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通用

08-31

好的电影能给我们带来对人生的思考,每一次观看都能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体验。 观后感是对影片的一种深刻感受,应当认真反思,观后感可以增强我们的表达能力。不过写作品名观后感时该找何种角度呢?我们力求为您提供最好的“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并且让您感到满意,如果你认为这个小技巧很实用不妨把它分享给你的同事和朋友!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篇1

三月四日在校报记者团举办的活动中,和大家一起观看了影片《离开雷锋的日子》。

一直惧怕观看这样的影片,因为已经有了纪念追忆的味道,而纪念追忆,分明隐喻着伟大与悲情。

灰白陈旧的底片,简单直白的情节,不是很好的的音质,略带寒风的空旷教室。这样的氛围,让人不自觉的便多了些许崇敬与专致。

影片讲述了雷锋在一场意外中因公殉职之后,深感自责的雷锋战友乔安山把与雷锋胜似手足的战友情变成凝重的深切怀念,留下了一串串不是雷锋恰似雷锋的人生足迹。

在这部眼泪多于笑声的电影中,乔安妮三次吸烟给我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

雷锋死了,但班长在他心中却始终活着,乔安山做事之前总是想到“在我做什么之前,先问问自己要是班长(雷锋)会怎么做”,十几年如一日的实践着。然而,在这个过程中,当受到伤害、误解、麻烦和迷茫时,烟雾成了雷锋的一种特殊寄托。

“善良”这两个字眼,总以静默的姿态出现,用一种温暖明亮的论调涵盖了人性的美好,让我们看到了生命的韧度,在我们背后托起生命的力量。当医生宣布雷锋的死讯时,当乔安山被陷害无助时,当乔的父子在荒野中陷入困境时,我想起了老连长那近乎咆哮的问题:一根晾衣服的竿子怎么能打到雷锋!

然而,我在一边提问的同时,一边已经看到了答案。所以,雷锋墓前的吸烟者乔安山选择了坚持战斗,所以荒野中的吸烟者乔安山选择了等待相信,所以我知道雷锋一直在那里。

当今时代,许多人迷失在自我之中,而乔安山就是一面镜子,它让人们看到了自我完善的一面,看到了道德实践后的自我愉悦,看到了自己渴望的精神力量。至于良知,北京师范大学文化学者于丹认为,良知是我们今天内心对错的一种非常本能的判断,我们坚持普通良知,不是因为我们高尚,而是因为我们脆弱。因为我们和我们的孩子需要普通的良心,也许在下一分钟,也许在下一个十字路口。

这或与就是大家所提倡的雷锋精神的一种。

但是,雷锋的意义,远不止于此。真要学雷锋呢,大家还真要看看当年周恩来同志对“雷锋精神”的概括。雷锋不止是一个做好事的人,雷锋他是有坚定的阶级立场、爱憎分明的态度、对工作的热情;对别人好、做好人好事,只是“雷锋精神”的一部分。

“雷锋精神”关键在于践行,去做!把本职工作做好,然后把多余的精力用来做社会奉献,这都是“雷锋精神”。雷锋精神是中国的侠义精神,是中国传统优秀道德在新社会中的发展。

雷锋精神很丰富,是道德富矿,值得深挖。

璀璨灯光照亮的是生活中的各式雷锋各式乔安山。他们普普通通,常年为柴米油盐奔波劳顿,他们默默无闻,经常被忽略。但不管外部情况如何,他们都是跟着内心的声音走的,他们的选择很简单。

唯其简单,才更有力量。这是精神的力量,善良的力量,人性的力量。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篇2

内容摘要:

学习雷锋好榜样。雷锋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精神永远留在我们心中。虽然有些人忘记了这种精神,但他的形象和精神仍然被很多人铭记,他采取了有意义的行动。

关键词:

