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课件

08-06

老师提前规划好每节课教学课件是少不了的,每个老师对于写教案课件都不陌生。 教案课件是备课的核心,必须要切实写好重点难点,写好教案课件需要注意哪些方面呢?经过精挑细选我们为您推荐一篇优秀的“心理学课件”文章,请仔细阅读以下重要通知!

心理学课件【篇1】

1.自制的儿歌教具。

2.音乐:富有激情的音乐为调整状态,激发激情而用。

音频:学生记忆困惑的内容

3.场地要求

普通教室

4.设置一位计分裁判员【活动方法】

1.通过适宜的“音乐放松”、“感官训练”、“专注训练”等准备活动,寻找最佳的学习状态,把身心完全集中在情景中,使学生始终处于一个有效的开放的学习的平台。

2.综合运用“调整最佳学习状态”、“思维”(3步思维法:连结、发现、创新)、“竞赛”、“庆祝成功”的4步和谐活动法来组织教学。激发学生探索记忆力的兴趣。【活动过程】

一、暖身阶段:

(一)导入

播放音乐《我相信》,让学生尽情放松自己。

(二)进行儿歌记忆游戏,引导学生体验记忆的乐趣。

出示一组数字儿歌:

1象小棍细又长;2象鸭子水上漂;

3象耳朵听声音;4象红旗迎风飘;

5象秤杆来买菜;6象豆芽出水上;

7象镰刀割青草;8象麻花扭一匝;

9象小勺来盛饭;10象鸡蛋打蛋糕。

师:请我们的小演员把这组儿歌表演一下。其他同学试着在他表演的过程中迅速记住这首儿歌

生:表演,余生记忆

生:汇报记忆结果。

师:同学们太厉害了,看一遍表演就记住了这首儿歌。你知道这首儿歌代表的数字是哪些吗?生:师:那么打乱表演顺序,你还能迅速给这些数字按照表演顺序排序吗?

生:打乱顺序表演

生:开始排挑战

庆祝成功:看来同学们非常厉害,都是生活中的记忆高手,要是大家再通过这节课的练习,那对于我们来说记住安全平台的账号密码,记牢游戏的账号密码,甚至是记住每天需要背的英语单词简直如虎添翼啊。

二、转换阶段:

(一)数字记忆展示

师:相信大家都有一个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先不要说出来,下面进行本节课的第二环节,记忆20个数字,仅用2分钟。

出示数字

***0

学生记忆

生1***7

记不全

生2.***7127

记不全

生3***0

完全正确

学生鼓掌,你真行!加10分

师:是不是很难记忆啊!下面请同学们说一说你是如何记忆的?

(二)交流记忆方法下面进行本节课的第三环节,学生记忆方法展示

生1

死记

师:

死记也是一种记忆方法呀

生2:分开记

894208508168

师:好!你发现了记忆的一个最普遍、最重要的原则。分开记忆读起来朗朗上口,有一种节奏美,就像音乐一样啊!我们给它起个名字:节奏记忆法(创新方法1)

生3:数字中含有计算42+08=50

(学生抢着想和大家分享记忆的方法)

生4:我有更好的!我注意到数字含有对称像8168中的两个

8、7217中的两个7,隔2个数子又出现了

生5:我看到数字中的顺序和逆序,像895436721

师:以上3位同学发现了数字的四种美:计算美、对称美、顺序美、逆序美。这正说明了哪句谚语?对!“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这3位同学可谓独具慧眼呀!好!我们把它提炼一下,看能不能找一条能串起珍珠的链子?再给它起个名字:特征记忆法(创新方法2)

好!还有什么呢?出示教具,并轻声唱出

1象小棍细又长;2象鸭子水上漂;

3象耳朵听声音;4象红旗迎风飘;

5象秤杆来买菜;6象豆芽出水上;

7象镰刀割青草;8象麻花扭一匝;

9象小勺来盛饭;10象鸡蛋打蛋糕。

师:1就是小棍,原来数字可以形象化,能不能用形象化的数字编个故事?

生6:讲故事

师:迎接挑战,更精炼一点好不好

生6:

爸爸(8)用勺子(9)把鸭食(4)喂给了鸭子(2),于是鸭子下了一个蛋(0),爸爸(8)给了我(吾5)一蛋(0),爸爸(8)要(1)了六(6)个蛋。后来爸爸(8)和我(5)买了些鸭食(4)喂给了30只鸭子,又下了67个,可它们还要(1)吃(7)。师生大笑(简直一个养鸭专业户)

师:这位同学讲的非常精彩!该故事包含了三种记忆方法:形象记忆法故事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创新方法3)

庆祝成功

以上5位同学将获今天的创新小卫士,记分长给他们每人加10分。

师:接下来,谁还敢来挑战

(三)学生竞赛

音乐响起《春江花月夜》(琵琶版略低,为调整状态,激发热情)

题目推出

(2分钟,记对一个得5分)

庆祝成功(利用规律大部分学生都能记住,得到了应得的分数).师:下面同学们进行分组讨论,针对这两个数字,看有没有更好的记忆方法?

甲组:奶奶的年龄正好是61岁,我家地址正好是38号楼5单401室,我的鞋码是37码

乙组:足球比赛11个人;踢2场球(主场、客场);每半场45分钟;争一个球(对极了);比赛完没有结果,加赛3分钟;任然没有结果,点球决一雌雄!共点5个,主场一方进2,客场一方进0,于是最终主场一方以1:0险胜!

