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员工作总结

08-21

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为您整理了以下有关“植保员工作总结”的范文,在写范文时应该从何处着手呢?工作、学习中经常面临文档处理事务,范文已经成为教育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一篇精彩的范文可以总结出最核心的东西,感谢你选阅希望信息帮助到你!

植保员工作总结(篇1)

农业种植保险工作总结

近年来,农业种植保险在农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该项保险制度为农民提供了一种保障机制,以应对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不确定风险,对于稳定农民收入、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对农业种植保险工作的总结。

首先,农业种植保险的推广和普及工作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通过政府的鼓励和支持,农业种植保险的普及率逐渐提高。在农村地区,保险公司业务员走村入户,向农民宣传保险知识,解释种植保险的好处和保障范围,提高了农民对种植保险的认识和接受程度。此外,保险公司还积极与农民合作社、种植大户等进行合作,通过集体参保方式,降低了农民的保险费用,增强了农民的获得感和归属感。

其次,农业种植保险的赔付机制日益完善。保险公司在投保前进行严格评估和风险分析,确保了保险责任和保额的准确确定。在赔付过程中,保险公司与农民建立了长期友好的合作关系,定期对种植情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对于发生保险事故的农民,保险公司积极帮助协调相关部门进行赔付,提高了农民的赔偿效率和满意度。同时,保险公司也加强了对赔付资金的监督和管理,保证了农民合法权益的实现。

再次,农业种植保险的保险责任及范围逐渐扩大。当前,农业种植保险的保险责任主要覆盖了自然灾害、疫病、虫害等不可抗力因素。随着技术和经验的积累,保险责任及范围也得到了扩大,如涵盖了市场波动、非法侵占、交通意外等因素,并提供了更加灵活的保险产品供农民选择。这使得农民在投保时能够更好地符合自身的保险需求,提高了保险的可持续性,并且更好地应对农业生产面临的各类风险。

最后,农业种植保险工作的发展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农民对保险的理解和认知程度仍有待提高,需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农民的风险意识和保险知识储备。其次,保险公司在产品设计和定价方面需要更多地考虑农民实际需求,并提供更加灵活和多样化的保险选择,以满足不同农户的需求。此外,政府应加强政策支持和监管,建立健全的农业种植保险法规和机制,为保险工作提供更好的制度保障。

综上所述,农业种植保险工作在过去的几年中取得了显著的进展,但仍面临一些挑战。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农民对农业种植保险的认知和接受度;完善赔付机制,提高农民的获得感和满意度;扩大保险责任及范围,为农民提供更加灵活的保险选择。只有持之以恒地推进农业保险工作,才能更好地服务于农民,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植保员工作总结(篇2)

按照省、市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思想,继续深入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遵循“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理念,坚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自愿参与、民办公助”的原则,以发展乡村级专业防治组织为基础,以增强专业防治组织的服务能力为重点,以提高农作物病虫害防治的效果、效率和效益为目标,大力推进我市专业化防治工作的开展,促使我市植保防灾减灾能力和专业防治组织化程度得到进一步提高。据调查统计,到20xx年4月,全市共建立和完善了各种植保专业化防治组织40个,组建专业化防治队伍60个,从业人数达400多名,拥有担架式机动喷雾器30台,背负式机动喷雾器500台,意向性签定承包服务面积6万亩,现将我市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汇报如下:

一、领导重视

二、措施到位

2、扶持种粮大户,科技示范户创办专业防治组织,既解决自身防治病虫害的问题,又对外提供防治服务。

3、对各类专业防治组织,从物资、技术、资金、政策、信息等方面给予支持,对几个重点示范专业防治组织,每个组织农业局给予10台机动喷雾器的补助。

4、适时提供病虫害预报和防治技术信息,植保站和当地乡镇农技站,在防治适期前3-5天将病虫害预报和防治技术信息传递到专业防治组织,并在重大病虫害防治的关键时期,派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实地指导。

