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一年级数学图形的认识教案2500字

09-05

教案课件是老师需要精心准备的东西,每位老师应该设计好自己的教案课件。尤其是老师想要浓郁课堂氛围,高质量的教案课件是必要的。我们推荐你不妨读一下一年级数学图形的认识教案,欢迎阅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一年级数学图形的认识教案(篇1)

教学内容:人教版实验教材数学第一册P32第四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4、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能够正确辨认和区别各种立体图形。

教学难点:给学生充分的动手操作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观察意识和能力。

教学准备:生:(每个小组一份)鞋盒、牙膏盒、药盒、磁带盒子;易拉罐、铅笔、茶叶罐;魔方、骰子、小立方体10个;玻璃珠、小皮球、乒乓球。

师:课件、各种形状的实物若干、奖品、四种抽象出的图形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出示讲台上的一些实物: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你认识它们吗?(学生自由说各个实物名称,师指出:它们都是同学们生活中的好朋友。

师:同学们,你们都带来了哪些朋友啊?跟你的小伙伴们大声介绍一下?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组里有不同的吗?

生分组活动:说出带来的东西的名称

师:大家带的东西可真多啊!看看这些物体,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吗?(鼓励质疑)。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物体(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

1、学具分类,初步感知

A、动手操作

师:你们看一看这么多物品中,有没有形状相同的物品呢?你们能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块儿吗?请每个小组里的小朋友共同动手分一分。

学生分组操作,师巡视(2分钟)

B、汇报反馈

师: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说你们分了几类?是怎么分的?(3分钟)

让学生边说边举起来让大家看。

师:他们小组是这样分的,和你们组是一样的吗?

C、小结概念

师:每种形状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能给每类物体起个名字吗?

指名生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来规范各种名称,并板书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动手操作,感知特点

A、感知长方体

师:(举起球)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请你也举起一个球,互相看看拿对了吗?

把你拿的球放回盒子里。师带领学生依次放回圆柱和正方体。

师:看看桌子上现在有的是什么样的物体?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在小组里和小朋友说一说。(2分钟)

B、汇报反馈

师:谁能用响亮的声音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感觉到的?(5分钟)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来规范语言名称。并板书:长方体:平面

C、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形状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向同组的小朋友说说你的感觉。

D、集体反馈各种物体的特征

师:哪个小朋友能来说说你认识的什么物体?有什么感觉?

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板书出各种物体的特征。每汇报完一种,老师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找一个来看一看,摸一摸,验证了他的感觉后再板书。

E、比较

师:刚才小朋友们都发现了圆柱和球能滚,那他们滚的是不是一样的呢?

指名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能说清楚就要鼓励。

3、抽象思维,形成表象

师:这几种物体,如果去掉了它们美丽的外衣,你还认识它们吗?

课件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

师: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一样的吗?

4、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各种物体,它们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5、联系实际,拓展知识

师:说一说你身边的物体还有哪些是这些形状的?

三、基本练习,巩固知识

1、找朋友:小朋友们学得都很认真,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请4名小演员分别扮演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其余学生在桌上找出各自的好朋友举起来给大家看。(如生:我是长方体,我的朋友在哪里?余生响应)

2、摸一摸:请各小组将桌上的物品重新装到盒子里,盖上,由一个同学报图形名称,另几个同学摸,看谁摸得准。

3、数图形:电脑出示画有各种图形的灯片,师:现在请同学们数一数,在这幅图里,长方体用了几个,正方体用了几个,圆柱和球各用了几个,把数填在这张表里。引导学生进行统计,说出每种图形的名称及其数量。

4、搭一搭:在我们的生活中这四个伙伴儿随处可见,它们的用途可广了,现在我们就用这些物体做积木,搭一件你们最喜欢的东西,我们比赛看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你们愿意吗?看看桌上的学具,可以先讨论一下,你们组里想搭什么?然后开始动手设计吧!

5、汇报:城堡、火车、楼房、.

四、总结

今天,我们和谁成了好朋友?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都可以见到它们,课后大家都留心去找一找吧!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了,小朋友们再见!