师:甲组用家庭成员的年龄、住址等相关信息来促进记忆,他们发现记忆可以像自己的身体、家庭一样亲切!乙组还用上了足球联赛有关规则来改善记忆,记忆给他们带来了足球之外的享受。这莫不是也应了哪句“生活处处皆学问”的谚语吗?以上两组同学靠生活积累的知识,编个故事,解决了记忆上的困难,应该说是故事记忆法的发展。

庆祝成功(甲、乙组将获得今天的“最佳讲故事组”,并给他们每组每人各加5分)

好!这一节课我们共同总结了5种方法。(即:节奏记忆法;特征记忆法;形象记忆法;故事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当然还有更多更好更快的记忆方法,要想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地,除了要熟练运用我们这一讲学到的5种方法,还要靠你深厚的知识、经验积累,爱好广泛,丰富的想象力和联想力,高超的编故事的能力。

三、工作阶段:

(一)强化讲故事的记忆方法

师:想不想听个故事,我给讲个故事。还记得“花椒、大料、飞机、大炮”的故事吗?(该故事在小孩子中颇为流行,大意是说妈妈叫小明去商店买花椒、大料,小明害怕忘记,口中念念有词,一不小心,摔了一个大跟头,这下可坏了,花椒、大料变成了飞机、大炮)

(学生反映热烈,争先恐后的要亲自讲一讲故事)

生1:讲故事

生2.:讲故事

游戏开始:出示题目:顺序记忆以下5个词组

鞋油、运动鞋、稿纸、牛奶、玫瑰花

要求:

30秒记概念,强调顺序!顺序不对不得分

生记忆大部分学生能够记住

师:

今天记住的,明天还能记得住吗?

师:

编个故事

讲的好的,将获“最佳讲故事奖”

生1:(略)

生2:(略)

生3:早晨起来,迷迷糊糊去刷牙,一不留神竟把鞋油涂到牙刷上,幸快发现的早,要不然,倒霉可就大了!牙刷是不能再用了。扔掉它,怪可惜的,总想找个法补偿补偿。咦,何不用它去刷运动鞋,再用稿纸涂匀;该喝牛奶了,别忘了,给生病的王老师买一束玫瑰花

生4:把鞋油挤进运动鞋,(孩子们最爱做的恶作剧)再用稿纸涂鸦、(坏上加坏)用牛奶浇玫瑰花(奢侈极了!)(加括号的语句为教师加的题注)

师:以上几位同学讲的都不错。特别是后两位同学的故事更精彩,他们二人将获今天的“最佳讲故事奖”。第三位同学故事的可读性强,尤其是他尊敬师长,这一点更值得称赞!第四位同学有点要搞恶作剧的意思了,不值得提倡。但他能打破常规思维,故事显得荒谬离奇,出人意料,趣味性强且易于记忆,不是吗?因此,他也将获“最佳讲故事奖”。

总结:这一节的学习,“故事记忆法”显得更加丰富了,更加色彩化了,就像广告所做一样,画面生动、声音优美、故事夸张、荒谬离奇且出人意料等。

出示题目

2分钟记20个毫不相干的词组,而且要求顺序!

蛋椅子菠萝犀牛套装录音机裤子水龙头香水吊床

书架

箱子杯子牙膏玻璃杯

写字台杂志窗户游泳裤磁盘

评分标准:第一行记住一个得3分;在记对第一行的基础上,每记住第二行的一个词组,另加4分;在记住第一、二行的基础上,每记住第三行的一个词组,另加10分;全部记住的加100分。祝你成功!

小结:这一节我们进行了词组记忆游戏,同学们反映热烈,参与性高,有近半数以上的学生上台表演,分别获得了相应得分数。故事记忆法在这一节中得到更大的发展,同学们可以在课下互相探讨一下有没有更好的记忆方法?

四、结束阶段:

(一)帮助学生解决困惑

师:播放学生一段音频(内容:学生在记忆生词如何读时总是记不住,或者记住了很快就忘了)

师:出示生词:懒惰、平衡、跨越、袭击、红润,谁能用我们学过的方法,帮他顺利的记住这五个词?

生:学生交流帮助他记忆的方法。

师:那么大家在学习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和记忆力有关的困惑呢?小组之间交流一下彼此的困惑。

全班交流困惑,教师选出比较普遍的困惑1---2个,全班一起解决。(鼓励学生多用故事法记忆)

师:以上几位同学讲的都不错。特别是后两位同学的故事更精彩,他们二人将获今天的“最佳讲故事奖”。第三位同学故事的可读性强,尤其是他尊敬师长,这一点更值得称赞!第四位同学有点要搞恶作剧的意思了,不值得提倡。但他能打破常规思维,故事显得荒谬离奇,出人意料,趣味性强且易于记忆,不是吗?因此,他也将获“最佳讲故事奖”。

师: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像今天一样,积极运用各种记忆方法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记忆问题。那样我们的学习生活会越来越轻松,我们的明天也会更美好。

音乐:师生齐唱《明天会更好》

【活动反思】:

在本节课中,暖身阶段的小儿歌可以将学生带入熟悉的情境中,同时利用儿歌巧妙的变换数字顺序,以此来激发学生对于记忆训练的兴趣,达到了在熟悉的环境中进入情境的目的。

在转换阶段,通过一组组数字记忆的练习,运用挑战式的比赛方式成功的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在不断的探索中,学生自己创造了节奏式记忆和特征记忆法。顺学而导,接着引出故事、谐音及形象记忆的方法并让给学生设计有趣的情境进行运用这些方法。

进入到工作阶段后,重点训练学生的故事记忆法,因为这种方法让学生比较容易操作而且趣味性强,在学习及生活中可以很好的运用。结束阶段,帮助学生解决了学习生活中与记忆有关的困惑,并且用《明天会更好》再一次掀起课堂的高潮,增强学生的自信。