5、按照“十有”标准(即有章程、有制度、有招牌、有电话、有注册证件、有办公场所、有专业机手、有规模器械、有展示窗口、有服务信息),规范了病虫害专业防治队伍,制定了专业防治组织管理办法,建立了专业防治组织动态管理和跟踪服务档案。

三、强化管理

农业局对全市范围内的专业化防治组织都进行登记造册、建立档案。明确每个专业化防治组织服务区域、法人或牵头人姓名、联系电话、所在村、组专业队队员姓名及机动药械持有量,掌握专业队机手培训落实情况、以及技术信息来源渠道等,帮助每个专业化防治组织建立健全管理制度、长效运营机制,督促、指导开展重大病虫害专业化防治工作。

四、搞好示范

积极争取社会力量和农药(械)企业的支持,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防治领域,如绿海粮油、隆平高科等企业共建、联建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服务组织的'模式,促进农作物重大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服务组织快速发展。强化专业化防治示范区的辐射带动作用,切实把专业化防治示范区建成技术人员的试验田、乡村干部和农民的培训田、病虫害防治的样板田。

植保员工作总结(篇3)

xx年在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植保所、各镇村领导的支持帮助下,在全体工作人员的努力下,以农业农村工作为重点,以全面实施农业农村工程为中心,认真贯彻落实县植保工作会议精神,按照“抓重点,抓关键,抓重点”的工作思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两项工程”(“农民专业合作社)工程建设为重点,加强植保农村工程建设,全面提升农村工程建设水平,积极开展农业生产各项工作,全面完成全年各项工程任务。现将xx年来的具体工作汇报如下:

一、全面实施农业农村工程

全县共计完成农业总面积2.7万亩,其中农业生产投资3599万元,农户人均纯收入11305元。完成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400元。全县共有各种建筑工程项目11个。完成总投资1.79亿元,比年初增长37.4%;建筑面积8.59万平方米,比去年增长15.5%。完成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比去年增长10.3%。完成投资1.85亿元,比去年增长52.5%。完成工程建设项目15个,比去年增长3.4%。完成投资45.97亿元,比去年增长31.1%。完成投资48.13亿元,比去年增长5.4%;建筑面积5.85万平方米,比去年增长25.3%;建筑面积1.01万平方米,比去年增长25.4%。完成投资88.29亿元,比去年增长1.5%。完成投资8.44亿元,比去年增长27.5%。完成投资6.1171亿元,比去年增长1.2%。完成投资9.55亿元的2.84%,比去年增长1.02%。完成投资69.5559亿元的1.11%;完成投资88.5579亿元的9.2%,比去年增长1.3%;完成投资4.04797亿元的3.17%;完成投资68.5532亿元的1.9%,比去年增长4.9%。完成投资4.93亿元的10.22%;完成投资3.55亿元的9.17%。完成投资3.44亿元的1.11%。建筑面积1.29万平方米,比去年增长1.7%。完成投资18.759亿元的2.5%。完成投资20.1196亿元的10.89%。比去年增长10.7%。建筑面积20.5万平方米,比去年增长2.5%,比去年增长2.5%;完成投资3.5亿元的1.29%,比去年增长1.2%;完成投资1.3533亿元的5.5%;比去年增长1.2%,比去年增长1.3%,比去年增长2.9%。完成投资4.7769亿元的101.4%;完成投资2.78297亿元的8.2%;完成投资2.459889亿元的10.7%。完成投资4.355869亿元的101.4%。

二、全面实施农业农村工程

1、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工作

全县共有农民专业合作社7个,农民专业合作社10个,农村合作社50个。建档立卡农民专业合作社38个,占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的125.7%。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项目21个,占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的112.7%,其中: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占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的135.9%;农民专业合作社2个,占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的156.5%,农村合作社1个,占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的107.3%。合作社成员单位58个,其中农村合作社1个,占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的13.7%;农村合作社1个,占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的128.9%。建档立卡农民专业合作社5个,占全乡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的118.2%;农村合作社58个,占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的130.9%;农村合作社8个,占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的45.8%;农民专业合作社1个,占全乡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的106.2%,比去年同期增长1.4%;农民专业合作社52个,占全乡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的20.5%,比去年同期增长3.3%。实施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项目4个,占全县农民专业合作社总数的22