雷锋雷锋精神传承

思修课上,我们看了一步非常有现实教育意义的影片,影片名叫《离开雷锋的日子》,让我们深受感触。

影片的主人公叫乔安山,乔安山是雷锋最亲密的战友,两人一同从鞍钢入伍,同在一个班,又同驾一辆车。1962年8月15日,雷锋和乔安山一起执行任务时,乔安山开车,雷锋指挥。乔安山倒车时,车撞倒了一根晾衣服的柞蚕杆,正好撞倒了雷锋庙。

雷锋经抢救无效而牺牲。事故给乔安山造成了巨大的精神打击。他一度郁闷,但最终选择了坚强的一面,继承了雷锋精神,并付诸实践。

乔安山永远不会忘记雷锋。他坚持向雷锋学习,干得好,吃尽了甜头和苦头。他帮助人们的事例数不胜数。有一次,乔安山驾驶的长途汽车上,上来了

七、八个站长亲戚,都不买票。乔安山坚决抵制站长以权谋私的行为,将他们赶出了车。他因此得罪了站长。他不怕权威,低下头。汽车行驶途中,一哑巴拦车,他女人难产,乔安山没按规定行车,及时地将产妇送到医院,保证了母子的生命安全。

另一次,乔安山开车去救一位被车撞的老人,并迅速将他送到医院抢救。然而,在家人的压力下,老人违背了自己的意愿,指认乔安山打了他。乔安山感到悲伤,家人感到寒冷,但他仍然没有放弃帮助别人。

最后,伤害老人的司机找到了,老人的良心受到谴责。他拉着乔安山的手诚恳地承认了自己的错误。

物欲横流,人心不古。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有太多人漠不关心,也有见义勇为者遇到了和乔安山一样的遭遇。路遇摔倒老人,好心扶起,却好心没好报,反被污蔑撞倒老人。

导致现在好多人遇见老人摔倒都不知道是该扶还是不该扶,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道德额问题。广东佛山,一个叫小悦悦的女孩被车撞了。路上有18个过路人,但没有人来帮助她。最后,只有捡垃圾的奶奶跑来帮她。这不禁让我们感慨,雷锋都去了哪里?

雷锋精神去哪儿了?

但社会上有另一群人给了我们美好的答案。他们是现当代的雷锋,是雷锋的传人。 郭明义,一名普通的鞍钢工人。

他始终以雷锋为榜样,把扶危济困、播撒爱心当成毕生天职,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被人民群众亲切的誉为“爱心使者”、“雷锋传人”。他先后向300多名贫困儿童捐款20万元,无偿献血6万毫升,是总血容量的10倍,加入了鞍山市首批捐献造血干细胞和遗体(器官)志愿者行列。无论是身边的工人、同事,还是社会上素不相识的人遇到困难,他都毫不犹豫地伸出援手,给豫伸么帮助。

李文顺,男,41岁,四年级语言障碍。他的妻子下岗了,孩子上学了,他享受着社区的最低生活保险。本人是社区志愿者,多年来以维护和支持社区工作,无论是楼内还是邻里他都是居民的调解人,特别是下雪天气,他都很早带着工具和主任们一起清理积雪,给居民的出行带来了方便。每次居委会号召捐款,他都积极捐出爱心和善款。到目前为止,他已经捐了1000元左右。

他们都是普通人,他们都是不平凡的人。他们都是雷锋。从他们身上我们可以清楚的知道,并能够充满信心的说:“雷锋虽逝,精神永传!”。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篇3

影片中乔安山救老人的情节,很容易让我们想起近年来报道的许多类似中共的事件,如彭宇事件和小悦悦事件。我们可以说,救人于危难是人之常情,但现在,大多数人的第一反应不是伸出援助之手,而是考虑他们是否会被勒索?

