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木兰观后感模板15篇

07-24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深度探讨和分析“花木兰观后感”,我们在一生的观赏中,一些经典自然而然地在岁月中沉淀下来,此时坐下来写一篇观后感是一个好选择。这就需要我们动笔将心中的感动和见解记录下来,写进观后感里,观后感可以帮助我们找到作品的核心内容,并且加以学习吸收。您也在考虑认真撰写作品名的观后感吧?

花木兰观后感 篇1

在古代,人人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但花木兰却是一个意外,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在战场上拼杀十年之久,立下赫赫战功。她既是一位平民少女,也是一位巾帼英雄。

今天下午,班主任给我们观看了《花木兰》。电影的开头:正如《木兰诗》说的一样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她的弟弟跑过来,淘气地将线头剪断。他把木兰的东西弄得乱七八糟的。木兰只是宠溺得笑了笑。画面一转,到了夜里,汉帝派人通知花木兰的父亲花将军带兵出征。花将军急急忙忙地赶回家里,一不小心摔了一跤。花将军本就年老力衰,经过这一次,更是病情加重,卧床不起。木兰见状,有个想法涌上心头:为什么我不能替父从军呢?我常年接受训练,不比男孩差!想着想着,心里便有了决定要替父从军。她将这个决定告诉她的父母,得到了父母异口同声的拒绝。她不放弃。她最终劝服父母,骑上骏马,迎着朝阳奔向战场。晚上露宿在黄河边,她听不见父母的呼唤,只听见黄河激流澎湃,水花飞溅。早晨她离开黄河,来到黑山,一不小心被强盗绑架了。这时她的师傅似乎出现在她面前,指点她如何逆转。最后木兰打败强盗。同时她认识了一个朋友刘刚

当他们抵达战场时,两军已交战多次。他们马上加入了战斗的队伍中,一起上场杀敌。有一次,刘刚不小心被敌军抓住。木兰前去救他。机智的两人逃出敌营。不小心他们听到敌军的计划。回来军营后他们立即上报汉帝。汉帝早已怀疑丞相已是敌军奸细。他便偷偷派木兰与刘刚进一步去查看。果然,他们发现丞相还真已经投降敌方。他们瞒过丞相,做好三天后的战斗准备。最终击破敌军,丞相也受到惩处。

多年的战争将士将军身经百战,生存无几。刘刚和木兰有幸成为生还的战士。他们归来拜见汉帝,汉帝坐在明堂上,问木兰愿不愿意做官,木兰说她只想骑上千里马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亲人听说木兰回来纷纷开始准备迎接她。木兰脱下军装穿上原先的衣着,出门去看战友们,他们都很吃惊。作战这么多年竟然不知道木兰是女郎。

木兰是一位传奇人物,既有女子的娇美又有男子的刚健,她既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在国家胜利时又不慕高官厚禄,退出朝堂。她以自己为例子向大家说明了谁说女子不如男!。电影中,更是把木兰的形象进一步放大,将一个生动的花木兰仿佛放在面前,她是我们的榜样!

我们能够学习木兰万一吗?我们不要说为国家做什么贡献,即使将来为家庭,为家族做点贡献,都算不错了吧?

我们有这样的责任感吗?我们有这样的能力吗?我没有看到自己身上有什么为家族争光的智慧和力量!

花木兰观后感 篇2

今天,我观看了电影《花木兰》,有许多话想对木兰说。

忠——木兰,你替父从军,忠于国家,当敌人用无情的利剑把你的战友杀害,剩下的战友也临阵脱逃时,你不顾个人安危潜入敌人的老巢,孤身一人和变化多端的巫女对决。你对国家的一片忠心值得我们铭记!

勇——木兰,你父亲说过,人只有害怕了才会勇敢。在听闻柔然可汗悄悄混进京城准备抢夺皇位时,每个人都心生恐惧,你却把恐惧转化为力量。当你站在那根木板上,与柔然可汗正面交锋时,你不仅没有慌乱,而且异常冷静地夺下柔然可汗的剑,割断绳子,救下皇帝,让柔然可汗坠落丧生。正是你过人的智慧和勇气使你的参军生涯抹上了绚烂的光辉。

真——木兰,你的真让你拥有了第二次生命,让你不顾世俗眼光,做回自己。生命中,每个人都可以做花木兰,心中始终存着那一个真我。也许你的选择是独一无二的,也许你的选择是被世人排斥的,但一定要记住:你,就是你!