一年级数学图形的认识教案(篇2)

一、教学内容

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三角形、平行四边形。

二、教材编写特点和教学建议

1.用不同的方式呈现图形。

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是通过对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的面的观察抽象概括出来的。

这样安排好处有三:①能充分利用旧有知识,②能体会面与体、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的联系和区别,③能得到比较标准的平面图形。

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是通过对已学过的图形进行折叠、拼合自己制造出来的,三角形是用正方形纸对折得到的,平行四边形是用两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拼合成的。

这样安排的原因有二:①有这两种图形特别是平行四边形的面的实物不多,学生不易观察到;②自己制造出图形来,学生会感到新鲜有趣,能激发探索热情。

教学中应作两种不同的处理:

教学长方形、正方形和圆的数学活动线索:找出体--观察面--想象形--画图形--给名称--找实例。这种过程是由具体到抽象再到具体的过程。

教学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的数学活动线索:折纸或拼图--制造出新图形--给名称--画图形--找实例。这种过程是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

2.安排了大量的围图形、画图形、折纸、剪纸、拼图等操作内容。

想想做做中有在钉子板上围,在方格纸上画,用一个正方体或一个长方体画几个图形再比较,用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平行四边形,用两个三角形和一个长方形拼图形。练习四中用小棒摆图形,用正方形、长方体纸对折,从长方形纸上折剪正方形,把长方形折剪成平行四边形,剪纸拼图等等。

其目的是通过操作加深对图形的直观认识,感受图形的变换与联系,从而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时注意三点:

①准备好操作材料,让学生充分活动,体验感受。

②要循序组织活动。虽然都是操作活动,但也有难易之分,教材按由易到难,前为后用的原则安排操作的顺序。例如先在钉子板上围,再在方格纸上画,围能使学生看到图形的顶点在哪里,画时就好在方格纸上确定图形的顶点。再如P22第3题用正方形对折两次,其中一次是沿对角线折,第4题就安排学生用长方形纸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也要沿对角线折,后者操作的难度比前者大得多,在受到前者的启发后进行。

③不要拔高教学要求。不要求讲图形各部分的名称,不要讲图形的边角特征,只要直观认识图形,即看到图形或属于这种图形的实物的面能说出图形名称;能从各种图形中识别出某种图形(P18③、P22②);提到这些图形的名称,能想象出它们的形状,并能用适当方式(举实例,在钉子板上围,在方格纸上画等)表示出来。

一年级数学图形的认识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和观察,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辩认识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6袋各种形状的物体,图形卡片,计算机软件、投影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质疑激情:

小朋友们,我们每组都有一个装满东西的袋子,这是智慧爷爷送给你们的礼物,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把袋子里的东西倒出来看一看。智慧爷爷还提出一个要求,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

二、操作感知:

1.分一分,揭示概念。

(1)分组活动。让学生把形状相同的物体放在一起,教师巡视。

(2)小组汇报。

问:你们是怎样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学生可能回答可分成这样几组:一组是长长方方的;一组是四四方方的;一组是直直的,像柱子;一组是圆圆的球。

(3)揭示概念。

教师拿出大小不同、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实物直观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概念,并随机板书名称。

2.摸一摸,感知特点。

(1)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然后把自己的感受和发现在小组内交流。

(2)汇报交流

学生可能说出:

长方体:是长长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正方体:是四四方方的,有平平的面。

圆柱:是直直的,上下一样粗细,两头是圆的,平平的。

球:是圆圆的。

(如果学生说出长方体、正方体有6个面等,教师应给予肯定,但不要求学生必须说出来。)

三、形成表象,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1.由实物抽象实物图形。

投影出示实物图鞋盒,引导学生说出它的形状是长方体,然后抽象出长方体图形。

用同样方法出示魔方、茶叶桶、足球等实物,抽象出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

2.记忆想象

(1)分别出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先让学生辩认,然后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贴在黑板上,最后再拿出相应的实物。

(2)学生闭眼想四种图形的样子。(教师说图形,学生想。)