代替他们的不再是助人的热忱之心,而是是否会惹上麻烦的担忧之心。试想,是什么使这一切发生了这么大的转变……病人家属的这种行为,不仅仅是对自己良心的背叛,不仅仅给好心人以巨大的伤害,更为严重的是它会妨碍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会导致社会道德的缺失。从而”小悦悦”就成了这一病态社会的牺牲品。

这样的事件可能令我们唏嘘不已,但有也让我们感到欣慰的。在我们的社会里,也有很多感人的好人好事:比如汶川、玉树的志愿者,还有我们身边的小志愿者。虽然我们做不了什么,但我们也可以帮助别人摆脱困境。

但丁说:人不能象动物一样生活。他们应该追求知识和美德。在任何时代,我们都需要道德力量来引领我们的时代精神。任何国家都不能容忍传统美德与人民的逐渐分离。

做善事并不是一件多困难的事情,只要在自己能力范围之内的举手之劳就可以解决别人的一些困难,朋友们,不要害怕做好事,对于这个社会我们还是应该保持一颗健康的心态。

三班关涵励

3月5日是学***日,下午老师组织我们在教室里看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深受启发。

影片讲述了雷锋的前战友乔安山倒车时,不小心把车尾撞倒了一根木柱上。柱子掉了下来,撞倒了雷锋的太阳穴。出人意料的事情发生了。雷锋在22岁时去世。为了弥补错误,乔安山决定用雷锋的精神要求自己。

在电影里,我最感动的是,在一个下雪的冬天,一个司机撞了一个老人,但司机跑掉了。乔安山毫不犹豫地扶起老人送到医院,但老人说是乔安山撞倒的。乔安山有口难辩。

最后,逃跑的司机找到了,还了乔安山的清白。

看到这里,我和同学们都很同情乔安山,也很敬佩他,在如此棘手的艰难处境中,依然能坚持”雷锋精神”,他的行为使所有人心中都洋溢着温暖。

在我的生活中,我也应该像雷锋叔叔那样帮助别人,比如在公共汽车上给老人让座,捡垃圾,用零花钱帮助贫困的孩子

《离开雷锋的日子》让我更了解这一段辛酸而感人的历史,雷锋精神经受了几十年时间的考验,我们无可否认,它一直都在滋润我们干枯的心灵!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篇4

在今天的中国,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没有削弱雷锋精神的光芒,而且为弘扬雷锋精神创造了新的广阔舞台。同时,雷锋精神也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是推进改革发展的需要。

科学发展、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基本要求。弘扬雷锋精神,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需要。雷锋精神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中国革命的伟大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在要求。

所以,继承和弘扬雷锋精神是我们现在所需要做的。让雷锋精神在历史发展中始终焕发光彩吧!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时代如何进步,都需要雷锋和雷锋精神。在车轮高速运转、人的压力与日聚增的今天,我们需要给需要安静的灵魂留点时间,仔细品味和感受雷锋精神的精髓。

当别人有困难时,请伸出援助之手,弘扬雷锋扶老携幼、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的精神,高质量、高效率地履行岗位职责。传播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的精神;面对人生之路的坎坷,勇敢的披荆斩棘走向成功,传播雷锋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精神;将国家人民利益放在首位,传播雷锋克己奉公、顾全大局的精神。在强调精神文明建设的新世纪,在对美好道德风尚的追求中,更需要倡导雷锋精神,更需要把雷锋[, ]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美好的人间”,不要让雷锋精神消失于人海,要让雷锋“走进”我们的生活之中!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篇5

影片讲述了雷锋的前战友乔安山的故事,一段感人肺腑、泪流满面的平凡人生经历。

在影片中,乔安山曾因向雷锋学习而被误解和陷害。当他和儿子的车在野外陷入泥潭,面对路人的一再拒绝时,乔安山对雷锋精神的存在有点怀疑。然而,当一群无辜的志愿者在清晨的阳光下出现,帮助他们走出困境时,他立刻相信雷锋的精神会永垂不朽!

