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教案及反思模板

08-16

经验时常告诉我们,做事要提前做好准备。身为一位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孩子们能学到知识,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准备好教案来加强学习效率,。教案为学生带来更好的听课体验,从而提高听课效率。幼儿园教案的内容要写些什么更好呢?有请阅读小编为你编辑的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教案及反思模板,请收藏并分享给你的朋友们吧!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教案及反思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邓、植等13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在读文感悟中,初步了解邓小平爷爷,激发保护环境,植树绿化的愿望。

教学准备:课前收集邓小平爷爷的资料及树木知识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播放歌曲《春天的故事》。

师:歌曲中所唱的人,你知道是谁吗?你对邓小平爷爷有多少了解?(出示课件、图片资料,师生共同介绍交流)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邓小平爷爷植树的故事。板书课题,学生齐读。

师:看到这个课题以后,你们想到了什么?(培养学生质疑、设疑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认识汉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圈出文中的生字,把它们和在文中连成的词一块儿多读几遍。

2、字词教学。

(1)、小老师带读(有注音的词),想带读哪个就读哪个。

(2)、开火车读。(有注音)

(3)、集体读。(无注音)

(4)、小组合作学习,互相交流识记汉字的好方法,最后小组长检测。

(5)、教师检测,生齐读识字卡片。

3、学生再读课文,给自然段标上序号,并选择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读给大家听。

三、读懂课文。

1、学习最后一段。

出示课件(图片):一棵苍翠茁壮的柏树。

师:同学们,这是一棵怎样的柏树?(进行语言文字训练)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小平树,你知道为什么吗?

指名读最后一段。

理解亲手,用亲手说一句话。

2、质疑问难。

师:看着这棵柏树,你有哪些问题要问问这棵柏树?(鼓励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把问题归归类,让学生自己讨论解决。)

问题如:a.柏树是什么时候种下的?

b.邓小平爷爷是怎样种这棵柏树的?

c.邓小平爷爷为什么要种这棵柏树?

(像a类问题引导学生读文解决,b.c类问题放入第二课时讨论解决。)

四、再次巩固生字。

五、指导写爷、节。

观察,师范写,生练写,互相评价。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教案及反思 篇2

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认识13个生字和3个偏旁,并书写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炎帝种植稻谷的故事,知道人民为什么称呼他为神农,体会他的奉献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读懂课文,体会他的奉献精神,激发学生热爱生活。

3、正确书写田字格中的8个生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投影

教学方法:游戏法、讲读法、情境法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大家听爸爸妈妈讲过传说吗?这节课就学其中的一个。

二、认识生字,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多读几遍。

3、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4、学生再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个字音。

三、图文结合,读懂课文。

1、炎帝是什么人?

2、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3、文中讲了炎帝的一件什么事情?

4、炎帝怎么想到去种植稻谷的?

5、炎帝为什么要做成香喷喷的食物给别人吃,还把种植方法告诉大家。

6、人们为什么称炎帝为神农。

7、你觉得炎帝是一个怎样的人

四、总结全文。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文中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巩固全文,体会朗读。

1、分段开火车读课文。

2、讨论:你喜欢课文中的小朋友吗?为什么?

3、教师小结。

二、识记生字,积累词汇。

1、抽读本课生字卡片。

2、开火车进行扩词。

3、反馈识字情况,交流识记方法。

4、出示词语花篮

(1)指名读,齐读。

(2)你还喜欢课文里的哪些词语,说一说,再抄到花篮中。

(3)比一比谁积累的词语多。

三、认识偏旁,书写生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认读。

2、分类识记,指导书写。

(1)独体字:方农

(2)左右结构:收给

(3)上下结构:金食谷

3、学生书空。

4、教师板演示范。

5、学生仿写。

6、教师巡视指导。

四、书写展示、评议。

板书设计:

26炎帝的传说

看想种教

尊称神农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教案及反思 篇3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再、象、像等六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喜欢曹冲这位爱动脑筋,想办法的小朋友,感受曹冲的聪慧。

4、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教学重点、难点:识字和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的读课文。

教学重点:认字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1、板书课题,读课题,学习生字称、象

2、读课题后质疑,师梳疑:谁称象?这是头怎样的象?为什么要称象?怎么称象的?结果如何?

