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的课件

08-20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这就需要我们老师自己抽时间去完成。 教案课件是课程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认真对待,如何才能写出好教案课件呢?幼儿教师教育网的编辑推荐一篇有关“金属的课件”的文章希望大家喜欢,请详细了解本文中的解决方法!

金属的课件【篇1】

一、知识与技能

1、认识钠、铝的性质,掌握有关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

2、通过对钠与氧气、铝与氧气的反应的学习,了解金属与氧气反应的规律。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2、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推理和判断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他们乐于探究物质变化的奥秘,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从而感受化学世界的奇妙与和谐。

2、培养学生参与化学科技活动的热情,培养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并能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与生活问题做出初步的解释。

教学方法

诱思设疑、实验探究法教学重点

钠与氧气的反应。教学难点

有关铝氧化膜的实验探究教学设计

[引言]在人类已发现的一百多种元素中,有4/5是金属元素,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金属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研究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投影板书]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复习]

1、初中学过的有关铁的性质。

2、地壳中各元素的含量。

[学生]回顾、思考、探究。

[思考与交流]自然界中的元素有哪两种存在形态?金属主要以什么形态存在?

为什么?

[学生]思考、交流、探究。 [学生探究]教材P38 [思考与交流]

1、举例说明金属能发生那些化学反应?

2、分析图3-2中发生的化学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分析这些化学反应是不是氧化还原反应?如果是,金属在反应中做氧化剂还是还原剂?[学生]思考与交流。

(对于问题1,学生可能会围绕初中学过的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金属与酸的反应、金属与盐的反应、金属活动顺序等知识以及生活中所观察到的现象展开讨论。对于问题2,学生一般能写出方程式,并能得出金属在反应中做还原剂的结论。)[师生互动]共同完成结论:金属最外层电子数较少,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做还原剂。

[引入]刚才我们复习了一些金属的共同性质,我们知道大多数金属能跟氧气发生反应,下面我们就来学习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投影板书]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各自桌面上的仪器与药品,请特别注意金属钠的保存有什么不同?

[学生]金属钠保存在一瓶液体中。

[思考与交流]钠为什么要浸末在一瓶液体中?[学生]思考与交流

(学生可能会想到钠会与空气反应,或是与空气中的水蒸汽反应,总之,钠保存在液体中是为了隔绝空气。)

[教师]请大家闻一闻液体的气味,这种液体是什么物质?要注意闻气味的方法。 [学生]闻液体的气味,得出结论:钠保存在煤油中。

[教师]既然大家都认为钠保存在煤油中是为了隔绝空气,下面我们就先来认识一下钠,并探究钠到底能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反应的条件是什么?现象如何?请同学们做课本P39的实验3-1,注意观察实验现象;注意钠要用镊子取用,不能用手拿。

[学生]动手实验、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钠的表面有银白色金属光泽。 [思考与交流]通过这个实验,能否归纳出钠的物理性质。 [投影板书] 2

1、钠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软,密度大于煤油小于水,熔点低。 [教师]请同学们观察钠的表面,看看与刚切开时有什么不同?[学生]钠的表面变暗并失去光泽。

[问题探究]

刚切开时看到钠有银白色光泽,但很快就变暗,并失去光泽,为什么?请大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这个反应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如果是,注明氧化剂和还原剂。

[学生]钠与氧气发生了反应:4Na + O2 == 2Na2O氧化剂是氧气,还原剂是金属钠。 [投影板书]

2、钠与氧气的反应

(1)常温时钠与氧气很快发生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钠:

4Na + O2 == 2Na2O

现象:钠的表面变暗并失去光泽。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钠在常温时就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白色的氧化钠。那么,如果加热,钠又会发生怎样的反应呢?下面我们把一小快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请大家做实验3-2并注意观察现象。 [学生]实验探究教材P39的实验3-2 [投影板书]

(2)加热时,钠先熔成小球,然后燃烧,发出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的固体——过氧化钠:2Na + O2 == Na2O2(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钠燃烧时的现象,要求学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说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教师]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40科学视野:过氧化钠的特殊用途。

[学生]阅读、思考、交流。 [教师]请同学们做下面的实验。

[投影板书] [科学探究]取少量过氧化钠放入试管中,然后把水滴入试管,再把带火星的木条靠近试管口,有什么现象?再往试管内滴加酚酞试液,又有何现象?说明什么问题?

[学生]做实验、观察并归纳实验现象:产生大量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气体,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色后又变无色。说明过氧化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氧气和氢氧化钠。

[教师]滴加酚酞试液后溶液变红色后又变无色的原因是过氧化钠有很强的氧化性,能使一些有色物质褪色,因此过氧化钠有漂白作用。(学生一般不能说出溶液褪色的原因,因此教师要适当说明)[教师]请大家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写方程式:2Na2O2 + 2H2O = 4NaOH + O2↑

[教师]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也能发生类似的反应,请写出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写方程式: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教师]请同学们分别找出这两个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

[学生]思考、讨论并得出结论:两个反应的氧化剂和还原剂都是过氧化钠。 [思考与交流]过氧化钠有什么特殊用途?利用了过氧化钠的哪些性质?

[总结板书]过氧化钠与水、二氧化碳反应都产生氧气,因此可用于呼吸面具中作为氧气的来源,潜水艇在紧急情况下也可用过氧化钠来供氧;过氧化钠有漂白性,可作为漂白剂,用来漂白织物、麦杆、羽毛等物质。

[思考与交流]你认为硫、氯气等活泼非金属单质能否与金属钠发生反应,如果能,请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学生]思考、讨论并写出方程式:

2Na + S === Na2 S 2Na + Cl2 === 2NaCl

[教师]注意反应的条件分别为研磨和点燃。

[练习]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金属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很大;B、将金属钠放在石棉网用酒精灯加热,金属钠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过氧化钠;C、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钠;D、金属钠的熔点很高。

[教师]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钠、镁、铝是三种相邻的活泼金属,我们已经知道金属钠常温下就能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钠,加热时燃烧,生成过氧化钠,镁在空气中也可以燃烧生成氧化镁,那么,铝的情况又如何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铝与氧气的反应。 [投影板书]

3、铝与氧气的反应

[思考与交流]铝是一种比铁还活泼的金属,铁在空气中很容易生锈,但是铝在空气中却能稳定存在,为什么?

