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日记600字集锦十三篇

08-24

每个人写出来的作文都会不一样,通过写作文可以提高我们对于某些事物的思考,多阅读一些高质量优秀作品可以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还在为写出好作文而烦恼吗?小编特别编辑了“研学日记600字集锦十三篇”,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研学日记 篇1

妈妈,时间到了!我要去参加蓝媒小记者团的研学啦!”我一边看着时钟,一边朝厨房喊道。这时,外面下起了蒙蒙细雨,一阵阵凉风刮来,但是我身上还是充满了暖意,这可是我期待已久的研学之旅呀!

我早早地来到大巴车旁,可是我没想到自己居然是第一个。等了一会儿,同学们陆陆续续地来了,人终于到齐了。大家叽叽喳喳的,像一群欢快的鸟儿一样,上了大巴车。大巴车开啊开,带着大家顺利抵达了目的地——浙江国际影视中心。

大家有序地下了车,刚走进中心大门,就看见一位长发飘飘的老师等着我们,她见我们来了,发给大家一人一张参观证。刚戴上参观证,我就被眼前的大厅吸引住了。它的名字叫“阳光大厅”,因为即使不开灯,大厅里依然很明亮。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大厅的左、右两侧都是由玻璃组成的,这样一来,阳光就会从外面照射进来,显得格外亮堂!

跟随着老师的脚步,我们来到了导播室。房间里有许多屏幕,正放着不同的影片。外面的木架子上放满了面包和矿泉水,我想叔叔阿姨们工作肯定很辛苦,需要及时补充能量。我们排着队伍,一路跟着老师参观,我被一个个大屏幕惊呆了,天花板上的机器看得我眼花缭乱……“这里可真是高科技的天堂啊!”我在心里对自己说。

听着老师的讲解,我仿佛进入到了动画世界,可以自由的在演播世界里遨游。我们绕着大楼逛了一大圈,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同学们最期待的——做游戏!看着那凹凸不平的指压板,我心想:“这有什么难的呀?一会我跑了快一点。”万万没想到,当我把脚踩上去的时候,才知道自己刚才想错了,这分明是用刺猬身上的刺做的!好不容易跑了回来,我感觉脚底板都要冒出一个个小洞洞来了,一边揉着脚,一边轻声说道:“哎呀,好痛啊。”

快乐的时光总是很短暂,转眼间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我们吃了一顿美味的午饭后,坐上了回家的大巴车,依依不舍地回家了。

回到家后,我的脑海中还不停地浮现出上午研学的画面,就像摄像机在辛勤的工作。我在心里暗暗对自己说:“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到影视中心工作!”

研学日记 篇2

20xx年11月5日,我们开心极了,因为我们我们学校的校长组织的研学活动,我们都迫不及待的想赶快到到达地点第一站我们去了。汉光武帝陵走进去,我们看到了很多的石狮子,还有人都是用石头雕刻出来的。路上铺的都是鹅卵石,走着就像给我们的小脚按摩一样。走到里面,我们看到了一个石碑,上面有一个小孔,只要你静静地用耳朵去听,就可以听到黄河流水的哗哗声。

在这块碑的前面,还有一个更大的墓碑,是刘秀的墓碑。上面刻有很多字,中、兴二字看起来特别清晰,可能是摸的人多的缘故吧!

老师说“左手清华右手北大!”只要闭上眼睛,不管用哪一只手去摸那两个字,我每一次摸到的都是兴字。一路上我发现我们班的王梦奇和别的同学,他们走到哪里都会用一个小本记下来。他们的学习习惯可真好。

这时,传来一阵阵的鸟鸣声,原来前面就是鸟鸣柏。我们的只要整齐地拍着双手,就可以听到鸟鸣声了。再往前走有棵柏树很特别,仔细观察会发现树干上好像有一位慈祥的老奶奶。它的名字叫奶奶柏。再往前走,有一个许愿池,只需要你用钱往那里一投你就可以许一个愿。就可以帮你实现。第二站,我们去了洋丰生态园。我们先到那里去了猕猴桃园。一抬头,上面挂满了猕猴桃,看得我们口水直流。然后,我们就去了餐厅里就餐,这还是我们第一次去研学吃的最隆重的一次饭。餐后,我们去了柿子园那里的,柿子红红的,又大又红。我们又看了看那些植物是怎么生长的,我们的导师还告诉了我们非常多的知识。我们度过了开心快乐的一天。

