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员教育笔记系列

09-04

制作不同类型的文档需要细致的思考和精确的表达能力,网上有很多范文供我们学习和参考。借鉴模板的段落开头常常是一个高明的策略,如何才能写出一篇很有水平的范文呢?下面的“保育员教育笔记”是栏目小编收集整理供你借鉴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点赞评论帮助我们更好地分享知识!

保育员教育笔记 篇1

教育笔记: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

之前因扩充区域,所以就让家长从家里带来一些玩具到幼儿园让小朋友们一起分享。班里有个宝宝带的是玩具电话机,很受小朋友们的喜爱。那个电话机你只要按一下他就会发出声音。

这一天,我带着班里的孩子们玩区域游戏,有个孩子居然把电话机拆了下来。我看到后很是生气就立马过去问他:你为什么把好好的电话机给拆了?他仰着小脸对我说到:我想知道它为什么会发出声音。我当时被气坏了,根本就没有理会他的这句话,当时就批评了他。

后来,我仔细想了想,我的行为是不是过激了?他是因为好奇所以拆了电话。其实,孩子天生就有很强的好奇心,爱问为什么,会提出各种稀奇古怪的问题。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很好地引导并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而不是一味的指责。

好奇是孩子的天性,是通向成功的一条必经之路。在生活中,教育中我们应该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而不是无情的扼杀掉他们的好奇心。

保育员教育笔记 篇2

前几年我调入儿童园工作,成为了一名保育员,刚调入儿童园那会儿,我以为保育员就是做好班级的卫生消毒工作及一些杂碎的日常事物。经过一段时光的观察,我发现教师的工作压力十分大,有些工作需要保育员的配合,而保育员的日常工作也需要教师的协助才能完成。透过学习,我明白了儿童园的工作不是单纯的教育与保育,而是需要保教配合,保教共育。

我所在的班级是中班,我园中班的儿童年龄比较小,多为三岁半的儿童,因此,儿童新入园时不是很适应,需要老师耐心细致的关心和爱护。以前,接待新生都是老师的事,透过一段时光的观察,我发现小孩对我这个保育员也十分依靠与信任,于是,我也参与到了接待新生入园的工作中来,并且,把接待工作记录下来,总结成败做成笔记,让自我的工作再遇到类似的问题能够得心应手,提高了个人的工作效率,也正是因为细致的工作,受到了家长和园领导的一致好评。

下方将自我在工作中的保育笔记总结如下:M.yjS21.com

新生入园第一天,大部分儿童表现为情绪紧张、害怕、哭闹,不愿意上儿童园,拉着家长的手不放,要回家。但当家长离开后,多数儿童在老师的说服下能停止哭闹,个别儿童会表现激烈,不听劝说,哭闹不止,更有甚者会耍赖,踢打是老师或咬人等不受控行为。这时必须不能生人探望,这样会让他们更加想起自我的亲人,会重新哭闹。有些家长能与老师很好的配合,放心的将小孩交到老师手中,有些家长则表现为放心不下,跑来偷看,这样一旦小孩看到会加剧小孩的哭闹情绪。还有的小孩在第一天来时并不哭闹,他们会对儿童园的一切都感兴趣,第二天就会醒悟过来,不再想上儿童园。其实,把小孩放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小孩用哭闹来表现自我的情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小孩的表现为分离焦虑,随着时光的推移,小孩会渐渐的适应新的环境,只要家长能够配合,小孩会适应得更快。我们班有一个小朋友只用了一周就适应了儿童园丁生活。

雷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小男孩,第一天入园时表现得十分开心,还和妈妈再见,自我一会儿玩积木,一会儿看图书,别人哭闹丝毫没有影响到他玩的兴致,有时还劝身边的小朋友不要哭,还给他们擦眼泪,那副模样真叫可爱。第二天,妈妈送雷入园,雷满脸泪水,一双小手紧紧的抱住妈妈的腿不放,妈妈强行掰开雷的小手走了,雷委屈的嚎啕大哭,我赶紧抱住雷,正在安慰他的时候,他呕吐了我和他一身,我没有生气,拉着他清理了赃物,并安慰她说妈妈下午会第一个接他。第三天,他依然抱住妈妈的腿,我走过去轻轻的叫了一声轩轩来,抱那里,我拍拍自我的大腿,你看,老师像不像妈妈,老师也是妈妈,老师和妈妈一样喜欢你。第四天,雷来的时候有点抽泣,但没有大声哭闹,也没有呕吐,我及时地表扬了他的进步,他逐渐的适应了儿童园的生活

保育员教育笔记 篇3

今天刘魁志小朋友从家里带来一个塑料瓶,里面装着许多虫子,我们俗称的“瞎眼碰”。乍一看,瓶子里黑乎乎的,脏脏的,真想让他扔了,可是看到他像宝贝似的,就随他去吧。

可没想到的是孩子们都围了上来,有的用手碰一碰,有的干脆把它抓起来。我看孩子们这么有兴趣,就走过来说:“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长得什么样?”

家成说:“有翅膀呢!”

赫羽说:“有腿!”

梅永旭说:“有两只眼睛呢!”