其实,在我们身边,现实生活中,有无数的雷锋人物。最美妈妈吴菊萍,在千钧一发之际,把自己的存亡置之度外,用她一双柔弱的臂膀托举起一个孩子的生命;支教模范白芳礼,蹬车56年,支教18年,节衣缩食把自己蹬三轮车的所得全部都捐给了教育事业,虽然老人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他和雷锋一样,永远留在我们心中;就在刚刚过去的一周,又有一位活雷锋被大家永远记住,她就是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大车失控撞向学生的危机时刻,她将学生推向一旁,自己却卷入车底,造成双腿截肢,现在仍未度过危险期。还有许许多多我们不知道姓名,却在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活雷锋,他们都是我们学***样。

现在,雷锋的名字已经超越了国界。全世界的人都在用不同的语言在不同的国家读他的故事,在不同的岗位上以同样的真诚学习他的精神。美国人说:雷锋属于世界。

巴西人说:雷锋应是精神领袖。日本人说:

要像雷锋那样生活。美国专门成立了学***研究会,泰国**专门翻印《雷锋》图书发给国民学习,美国西点军校的大厅里悬挂着五位英雄像,首位就是雷锋。

如此崇高伟大的精神传遍世界,作为80后一代,我们没有理由不让它继续发扬下去。其实,我们要做的很简单。只有在别人需要帮助的时候,我们才能主动伸出援手,在工作中尽职尽责,做一行、爱一行、专一行。雷锋虽然走了,但他的精神一直伴随着我们,他一直活在我们心中。

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无论社会如何发展,雷锋的精神是永恒的,这也是我们唯物主义社会迫切需要的。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篇6

开发区红旗小学六年级李璐p>

雷锋,一个耳熟的名字;雷锋,一个令人钦佩的人物。雷锋虽然只是一个班长,但他助人为乐的精神对人们有很大的影响。

《离开雷锋的日子》是一部古老的电影,但里面的内容深深的刻印在人们的心中:1962年8月15日,乔安山在开车时不小心撞到了车旁的木杆,雷锋不幸的木杆砸中了太阳穴,晕厥过去,头部鲜血直流,战士们见状立即将他送到医院进行抢救,但因当时的医疗技术不够发达,雷锋叔叔英勇地牺牲了,乔安山后悔不已,恨不得当时砸死的是他自己。因此他一直觉得自己对不起雷锋,惭愧不已。

时间过得真快,一转眼的功夫,年近中年的乔安山已不是当年英姿飒爽的青年了,但他崇拜雷锋的精神从未改观,这些年里他一直以帮助别人视为快乐自己。

在他当公交车司机时发生了一件事;站长的亲戚不排队就上了他所驾驶的公交车,他不由分说,直截了当的就让站长的亲戚下车,因为他认为如果是雷锋开这车也不会给站长的亲戚开特权,并且他认为做人就要讲公道,讲原则。我认为乔安山是一个正派的人,一个公正合理的人!

又过了几年,那个时候的乔安山是以送货赚钱养家,有一次他在送货的途中看见一位被车撞的老公公瘫倒在马路中央,并且满脸是血。他赶紧抱起老人,送到医院,用自己的钱给他交了手术押金。当老人的家人赶到医院时,受伤的老人已经脱离了危险期,当乔安山将交押金的单据交给老人的儿女并要求他们将自己交的押金钱还与自己时,他们却不但不还钱,还要把乔安山的身份证扣下并要他交清老人今后的住院费和治疗费,说是乔安山将他们的父亲撞伤的。

乔安山蒙此大冤,恼羞成怒,要求他与老人当面对质,向老人问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当老人的大儿子问老人肇事司机是不是乔安山时,老人闭上双眼无奈的点了点头,乔安山对老人说:“老哥,人不能没良心,你好好看看到底是不是我撞了你啊?

”……直到广播电视台的记者曝光此事,目击者也说清了真相后,事情才查出了个水落石出,同时,真正的肇事司机也找到了,大家这才知道,乔安山不但不是肇事者而是见义勇为者。而当时老人说乔安山是肇事司机时,也是因为真正的肇事司机没有找到,而老人的儿女又不要愿出钱为老人治病,老人的儿子就要求老人说乔安山是肇事司机,这样做的话尽管真正的肇事司机没有找到,老人的医药费也会有个着落,就这样乔安山做了个“替死鬼”。当我看到老人的儿女说:

“雷锋解决不了咱们的帐”时,我不禁气愤得很,难道他们的眼中就只有钱,钱,钱吗?就没有一点良心吗?他们不会因为昧着良心做事而感到无地自容吗?