植保员工作总结(篇4)

通过全县乡镇植保员的共同努力,站根据年初的工作计划和任务安排,认真贯彻落实“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继续治理”植保方针,克服困难,积极开展植物检疫工作。现将今年上半年我县植物检疫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积极配合省市业务主管部门开展种子市场检疫大检查工作。

配合九江市站和县农业执法大队,重点对我县范围内所有种子(棉花、水稻)经销商进行了全面的执法大检查。共检查种子6957公斤,其中水稻种子0416公斤,棉种6541公斤,并严厉打击了各种违法调运种子的行为,有效的防止了检疫性有害生物随种子调运传达扩散,保证了县春耕生产用种安全,维护了农民的利益。

二、依照省植保局《关于立即开展花生、大豆种子市场执法检查的通知》文件精神。

站对城区花生、大豆种子销售代理商和种植花生、大豆面积较大的乡镇零售商进行了全面仔细的排查。共检查种子769公斤,其中花生种子416公斤,大豆种子5公斤,并在5月日进行了花生、大豆苗后大田普查,普查面积1100亩,未发现花生黑腐病疫情。

三、配合省站开展红火蚁的普查工作。

由于红火蚁是一种近几年传入我国的危险性、植物检疫性有害生物。随时有入侵我县的危险,引起了站的高度重视,依照省植保局《关于立即开展红火蚁普查的紧急通知》文件精神,今年我站于4月10日组织了各乡镇植保员在全县开展了红火蚁的普查,共普查全县19个乡镇、个花卉苗木种植地,1个大型公园、机关、学校、绿化带、苗圃、垃圾场等区域,普查面积有4500亩,调查询问了21个医院、诊所、个花木公司、12个花木专业种植户,询问人员217人,均未发现红火蚁的迹象和疑似红火蚁发生为害症状。

四、配合省局开展稻水象甲的普查工作。

5月10日。各乡镇严格按普查要求,由县局主管领导亲自抓,组织县、乡植保员和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逐乡、逐村、逐田排查,对全县早稻进行了一次全面、细致的普查;共普查了全县19个乡镇场1.71万亩早稻,做到县不漏乡、乡不漏村、村不漏畈、畈不漏田,决不让任何有可能出现稻水象甲的田块逃过,目前为止还未发现稻水象甲的迹象。对梨枝枯病、柑桔溃疡病、扶桑绵粉蚧、黄瓜绿斑驳病毒病、等检疫对象的普查工作。均未发现有以上检疫对象的发生。

植保员工作总结(篇5)

近年来,农作物病虫害越来越严重,对农业的影响也越发显著。因此,植保工作成为了农田管理的重要一环。本文将会结合我所在基层农业部门的实际工作情况,进行一次年终植保工作总结。

首先,我们要做好植保信息公开宣传工作。我们采用了多种形式宣传植保知识,针对不同的农户群体开展宣传活动。我们通过村广播、宣传单、微信公众号等多种渠道向农户宣传植保知识,让农户在日常农田管理中学会预防、化解病虫害等植保措施,有效地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

其次,在作物种植过程中,我们注重细致耐心的植保技术指导。我们的工作队伍中有专门从事植保工作的技术员,每到一处田地都会仔细查看、分析土壤和植物情况,再根据结果对当地农户提供作物种植方法和植保措施的技术指导。通过对农户的手把手指导,开展植保技术培训,我们有效地提高了农户们的植保技能。许多农户在植保工作中积极主动、灵活运用技能,有效降低了农田病虫害防控成本,同时也为农田管理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此外,我们还积极推广绿色环保的植保方式。为了避免化肥和农药对农田造成污染,我们采用了一系列无污染的植保技术,如喷施有机肥、生物农药等,代替传统农药的使用。这些技术在实践中证明可以达到和传统农药化肥相同的效果,同时有效保护和改善了农田环境。