心理学课件【篇2】

教学设计的心理学基础

Skinner激进行为主义的核心是,学习完全可以根据可观察的事件来理解、解释和预测的,也就是学习者的行为和环境的前提和结果是分不开的。前提指的是环境中的各种线索,这些线索决定了特定行为是否合适;结果决定了学生行为是否被重复,以及是否被学会。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教学设计实践的影响表现在四个方面:1.强调环境在学习中的重要性;2.行为矫正原理;3.注重学生的行为;4.反馈之后得到强化。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同样强调环境在学习中的重要作用,但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不同的是,它是根据学习者内部的过程来解释学习。Atkinson和Shriffin(1986)所提出的多阶段、多层次的记忆理论一般被认为是信息加工理论的基础。他们认为学习者的三个记忆系统(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从环境中接受信息并加以转换存储和利用。在此过程中,注意、编码、检索、反馈等过程也在起作用,注意使学习者能够接受到信息,编码使学习者将新信息和原有知识相联系,检索式学习者可以从记忆中会议信息并用于适当的情境,反馈让学习者知道自己的反应是否正确得当,反馈还可以提供矫正性的信息以便学习者可据此修正个人行为。

认知信息加工理论对教学设计实践影响表现为两种方式:1.改变了我们队反馈的概念并将研究重心转到了教学的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如何促进或妨碍信息的加工并进而影响学习;2.促使实践者在教学设计中运用各种策略,以此来引导注意、促进信息的编码和检索、提供各种情境中的练习机会。

图式理论认为知识是以被称为图式(指关于一类事物的有组织的较大知识单元或信息块)的信息包形式存储于长时记忆中的。学习者利用已有的图式来解释事件和解决问题并通过经验和学习而发展新的更复杂的图式。复杂的、自动化的图式能使学习者摆脱工作记忆能力的限制,使理解和推理等加工过程得以出现;当缺少合适的图式时,就会使学习者感到很大的认知负荷。

认知负荷理论(Sweller等,)提出应设计一些教学策略来减少教学材料中无关紧要的认知负荷,它使教学设计领域更加关注复杂的认知技能的学习。

情境学习理论中情境所起的作用更为核心、更为重要。与行为主义理论和信息技工理论不同,塔更多依赖于社会文化决定因素,而不是个体心理学,也就是知识是在“有意义的行动(指一定文化系统中的彼此间具有有意义联系的行动)”中自然形成和增加的(Lemke,)。情境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通过学习者参与社群实践而发生的,所谓社群实践指的`是社群成员共有的实践,这种学习将知与行结合起来。

Gagne的教学理论包括三个成分:1.学习结果的分类,定义了人能够学会的能力类型;2.与获得每类学习结果相关的内部和外部学习条件;3.九大教学事件,分别对学习中的某个具体认知过程起到促进作用。加涅认为,不同种类的学习结果必然要求不同的学习条件,这是之所以要定义不同种类学习结果的原因。加涅的九大教学事件作为支持注意编码、检索等内部过程和反馈、评估、迁移等外部过程的学习条件,这些都属于促进一般学习过程的学习条件。

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假设和信息加工理论等的基本假设是完全相反的。信息加工理论认为学习主要是由外到内,学习者从环境中获得信息,以某种形式加以转换,获得知识并储存于记忆中,而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是由内到外,学习者主动对周围环境施加影响,予以阻止或赋予意义,并在此过程中建构知识。

建构主义理论对教学设计实践影响的两个方面:1.建构主义者关注的是高层次、复杂的学习目标;2.它对那些支持建构主义学习目标的学习条件和教学策略等观点也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

小结一下,行为主义理论和认知信息加工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主要的心理学研究项目,加涅理论由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的研究演变而来,并整合了行为主义和认知理论的观点,这些理论共同构成了教学设计领域形成和初步发展的基础。图式理论、认知负荷理论、情境学习理论以及建构主义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后发展起来的,它们为教学设计领域提供了思考学习的其他方式。

心理学课件【篇3】

一、活动目的:

通过了解自己的优点、缺点,最终悦纳自己。

指导语1:同学们人最熟悉的是自己,可是了解自己却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今天了解自己就先从给自己画个“像”开始,先在你的脑海里浮现出来你的形象,然后开始动笔把自己画下来吧!

活动内容:请同学们在彩纸上画一幅“自画像”。“自画像”可以是形象的肖像画,也可以是抽象的比喻画;可以是一色笔画成,也可以是多色笔画成。

提示:老师在寻找典型案例时,可以关注“自画像”的大小、位置、色彩、内容等,还可以关注在画“自画像”和交流时的神情。

指导语2:同学们不论你的绘画技能是好还是坏,都不要感到为难,这个游戏不是绘画比赛,只要求大家画的内容、形式等形象地反映对自我的认识。

指导语1:同学们,我们刚才画了“自画像”,也是对自己粗略的了解,下面,老师提问几个问题,帮助你继续寻找内心真正的“自我”,让你所认知的“我”更加深入。

活动内容:教师提问几个问题,学生把答案写到彩纸上,深入了解自己,对自己评价。

指导语2:现在大家对自己有了评价,那我们在别人的眼中又是怎样的呢?我们也通过几个问题来了解一下别人眼中的你是怎样的?

活动内容:小组内交流,分享“画作”,分析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发现典型案例全班分享。

指导语:这一次活动,使我们懂得了每个人都有缺点和优点,关键在于你如何对待它。对自己了解得愈全面,愈接近实际,也表明自己愈成熟。同时,自己对自己的一切不仅要充分认识,还要坦然地承认,欣然地接受。怀着悦纳自己的心情,把自己看成是有价值的、值得尊敬的人。?

指导语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纵然,现在的这个“我”不是很完美,但这就是我的现状,我没有高估,也没有低估自己。我就是我。当然,我有些地方要是变得完善,我就更加的完美了!

活动内容:让学生用“我xxxx,但我xxxx。”的句式填空接龙。把全班分成两个大组,比赛看哪个组用时短且表达准确。全班参与、分享。

提示:全班分享时老师关注学生心理感受,因为在大庭广众下能够说出自己的缺点是需要的。另外,教师要判断学生表述是否准确,对于能改变的是否采取逃避的消极态度。

指导语2:同学们,我们改变能改变的,接受不能改变的,如此,你学会的不仅仅是悦纳自己,热爱自己,也是在找寻内心的一种平衡。

指导语1:同学们,请设身处地的考虑,如果故事的主人公是你,你会怎么办?为什么?

