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靖宇观后感

08-20

究竟如何写好作品名的观后感呢?电影对我们成长的作用是非常大的,在观赏作品时体会到生活中难以体会到的心得感悟。观后感能保存当下最真实的心情和感受,在这里我向大家推荐一下关于“杨靖宇观后感”的一篇文章,品味这篇文章带你进入新的世界!

杨靖宇观后感 篇1

今天,我读了《在艰苦环境中坚持抗战的杨靖宇》这篇文章,深受感动。

杨靖宇是东北抗日联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在日军侵华期间,他率领东北军奋起抵抗日寇,顽强不屈,唤起民众思想觉悟。他这种勇敢的民族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在一次次的抗日战役中,不管敌军多么强大,不管武器多么先进,他都可以一次次化险为夷,逃离敌人的包围圈;同时还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对敌人进行反击。在东北那片白山黑水间,他还多次开展反击战,采取了夜袭、伏击、迂回等战术,有力地打击了日军。他这种高超的战斗本领值得我们学习!

当看到杨靖宇将军在最后陷入困境,几乎弹尽粮绝时,唯用草根、棉絮充饥,我的心情十分沉痛;当将军不幸被敌人捉住,面对敌人的各种威逼利诱,他都坚强不屈,直至为国捐躯,我无比震撼、钦佩。杨靖宇将军这种宁死不屈的高尚品质值得我们永远铭记、传承!

在新时代,我要以杨靖宇将军为榜样,热爱祖国、好好学习,长大以后,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杨靖宇观后感 篇2

《左传》曾记载过一句话“临患不忘国,忠也。”不错,能在处境危险的情况下,保持清醒,坚决不随意抛弃自己的国家。你说,这难道还不足以证明他的爱国之心吗?杨靖宇就是一位这样的战士。

杨靖宇是我国著名的民族抗日英雄,一生立下许多功绩。但,却死于那场反“讨伐”斗争中。在战场上他采用夜袭,伏击,迂回等战术,与敌人周旋。进入冬天后,十天半月都没粮食。渴了抓把雪,饿了啃树皮都是常常发生的。战士个个饥寒交迫,有的还为此付出了宝贵的生命。却还必须空腹上战场。经过一番殊死搏斗,敌人劝说他们投降,被他拒绝了。于是敌人便向他开火,最终,杨靖宇壮烈殉国,年仅35岁,英年早逝。

还是那句话“临患不忘国,忠也。”能在如此要隘的处境中,忠于国家,不畏强权。难道还不能体现出他的忠心吗?能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下,顽强生存好为国家战斗。难道还不能看出他为国分忧的品质吗?能在被敌人包围的情况下,保持清醒绝不叛国。难道还不能看出他的勇敢,爱国的精神吗?我相信这一定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做到的`。杨靖宇在战场上随时有可能被害,只要一声“我们投降”就可以免生死之忧了,但,这么做后你的良心真的完全是无忧的吗?所以杨靖宇才斩钉截铁地拒绝了敌人对他们劝降。

这就是爱国。国家是我们的母亲,生下我们,养育我们。失去了它我们将一无所有!剩下了这一副“死身体”又有什么用呢?为国家奋斗,为国家出力这是我们的荣耀,更是一种责任!我们这么努力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富强国家,让人民,后代能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吗?因此,作为一个中国人爱国,是必须人人做到的。也只有人人做到了,祖国才会强大! 战争的硝烟已随风而去,爱国就成了一句空话吗?不,不是的。爱国并非是在战场上,而是做到心中有国,为国分忧的精神也叫爱国。生活中处处都有爱国的例子。

杨靖宇观后感 篇3

(泡泡演讲稿 m.pOpO666.com)

民族抗日英雄杨靖宇曾担任“南满抗日联军”司令,从1934年一直到1940年沙场献身为止。在艰苦征战的六年中,他身先士卒地在白山黑水、林海雪原里打击日寇。面对敌人的重兵围剿,杨靖宇率部顽强战斗,使敌人坐卧不安,惶惶不可终日。日酋对他又怕又恨,调集重兵围困。

有人劝杨靖宇投降,他斩钉截铁地说:“不,我有我的信念。”杨靖宇在山林中与敌人激战数日,被日军围困,身负重伤,在只剩下他一个人的情况下,仍毫不畏惧,顽强抗击,击敌死伤20余人。他啃不动树皮,只能将棉衣里的棉花和着冰雪吞下去充饥。日军劝降不成,便放乱枪,年仅35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敌人残忍地铡下了他的头颅,又剖开了他的腹部,惊骇地发现胃肠里尽是未能消化的枯草、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这些被杨靖宇带领的抗日联军弄得焦头烂额的侵略者全呆住了。在冰天雪地的长白山密林中,支撑着杨靖宇与敌人战斗的'力量是对祖国的一腔热爱之情。用生命捍卫了人类的正义!捍卫了,民族的尊严!