孝——木兰,你的孝心是最让人感动的。你为国立下赫赫战功,皇帝封你为大统领,而你却再次做出了一个让世人惊愕的决定:荣归故里,衣锦还乡。当看到你与父亲道歉,看到你与家人激动地拥抱,看到你握住皇帝为你铸就的刻有“忠、勇、真、孝”四个大字的宝剑时,我早已热泪盈眶。木兰,你一直在用你的心陪伴家人,这种孝是军中三德所没有的,也是最难能可贵的!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木兰,我一遍遍吟诵《木兰辞》,心中升腾起对你的钦佩之意。你的忠心、勇气、真实和仁孝,已经成为每个中国人心中的一盏明灯,照亮着所有人前行的路。

花木兰观后感 篇3

花木兰代父从军已经是千万人都无故事比熟悉的感人了,而且现在还被拍成了动画片。今天我就上网看了这部电影,它是美国好莱坞制作的,我们看的是原声片,因为网上上传的影片配音效果一向差强人意。

这个电影是说很久以前有一个村庄,村里住着花木兰一家人,花木兰的父亲因为在战场上受伤有腿疾,退役在家修养。可是,就在花木兰十几岁的时候,国家发生了动乱,敌人在长城下准备攻打长城。皇帝只好下征兵诏书,每家都必须有一个男子充当壮丁去前线参加战斗。其中就有花木兰的父亲,花木兰为了她父亲不得不鼓起勇气女扮男装代父从军。

诏书发到家里的第二天,花木兰来到军营,战士们谁都不知道她是个女孩儿。就这样她开始了军营生活,日复一日的训练让她跟着战友们练了一身好功夫。一天,长官把箭射在最高的柱子上,但是没有谁能把它取下来,只有花木兰不断努力花了一整夜的功夫,爬到最高处,拿下了那支箭,也让身边其他的士兵对“他”刮目相看。终于要上战场了,他们走啊走,突然前面有很多敌人向他们冲来,原来是中了埋伏。花木兰看到前面的雪山和悬崖,灵机一动,把大炮对准雪山,就是一炮,雪崩的巨大威力使得敌人的千军万马全部被淹没在皑皑白雪里。

长官也被雪崩的力量冲走了,花木兰为了救他,被冰块刮伤,将军请大夫来给她包扎的时候,大家发现原来花木兰竟然是个女的。由于想到花木兰救了自己一命,就没有给杀她,军队抛下了花木兰回都城了。花木兰发现还有敌人没有死于雪崩,单于还活着。花木兰连忙赶回都城,冒着被处死的危险,去通知大家敌人还没死。可是没有人相信她,就因为她是个女孩儿。不幸还是发生了,在皇帝给长官赏赐的时候,单于发动了突袭,皇帝被抓走关在城楼上。大家这才相信了花木兰的话,齐心协力和花木兰一起救下了皇帝。皇帝想让花木兰留在身边当自己的大臣,却她拒绝了,她只想回自己的家乡。皇帝赐予花木兰单于的剣,让所有人都看到这个女孩子为国家做的贡献,人民和皇帝对她的感谢。

我看了这部动画片后,觉得花木兰很勇敢,欺君是大罪,可是她为了自己的父亲不惜一切代价,真的很了不起。

花木兰观后感 篇4

我老爸是个非常喜欢研究电脑的人,平时特爱下载些图片,让他找资料,或是去某个地方让他找路线:大约要预计多少时间,要什么时候转车,什么坐地铁好还是坐公交好……不出半小时,全搞定!我妈呢,最爱让我爸下载些电影,周末全家人看。这不,现在老爸把u盘接到电视机上,全家坐在沙发上,享受着这一刻温馨。