同时,我对乔安山的尊敬也油然而生。我觉得我们应该讲道理!就要讲道德!就要讲公德!

又有一次,乔安山与他的儿子在送货途中所开卡车的轮子突然陷在泥里开不出来了,路过的人没有一个人肯帮助他,愿帮助的人要求他们给钱,不愿帮助的纷纷找一个合理的借口脱身……直到一群骑着单车的志愿者们赶来,并无偿的帮助他们才使他们解了围。志愿者们人人头戴一顶志愿帽,其中一位志愿者摘下头顶上的志愿帽上的图案对乔安山说:“您瞧,这,是一只手代表着援助,这又是一只鸽子,代表着和平友爱。

”当时乔安山的儿子也在场,志愿者们这种无偿帮助别人的行为使原以为做什么事都要用钱的他惊讶不已,使他从自己过去的观点中走了出来。看到这里,我被志愿者们那帮助别人却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深受感动,我决心向他们学习,做一个小小的活雷锋,在生活中帮助爸爸妈妈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在学习上帮助那些学习有困难的同学,坐公交车时主动为老人让座……虽然这些都是生活中的小事,但对那些被帮助的人来说却具有着重大的意义……

雷锋叔叔,你虽然22岁就去世了,但你的奉献精神将永远活在世人的心中!我们新一代的祖国花朵定将你把你那舍己为人,公而忘私的精神发扬光大!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篇7

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以雷锋生前战友乔安山为原型,讲述了雷锋牺牲以后乔安山学习雷锋精神的故事。

这位开车的战士一开始和一个普普通通的人没有什么区别甚至还有一点不良习惯。但他身边却站有了一位在那时已家喻户晓的人物—雷锋。他是他的班长,不仅从生活上还从部队学习中帮助他。

不幸的是,雷锋扶他下车时,不小心撞倒了旁边的衣杆,把雷锋打死了。当他被领导囚禁时,得知雷锋曾经帮助家人解决困难,他非常感动。这些事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记忆,使他成为雷锋的第二代,做了很多好事。在这方面,他有时有很多麻烦。连儿子都觉得,做好事不会有回报,反而会遇到不必要的麻烦。

最后,当他们遇到困难时,一群年轻的志愿者帮助他们,让他和儿子感受到了世界的温暖。许多年轻志愿者戴着红色小礼帽推车的场景成为影片中最感人的一幕。

在这个一切利益至上的时代,我坚信,除了青年志愿者,还会有很多像那个战士一样的人,他们会默默地为每一个处于位置地位的人工作,为贡献自己的爱心而努力。

他们和片中的士兵,还有我们学习的榜样雷锋,都是无私奉献给你们的伟人。在这里我希望大家能做到学习雷锋做好事为别人送去一份温暖让世界充满爱的普照,能发现自己身边的“活雷锋”夸他们一句“好样的”,好人一生平安!

最后祝愿好人越来越多,世界越来越美!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篇8

剑阁县元山小学六年级二班嘉林雪

今年上学期,学校组织看过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留下初步印象。暑假期间,我上网又一次看了影片《离开雷锋的日子》,受到了很大的教育。

乔安山是雷锋的亲密战友。他退伍后在一家公司当司机。多年来,无论周围人们的思想道德观念如何变化,都没有动摇他向雷锋学习的信念。他用自己的行动践行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意志。

有一次,当乔安山开车出去时,他看见一个老人躺在路上。他满脸是血。他显然是被车撞倒的。乔安山见此情景,毫不犹豫地背他上车,将他送进医院,还拿出医药费为老人治疗,他们夫妇又端饭又煎药,精心地侍奉老人。没想到老人的孩子为了不承担医药费,把他诬陷为肇事者,要求他赔偿4万元。怎么可能!

乔安山茫然了,难道救人有错?难道如今真的不需要雷锋精神了吗?他极度痛苦地来到雷锋同志的墓前。他多么想听雷锋的话,多么需要同志的精神支持!

他仿佛听到雷锋的话在耳边萦绕:“一个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最后,乔安山坚定了自己的信念:

“不救人,我不配是雷锋的战友!”