杨靖宇观后感 篇4

潘家小学五(2) 钮浚桓

小时候,他敬佩英雄。 那天,当入侵者入侵东北时,他投身革命并踏上了抗日战争的道路。他被日寇重重包围,只身战斗,直至牺牲。他就是——杨靖宇。

当我读完《抗战英雄》这本书之后,杨靖宇将军的故事深深吸引了我,也让我最敬佩!

杨靖宇原名马尚德,因为“靖宇”在朝鲜语中有“驱逐外敌”之意。因此马尚德决定改名为“杨靖宇”。

1940年2月23日,因为身边叛徒的出卖,杨靖宇在濛江县保安村三道崴子被4万多日军包围,孤身战斗最后壮烈牺牲。因为杨靖宇牲前好几天没吃过一粒粮食。他吃雪、草根、树皮和棉絮来充饥。日军劝他投降,可是他想都没想仍不停向讨伐队射击。

战斗中,一颗子弹击中了他的左手腕,他的手枪掉在地上,但他顽强地用右手的手枪搏斗。到下午4点半,他被敌人击中胸部,享年35岁。日本侵略者打开身体,发现肚子里只有难以消化的草根和棉絮,连一粒粮食都没有,这使侵略者感到震惊!

连当时参与“围剿”的伪通化省得警务厅长岸谷隆一郎都不得不承认:“虽为敌人,但他是大大的英雄!”还特意为杨靖宇举行了“慰灵祭”。

朱德元帅赞叹:“人民英雄杨靖宇永垂不朽!”。

旧中国贫穷落后所以八国联军入侵中国,掠夺无数财宝,摧毁了举世闻名的万园之园-圆明园、所以日本侵略者在中国横行霸道**百万中国老百姓。是一批像杨靖宇这样的爱国英雄来到新中国。今天,我们要缅怀先烈,继承先辈精神。

好好学习,强我中华!让我们深深铭记《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少年富则国富。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杨靖宇观后感 篇5

杨靖宇同志,虽然不像其他英雄战士那样的名字经常出现在我们身边,但是他对我们革命的事业还是贡献很大,但是我们都不怎么了解他。杨靖宇,1905年生于河南省确山县。从加入党就一直再为我们的国家贡献,1928年后,在河南、东北等地从事秘密革命工作。曾经就有被五次被捕入狱,再受尽折磨的情况下,我们的英雄还是坚韧不屈,一直为我们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在1939年秋冬季反讨伐作战中,率领自己的警卫旅一直交战,最后再坚持了五个昼夜的时候,弹尽粮绝,可以看出我们的英雄是多么的顽强,如果不是顽强的.意志早已牺牲,他知道他不能那么容易牺牲,他的身上不仅有同伴,更是有家人,还有我们千千万万的革命工作者,为了能多为祖国消灭一个敌人,英雄坚持到了最后,壮烈牺牲,年仅35岁,正是壮年的时候就这样被敌人杀害,想想现在我们的生活条件还能有多少人,有这样的觉悟?还能有多少人能像我们的先烈一样,为了我们的国家付出生命的代价也在所不惜。

杨靖宇被杀后,残忍的敌人还将其剖腹割头,但是地人们看到杨靖宇胃里食物的时候也是震惊了。我们英雄胃里没有一点食物,有的只有草根、树皮和棉絮,想想在那样艰苦的环境里英雄还能坚持到最后一刻,是多么的不容易,是什么样的毅力才能有这样的成就,这都是我们英雄时时刻刻心里面有国家,有人民,是人民给了他力量,他知道他倒下了就会有更多的同胞受难。

让我们为烈士英雄致敬,如果没有他们就不会有现在的生活,我们要时时刻刻记住烈士对我们的牺牲,没有他们我们怎么可能有现在的成就。

勿忘国耻,珍惜现在,我们要时时刻刻记住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

杨靖宇观后感 篇6

《杨靖宇》读后感600字

今天是中秋节,是月圆人团圆的日子。但我从新闻中得知福建船长还被扣留在日本,不能和亲人团聚,于是非常气愤。不由地想起1942年元宵,一位不屈的汉子在林-海雪原的小木屋里,忍受饥寒,孤独地度过人生中最后一个月圆之夜。