最后,我们还需进一步加强植保技术研究和创新。为有效解决当前农业管理工作的问题,我们需要加强技术研究,引进更加先进的植保技术,科学地控制农田病虫害,从而提高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益。我们将在新的一年里,以更加专业的态度、更加细致的服务、更加绿色的方式,继续开展植保工作,让基层农民朋友们过上更加富裕、健康的生活。

综上所述,我们的植保工作成效显著,但要实现更好的工作效果仍需不断努力。我们相信,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们将会继续发扬优良传统、努力创新,为农业、为基层农民朋友提供更加优质、全面的服务。

植保员工作总结(篇6)

XX年上半年,在县农业局统一领导和部署下,县植保站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农作物病虫监测搞好技术培训及防治工作

开春以来,我站技术人员适时深入乡镇、村社,随时监测小麦、油菜等小春作物病虫害发生情况,采购自动虫情测报灯两台并安装应用,通过田间调查与测报灯观测数据分析,及时发布小麦条锈病防治和水稻一代螟虫防治两期《植保信息》,200余份,制作《一代螟虫发生与防治》电视专题片1期,开展县、乡两级小麦、水稻病虫防治及农民植保专业合作社机手培训6期,开展植物检疫培训2期,培训农技人员及制种技术员130人次,农户32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30000余份,有效地指导了农户开展小春作物病虫防治及水稻螟虫防治工作。

今年2月上旬,我站将小麦条锈病发生情况向县政府主要领导汇报,县委县政府领导十分重视,及时安排20万元病虫防治项目资金采购药剂,以开展小麦病害防治。3月下旬,我站通过政府采购,及时将防治药剂发放到小麦条锈病重发乡镇,并指导各乡镇农户科学防治条锈病,利用农民植保专业合作社,实施专业化统防统治18万亩,全县小春通过病虫防治共计挽回粮食损失10377.67吨,保障了我县今年粮食安全生产。

二、搞好鼠情监测及时开展全县春季灭鼠工作

今年1月—2月,我站开展了农村鼠情监测工作,2月中旬我站将今年农村鼠害发生向县政府领导进行了情况汇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十分重视农村灭鼠工作,及时安排专项资金15万元用于采购灭鼠药剂,3月下旬,通过政府采购,将灭鼠药剂发放到全县各乡镇,并抽派专业技术人员督促各乡镇农村灭鼠工作,各村社农户鼠药投放及时,全县防治面积达102.35万亩,挽回粮食损失17102.5吨,农村统一灭鼠取得显著成效,为我县粮食丰收奠定了基础。

三、农作物绿色防控工作

今年3月,在农业局统一安排部署下,我站重点开展了黄鹿镇粮食高产示范片及永太、东北、南山、辑庆等镇现代农业示范片绿色防控工作,积极推广黄板诱杀蚜虫、全自动太阳能及频振式杀虫灯诱杀害虫、“生物导弹”防治玉米螟等绿色防控技术,实施绿色防控2.3万亩。其中:推广黄板诱杀蚜虫亩;“生物导弹”防治玉米螟2500亩;应用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3500亩;灯光诱杀水稻螟虫6800亩;推广使用太阳能杀虫灯及频振式杀虫灯诱杀蔬菜害虫,推广应用面积5000亩;果园推广灯光诱杀害虫3200亩。为我县今年粮油及经济作物安全生产起到积极示范作用。

四、有害生物检疫与监控

今年4月以来,我站重点对以稻水象甲为主的有害生物进行了不间段的监控,有效防止有害生物对我县农作物的入侵,保障了我县农业生产健康发展。

五、下半年工作计划

1、继续开展绿色防控工作,在上半年开展绿色防控工作基础上,进一步在黄鹿、永太、东北、南华、广福等12个乡镇推广纹曲灵防治水稻纹枯病、稻曲病10000亩;在东北、南山、永太等乡镇推广云菊防治蔬菜害虫5000亩。