[学生]阅读课本、思考、交流,得出结论:活泼金属在空气中易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一层氧化膜,有的氧化膜疏松,不能保护内层金属,如铁表面的铁锈等;有的氧化膜致密,可以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继续氧化,如镁、铝表面的氧化膜等。 [教师]镁和铝的表面都有致密的氧化膜,可以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继续氧化,因此,在点燃镁带前常用砂纸打磨,这样更容易点燃,铝的情况如何呢?请大家动手进行课本P40的科学探究实验,仔细观察,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投影板书]用坩埚钳夹住一小块铝箔,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仔细观察,看到了什么现象?为什么?

[学生]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讨论交流。 [师生互动]共同完成板书:

现象:铝箔熔化,失去光泽,但熔化的铝并不滴落,好像有一层膜兜着一样。原因:铝箔的表面有一层氧化铝保护膜,氧化铝熔点高(20xx℃),铝熔化时(660℃),氧化铝并未熔化,固体氧化铝不仅包住了熔化的铝,而且还隔绝了空气与铝接触,阻碍了铝与氧气的进一步反应。

[教师]既然铝表面的氧化膜能保护内层的铝,我们很容易就会想到可以象点燃镁带一样,先除去其表面的氧化膜再加热,那如果这样做,情况又会怎样呢?请大家继续课本的科学探究。

[投影板书]再取一块铝箔,用砂纸仔细打磨(或在酸中处理后,用水洗净),以除去表面的氧化铝保护膜,再加热至熔化,又有什么现象呢?[学生]实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讨论交流。 [师生互动]共同完成板书:

现象:熔化的铝仍不滴落。

原因:铝很活泼,除去原来的氧化膜后,在空气中又很快生成新的氧化膜。 [教师]大家能否写出铝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分析其是否是氧化还原反应,如果是,请说出氧化剂和还原剂。

[学生]写出方程式:4Al + 3O2 === 2Al2O3,氧化剂和还原剂分别是氧气和铝。 [思考与交流]怎样才能使铝燃烧起来?

(学生可能会提出很多见解,如把加热的铝伸入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用铝粉代替铝箔以增大接触面积等)

[教师]同学们都很积极,所提的见解也很有新意,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在课后查阅有关资料,也可以到实验室在实验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探究,现在我们小结一下这节课的内容。

[投影板书] 小结:思考与交流

(1)根据金属钠、镁、铝与氧气的反应情况,结合已有的知识以及生产、生活中的实例,推断其他金属能否与氧气反应?反应的条件、现象怎样?产物又如何?这些不同的情况与什么有关?[师生互动]共同完成板书:

[结论]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情况与金属的活动性有关,按照金属活动顺序,金属与氧气的反应越来越难,反应条件越来越高,速度越来越慢等。

(2)是不是所有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中金属做氧化剂还是还原剂?为什么?

[结论]金属与氧气的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在反应中金属都做还原剂,因为金属最外层电子数较少,容易失去电子,被氧化。反馈练习:

1、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B、钠燃烧时生成氧化钠;C、钠有很强的还原性;D、钠原子的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

2、下列关于铝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铝是一种比较活泼的金属;C、常温下铝不能与氧气反应;D、在化学反应中,铝容易失去电子,作还原剂。

作业:课本P45第一题。

金属的课件【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现象。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课堂中,教师组织、引导和点拨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交流,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

3.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的信息。

4.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五彩纷呈的化学现象的观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实践、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有趣的实验与老师的点拨中轻松掌握化学知识,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探究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难点

初步运用金属的化学性质,掌握新的化学反应及反应类型。

教学工具

多媒体课件;实验用具:镁条、铝片、铜片、铁片、酒精灯、坩埚钳、火柴、砂纸、稀HCl、稀H2SO4、试管(若干)。

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铁、镁等金属在氧气中燃烧的现象以及化学方程式。

二、新课导入

师:铝和铁相比较,具有哪些优良性能?为什么饮料罐通常都用铝做而不用铁?

目前一些人在一些黄金市场能用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骗,为什么有些人会上当?可用什么办法来鉴别它们呢?

生甲:黄铜与黄金的密度不同,测一下它们的密度即可区别。

生乙:黄铜与黄金的硬度不同,把它们互相刻画,硬度大的为黄铜,小的为黄金。

生丙:“真金不怕火炼”。用火烧一下,变黑的为黄铜,不变色的为黄金。

……

师:甲、乙两种方法利用的是金属的物理性质,丙方法利用的是金属的化学性质。

师:要想更好地使用金属,就需了解金属的各种性质。上个课题我们学习和研究了金属的物理性质,本节课我们来学习金属的化学性质。

[板书]课题2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三、新课教学

金属的化学性质

[板书]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课件展示黄金项链、银戒指、学生用的小刀、镁条等金属物品。学生观察其表面颜色。

师:是谁给纯净的金属穿上了“外衣”呢?

生:是空气!

师:确切地讲,是空气中的氧气。

【实验探究1】

步骤:1.分别把镁条、铝片、铜片用砂纸打磨后放在空气中,过一段时间观察并记录现象。

2.用坩埚钳夹住镁条、铝片、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并记录现象。

现象:1.镁条、铝片表面变暗,铜无变化。

2.镁条在空气中剧烈燃烧;铝片表面失去光泽;铜片表面变黑。

结论:金属可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学生活动]请三位同学上黑板书写:

2Mg+O22MgO

4Al+3O22Al2O3

2Cu+O22CuO

师:铁在纯氧中点燃能反应吗?若能,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板书]3Fe+2O2Fe3O4

师:根据上面的反应,我们可得出金属具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

生:金属能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讨论]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发生反应,但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相同吗?

生:镁、铝等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铁、铜等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即使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讲解]金属与氧气反应的性质除了可用于鉴别物质(如黄铜与黄金的鉴别)外,还有其他的一些用途。如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能,就是由于铝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的进一步氧化。铝能在短短的一百多年里产量得到如此大幅度的提高,并被广泛应用,除了因为改进了铝的冶炼方法,使其成本大大降低,以及铝的密度较小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铝的抗腐蚀性能好。

师:铝的化学性质很活泼,为什么通常铝制品却很耐腐蚀?为什么不宜用钢刷、砂等来擦洗铝制品?