这次,老爸下载的是迪士尼的《花木兰》,花木兰的故事可是家喻户晓啊,再加上我看过花木兰的故事,对这部电影就没有了以往的兴奋。

画面上先出现了雄伟的长城,一名士兵在来回巡逻,忽然,一只秃鹫掠过,叼走了他的帽子,一阵长啸,千百只弯钩从天而降,士兵正想看个究竟,突然一个个匈奴兵攀上城墙,士兵忙爬上烽火台,这时一名匈奴兵窜出来,拿刀就连接烽火台上的梯子,我一下就被吸引注了,心提到了嗓子眼儿,还好他抓住了烽火台边缘,使出了吃奶得劲儿爬上去,点燃烽火,周围的烽火台一个接一个的点燃了……

警报传遍全国,皇上吩咐将军赶往边关保护百姓,接着又命宰相全国上下召集新兵。

“我从京城来,带来了皇上的圣旨,匈奴来犯,每家出一民男子,保家卫国。”一家一家都接旨了,唯独木兰家只有一个年迈的爹爹。木兰替父从军的生涯开始了,“他”立下了显著战功:在与匈奴交战时,他们军队连连退败,千均一发之际,木兰抢过最后一枚炮弹,对准雪山发射,制造了雪崩,埋了一大半匈奴兵。

迪士尼电影很注重细节,有趣而幽默,像童话一样,有许多想象,却又饱含着中国古典的韵味,中国和西方文化的异样交织出一种独特的魅力。

花木兰观后感 篇5

印象最深的有如下几场:

(1)辞别[零思考方案网 M.03kkK.cOm]

圆形旋转舞台上,一边是铜镜,一边是战衣。铜镜和战衣一直在旋转。此时木兰内心一定在纠结,犹豫。最后铜镜和战衣旋转至一前一后的排列状态,木兰脱下身上的衣衫,套上戎装,磕头拜别。第一次磕一个头,第二次两个,最后一次三个。感觉每磕一次,情感的浓度就更上升一些。作为观众,情绪也跟着激动一些。到第三次磕头,我的眼泪出来了。

(2)失眠

失眠纯粹是被动的。这场戏看之前就很期待。现场看,的确很有趣。忍不住哈哈笑。想象一下一群男人挤在大通铺上,翻跟头打把势的,放屁磨牙的,梦游的,做美梦的,打呼噜的……观众看着热闹。剧中的木兰,一定特别无奈。

(3)几场大双

木兰跟将军对打。这场戏特别精彩。两位编导说,每次排练完,郝若琦的胳膊都是青紫的。这会儿将军还不知道木兰是女郎。木兰的铜镜被将军发现,将军大概已经意识到木兰是女郎。有一段想象着女装木兰的双人舞。这段双人舞,郝若琦跳得真是柔情似水啊。两个人的配合,侠骨柔情。这一段真是GET到夏天的功夫了。帅。毕竟是可以托举郝若琦的人。木兰和将军的死别。难过。

总的来说,这是一台非常棒的舞剧。

舞台设计很巧妙。服装、音乐、灯光,都很协调。

就是音乐的某些段落,特别像某段非常熟悉的旋律,一下子想不起来了。不论是主角配角以及群演,舞蹈的水平都挺高的。

特别精彩。期待着以后有机会再看,可能还能看到一些这次注意不到的细节。也期待着有机会去看郝若琦其他的作品。

花木兰观后感 篇6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初中的时候《木兰辞》念的很熟,花木兰是我心中的英雄,代父从军,成全了自己的孝道,也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很是惊叹。最近,赵薇的《花木兰》上映,蹭蹭跑去电影院,一睹为快。

不得不说,真人版的木兰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迪斯尼动画《花木兰》,你入在开始那个牵马离家,打架,偶遇,手法上有些相似。另外,由于我看的是删节版,整个的情节有些突兀,两个小时,太快了。哎,这部片子,如果去掉星星一个元素,或许会好一点,不知道编剧的意图是什么?这样的情节安排在这,相比起动画片和所谓的偶像剧,这部史诗般的电影表现力不够,不伦不类。陈坤与赵薇之间,是友情也是爱情。

最令我感动的情节莫过于陈坤为了留下大家的性命将自己交出去。这一点处理的很好,陈坤的演技更是没得说,那样沉重却淡定的眼神,用匕首放在自己的脖子上,时光的锻炼,陈坤的眼神中有了沧海桑田。曾经的纨绔子弟金燕西在时光里,蜕变。在他的心里,装下了家国天下,装下了黎民苍生。