(3)学生闭眼按教师要求拿出四种不同形状的实物。

(4)先让学生闭上眼睛,然后教师给出一种实物,由学生判断它的形状。

(5)出示大小、颜色不同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让学生进行辩认。

3.学生列举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

四、分组活动,体验特征

1.做一做1题。

(1)让学生拿出长方体和圆柱,放在桌面上玩一玩,使学生发现圆柱会轱辘,然后教师说明,圆柱可以滚动。

(2)让学生用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搭一搭。

通过搭,使学生明确:球没有平平的面,能任意滚动;长方体、正方体和圆柱都有平平的面,搭在一起很平稳。

2.游戏看谁摸得准。

(1)每小组一人说出物体的名称,其他同学按指定要求摸,看谁摸得准。(参照做一做第2题)

(2)教师说物体形状,学生摸。

3.数图形。

投影出示练习五第2题,问:这只小动物是由什么图形拼成的?各用了几个?让学生完成在课本上。

五、小结:你今天有什么收获?

六、游戏:先让学生想一想,用不同形状的实物能搭出什么来?然后按照自己的想法搭一搭。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认识平面图形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35页做一做,练习五1、3、4、5题

教学目标: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具、学具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探究新知:

1.小朋友们上节课你认识了哪些新朋友?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

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

学生在纸上画一画

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

小组小结

派代表全班交流

学生小结

不同点共同点

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

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

圆没有角(即封闭的)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二、巩固发展: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五第一题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

小组讨论合作

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

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

全班交流展示。

5.数一数由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个()个()个()个

独立完成

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小结方法。

三、提高练习:

1.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

观察结果

独立完成练习五第五题

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请把它圈起来。

小组交流,全班反馈。

小结:如果物体的一个平平的面是什么形,那么它就可以画出什么形状来。

四、小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

你有什么想问的?

板书设计:

一年级数学图形的认识教案(篇4)

[目标预设]:

知识目标:

通过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并结合相关的情境,让学生经历摸一摸、描一描等学习过程,体验面在体上、面从体来,感知体、面之间的关系,经历从体抽象出面的过程,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

1、让学生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及圆的特征,并通过猜一猜等活动,让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辨认出这三种图形。

2、渗透分类统计的思想;

3、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情感目标:

1、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3、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处处有用,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通过摸一摸、画一画、分一分、说一说等操作活动,使学生感知长方

形、正方形、圆形,经历从体抽象出面的过程,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难点:]

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

[设计理念]:

本节课我主要以让学生在快乐中求知,在操作中学习数学,在实践中应用数学为指导思想,力求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能够正确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深刻地体会面在体上。

[设计思路]:

本节课通过学生摸一摸、描一描、剪一剪、分一分、说一说、议一议、找一找、画一画、涂一涂、数一数,在具体的操作情境中经历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过程。体验面在体上,体验长方形和正方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悟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感悟面和体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到图形乐园去玩一玩,大家愿意吗?

(生:愿意。)

师:瞧,图形乐园到了。(出示:由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球等物体拼成的图形乐园)

师:图形乐园漂亮吗?她是用我们熟悉的图形朋友搭成的,谁愿意介绍介绍?(生:有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球。)

师:对,圆柱、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咱们的老朋友,它们呀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乐园里还有许多新朋友,你们想认识它们吗?(生:想﹗)

师:小朋友,在我们的新朋友没有露面之前,你想知道些什么呢?

(生:它们长的什么样儿?叫什么名字?它们喜欢做什么?它们的家在哪里呢?)

师:瞧,它们来了!这些图形你认识吗?(出示长方形、正方形、圆)

师:谁知道它们的名字呢!

师:你能跟大家说说吗?还有谁知道?今天,老师请来了许多长方形、正方形和圆形朋友和我们一起活动,大家欢迎吗?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象是创造的灵魂。在教学中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从内向外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维和乐于探索。这节课由带领孩子走进图形乐园去玩这一生动有趣的情境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由熟悉的立体图形朋友引入,更是引起学生很大的兴趣和学习欲望,为本课的数学活动开创了一个良好的开端。另外教学中安排到小白兔家去参观和帮助小白兔围各种形状的空地这样生动有趣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始终能主动参与学习。

二、引导探究、理解面从体出。

师:你看,它们正在和小朋友捉迷藏呢,他们呀,藏在了你们桌面上的积木上了,不信,你仔细地看一看,摸一摸,看谁先找到他们!