生:铝制品耐腐蚀是由于铝可以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使其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若用钢刷、砂等来擦洗铝制品,容易把氧化铝薄膜除掉,从而起不到保护作用。

师:我们平常所说的“电化铝”实际上就是用特殊方法使铝表面形成加厚的氧化铝保护层的铝制品。

[板书]二、金属与酸的反应

在生活中有这样一个现象:绿豆在铁锅里煮了会变黑;苹果和梨子用铁刀切了以后,表面也会变黑。请问这是为什么?

资料:绿豆、苹果和梨子等水果的细胞里含有一种物质叫鞣酸,鞣酸能与铁反应生成黑色的鞣酸铁。

【实验探究2】探究金属能否与酸反应

(将学生分成A、B两大组)

实验步骤:

A组:在四支试管里分别放入适量的打磨过的镁条、锌粒、铁片和铜片。各加入约5 mL的稀盐酸,观察现象。比较反应的剧烈程度;用燃着的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并记录现象。

B组: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进行实验,比较反应现象。

[实验记录]

A组:课件展示

B组:课件展示

[结论]1.很多金属不仅能与氧气反应,而且还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

2.不是所有金属都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镁、铁、锌等金属能与稀硫酸和稀盐酸反应,而铜等金属却不能与稀硫酸和稀盐酸反应。

3.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经检验是氢气。

4.金属种类不同,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镁、锌、铁与盐酸或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镁反应最剧烈,锌次之,最后是铁。

5.与酸反应时,能生成氢气的金属活动性强,否则就较弱。反应的剧烈程度也可以反应金属的活动性强弱。

三、置换反应

[提问]请大家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如单质和化合物的角度,分析上述四个反应有什么共同点,与我们学习的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是否相同。

生:这些反应的特点: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其特点不同于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

[板书]定义: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特点:A+BC===AC+B

课后小结

四、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金属化学性质的两个方面:一是与氧气反应,二是与酸反应,同时还学习了置换反应。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要学习如何用比较的方法分析归纳问题,找出规律,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逐步认识不同金属在化学性质上的差异。

金属的课件【篇3】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钠、铝分别跟O2反应的有关性质

2、了解铝的还原性,掌握铝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过程与方法:

1、用实验的方法探索和认识钠的性质(跟氧气、水等反应)

2、通过实验了解活泼金属钠、铝与氧气的反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习惯用化学的视角去观察身边的物质。

教学重点

1、钠与氧气、水的反应

2、铝与氧气、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预习纲要

【阅读分析】课本P46图3-2有关金属化学性质的一些实验:分别写出四幅图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铝丝与硫酸铜反应形成铜树、

2.镁条燃烧、

3.铜丝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形成银树、

4.镁条与盐酸反应。

【思考与讨论】归纳:金属共同的化学性质是:通常能与

等发生反应。

课堂导学

一、钠的化学性质

(一)钠与氧气的反应

【实验-1】用镊子夹取一小块金属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小刀切割绿豆大小一块金属钠,切开金属钠前先观察钠的表面,以便与切后进行比较。切割金属钠在玻璃片上进行。

【实验—2】把绿豆大小的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并加热。

记录观察的现象:1、刚开始切割面有,迅速变,

生成白色的(化学式为)

解释: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加热时钠首先接着,产生火焰,

生成色的(化学式为)。

该反应化学方程式:

(二)钠与水的反应

【实验—3】在烧杯中加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块绿豆大的钠放入水中。观察现象

实验操作现象原因

用镊子取一块黄豆大小的金属钠,用滤纸吸取其表面的煤油,投入到滴有几滴酚酞的冷水烧杯中

1、钠在水面

2、钠成光亮的小球

3、小球在水面上

4、发出的响声,最后小球消失

5、水溶液变色9、钠的密度

10、钠的熔点

11、反应剧烈产生的

推动小球移动

12、反应剧烈并放出大量的热,,产生气体

13、有物质生成

实验结论常温下,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和

反应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问】实验室如何保存钠?保存的目的?

二、铝的化学性质

(一)铝与氧气的反应

【实验—4】1、用坩埚夹住一小块铝箔(箔厚约0.1mm),在酒精灯上加热至熔化,轻轻晃动。仔细观察。

记录观察现象:

2、取一块铝箔,用砂纸仔细打磨(或在酸中处理后,用水洗净),除去表面的氧化膜,再用坩埚夹住加热至熔化。又有什么现象呢?

记录观察现象:

解释:

【问】这两个实验在操作上的不同点:

铝与氧气反应方程式:

【结论】铝与氧气反应表面生成的致密氧化膜就可以保护内层金属不被继续氧化(如铝、镁等)这也正是性质活泼的铝在空气中能稳定存在的原因。

(二)铝和强碱溶液(NaOH)反应:(看视频)

化学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

基础过关

一、选择题(LIuXuE86.coM 出国留学网)

1.下列实验室中对于少量Na的保存方法正确的是( )

A.保存在水中

B.密封,保存在广口瓶中

C.用铝箔包裹,密封在广口瓶中

D.密封,保存在煤油中

2.下列实验描述符合事实的是( )

A.钠暴露在空气中,表面变暗,生成白色固体氧化钠

B.用坩埚钳夹住打磨过的镁带,在酒精灯上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产生白色固体

C.用坩埚钳夹住铝箔在酒精灯上点燃,发出耀眼的白光,放出大量的热

D.用坩埚钳夹住铁丝在酒精灯上加热红热,迅速伸进氧气瓶中,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红棕色的固体

3.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坩埚中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正确的描述是( )

①金属钠先熔化;②在空气中燃烧,放出黄色火花;③燃烧后得白色固体;④燃烧时火焰为黄色;⑤燃烧后生成浅黄色固体物质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④⑤

4.金属钠露置在空气中,在其表面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

A.Na2O B.NaOH C.Na2CO3 D.NaCl

5.从生活常识角度考虑,试推断钠元素在自然界中存在的主要形式是: ( )

A.Na B.NaCl C.NaOH D.Na2O

6.下列物质中,有一种物质的颜色与其它三种的颜色不同,这种物质是:( )

A. NaOH B. Na2O C. Na2O2 D. NaHCO3

7.铝在空气中能够稳定存在的原因是:( )

A.铝的活泼性差B.铝的还原性差

C.铝与氧气不反应D.铝表面有氧化膜

8.下列关于金属铝的叙述中,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l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