研学日记 篇3

今天是来到云南的第三天,我们来到了西双版纳,中国科学院热带植物园。

上午,我们在植物园中转了一圈,认识了许多以前不认识,不了解的植物。

下午,我们在一个真正的`热带雨林中学习,深深地感受到了震撼。又听导游说:“中国剩下的雨林已经不多了”,我在心里默默想:我要保护雨林,从身边做起吧。

晚上,也是我在这一天中印象最深的时段。天空中繁星点点,月光从树隙中倾泻下来,反射在地上,如同一块块小银钱。老师带我们看了十多种小动物,如萤火虫幼虫,蜘蛛,小虾等,也带我们认识了许多星座。作为挑战,我们每个人都独自走150米的黑暗路程。开始我并不觉得有什么,150米,在平常看来不过是一段普普通通的距离,但现在这条路感觉无比漫长。途中除了脚步声,动物的叫声,几乎没有声音,仿佛世界中只剩了我一人,一种孤独感袭上心来,没有人在身边的感觉无比可怕。但慢慢地,我克服了这种恐惧,走到了终点。

人生中也会有许多这样的道路:“漆黑无比,你看不见前方的道路,没有人陪伴你”。只能一直走下去,努力过后,才知道许多事情,坚持坚持,就过来了。

研学日记 篇4

今天的旅行真好玩!

我们第一站去了云顶星河。apple姐姐让我们只能在8楼玩游戏,我们就从一楼搭电梯上去了。

第一项玩了野外探险,可刺激了!就是有一个像窗帘的布,把椅子推进去窗帘里面,里面有一个屏幕。黄兰晰告诉我,其实不是椅子在动,而是频幕在动。因为,他想这些是真的话,那就可以不搭飞机也可以感觉到飞机带我们一起飞翔了。里面更刺激!里面是这样的:有一架飞机,后面有一条绳拉着,然后飞机飞起来,同时,前面有许多气喷出来,非常凉爽!后来,飞机起飞不久,就有一个大海,之后,飞机一不小心就飞到海面,那些浪纷纷向我们涌来了!黄兰晰说,啊!啊!我都堵住了我的小耳朵,因为真的太大声了!出来时,黄兰晰又说:好冷呀!里面,我都快结冰了!我心里呵呵地笑着,我又听到妈妈说:我以后都不玩了,太刺激了,受不了。我心里还是呵呵地笑。

第二项玩了射枪。射枪这名字一定是有人物的,果然,我想对了。我很兴奋射枪我会得第几作文名?第一次得第一名,第二次得第三名。第一名那次,我射了很多只青蛙,很多只蟾蜍第三名那次,我看见我座位那儿没有枪,又换位了,所以慢了!

第三项玩了过山车。过山车好刺激!轨道弯弯曲曲,冲上去,又冲下来,吓死我啦!不过越玩越好玩,最后一点都不怕了!

吃完午饭后,我们便开始去创作灯饰。我做了个蓝天,太阳的灯罩。回来给爸爸看,爸爸说:那灯,是哪位设计师创作的?我说,是我做的!我们都微微笑,点点头。

下一站,我们奔向星光联盟参观。我一直仰头看空中的频幕,一幕是宇宙的呈现,一幕是海洋的世界,一幕又是茂密的丛林精彩绝伦。

最后一站,我们去了灯饰博物馆,里面展现出从唐代,宋代一直到现代灯饰的演变过程。从开始用猪油,羊油,牛油做成的油灯,到慢慢变成蜡烛,到现代用的LED灯。感谢人类创造了灯,让我们在黑夜里能看到光明,看到方向。

人之美在于心,灯之美在于神。本次研学旅行结束了,期待下一次的研学之旅。

研学日记 篇5

早晨,6点多,很多人还在睡梦之中,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已经早早在集合点集合了。准备上车,过了一会儿车来,我们坐上了车。