活动内容:根据情景再现的内容,同学们表演,小组讨论,全班分享。

提示: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情感。环境要温馨和严肃,避免轻率和浮躁。

指导语2:同学们,生活里充满了酸甜苦辣咸,我们没有办法去选择出身、父母、家庭和生活环境。但我们可以去选择生活的方向,去改变自己的心态,这样你会离你的目标越来越近,终有一日会成为你所希望你,理想中的你的。只要你有信心、有毅力!

1.客观公正的评价自己。做到认识自我。

2.用“我xxxx,但我xxxx。”学会接纳自我。

最后,送给同学们一首歌《我相信》。我相信在坐的同学们只要努力就会成功,只要奋斗肯定会给自己营造一个美好的未来!谢谢大家!

1.本课设计理念:

培养学生健康的自我意识,是实现学生自我管理、自我调节进而达到自我教育目标的必由之路。认识当代中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有助于我们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减少教育的盲目性,切实提高教育工作的实效。

本课几个游戏中,“画自画像”展示了一个“内心的我”,让学生对自己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留舍最爱”,则让学生进一步澄清了自己的价值取向。只有这样才能在面对选择、面对诱惑、面对困难的时候,明确目标、做出决策,然后采取行动,执着地追求目标,将目标与行动联系在一起,努力达成目标。

2.相关心理学知识:

(1)所谓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对自己与周围人之间的关系的认识和态度。通过实践活动,人们不仅能认识客观事物,并且也能认识自己,认识自己和客观世界的关系。自我意识不是个别心理机能的显现,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具有完整的内在结构。自我意识的发展在个性形成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人的兴趣、能力、性格、情感、意志和道德行为无不受到自我意识的制约和影响。

(2)青春发育期以少年期为主。少年期的年龄是指11/12岁至15/16岁,这个时期的儿童正处于初中阶段。少年期是个体生理迅速发育直至达到成熟的一段时期。该阶段的儿童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性发展方面都出现显着的变化,其主要特点是身心发展迅速而又不平衡,是经历复杂发展,又充满矛盾的时期,因此也被称为困难期或危机期。

发展心理学家认为,青春发育期进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个飞跃期(婴儿期是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一飞跃期)。进入青春期,由于生理发育的加速和性发育走向成熟,使他们感到不适应,出现不平衡的感受及种种矛盾和困惑。面对这些矛盾和困惑,少年儿童体验着危机感,这促使他们要关注自我的发展和变化。

儿童的发展历程,使他们从面向母亲到面向家庭、幼儿园和学校,不断地向外界环境展开。青春期的“急风暴雨”式的变化,让儿童产生惶惑的感受,与此同时,自觉不自觉地将自己的思想从外向的客观世界抽回一部分来指向主观世界,使思想意识进入再次自我,从而导致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二次飞跃。

青春期自我的兴趣首先表现在关注自己身体形象上。他们强烈地渴望了解自己的体貌,如身高、胖瘦、体态、外貌、品位,并喜欢在镜中研究自己的相貌、体态,注意仪表风度。青春期儿童特别注意别人对自己打扮的反应:对他人的良好反应,体现着自我欣赏的满足感;对某些不甚令人满意的外貌特点而产生极度焦虑。

中学学生的能力和学业成绩更加影响着他们对自己的能力和在群体中社会地位以及自尊感的认识,并逐渐影响着自我的评价。因此,能力和学习成绩是少年儿童关注自我发展、体现自我价值的重中之重。

他们认认真真地看待自己个性特点方面的优缺点;在自我评价中,也将个性是否完善放在首要地位;对他人针对自己个性特征的评价非常敏感。

他们在受到肯定和赞赏时,内心深处会产生强烈的满足感;在受到批评和惩罚时,会感受重大打击,容易产生强烈的挫折感。这是学校和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心理依据。

目的:让学生聆听音乐令情绪平静、身体放松。随着音乐声眼前呈现出画面,通过对画面意义的`分析,让学生思考和感悟自己的心态。

活动过程:

1.每个人找一个舒适的座位,闭上眼睛,调整呼吸,头部、双肩、四肢逐渐放松。

2.室内保持安静,关灯,拉上窗帘,播放音乐。

3.随着音乐声每个人进入一种状态,眼前出现一幅画面……

4.音乐声结束,大家慢慢睁开眼睛,交流自己的感受。

提示:

1.音乐的选择是关键,要选择一些具有空灵感,旋律跌宕起伏,无明显主题的弦乐曲为宜。

2.环境也很重要,周边没有干扰,室内温度适宜、空气流通、灯光暗淡、座位舒适。

3.指导语不可忽视,让学生在指导语的引导下,平静地进入状态。

4.主持人要认真聆听学生对“画面”的描述,注意捕捉“画面”中的细节要素。

让学生体验自己是否有把握机会的意识和表达的愿望。理解“机会面前人人平等”,使学生学会把握机遇,不留遗憾。

活动过程:

1.全班同学围坐一大圈,主持人出示精美礼物,适度的描述与诱导。提问:谁想得到这份礼物?