B. Al是比较活泼的金属,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表现还原性

C. 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且发生剧烈燃烧

D. Al箔在空气中受热可以熔化,由于氧化膜的存在,熔化的Al并不滴落

9、将绿豆大小的钠放入CuSO4溶液中,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作业:见练习册

金属的课件【篇4】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能判断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够用金属活动性顺序解释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提高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养成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学习化学的学习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

【难点】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和适用条件。

三、教学过程环节

一:导入新课

【提出问题】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什么是置换反应,那么老师在大屏幕上出示几个置换反应,大家来判断一下产物是什么。 Zn+H2SO4=_______________ Cu+H2SO4=_______________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学生回答】锌与硫酸生成氢气和硫酸锌。通过上节课的实验可以知道铜与硫酸不发生反应。

【教师引导】既然锌能与酸反应,铜不能与酸反应,由此可知金属的活泼性是不同的。那么金属的活动性强弱是怎样的顺序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探究金属的活动性。环节二:新课讲授

【学生实验】①铁与硫酸铜的反应;②铁、铜分别与盐酸的反应【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思考铁与铜,哪种金属更加活泼?为什么? 【学生回答】铁比铜活泼,因为铁与盐酸发生了反应,有气泡产生,而铜与盐酸不反应,并且铁能把铜从硫酸铜溶液中置换出来,说明铁更活泼。

【提出问题】通过这两组实验,你能说说我们在证明金属活动性强弱时采取的实验方法吗? 【学生回答】第一种方法是让金属与另一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根据能否发生置换反应判断金属活泼性强弱;第二种方法是让金属与酸反应,根据能否发生反应、发生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断金属活泼性强弱。

【教师引导】现有镁、铜、锌三种金属,利用上述实验方法,你能设计方案并通过实验来判断镁、铜、锌三种金属谁的活动性更强吗? (药品:镁条、铜丝、锌粒、稀盐酸、稀硫酸、氯化镁溶液、硫酸锌溶液、硫酸铜溶液。) (小组讨论5分钟)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提出问题】哪个小组愿意说一下自己小组的实验方案? 【学生回答】

小组①:将镁条、铜丝、锌粒分别与稀盐酸反应,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来判断活动性强弱。

小组②:将镁条、铜丝、锌粒分别与MgCl2溶液、ZnSO4溶液、CuSO4溶液两两反应,观察是否发生置换反应来判断活动性强弱。 ……

【提出问题】请根据自己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且根据实验现象思考镁、铜、锌三种金属的活泼性是怎样的? (小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提醒注意安全。) 【学生回答】

小组①:镁、锌能从酸中置换出氢气,铜不能从酸中置换出氢气,并且镁与酸反应程度较锌与酸反应程度更剧烈,所以活泼性顺序为Mg>Zn>Cu。

小组②:镁能够置换出ZnSO4溶液、CuSO4溶液中的锌和铜;锌能够置换出CuSO4溶液中的铜,和MgCl2溶液不反应;铜不与MgCl2溶液和ZnSO4溶液反应,所以活泼性顺序为Mg>Zn>Cu。 ……

【教师引导】镁、锌能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我们说它们比氢活泼;铜不能从酸中置换出氢气,我们说它不如氢活泼。那么,氢应排在哪个位置呢?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学生回答】氢排在镁、锌的后面,排在铜的前面。 【教师讲授】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提出问题】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来看,金属所处的位置与活泼性有什么关系?排在H前面的金属有什么特点?排在前面的金属与后面金属的盐溶液能否发生反应? 【学生回答】

(1)在金属活泼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泼性就越强; (2)在金属活泼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在金属活泼性顺序里,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环节三:巩固提高

1.请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表判断下列反应能否发生? (1)铁和稀盐酸(2)铝和硫酸锌溶液(3)铁与硫酸铜晶体

2.由此可知,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适用条件是什么?解析:

更多公职类考试信息和资料

1.(1)反应;(2)反应;(3)不反应

2.由之前的实验可知,所有的反应都是在溶液中进行的,能够得到金属活动性顺序表的适用于溶液。环节四:小结作业

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金属活动性顺序。

布置作业:有一种“黄铜”又称为“愚人金”,实为铜、锌合金。“黄铜”外观与黄金相似,常被不法商贩用来冒充黄金牟取暴利。能不能利用所学知识,设计实验来鉴别金与“愚人金”?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反思(略)

金属的课件【篇5】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①使学生掌握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方法和格式;

②使学生加深对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等概念的理解,及对化学反应规律的认识;

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和综合计算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①能够根据方程式进行计算;

②能够运用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进行计算;

③能够掌握计算的格式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①进一步认识微观与宏观的联系;

②理解量变与质变的联系;

③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计算能力,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难点: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浓度、气体摩尔体积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通过前一章的学习,我们又知道构成物质的粒子数与物质的质量之间可用物质的量做桥梁联系起来。既然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之间符合一定的关系,那么,化学反应中构成各物质的粒子数之间、物质的量之间是否也遵循一定的关系呢?能不能把物质的量也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呢?这就是本节课我们所要学习的内容。[板书]

一、原理

[讲解]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或离子等粒子组成的,物质之间的化学反应也是这些粒子按一定的数目关系进行的。化学方程式可以明确地表示出化学反应中这些粒子数之间的数目关系。这些粒子之间的数目关系,又叫做化学计量数υ的关系。

点燃

[板书]

例如:

2H2+O2====== 2H2O化学计量数υ之比:2∶1∶2扩大NA倍:2NA∶NA∶2NA物质的量之比:2mol∶1mol∶2mol

[小结]由以上分析可知,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组成各物质的粒子数之比,因而也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

[讲述]有了上述结论,我们即可根据化学方程式对有关物质的量进行定量计算。[投影例题]

完全中和0.10 mol NaOH需要H2SO4的物质的量是多少?[板书]

二、步骤

1.写出有关反应方程式

2.找出相关物质的计量数之比

3.对应计量数,找出相关物质的物质的量。

4.根据的原理进行计算

[教师]下面我们就按上述步骤来计算上题。

[课件播放]

2NaOH+H2SO4======Na2SO4+2H2O 21 0.1 mol n(H2SO4)v(NaOH)n(NaOH?v(H2SO4)n(H2SO4)n(H2SO4)?1?0.10mol?0.05mol

