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题的教案

练习题教案 09-14

练习题的教案集合。

每个老师在上课前需要规划好教案课件,又到了老师开始写教案课件的时候了。教案是展现教师专业素质和知识水平的重要手段。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在这里为您搜罗并整理了“练习题的教案”的相关资料敬请查看,愿这会对你有所好处!

练习题的教案 篇1

学习目标:

1、了解《礼记》相关知识,积累重点文言词语,背诵课文。

2、准确翻译课文,学习类比说理的方法,理解教和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3、理论联系实际,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指导完善自我人生。

一、整体感知

1、《礼记》又叫《______》。是______家经典著作之一,秦汉以前各种礼仪论著的选集。相传为西汉______编撰。《礼记》选自《______》,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关于____________的论著。课文所选的这一部分主要论述了______和______的关系。

2、本文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划出下列句子的停顿。

(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3)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4、开头虽有佳肴一句有什么作用?

5、结尾引用《兑命》中的话有何作用?

6、想一句与课文意思相近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读了这篇短文,结合你的学习实际,谈一点你的学习体会。

二、翻译下列句中加粗的字词。

1、虽有佳肴()2、虽有佳肴()

3、虽有佳肴()4、不知其旨也()

5、虽有至道()6、虽有至道()

7、是故学然后知不足()8、教然后知困()

9、然后能自反也()10、然后能自强也()

1

1、然后能自强也()12、教学相长也()

13、教学相长也()

14、学学半()15、学学半()

16、其此之谓乎()17、不知其旨也()

18、弗食()19、不知其善也()

20、《兑命》曰()

三、解释下列句子。

1、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

2、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

3、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4、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5、故曰:教学相长也。

6、《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

四、解释下列古今异义词。

虽有佳肴古义:今义:

不知其旨也古义:今义:

教然后知困古义:今义:

教学相长也古义:今义:

五、默写课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题的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②进一步掌握把低给单位名数聚成高级单位名数的'方法,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教学时指出,约分时通常要把分数约成最简分数,约分的结果是假分数的,要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带分数约分时,只要把分数部分约分,约分后不要丢了整数部分。

二、改错练习。教学时,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错误,改正错误。第(1)小题错在没有约成最简分数,第(2)小题错在带分数约分后,丢了整数部分。

1.第3题,先约分,再比较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

2.第4题,把低级单位名数必写成高级单位名数。

3.应用题。

四、思考题要求写出比二分之一大,比7小,分母是6的最简分数。教学时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运用这种符合要求的分数。

方法一:确定上限和下限。=,7=,就是说写出的这些数要在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最简分数。

方法二:先想出0到1之间的分母是6的最简真分数,有和,比小,不符合要求,然后在其整数部分分别加上1,2,3,4,5,6等使其成为带分数。

练习题的教案 篇3

理解“最简分数”“约数”的意义;理解和掌握约分的依据、方法;能正确进行约分。

重点、难点:能正确进行约分是重点;理解和掌握约分的依据、方法是难点。

2、下列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各有哪些公约数?最大公约数是几?

1、理解“最简分数”

(1)观察2/3、8/12、1/4、15/20、5/7哪些分数的分子、分母是互质数?

2/3、1/4、5/7的分子、分母是互质数。

A、指出下面的分数中哪些是最简分数:

8/97/211/105/1417/5140/6024/241又25/80

B、说出3个最简分数。

C、写出分母是10的全部真分数,再指出哪些是最简分数?

根据分数懂得基本性质可以把一些分数化简。

(1)投影出示表示18/30的长方形图。

18/30的分子、分母有公约数去除分子、分母得:

9/15的分子、分母还可用公约数几去除?

9/15=9÷3/15÷3=3/5投影出示表示3/5)的长方形图

观察图和式的变化过程,得到:

(2)归纳: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是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3)概括约分的方法。

用分子和分母的()(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分数为止。

下面各算式,哪些是约分,为什么?

10/15=2/36/12=12/2420/24=5/64/5=8/10

把30/45和12/48约分。

(1)教师示范把30/45约分。

A、先用公约数3去除,得10/15。

B、再用公约数5去除,得2/3。

C、通常要除到最简分数为止。

教师边板书演边讲,最后指出:每次约分所得的分子、分母要和原来的分子、分母对齐。最后约分所得的最简分数要写在等号右边。

(2)把12/48约分。

请两位同学板演,其余学生练习。

板演后共同分析约分过程和约分方法。

(3)引导学生重新观察30/45和12/48的约分过程,思考还可怎样约分,更为简便。

(4)12/48可用什么数进行直接约分?30/45怎样直接约分?