路上的时光似乎非常短暂。很快我们就来到了六顺镇的炮掌山,早晨的太阳射在紫白相间的百花上犹如仙女下凡,在老师的安排下我们来白花谷的观景台,向山那边看去,百花在森林中像天上的星星,我们来到炮掌山,除了观赏白花,我们还在山林中行走如果看见参加越野跑我们也不忘给他们加油,在山林出我们还遇见了身穿汉服的古筝演奏者。那琴声让人陶醉,陶醉在那优扬的琴声中,除了欣赏这美妙的旋律,老师还给我们介绍了喀斯特地貌和乔木,灌木和藤本植物的并生,并说这里很适合种植咖啡,充实的讲解完会。我们又迫切的来到降仙台,参加祭花神仪式,主持人的带领下,祭祀花神,拜花神和分吃水果的环节依次进行。在午饭后,同学们也不忘自己身上的重任。我们匆匆来到白花节的主会场,准备表演,我们把背在书包里的礼物拿出来,这些礼物是准备六顺小朋友的,在老师的组织下我们交换了礼物和电话,交换活动开始了我文艺表演,各具特色的文艺表演,终于到我们上场了,我们跳着有力量的佤族舞,跳好后,台下掌声不断。精彩的表演后,又是一顿美味的百花宴。吃好后我们又踏上回家的路程。

研学日记 篇6

小记者协会开展了一个活动——去乡野人家山庄研学。研学的前一天,我们在实验小学东二楼学习了做一名小记者应该了解的知识,王老师还给大家制作了记者牌。

第二天,所有人在实验小学大门前集合,乘坐客车抵达山庄。到达之后老师们将我们分成了五组,并且在每个小组里选出一个组长,我是这五个小组长之一。将行李放在老师给分配的宿舍中后,大家就去红叶亭寻宝了,很多人都以为老师藏得很明显,可是却恰好相反,很多人都没找到。虽然我找到一个写有笔记本的字条,但是有个人已经找到三种不同的字条了。我心急如焚,加快了寻找速度,很快,就看到了一张在树上的纸条,就在这时,另外一个人也看到了,便迅速地向纸条跑了过去。近了,近了,更近了,说时迟,那时快,我用手穿过树杈,又用食指和中指一夹,恰好就夹到了。拿到第二个纸条的我信心大增,继续寻找,却没有找到,有一点失望,随意地向草地一看,呀!这不是一张纸条吗?我快速地将其捡起,定睛一看,真的是一张奖票。我现在已经有了三个奖票,活动结束后,分别换取了一支笔、一个笔记本和一块黏土。

这一次研学旅行让我受益良多,希望下次能多有这样的活动。

作者:张永杭,永吉实验小学

研学日记 篇7

今天,学校组织一我们初一的学生进行研学“小旅行”,目的地就在黄河路西段。

经解说员讲解,基地位置优越,占地面积巨大,足足有135亩。绿化率极高。碧林修竹,花光倒影,四季景色交替,处处鸟语花香。说基地的地理位置好,是真的没错!放眼望去,一座高高的白塔矗立远方,正是天文科技博物馆,还有若隐若现的摩天轮,就是绿色庄园了。返回来看基地,映入眼帘的拱形大楼前,中间百花盛开,绿草茵茵的台子上竖着一个高达十几米的铁杆。国旗在上空高高飘扬,左拐处有一个小湖旁边,周围建起一道廊亭,道路间种植着树许多绿树,美丽至极。

当对方介绍基地设施时,更让我大吃一惊:基地里设有生存体验,科学探究、专题教育、素质拓展四大功能区;建有6栋主体楼和15个专业馆,可同时容纳700人参加活动!

