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万历十五年心得体会合集

07-30

看见必读的“万历十五年心得体会”相关精品文章分享给您,非常荣幸邀请您浏览本页内容。茅塞顿开,常常在思考之后发生,我们需要将自己的所思所感写下来。心得体会中,我们可以剖析我们内心最深处的思考。

万历十五年心得体会【篇1】

黄仁宇写的《万历十五年》这本书的核心思想就是"万历十五年平淡无奇,明朝注定灭亡。"也就是说,在平淡无奇的一些日常生活背后,导致了一个不平凡的大帝国的灭亡,这实在是非常经典的。你仿佛看到冰山上面的一角,然后感觉到底下有一个巨大的冰山,在支撑着它,使你认清一个历史的必然性,明朝的灭亡并不是决定在李自成打进北京城,而是决定在万历十五年。

我们可以把万历十五年这个时期的明朝看作是一个家族企业,万历皇帝就是这个家族企业的继承人、董事长;把第二章所写的首辅申时行当做是他任命的CEO;把第三章写的张居正这个人,当作是一个前任的CEO,你可以比较前面的CEO跟后面的CEO做法有什么不一样,从而影响了什么样的一个未来;第四章,"活着的祖宗",你可以看作是这个家族企业所遗留下来的一些企业文化、企业的价值观,所带来的一些制约,祖宗虽然已经死了,可是仿佛活着,你的权力和限制都是来自祖宗,但是到底对一个人影响有多大,又与这个人的能力有关系,如果万历是唐太宗或者康熙这样的皇帝,把他摆在同样一个地方,做的肯定是不一样的事情。

第五章所写的海瑞,是一个低阶别的政府官、地方官,有点像我们分公司、办事处的主管。他们直接接触客户,立即服务,为当地服务。然后他也会产生书中所讲的困惑:到底是听朝廷的,还是要听老百姓的?类似这种矛盾。像以服务为导向的部门,自然是以客户为先。但是,朝廷的意愿与百姓的心声,永远是两难的选择。

接下来戚继光。戚继光是一个将领,他去打倭寇,这比较像行销部门,跟竞争对手作行销的战争。例如我从台湾被派到大陆来,就是一个外派的将领,就是要来攻打这个市场。而在打仗的过程当中,必须要用掉公司大量的资源,但这个仗要怎么打,公司就要因此决定怎样去分配资源。

如果说"活着的祖宗"代表了历史的包袱、历史的价值观、或者是朝廷上层的价值观,第七章讲到的李蛰正好相反,代表的是下层平民文化的价值体系和思想体系,他比较接近老百姓,可是跟上层的思想体系有一些冲突,是"自相冲突的哲万历十五年读后感1000字学家"。这就好像刚进公司的大学毕业生,感觉公司的上层,就像是"被腐化的知识分子",权力很高,已经萎靡了。

从第一章念到第七章,从"公司董事长"内心的转变,一直看到普通人的思想。然后你会慢慢醒悟,平淡的"万历十五年"如何决定了几十年后明朝的灭亡。把它归到你现在的企业里面,或许这一周也是平淡无奇,和以前一样,但可能公司未来的五年就决定在这一周,不是因为这个礼拜产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变局,不是!而是在这一周背后,有一个很大的冰山、一个很大的体系在运作,有形的官僚体系,加上无形的思想体系在运作,而导致了你五年后的景况。

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当我们观察身边周遭组织里的这些人,从他们日常的做法、想法、看法当中,可以看到企业未来的兴衰,从而培养出一种对未来的洞察力。所以很值得我们去品读。

万历十五年心得体会【篇2】

万历十五年阅读笔记及阅读后体验模式,欢迎阅读评论!