小结:用分子、分母的最大公约数去除分子、分母,能一次约简。这样约分比较简单。

1、把下面各分数约成最简分数。

练习后反馈、讨论。

4/8、10/15、4又25/50它们的分子、分母有什么关系?你的`约分方法简便吗?

3又40/60、60/150这两个分数的分子、分母都是10的倍数,如何使约分简便?

课本P97第3题第二行,第4题。

五、课堂总结

在理解互质数的基础上学生较好理解最简分数的含义。教学约分方法时,结合图形,让学生直观地感知化简的过程,从而归纳出约分的概念和方法。学生能够掌握,但在练习中把带分数的整数部分忘记的较多,还有有些学生没有把分数化到最简。

练习题的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初步认识小动物,了解它们住在哪里,能将句子补充完整。

2.朗读、背诵4个成语和谚语的意思。

3.写铅笔字,认识横折弯钩的笔顺规则。

4.观察图画,按要求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重、难点:

初步认识小动物,了解它们住在哪里,能将句子补充完整。

教学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揭题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练习4。

二、学习字词句

1.屏幕5种动物,指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认读。

2.引导学生说出小动物分别是松鼠、蜜蜂、马、北极熊、燕子。

3.对口练习:让学生再次亮开嗓门模仿。

4.指导学生帮帮动物们找到自己的家。

5.出示句子:

松鼠住在松树林里。

蜜蜂住在。

马住在。

燕子住在。

北极熊住在。

住在。

指名读句子,想一想,横线上应该填上什么词。

指导学生完成。

练习题的教案 篇5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知识――约分。

此课是九年义务教育北师大版五年级小学数学上册第47――48页的约分。约分是在学习了分数与除法、分数的基本性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互质数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学好本节课内容为学生学习分数的计算条下良好的基础、

在学习约分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大多学生能较快的找出两个数的公因数、最大公因数,同时理解了互质数的概念。这些知识点的掌握为约分方法的学习提供了认知基础,学习本课应该较为容易。但快速并准确地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对少部分学生应该有一定的难度。

2、掌握约分的方法、

教学过程与方法:

设置情景与激趣,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利用旧知自主探究新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迁移能力,归纳概括的能力及遇到问题积极思考,主动学习的学习习惯、

四、教学重点:

理解最简分数及约分的意义和方法,

五、教学难点:

能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约数,并能准确地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

一)复习铺垫、情境导入、激发兴趣。

第一步,复习铺垫,在这里我设计两道复习题,一道是说出只有公因数1的`两个数,另一道是找分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任何新知识都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为依托的,所以在课的开始就复习回顾了这个知识点,为下面学习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方法做好铺垫、

1、根据图形找分数。先让学生找到第一个分数,然后再创造其它的分数。学生会根据前所学过的分数的基本性质,很快找到其它的分数。

2、观察比较。先比较这些分数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然后找出这些分数中与众不同的分数,引出最简分数。

3、归纳概括,巩固练习。让学生自己归纳最简分数的定义,得出定义后,通过练习来巩固最简分数,为下面的约分打基础。

根据前面学过的分数的基本性质,说一说,如何把2/3变成12/18吗?

谁又能把12/18变为2/3吗?

(1)根据化简的过程找寻约分的方法。四人小组讨论发现约分的方法是什么?(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同时去除分数的分子和分母)

(2)指导学生看书自学,并提示要注意约分方法中关键的地方。

1除外;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3)交流汇报约分时一般采用的两种形式。

A、逐次约分法。

学生边汇报教师边板书过程。在书写的时候,提醒大家注意各个数位对齐。最后都要约成最简分数。

B、一次约分法。

(指出如果能很快看出12和18的最大公约数,也可直接用6去除,一次约分得)

用课件出示各类题型,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归纳。

(整十整百数先消零在化简;分子分母都是偶数时先用2去除;倍数关系时用分子去除等等)。

三)巩固深化、培养技能。

此环节中我设计了四个梯度性练习。

这是第一题,目的是巩固最简分数的概念和约分的方法。

第二题以“找公因数2、3、5”为载体,培养约分技能。

最后,我设计了一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把书本知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来自生活,并不抽象;感受有价值的数学。

四)课堂小结、回顾梳理。

及时对本课的学习进行小结和梳理,加深学习的印象。

以上是我的说课设计,还会有待完善之处,恳请大家来指正。

谢谢大家!