(生开始找。)

师:都找到了吧?谁来说说:你在什么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

(学生可能说:在圆柱上找到了圆形,在长方形上找到了长方形,在正方体上找到了正方形。)

师:再摸一摸自己找的图形的面,有什么感觉?(引导学生说出面的主要特点是平。)所以呀,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平面图形。这些平面图形的家都住在立体图形上。长方形最调皮了,它想从长方体上下来,单独到纸上玩一玩,你能想办法帮帮它吗?(生:能。)

师:请小组讨论一下,有什么办法?比一比,哪一组的办法多?

(生小组讨论)

组织交流。

师:你们小组想出了什么办法?真聪明﹗想不想自己动手把长方形请下来?(想﹗)

师:请小组合作,用你们喜欢的方法(生小组合作)

1、组织交流。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想出的方法都很好,老师也想出了一种办法,一起来看看行不行,(师拿长方体)我将长方体的一个平平的面靠紧黑板,用粉笔贴着长方体描一转,就把长方体的一个面表示出来了。我用的是描一描的好办法。(教师板书:描一描)小朋友们看一看这个描下来的面长什么样儿的?(学生:长长的、方方的等等)像这样的图形就叫做长方形。

师小结:刚才大家一起用各种不同的方法表示出了长方体的一个面。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这个平平的长方形和这个长方体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指个别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对了,平面图形平平的,它是长方体的一个面。那请小朋友们看一看,你的课桌上除了长方体还有其他哪些物体呢?你能从刚才那么多种方法中选择一种自己喜欢的方法在这些物体的面上找到其他不同的平面图形吗?(教师随机拿着正方体、圆柱体)试一试吧!可以自己找,也可以和同桌小朋友合作进行。(学生合作探究,教师巡视指导然后指生汇报,边汇报教师边板书)

师:谁来汇报一下,你用什么方法找到了哪些图形图形朋友?你们看这些图形都穿着白色的衣服,小朋友愿不愿意给它们穿上它们喜欢的衣服。(学生涂色)

2、分一分。

师:每个人选出你最满意的作品,贴到黑板上,让大家一起欣赏。

师:小图形们挤在一起很不舒服,怎么办呢?(生:让他们分开站。)

师:怎么个分法?(学生分类,师板书长方形、正方形、圆。)

3、抽象图形。

师:刚才小朋友们通过观察,发现了这些图形朋友的家都在立体图形

上,还通过小组合作,想办法把这些图形朋友从立体图形上请到了纸上。(师演示从立体图形上分离出平面图形的过程,展示三个平面图形)

现在让我们和这些新朋友打个招呼吧,你想怎么跟你的新朋友打招呼呢?(学生可能说;你好,长方形、Hi,正方形Hello,圆形。)

[设计意图]:学生的语言交流对于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具有重要作用,为此,要重视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尽力为学生提供思考与交流的机会。不管是说,还是检查、纠正,学生都有自己的空间进行交流。特别是以小组为单位请出正方形和圆时,学生有更广阔的空间进行合作交流。这些自由充足的机会,学生不仅培养了交流合作能力,而且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在自主探索、交流中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和应用,从而产生对数学活动的兴趣。

三、游戏教学,快乐体验

1、师:用自己的小手、胳膊或者整个身体来比划出这些图形。你可以一个人比划,也可以2人或者一个小组合作。想好比划什么图形?准备开始。

2、游戏:我说你想

师:老师想看看大家对我们的新朋友到底有多了解,我说一个图形的名字,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样子,一边想一边用手指画一画。

四、联系生活,深入理解,体会面在体上。

1、师:象这样的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小朋友仔细看看我们的教室,你能在我们的身边找找哪些物体的面上有这些平面图形吗?(长方形、正方形教师用手势指着黑板上的平面图形提示)(学生思考,指生汇报)

(生:黑板的面是长方形。)

问:想想看我们的家里、大街上哪些物体上有这些图形?(生:电视机的面是正方形。)

师::物体小精灵也在自己的身边找到了一些平面图形,我们一起看看吧。(各种实物出现在大屏幕上)你能说说小精灵在哪些物体的面上找到了什么平面图形吗?(生:小精灵在门的一个面上找到了长方形。)

2、围一围

老师这儿有一个钉子板,你能在钉子板上围一个长方形吗?谁来试一

试?你能围一个正方形吗?你能围出一个圆吗?为什么不能?

