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合伙人观后感(范文6篇)

07-09

快乐来源于视觉,观看电影亦是如此。因此,在观影后不妨将自己的感受与想法写成观后感。观后感的质量和水平可以反映观众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因此,在写观后感时应该灵活掌握写作思路,避免陷入固定模式。那么,如何写好一篇影片的观后感呢?小编为了让您满意不断调试这份“中国合伙人观后感”,希望您会对此感到满意。请在阅读后继续收藏本页吧!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 篇1

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掉在水里不会淹死,呆在水里才会淹死,你只有拼命的向前游。在失败中寻找胜利,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看完《中国合伙人》之后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成东青的这句话,成东青最初的教学比较死板,没激情,因为这样导致学生上课没兴趣,再后来受伤后变得开朗了,授课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不再单调,课堂气氛活跃了,这说明人要懂得改变,寻找新的方式取得成功。就像创业一样,模式不是唯一的,要有创新,懂得抓住商机的所在,并且耐得住前期创业的艰苦阶段,成东青是无数个从农村走出来的成功者们的缩影,因为他的坚持、他的踏实努力,所以才有了他们最初的新梦想。在校园时的懵懂和青涩,到为人处事沉着冷静,除了给全村人下跪为了借钱高考和隐私及办学而被校方开除,真的很难想象影片略过的部分他都经历了什么。成东青说,中国学生都很擅长应付考试,美国人很难想象一个中国学生为了考出好成绩而付出多么艰辛的努力。他说的就是他自己,一个历经艰辛最后成功的年轻人。他追求的不是成功,是尊严。成东青是三个人中最朴实、最踏实,也是最艰难的人。他不像孟晓骏有着优越的家庭环境,也不像王阳有着开朗的性格和文艺范儿,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

影片开始以孟晓骏为第一人称叙述后,很难在成东青身上看到当年那个青涩的大学生,他是那么优秀的一个企业巨头,话语中透着沉稳。他是新梦想最大的股东,也是最根本的创业者,虽然创办新梦想并非他提出来,但他自始至终都坚持着新梦想,从未放弃。当孟晓骏在因新梦想不能上市时而愤怒扬言退出股东,在王阳醉酒后说玩够了时,他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从未有过。晓骏和王阳或许只是一时冲动才说出过激的话,而他,就算再生气,再愤怒,他也丝毫不会动摇。

有人说孟晓骏是个很有野心的人,可一个有野心的年轻人又有什么不对吗?年轻需要挑战,而孟晓骏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相信自己能够去改变的人。人不能太过于自信,创业也一样,不能在刚开始尝到甜头的时候便不再学习,这样是不对的,我们应该抱着谦虚的心态,互相学习,积累经验,看到自己的缺点,学习别人的优点,坚持梦想,努力奋斗,成功便不远了。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 篇2

成东青发起设立新梦想的动机前面已经提及,就是为了向苏梅证明他的成功,用这些来抚慰自己受伤的灵魂。然而,成东青非常清楚,成就新梦想仅靠其一已之力肯定不行,必须依靠合作力量,于是他想到了大学的好友王阳和孟晓骏。

王阳是经成东青邀请,第一个加盟新梦想的合伙人。那时王阳刚被Lucy抛弃,虽然其对此故作无所谓,其实内心无比痛苦。王阳是个追求浪漫的人,因此其加盟新梦想主要是为了填补精神的空虚,除此之外他似乎没有赋予新梦想更多意义。所以,王阳的加入没有给成东青造成威胁,由于不存在竞争关系,他们能够在新梦想和睦相处,并在很多的分歧中站在成东青一方。

孟晓骏则不同,他在王阳和成东青眼里历来就是个自私且有思想的家伙。他的加入确实给成东青的新梦想带来了实质性的冲击。孟晓骏对美国极度迷恋,真的到了美国后,却受到了诸多歧视和怠慢,这让他的自信极为受挫。后来,他明白只有获得强大的力量才能受到美国尊重,于是他选择了与成东青合作,试图通过新梦想成就一翻大业,以平复美国梦带给他的创伤。而成东青也需要利用孟晓骏的美国经历来加速新梦想的成功,于是二人各自心怀鬼胎的走在了一起。然而,在新梦想朝向何处走的问题上,二人产生了严重的分歧。孟晓骏希望新梦想通过股改上市,最终实现公司的做大做强,而成东青则反对上市,力图维持其对新梦想的统治地位。新梦想的股改必然背离成东青设立和经营新梦想的人生梦想,不上市孟晓骏加盟新梦想则失去意义。因此二者间的矛盾出现了不可调和的状态。