练习题的教案 篇6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比较熟练地进行约分。

(2)进一步掌握把低级单位名数聚成高级单位名数,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

(3)培养学生认真、细心、勇于克服困难的良好学习习惯。

3、反馈校对:说说错误在什么地方?你是怎样思考导致错误的?怎样改正?

例如:24/15=8/3;一种改正方法是将答案改正;如果使答案不改工的话,怎样改题?(这里改题有多种方法,进一步深刻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和约分过程)

4、老师这里收集了同学作业中的错误,请同学分析一下问题出在哪里?

5、针对下面的最大公约数,并组成有关的两个分数。

1、学生约分后有什么用处呢?

24/9和32/2060/25和72/301又15/5和1又28/7

反馈,讲评。

4、练习5:你从约分后的结果中的得到什么信息?用哪种结果表示好?为什么?

我们已经学会了约分,但是有一些分数比较大,那怎样月份呢?

1、出示情景:某小学共有学生988人,其中参加夏令营的学生有388人。参加夏令营活动的学生占全校学生数的几分之几?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觉得有什么提高吗?

1、课本第98页第1题(第二行6个小题),第6、7题。

练习中,一部分学生没有把结果化成带分数和最简分数,或者约分不彻底。告诉学生,在学习了约分以后,一般要把最后结果化成最简分数。

练习题的教案 篇7

通过近期的学习,对于约分和通分的知识大多数学生掌握情况较好,但是还有部分学生对于方法掌握的不是很熟练,希望自觉地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约分和通分的依据是分数的基本性质,因此首先要对分数的基本性质理解透彻,即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者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在这个性质中要把握好这几个关键词:同时、相同的数、大小不变。

约分的方法就是同时除以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这里还要注意一点,约分是一个过程,只要原分数的分子分母同除以他们的公因数,我们就可以说是对这个分数进行了约分。但是一般情况下我们要求约分的结果要是最简分数。所以判断约分和最简分数的标准是不同的,不要把他们混为一谈。

通分的方法就是找到两个分数的公分母,然后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两个异分母分数化成同分母分数。通分的关键是要找准公分母,用两个分数分母的公倍数做公分母,但通常为了计算简便我们一般用两个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做公分母。在这里要提醒大家的是,有个别同学受课本例题的影响,在把两个分数通分后然后不分题目要求就比较大小,这充分的说明了对知识的不明确。通分就是把两个异分母分数化成大小相等的同分母分数的过程,我们学会了通分就可以比较分子分母都不相同的.分数的大小了。比较分数大小是这个知识的应用,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会利用通分进行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计算,因此一定不要以为通分的目的就是要比较大小,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

1.下面的分数哪些是最简分数.

2.把下面各数约分.

4.写出分母是8的最简真分数.

用(    )做公分母.

8.判断下面各题.

9.把下面每组分数从大到小排列.

10.红花有30朵,黄花有28朵,黄花占红花朵数的(    ).

练习题的教案 篇8

时间状语从句练习题

一、巩固练习

1.I had just started back for the house to change my clothes __d___ I heard the voices.A.as

B.after

C.while

D.when 2.Hardly had he arrived in Hongkong ____a____ she rang me up.A.when B.than C.that D.and 3.Someone called me up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but they hung up ____d____ I could answer the phone.A.as

B.since

C.until

D.before 4.The roof fell __c___ he had time to dash into the room to save his baby.A.before

B.as

C.after

D.until 5.Scientists say it may be five or ten years __a___ it is possible to test this medicine on human patients.A.since

B.before

C.after

D.when 6._d__ the Internet is bring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people, it may also be breaking some homes or will cause other family problems.A.When

B.If

C.As

D.While 7.____a____ they heard the shout for help,they rushed out.A.Immediately B.The moment C.The while D.All the above 8.I saw Mr.Smith last Sunday.We had not seen each other ___c_____ I left London.A.as

B.before

C.since

D.till 9.The problem won’t be settled until we ____a____ a chance to discuss it thoroughly.A.have had

B.will have

C.will have had

D.would have 10.Why do you want to find a new job ______d__ you’ve got such a good one already? A.that