3、折一折

拿一张长方形纸,对折一次,展开看一看,你发现了什么?拿一张正方形纸,对折一次,展开,你发现了什么?再对折、展开,你又能发现什么?

拿一张圆形纸,折一折,展开,还是圆形吗?

4、吃饼干。

师:今天,我还给大家带来了礼物--(生:饼干!!!)

师:对!看看这块饼干是什么形状?(生:正方形。)

师:谁能把它咬成长方形?(生:我来,我来!!!)

选几名代表,比赛。

师:谁能咬出其它形状?(生:我能!!!)

5、猜图形

师:今天这节课小朋友学得很好,老师要奖励给每个小组一份礼物,这是一个魔术袋,里面装满了各种图形,聪明的孩子能够蒙住眼睛都能知道自己摸到的是什么,你相信吗?(请一个学生出来示范)

问:你是怎么知道的?

师:现在允许小朋友睁开眼睛,(教师用卡纸遮住圆,只露出一小部分)谁来猜猜是什么图形,你是怎样想的?

师:在猜一个,(教师用卡纸遮住长方形,露出一小部分)这次你知道是什么图形吗?

师:你们能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吗?(学生可能说:是正方形;也可能是长方形)

师:你们都想的很好,是经过了认真思考的。我们要想知道谁说得对,那就把卡纸拿开看一看。(教师展示)原来是长方形啊。看来,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不仅要会思考,还要注意全面地看问题。

6、拼图

出示各种图形组合成的美丽的图画。

师:小朋友看,这幅美丽的图画用就是我们的新朋友拼成的,你能说说它是由那些平面图形组合成的吗?(指个别学生汇报)

师:你也想用这些漂亮的平面图形拼出一幅美丽的图画吗?小组合作进行吧,说说你们都用了那些平面图形。(学生随着音乐分组合作拼图,然后请小组展示并汇报)

交流展示。说一说,你拼的是什么?用了哪些图形?

[设计意图:首先让学生动手描出物体的面一样长方形,感受平面图形是从具体实物中抽象出来,体会面在体上;在钉子板上围长方形正方形,学生从中可以认识这种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把一个正方形饼干咬成长方形饼干,加深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形成表象;摸一摸、折一折的过程,是在观察、操作中认识这些图形;闭上眼睛想一想样子,学生在头脑中形成表象,建立空间观念;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的面是长方形、正方形或圆形,在说中学生从抽象的事物又回到具体的实物上,进一步体会面在体上。整个操作过程从眼、手、口等感官充分调动学生主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学生在参与操作中体验到学习的乐趣,尝到学习成功的滋味,树立了学好数学的信心。

五、联系生活,触类旁通。

师:今天,学到了什么?你开心吗?谁为今天这节课取个名字?

平面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学习了今天的知识以后,老师希望小朋友们以后仔细地观察,将你看到的告诉爸爸妈妈,好吗?下课。

[设计意图]:《课标》强调要注意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让学生学习有用的数学。每种平面图形都是从生活中的实物抽象出数学知识。还有课外实践作业:跟父母说说生活中什么东西的面是今天学过的平面图形。引导学生不仅在课内学习中与生活联系,而且在课外实践中与生活联系。学生深深地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能服务于生活。

一年级数学图形的认识教案(篇5)

[教材简析]:

《认识图形》这部分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第二册《有趣的图形》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是在第一册认识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让学生初步认识平面图形,为以后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本节教编排体现以下特点:

1、以动手操作作为主线。注重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教材设计了大量操作的活动,以使学生在操作中逐步加深对平面图形的认识,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发展空间观念。

2、在实际情境中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教材设计了一些活动,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寻找图形,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发展应用意识。

[目标预设]:

知识目标:

通过独立思考、合作讨论,并结合相关的情境,让学生经历摸一摸、描一描等学习过程,体验面在体上、面从体来,感知

体、面之间的关系,经历从体抽象出面的过程,体会面在体上;