洋洋洒洒近三十万字的《万历十五年》今天终于读完了。一部历史书竟能让我如饥似渴、手不释卷地读完,连我自己都感到些许诧异。一本书只写了一年——万历十五年。它写了好几个人和好几件事。这一幕并不小,正如书的作者黄仁宇所说:

历史上,万历十五年实际上是光年。

大师是能够简化复杂问题的人。比起许多鸿篇大作,《万历十五年》实不能算是大作,但作者在看似平淡的一年中,却浓缩了整个中国历史的兴衰成败,以小见大,知微见著,将整个中国历史映照在平淡而普通的一年,仿佛读完这一年,顷刻间便能在读者的脑海中建构起清晰的历史脉络一般。在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知一叶知秋的写作方法,反映了中国历史的整体面貌。

同时,黄仁宇先生的文学创作方法,使读者一点也不觉得枯燥乏味的史书,而是品尝**鉴赏诗歌,匆匆读完。读完后还感觉唇齿留香,余香满颊。细细玩味着,浅浅尝茗似的,在脑海中回味,咀嚼,消化。

简直就是在品尝一道大厨精心制作的文化大餐。

当我们品味这道美食时,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深刻洞察力。中国是一个具有浓厚文化传统的封建王朝。秦朝统一中国以来,汉武帝只尊儒学,废学百家,在政治上确立了封建王朝的发展方向。以地域上的统一,思想上的统一,精神上的统一引导中国的发展。

众所周知,先秦哲学是百家争鸣的时代,但在汉代,它只推崇儒学,这不能归结于生物的随机选择,而是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在以土地为基本生活资料的封建王朝,儒家强调仁、义、礼、智、信,这一点非常重要。

钱穆先生曾经说过,中国的国家是国家和家庭的结合体。从君主到户主,它在自己的管理中拥有绝对的权力。这便是儒家所推崇的“仁”。家庭内户主具有权威是生理中产生的,而君臣关系则是一种社会关系,儒家的“仁”很好的调和了个中矛盾,使得家国一体。

家是一国,国是一家。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万历皇帝是具有绝对权威,自己可以随心所欲,读书笔记.但在儒家思想的拘束下,张居正、申时行等代表的士官阶层对皇权却是一种无形的钳制。

这与西方的三权分力是不同的,三权分力讲究平等,而一士官阶层对皇权的钳制则是不平等的。士官对皇权要尽忠、尽孝、尽义,是为了辅佐皇帝,而在道德上给予的拘束。这不是法律意义上的,但中士也要求自己的良心和道德。

这就形成了重礼轻法、重德轻法的封建文化氛围。每个学者都有自己的道德标准、良知和政治抱负。从这里看,张居正死后被谏,乃至于被鞭尸,也就不足为怪了。

在家国同构的社会,讲究尊上敬祖。尊上为忠,敬祖为孝。自古以来,忠孝在封建王朝就占据着最高的地位,这也是最高的道德标准。

儒家常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家中的礼可以用于治国,孝可以上升为忠。

观其《万历十五年》一书,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李贽等等,哪个不是先强调家,再来治国的呢?

《万历十五年》展示了一幅封建王朝的全景图。它就是一只张着血盆大口的饕餮怪兽。它要吃人,它将人变成怪兽。

张居正死后被吃掉,海瑞被吃掉,申时行被吃掉,戚继光被吃掉,无数人被这张血淋淋的臭嘴吞下。正如鲁迅先生所说:这是一个吃人的社会,这是一个吃人的社会。

万历十五年心得体会【篇3】

——读《万历十五年》有感(最新)

《万历十五年》,一部业已出版发行30多年却因为电视剧《人民的名义》突然为大众所熟知的明史专著,作者系黄仁宇,旅美学者。与以往的史书不同,《万历十五年》选择了1587年这个时间节点,着重描述了万历皇帝、张居正、申时行、海瑞、戚继光和李贽等人,解构了1587年前后这个国家的各种复杂现状。看完本书,结合我对明史的肤浅理解,我感到如下。

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历来重视儒家思想治国,强调仁义道德而忽视法律,至于明朝而登峰造极。洪武皇帝自立朝开始,通过在农村设立“申明亭”“施善亭”等一系列举措,对整个帝国产生巨大的影响。一方面,几千年一以贯之的仁义道德很容易为广大国家的臣民所接受,并产生巨大的认同感,使国家迅速能够按照传统秩序运行。