2.想得到礼物的人举手,主持人从举手的人中,产生6位入围者。

3.6位入围者走到圈中央,面对主持人一排坐好,在6位入围者中自愿产生1名裁判。

4.裁判产生后,主持人把权利交给他,5位入围者分别向裁判陈述自己希望获得礼物的理由,最后由裁判决定礼物归谁所有。

5.礼物送出后,主持人请裁判、礼物获得者和4位入围者谈谈自己的感受。

提示:

1.如果第一轮举手想获得礼物的人很多,主持人要注意考验他们,明确人人都有机会,但不是人人都有结果,对举手者可以试问:你对争取礼物真有勇气?你对获得礼物真有信心?你有信心就请走上一步。假如走上一步的人还是很多,继续考验,再做选拔,直到只剩6—7位。

2.1名裁判听取5名入围者的陈述后,可以追加提问,如:“我认为这礼物具体是什么东西?”、“你得到了礼物准备如何处理?”、“假如得不到礼物你的态度会怎样?”等。

3.礼物一定要包装得精美诱人,有人见人爱的效果。而且最好是能够便于集体分享的礼品如巧克力,并且数量除了一人一粒外最好有多余。这样礼物获得者就有可能做集体分享,使全场的气氛达到高潮。

4.假如出现6位入围都不愿意做裁判的情况,主持人可以在场外聘请一位裁判。

心理学课件【篇4】

课题:小草

年级:初三年级

教具准备:磁带,电源板,电子琴,录音机,小黑板

教学内容:

1、欣赏歌剧作品《洪湖赤卫队》、《托斯卡》

2、教唱歌曲《小草》

3、音乐知识:歌剧

教学目的:

1、通过歌曲的教唱,引导学生用绵延的气息,优美抒情的歌声抒发情感。

2、了解大型音乐作品:歌剧,并能够理解歌剧,学习欣赏方法。

教材简析:歌曲为二段体体裁,以悠长的气息,委婉的旋律抒发了对小草的热爱与歌颂,歌曲为G调。前一段较抒情,后一段是歌颂。

教学重点:

1、用优美、抒情的歌声演唱歌曲。

2、体会歌剧的表现形式。

教学难点:理解歌剧

课时:三课时

第1课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导入

欣赏音乐歌曲《小草》

目的:引出课题

1、师:课前我们先请大家来欣赏一段音乐,同时要同学们思考以下一个问题: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它勾起了你怎样的情绪?

2、(播放录音)听中学初中第五册《小草》

3、学生谈感受

生:略

4、师小结:同学们讲得非常好,刚才我们听到的是《小草》,它表达了作者对剧中主人翁的歌颂之情,听了这段音乐,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自己在生活中的作用:是一棵小草,为社会默默贡献。

(一)、为教唱歌曲作准备

目的:为学生设计唱歌曲的.感觉

1、师:在唱歌前我们先以二条发声练习曲来开开嗓子。

出示课前准备的小黑板:

发声练习

(1)连音练习

135653|135653|1--||

LuLu

要求:气息连贯、悠长、柔和。

(2)连音练习

1353|1353|1-||

Lu

要求:气息连贯、悠长、柔和。

2、在电子琴上选择弦乐合成音色(柔和效果),用中等音量伴奏,指导学生发声。

3、师:请同学们用第二条发声练习曲为老师的范唱领唱,给老师感情提示。

(二)、教师范唱《小草》

在同学们领唱后再接上。

(三)、教唱歌曲

1、让学生看黑板答题

在画报上画G调谱表

师:请说出它是什么调号的谱表,它的音阶如何写?

学生回答板书(略)

2、给学生二分钟时间自习视谱

3、跟伴奏用“Lu”哼唱第一声部旋律(伴奏要求同发声)

师:请同学们找出贯穿始终的节奏

跟伴奏哼唱第一段旋律。

先用“Lu”跟伴奏轻轻哼唱,再唱歌谱,最后唱歌词。

4、完成第二段的演唱

步骤同上。要求学生有感情演唱。

5、创编

请同学为本歌曲设计演唱形式,并予以表演。

生:领唱——合唱等

三、总结教学

师:通过今天这节课,我们许多同学都已学会了表达自己的情感,知道了自己的人生价值。我们应努力学习,学好本领,心系家乡、心系祖国,为祖国的建设事业作出贡献

心理学课件【篇5】

《心理健康辅导团体训练》

心得体会

今天是我上心理健康辅导团体训练体会最深的一天,首先是杨老师一上课的时候就给我们教了一首手语歌,刘欢的《从头再来》,以前我们也会唱,但是都没有像今天这样,既用嘴巴还用手,今天的《从头再来》很振奋人心。

其次,可能我们的同伴们都跟我一样有着一辈子也难忘的体会,那就是我们做的“寻找支撑点”这个游戏。游戏开始,杨老师在讲注意事项的时候,我就想着这个游戏不可能成功吧?让我们猜能支撑多久时,我想到的支撑时间最短,最多不过半分钟吧,可是让我们没想到的是我们居然支撑了2分钟之久。在这两分钟里,真的是考验我们的时间,刚把凳子抽开的时候,我们还没怎么感觉,可是到了后面,我快支撑不住了,我的腿都发抖了,脸也通红了,头上和身上也开始出汗了,这时候我特别想放弃,可要是我这里一掉地的话我们整个团队就失败了,想着不能因为我的个人原因而让整个游戏失败,于是咬牙坚持、坚持、再坚持,最后我们成功了。那一刻的喜悦把一切痛苦都冲淡了。

还有就是测试我们的性格类型这个游戏也非常让我们开心,并且从中,我们都了解到了自己性格中的优缺点。

我相信通过这些学习,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会更加的多姿多彩,面对困难或者是挑战我也会更加的勇敢!

心理学课件【篇6】

4、个体并没有意识到,过去的经验却对当前的活动产生了影响,这种记忆叫:内隐记忆

5、可以用语言传授并一次性获得,但需要意识的参与才能加以提取的记忆叫:陈述性记忆

6、需要通过多次识记才能获得,在利用时又往往不需要意识的参与的记忆叫:程序性记忆

14、先前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前摄抑制

15、后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先前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叫:倒摄抑制

16、记忆材料在系列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发生的影响叫:系列位置效应

17、记忆的内容包括:过去感知过的事物、思考过的问题;体验过的情绪、操作过的动作

18、按照记忆的内容,记忆的种类包括:形象记忆和情景记忆;语义记忆;情绪记忆和动作记忆

19、按照是否意识到,可以把记忆分为:受意识控制的记忆和无意识记忆;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

20、认知心理学按照信息保存时间的长短以及信息的编码、储存和加工方式的不同,将记忆分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21、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有:语言文字材料是语音的记忆;语言文字材料是听觉的记忆;非语言文字材料是形象的记忆

