抬米粒作文集锦

09-04

作文能够唤醒学生的创造思维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通过写作我们可以更好地反思总结和提升自己。在本文中小编将分享一些与“抬米粒作文”相关的内容。希望能够为你提供有用的参考建议你把这篇文章保存起来!

抬米粒作文【篇1】

老师神神秘秘地走了进来,手里拿着一袋米。同学们心里嘀咕着:老师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呢?

我们纷纷猜测着,一个都未猜中,老师只好公布答案,那就是数米粒。规则是这样的:五分钟内数到五百粒米粒就可以获得五十个童心圆币。500粒?几粒米就够让人烦躁的了,更别说五百粒了。但是为了50枚童心圆币,数!我暗暗下决心。

“3、2、1开始!”大赛拉开序幕,教室里此起彼伏地响着米粒滚动的“簌簌”声。就连平时班里几个不安分的同学,此时倒也是屁股牢牢地粘在板椅上,那专注的模样着实让人目瞪口呆。“20^、206、207……”正当我数得起劲时,恍惚间,我的手不听使唤似的,把桌子上的米粒搅和在了一起。原本自信的我一瞬间陷入了无限哀伤之中。“不要啊!”我发出惨绝人寰的一阵哀嚎,似乎整个人都要虚脱,瘫坐在椅子上。真是够气人的!

时间在我指尖悄然溜走。为了奖品,我重振旗鼓,调整策略。“5、10、15……”我开始五粒五粒地数。刚数一半,就有同学大叫一声:“老师,我已经数完了。”紧随其后,又有一个同学也叫了起来。这让我的心跳得更快了,但我依旧沉着冷静,把这个游戏完成了。成绩不错,第三!奖励到手!

这个游戏告诉我,做事要沉着冷静,仔细认真。

抬米粒作文【篇2】

数米粒,对于你们来说是很稀奇的吧!你们你们可不知道,也应该不会相信,我可是在数米粒中长大的。

每一次吃米饭,我都会在饭桌上掉许多米粒。米粒好像专门和我作对一样,老是从我的嘴角掉出。

妈妈说,我的嘴是猫的嘴,吃啥掉啥;爸爸说,我的嘴里是无形的洞,一吃米饭就掉;姐姐说,我的下巴可能有个洞,时不时米就出来了。每一次吃完米饭,爸爸妈妈就把桌子上我掉的米粒给数一数,看看这一次掉了多少粒米。妈妈会拿个小本本记下来,然后给我讲一些节约粮食的常识。

记得有一次,我去大舅家找哥哥玩。那一天中午,舅妈恰好做的是米饭。我吃一口,掉半口。舅妈看见了说:“文涛,你在往桌子上种大米吗?”

“嘿!嘿嘿,没有啊!”我边笑边说。

吃完饭,舅妈说:“文涛,我们来数一数你掉了多少米粒。”我和舅妈数了二十多粒米。“文涛,米是农民伯伯用辛勤的汗水换来的我们要珍惜。”舅妈语重心长地说。

“嗯,知道了。我经常这样,我也对自己很生气。”我有些难过地说。

还是姐姐聪明,她说:“如果你哪一天吃米饭一粒米都不掉,我就给你十块钱。如果你掉了一粒米,你就给我十块,怎么样?”

我想:十块钱,对我来说不是个小数目。再说,我也一直想撤底改掉掉米粒的坏习惯,就从这次打赌开始吧。于是我爽快地说:“成交。”

姐姐也说:“成交。”

事后我想:我一定要注意注意再注意,千万不能再掉米粒呢!

那一天,我们又吃米饭。我很小心,但也掉了几粒米。趁姐姐不注意赶快捡起来吃了。饭后姐姐说:“要统计米粒了。”我在一旁偷偷地乐。

妈妈笑着说:“今天不用统计了,因为文涛一粒米也没有掉。”

姐姐不相信:“等等,我要看看,我看了才相信。”姐姐过去,桌上地下都看了看,真的没掉。我看到了她傻眼的样子。

姐姐给了我十块钱。我高兴地跳起来:“姐姐输了,姐姐输了。”

也就是这十块钱,改掉了我掉米粒的坏习惯。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也在成长。我体会到家人们用心良苦“数米粒”的故事,就是让我知道“粒粒皆辛苦,珍惜粒粒米”的含意。

抬米粒作文【篇3】

这是他第一次到女同学家吃饭,走进她家的大门,他才知道什么叫奢华,这是怎样的一个家呀:乳白色的天花板,古铜色的墙壁,青蓝色的地毯……“啧啧,北京故宫也不过如此吧!”他在心里暗自赞叹。