在这里我们似乎又体验了一把军训生活,参加了很多有趣的节目。不仅如此,主办方还请我们观看了精彩的杂技演出。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下面这个活动。

我们三个班在操场上汇集好以后,教官教我们玩了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小游戏。规则是两组男女生围成三个圈,脚与肩同宽双,双手搭在左右同学的肩或背上,然后期间拍手时喊:“我”,根据所喊字数的多少就相应地拍几下,依次类推。第7下喊:“我们是最棒的班”。这既锻炼反应速度又考验班级团结合作。刚开始时,我们有的速度快,有的慢,声音一分为二,拍手也不是很整齐,用时竟然22。6秒。后来,在此激励下我们加强团结,最终用时14秒!真是一个惊人的突破!

中午在食堂吃饭时,需要先感恩祖国、父母、老师和同学们,然后自己端盘,自己拿筷子,让我们在没有家长的陪伴下,独立生活。我想,如果能像初二的师哥师姐去年研学一样,在这里住上两晚上,岂不更能达到让我们尝试独立的目的?

岁月不居,时光如流,眨眼功夫就要离开基地返回校园,让人流连忘返。

这一天让我收获满满,在教官的带领下,我们团结拼搏、开拓创新;做衍纸书签,使我感受英皇艺术之美;趣味游戏让我体验到班级合作之精神。

这次我们走出校园,既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又大开眼界,学有所获,非常感谢学校给我们这次研学的机会!

研学日记 篇8

10月3日是我参加达慧考拉熊“沙漠小勇士”活动的最后一天。它是我的一次经历,也在我的生命中书写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在这里,我不仅学到了书本以外的知识;在这里,我第一次,脱离了父母,独自在外;在这里,我锻炼了自理能力,尝到了自己一个人生活的滋味。

本次沙漠之旅,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也学到了许多美德。团结友爱、互帮互助……多得数不胜数。我还学了两个蒙古语,谐音是“三拜no”,是“你好”的意思;“百日太”是“再见”的意思。我知道了内蒙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呼麦、长调、马头琴等。我还知道了蒙古人喝的奶茶都是咸味儿的,也知道为什么他们喝的奶茶是咸口味儿的。体验着蒙古族人为我们献哈达的热情;在去通辽的路上,车厢里变成了临时的“文化大讲堂”,高导游先给我们“预热”了一下要去的地方,小小的车厢里透着浓浓的文化气息。

在此,我也要感谢4位带队老师,是他们,殚精竭虑保护我们,不让一个人掉队;是他们,想方设法逗我们开心,让车厢里时刻飘着快乐的气息。还记得在第三天晚上,我们坐在车里,虽然看不见月亮嵌在漆黑却又闪着点点星光的夜空,但老师们一直进行着唱歌活动,歌声驱走了烦闷,带来了愉悦。

通过这次沙漠之旅,我懂得了游学的意义不在于你看见的是不是美景,而是让我们学会感恩,交到新朋友,培养团结互助的好品质。

我真想再参加一次这么好的研学活动啊!

研学日记 篇9

今天,我们来到了高陵场畔-中国最大的农耕文化基地。

我们先到了中国农耕文化博物馆,参观了一些古代劳动人民使用过的物品,还有他(她)们一些用来耕地的工具-铁犁。

突然,一个非常巨大漂亮的石头出现在我们的眼前,通过博物馆讲解叔叔的介绍,我知道了它的名字叫做福满堂,是古代人用来招财的宝贝,能给人们带来好运。

接着,我们又参观了古代人使用过的汉灯,明器,陶罐。还有奇形怪状的彩陶。

走出博物馆,我们来到了一个黑漆漆的洞口前,讲解员叔叔告诉我们,这是古代劳动人民用辛勤汗水筑造的一条地道。听到这里,男生们都兴奋的大叫起来钻地道喽!。所有人跟着讲解员叔叔顺着阶梯慢慢的走到了地道的最底层。忽然,大家眼前一片漆黑伸手不见五指。这时候,不知道是那个调皮的男生装作狼的嚎叫声来吓唬女生,所有女生都被他吓得哇哇喊叫,紧紧抓住勒讲解员叔叔的衣服躲藏着。