2答:完全中和0.10 mol NaOH需H2SO4 0.05 mol。

[练习]上述反应中同时生成水多少mol?[提醒学生注意解题格式]

[过渡]实际上,我们在运用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解决问题,除了涉及有关物质的物质的量外,还经常涉及到物质的质量、浓度、体积等物理量。这就需要进行必要的换算。而换算的核心就是——物质的量。请大家回忆前面学过的知识,填出下列各物理量之间的转换关系。

三、物质的量与其他物理量之间的关系[请一位同学上黑板来填写][投影]

[过度]下面,我们就来系统全面地学习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板书]

四、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练习]

在上述例题中,计算所需H2SO4的质量是多少?[学生活动]

[投影]因为H2SO4的摩尔质量是98 g·mol根据m=n·M=0.05 mol×98 g·mol-1-1=4.9 g

1答:所需H2SO4的质量为4.9 g。

[投影]例2:将30 g MnO2的质量分数为76.6%的软锰矿石与足量12 mol·L酸完全反应(杂质不参加反应)。计算:(1)参加反应的浓盐酸的体积。

浓盐(2)生成的Cl2的体积(标准状况)。[学生板演][课件播放]

解:(1)MnO2的摩尔质量为87 g·moln(MnO2)=1m(软锰矿石)?w(MnO2)30g?76.6%??0.26molM(MnO2)87g?mol?

1△4HCl(浓) + MnO2 ====== MnCl2 + 2H2O + Cl2↑ 41 ×V[HCl(aq)]

0.26 mol

4?0.26molV[HCl(aq)]=?0.087L

1?12mol?L?112 mol·L-1△

(2)4HCl(浓)+

MnO2=======MnCl2+2H2O+Cl2

1 0.26 moln(Cl2)

0.26mol?1n(Cl2)=?0.26mol

1V(Cl2)=n(Cl2)Vm=2.26mol×22.4L·mol=5.8L1

[讲解]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时,同种物质的单位要上下一致,其他有关物质的单位必须保持左右对应。如上述求Cl2体积的后一种方法中,MnO2的单位均用mol,Cl2的单位都用L。

[小结]物质的量应用于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之比等于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之比。[布置作业]

[板书设计]第三节

金属的课件【篇6】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知道铁、铝、铜等常见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2)初步认识常见金属与盐酸、硫酸的置换反应,以及与盐溶液的置换反应,能用置换反应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3)能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对有关的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解释一些与日常生活有关的化学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进行初步的探究活动。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能用图表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

3)初步学会运用比较、归纳、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与价值观

1)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勤于思考、严谨求实、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

3)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和生产的密切关系教学重点:金属活动性顺序教学难点:

对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初步探究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多媒体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复习提问:

什么是金属材料?金属材料有什么共同性质?情景导入:拿破仑的故事

在拿破仑时期。一次宴会上,皇宫贵族们为了显示自己地位的高贵,都选用金制、银制的餐具。惟独拿破仑用的是铝制的餐具,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当时拿破仑已经是一国元首。)

讲授新课:

一、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1、在常温下,镁和铝可以和氧气反应2Mg+O2=====2MgO4Al+3O2=====2Al2O32、在高温时,铁和铜也可以和氧气反应3Fe+2O2====Fe3O4

高温

2Cu+O2====2CuO3、金在高温时也不能与氧气反应

结论:镁和铝比较活泼,铁和铜次之,金最不活泼二、金属与酸反应

〔活动与探究〕金属与酸反应

高温

金属镁锌铁铜

现象(A组)稀盐酸

溶解,反应剧烈有较多气泡产生,反应较剧烈有少量气泡产生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组)稀盐酸

Mg+2HCl====MgCl2+H2Zn+2HCl====ZnCl2+H2

有大量气泡产生生,金属

Fe+2HCl====FeCl2+H2

无明显现象

四位先生的表情:

结论:金属活动性Mg>Zn>Fe>Cu〔活动与探究〕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原理:活动性强的金属能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溶液中反

应出来

思考:通过实验1、2、3,你可分别得出什么结论?能否据此得出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回答:实验1说明铁的活动性强于铜。

实验2说明铜的活动性强于银实验3说明铜的活动性弱于铁。结论:金属活动性顺序为铁>铜>银.

三、金属活动性顺序

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思考:你能看出以下反应有何特点?

+++

四、置换反应

单质

化合物

化合物

单质

定义:由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与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表达式:置换反应A+BC==B+AC反应类型的比较

化合反应A+B+……==AB……分解反应AB……==A+B+……置换反应A+BC==AC+B

判断:由单质和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是否叫

置换反应?回答:不是,例如:

S+2KNO3+3C==K2S+3CO2+N2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1、位置越靠前,活动性越强

2、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

3、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

出来

练习:1、下列物质能否发生化学反应?写出能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判断它们是否为置换反应。

(1)银和稀盐酸(2)锌和硫酸铜(3)铜和硫酸锌(4)铝和硝酸银

2、黄铜(含锌和铜)与黄金的外观很相似,你能利用金属的化学性质采用两种方法来鉴别它们吗?

回答:用火烧变黑的为铜,2Cu+O2===2CuO放入稀盐酸中,有气泡产生的是黄铜,

Zn+2HCl==ZnCl2+H2↑放入硝酸银溶液,能置换出银的为黄铜,

Zn+2AgNO3===Zn(NO3)2+2Ag

金属的课件【篇7】

在《金属的化学性质》一节课的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两个主要教学环节:

一、 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二、金属与酸的反应。

通过教学,我做了以下反思:

一、对教学目标的反思

首先,对学生原有知识、能力的认知不够,对初中学生已接触过的知识重复再现。例如:金属与酸的反应。我设计了盐酸与镁、铝、铁、铜分组探究实验,希望能发挥学生的想象空间。而这个知识点初中已经出现过,因此学生探究起来,好像不是为了探究而探究,而是对初中知识的实验验证。