讨厌这样的结局,我不知道在花木兰的心中,文泰死去会更伤心还是就这样咫尺天涯更伤心。在我看来,文泰那一句“忘了我吧”实在是太伤人心,在前一段文泰联合小虎欺骗木兰的过程中,木兰借酒浇愁,却也振作了起来,并不是遗忘,只是放在某个角落,好好的珍惜。最后的最后,灰蓝的天空里,枯黄的树枝占据了三分之一的镜头,木兰呆呆地站在原地,文泰就那样走掉了。这样的结局,为了国家的利益,实在让我惆怅的很。抑或是前面的铺垫不够浑厚,让我看的意犹未尽,真希望早点看到完整版的。

看电影是一次情绪的累积,画面带着音效让我们走进电影里的世界,和电影的情绪交融,洗涤心灵,我总是喜欢那些能让我思考的电影,希望以后有更多更好的电影。

花木兰观后感 篇7

花木兰,传说是我省商丘虞城人。很早很早的历史上,她的父亲是一位将军,在边关杀敌,为国家立下了许多战功。后来告老还乡养病。他家中有三个孩子:两个女儿和一个小儿子。

有一年,外国发兵入侵中原。花木兰的父亲在军籍,应该参军打仗。如果父亲不能前往,儿子可以代替。这时的花木兰看到父亲年迈多病,弟弟还是年幼的儿童,她为这事发起了愁。木兰跟父亲学到了一身武艺,后来她想出了女扮男装,替父从军的办法。可她的父亲不放心她去,就和她比武,知道了木兰的武艺高强,同意她女扮男装上战场。

通过上面的故事,使我深深地认识到,我要好好地向这些英雄模范人物学习,学习他们艰苦奋斗、不怕牺牲、足智多谋的精神。从现在起,就要努力把各项功课学好,门门取得优秀成绩,不断增强和丰富自己的本领,长大了报效祖国、报答老师对我的教育、报答父母对我的深爱。

花木兰观后感 篇8

花木兰,一个中国的传统故事,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女孩。在中国,花木兰是孝道、爱国、有职责感、有勇有谋的象征。欣赏完《花木兰》这部动画片后,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花木兰不怕困难,艰苦练习,最终爬上杆顶拿到了那支箭的场景。

一个柔弱女子有着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一遍又一遍的反复练习,最终到达了成功的顶端。我敬佩花木兰的勇气和那种不屈的精神,谁说女子就不能闯出一片蓝天?谁说女子就不能拯救天下百姓?谁说女子不如男?

对,就是她,花木兰,她做到了。她证明了自我的本事,拥有了英雄般的刚强气质。她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女汉子”!

“我只想证明自我的本事,我只想证明!”我记住了这句朴素而充满力量的话。想想自我在平时的生活学习中,经常因为遇见困难而退缩、放弃,我自叹不如,感到十分羞愧。也许有的时候,我缺少的就是这样一句激励自我的话;缺少的就是这一份坚持。今后我要学习花木兰不怕困难,坚持不懈的精神,认真学习,争取更大的提高。

花木兰观后感 篇9

世界杯女足决赛之夜,中场休息之时,《花木兰》发布了预告片和一组海报剧照,刘亦菲作为公认的神仙姐姐,其女装、男装、红装和武装都各自精彩,很是符合广大群众对于英姿飒爽、代父出征的古代女英雄的形象。然而,这毕竟是第一部迪士尼出品的真人版中国公主故事,还是有相当的中国文化和意象上的有意无意之间的挪用,比如说唐妆、土楼和儒家文化等,这些其实也不是什么大问题。《花木兰》是根据中国民间诗歌《木兰辞》改编的电影,又不是纪录片,只要在故事上表达中国文化的蕴含,不致太过背离中国传统价值观,问题就不大,普通的刻板印象也无法拒绝。只要花木兰不吃左公鸡,我就很欣慰了,毕竟动画版《花木兰》中的木须龙就很像是一道菜。