2、搞好大春作物病虫监测,及时指导农户开展大春作物病虫防治,确保水稻、玉米等作物产量。

3、推进农民植保专业合作社建设,依托农民植保专业合作社,创新机制,大力开展水稻、蔬菜等粮经作物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实施水稻专业化防治25万亩,蔬菜专业化防治5万亩。

4、搞好植物检疫工作,大面积开展有害生物检疫工作,特别是水稻制种基地的检疫,防止有害生物入侵,保护我县农业生产安全。

植保员工作总结(篇7)

我xxx县地理地貌和小气候情况较为复杂,既有区域地貌特点是山多、水多、草多和荒山、荒滩、水位田等宜蝗面积大,平原、丘陵山区,又有滨湖滨淮地区。

目前蝗区主要分布在观音寺、官滩、盱城、淮河、明祖陵、管镇、鲍集、铁佛等九个乡镇,占##全部乡镇的47.4%。

一、XX年夏蝗发生情况

1、发生期:XX年夏蝗初出土日期是4月23日,出土盛期在4月30日,出土高峰期在5月7日。三龄蝗蝻高峰期在5月15日。

2、发生量:据4月2日调查30个样点中,有卵样点率平均为3.33%,蝗卵密度平均为0.9粒/平方米,卵粒越冬死亡率平均10%。5月21-23日夏蝗蝗蝻发生情况普查,蝗蝻密度0-3头/平方米,平均0.19头/平方米。

3、夏蝗发生面积:XX年夏蝗发生程度中等偏轻,全蝗区宜蝗面积39.5万亩,发生面积8.5万亩,其中6头/亩以下面积8.26万亩,6-10头/亩0.23万亩,11-30头/亩以上0.01万亩。

二、XX年秋蝗发生情况

1、夏残蝗情况:XX年6月2-7日在淮河镇淮河滩上,管滩镇的金大圩和武小圩、管镇镇和明祖陵镇的洪泽湖边滩涂上调查(有部分调查面积是夹荒地),夏残蝗密度6头/亩以下占调查面积的98.2%,6-10头/亩占1.72%,11-30头/亩占0.08。

2、秋蝗发生期:我站XX年7月12-14日挖查,挖查样点160个,有卵样点17个,有卵块数24块。卵孵化期在7月18日,2-3龄期在8月5日,羽化期8月16日。

3、发生面积:XX年秋残蝗发生面积8万亩左右,达标面积1.45万亩,发生程度中等偏轻。残蝗面积6头/亩以下7.89万亩,6-10头/亩0.11万亩。

三、蝗区治理情况

蝗区主要采取集中力量进行人工与养家禽来压低蝗蝻密度,同时结合化学防治,特别是夹荒地,在防治其它作物虫害时,一同兼防治。其它蝗区,如淮河堤、岗坡、圩堤则采用兼治的方法来控制蝗蝻密度。

存在的困难:

1、盱眙县蝗区面积大,调查难度也大,交通工具缺乏。

2、药械不足。

3、人员少、资金不足。请求定员、定岗和保有足够资金。

根据调查:蝗虫专治面积很小,主要还是在防治稻飞虱和二化螟、卷叶螟时兼治。使用的药种以吡虫啉、三唑磷、毒死蜱、菊脂类为主。

蝗区全年累计防治面积达35万亩次,其中化学兼治面积31.6万亩次,生物防治及生态控制3.4万亩次。

目前我县剩余劳力较多通过养殖野鸡、家鸭、野鸭等,自然形成很多放养大户,一般放养都在千只以上。另外现在推广绿化,植栽杨树,鸟类数量也逐渐增多,这些都有力地抑制了蝗虫的种群发展。但由于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和人为捕杀,青蛙和蛇类作为蝗虫天敌的数量则逐年减少。

四、XX年夏蝗发生趋势

根据秋残蝗普查情况、蝗区生态等因素分析,预计XX年我县夏蝗偏轻发生,发生程度与XX年相近,预计夏蝗发生面积8-10万亩

植保员工作总结(篇8)