二、初读感知。

1、自由读课文,标一标自然段、圈出生字,读准字音。

2、出示生字,抽读,齐读。鼓励学生用自己熟悉和巧妙的方法记住生字。

3、小组交流,介绍自己记住生字的诀窍。

注意称、秤、和沉的区别。艘是平舌音。株、址是翘舌音。

4、识字的巩固。认读生字卡片。

三、自渎感悟。

1、生自由读课文,看还有不认识的字吗?

2、教师示范朗读。

3、自渎感悟:课文里介绍称象有几种方法?哪种办法好呢?在小组里书说你对这些办法的看法。

4、实验演示,突破难点。

教师可用多媒体或模型演示大象如何上船,是船身压低位置,再演示装石块。,使船身压瑟与大象等高,从而称出石块重量而知道大象的过程。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疑问,通过演示,再读课文,感悟文字。

5、老师小结,启发创新。

曹冲称象的办法比其他两种办法都好,这种办法,即不需要造称象的大秤,也不必把大象宰了,他很有创造性。曹冲的办法实际利用了水的浮力原理。想一想:你还有没有比这更好的办法?

6、读后表达。读第四自然段,说一说曹冲称象的四个步骤。

四、指导识字。

要求一看,二描,三写。

注意指导关键笔画。点、照二字指导四点底。

象、像二字指导象字:下面的弯钩写正,起笔和收笔都在竖中线上。

再字要把下横写长,注意第四笔是x。

六、课外实践:把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巩固生字。

2、有感情朗读课文。

3、喜欢曹冲这位爱动脑筋,想办法的小朋友,感受曹冲的聪慧。

4、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教学重难点:朗读感悟

教学过程:

一、我会认

生字检测巩固。同桌互相检测。

二、我会说。

小组联系用一边-----一边------说话。在指名说。

三、我会读

同桌互相读课文,互相评议。

四、我会讲。

讲一讲自己课外收集的动脑筋故事,评最佳故事员。

五、我会讲。

选择你愿意写的一个字写一写,说说为什么选这几个字,评一评谁写得好,谁写字进步大。

六、我会填。

在再

我()家里看电视。

放学了,我们和老师说()见。

田方()跑步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

我回家先看书,()写字。

《称象》教学后记

在学习课文时,学生在讨论中被7岁曹冲巧妙地想出称象方法深深感染,大家不仅仅认识到了曹冲的聪慧,更可贵的是激起了自己更为丰富的创造力。

一位学生在曹冲称象方法的基础上,又做了一种设想:曹冲的父亲曹操手下有很多官员,如果曹操下令让他的官员充当石头,省去搬运石头的人力和物力,不是更好吗?又一位学生马上站起来说:用人也不是很容易的事,万一船上装满了人可还到不了划线的位置怎么办?与其这样,不如弄来一群羊,也可以是一群牛,让它们充当大象,因为一只羊或一头牛的重量会比几块石头或几名官员重量的总和要重。热烈的掌声在教室里回荡,赞赏的目光一次次地投向发言的学生,这是何等的激动!这是多么大的推动力!在这节关于称象方法的新设想中,我发给两位学生各一份证书:新设想奖。当我看到学生双手捧着证书那无法用语言来表达的激动时,我的内心受到震撼,与此同时我真诚地为他们喝彩。

我想,尽管学生的创新求异有时是不成熟的,或是可笑的,我们每一位教育者也要多给予学生掌声与喝彩,少责难与批评,使学生成为勇于尝试,敢于探索,在失败和挫折面前不气馁,并且有积极健康心理的开拓型人才。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教案及反思 篇4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概内容。

2、指导学习第1-3自然段。

教学教程:

一、揭示课题

1、你听爷爷奶奶讲过鲁班的故事吗?