在这版预告片中,还是集中体现了好莱坞编剧对中国元素符号的集中展示。福建土楼的霸道出现,貌似华为标识的额头妆都让中国观众产生了浓厚的再创作兴趣。在下也参与贡献一条小段子:华为员工花木兰,为了家族的荣耀,乘坐开往郑州的2046次列车。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预告片的主题是我的职责,就是战斗,通过郑佩佩饰演的媒婆对刘亦菲饰演的花木兰的耳提面命,在文戏与武戏交叉的蒙太奇中,花木兰将她充满悖论又传奇的性格表达出来:娴静、沉着、舒雅、守礼,作为女性的个人品格和身为军人的军事素质都可以得到发挥。花木兰这个形象,到明朝才获得姓氏,诗歌形成于唐朝,诗中具有众多唐朝军营特有的词汇,而故事的原型则是北魏时期与更北方的柔然作战,不必理会明朝成书的《隋唐英雄传》给花木兰安排的狗血结局。著名作家王安忆的母亲茹志娟便是柔然人后裔,她曾经创作过一部《纪实与虚构》的长篇小说来钩沉其母系的久远古代的往事。木兰显然是汉化的鲜卑人,应该与大唐初创时期的李渊之女平阳公主、杨家将的老祖母佘赛花(假如穆桂英真实存在那么她的姓氏应该是慕容)等具有少数民族血统的女将一样,在历史漫长的口耳相传中,成为中华民族集体记忆的一部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他们就是我们传统的一份子。在各种版本的传说和考证中,花木兰应该是河南、安徽、河北、山东一代人,也就是古黄河的两岸。在花木兰到佘赛花之间,此处还贡献有红拂女和聂隐娘等巾帼英雄,不负隋唐。

在豫剧电影中,常香玉饰演的花木兰有着鲜明的干练形象,其中刘大哥讲话理太偏,谁说女子不如男脍炙人口。从《木兰辞》到电影中,木兰都是劳动少女的形象,她不应该是迪士尼版预告片中的大家闺秀。南北朝时代都讲究等级制严重的是门阀士族,花木兰作为普通的鲜卑族家庭,显然不的至于汉化到如此程度,那个应该担负家族的荣耀的少女,应该是祝英台。花木兰与《卧虎藏龙》的玉娇龙都有一定程度的女性觉醒,但也不可能达到《神奇女侠》《神奇队长》的程度,目前得到的信息不够多,以上无非是码字民工的絮絮叨叨罢了。

花木兰观后感 篇10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每当吟诵这诗句时,我们就感到了古代女子木兰的勤劳与懂事。当她看到征兵文书时,想到了父亲没有长大成人的儿子,自己也没有长兄。每一卷文书上都有父亲的名字,而父亲年纪大了也不能去战场。木兰便到市场去买来了马鞍和马匹,从现在起要去替父亲应征。从此她与男兵们走向遥远的北方,抗击入侵的敌人。经过无数次出生入死的战斗,十二年后才得胜而归。父母听说女儿回来了都出来迎接她……

看看木兰,再想想自己。自己从小就生活在温馨的生活环境中,从来没有关心过父母,甚至没有为他们做点家务。想到木兰连自己的生命都不顾,为父亲,为家庭去征战,我感动不已。

她不要天子的重金奖赏,也不要做大官,只要回到家乡去看望年迈的父母。看到这里,我仿佛看到了一位勇敢的木兰,一位孝顺的木兰,一位坚强的木兰,一位有着一颗金子般的心的古代的女英雄。

花木兰观后感 篇11

花木兰孝顺、强壮、勇敢、替父亲参军的少女。

这部电影主要说,很久以前,一个村子里住着木兰一家,花木兰父亲年轻时一条腿残废,在家休养。但是木兰十几岁的时候,各家人命令将扮演壮丁角色的男人送到前线参加战斗。其中有花木兰父亲,木兰为父亲女儿做男装,替父亲参军。

其中我最喜欢的部分是木兰和军队一起上战场作战。这时还有最后一个火炮。木兰拿走火炮,瞄准雪山,只听到砰的一声,火炮飞向雪山,引发雪崩,掩埋了敌人。木兰的长官也差点被掩埋。幸好木兰救了部长的命,救了长官,但木兰受伤了,长官立即让医生替木兰治疗。这时部长发现木兰是个女人,就拿着刀准备剪木兰的头发。部长把刀掉在地上说了一句话,还了一次命,说了话,带走了军队