23、回忆:也叫再现;是识记和保持的结果;是对识记和保持的检验;有助于巩固所学的知识

29、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是:相反的关系(内涵越深:个体少,外延窄;内涵越浅:个体多,外延深)

30、个体借助于语言从成人哪里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叫:掌握概念

33、从现实生活的事例中受到启发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叫:原型启发

34、瓦特看到蒸汽能把壶盖顶起来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这是:原型启发的作用

36、一大一小但一样重的两个木盒,掂起来总觉得小的重,这是由于:定势的作用

37、思维的特点有:思维反应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思维可以把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抽取出来形成概念;人们借助于概念又可以认识那些还没有认识的事物;因为有了思维使人的认识具有了超脱现实的性质

38、思维的间接性表现在:思维能通过抑制推断出未知;思维借助于媒介能对根本不能直接感知的客观事物进行反应;借助于思维人们还能对尚未发生的事件作出预测

39、思维的概括性表现在:思维可以把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抽取出来,形成概括性的认识;思维可以把事物的特性抽取出来,加以分类并用词把其标示出来

42、按照已知的信息和熟悉的规则进行的思维叫:幅合思维;求同思维

44、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的关系是:概念的内涵越浅其外延越广;概念所包含的属性越少其外延越广

45、个体借助于语言从成人哪里继承和学会包含于概念中的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叫:概念形成;概念的掌握

46、人工概念是:人工制造的,对自然概念的模拟;认知心理学家在实验室里用来进行概念形成研究的实验材料

48、属于迁移作用的例子有:学会骑自行车有助于学骑摩托车;会骑自行车的人刚骑三轮车时不如不会骑自行车的人顺利;学会了普通心理学再学心理学的其他分之会觉得容易

49、属于原型启发作用的例子有:瓦特看到水开时蒸汽把壶盖顶起来,受到启发发明了蒸汽机;牛顿看到苹果掉到地上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阿基米德洗澡时觉得身体受到水的福利发明了浮力定律;鲁班被带齿的丝茅草划破了皮肤而发明了锯子

50、属于定势作用的有:把放在英文字母中间会把它读成B,把它放到阿拉伯数字中间会把它读成;老师对某位同学印象好,阅卷时会不自觉地多给他几分

53、用来支持思维活动进行的不出声的言语叫:内部言语(内部言语特点:发音器官活动的隐蔽性;言语的减缩性;速度快)

57、患者发音器官正常但说话困难,说不出连贯的话语,这种失语症叫:表达性失语症

59、患者听觉器官正常,能听到声音但不能分辨语音,对字词也失去了理解的能力,是因为:威尔尼克、中枢受到损伤造成的

61、言语的特点包括: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过程;言语是一种心理现象;言语活动离不开语言

63、参与言语活动的皮质部位包括:言语运动中枢;言语听觉中枢;视觉性言语中枢;书写性言语中枢

64、由言语中枢受到损伤造成的失语症有:表达性失语症;接受性失语症;失读症;失写症

65、运动型言语中枢:又叫布洛卡中枢;受到损伤会产生表达性失语症

66、听觉型言语中枢:又叫威尔尼克中枢;受到损伤会产生接受性失语症

70、看了《阿Q正传》后,头脑里可以呈现出阿Q的鲜明形象,这是:再造想象

78、学生正在专心听讲,门“哐当”一声响吸引了大家的目光,这是:无意注意

79、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叫:注意的广度(也叫注意的范围)

81、对选择的对象注意能稳定的保持多长时间的特性叫:注意的稳定性

82、在注意稳定的条件下,感受性发生周期性增强和减弱的现象叫:注意的动摇(也叫注意的起伏)

84、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叫:注意的分散

85、由于任务的变化,注意由一种对象转移到另一种对象上去的现象叫:注意的转移

86、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不同对象,同时从事几种不同的活动,这是:注意的分配

87、表象是: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在头脑中再现的过程;属于形象记忆的范畴;在头脑中出现的事物的形象

88、表象的形象可以在头脑里放大、缩小、翻转的特性:叫表象的可操作性;使表象可以成为想象的素材

89、想象:是以表象作为素材的;是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过程;包括有意想象和无意想象两种

90、属于创造想象的有:作家塑造文学人物的过程;画家构思一幅图画的过程;音乐家谱写一首乐曲的过程;服装设计师设计服装新款式的过程

91、幻想的特点是:其内容和一个人的愿望相联系;其内容指向于未来;科学幻想和理想都是积极的幻想

92、意识包括:外界事物的觉知;自身内部状态的觉知;心理活动的评价;行为的评价

93、无意识的内容包括:没有察觉到的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外界刺激;无需意识控制的自动化的行为;没有觉察到的行为;梦

94、在快速眼动的睡眠阶段里:出现类似于清醒状态下的高频低幅的脑电波;眼球开始上下左右快速移动;梦境开始出现(不能觉察外界刺激)

95、梦的特点包括:梦境的不连续性;梦境的不协调性;认知的不确定性

96、梦剥夺试验证明:做梦是一种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现象;做梦并不妨碍身体健康;人人睡觉都做梦;一夜不只做一次梦

97、注意是:指心理活动对一定对象的指向和集中;心理活动的特点;心理过程的状态

99、无意注意和有意注意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无意注意可以转化为有意注意;有意注意可以转化为无意注意

100、在同一时间内,意识所能清楚地把握对象的数量叫:注意广度;注意范围

101、注意的起伏是:在稳定注意的条件下感受性发生周期性增强和减弱的现象;人人都有得普遍的现象;是由生理活动的周期性引起来的

102、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叫:分心;注意的分散;是和注意稳定性相反的注意品质

103、能够分配注意的条件是,所从事的:活动中必须有一些活动是非常熟练的;活动不能在同一感觉道内完成;活动不能用同一种心里操作来完成;几种活动之间应该有内在的联系