2、出示课题,齐读课题。

3、认读生字:鲁、板。

二、整体感知

1、自由读全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读通句子。

2、认读文中18个生字。

3、认读出现的生字词。

4、用手势告诉教师有几处自然段。

三、读文、探究、巩固识字。

1、学习第1自然段。

(1)自由读。

(2)提出不理解的地方?

(3)再读读。

(4)巩固识字。

2、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

(2)指导读好问句。

(3)做动作理解盯,默默。

(4)巩固识字。

3、学习第3自然段。

(1)自由读。

(2)出示课件:

(3)巩固识字。

四、布置作业:

五、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继续学习课文,理解课文。

2、指导书写生字。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鲁班看到艄公用竹篙撑船十分吃力就想,有什么好办法能让人们驾驶起来感到省力呢?接着课文的第3自然段写鲁班看到鸭子用脚蹼拨水,这和鲁班找到好办法有什么关系呢?

二、继续读文,、巩固识字

1、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想想截的是什么?

(2)再读读,画一画鲁班制作的工具。

(3)课件出示,学生观察鲁板,说一说样子。

(4)齐读这自然段的最后一句。

(5)巩固识字。

2、学习第3自然段。

(1)齐读。

(2)说说你读了这个故事后的启示。

三、指导书写

1、自学生字的写法。

2、交流并质疑。

3、描红、临写。

四、小结

五、教学后记:学生学会了只有动脑筋才能解决问题。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教案及反思 篇5

一、教学目标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认识两个偏旁:口、艹。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春天充满生机的美丽景象。

4、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说、画春天。

二、教学重、难点

1、通过多种形式的读,使学生体会春天充满生机的美丽景象,激发学生对春天的向往与热爱之情。

2、识字、积累词汇。

三、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与文中内容相符的春景图片。

四、教学方法

情境法、谈话法、讲授法、朗读指导法。

五、课型:看图学文

六、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看图导入

1.组织谈话:小朋友们,你们知道一年有几个季节吗?分别是什么?谁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你们喜欢春天吗?为什么?

2.教师出示文中插图,引导看图说话。

(1)说说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

(2)教师小结,导入新课:山青青。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借助拼音,试读课文,要求:读通句子、画出生字。

2、出示文中要认识的生字(带拼音),指导认读。

3、出示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认读。

4、鸣叫一声声笑盈盈春风春雨绿蒙蒙

5、分句指名朗读课文。

三、图文结合,读懂课文

1、学生再自由朗读课文,并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

2、交流、反馈:

(1)说说你喜欢文中的哪句话?你为什么喜欢这句话?

(2)教师引导学生结合文中插图来理解句子。

3、指导朗读,体会感情。

4、拓展:读了课文,你想对大家说什么?

四、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练习背诵

1、指名读课文,全班评议。

2、指名背诵课文。

二、识记生字,积累词汇。

1、开火车抽读生字,并练习口头组词。

2、交流识字方法。

3、总结:齐读课文中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4、引导学生积累词汇。

(1)指名读文后的词语花篮中的四个词语。

(2)练习用春扩词。

(3)仿说ABB式的词语。[OK语录网 968OK.com]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学生认读田字格中的7个生字。

2、引导观察、发现:

(1)叫:左右结构;

(2)苗、草、花、声、春、朵:上下结构。

3、教师边讲演边板演生字。

4、学生仿写,教师巡视。

四、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语。

2、学了《山青青》这篇课文,你想画什么?用彩笔画一幅画。

板书设计:

1山青青

山水鸟儿叫

树草山花笑

苗田风雨绿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教案及反思 篇6

教学目标:

1.会认古、诗等13个字,会写古、声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初步情感。

教学重点:

会认13个字,会写6个字。

教学难点:

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受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培养热爱祖国传统文化的初步情感。

课前准备:

1每个学生自做一份本课生字小卡片。

2.学生预习:读读课文,同学间相互帮助,看能读懂多少。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春晓》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创设情境,播放音乐,观看vcd《春晓》

二、学习古、诗、首三个字。

1.指名背诵儿歌。

2.指名背诵古诗(随意)。

3.小朋友们已经会背这么多古诗了,真了不起。那么,老师写两个字看看大家认识吗?