又一次外出,途中,乔安山驾驶的汽车掉进了冰雪路上。遇到一群中学生,他们主动帮忙,推,拉,最后,把车拖出泥潭。当他要给他们钱的时候,这群学生却说:

“我们不要钱,我们是学雷锋叔叔做好事!”乔安山非常激动。同学们的实际行动告诉他:

好人是有的!雷锋没有死,雷锋还活着!

是的,雷锋没有死,因为人民需要他,社会需要他,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雷锋事迹涌现出来,有热心帮助同学的地震灾区“英雄少年”林浩,长期照顾孤寡老人的高放,资助贫困大中小学生的丛飞,还有我们身边不计其数的活雷锋。。。。。。他们都是我学习的榜样!正像《爱的奉献》歌里唱的: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大家讲道德,学雷锋,继承雷锋精神,让世界更美好!

[点评]

离开雷锋的那一天,我没有离开雷锋的精神,看了之后的感觉就证明了这一点。小作者感受到人民和社会需要雷锋,并在文章的结尾时号召“继承雷锋精神,让世界变得更美好”。立意很高。

文章的感想写得少了些,没有展开,以后应该在这方面要强化训练。(指导教师涂光平)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篇9

一个质朴的时代,伴随着雷锋的离去,似乎渐行渐远。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变迁。有些人迷茫迷茫,精神支柱在对物质的无限追求中悄然支离破碎。

这是一部近20年前拍摄的电影。然而,乔安山在片中帮助老人的故事,如今已经有了无数本。乔安山不仅受到被撞老人家属的非难,更是被其恩将仇报,遭到各种费用的敲诈。如果不是有人出面作证,恐怕这远不止会是一场误会。

正如乔安山所感叹,“好人难做,做了更难”,在今天做好人好事已经不同于雷锋那个时代了。也许我们需要足够坚定的信念来支持我们。即使我们被误解了,我们也会继续向雷锋学习。否则,类似“十八路人”这样的事件恐怕会不断上演,那样受害的只会是每个人,没有人会幸免。

乔安山是平凡的,但却不是平庸的。他在崎岖变幻的历史路途上毫无怨言的独行着。他默默地关注着变化万千的世纪,默守着一个坚定的信念,静静地袒露着一种生命的俊美。

他也许只是一个明净的海水,但他却表现出一种倔强的生活,折射出一种灿烂的生活。

乔安山也是伟大的。卡车在漆黑的冬夜中陷入泥坑却孤立无援,仿佛也是乔安山在冰冷的人情中在正直、道义的路上寸步难行。有一段时间,我很担心坚持多年的雷锋精神会不会动摇?

但当一大群稚气未脱的青年志愿者霎时间如潮水般涌现时,我似乎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那一串深重而闪亮的足迹还向着未来延伸而去。影片的背景环境终于就此从白雪覆盖的冬天走出,而乔安山也终于可以迎着太阳,再次大声道“雷锋,他还活着”。那一刻,是令人舒心的一刻。

雷锋这座丰碑,立刻成为了所有人的皈依者,也为每一位电影观众的心中注入了正义的力量。再回想那些由钱、由物所引起的的纷纷扰扰,却是那么的苍白。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篇10

《离开雷锋的日子》讲了雷锋的战友乔安山的故事。这部电影赚去了无数人的眼泪,太好看了。

一次出行,需要过一段窄窄的桥。于是雷锋下车,为大家指挥倒车。冷不小心撞到了桥边的棍子。棍子碰巧落在雷锋的头上。他摔倒在地上。由于是血过多昏迷,他深爱的雷锋叔叔去世了。在送往太平间的路上,司机乔安山上前,抱住雷锋大哭起来……一次,乔安山在路上看见一次事故,他助人为乐,可惜却被诬陷为事故引发者,最后还是警察为他洗清了冤。

还有他去送货物,开着开着,车在一片田里被卡住了,乔安山请了好几个老乡来帮助,可都不肯。一位小伙子真心地帮助了他,可货车实在太重了,搬不动,于是小伙子叫了许多们当地志愿都来帮忙。人多力量大,货车总算被拉了上来,他们助人为乐!