经过一番恶作剧的嬉闹后,我们终于走出了黑暗的地道,看到了久违的太阳和光明的白昼。

午饭后,我们大家来到了一个动物表演的场所。表演台上站着的一位表演者对我们说小朋友,今天我们大家一起玩一个游叫做打溜子的游戏。接下来,他给我们示范了游戏的动作和规则。然后,他让我们每个人轮流到表演台上去做游戏。轮到我玩的时候,虽然只打中了一个砖头,但心里还是很高兴,玩的非常的开心。

最后,我们在讲解员叔叔的带领下,一起来到了最让人兴奋的观看动物表演节目的现场。我最喜欢其中有三只分别叫做大毛、二毛和三毛的泰迪犬的表演了,它们不仅能用两只腿站起来跑步,还会倒立在一个圆球上面不停地往前滚动,真的是可爱极了。最后,还有一只美猴王出场,它机灵古怪的表演,逗得我们大家不停地哈哈大笑。

研学旅行不知不觉就在我们快乐的欢笑声中结束了,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中国农耕文化基地。通过这次旅行,让我更多的了解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能力,我们今天的快乐生活,来源于他们勤劳的耕作和智慧的发明。

研学日记 篇10

华中师范大学武汉传媒学院

(采风写生报告)

长途跋涉,绕开一座座山,宏村——千呼万唤始出来。

到达宏村,天色阴霾,伟岸的徽州群山,依偎在山下的小村,安静的,沉默的。层楼叠嶂,错落参差,高耸着的马头墙静静佇立,淳朴而美好。二十多天的写生也就此拉开了序幕,我开始期待接下来的异乡生活,迫切想深入了解这么美丽而婉约的古镇。

其实宏村最早称为“弘村”,据《汪氏族谱》记载,当时因“扩而成太乙象,故而美曰弘村”,清乾隆年间更为宏村,取宏广发达之意。宏村位于安徽省黟县东北部,村落面积公顷,宏村始建于宏村建于南宁绍熙年间(公元1131年),至今800余年。它背倚黄山余脉羊栈岭、雷岗山等,地势较高,常常云蒸霞蔚,时而如泼墨重彩,时而如淡抹写意,恰似山水长卷,融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为一体,被誉为“中国画里的乡村”。

驻足南湖,宏村一览无遗,展现在面前。由于宏村位于黄山西南麓,群山环绕,南湖一池碧水,波光粼粼,绿荷摇曳,鸭群戏水,倒影浮光,水天一色,再借着远峰近楼,都一起辉映在这一片色彩明艳的湖水中,犹如一幅幽深雅静、清新明丽的水墨画。

南湖建于明万历丁未年(16),宏村村落经永乐年间到万历年间,楼舍连栋,高低错落,人口繁衍,光靠月塘蓄水已不够用,又在万历年丁末年将村南百亩良田,凿深数丈,周围四旁砌石立岸,仿西湖平湖秋月式样,建成南湖。湖成大弓形,湖堤分上下层,上层宽4米,原来古树参天,苍翠欲滴,躯干青藤盘绕,禽鸟鸣唱,还有垂柳,枝叶婀娜,像临镜梳妆的少女,把秀发洒向湖面水中。湖面绿荷摇曳,鸭群戏水,另有一番景致。整个湖面倒影浮光,水天一色,远峰近宅,跌落湖中,加之树荫水深和日光的相互作用,明暗协调,动静相宜,显得幽深、雅静、清新、明丽。南湖历史上大修三次,1986年重建中堤,造清嘉庆甲戊年秋,吴锡麟游南湖后,撰文述道:

漫步进入村子,途径羊肠小道,还有村中名唤月沼的池塘,老百姓也称月塘,就是所谓的“小牛肚”。宏村人认为,“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月沼原址原有一天然水眼,一年四季地下水喷涌不息,于天然水眼处建池塘,以蓄“内阳水”,便可达到“锦绣蹁跹,峰倒池塘”之效。于是他们以“月盈则亏”之寓意,将池塘建成了半月形,故名月沼。在月沼的设计上,以四周群山为参照,远山近水互相假借,非常巧妙的以开阔水面营广场效果。虽然月沼四周并无太大的空地,但是并不感到空间的局促,又因为四周马头墙高低错落,与月沼和谐统一,使得这块水面门浮清波,云影婆娑,风生水起,如诗如画。