另一方面,法制的成长被遏制,抽象的道德取代了法律,“上自官僚下至村民,其判断是非的标准是‘善’和‘恶’,而不是‘合法’或‘非法’”。

儒家标榜的仁义道德确实造就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文人义士,南宋的文天祥、陆秀夫,本朝的海瑞,便是这样的代表。尤其是,崖山之役中十万文武将士跳海殉国,极致显示出了儒家的风骨和义士的悲壮。但是,现实中,更多的是满嘴仁义道德背后却屈于现实的随波逐流。

即使是名臣张居正,也不能免俗:一方面作为帝师,从小就教育万历皇帝勤俭节约、行止合乎礼仪,另一方面自己却接受这来自各地包括戚继光送来的冰敬、碳敬等各种名目的贿赂。张居正出行更是需要32个轿夫,竭尽铺张之能事,违背了洪武皇帝开国之初设定的乘轿规定,也是典型的公车腐败。

张居正死后被查抄家产,计**2426两、**157790两、金器首饰4709两、银器首饰5410两等等。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说,张居是一代为大明国做出巨大贡献的名臣,但他并不是一个真正的清官。文士们对于仁义道德的过度标榜,某种程度上也是万历皇帝消极怠工的元凶。

万历皇帝逐渐发现,他身边的这些文人大臣经常以各种理由举报他的言行。典型的是,他立太子的本意被大臣们以长幼有序之名生生剥夺,再多的挣扎也是无谓之举。申时行的太极拳和其他学者的劝谏让万历皇帝感到失望。

“万历皇帝以他的聪明接触到了事情的真相,明白了立常洵的计划不能成功,就心灰意懒,对这个实际操控的官僚集团日益疏远,采取了长期怠工的消极对抗。”朱元璋有能力废了丞相一职,却无力改变标榜着仁义道德的千万文士集团的崛起。明朝属于朱家,从某种意义上说,是文人群体。

提到文士集团,不得不提起文士集团组成的**——科举制度。明代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考试科目沿袭唐宋旧制度,以四书五经为主。最重要的考试形式是八股文:

“其文略访宋经意,然代古人语气为之,体用排偶,谓之八股”。八部制选拔的形式和内容必然难以选拔出真正的人才,真正有才能的人才往往被挡在仕途之外。选拔出来的人才素质相对较低、学究化,不具备管理部门要求的素质,但已成为大明江山的实际控制人。

明代的货币、经济、税法等方面存在的诸多弊病,究其祸首,恐怕就是文士集团的素质问题。在那些给事中眼里,边陲危机不要紧,纸钞泛滥不要紧,倭寇作乱也不要紧,只要天地礼仪在了就行,还不如骂几句皇帝博得个名誉来得实在。同时,在明朝文举鼎峰的同时,武举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重文轻武导致了武官缺乏、战斗力下降等诸多问题,比宋朝有过之而无不及。

你是戚继光。如果没有学者张居正和学者谭纶升,所谓消灭侵略者的野心只能是奢望。

谈到科举制度,我们不得不提到中国古代科举的选拔机制。春秋以前,基本世袭为主。到了汉代,发展出了征召、察举、举荐等等。

到了魏晋时期,又出现了九品中正制。科举制度始于隋唐,在一定程度上打破了贵族宗族的垄断,给了普通人希望。但是,即使在科举考试制度中,也不能避免出于自私目的的一些弊端。

将一些有中进士希望的、名气较大的亦或是同乡提前招入身边,形成一个个小集团,在整个明朝屡见不鲜。与之相匹配的是,就业不是以人才标准为基础,而是以小群体的伯乐制度为基础。说你行你就行的风气,在明朝中后期之后愈演愈烈。

万历十五年后,东林党崛起,吹嘘天下人,大明王朝开始一步步走向灭亡的边缘。

皇帝不理朝政、文士党争与腐败、国库因修帝陵而进一步亏空、军队虚弱无力,这一切在万历年间显得尤为突出。虽有瑕疵但能匡扶社稷的张居正死了,模范执行孔孟之道的古怪官僚海瑞死了,一代民族英雄戚继光死了,活着的,剩下的,不过是满嘴仁义道德的皮囊,自我标榜的文士,如此而已。

万历十五年心得体会【篇4】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600字心得体会:

伟人和政治家,谁更值得敬仰?你又想成为谁?张居正太善良,太残忍;太聪明,太愚蠢。张居正有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他意识到改革必须以摧枯拉朽般的力量摧毁原本的一切,在废墟上重建。他剑指文官作风,甚至过于严厉。他想要富国强兵,百姓安康。他之所以要辛苦钻营,权倾朝野,是因为不做一个杀伐决断的首辅,改革必然受到阻碍。即便在这过程中他谋取私利,那么试问做到内阁首辅的位置想要敛财何须至此?