看,这是一部强大,勇敢,惊人的花木兰。我们在学习上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不要像木兰一样遇到困难就退缩。

花木兰观后感 篇12

因为疫情原因好久没去电影院看电影了,随着近期电影院的逐步解封,越来越多的电影定档上映。出于年少时对“神仙姐姐”刘亦菲的喜爱,我迫不及待地走入了电影院,观看了2020年第一部电影—《花木兰》。

说实话我在进入影院之前对这部电影还是有那么些许期待的,刘亦菲、甄子丹、李连杰、巩俐等众多大家耳熟能详的演员也使这部电影在我心中增色不少。但是走出电影院之后,我的心中却充满了迷惑。

在我看来这部真人版的《花木兰》就是1998年动画版《花木兰》的真人翻拍版,但由于是真人版的原因不得不改编了一些剧情,删除一些角色。没错,就是那条红色的小龙,木须。木须龙这个角色的删除使得整部电影的喜剧效果全无,为了弥补删除的部分,创作团队又在电影添加了一些其他的元素。比如说“气”的概念,电影通篇都穿插着木兰身上有着很强的“气”这种设定,却又不去解释什么是“气”,在我看来就是木兰认真的时候很能打,看完整部电影也不知道主创们到底想表达的是什么。

其次我觉得这部电影中充满主创团队对于古代东方的臆想,感觉就是他们觉得东方应该是什么样,就把故事拍成什么样。电影开篇就出现了曾经被网友调侃的我国秘密“导弹发射井”——福建土楼,木兰的家就住在这里。可花木兰的故事发生在南北朝时期的北魏,听名字就知道,这明显是一个中国北方政权,却出现了我国南方的特色建筑。还有就是木兰相亲时那辣眼睛的妆容,化在“神仙姐姐”脸上也仅仅是勉强驾驭,换个人来我觉得就可以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了。演员浮夸的造型设计以及对于中国南北方文化的不熟悉,也无疑暴露了,在创作者心目中,对东方的认知仅仅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

最最让我迷惑不解的是真人版《花木兰》所想表达的思想,电影前半部分用了大量的篇幅来描述“忠、勇、真”所代表的信念,也是木兰从军之后在战场上爆发“小宇宙”的力量来源。可是在木兰为了回家陪伴家人而选择放弃高官厚禄之后,皇帝被木兰的精神所感动,赏赐了木兰一把刻着“忠、勇、真、孝”的宝剑,但有意思的是,那么长的宝剑,明明可以把四个字刻在同一侧,皇帝却把“孝”刻在了“忠、勇、真”的反面,无形之中把两者放到了对立面上。当木兰手握宝剑之时,无论选择为谁而战,势必都是对另一种品德的背叛。主创团队想在短短两个小时的时间里探讨出中国人“忠”与“孝”的思想,显然是不现实,也是不可能的。

截至发稿,《花木兰》真人版的豆瓣评分仅有4.9分,在我看来这部电影就是完全照着动画版的拍,也不至于这么低的分数。当然了,电影情节的好坏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于我来说,能第一时间看到刘亦菲主演的电影就已经值回票价了。

花木兰观后感 篇13

战场上,到处横七竖八地躺着尸体,有柔然的,也有魏国的,地上还淌着一滩一滩的血水......

这是电影《花木兰》中的一个场景。这部电影是我在回成都的火车上看的。它主要讲述了在北魏时期,柔然部落联合各部落进攻魏国,于是魏国向军户征兵。花木兰从小习武,便代替年老多病的父亲女扮男装去参军。在军队里,她见到小时的伙伴——小虎,又结识了一个新朋友——文泰。她的武功、勇猛、智慧使她屡建战功,步步高升,营主、将军、大将军,最后辞掉官职,衣锦还乡,去照顾那个在台阶上等了她十多年的老父亲。

影片中有许多镜头令我难忘,它们在我心灵深处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难忘花木兰穿着军装,骑着马,深情地望了家一眼,就去追赶部队......

难忘花木兰提刀砍杀好不容易被制服的柔然大将,却优柔寡断,于心不忍,听见文泰大喊“快砍!”才狠下心来,用力一砍,鲜血四溅,同时花木兰的泪水也跟着涌了出来.....