能力目标:

1、让学生感知长方形、正方形及圆的特征,并通过猜一猜等活动,让学生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辨认出这三种图形。

2、渗透分类统计的思想;

3、体会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在生活中的普遍存在;

情感目标:

1、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2、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等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3、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处处有用,并体验到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通过摸一摸、画一画、分一分、说一说等操作活动,使学生感知长方

形、正方形、圆形,经历从体抽象出面的过程,体会面在体上;

[教学难点:]

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

[设计理念]:

本节课我主要以让学生在快乐中求知,在操作中学习数学,在实践中应用数学为指导思想,力求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体现数学与其他学科的整合。积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能够正确地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深刻地体会面在体上。

[设计思路]:

本节课通过学生摸一摸、描一描、剪一剪、分一分、说一说、议一议、找一找、画一画、涂一涂、数一数,在具体的操作情境中经历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的过程。体验面在体上,体验长方形和正方形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悟长方形、正方形的特点,感悟面和体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今天老师想带你们到图形乐园去玩一玩,大家愿意吗?

(生:愿意。)

师:瞧,图形乐园到了。(出示:由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球等物体拼成的图形乐园)

师:图形乐园漂亮吗?她是用我们熟悉的图形朋友搭成的,谁愿意介绍介绍?(生:有圆柱、长方体、正方体、球。)

师:对,圆柱、长方体和正方体都是咱们的老朋友,它们呀都是立体图形。在图形乐园里还有许多新朋友,你们想认识它们吗?(生:想﹗)

一年级数学图形的认识教案(篇6)

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P36页的第1、3、4、5题

教学目标:

1、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在小组合作开放型的学习环境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敢于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从物体表面抽象成平面图形

教学准备:

1、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等积木若干;剪刀、印泥、橡皮泥等工具

2、学生每5人一组,每人备有3支水彩笔、1把尺子、1块钉子板等

教学过程:

一、搭玩积木,体验形体

师:(媒体播放)春天来了,大自然多美呀!小白免想在这美丽的大森林里搭一座小木屋,怎么搭呢?小朋友,你能帮它设计一下吗?(学生小组合作,用台上的积木设计一座漂亮的小木屋)

(学生操作,教师巡视)

问:你们在搭时小木屋时,用到了哪些形状的积木?请大家把积木按不同的形状分一分。

二、操作感知,建立表象

1、请摸一摸自己的积木拿在手里,看一看,摸一摸,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你拿的是什么体,它的面是什么样子的。(学生边摸边说)

2、问:谁知道圆柱的这个面是什么样子的?

(这一个面是圆圆的,平平的)

问:你有没有办法把它记下来呢?

3、师:请你用我给你们准备的工具(白纸、印泥、橡皮泥等)工具,在小组里说一说,你想用什么办法记下这些面,每个小朋友最好想得不一样,比一比,哪个小组的办法多。(学生开始活动,并将自己组记下的面贴在板子上,然后展示在大黑板上。

4、你们觉得哪个组的方法最多,我们就请哪个组的小朋友来介绍一下他们的方法,好不好?

(指名学生演示、操作)

师:小朋友的办法真多!(用电脑演示,从长方体、正方体、三棱体上分别移下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图形,让我们来跟这些新朋友打声招呼吧!(生齐读图形名称)

三、巩固延伸,加深认识

1、请你说出我们教室里哪些物体面的形状是与这些图形是相同的。

2、再一起到小白免新造好的房子去找一找,哪些物体的面也是这些图形。(电脑播放小免的家,让学生寻找并交流)

3、师:小白免家门前有一块空地,它想围一块地种萝卜,小朋友能不能用上今天学的本领,帮小白免围围呢?围好后跟你的小伙伴说一说你围的是什么图形。

4、学生活动反馈

5、请你在方格纸上画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三角形吗?请你试一试。

6、学生作品展示

7、师:现在许多图形都赶来开会了。(电脑播放)来了哪些图形,请小朋友用三种颜色的水彩笔给这些图形涂上颜色,统计好个数,填在表格里。(放轻音乐)

8、反馈:选两种不同的涂法在投影上展示

问:你喜欢哪一涂法?为什么?