在这场新危机中,成东青掌握着决定新梦想生死的主动权。或许是因为被苏梅伤害过深,存在补偿心理,使得成东青在处理此次危机时,竟然转换为苏梅式的冷酷角色,态度强硬、寸步不让,最终导致了孟晓骏的出走。

其实,自从王阳、孟晓骏加盟后,新梦想就不再属于成东青一个人了,尽管两位合伙人是小股东,但仍是股东,仍可怀揣梦想。成东青为了自己的梦想,而忽略其他合作者的梦想,最终导致了新梦想的信任危机。

如果将梦想比作天鹅肉,那么三人皆为天鹅肉而来;如果一个人将天鹅肉独吞,其实相当于将合作者当作了天鹅肉。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 篇3

在一个百废待兴的时代,三个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成东青、王阳和孟晓骏想去美国发展——那个时代青年们毕生的梦想。孟晓骏成功的得到了签证,王阳因为女朋友而放弃了签证,成东青连续去了美国大使馆三次,都没有得到签证。于是孟晓骏只能自己独自一人来到了美国。

当孟晓骏刚刚发现美国人歧视有色人种,华人们并不容易找工作的时候,成东青因为在外私自教学而被学校辞退了他。王阳和成东青找不到工作,于是只能在当时北京开的第一家肯德基里教学,他们每天买一份鸡块,就在肯德基里面进行英语的培训,但因王阳认为在肯德基里没有什么大发展,于是选择了来到郊区的一个废旧厂房里办学。逐渐他们的教学越办越大。

转眼间到了1991年,孟晓骏由于受不了他的上司对他的歧视,于是回国与成东青和王阳一起办学校,孟晓骏还专门开设了模拟签证测试。

1999年,中国驻前南斯拉夫大使馆被美军飞机轰炸,于是大量人涌上街头,打算毁掉新梦想学校,是成东青成功的调解了。

xx年,因新梦想的试题与托福部分试题相同,所以被告上了法庭,成东青、王阳和孟晓骏一同来到了美国,最后在庭外就和解了。

xx年新浪上市后孟晓骏也想让新梦想上市,但因为成东青这个有51%股权的最大股东极力反对,才未成功。

当他们第三次来到美国时,孟晓骏告诉了成东青、王阳两人,他之所以想让新梦想上市,是因为那样才能让美国人注意到他们,最终,成东青也同意了上市。

这个故事其实是有真正依据的,新梦想就是真实生活中的新东方,而成东青的原型是俞洪敏,孟晓骏的原型是徐小平,王阳的原型是王强。

他们三个遇到困难挫折不退后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 篇4

很少有电影能让我产生心灵上的共鸣,或者说让我的心有一丝颤动,平时看电影就是为了放松,然而这次,中国合伙人,好多人说这部电影很挫,我想说,我们和他们一样也年轻过,应该说我们正在年轻着。

我不知道我们三个的友情是不是有他们那么深刻,但我知道,每当我有什么问题的时候,A是一个最能靠得住的朋友,性格沉稳,我想,我们三个当中,最成功的一定会是他,就像电影里的成东青一样,它在等待着一个时机,一个可以一举成功的时机,而我总是急急躁躁,认定的事情便立马就要实现,当然我们之间不会出现矛盾,我们不是他们。B,每次陪我疯狂的是他,怎么说,A做所有的事情都有自己的原则自己的想法,而B是那种为了我可以放弃一些东西,当然每个人都有自己对待朋友的方式,我会。我们三个与他们的相同在于我们都在一起奋斗,但是我们却没有那么远大的梦想。