这时,我拿起一只虫子,告诉大家,这是一种昆虫,有两只触角,六条腿,两对翅膀,它和小蜜蜂、蜻蜓是一样的。

听了我的话,孩子们似乎更大胆了,更仔细地观察起来,这时琦琦小朋友突然说:“啊,老师,这只虫子刚才还爬,怎么现在死了?”小朋友们听她这么一喊,都跑过来了,我拿起来一看,啊,触角轻轻动了一下,呀,装死,我高兴地告诉大家,“它是害怕了,以为我们不喜欢它,会伤害它,它就装死!我们把它放在一边,别打扰它,看看会怎样。”孩子们出奇地安静,终于奇迹出现了,它真的`突然地一动不动到飞快地爬起来了。孩子们着下更兴奋了大声地喊起来:“活了,活了!”

看到孩子们的样子,我真恨自己懂得不够多,我下决心,去搜集资料,和孩子们一起科学地认识昆虫。

保育员教育笔记 篇4

人们在向学龄前幼儿进行教育时,往往是从语言、音乐、计算等项内容去考虑,最容易忽略的是幼儿的自我保护教育。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条件的改善,一些潜在的危险因素也在增加。因此,我们的孩子受到各种意外伤害的可能也随之而来。尤其年龄越小的幼儿越对周围的一切事物感到很新鲜、好奇,认为好玩总是忍不住要摸摸、碰碰。1、预防性教育教师和家长将可能发生的潜在危险提前告诉幼儿避免伤害。可用形象、直观的教育手段,如实地告诉幼儿:火、电、光水为我们带来许多好处,但使用不当也会早造成伤害。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我们要充分认识到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自我保护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如:鞋带系的牢固可避免跌倒摔伤,热汤热水吹一吹在喝能避免烫伤,吃饭不嬉笑打闹可避免气管进异物等,这些都是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家庭和幼儿园相互配合、长期坚持、反复强调,使幼儿建立起良好的生活习惯,从而起到自我保护的作用。加强幼儿的体育锻炼目前,我国城市绝大多数幼儿是独生子女,他们虽在身高、体重方面较过去有很大提高,但是其心、肺功能却落后与身体的生长发育,这是缺乏锻炼的结果。由于身体肌肉长期缺少应有的活动,使肌肉组织内储氧量降低,肌肉弹性张力下降,因此,幼儿动作的平衡能力、敏捷灵活性都达不到自我保护的要求。尤其是那些被宠爱、受保护过度的孩子,平时很少跑动、跳跃,结果稍一疏忽,轻则磕碰破皮、重则摔伤骨折。保证幼儿的健康与安全,是每位家长和教师的第一职责,然而,健康与安全是不能被动地等待给予,而应该让幼儿主动地获得,这种获得要从良好的生活习惯中来,从各种教育实践活动中来,从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中来的。

意大利的教育学家蒙台梭利以前说过这样一句话:唯有透过观察和分析,方能真正了解小孩的内在需求和个别差异,以决定如何协调环境,并采取应有的态度来配合儿童成长的需要。因此,观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因素,不一样的小孩会有不一样的反应,教师就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稳定小孩的情绪,让小孩尽快适应新环境,在儿童园里健康、快乐的成长!

保育员教育笔记 篇5

这里是一篇保育员个人工作总结,我在保育员岗位上做了很多年,我慢慢地在保育员这个岗位上琢磨出了门道,那就是要勤,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详细内容吧~

时光流逝,转眼间又到了总结一个学期工作的时间了,做为一名保育员。我在领导和各班老师们的共同努力下,尽职尽则地完成了自己的本职工作,很荣幸能与现在的各位老师共同进步,我也在大家的身上学到不少的知识。下面,我从以下几点方面总结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本园的《保育员的职业守则》为基础,以每学期的工作计划为目标,认真贯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严格遵守认真学习保育知识,不时提高保育质量。积极参与园里举行的各种保育学习活动,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二、主要工作

坚持每天的消毒工作,教室、寝室、用具、玩具用 84 消毒液消毒,床上用品勤洗换,保证被褥都晒足够阳光。使孩子在整洁舒适的环境中健康成长,为幼儿营造通风、干净、温馨的学习环境是责任和义务。

为了避免近期流行甲型h1n1流感病的发生,除每天用84 消毒液消毒外,还定时对教室和寝室进行紫外线空气消毒,同时做好常有关方面流感病的预防措施,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和处理。

三、工作态度

我在保育员岗位上做了很多年,我慢慢地在保育员这个岗位上琢磨出了门道,那就是要勤,比如:勤开窗户、勤打扫、勤消毒、勤晒棉被等等,除了手脚要勤快利落外,脑子也要勤快,要经常思考,为什么要这样做,今天这件事我做的对不对等等,常常反思一下自己的工作,以便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改进,不断进步。

四、团结奋进

在一个单位里工作团结是最重要的,做为保育员,与老师之间的团结奋进,密切合作那是更不可缺少的。所以,教师和保育两者之间要相互配合,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经常沟通,一同探讨保教工作方案,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互相关心每一个幼儿,使孩子健康生长。

五、不足之处

在本学期的工作中,我还是有许多不足之处,如在工作中有时会出现一些急躁情绪,在完成一些工作的时候有些散漫的态度,虽然之自己领悟到勤的道理,但有时心里的惰确在作祟。所以有些工作常常会出现个种漏洞,这也也让我受到了园领导的不少批评。

错不怕,能改就好,所以我决心改正以上缺点,并争取在以后的工作中取得进步。

以上是我的个人工作总结,请领导和同事们批评指正。

教育笔记《保育员教育笔记系列》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教育笔记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保育员教育笔记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