他就是我万分崇敬的抗日英雄杨靖宇。

1937年,杨靖宇率领东北抗日联军浴血奋战,威声震天。日军一次一次受到重创。1942年,日军调集重兵,借助直升飞机,疯狂围剿抗日联军。杨靖宇带领三千名勇士,在丛林中与一万多名日军展开殊死的战斗。后来,杨靖宇和他剩下的十几名部下,虽已断粮五天,仍然顽强地与敌军周旋。战士们全部牺牲后,杨靖宇怀着满腔的仇恨,左右开弓,杀出重围,疾步如飞,消失在大雪纷飞的丛林中……

元宵的圆月刚落下,得到情报的一百多名日军直扑白雪覆盖的小木屋。警觉的杨靖宇边开枪边突围。尽管右手负伤,但他仍用左手打死打伤二十多名日军!最后,杨靖宇烧毁了随身携带的机要文件后,筋疲力尽地靠在了一棵大树下。敌人趁机众枪齐发,杨靖宇——这位抗日大英雄壮烈牺牲。

在被困的最后五天,杨靖宇靠什么能在冰天雪地生存下来,而且疾步如飞,与日军抗衡?百思不得其解的日军剖开杨靖宇的肚子,发现他的胃里竟然全是草根、树皮、棉絮!

我明白了,杨靖宇在如此恶劣时环境能生存下来,靠的是战胜敌人的坚强意志,靠的是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

相信吧,杨靖宇,你虽然倒下了,但你那坚强的意志、不屈的精神正激励着我们去克服困难,建设美好家园。

相信吧,福建船长,你要勇敢地坚持着,祖国一定会让你回家与亲人团圆。因为祖国蓝天上那轮照过杨靖宇的明月永远是最美最亮的!

《杨靖宇》读后感600字

本学期里我们学习了很多篇关于抗日战争及抗日英雄的故事,读着这些震撼人心的故事,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面对日本侵略者的屠刀,中国人民进行了英勇抵抗,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最让我敬佩的是爱国革命家----杨靖宇。

杨靖宇1905年出生在河南一户贫困农民家庭。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五次被捕,受过严刑拷打,坚贞不屈;出狱后,继续从事革命工作。在杨靖宇努力下,1934年2月,东北人民革命军总第一军成立,杨靖宇任军长兼政治委员。在杨靖宇的领导下第一军很快发展到上万人,给日军很大的打击。1937年杨靖宇的队伍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它犹如一股铁流,一次次给日军打击。杨靖宇的威名震动全东北。日军调集重兵,发动更加疯狂的围剿和征讨,悬赏万元捉拿杨靖宇。19402年,由于日寇的“围剿”与屠杀,东北的严寒、极度饥饿和疲劳,使抗联部队陷入极端的困难之中。这一天,杨靖宇的部队已经五天没有一点食物了,他和剩下的十几名战士忍受着饥寒、疲劳,与敌人奋战,后来其他战士都牺牲了,杨靖宇仍然边战边走。最后,杨靖宇被100多名敌人包围时,左右开弓,打死打伤20多名敌人。他被敌人枪弹打中了右手,他就用左手还击敌人,腹部又中了一弹,鲜血直流,他把最后一颗子弹流给了自己,牺牲时年仅35岁!

将军死后,经日军解剖,发现他胃里竟全是野草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我难以想像杨靖宇将军是如何将它们咽下,是如何支撑着自己高大的身躯,又是如何与敌人进行殊死搏斗,我心中的敬意犹然而升。

杨靖宇将军的故事告诉我们,当时生活条件这么艰苦,而杨靖宇还有这么坚定的信念,我们今天的幸福的生活,是千千万万个杨靖宇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呀!我们可一定要珍惜来之不易的生活呀!我们要保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在学习上我们要克服困难,我们要像将军那样坚持不懈,顽强拼搏,长大后为振兴中华而奋斗。

《杨靖宇》读后感600字

几乎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完美的英雄形象,有的人的心中英雄是邱少云,,因为他为了战斗的胜利情愿被活活烧死;有的人的心中英雄是董存瑞,因为他肯为了革命的胜利舍身炸桥。而我心中的英雄则是杨靖宇。