上饭时,热情的主人给他盛来了满满一碗雪白的米饭,颗颗雪白的米粒散发着诱人的香气直往他的鼻孔里钻,他咽咽口水告诫自己,“千万别吃得太快,要文雅一点。”他几乎是数着米粒进口的。吃到还剩浅底的时候,他犯难了:“是吃得一粒不剩,还是故意留点底儿?”父亲送他上车时的叮咛又在耳边回响了:“娃儿,城里人一辈子也没碰过泥土,他们不知道种田的辛苦,不知道米粒的珍贵,你以后吃饭要故意留点底儿,别让人家把咱看扁了,以后吃完之后千万别再舔碗了。”其实,他早就养成舔碗的习惯了,每次吃饭时,父亲总要看着他把米粒吃得干干净净才让他离开。可现在究竟是吃得干干净净还是留点底儿呢?他偷偷抬眼想从主人的碗里得到一点启示,却发现主人早已吃完,正坐在对面的沙发上看着他,碗筷也不知什么时候撤走了。他现在感到自己仿佛是一个正在舞台上表演吃饭的小丑———以前父亲盯着他吃饭,心里是一怀的亲切,可是现在?他也说不出那种奇怪的感觉。

无助的他用筷子无助地在碗里捣腾着,突然那雪白的米饭迸出了一点黄色,那是一粒谷,和父亲那古铜的脸有着一样的颜色。他的心颤抖起来,小时候给父亲送饭的一幕又浮现在眼前,那是一个炎夏的正午,父亲坐在田垄上吃着他送的饭,也是吃到浅底的时候,几粒黄色的谷露了出来,“扔掉吧,阿爸。”“胡扯!”父亲像豹子一样吼了一声,他一辈子也没见父亲如此愤怒过,接下的情形更让他终生难忘:父亲将筷子插在田垅上,用那满是泥巴的手将谷粒一粒一粒地拈起来放进嘴里,锁着眉头,然后是艰难的一咽……“孩子,那是咱农家的血汗呀!”父亲对满腹委屈的他说。

“是的,这是咱农家的血汗。”他夹起一块豆腐,想将那米粒连同那颗黄色的血汗一同咽下,“也不知怎么搞的,现在谷价怎么这么高。”主人有意无意地说了一句。

“农家的血汗不容亵渎。”他心里说着,将碗里的东西畅快地吞了下去。

本文语言质朴清新,心理描写精彩,刻画了“我”复杂的内心世界,父亲这一人物虽然着墨不多,却活灵活现。结尾没有刻意点题,一句““农家的血汗不容亵渎”,道出了作者对土地的热爱、对父亲的尊敬。

抬米粒作文【篇4】

我在小桔灯上作文课的时候,课堂上老师让我们观察小米粒,这也是我这篇观察日记的由来。

老师先给我们发了米粒,小米粒是一盒一盒发的,两个同学一起观察一盒。

我们的小米粒有两种,一种又圆又粗,另外一种又长又细。这两种米粒都和蚂蚁差不多大小。我还发现每一粒小米粒的米粒尖上都有一个小小的缺口,就好像是一个破了的茧。我拿起盒子摇一摇,小米粒们发出了“沙沙”的声音。我摸了一下,他们表面很光滑,而且硬硬的。我尝了一粒,没有什么味道。

接着,老师又拿过来一碗熟米饭,我一拿到就尝了一尝,我发现米饭越嚼越甜,我问老师这是为什么?老师说,这是因为人体唾液里面的唾液淀粉酶和米饭里面的淀粉发生了化学反应,产生了甜味。虽然我不知道什么叫做化学反应,但是我第一次觉得米饭这么好吃,我又忍不住多吃了两口。我感慨道:“这就是吸收了日月精华的稻谷啊,真美味!”我还发现米煮熟了之后会变得比以前要更大一些,但是还有一些米变成了两半,我猜可能是他们喝水喝得太多了,把自己的肚子都给撑破了。米煮熟了之后,它们黏在一起,好像多年不见的亲兄弟或亲姐妹一样紧紧地抱在一起,似乎好像还在说:“我们以后一定永不分离!”我再仔细看,小米粒上面的缺口也不明显了,表面上的条纹也没有了。

我现在才知道,原来平时我们一点也看不起的小米粒,不管是熟的还是生的,都隐藏了这么多的知识,这么多的学问,我第一次觉得米饭真的很珍贵。

抬米粒作文【篇5】

“身子小,白又白,老鼠最爱它,生活中的好伙伴”猜猜它是谁?对啦,它就是我们生活中的好伙伴————米粒。

那我们就来探索米粒吧。我把米粒放在我的手心。它在我那巨大的手心里显得格外渺小,如同蚂蚁一般。它穿着一件米黄色的外衣,一副细长的身躯,犹如一把迷你的宝剑一样。我把米粒放到我的鼻子上,一股米香扑鼻而来。我捏了捏米粒,好硬啊!我的手指红了一大块。我放在嘴巴里嚼了嚼,好像喝白开水一样,什么味道都没有。

我又拿起了一粒熟米,熟米和生米大不相同。熟米是奶白色的,又软又黏,味道好极了。放在嘴巴里有一股浓浓的香味。

“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

大米是一种粮食,它值得被我们珍惜!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