提升,粮食供给结构不断优化,粮食产业经济稳步发 展,更高层次、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粮食安全保障体 系逐步建立,国家粮食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作为粮储人,我们既要清醒的认识到以美国为首的农业发达国家 企图影响我国居民膳食结构,继而控制我国农业产业发展的阴险企 图,又要坚定信心,认真落实国家局各项工作部署,不折不扣的监管好辖区中央储备粮,为中国的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粮食》读后感(篇9)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在这洋溢着收获喜悦的美好时节,我们迎来了第__个“世界粮食日”。这是全世界粮食消费者共同的节日。今天,我们在国家稻谷及副产品深加工实验室所在地的__林科大隆重举行纪念活动,并启动爱粮节粮宣传周,目的在于唤起人们对粮食安全和粮油质量安全的重视,并从青少年抓起,在全社会倡导爱粮节粮的良好风尚。在此,我代表__省粮食局,向出席本次活动的各位领导、涉粮企业家、种粮大户、粮油行业科技人员、大学生和各界朋友表示热烈欢迎!向主办和承办这次活动的各相关单位特别是__林科大和国家稻谷及副产品深加工实验室致以深深的谢意!

1979年,联合国粮农组织将每年的10月16日定为世界粮食日,其宗旨在于唤起全世界对发展粮食和农业生产的高度重视。当今,家庭农业已经成为粮食生产领域的重要形式,因此,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确定为“家庭农业——供养世界,关爱地球”,充分说明家庭农业与世界粮食安全息息相关,提醒人们从社会的细胞家庭开始,在推进规模化生产的同时,不忘家庭农业在维护粮食安全、保障粮食供应上的重要作用。

粮食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物资。当今,全球不可持续的发展模式正使自然环境退化,给未来粮食供应所必需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造成威胁。中国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粮食的可持续和安全状况,关系着人民生活的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国家的建设。我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对全世界、全人类作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也应该看到,我国粮食生产和消费始终处于紧平衡状态,粮食消费量占到世界粮食消费量的1/5、比世界粮食贸易量的2倍还要多。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人口持续增长、耕地和淡水资源不断减少,以及生态的日渐恶化,我国粮食安全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一旦出现较大的粮食供求缺口,不仅国际市场无法解决,也会给世界粮食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所以,我们必须高度警觉,并从国家安全和人民福祉的角度着想,“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中”。

在形势严峻面前,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由于农户存粮储存设施简陋、物流方式落后、粮食加工技术粗放和过度加工,以及“中国式剩宴”、13亿人“舌尖上的浪费”,我国粮食产后损失十分严重、浪费现象相当惊人!每年损失和浪费的粮食近千亿斤,相当于2亿亩耕地的产量。__的情况相对好一些,但损失和浪费的粮食保守估计也在45亿斤左右。遏制粮食浪费,维护粮食安全,是我们共同的责任,既需要粮食行业不懈努力,更需要全民动员、全体行动。我们不能忘记全球还有10亿人处于饥饿之中,不能忘记全国还有几千万人口没有脱贫致富,要通过全民共同努力,从文化的深层次和人们行为规范的显角度,把爱惜粮食、节约粮食、反对浪费变成一种良好的社会风尚和每一位公民的实际行动。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