对,这也是整个社会的产物,电影中他们是奋斗中的一代,那时的中国需要这些人,而现在我们是他们树荫下的产物,我们不知道方向在哪里,我们有知道彼岸就在前方,无非就是学好自己的知识安安分分找个工作养家糊口,可是我不甘心一辈子这样平庸,这不是我想要的,可是我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就像每次一个人的时候站在教学楼下不知是进去还是不进,我知道这是我给自己出的选择题,进去便是选择庸庸碌碌过完一生,不进却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走。到这儿,我突然想插一句我为什么出给自己这样的选择题,为什么要将这样的题目赋予在这样的情景下,我钻了牛角,现在我却信自己钻了牛角。

回到正题,电影中不止一次出现‘到底是我们改变了这个世界,还是这个世界在改变我们’记得刚进大学的时候我试图去改变一些东西,那片一丁点也好,不知不觉中,我发现改的不是我的圈子而是我自己,我们没有权利让别人为我们改变,所以我去适应它,去改变自己。

我很担心,有一天我会不会不再是我,而成为一种机械的产物,就像现在的建筑一样被模式化,失去了组本质的东西,不过,我还正不知道我最想要去坚守的是什么,我所谓的本质到底是什么,只是无谓的担心罢了。

不要去管梦想是什么,不要去管你的努力有没有用,只要往前走......

尽管她一次次的拒绝我但我还想看到她,因为他是我的梦想,梦想是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

我们都想找到一个县城的答案,都想有人告诉我们该怎样去生活,其实,没有人能告诉我们,生活是自己的。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 篇5

《中国合伙人》好似是一部励志电影。当最后实验室冠名的那个部分出来后,很多人说,整部电影好像突然之间改变了味道。好似整部片子就是为了宣传一个所谓的金钱主义。也就是你有钱了=你成功了。

我一直是一个关于各种主义的天然呆。但是当我看到那个他被实验室开除,而他的昔日同窗被实验室录取的时候。他的激动,他的抓狂,以及他说,不就是一个解刨小白鼠的工作嘛这些话的时候。我好像能够理解他的那份心酸,同一部电影,不同人生经历的人看会有不同的结果吧。我曾有他的自私,那种想要渴望获得成功,去证明自己的心理。我也能体会那种带着爱人去米国,发着美好的梦想,可是却要面对骨感现实的失落。或许,他的写照是许多个留学生的写照吧。

我听过,许多人对于留学生的定义就是富二代。可是,也许你们并不知,在留学中最大的一个群体是那些工薪阶级的孩子。有的人,是拿着自己的钱出去读书。有的人,是为了放手一搏,希望在国外能够立足。可是国外一切全新,立足又谈何容易。那些在国内生活过得也许并不错的人,在国外开着汽车送外卖,在超市里打小时工。就为了赚那几个胖子,缓解生活压力。也许,他们也都和他一样,在某个傍晚,望着外面,思考着到底来这里是干什么的。每天的挫败,无时无刻的挑战,以及冷冰冰孤独。没有经历过的,也许很难感同身受。

他回国了,带着那些被他朋友扣着的高帽子。海归,成功人士,以及种种名誉。站在讲台前,他却哑口无言了,他不知道该如何告诉这群孩子现实与理想的差别。他不知道该如何告诉这些人,国外的心酸,自己的痛苦,以及对生活的手足无措。什么时候起,从国外回来就一定要成功?就一定要脱胎换骨?就一定要洗心革面。短短几年,不过是人生中的短暂一笔,或许这些从海外回来的学子,唯一的区别。就是他们更加理解什么是生,什么是活,什么是现实,什么是理想的差距。

他看到国内的朋友们成功了。这些土鳖一样的人,只会用麻袋装钱的人,现在开着豪华汽车,到哪里都带着巨额的现金。他不是一无是处的,也许他在海外没有成功,也许他并不符合某个社会体系的标准。但没有一个人是一无是处的,没有一个人是不可能成功的。有的只是他们丧失了耐心,丧失了斗志,丧失了渴望发觉更美好自己的那份决心。他开始出谋划策,开始给予他的朋友如虎添翼的帮助。他获得了肯定,获得了他在海外也许一辈子都无法获得的尊重和个人价值的实现。当我们在一个领域丧失城池,心灰意冷的时候,我们可曾想过。也许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成功,就在下一站,就在下一秒,所以我们是否更当应该流着泪也要坚持的走下去。