太善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何须大动干戈推行新政?太残忍,想要根除陈腐做派必然会在当时造成损伤。太聪明,出身贫寒要有多大的才能和城府能坐上首辅的位置,又是怎样的深谋远虑能找到国家运行的软肋?太愚蠢,耗尽了自己的一生,却落得了满朝文武的批评,死后甚至成为了攻击的符号。

所谓错误,“张居正的根本错误在自信过度,不能谦虚谨慎,不肯对事实作必要的让步”。张居正从来都没有错,只是成为一个伟人和得到善终,中间横亘着最遥远的距离。

申时行,大智慧的典范。申时行是处理人际的高手,“没有忽略文官的双重性格:即虽为公仆,实系主人;有阳则有阴。他必须恰如其分地处理此中矛盾。”时势要求申时行充当和事老,他就担任这样的角色,至于别人的评论如“首鼠两端”,就只能付之一笑。

申时行是机器运转的润滑剂。这个世界需要伟人竭心尽力将光明带到人们眼前,更需要有这样的人拼尽全力将黑暗挡在背后。申时行是太极高手,懂得怎样协调皇帝与文官,以及文官之间的关系,保证思想的传承和国家的有序。更令人惊叹的是,做完了这一切,他能够全身而退。然而,出色的政治家和伟人之间,仍然横亘着最遥远的距离。

然而,世间没有张居正,那么时代永远不会进步;世间没有申时行,那么国家将会陷入混乱。为人若如张居正,无愧于心,却不得善终;为人若如申时行,左右逢源,却无所作为。

这两个问题,真的很难回答。

万历十五年心得体会【篇5】

万历十五年主要内容介绍及阅览经验作文,欢迎阅读评论!

万历十五年简介

《万历十五年》是1997年5月出版的一部明史研究专著,作者是黄仁宇。

万历十五年主要内容概括

1587年的历史事件也是一个在未来掀起波澜的机会。换一个视角来解读历史,世界变得更立体。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

当年,在明朝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其间关系因果,恰为历史的重点。

其著作主旨在书中末段看出:“当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各人行动全凭儒家简单粗浅而又无法固定的原则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创造性,则其社会发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补助技术之不及。

”万历十五年,亦即公元1587年,在西欧历史上为西班牙舰队全部出动征英的前一年;而在中国,这平平淡淡的一年中,发生了若干为历史学家所易于忽视的事件。这些事件,表面看来虽似末端小节,但实质上却是以前发生大事的症结,也是将在以后掀起波澜的机缘。在历史学家黄仁宇看来,因果关系才是历史的焦点,我们伟大的历史征程从此开始

这本书融会了黄仁宇数十年人生经历与治学体会,首次以“大历史观”分析明代社会之症结,观察现代中国之来路,给人启发良多。英语引进后,被许多美国大学作为教科书采用,并两次被美国卷奖提名为历史好书。

万历十五年读后感作文

这是华裔学者黄仁宇写的一本好书。该书于1979年在美国首次出版,并多次**。我是在阅读了王小波的“不新的《万历十五年》”一文后,才上网购得此书阅读的。在读书中,通过书里提到的文章和人,再去找自己有兴趣的书来读,这种是我自称为“顺藤摸瓜”读书法。

由于这个读书法,我最近重点购买了一些“读书笔记”类的书籍来阅读。

《万历十五年》是一本历史学范畴的书。在我的阅读目录中,应该有三大类:文学(文学)、历史(历史)和哲学(哲学)。在阅读一个人的著作前,读书笔记.