教师小结:用一种颜色涂同一种图形看上去比较清楚。

9、请小朋友每人拿出一个长方体,在纸上度着画出几个不同的长方形。

四、全课总结、回归生活

今天我们学的这些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可见,请小朋友课后留心观察一下,把它记下来,然后与家人一起交流一下。

一年级数学图形的认识教案(篇7)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4、35页做一做,练习五1、3、4、5题

教学目标:1.通过拼、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的特征。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

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难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

教具、学具准备: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探究新知:

1.小朋友们上节课你认识了哪些新朋友?

长方体正方体球圆柱

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

学生在纸上画一画

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

学生小组讨论

小组小结

派代表全班交流

学生小结

不同点共同点

长方形对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平面的

正方形4边相等4个角都是直直的不断开的

圆没有角(即封闭的)

三角形有三条边三个角

二、巩固发展:

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

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五第一题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

小组讨论合作

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

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

全班交流展示。

5.数一数由几个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

()个()个()个()个

独立完成

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小结方法。

三、提高练习:

1.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

观察结果

1.独立完成练习五第五题

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请把它圈起来。

小组交流,全班反馈。

小结:如果物体的一个平平的面是什么形,那么它就可以画出什么形状来。

四、小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个有什么特点?

一年级数学图形的认识教案(篇8)

教材分析

本课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第4单元《有趣的图形》中的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立体图形之后进行教学的,为以后进一步学习更深层的几何知识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

本课面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教学。一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在一年级上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初步认识了这些几何图形,形成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同时,学生具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比较关注自己周围的事物。在参与一段时间的学习之后,掌握了一些基础的学习技能:能够根据老师的具体要求进行有目的尝试,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有初步的小组合作意识,有一定的观察问题和发现问题的能力等。

设计理念

1.注重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

2.在实际情景中丰富学生对图形的认识。

3.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征,教师要随时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给予适当的评价。在设计时,注重设计开放式的学习环节,给学生提供充分发挥想像的空间;注意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组织适当的小组合作学习,重视学生的语言交流;注意引导学生在操作的过程中进行思考,把操作与数学思考结合起来。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与讨论,感知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初步认识什么样的图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根据它们的特征从具体的情境中辨别这四种图形。

2.通过摸、画、找、说等活动,初步体会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的多样性,并在小组活动中培养探索意识和协作精神。

3.通过创设情境,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欲望。

教学流程

课前交流:今天我们请来了三位老朋友和大家一起来上这节课,来看看它们是谁?(出示课件)它们想和大家比一比,看谁最爱动脑筋,最会听别人发言?敢和它们比一比吗?那让我们一起开始这节课吧!

一、创设情景,游戏导入。

师:小朋友们喜欢搭积木吗?现在想试试吗?那我们就把自己带来的盒子当成积木,合作搭一件作品。先在小组里商量一下准备搭什么,可能用到哪些形状的盒子?(师可控制一下时间。)开始完成你们的作品吧!(小组合作。)

生交流汇报:你们的作品是什么?用到了哪些形状的物体?

找两个小组介绍,引导学生发言,你们商量了吗?(生说,师将其用到的形状贴在黑板上。)

二、组织活动,进行教学。

1.“画”面。

(1)吸引学生注意力。

师:看看老师做了什么?(师取盒子。)

这是老师最喜欢的盒子,你也拿一个你喜欢的盒子给老师看看(师边摸其中的一个面边说),请你也摸摸你拿的物体的一个面,有什么样的感觉?

师:那怎样才能得到你刚才摸的那个面呢?你来想个好办法。

(学生回答:画的方法,在沙滩上盖的方法,印章的方法……如果学生只说出画的方法,师可引导:想想看还有其他的方法吗?)

师:小朋友们真爱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种方法,请你选一种合适的方法得到你刚才摸的那个面吧!

生操作,师收集作品。

(2)智力游戏。

师:老师邀请小朋友们一起来玩一个智力竞猜的游戏。

认识图形教师说课,标签:一年级数学说课稿,小学数学说课稿,

(师出示一张作品,问:猜猜看,这个图形是从什么形状上画下来的?你知道它是什么图形吗?)