一、病虫监测

今年,我们按照农作物病虫害调查规范和省、市植保站的监测要求,在加强病虫监测的基础上,扩大调查范围,在永丰、洛源、保安、石门、寺坡五个镇布点调查,密切注意各类病虫发生动态,开展大田监测40余次,黑光灯监测32次,上报病虫周报表40余份,系统填报各类模式报表35份,上报“一喷三防”及统防统治专项资金补助项目任务落实情况调度报表26份,全年发布病虫情报10期次,为各级领导决策部署和群众及时开展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大田防治

2014年全县各类农作物病虫害均轻度发生,发生面积86.26万亩,防治面积 80.3万亩,挽回损失6202.9吨。其中夏粮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43.5万亩,防治面积42万亩,挽回损失3466.3吨,主要病虫害有小麦白粉病、条锈病、赤霉病、吸浆虫、蚜虫、红蜘蛛、一代粘虫、地下害虫、杂草等。秋粮作物病虫害发生面积42.76万亩,防治面积38.3万亩,挽回损失2736.6吨,其中:玉米病虫害发生24.01万亩,防治22.3万亩,挽回损失2406吨,主要病虫害有:大斑病、纹枯病、灰斑病、二代粘虫、玉米螟、玉米双斑萤叶甲、蚜虫等;马铃薯病虫害发生面积11.65万亩,防治9.6万亩,挽回损失2277.4吨,主要病虫害有:晚疫病、病毒病、二十八星瓢虫等;大豆病虫害发生面积7.1万亩,防治6.4万亩,挽回损失436.9吨,主要病虫害有:大豆蚜虫、大豆双斑萤叶甲等。有害生物防治面积占到发生面积的90%以上,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使粮食作物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5%以下,经济作物病虫为害损失控制在10%以下。

三、抓点示范及试验

1、小麦“一喷三防”示范:分别在寺坡镇何村、石门镇石门街村、保安镇庙底村、永丰镇杨村、灵口镇灵口街村、城关镇唐村、三要镇永坪村、景村镇韩湾村8个镇8个村共建立小麦 “一喷三防”示范区8个4000亩,带动全县完成 小麦“一喷三防”专业化统防统治 4.1万亩。

2、马铃薯“一喷三防”示范:分别在石门、保安、洛源建立马铃薯一喷三防示范各200亩,带动全县完成马铃薯一喷三防1万亩。

3、秋播病虫害综合防治示范:我县今年秋播小麦播种面积18.1万亩,实施秋播小麦病虫防治15.6万亩。其中,土壤处理5.5万亩,药剂拌种6.5万亩,条锈病示范区0.6,冬前化除3万亩。其中:土壤处理在永丰镇的杨村、李村,石门镇桥河村开展地下害虫防治示范500亩;小麦条锈病示范区主要设在灵口、三要、寺坡、古城、景村、石门、石坡、麻坪、城关、永丰10个镇,每镇抓点示范面积600亩;小麦全蚀病防治示范主要设在卫东、永丰2个镇,每镇示范面积100亩;小麦腥黑穗病防治示范主要设在保安、卫东、四皓、永丰4个镇,每镇示范面积100亩。

4、小麦“一喷三防”不同防治次数防效对比试验:试验地点在寺坡镇何村西组,试验结果表明我县小麦“一喷三防”最佳防治时期应为小麦扬花后灌浆前期和灌浆中期各施药一次,对小麦中后期病虫害防治效果最好。

5、小麦“一喷三防”不同防治药剂配套组合试验:试验地点在寺坡镇何村西组,试验结果表明我县“一喷三防”最佳药剂配套组合为亩用7.5氯氟·吡虫啉33克+43%戊唑醇10克+99%磷酸二氢钾100g。

五、技术培训:全年开展专业人员技术培训3次20人;开展小麦、马铃薯“一喷三防”示范区农户技术培训5次260人。

六、信息发布:发布信息 条,撰写论文2篇。

五、配合其他中心工作:积极配合其他股室开展植物检疫、土壤样品采集、试验示范种植、收获等中心工作。

植 保 股 2014年11月19日

工作总结《植保员工作总结》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儿工作总结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植保工作总结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