化学源于生活,也应回归于生活。教学中我大胆创设情境,使学生大胆地想、充分的问、多方位的交流,教学活动中从一个知识的传播者转变为与学生一起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如:黄金饰品中的假货常常鱼目混珠,社会上有些不法分子常以黄铜冒充黄金,进行诈骗活动。因为单纯从颜色、外形上看,黄铜(铜锌合金)与黄金极为相似,所以很难区分,而我戴的戒指是真还是假的呢。请你学完本节课后设计方案鉴别我戴的黄金戒指的真假,要求写出实验方法、现象和结论。因此化学教学,要正确认识学生的的知识基础和能力层次,采用适合的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的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一体的课堂教学。

其次,对教学重难点把握上的反思

我把金属与氧气的反应和金属活动性顺序确定为本节课的重难点。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金属活动性顺序在初中学生已经接触过,对此知识只不过是知识的再现。因此我觉得教学的重难点把握是否正确非常的重要。若不正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意义;若不明确,教学过程就失去了方向。在化学教学活动开始之前,首先要明确教学活动的方向和结果,即所要达到的质量标准。因此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是教学活动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方法的依据,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和方向。

二、对教学技能的反思

①语言功底:通过这次展示课我发现良好的语言功底对一名教师非常重要,教师的语言逻辑性要非常严密,推导流畅,过度自然。语言(普通话)要规范简练,表达清晰,语气抑扬顿挫,充满热情和感染力,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

②板书的设计:好的板书有助于将教学内容分清段落,表明主次,便于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体系、重点。

③多媒体的使用、学生实验操作的引导:教学中我运用多媒体课件主要是起着辅助教学的作用,同时注意尽量简单避免玩花俏以防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在学生实验之前,正确引导学生实验,同时提醒学生实验的安全以及实验的要领、操作规范。引导学生观察实验比较异同,非常注重引导学生分析实验失败的原因同时与成功的实验进行比较,生成丰富的教学资源。

三、对教学方法的反思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我采用实验探究法,按照思考、交流、实验、观察、分析、的出结论的方法进行启发式教学;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作好探究性实验。但在课后有以下几方面值得我去思考:

学生的参与:由于本课我主要是通过学生实验探究、主体作用明显,有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学生只有在积极参与教学活动,给他们以充分的动手、动口、动脑的时间,充分经历观察、分析、推理、综合等过程,全面地掌握规律的实质,与此同时学生的思维才能得到真正的锻炼,体现其学习的主体角色。在学生之间交流时,提醒学生学会倾听。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改变以往那种讲解知识为主的传授者的角色,应努力成为一个善于倾听学生想法的聆听者。在教学过程中,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共同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让化学知识回归于生活:提供生活案例,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有学习的成就感。如:A“不法分子常以黄铜当黄金,进行欺骗活动,你会不会上当受骗?你有多少种办法区别黄金和黄铜?”这样的问题一下子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就连平时不愿意学习的学生,也参与了讨论。大家纷纷献计献策,设计的方案有①测密度②测导电性③用牙咬(硬度)④测导电性⑤用火烧(真金不怕烈火炼、是金子在哪都发光)⑥?⑦?B“酸菜鲜鱼汤”是某家饭店的招菜,店老板反应盛汤的的铝锅很不耐用,没用多久锅底就漏洞了。请你分析一下这主要是为什么?

四、对教学小结的反思

我主要通过学生自我小结,培养自主生成知识的能力。课堂小结是课堂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通过课堂小结,不仅能使所学知识得以归纳、总结、概括和升华,而且能促进学生对化学知识的理解,深化记忆,从而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深刻性、广阔性和整体性。

以上是我对《金属的化学性质》的反思,不足之处恳请各位老师多多指导!谢谢!

金属的课件【篇8】

说课:

本课题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从许多日常生活用品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入手,说明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和合金两类,并重点介绍金属的物理性质。然后,由学生根据金属的性质讨论其用途,最后得出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还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的结论。

第二部分介绍合金,通过活动与探究比较合金与纯金属在性质方面的差异,并根据这些差异得出合金的用途更为广泛的结论。为拓展学生视野,教材还特意介绍了很有前途的金属钛及新型高科技合金——形状记忆合金,教师应充分运用这些材料。

由于本课题的知识难度不算太大,所以引导学生积极进行探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便成了本课题教学的难点。在设计教学过程中,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对难点进行突破。

1.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

2.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探究的机会。

3.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4.注意拓展学生的视野。

5.为学生发挥丰富的想象力提供一定的空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及合金的特点。

(3)了解物质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培养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

(3)树立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点:

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

1.培养学生运用探究方法得出相关结论的能力。

2.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创没情境→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联系实际→拓展视野→发挥想象→提高兴趣。

教具准备:

教师用具:投影仪、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铝箔、铜丝、水龙头等)、金属制品的挂图(如飞机、坦克、轮船等)、铁架台(带铁圈)、铁片、酒精灯、绿豆粒大小的焊锡、锡、铅、火柴等。

学生用具:大小形状相同的铁片、铜片、铝片,干电池,小灯泡,导线,酒精灯,火柴,砂纸,黄铜,铜,与钛有关的资料和新型合金的资料(内容见教学过程)。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和用途。

第二课时:合金。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情景]展示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铝箔、铜丝、水龙头等)和金属制品的图片(如飞机、坦克、轮船等)。

[介绍]以上这些实物或图片中的物质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设问]看到这些实物或图片,你想到了什么?

[学生发表感想]如:1.想到金属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

2.感到金属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

3.想要知道它们是由什么金属制成的。

4.想知道制造不同的东西根据什么选用金属。

[新课引入]通过大家刚才的发言,可以看出大家对金属材料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也对它们很感兴趣,当然也有很多疑问。本单元我们就来学习金属和金属材料。

[板书]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设问]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你所知道的金属有哪些?我们最常见的金属又有哪些呢?

[学生回答、交流]

[小结]金属的种类有很多,而我们最常见的金属是铁、铝和铜。

[讲解]铜和铁是人类使用较早的金属,我国劳动人民在商代就制造出精美的青铜器,春秋战国时期就会冶铁和炼钢。〔与学生一起欣赏第2页的两幅图〕铝的利用要比铜和铁晚得多,那仅仅是100多年前的事情。但由于铝的密度小和具有抗腐蚀等优良性能,现在世界上铝的年产量已超过了铜,位于铁之后,居第二位。

[过渡]下面,我们就以铜、铝、铁为例,来对金属的物理性质进行探讨。

[板书]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活动与探究]

请学生取三块同样大小的铜片、铝片和铁片,进行探究。

(可投影打出探究内容和步骤)

1.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光泽。然后用细砂纸打磨,再观察它们的颜色和光泽。

2.感觉一下它们的质量大小,由此判断它们的密度大小。

3.试试它们是否容易被弯曲、折断,并感觉一下它们的硬度。

4.用手拿着金属片的一端,在酒精灯上方烘烤它的另一端(注意:时间不要长,防止烫伤),试试它能不能传热。

5. 用电池和小灯泡试试它们能不能导电,并比较灯泡的亮度是否相同。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

[总结、思考,讨论]

[实验1的结论]金属都有颜色、有光泽。

思考:1.常温下,是不是所有的金属都是固体?