看完了它,我被深深地感动了,诬陷和帮助成了明显对比。雷锋同志,你的死是光荣的。你死后没有一憾。今年是雷锋叔叔逝世50周年。在这个盛大的节日里,我要向你们学习,把帮助别人作为我最大的幸福,以雷锋叔叔为榜样!

北海小学四年级:沈佳怡

离开雷锋的日子观后感 篇11

不知是什么原因,今年的三月格外强调雷锋,各大高校不约而同地学习雷锋,展开各种雷锋月活动。作为学校协会的一员,我们见证了从接受老师的教导到实践雷锋活动的全过程。在看了这部电影之后,感触尤其多。

影片以乔安山的回忆作为贯穿线。乔安山出道之初,陷入了难以忍受的困境,这让人产生了极大的悬念。乔安山和雷锋是最亲密的好战友。不料,他们在执行任务时,乔安山倒车时不小心撞倒了灯柱,撞到了车后的指挥员雷锋。雷锋离开了这个世界。

之后,乔安山后悔了,回忆起雷锋过去全心全意帮助过他的那些小事。乔安山忍不住哭了。乔安山决定以雷锋为榜样,今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35年来,乔安山始终牢记雷锋的精髓

神,每一件事都求无愧于心,服务于人。

几十年前,雷锋,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普通士兵,被时代所发动。他用年轻的生命为社会树立了一座时代精神的丰碑。然而,他却走得如此匆促,在人们还痴痴地目睹他俊美的身影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的时候,那一串深重而闪亮的足迹忽然间嗄然而止。雷锋的形象和事迹感染了一代又一代人,受到了赞扬。他所代表的不仅是军人的形象,更是社会所需要的精神。

雷锋的生命是短暂的。如果没有人延续雷锋的精神,那一定是在物质泛滥的新时代被遗忘了。

乔安山是平凡的,他没有惊天伟业的成就,也没有富可敌国的家产,有的只是背负着的一个沉沉的希望,在大家一心追逐物质财富的时候默守着一个坚定的信念,静静地袒露着一种生命的俊美。

然而,乔安山又是伟大的,他用生命的坚守捍卫着雷锋精神的延续,用自己的微薄之力,温暖着社会人心的冷漠。几十年过去了,人们将雷锋的事迹和精神传颂,却并不是每个传颂的人都知道是这样一个乔安山将雷锋精神演绎得那样微妙深远。他可能只是一片迎风飘动的绿叶,也可能只是一片明亮纯净的海水,但他却表现出顽强的生命,折射出灿烂的生命。

我们经常倡导要学习雷锋精神,经常会引用雷锋的那句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 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然而,这些究竟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有多少人只有在刻意时才能想起?

每每到了3月雷锋月的时候,都会有老爷爷老奶奶是无奈地“被”马路,有孤寡老人突然“被”关爱,有很多原本已经很干净的马路突然“被”清洁。很难衡量这种活动月的意义,倘若只是出于形式,无疑是没有实质作用的,但也恰恰应该在这样的活动月通过一系列活动将这种精神宣传、延续。

雷锋与其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不如说是我们需要像乔安山这样默默学习,把精神变成实际行动的人。如今的社会,人情冷漠,重物质轻精神,重形式轻内容。那些空洞的口号听起来响亮却毫无分量。

我们听的太多,想的太少,做的甚微。

《离开雷锋的日子》让我开始反思,反思我们是不是已经曲解了雷锋,已经把重要的东西开始了形式化。但不可否认,雷锋精神的存在经过了几十年的考验,一直在滋养着我们干枯的心灵。小到主动让位,大到汶川捐物,那种助人为乐的雷锋精神是从未离开我们的。

只是,乔安山告诉我们,生活的每一点,工作的每一点,实际上都有雷锋精神的渗透。我们应该把它变成一种潜意识。每天都是雷锋月。每个人都是真正的雷锋。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