(板书:古诗)

4.学生自学、互学、扩词游戏。

5.你会背诵5首,他会背诵8首,哪位小朋友认识这个几首的首字呢?

(可以板书出来让学生认读,也可以根据班级情况让学生板书首字)

三、学习古诗《春晓》

(一)初读古诗,正确流利。

1.出示古诗(课件或小黑板)。

2.询问班级内有没有会背诵的。如有,就请会背诵的小朋友领着大家读。

3.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眠:读min不读mn。闻:前鼻音wn。

4.自由练读。力求会背。

(二)再读古诗,了解大意。

1.请小朋友们再读读这首古诗,看看你哪儿读懂了,还有哪儿不懂。

2.质疑。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晓:可以先告诉学生春晓是春天的一个早晨,再让学生联系晓的日字旁理解。

(2)眠:可让学生互相解答,或者直接告诉学生是睡觉的意思。

(3)闻:先让学生看门字里面是什么字(耳),再问耳朵是用来干什么的(听)。顺便进行扩词练习。(新闻、闻名、耳闻、见闻)

(4)啼鸟:可以倒过来让学生理解(鸟啼)。

3.句子比较,初步感受古典诗歌的韵律美:处处闻啼鸟和处处闻鸟啼两个句子,在这首中用哪个好?为什么?

4.粗略讲讲诗意。先让学生自己说,老师再予以点拨指导。

(三)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1.感悟韵律。

(1)齐读古诗。

(2)引导学生发现晓、鸟、少三个字的韵母都是ao,适当渗透一点押韵的知识。

(3)自由练习朗读,边读边体会晓、鸟、少三个字在诗歌中很顺口(押韵)。

2.感悟节奏。

(1)老师范读,学生体会老师哪儿的停顿长一些或者拖声较长。

(2)适当断句,引导朗读。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3)学生自读,体会感悟。

3.想象意境。

(1)课件或挂图:雨后春天的早晨美丽的景象。

(2)教师描述引读。

在春天里睡觉真好,不知不觉就天亮了春眠不觉晓;刚一醒来,就听到四处传来鸟儿的啼叫,那声音真动听处处闻啼鸟;昨天夜里刮风又下雨,不知道那些美丽的花儿被风雨打落下了多少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4.背诵古诗。

四、指导写字。

(一)范写、讲解。

古:横一定要长,写在横中线上方;竖写在竖中线上,可稍向左斜。

多:此字是上下结构,不能写成左右结构。关键是注意第四笔撇的起笔处,应该在田字格中心交叉点稍微偏右一点。

处:1.引导认识折文。2.捺要写出小脚丫。(写捺画,起笔轻,要出脚,先停停。)

(二)学生练习。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村居》。

教学重、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教学准备:写有古诗的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一首古诗,哪位同学能背给其他同学听一听呢?

2.指名背诵古诗。

3.今天我们还要学习一首古诗,大家愿意跟我一起学吗?(愿意)这首古诗的题目是《村居》。

板书课题。认识村、居两个字,师正音。

二、学习古诗《村居》

(一)初读古诗,正确流利。

1.出示古诗(课件或小黑板)。

2.询问班级内有没有会背诵的。如有,就请会背诵的小朋友领着大家读。

3.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4.自由练读。力求会背。

(二)再读古诗,了解大意。

1.请小朋友们再读读这首古诗,看看你哪儿读懂了,还有哪儿不懂。

2.质疑。

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二月天:指春天。日字旁理解。

(2)纸鸢:风筝。

(3)东风:指春风。

3.句子比较,初步感受古典诗歌的韵律美。

(三)反复吟诵,感悟意境。

1、老师范读,学生体会老师哪儿的停顿长一些或者拖声较长。

2、适当断句,引导朗读。

3、学生自读,体会感悟。

4.背诵古诗。

三、指导写字。

(一)范写、讲解。

忙:左边竖心旁的竖要写得垂直且稍长。

(二)学生练习。

教学后记:

《春晓》这首诗大部分学生比较熟悉,所以我不用花很大功夫来指导学生学习这首诗。但《村居》这首诗比较难懂。在教学过程中,我让学生自主阅读感知诗境,尝试边读古诗边想像意境的阅读方法。重点激发学生喜爱古诗的情感,积极收集古诗,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教案及反思 篇7

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8个字只识不写;认识2个偏旁。

3、体会陈毅和母亲之间的浓浓亲情,懂得要像陈毅那样孝敬长辈。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反复朗读,抓住重点词语来体会陈毅与母亲之间真挚的感情。

教学课时: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的生字,并能正确、美观地书写。

3、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图上画的人是谁?你对他有什么了解?(板书:陈毅)

2、师简介陈毅的生平。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要求学生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再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并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

3、出示生字词。

4、指导读好文中长句子。

5、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三、初步理解课文。

1、师范读课文,生讨论: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2、文中哪些语句打动了你,你能读一读吗?

四、教学生字。

1、出示字卡,巩固读音。

2、教学新偏旁。

3、自学生字笔顺。

4、反馈检查。

5、怎么记住这些生字?记这些生字要注意什么?

6、指导写字。]

7、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五、布置作业。

六、教学后记:今写成令的错别字。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生字新词,体会陈毅与母亲之间的亲情,懂得要像陈毅那样孝敬长辈。

教学用具:

教学挂图、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认读生字词。

2、扩词。

二、教学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你感觉到陈毅元帅的心情是怎样?从哪些词中读出来的?

3、抓住赶、看望等词指导朗读。

三、教学第2自然段。

1、自读,边读边想:这段有几句话?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陈毅很孝敬他的母亲?

2、指名读第1句话。

3、指名读第2句话。

四、教学第3自读段。

1、师示范读。

2、母亲的话是什么意思?

3、指名读陈毅说的话。

4、指导朗读。

五、总结课文。

1、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了这篇课文后,你觉得陈毅元帅是个怎样的人?

六、教学后记:对陈毅的人物事迹了解更多了,并且能够体贴父母,帮助父母做点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教案及反思 篇8

本课教学我以“情”贯穿全文,以“情”为导线,引领学生一步一步地感受到小男孩迫切想去北京的心情。具体做法是:

一、通过多媒体的展现,激发学生的情感。

山村的孩子对天安门的升旗仪式也许是陌生的(我们的孩子也不例外)因此,我们利用了多媒体的优势,在学生面前展现了天安门广场升旗的雄伟壮观场面,让孩子置身其中,让他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起他们的热爱国旗的感情。如:当我播放录象“升国旗”的时候,很多学生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哇!”并随着国歌声的响起肃立,那种气氛,俨然自己也在其中。后来,当我问他们看完后有什么想法时,有的孩子说,我真的很想去北京看看,有的说我长大也要当升旗手等等。

二、通过多种形式的品读,领悟文中的情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每个孩子的生活经历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所以每个孩子的语言表达,情感体验多有不同。初读时,我让他们合作学习字词,然后再重点交流。品读时,我先让学生提出不懂的地方,然后指导学生讨论、理解,再指导朗读,最后再以多种形式的读,如:齐读,赛读,同桌读,配乐读等来领悟其中的感情。

三、通过拓展延伸,延续学生的情感。

如果说这节课只停留在让学生背完课文就结束的话,学生的情感就不会深入。在课后我让学生阅读补充材料《国旗歌》,让学生欣赏北京的美丽风光,并配以歌曲《我爱北京天安门》,再次激发了学生的热爱北京首都,热爱国旗的思想感情,让他们的情感得以升华。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教案及反思 篇9

教学目标:

1、运用综合的识字方法,认识12个生字,写好7个生字。培养学生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会从他人的角度来思考问题。

教学重难点:7个生字词,渗透性识字。

教学方法:讲读法、情境法、表演法

教具准备:课件、挂图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示课题,谈话导入。

1、揭示课题。

2、齐读课题。

3、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认识生字,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

2、找出生字,读一读,认一认。

3、出示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请客准备一定游戏吃饭做客嫩叶

4、分段指名读课文。

三、理解课文。

1、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自由读课文。

3、理解

(1)鸭子和白兔为什么请客?