他做到了,当他再次回到美国的时候。这个社会依然没有改变,他被忽视,他被看轻。这些种种,换做是我大概早已习惯,但他并不是,他是一个自尊心太强的人。他的自尊心源于曾经在美国的经历,那种被人瞧不起,放在社会最底层的经历。让他每时每刻都想倾尽所有的去证明,他并不是一个Loser,不,他从来不是,即使偶尔他自己都会这样觉得。

当他走在大街上,看到新浪成功上市的时候。那一刻,好像有一道光照进了生命里。他突然在那一个时刻看到了人生的意义。是的,他曾经在美国落荒而逃,一无所有。失去了工作,被别人看轻,清贫如洗,失无所失。可是,他要证明,证明,他并不是一个Loser,他有成功的因子,他应当获得尊重。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想,他是幸福的。幸福在于,他明白,一个人的尊重不是靠你放低自尊的阿谀奉承,不是依靠你的软弱,你的放低底线。你要让别人尊重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做出一番伟业,证明自己的价值。我们一生中总有许多人,拼了命的无理由的渴望你人生悲剧。我们一生中总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坎坷,许多人期望你被坎坷击倒,这样他们可以踩着你走上去。可是,我们活着,只要哪怕一秒钟,也要竭尽全力的去和困难战斗,去赢得这场关乎尊严的战斗。

他回国了,那个一直对他说Yes的人,竟然说了No.他开始了不理解,想想那些年的友谊,想想那些冰冷的现实。好像突然一瞬间,那个曾经温暖的避风港,也变得寒冷,变得骨感。好像被活生生的扇了一巴掌,却不知道是谁打的,何时打得,唯一记得的只是那冰冷巴掌的疼痛。无依无靠,混混噩噩。他选择了离开。也许那一刻的艰难,那一刻的难过,只有他自己知道。当离渴望的东西只有一步之遥而放弃的时候,他自己也许才是内心最复杂的人。

当他好朋友的公司被告侵权,当他好朋友拿起手机准备按下拨号键求助的时候。他回来了。也许,他是一定要回来的。因为,他不是一个忘恩负义的人。在这个他曾经一无所有的时候收留他的地方。他永远不会放弃去保护那个收留他的人。感恩,只存在于最艰难的时刻。什么时候最能看清楚这个世界的世态炎凉,人情冷暖。就是在你居无定所,一无所有的时候,有那么一个人,拉了你一把。他帮你不是基于金钱,利益,不是基于道德伦理,他帮你,只是因为,感情。你的人生从此不再是地狱,我想这对于一个曾经长期经历不幸得人,无异于新生吧。

他们去了曾经他们打工的那个餐厅。幻灯片好像突然回到了那一年,他每天工作数个小时,当个杂工。不能收一分钱小费。有一个老人,把他叫过来,硬给他消费。老人对他说,她一辈子只能做一个服务员,而你,未来的人生路却很长。那个失魂落魄的他,也许并不相信他未来真的会做出一番事业。但是那一个时刻,在一个陌生的国家,他被一个陌生人的施于的美好,我相信,会让他一辈子难以忘怀。是那个老人家,提醒他,我们都还年轻,即使现在是在学校给人刷马桶,在餐厅当杂工,在中超里当收银,都只是人生中很短暂的光景。真正重要的是我们对于未来的看法和执行力,不要放弃梦想,不要忘记渴望成功的那种强烈的渴望。当他就地重游的时候,那种百感交集。过去的忙碌,过去的辛酸,我想,感激大于悲伤。我们很难说,如若不是有过去那个千疮百孔,沦落底层的他。会有今日这个如此成功,如此努力,如此不顾一切的去为理想拼命的他。不要嘲笑困难,更不要轻视困境,你终会懂得,只有这两个老师,才是帮助你变得更加强大和无懈可击的重要导师。