2.金属用砂纸打磨前后,其颜色和光泽是否相同?这说明了什么?

[设问]金属的颜色和光泽在生活中有什么用途?请举例说明。

[回答]可做装饰品。如金、银首饰,金属纽扣等。

[教师补充]春节写对联时所用的“银粉”和涂暖气、水管等管道时常用的涂料——“银漆”,实际上就是铝粉,铝粉的银白色光泽可起到装饰作用。(金屑粉末多数呈黑色,如铁粉、银粉均为黑色)

[反问]写对联或做装饰品时所用的“金粉”是不是真正的金粉?为什么?

[回答]肯定不是!因为金子太昂贵了!

[评价]大家能联系实际回答问题,很好!

[实验2和3的结论]金属不同,其密度、硬度大小也不相同,金属能被弯曲,而且不易折断。

[设问]大家想一想,制造飞机和制造机器底座,对所用金属的密度和硬度会有何要求?

[回答]前者密度要小,后者密度要大;两者为防止变形都需要有较高的硬度。

[设问]实验4说明金属有什么样的通性?该性质决定它们可应用在哪些方面?

[回答]导热性。它们可用作炊具、餐具、热交换器、散热器等。

[追问]炊具加热时有没有被熔化?说明它们的熔点怎么样?

[回答]没有,说明它们的熔点较高。

[教师补充]在制造餐具的材料中,铝、铁制品最多,但需注意人体若摄入铝过量,可能导致大脑迟钝,故餐具最好少用铝,多用铁,因为铁是人体必需的一种元素。

[实验5的结论]金屑具有导电的通性,不同金属的导电能力各不相同。

[介绍]一般来讲,导电性好的金属其导热性也好。

思考:电炉丝是用金属钨制成的,你认为它利用了金属的什么性质?

[学习情景]展示细铁丝、铜丝、铝箔等。

[设问]金属的这种形变说明金属具有什么性质?

[回答]延展性!

[教师]对!抽成细丝的性质为延性,打轧成薄片的性质为展性。金属的延展性决定了金属一般具有良好的机械强度。

[过渡]请大家根据以上探讨结果,总结出金属的物理性质,并用简短的语言进行回答。

[学生分组讨论、归纳、总结并汇报]

[教师总结并板书]常温下为固态(除汞外),有颜色和光泽,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熔点较高,密度、硬度因金属的不同而不同。

[设问]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

[回答]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过渡]下面是一些常见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

[投影]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

一些金属物理性质的比较 物理性质

物理性质比较

导电性(以银的导电性为100作标准)

银 铜 金 铝 锌 铁 铅

(优)100 99 74 61 27 17 7.9(良)

密度/g·cm-3

金 铅 银 铜 铁 锌 铝

(大)19.3 11.3 10.5 8.92 7.86 7.14 2.70(小)

溶点/℃

钨 铁 铜 金 银 铝 锡

(高)3410 1535 1064 962 232(低)

硬度(以金刚石的硬度为10作标准)

铬 铁 银 铜 金 铝 铅

(大)9 4~5 2.5~4 2.5~3 2~2.9 1.5(小)

[教师]请大家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表8—1所提供的信息,分组讨论以下问题。

[投影展示]讨论:

1.为什么菜刀、镰刀,锤子等用铁制而不用铅制?

2.银的导电性比铜好,为什么电线一般用铜制而不用银制?

3. 为什么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而不用锡制?如果用锡制的话,可能会出现什么情况?

4. 为什么有的铁制品如水龙头等要镀铬?如果镀金怎么样?

[学生分组讨论后,由小组代表到前面陈述讨论结果,其他小组可宣布自己的不同答案]

[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一些]

1.因铁的硬度大于铅;铅的硬度很小,若菜刀、镰刀用铅制,容易券刃;而锤子用铅制,很

易变形。

2.电线用铜制而不用银制的理由:(1)银在自然界的含量少,价格昂贵;(2)银的密度大,不易架设。

3.灯泡里的灯丝用钨制是由于钨有较高的熔点,且易导电。若用锡制的话,灯丝导电产生的热量易使灯丝熔断(因锡的熔点低),从而影响灯泡的寿命。

4.水龙头镀铬,(1)可增加水龙头的硬度,而使其不易变形;(2)不易生锈;(3)镀铬可使水龙头变得美观大方。

镀金更好看,更耐腐蚀,但不经济。

思考:根据以上讨论结果并结合实际思考物质的性质是否是决定其用途的唯一因素?如若不是,你认为还需考虑哪些因素?

[小组讨论,并交流讨论结果]

[教师总结并板书]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还需考虑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料是否容易回收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等。

[转折]我们知道,在一切比赛中,当冠军的感觉都是最好的。那么,哪些金属能获得如此殊荣呢?请大家看资料:

[投影]

金属之最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铝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钙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铁

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银

硬度最高的金属——铬

熔点最高的金属——钨

熔点最低的金属——汞

密度最大的金属——锇

密度最小的金属——锂

[比一比,赛一赛]你能很快记住它们吗?以小组为单位,比一比,赛一赛,看谁是冠军。

[学生活动]

[小结]通过本节课我们知道,金属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颜色、光泽、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等;金属的物理性质可决定金属的一些用途,但这不是唯一的决定因素,即同时还要考虑经济、环境、资源、美观等方面的问题。这也启示我们在看待任何问题时,都不应是孤立的、片面的,而是要从大局出发,权衡利弊,然后再作决定。

[布置作业]习题1、2

请大家在课外查阅有关合金的资料,并把你感兴趣的记录下来。

板书设计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课题1 金属材料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常温下为固态(除汞外),有颜色和光泽,有良好的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熔点较高,密度、硬度随金属的不同而不同。