(2)它们在什么地方请客,请什么?结果呢?

(3)讨论:为什么他们都不喜欢对方的食物?

4、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四、总结。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2、有感情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

1、分组开火车读课文。

2、有感情朗读全文。

3、识记生字,积累词汇。

4、抽读本课生字卡片。

5、开火车进行扩词。

6、反馈识字情况,交流识记方法。

7、出示词语花篮

(1)指名读,齐读。

(2)你还喜欢课文里的哪些词语,说一说,再抄到花篮中。

(3)比一比谁积累的词语多。

三、认识偏旁,书写生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认读。

2、分类识记,指导书写。

(1)半包围结构:这

(2)左右结构:别到请那吃

(3)上下结构:家

3、学生书空。

4、教师板演示范。

5、学生仿写,教师巡视指导。

四、书写展示、评议。

板书设计:

18鸭子和白兔请客

鸭子白兔

不喜欢吃

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教案及反思 篇10

教学要求:

1.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认识13个生字和3个偏旁,并书写9个生字。

2.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感受我对小鸟的爱心。

4.育学生要向文中的我学习,用爱心去保护动物。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

2.读懂课文,体会我对小鸟的爱心。

3.正确书写田字格中的9个生字。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投影

教学方法:

游戏法、讲读法、情境法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大家喜欢小鸟吗?如果有一只小鸟飞到你家的阳台上,你会怎么做?

二、认识生字,初读课文。

1、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读课文,找出生字多读几遍。

3、出示词语,学生认读。

阳台雨丝停在身上羽毛湿漉漉

外面拉住指了指拍了拍朝着向着

4.生再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每个字音。

三、图文结合,读懂课文。

1、文中哪一段写了小鸟来到我家阳台上?

2、指名读第一段。

3、出示图一:观察小鸟的表现,引导想象:你知道小鸟为什么会停在阳台上?

4、引读第二段,启发体会。指导朗读。

5、正在这时候妈妈来了,她要干什么?

6、自由读第三段,理解忽然、晾着

7、我是怎么说,怎么做的?默读第四段。引导体会:连忙拉住轻声说

8、听了我的话,妈妈有什么表现?

9、从文中我的表现,你感受到什么?

(1)指名发言。(2)教师小结。

10、小鸟感受到我对他的关爱吗?从那里可以看出来?

(1)学生读。

(2)想象:你知道小鸟想对我说什么吗?

(3)小鸟可以回家了,我是怎样与他告别的?

(4)指名反馈,齐读最后一句。

四、总结全文。

1、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文中最令你感动的是什么?

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3、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一、巩固全文,体会朗读。

1、分段开火车读课文。

2、讨论:你喜欢课文中的小朋友吗?为什么?

3、教师小结。

二、识记生字,积累词汇。

1、抽读本课生字卡片。

2、开火车进行扩词。

3、反馈识字情况,交流识记方法。

4、出示词语花篮

(1)指名读,齐读。

(2)你还喜欢课文里的哪些词语,说一说,再抄到花篮中。

(3)比一比谁积累的词语多。

三、认识偏旁,书写生字。

1、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指名认读。

2、分类识记,指导书写。

(1)独体字:身向衣

(2)左右结构:阳妈外

(3)上下结构:台家外

3、学生书空。

4、教师板演示范。

5、学生仿写。

6、教师巡视指导。

四、书写展示、评议。

板书设计:

6阳台上的小鸟

小鸟:迷了路

我:悄悄地瞧

连忙轻声

高兴地说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一年级语文下册教学教案及反思模板》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儿园教案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