当他发现好朋友赞助了实验室。当他发现他的名字被印在实验室的Title上的时候。也许,那一刻他是感动的要死的。或许你会说,这个争议的镜头表达的无非是有钱了,可以左右很多事情。可是也许在他眼里,重要的是,他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那个在别人看起来非常土鳖,自私的愿望,证明自己的价值。而这个实验室,曾经葬送了他全部的梦想,关闭掉了他一直以为拥有的机会。而这一刻,也许我们才明白,即使梦想遭遇搁浅,即使机会遭遇打击。人生并不会结束,我们只是擦干眼泪,更换战场,重新战斗。那些过去的辛酸,那些当时无人会理解的辛酸,那些欲言又止的过往。都会在有一天被我们一笑而过。或许笑中带泪吧。因为我们都想给那年那个失魂落魄,连走路都毫无力气的失败自己一个狠狠的拥抱。告诉他,谢谢你,在今后的几十年的人生中,拼尽全部力气,战胜所有困难。只为了证明,自己并不是一个Loser,你活出了属于自己的精彩和人生最大化的美好。

好像突然回到了记忆中的那个四十七中住宿班。那个炎热的午后,没有空调,没有电扇,几百号人在教室里看着前面老师的奋笔疾书。那些勤奋的记忆着单词,语法,题型,准备参加GRE考试的我们。青春大概相似,在每一个时代中,总有那么一些人。他们不甘于平凡,奋发努力,然后败得一无所有。但是,他们就是不会放弃,不是因为他们有所坚强,就算他们已被生活打击的千疮百孔,他们也仍然无法放弃因为他们已经走到了那里,也许对于许多人来说,拥有太多的退路,但是对于他们,路,只有一条,就是继续向前走。许多年后,那些努力过,失败过,低潮过,最后成功了的人。好像一次又一次验证了青春一个不变的主体。我们活着,就要奋斗。我们活着,就要对得起这被眷恋的每一天。只要我们活着,就一定会拼了所有的向成功奔跑。也许今日我们看到的只是他们成功所带来的财富和地位。但对于每一个他而言,最宝贵的也许是这一路努力过的风景和过程。

电影最后,出现了马云,柳传志,这些我们时常在财经杂志上听到或看到的人。或许你就是下一个马云,或许你就是下一个柳传志,或许你就是下一个俞敏洪。不,我们不会是下一个马云,柳传志,或者俞敏洪。但是我们一定是我们这个时代激流中的勇者,是我们这个大时代背景下不甘于平凡的小人物。我们或许不会被人人皆知,但我们一定有所成就,有所价值。只因为,每个时代,都会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勤奋,刻苦,并且对梦想深信不疑。他们才是这个时代的推动者,才是这个社会和时代的希望与动力。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 篇6

——《中国合伙人》观后感

梦想是什么,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就是幸福的东西。

掉在水里不会淹死,呆在水里才会,你只有拼命的向前游。

——成东青

不得不说成东青的变化非常大,无论是从造型还是言语。片中有一个场景,孟晓骏严肃地问:“Doyouhaveadream?”成东青想了想后开着玩笑说“春梦算吗?”他的梦想说大也不大,他的梦想就是不要回到农村去;可他的梦想也不小,他成就了一个从36块钱到身价63亿的成功者。

我佩服他的不是他能在一个飞往美国的飞机上背下一本书,不是他面对孟晓骏暴怒时的坦然,不是他面对美国人污蔑时的冷静,而是他敢于去承担的责任感。当无数中国人在中国使馆被美国炸了的时候,站在群众中被骂成“卖国贼”,被打的头波血流,依然直直的站在那里高声喊着“中国人打中国人算什么本事”的不是王阳,也不是孟晓骏,是他,成东青。新梦想不是他一个人的,但当新梦想面对困难时,他冲在了最前方,去接受愚民的暴力,就像他多年前在大学时替王阳和孟晓骏堵住门免遭暴力时一样。成东青是无数个从农村走出来的成功者们的缩影,因为他的坚持、他的踏实努力,所以才有了他们最初的新梦想。在校园时的懵懂和青涩,到为人处事沉着冷静,除了给全村人下跪为了借钱高考和隐私及办学而被校方开除,真的很难想象影片略过的部分他都经历了什么。成东青说,中国学生都很擅长应付考试,美国人很难想象一个中国学生为了考出好成绩而付出多么艰辛的努力。他说的就是他自己,一个历经艰辛最后成功的年轻人。

