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健康教案《预防感冒》

07-08

常言道,优秀的人都是有自己的事先计划。在每学期开学之前,幼儿园的老师们都要为自己之后的教学做准备。教案的作用就是为了缓解学生的压力,提升效率,教案可以让上课自己轻松的同时,学生也更好的消化课堂内容。您知道幼儿园教案应该要怎么下笔吗?小编特地为你收集整理“中班健康教案《预防感冒》”,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中班健康教案《预防感冒》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感冒的症状和传播途径;

2. 掌握预防感冒的正确方法;

3. 进一步培养幼儿的个人卫生习惯。

二、教学准备:

1. 图片、图片卡片、教具等。

三、教学过程:

引入:

1. 利用图片向幼儿介绍感冒:感冒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会出现打喷嚏、鼻子流水、咳嗽等症状。

2. 让幼儿观察自己和同伴是否有感冒症状,并让他们表达自己的感受。

探究:

1. 与幼儿一起观察感冒的传播途径:通过空气传播、接触传播等。

2. 利用图片卡片展示各种传播途径,并与幼儿一起讨论预防感冒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1. 避免与感冒患者亲密接触;

2. 勤洗手,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

3. 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口鼻。

教学实践:

1. 制作洗手教具:让幼儿动手制作洗手液瓶标签或洗手歌卡片,用来提醒自己洗手。

2. 进行洗手实践:教师示范正确的洗手步骤,引导幼儿按步骤洗手。

3. 情境游戏:分成感冒患者和健康幼儿两组,感冒患者通过咳嗽、打喷嚏等方式传播病毒,其他幼儿要注意避免被传染。

4. 观看视频素材:选择一些与感冒预防相关的动画视频,让幼儿通过视频观察学习。

总结:

1. 教师再次强调预防感冒的重要性,提醒幼儿在家中、幼儿园中进行预防措施。

2. 通过问答等方式,帮助幼儿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巩固所学。

四、教学延伸:

1. 家长互动: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讨论预防感冒的方法,并在家中指导幼儿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2. 感冒防护小常识:每日开展一些小常识活动,让幼儿了解更多关于感冒防护的知识。

五、教学评价:

1. 观察幼儿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幼儿对于预防感冒方法的掌握程度;

3. 幼儿是否有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以上是中班健康教案《预防感冒》的相关文章内容,通过引入、探究、教学实践和总结等环节,帮助幼儿了解感冒的症状和传播途径,培养预防感冒的正确方法,并进一步培养幼儿的个人卫生习惯。教学过程中注意使用多样化的表达方式,如图片、图片卡片、教具等,以提高幼儿的兴趣和参与度。同时,教学延伸和教学评价也是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家长互动和小常识活动来加深幼儿对于预防感冒的认识。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中班健康教案《预防感冒》》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儿园教案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中班健康教案预防感冒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