104、需要是:有机体内部不平衡状态的反应,表现为有机体对内外环境条件的欲求

108、激发个体朝着一定目标活动,并维持这种活动的内部动力是:动机

109、由生理需要引起的,推动个体为回复机体内部平衡的唤醒状态叫:内驱力

110、能够引起有机体的定向活动并能满足某种需要的外部条件叫:诱因

113、有意识动机和无意识动机是按照:是否能意识到自己活动的目的 作标准区分出来的

116、当兴趣不是指向对某种对象的认识,而是指向某种活动时便成了:爱好

118、马斯洛把人对秩序、稳定,免除恐惧和焦虑的需要叫:安全需要

119、“衣食足而知荣辱”符合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即人的需要具有:层次性

120、马斯洛把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即希望最大限度发挥自己潜能,不断完善自己,实现自己理想的需要叫:自我实现需要

122、需要:都有对象,没有对象的需要是不存在的;受社会的制约,带有社会性;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是推动有机体活动的动力和源泉

126、动机和行为的关系表现为:统一行为可以由不同的动机引起;不同的行为可以由相同或相似的动机引起;激发某种行为的动机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在支配人行为的动机里,有起主导作用的,也有起辅助作用的

127、以人类的社会文化需要为基础而产生的社会性动机包括:交往动机;成就动机;权利动机;兴趣和爱好

129、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内在动机和外在动机对推动人的行为、活动都能发挥作用;外在动机只有在不损害内在动机的条件下才是积极的;个体的活动主要靠外部奖励推动的话,就会有损于内在动机

130、马斯洛把人的需要分为: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爱和归属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等层次

131、低层次的需要的特点是:无论从种族的演化或个体的成长来说,层次越低的需要出现的越早;层次越低的需要力量越强,他们能否得到满足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只有当较低层次的需要得到基本的满足,较高层次的需要才会出现

132、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缺失性需要是:在种族和个体发展过程中早期出现的需要;关系到个体生存的需要

133、在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的生长需要:是高层次的需要;其满足有益于健康、长寿和精力旺盛

137、情绪和情感可以传递信息、沟通思想,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信号的功能

138、积极的情绪和情感可以调节和促进活动;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则可破坏和瓦解活动,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组织功能

139、有爱就有恨;有喜悦就有悲伤;有紧张就有轻松,说明情绪和情感具有:两极对立的特性

142、近代研究中常把快乐、愤怒、悲哀和恐惧列为:情绪的基本形式

146、在出现意外事件或遇到危险情景时出现的高度紧张的情绪状态叫:应激

147、情绪和情感: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事物与主体需要之间关系的反应;是主体以一种主观感受的形式进行反映的;有其外部表现形式;会引起一定的生理变化

148、情绪、情感和认识活动之间的区别表现在:反映的内容;反映的形式;是否有外在表现;是否有生理变化

149、表情:的产生有先天的,不学而会的性质;的产生有后天模仿学习获得的性质;全人类都相同的是先天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是学习得来的

151、情绪和情感的区别表现在:情绪是感情反映的过程;情感代表的是感情的内容;情绪适用于动物和人;情感只使用于人;情绪具有情境性和易变性,情感具有稳定性、深刻性和持久性

153、情绪和情感的两极性表现在情绪和情感的:动力性;强度;紧张度;激动度

155、划分情绪状态的标准包括:情绪发生的速度;情绪的强度;情绪持续的时间

156、心境的特点有:心境的强度比较小但持续的时间比较长;并不是对某一事件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对待所有的事件;心境的产生都有其原因但这种原因人们又常常意识不到;对人的生活、工作和健康都会发生重要的影响

157、激情的特点有:常由重大的、突入起来的事件或激烈的意向冲突引起;强度比较大但持续时间比较短;会激发出人的意想不到的潜能的发挥;会使人的认识范围变得狭窄,分析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降低

158、强烈和持久的应激反应会:损害人的工作效能;造成许多疾病或障碍的易感状态

159、应付应激的办法有多种,例如,可以:重新评价应激源以调整自己的情绪;采取饮酒、听音乐或从事体育活动等行为以减小压力;调动社会资源,包括寻求亲友的安慰和帮助;在不具备解决问题的的条件时采取回避的策略

162、在遇到鱼和熊掌不可兼得时所体验到的动机冲突属于:双趋式冲突

163、怕货币贬值,存钱会带来损失;花钱买东西,又没值得买的东西时的动机冲突属于:双避式冲突

164、想吃糖又怕胖;想考个好学校,又怕报名的人太多,竞争太激烈考不上的矛盾心理就是动机的:趋避式冲突

165、有多个目标,每个目标对自己都有利也有弊,权衡利弊拿不定主意时的矛盾心情是:双重趋避式冲突

166、对行动的目的有深刻的认识,能支配自己的行动,使之服从于活动目的的意志品质叫:自觉性

171、意志过程的主要特点包括: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行动目的的过程;意志是有意识地调节和支配自己行动的过程;意志是通过客服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的过程

172、动机冲突的形式主要有:双趋式冲突;双避式冲突;趋避式冲突;双重趋避式冲突

174、坚持不懈的克服困难、永不退缩的意志的品质叫:坚韧性;毅力;顽强性

175、善于管理和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动的能力叫:自治性;自制力;意志力

177、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即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叫:智力

178、在组成智力的各种因素中,代表智力发展水平,是组成智力的支柱和核心的因素是:思维力

179、按照能力发展的高低城东可把能力分为:能力、才能、天才等几个层次

181、按照能力与先天禀赋和社会文化因素的关系可把能力分为:液体能力和晶体能力

182、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较少以来文化和知识的内容而取决于个人禀赋的能力叫:液体能力