难忘花木兰勇猛冲去砍杀四周救驾士兵,直奔主将......

难忘小虎和一些战士为了掩护花木兰等人撤退,任凭刀砍在他们身上也不哼一声,直起伤痕累累的身子,英勇牺牲。真是感人肺腑,火车上许多人和我一样,豆大的泪珠像断了线的珠子般不住地落......

还难忘文泰——七皇子拓拔宏,为了兄弟们的安危,放弃自己的生命,甘愿被俘虏;花木兰为了整个国家的安宁,放弃自己的幸福,让文泰与柔然公主成婚。这是舍已为人的真正体现啊......

看看影片中的花木兰,明知上了战场多半会死,也不让多病的父亲去送死。而我呢?为了一点小事情大吵大闹,和妈妈顶嘴,常常惹父母生气。唉,想起片中孝顺的花木兰,我真是惭愧极了。

我要学习花木兰的勇猛、智慧、孝顺,学习文泰的舍已为人,学习小虎的为国牺牲……

花木兰观后感 篇14

自从《花不兰》的电影上映后,一直都想去看,想看看“赵薇”演绎的花木兰,想知道这个电影版由中国人自己拍摄出来的花木兰到底会是什么感觉,终于在昨天如愿看到了这出电影。看完后内心对于花木兰的牺牲多了许多的不舍,真是造物弄人啊!

论情义与气概,巾帼决不让须眉,虽然少了女性的娇柔,但饱含着女性的细腻感情。夫女之间的惺惺相惜,兄弟之间的默契合作,两军对垒中的严明与关切,班师回国后的积极隐退归乡,赵薇版的花木兰,将人物的心理与感情演绎得丝丝入扣,直接表达出了花木兰在她心目中的形象,富有胸襟且真挚而至情至义,荡气回肠且又幽远。

牺牲,花木兰在这电影版中的牺牲是巨大的,十二年的军旅生活,对最爱之人的离别,对累累功勋战绩的放弃,她几乎放弃了太多,但是细想起来,这么多的牺牲也更彰显出这个传奇式的女英雄在人们心中的位置与其的完整性。内心的世界虽然希望花木兰与赵文泰能在一起,但电影中的这个不能达成的结局更让整个故事更有滋有味了吧,或许赵文泰的放下也正成就了花木兰!

花木兰观后感 篇15

花木兰,她本是一位普通平凡的少女,待在家中,守着父母姐弟,过着男耕女织的宁静生活。然而,可汗的一次大征兵,打破了原有的平静。因为肩负着孝悌的责任,木兰不得不女扮男装,替父从军。

十二年的戎马生活,十二年的南征北战,十二年的思念与痛苦.征战十二年,是一个男子都未必承受得了的,但木兰这样一个极其平凡的女子却经受住了这个严峻的考验。她坚韧不拔的意志,临危不乱的镇静,机敏过人的聪慧的确令人敬佩。但当烽烟过后,尘沙散尽,面对悲凉、冷峻的月亮,她的心怎能不涌起一股悲伤?那一幕幕往事随着凄婉的琴声缓缓飘入她的脑海中,此时的她,怎能不牵挂远在万里的父老乡亲?怎能不渴望曾经宁静的生活?从前的生活虽然平静,但却能守着父母,守着弟弟妹妹,悉心照顾他们,看着他们一天天快乐地生活,这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情啊!但是,战争,这残酷的战争,却让自己与亲人分别两地。人的心毕竟不是钢铁做的,这思乡的愁苦,她怎能没有呢?

回到家中,她迫切地换上旧时的女儿装.理云鬓、贴花黄,其实,木兰也只是一个普通人,她的身上并无豪气,她同天下女子一样,爱美丽,爱生活,有着自己的人生追求。我想,当木兰对着窗子梳妆打扮时,她的内心一定会涌起一股悲痛的凄凉。十多年的征战除了带给她一段千古美名之外,也只留给了她一张逐渐苍老的面孔,回想起那逝去的美好年华,她的心怎能不为之惋惜呢?

哎!木兰啊,木兰,你在人们的心里也许是一位深明大义的巾帼英雄,但在我的心中,你其实是古代劳动妇女悲剧的一个缩影。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