他追求的不是成功,是尊严。

成东青是三个人中最朴实、最踏实,也是最艰难的人。他不像孟晓骏有着优越的家庭环境,也不像王阳有着开朗的性格和“文艺范儿”,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从农村走出来的大学生。影片开始以孟晓骏为第一人称叙述后,很难在成东青身上看到当年那个青涩的大学生,他是那么优秀的一个企业巨头,话语中透着沉稳。他是新梦想最大的股东,也是最根本的创业者,虽然创办新梦想并非他提出来,但他自始至终都坚持着新梦想,从未放弃。当孟晓骏在因新梦想不能上市时而愤怒扬言退出股东,在王阳醉酒后说“玩够了”时,他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从未有过。晓骏和王阳或许只是一时冲动才说出过激的话,而他,就算再生气,再愤怒,他也丝毫不会动摇。

成东青看似“土鳖”,甚至有些唯唯喏诺,可他却是最令人捉摸不清的一个。孟晓骏有着倔强的性格和精明的头脑,王阳有着不羁的青春和开朗的性格,而成东青,则是一个深藏不漏,永远都那么冷静、淡定的一个。

真正的大智如愚,真正的执着不懈,真正的新梦想人。他是成东青。

——孟晓骏

相对而言我却更喜欢孟晓骏这个角色,从他身上我看到的是一种永远都充满年轻力量的永不言败精神,他的青春是自私甚至有些自傲的,他的青春也是坚强无畏的。

他绝对是一个很聪明的人,他知道什么是“潮流”,他知道如何来“应景”,他知道市场经济需要的是什么,他知道如何用他的阅历来维护自己的利益。最重要的是,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

有人说晓骏是个很有野心的人,可一个有野心的年轻人又有什么不对吗?年轻需要挑战,而孟晓骏给我的感觉就是一个相信自己能够去改变的人。他的梦想曾是去考去美国并定居在那里,而在美国这样一个按下“快进”键的国家,公平竞争是不存在的。孟晓骏看到了生存的不易,为了生活他受到了以前从未体会过的艰辛和艰难,所以才有了他日后在新梦想中的军师地位。在三个人中,他的生活看似最一帆风顺,良好的家境,完美的爱情,而且是三人中最先拿到出国签证的人,可他经历的屈辱绝不比成东青少。他看似沉默寡言甚至是有些冷漠,但他对于创业绝对是满腔热情。他的梦想其实不是出国,不是办新梦想,不是赚钱,他要的其实是尊严。他的梦想是让美国这个无数中国学生梦想的国家看到:中国学生有出息,有尊严,中国学生不是为了留在美国而去美国,中国学生是为了更好的建设自己的国家。

孟晓骏在片中一个场景给我印象很深刻,就是他在签证课堂上站起来顶撞老师的“tooyoung,toonaive”,之后收拾东西扬长而去。那一刻我甚至想为他叫好,这不是叛逆,这是追求真理。孟晓骏敢于去反抗,他平时甚至有些代事冷漠不爱说话,但他会去对他不满意的事情说出自己的观点,哪怕这会受到异常严厉批判。晓骏永远都知道自己该取舍什么。他知道在面对基本的生活时他需要放弃什么,坚持什么,他知道该怎么面对这个不断在更新,不断在改变的世界。我想孟晓骏曾经是自私、目中无人的,曾经是心怀壮志要去圆梦美国的,但经历了真正的生活,他成为了新梦想中最坚固的奠基。我想他的青春才是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青春,才是一个年轻人应该去挑战的青春。我喜欢孟晓骏这个角色,因为他让我明白了什么是无憾。

梦想是什么,晓骏心里很清楚,比任何人都清楚,因为他比任何人都了解他自己。

世界改变了最初的孟晓骏,但孟晓骏没有改变自己,没有改变自己最年轻、最真诚、最愿意去为之奋斗的梦想,这才是作为一个human最重要的。

Doyouhaveadream?Yes,Ido.