183、取决于后天学习,于社会文化有密切的关系的'能力叫:晶体能力

184、能力发展水平上的差异的特点是:就人数来讲呈正态分布,两头人数少、中间人数多

185、能力类型的差异是指:在感知能力、想象力以及音乐、美术、体育运动等特殊能力方面

187、智力是:从事任何活动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心理条件;认识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思维力为其支柱和核心的,它代表着智力发展的水平

188、能力和知识、技能的关系表现为:能力是掌握知识技能的前提,决定了掌握知识技能所能达到的水平;能力决定了掌握知识、技能的方向、速度和巩固的程度;在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中也会促进相应能力的发展

189、按能力所涉及的领域来划分,能力包括:认知能力;操作能力;社会交往能力

191、造成能力发展早晚上的差异的原因可能是:早期没有得到良好的受教育和发展的机会;早期的生活道路比较坎坷;成果的创造需要长期的准备和积累

192、素质或天赋是一个人生来具有的解剖生理特点,包括他的:感觉器官;运动器官;神经系统构造的机能的特点

193、素质:是能力发展的自然基础和前提;决定了能力发展的速度;决定了能力发展可能范围

194、能力发展的后天条件包括儿童:正常发育的物质条件;家庭;所在的学校;所处的社会环境

195、影响能力发展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表现为:遗传决定了能力发展可能的范围或限度,环境则决定了能力发展的具体程度;遗传潜势好的环境对他的影响会大,遗传潜势差的环境对他的影响会小

196、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都影响着一个人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各种心理特性的总和构成了一个人的:人格

198、包含在人格中的各种心理特征彼此交织,相互影响,使人具有独特的精神风貌,说明人格具有:整体性

199、外界环境的刺激只有通过人格的中介才起作用,即人格对个人的行为具有调节的功能,说明人格具有:功能性

200、心理活动表现在强度、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等方面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构成了人格的:气质

201、希波克拉底把人划分为: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四种类型,实际上这就是最早的气质分类和气质类型学说(四种液体:黄胆汁、血液、黑胆汁)

202、巴甫洛夫根据实验结果把高级神经活动划分成: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和抑制型等几种类型

203、巴甫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类型是由:两种基本神经过程的三个特性的不同组合

205、粘液质气质类型的高级神经活动过程的特点是:强、平衡、不灵活

212、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叫:性格

214、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绪特征和理智特征是性格:结构的组成部分

215、性格的动态结构指的是:从性格结构的几个方面的联系上,从不同的生活情景中来考察性格

221、人格具有:独特性和整体性;稳定性和功能性;自然性和社会性

222、由各种心理特性构成的人格具有稳定性,是说:人格特点在人的一生中也会发生变化;它对人的行为的影响是一贯的,是不受时间和地点限制的;像“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话的含义

223、气质是心理活动动力性质的心理特征的综合,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表现在神经过程的:强度和速度;稳定性和灵活性 等方面

226、巴甫洛夫认为高级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有三个基本特性,即:强度;平衡性;灵活性

227、气质的特性表现在:感受性和耐受性;反应的敏捷性和可塑性;情绪的兴奋性;心理活动的指向性

228、神经过程强的人,他的:感受性低而耐受性高;能经受较强的刺激,能坚持长时间的工作

229、神经性弱的人,他的:感受性高而耐受性低;不能坚持长时间的工作,容易疲劳

230、正确说明神经性过程特点和气质特性关系的选项有:感受性和耐受性是神经过程强度的外在表现;反应的敏捷性和行为的可塑性是神经过程灵活的外在表现;情绪的兴奋性是神经过程平衡性的表现

231、胆汁质的行为特点是:精力旺盛,行为外向,直爽热情;脾气暴躁,难以自我克制;情绪的兴奋性高,心境变化剧烈;

232、多血质的行为特点是:活泼好动,善交际,不怯生;言语、行动敏捷,兴趣多变,情绪不稳定;行为外向,容易适应外界环境的变化,容易接受新事物

233、粘液质的行为特点是:情绪的兴奋性低但很平稳;反应速度慢,行为内向,举止平和;不善言谈,交际适度

234、抑郁质的行为特点是:多疑多虑,内心体验极为深刻;敏感、机智,别人没有注意到的事情,他能注意得到;胆小、孤僻,善独处,不爱交往;情绪的兴奋性弱,难易为什么事情动情,但防御反应明显

236、气质类型:不决定一个人成就的高低,但影响工作效率;影响对环境的适应和健康

237、气质类型影响:工作的效率;性格特征形成的难易;对环境的适应和健康

238、性格:容易受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直接反映了一个人的道德风貌;更多地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是个体间人格差异的核心

239、气质和性格的区别在于:气质反映的是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性格是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气质没有好坏之分;性格有明显的社会道德评价意义;气质更多地体现了人格的生物属性,性格更多的体现了人格的社会属性;个体之间人格差异的核心是性格的差异

241、性格的态度特征主要指的是一个人如何处理社会各方面关系的性格特征,即一个人:对社会、对集体;对工作、对劳动;对他人以及对待自己 的性格特征

244、性格的理智特征表现在:认知活动中的独立性和依存性;想象中的现实性;思维活动的精确性

245、性格的各种特征:态度特征能够起到决定其他特征的作用;对社会、对集体的态度又是最为重要的态度特征;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机械组合,在不同的场合下会线路出它们的不同侧面

246、弗洛伊德人格结构中的本我:指的是人的原始的无意识本能,特别是性本能组成的能量系统;包括人的各种生理需要;寻求直接的满足,遵循快乐原则;是社会道德规范和价值观念内化的结果

247、弗洛伊德人格结构中的超我:位于人格结构的最高层次;遵循道德的原则,是道德化了的自我;起着抑制本我冲动,对自我进行监控以及追求完善境界的作用

248、弗洛伊德人格结构中的自我:位于人格结构的中间层次;遵循现实性的原则;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起着调节的作用

250、人格特质理论把特质看作是:构成人格的基本元素;决定个体行为的基本特性;评价人格的基本单位

幼师资料《心理学课件》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师资料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心理学课件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