最好先m阅读他的传记或者简介,这样,才会对作者写作的立场、背景、动因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有利于自己对作品的理解。这个也是我自称为“摸清背景”的第二个读书法。因为这种二读法,我还买了更多的传记来读。

通过阅读,我想建立自己的阅读方法和书目体系。

再来谈谈《万历十五年》这本书吧。全书以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为历史时间的横断面,然后讲述了与这个横断面有关的六个人物——一个皇帝(万历)、两任元辅大学士(张居正、申时行)、一个模范官僚(海瑞)、一个杰出孤独的将领(戚继光)、一个自相冲突的哲学家李贽。最后,从作者的大历史观得出结论:

1587年,即万历十五年,表面上无事可记,然而四海升平的表面之下,千年帝国崩溃的隐患早已埋下,所以,书中所述的人物都是悲剧性结局(皇帝也不例外),故万历十五年的历史,也是失败的历史!

读了这本书后,引发了我的另一个思考,就是我们现在一再提的“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究竟我们民族历史那个阶段、那种机制值得我们骄傲,更值得我们在当今列强环伺的国际形势下提出“复兴”的口号?如果说中国的汉唐盛世值得我们后人“复兴”,那么,万历十五年的悲剧,不是由汉唐而来的吗?

万历十五年心得体会【篇6】

初次接触书名,给我的直觉,无非是写万历十五年那一年发生的历史事件。该书是黄仁宇先生的成名之作,三十年之呕心力作。最早在美国出版,该书的英文名字翻译成汉语就是平淡的1587年。大明立国近三百年,我国封建社会近两千年,但但摘取这一年,能写出什么样的历史?读史可以明志,读史需要一颗宁静的心,去解读那深邃沉淀的历史。我细细翻来,每天读那么一小段,合上书本之后,又再去慢慢回味。瞬间,那种弥漫着焦虑,挣扎,痛苦的人物,一个个活生生起来。从首辅大学士张居正,和事佬申时行,思想家李贽,军事家戚继光,清官海瑞,以及万人之上的万历皇帝,没有一个不是生活在痛苦之中,他们现实的遭遇和治理天下的宏大理想,都有着无法弥合的冲突。这些人都没有善终,甚至于抄家罚没。这是一本以平淡的1587年为基本支撑点,然后让人物陆续施展自己的政治包袱,现实与理想的碰撞,失败后的毁灭。

作者以一斑而窥全豹的方式,一丝一缕的分析,视野直指上千年的中国历史。中国从汉代独尊儒术之后,中华民族的历史,基本上都是以儒家思想和孔孟之道来统治天下。历朝历代,都是通过庞大的文官集团,实行郡县制,来统治全国。隋代以后,通过科举制度来选拔官吏,这些文官从小就饱读经书,满脑子的孔孟思想,都以仁政爱民为基本的做官准则,时刻要体恤民情,以民为本。这些封建社会的官吏,薪俸很低,要维持自己家庭的生计,享受锦衣玉食,根本无法实现。然后就行成了一套官场的历史潜规则。一方面道貌岸然的宣扬孔孟之道,一方面又鱼肉百姓,实现自己小团体和大团体的利益最大化,为自己的贪x腐坏找到更合理的借口。在封建社会,历代帝王,都是宣传以德治国,没有健全的,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即使有相关的法律制度,也被历史潜规则打破。同时官员为官的行为,又缺少及时的监督和制约,这就造成了官员们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阳奉阴违,完全为自己的小九九做打算。官员的脸只会向上看,只对上级负责,又怎么会对百姓负责?那些文官们内心深处的尴尬和不安,也对他们的思想产生很大的影响,一方面是圣贤书的教导,一方面是现实里必须接受的官场潜规则。当文官们在扪心自问和尴尬之后,聪明的大脑很快就会适应这样的官场潜规则,搜刮起民脂民膏,哪里还会有怜悯之心?