用途:主要由性质决定。还需考虑的因素:价格、资源、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废物是否易于回收利用和对环境的影响。

金属的课件【篇9】

【课标解读】:

课标对本节内容的具体要求:认识常见金属的化学性质

课标分析:本节是课程标准一级主题“身边的化学物质”下的二级主题“金属与金属矿物”中的内容。金属是我们身边重要的化学物质,通过学习要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中的共性和差异性及其规律,进一步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的化学基本观念,同时进一步学习研究物质性质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教材分析】:本节通过对金属化学性质的探究,让学生初步认识不同的金属因为其原子结构的共同点,因此表现出一些共同的性质,而原子结构的不同点,导致其化学性质有差异,并通过实验,探究出其差异性规律,学会应用其差异性规律来解释生活中的一些常见化学问题。 【学习目标】:

1.通过探究常见金属与氧气、酸、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归纳出金属的化学共性。

2.通过探究学会比较金属活动性的方法,能记住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应用其解释相关的化学问题

3.通过分析金属与酸反应的特点归纳出置换反应的概念。

【重点知识】:金属的化学性质、金属活动性顺序

【核心内容】认识金属化学性质的共性、差异性及其规律

【需要发展的基本观念:】物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和日常生活经验,学生已经知道:镁带、铁丝能在空气或氧气中燃烧,铁与硫酸铜能反应事实,但这些知识是零碎不系统的,本节课应结合以前所学知识和实验探究,让学生认识常见金属具有一些共同的化学性质,并认识不同金属活动性有差异,在此基础上通过实验归纳出其活动性规律,并应用此规律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化学问题。[教学过程]导入:

[教师]调查学情: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金属材料在生活中有广泛的用途,你身边有哪些物品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主要是利用了金属的什么性质?【学生】交流【教师】铝制品在我们身边随处可见,除了因为炼铝成本降低,与其它金属相比,具有密度小、抗腐蚀性能强等优良性质,密度小是,抗腐蚀性能强与其化学性质有关,由此可见,我们要想更好的应用金属中,还必须全面的认识金属的化学性质,常见的金属有哪些共同的化学性质,它们的化学性质有没有差异?相信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一定能找到答案,请认真阅读导学案上的学习目标。板书课题[学生]阅读学习目标

【教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金属如铁镁等是什么什么微粒构成的?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有什么特点?(3号)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是?(2号)根据结构我们可以推测金属的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你熟悉的金属都能与哪些物质反应?[学生]交流

[教师]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知道镁、铁等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请同学交流一下这两种金属与氧气反应的现象,[学生]

[教师]通过交流我们可以发现,镁能在空气中燃烧,铁能在氧气中燃烧,我们再来看一下铜在高温下与氧气的反应,由此可见,大多数金属都能与氧气反应,不同金属与氧气反应的难易和剧烈程度是否相同,说明金属的化学性质有差异,三种金属的活泼程度即活动性为:

铝是我们广泛使用的金属,猜想一下铝能不能与氧气的反应呢?

[教师]实验证明,铝在常温下也能和氧气反应,和哪种金属的活动性接近?试着写出铝常温下与氧气反应的方程式。[教师]正因为铝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生成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能用所学知识解决下列问题吗?[学生][教师]金属与氧气的反应的剧烈程度是不一样的,与其他物质的反应是不是也是的这样呢?实验室可以用锌与稀硫酸反应制氢气,其他金属能不能与稀盐酸和稀硫酸反应,反应的剧烈程度是否相同呢?我们选择镁、锌、铁、铜四种金属作为代表进行研究。

【学生】观察,对比现象

【教师】通过实验可以看出,大多数金属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不同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的剧烈程度不同,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请在导学案上写出反应方程式【学生】写方程式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置换反应概念,打比方,我代表镁单质,这两位同学坐在一起,分别是氢和氯,我发现氯好可爱,我想和氯在一起,于是呢,我就把氢置换出来了,氢变成单质氢气,我和氯结合生成了氯化镁,给这个反应起个名字,叫置换反应,下面哪个反应属于置换反应。金属与稀盐酸,稀硫硫的反应都属于置换反应?活动性越强的,置换出氢所用的时间就越短,反应越快,什么样的金属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呢?如果在这个活动性顺序中排上稀盐酸、稀硫酸中的氢,应该把氢排在哪个位置?【教师】归纳,我们可以根据金属与稀盐酸和稀硫酸的反应来比较金属的活动性。[教师]铝与酸能反应,反应速率比镁慢比锌快,铝的活动性应该排在。。。银与盐酸不反应,银的活动性?

[教师]如何比较铜银的活动性顺序呢?在前面我们学过铁与硫酸铜溶液的反应,这个反应的类型是?根据我们刚才总结出来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分析,这个反应为什么能发生呢,是不是都是这样呢,通过实验验证一下,铜能不能置换出硫酸铝溶液中的铝?由此可见,活动性强的金属可以把活动性弱的金属从它的化合物溶液中置换出来。利用金属与金属化合物溶液的反应,也可帮助我们确定金属活动性。 【教师】我们如何比较铜银的活动性顺序?【学生】提出方案 【教师】我们可以利用铜与银的化合物溶液之间的反应来判断铜银的活动性。可选择铜与硝酸银溶液或银与硝酸铜溶液来进行实验【教师】演示铜与硝酸解溶液

当然我们也可以将银丝插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现象。

【教师】化学家就是这样,通过实验利用置换反应比较出不同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将其按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总结出了常见金属活动性顺序。最强的是,最弱的是,,在生活中还有这样的谚语,真金不怕火炼,沙里淘金,你能用金属活动性解释一下吗?

带领学生读,记,站起来记,记住的坐下。教师检测。 【归纳】在金属动性顺序中,越是排在前面的活动性越强,应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可以帮助我们判断金属与酸,金属与金属化合溶液间的反应,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稀盐酸、稀硫硫中的氢,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将这三句话简单归纳就是,前强后弱,前换后(或强换弱)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金属可以与氧气、稀盐酸、稀硫酸、金属化合物溶液等多种物质反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不同金属的原子结构有差异,导致不同金属活动性不同,我们通过实验排列出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并可以应用其解释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回扣目标你学会了吗?检测一下。

幼师资料《金属的课件》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师资料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金属课件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