月沼是泉水和水圳的溶合,它将村中的泉眼和溪水混合使用,两股活水汇合后,池塘水便清澈流淌,常年不竭。而其应和了宏村人聚拢风水的意愿,活水长流,塘面如镜,水源景观与层楼叠院交相辉映;蓝天白云跌落水中,聊天老人,浣纱少妇,戏耍顽童,一幅生动的民俗风情画卷,展现在人们面前。自此水流宏村曲折环绕中,疾徐有致,收放自如,月沼自然起到了一个调节的作用,这也是宏村人的智慧吧

月沼常年碧绿,塘面水平如镜,塘沼四周青石铺展,粉墙青瓦整齐有序分列四旁,蓝天白云跌落水中,老人在聊天,妇女在浣纱洗帕,顽童在嘻戏。实际上,月塘四围成了人们的共享空间,“风俗民情“的露天舞台,村民自发地聚会期间。塘中鹅舞红掌,鸭戏清波,空中炊烟氤氲,徽风柔波。这不正是一幅美丽的皖南民俗画图吗?所以有人称这是穿行在宏村的老屋内外,仰望柱、枋、梁、檩、椽等构件组成的木结构,梁托、瓜柱、叉手、雀替、斗栱等,镂雕加工,漂亮的花纹、线脚,装饰繁复。房屋天井四周的檐下各种撑木构件被雕成各种非常生动的神仙人物、飞禽走兽、戏剧故事,线条流畅,飘逸俊俏,令人眼花瞭乱,美不胜收,叹为观止。

承志堂,一个倍受游人称赞的古建筑,建于1855年前后,为清末盐商汪定贵住宅。砖木结构,全屋有木柱136根,大小天井九个,七处楼层,大小60间,门60个,占地面积2100平方米,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全屋分外院、内院、前堂、后堂、东厢、西厢、书房厅、鱼塘厅、厨房、马厩等。还有搓麻将的排山阁,吸xxx烟的吞云轩,以及保镖房、女佣住室、慈厅、小书房等。屋内有池塘、水井,用水不用出屋。前堂是回廊三间结构,分上下厅,雕梁画栋,天井四周为锡打水枧,上有南湖书院,明朝末年,宏村人在南湖北畔建了六所私塾,称为“依湖六院”。清嘉庆年间(18),花了四年的时间,将六院合并重建为一所规模极大的私塾,取名“以文家塾”,又叫“南湖书院”。

书院是一座具有浓厚徽州建筑风格的古建筑,面积十余亩,外面与一湖碧水相邻,里面有玲珑的假山,场上有株百年圆柏松。书院由志道堂、文昌阁、启蒙阁、会文阁、望湖楼、祗园六部分组成。“志道堂”是先生讲学之场所;“文昌阁”奉设孔子文位,供学生瞻仰膜拜;“启蒙阁”乃启蒙读书之处;会文阁供学子阅鉴四书五经;“望湖楼”为教学闲暇观景休息之地;“祗园”则为内苑。书院前临一湖碧水,后依连栋楼舍,粉墙黛瓦、碧水蓝天、交相辉映。书院大厅巍峨壮观,门楼保存完好,原有“以文家塾”金色匾额,是清朝翰林院侍讲、大书法家梁同书93岁时所书。西侧有“望湖阁”,卷棚式屋顶,楼窗面临南湖,上挂“湖光山色”横匾一幅,登高远眺,湖光山色,尽收眼底。

历史上这里也是官吏文人兴会讲学的场所,曾任清内阁中书汪康年,民国时期驻英、日公使,代理国务汪大燮幼年曾经在这里读过书。

富丽堂皇的承志堂,精巧别致的平常民居,四季柔情的南湖月沼,宏村陪伴着历史已近千年,掩不住的数百年徽州商帮的鼎盛和儒雅,至今有如神韵悠长的乐音丝丝缕缕,依然在今天的羊栈岭下飘飘荡荡,轻轻回响。只是,昔人已去,水自东流,空留下一隅老屋让人们在日暮天光的晚霞里凭吊那一逝不回的古老时光。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