在这一制度下的悲情人物,首推海瑞。海瑞是个清官,是个楷模,正是因为寡而鲜,才能成为模范,满朝文官都是海瑞,何来楷模?当海瑞在孔孟思想的熏陶下,立志做为一个清官的时候,他的私人道德其实已经和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公共道德,或者说官场潜规则发生了冲突。很多文官,都知道自己去贪x腐坏是不对的,但是,你要想在这个圈内生活下去,你就必须去贪x,去随波逐流,否则,只有头破血流。儒家思想的道德体系,给予了海瑞无穷的力量,让他无所畏惧的站在反对贪x腐坏的最前沿。可是,整个文官集团,都满足于现状,并安于现状的时候,他们所接受的孔孟之道的思想,就发生了根本的质变。一方面认识到遵守道德体系要丢官罢官,一方面又要宣扬道德体系来维护他们的统治,就会表面装作清廉的样子,背地里哗哗的数银子。越是高调的文官,越是最大的贪官。道德以阳的一面存在,而私欲则以阴的一面存在。当道德给他做了一个幌子的时候,私欲就可以无限制的膨胀。当道德可以代替管理国家的时候,文官集团里的官员,则会打着道德的幌子满足自己的私欲,每个人从骨子里并不鄙视海瑞,甚至是仰望海瑞,但是,没有人愿意做海瑞,这就是封建社会文官集团的现状。

对于孔孟之道的作用,历代皇帝都极力推崇。他们和他们的文官集团想用道德的力量,来统治他们的疆土和人民。用道德体系来保障乡土秩序,而不去大力的发展科学技术。在1587年,万历领导下的文官们在勾心斗角的时候,西班牙人带着他们的坚船利炮,发动了对英国的全面战争。西方也拉开了全面的工业革命。历代皇帝都会被推崇为人的楷模,上天之子。万历从懵懂无知的小皇帝,到励精图治的精干皇帝,再到颓废无为的慵懒皇帝,他的思想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他在年轻的时候,多么的想建立一个强盛的大明帝国,而且亲身去实行各种礼仪规范。来实现以礼来建立人们对道德的信心。可是,当他在看穿了这些文官们的阴阳两面以后,思想发生很深的变化,开始了消极怠工。他的消极怠工,不是针对个别文官,而是针对整个道德礼治体系。在传统戏剧里,皇帝都是至高无上的权威,有生杀予夺的大权,而了解了万历的遭遇之后,也明白过来,皇帝并非可以随心所欲,皇帝只不过封建帝制里的一颗最大的棋子而已,而且始终受着道德礼教体系的压抑和控制。

励精图治,呕心沥血的万历首辅张居正。他几乎开创了万历盛世,把明朝多年的积弊,表面上一扫而光,国库充盈,而实际上他为明朝的最后灭亡埋下了最大的祸根。他死后遭遇清算,其实与万历关系不大,主要是因为他的性格造成的。从小就接受孔孟之道教育的张居正,身居首辅之后,一心只想把大明江山,打造的秀美绝伦。他所实施的改革制度和现行的文官制度格格不入,他没有从根子上发现,一次大改革措施,要从根本上能让绝大多数文官相安无事,否则理论上的完美,最终也是以惨败收场,历史上的王安石变法也是如此。他的死后被清算,甚至他生前所提拔的官吏受到牵连,这不能不说是他一生最大的失败,当他所处的那个时代的文官体制上有缺陷的时候,他以个人之力,想改变整个时代,则是多么的渺小无奈。以至于后来的首辅申时行,好像看透了其间玄机,做起了和事佬,成了一个万历皇帝和文官之间的缓冲剂,为此不惜牺牲原则。他们二位的做法,初衷都是好,都是想让大明帝国的国家机器正常运转起来。可是张居正的缓冲剂失效了,造成了他死后的被清算。在文官集团和万千小民之间,明朝所采用的就是以礼和道德来维持国家秩序,也可以理解为,明朝并没有真正以《大明律》来维护他们的统治秩序,而是靠道德和礼教,而道德和礼教又是比较抽象的一些准则,在私欲面前,不堪一击。正是这腐朽的制度,才造就了一幕幕惨绝人寰的改朝换代的悲剧。

历史就是这样的神奇,透过历史能读懂未来。历史总是在创造匪夷所思的故事,相同的历史,由不同的人去描述,就会有不同的历史观。历史的真相往往隐藏在细节之中,不同的人发现的细节不一样,所得到的感悟就迥然不同。《万历十五年》所表达的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的缩影:绝对大多数的人都穿了件绚丽的外衣,那就是满口仁义道德,背地里却干着伤天害理的勾当,来满足自己的私欲。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有关万历十五年心得体会合集》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师资料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万历十五年心得体会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