——王阳

如果说成东青是司令,孟晓骏是军师,那王阳就是一位永远忠于团队的将军。

似乎每个学生小团体中总有一个像王阳一样的家伙,总有一个热血不羁的文艺小青年,总让人真是忍俊不禁。孟晓骏有过自私的时候,成东青有过迷茫的时候,而王阳在他们失意时总是那个默默倾听的人。

在我看来三个人中他是最重情义的,从主动要去探望肺结核的成东青,到送晓骏出国时骂着你有种就别回来却和他抱在一起,到在新梦想面对是否该上市时在东青晓骏二人中劝说调解,再到最后为了维护三个人的友谊和晓骏大打出手。我感动于他这永远把利益排在友谊之外的精神。他借着自己优秀的口语,教学生美国式思维,为新梦想做出了很大贡献,可他的股份最初只占了24%,可她却丝毫没有怨言。

他总是在维护东青和晓骏的友谊,因为他知道他们是一个整体。他的智慧在于他能从不经意间为很多事做出贡献,最重要的是,他懂得停下来思考。

他办签证时总会对签证人员大喊“Ilovemycountry!”,典型的愤青,可就是那么淳朴的让人感动。我想王阳这种人,绝对是一个生意上的好合作伙伴,生活中的好兄弟。

青春给每个人的憧憬和希望是不一样的,青春给予王阳的是一直的坚持和守护,他的成功就像他泡到洋妞的经历是一样的:用他独特的智慧吸引别人的目光,用自己独特的能力去证明自己的实力,用自己独特的性格去维护朋友的意义。唯一不同的是,他的成功,不会像爱情一样暂停。

面对美国人的刁钻,孟晓骏和成东青都在舌战群儒,时刻保持着警惕,准备出击,而而他却总是一副很淡定的样子,似乎早就知道胜券在握。记得在成东青在被开除后,他满不在乎的告诉他“肯定饿不死你”,果然之后成冬青不但没把自己饿死,反而有了比私自办学伟大多了的成就。他始终就像一个久经风霜的智者,“预言”了成功。

如果谁青春是一场雨,王阳就是一棵过早开花,却依然结果的树。

“如果额头终将刻上皱纹,你只能做到,不让皱纹刻在你心上。”王阳将永远年轻。

就这样,他们成功了。

——梦想·青春·改变

三个人的梦想之所以伟大,因为它不仅仅讲出了梦想,更讲出了一代人对于的改变命运。我们改变不了世界,那就要做到不被这个世界改变。谁都不想做一个失败者,可谁又都避免不了失败,那么,尝试着去尝试吧。

世界是残酷的,无数年轻人都在在挣扎着渴望梦想中的生活,有些人在经历的无数艰辛后倒下了,留下来的只有那些不相信命运的人。世界被按下了快进键,躁动的世界不会静下来思考,所以才酿成了不美好的事实。

有媒体评论说《中国合伙人》是男版的《致青春》,我很庆幸,我没有看过《致青春》。青春不仅是爱情,而是热血和奋斗,当一群有梦想的年轻人聚在一起时,世界上的一部分人将被他们改变。我很难弄清《中国合伙人》中谁才是男一号,似乎每个人都可以拿出来单拍一部片。我是90后后,我还没有经历过他们那样的岁月,他们令我羡慕,因为他们的青春没有遗憾。

我想,改变世界对于个人来说是很难的,因为一个人的力量毕竟很微薄,不成熟的人会因为他们自己为的潇洒和热血而用一生去做无为之事,而真正聪明的人会先归顺于世界,在等待时机去反击,让世界看到他个人的改变。

世界是残酷、不公平的,作为世界上的一个人,只有理解了这一刻,才能理解下一刻,在如今这飞速发展的世界,许多美好的东西被埋葬在了岁月中,只有他们年轻的心,在漫长的时间中,屹立不倒。

一棵树经历多少风吹雨打才会参天不倒,一滴松脂要经历多少年孕育后才会成为晶莹的琥珀,一个国家要经历多少年艰苦奋斗才会成为东方雄鸡,一群人要经历多少艰辛后才能够成为精英。成东青,孟晓骏,王阳。他们是中国合伙人,他们做到了。

陈雨凡

于xx年5月18日观影后观后感》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