(3)出示三棱柱。

师简介三棱柱,并按照刚才的方法从三棱柱上画下一个图形(在展示台上画)展示。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图形吗?

(4)小结。

师:这

(师拿图形,生说,师贴。)请你观察一下,今天认识的图形与以前认识的物体的形状有什么不同?

今天我们学习的图形都是平平的,只有一个面。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平面图形,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图形。(板书:认识图形。)

【此处教师充分利用学生的学具,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激发起学生探求新知的强烈欲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创设出让学生摸一摸、画一画、找一找的学习活动,注重让学生以自己的内心的体验来学习数学,意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运用数学进行交流的意识,使学生初步感知这些实物的表面,获得对平面图形的感性认识。使学生初步认识由体出面。】

2.“找”面。

师:其实现在我们身边就有这些图形。不信,咱们找找看。从你的桌子上拿一个长方体,看看能不能从长方体上找到一个长方形。

(指名演示,边摸边说从什么形状上找到的什么图形。)

拓展:聪明的小朋友,看你还能不能从桌子上其他形状的物体上找到其他图形。

【教师先引导学生从一个长方体上试找出不同的长方形,之后,又提出拓展性的问题,“那你们能不能从桌子上的其他形状的物体上找到其他图形?”意在根据学生的思维特点,先扶后放,使学生从具体实物操作和形象发展到抽象地认识图形,进一步体验到“面”由“体”得,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

3.总结。

师:我们从长方体上找到了长方形(引导学生说),揭下长方体并同时板书长方形(边说边揭)……今天我们认识的图形有……(生回答,师板书。)

我说你想:试试你掌握的本领。老师说一个图形的名字,请你闭上眼睛,想一想它的样子,也可以试试边想边用手指画一画。(给学生留出想的时间。)

三、练习。

1.“说”面

(1)师:让我们一起到生活中去看一看,出示课件。

问:你看到了什么?老师把它们搜集一下。你能从这些标志中发现什么数学问题?你知道这些标志是什么意思吗?他们提醒我们要注意交通安全。

(制成课件,在道路上滚动出标志,引导学生发现,教师进行搜集,师在课前将标志中的数学问题分别做成可闪动状,当学生说到时,可方便大家辨认。)

(2)讨论、交流。

你在生活中认真观察,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图形?

【此处设计了一个问题,即:“在生活中,你还在哪里见过这些平面图形?”创设出问题情境,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的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2.找名字(第36页:连一连)。

师:有几个小朋友不小心把自己的名字弄丢了,请你用今天学习的本领帮忙找一找吧!

独立练习,同桌互查。

3.猜谜语。

师:我们今天请来的三个朋友看到了大家的本领这么棒,终于忍不住要来考考我们了。他们出了几道谜语,你有信心猜出来吗?

认识图形教师说课,标签:一年级数学说课稿,小学数学说课稿,

(演示课件:出示三个朋友,可出声,出示谜语,点击谜语会变大。淘气:先看我的谜语。)

指名扮演“淘气”、“笑笑”、“机灵狗”,给大家读谜语。

指名说答案,老师画连线。

4.涂颜色。

指导学生发现图形,并按要求涂色。

四、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略)

五、布置作业。

回家给爸爸、妈妈展示一下你的本领,找找看,你们家里有哪些今天认识的图形。

课后反思

1.这节课设计的“摸”面、“画”面、“找”面和“说”面几个环节,使学生在参与数学活动的同时,体会“面”由“体”得和“面”与“体”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学生学习兴趣较为浓厚,同时在数学活动中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以及分析、比较、概括的能力。

2.教师通过设计“在日常生活中,你还在哪儿见到过这些平面图形”问题情境,让学生把所学的新知识运用到现实生活中,使学生觉得学习数学有用,数学与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增进了学生对数学的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3.本节课缺少让学生表述的机会。如:让学生从身边的物体上试找今天认识的四个图形,并且到讲台上展示摸给大家看,学生虽兴趣很高,但反思后发现此处只注重了让学生动手摸,如果能够让学生边说从什么形状的物体上找到了什么图形,边摸着展示给大家看,效果会好一些,孩子既有了表述的机会,同时也会对这些图形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