在对敌人的斗争进入到异常艰苦的阶段时,仅从1940年初到2月中旬的50多天里,杨靖宇就率部与敌作战40多次,有时一天打几仗。杨靖宇充分发挥他的指挥才能,一次又一次突破敌人的围攻,但由于敌人力量过于强大,杨靖宇只能率部下逃到山上。在山上,积雪有二三尺厚,连草都挖不着找不着。杨靖宇等人只能以树皮充饥,甚至吞咽身上的棉絮。明明在山上冻得受不了,衣服都冻成了冰,去不敢生火,生怕引来敌人。当时又饿又冷,杨靖宇等人难再力战,又因叛徒出卖,使敌人找到了杨靖宇,并展开猛烈攻击。敌人步步逼近,且高呼:“放下武器,保留生命,还能富贵。”回答敌人的是他手中枪射出的子弹。敌人见招降无效,遂集中火力,他因身中数弹,光荣殉国,时年35岁。时间是:1940年2月23日下午4时30分。”

毛泽东曾撰文称赞:“有名的义勇军领袖杨靖宇……坚决抗日艰苦奋斗的战绩,是人所共知的。”

先不说杨靖宇苦苦地在雪山上撑了那么多天,就是那吃棉絮,一般人都做不到。曾有一位扮演杨靖宇的演员说:“当时我们是真把棉絮放到嘴里,一吸气,棉絮就跑了进去,那难受的感觉非语言能描述!”就这一点,杨靖宇就让我打心眼里佩服,他宁愿在雪山上受常人难以承受的苦难,也不愿去过日寇所谓的“荣华富贵的生活”。

虽然杨靖宇留下的语录不多,但他那愿为革命献身的不屈精神永远活在世人心中,好似我们成长道路上的一盏明灯。

编辑推荐:

更多读后感范文进入读后感大全:duhougan/

更多读书笔记范文进入读书笔记大全:dushubiji/

杨靖宇观后感 篇7

寒假期间,我非常喜欢观看抗日英雄励志剧场。看完《名将杨靖宇》这部电视剧后,我不禁大为震撼,我实在佩服杨靖宇将军顽强的抗日精神和爱国热情。

东北是日本人最早入侵中国的地方,而东北抗日联军则是在东北抗日军队中影响最大的。在杨靖宇的领导下,东北抗日联军给日军以沉重的打击。日军派大部队对东北抗日联军进行"围剿",杨靖宇带着部队转移到了长白山的.丛林中,在高寒缺氧、粮食、服装、药品完全断绝的艰苦情况下,东北抗日联军坚持同日寇日夜鏖战......最后剩下的7个人,还是被敌人发现了。杨靖宇以顽强的毅力同敌人周旋,直到最后无情的子弹穿透了他的胸膛。杨靖宇倒下了,英雄的热血染红了这片黑土。他死后,残暴的敌人剥开他的腹部,发现他肚子里竟只有野菜、树皮和棉絮,就连凶残的日军也感到震惊。

在抗日战争时期,有多少中华儿女为了保卫祖国前赴后继,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啊!我突然又想到了放牛娃王二小和坚贞不屈的雨来,他们都是令人尊敬的抗日英雄!是什么力量让他们如此勇敢坚强?那就是强烈的爱国之情!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面对处于危难之中的祖国,中华儿女没有屈服,为了保家卫国而英勇战斗。让我们永远记住他们,让我们每个人都有一颗爱国之心,好好学习,为祖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吧!

杨靖宇观后感 篇8

杨靖宇是一位抗日英雄,真正的英雄!他在雪山上呆了20多天,断粮至少5天以上。却并没有屈服于日军,死后也从不低头!那5天里,他吃的只有树皮、草根和棉花!他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骄傲!

在日军的指挥下死伤的人数令人发指!为什么杨靖宇会惨死在这冰天雪地的山岭上?正因他知道,自我是炎黄子孙,是中国人!他不会帮忙敌人残害自我的`“母亲”!为什么杨靖宇为国为民的精神如此坚定?

正因他那矢志不移、忠贞不渝的爱国主义精神,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艰苦奋斗精神,不畏艰险、一往无前的革命英雄精神只是为了让中国和平,与世无争,逃离死亡的魔爪。

在这风风雨雨的71年里,杨靖宇的革命故事依然家喻户晓。从前的硝烟战乱,与战争号角将永远停留在过去。但是中国人所承受的屈辱,将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如果有人问为什么,我会告诉他:“正因历史是无法改变的!我们所牺牲的像杨靖宇一样的抗日英雄,也是无法估计的!”血与肉的铺造,是造就新中国的材料!五星红旗的色彩,就是鲜血的杰作。

我必须要学习杨靖宇那恪尽职守、鞠躬尽瘁的高尚情操,让它在人间远播。让今日的人们永远记住以往的历史;记住以往的生死离别;记住中国翻开的前一页不光彩的“东亚病夫”的称呼;同时也要记住,今日完美的中国。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