B.where

C.which

D.when

二、高考真题

1.I used to love that film ___b__ I was a child, but I don't feel it that way any more.(2008辽宁卷)A.once B.when C.since D.although 2.Nancy enjoyed herself so much ___c__ she visited her friends in Sydney last year.(2008福建)A.that B.which C.when D.where 3.There were some chairs left over ___b__ everyone had sat down.(2008四川卷)A.when B.until C.that D.where 4.In some places women are expected to earn money __b__ men work at home and raise their children.A.but B.while C.because D.though 5.___b___the Internet is of great help, I don't think it's a good idea to spend too much time on it.(2008卷)A.If B.While C.Because D.As 6.I'm sorry you've been waiting so long, but it'll still be some time __a__ Brian get back.(2008北京卷)A.before B.since C.till D.after 7.It is difficult for us to learn a lesson in life ___a_____ we’ve actually had that lesson.[2007 天津卷] A.until B.after C.since D.when

8.He was told that it would be at least three more months ______b_____he could recover and return work.A.when B.before C.since D.that

9.____d____ I really don’t like art ,I find his work impressive.[2007 山东卷] A.As B.Since C.If D.While

10.The field research will take Joan and Paul about five months;it will be a long time ___b__ we meet them again.[2007 安徽卷]

A.after B.before C.since D.when

练习题的教案 篇9

状语从句之时间状语从句

一. 概念及分类

句子可以分为简单句,并列句和复合句。复合句中从句可分为定语从句,名词性从句和状语从句。

用来修饰谓语动词,其他动词,定语,状语或整个句子的从句叫做状语从句。状语从句可分为:时间状语从句、地点状语从句、原因状语从句、条件状语从句、目的状语从句、让步状语从句、比较状语从句、方式状语从句、结果状语从句。

DaMing is a brave boy.DaMing is a brave boy and he always does something special.DaMing is a brave boy, who always does something special.二,时间状语从句

引导时间状语从句的连接词一般有When, while, as, before, after, since, as soon as,until/till等。When 观察下面例句,总结其用法

1.When he was a child he was always trying out new ideas.他小时候就常常试验一些新的设想。

2.When she came into my room, I was just reading a book.她走进我房间时,我正在看书。

3.Were you writing when the teacher came in? 老师进来的时候,你在写信吗? 4.Sorry, I was out when you called me.对不起,你打电话来的时候我出去了。

总结:从句表示动作可以______________也可以_________________,主句和从句的先后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hen从句一般用于过去时比较多,主句无时态限制。

练习

Eg:When I got to the airport, the guests had left.当我赶到飞机场时,客人们已经离开了。1.When he had finished his homework, he_______(take)a short rest.当他完成作业后,他休息了一会儿。

2.Why do you want a new job when you____________(get)such a good one already?

你已经找到如此好的工作,为何还想再找新的?

3.You shall borrow the book when I _____________(finish)reading it.在我读完这本书后,你可以借阅。

4.When the manager________(come)here for a visit next week, I’ll talk with him about this.下周,经理来这参观时,我会和他谈谈此事。

when可以和延续性动词连用,也可以和短暂性动词连用 ①

Why do you want a new job when you’ve got such a good one already?

(get为短暂性动词)你已经找到如此好的工作,为何还想再找新的?

② Sorry,I was out when you called me.

(call为短暂性动词)对不起,你打电话时我刚好外出了。③ Strike when the iron is hot.

(is为延续性动词,表示一种持续的状态)趁热打铁。④ The students took notes when they listened.(listen为延续性动词)学生们边听课边做笔记。when从句的谓语动词可以在主句谓语动作之前、之后或同时发生 1.从句动作在主句动作前发生

① When he had finished his homework,he took a short rest.(finished先发生)当他完成作业后,他休息了一会儿。

② When I got to the airport,the guests had left.(got to后发生)当我赶到飞机场时,客人们已经离开了。2.从句动作和主句动作同时发生

①When we were dancing,a stranger came in. 当我们跳舞时,一位陌生人走了进来。

③ When she was making a phonecall,I was writing a letter.当她在打电话时,我正在写信。填空并翻译

1._________ he comes tomorrow, I shall ask where he has been.2._________ he was speaking, everybody listened carefully.3.I saw her just _________ she was getting off the train.4.Have a good look at that man _________ you pass him.5.They were about to leave ______ it began to rain.在下列句子中,when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作为并列连词 1.We were having a meeting when someone broke in.2.We were about to set off on our way when it suddenly began to rain 3.She was on the point of going to shop when the telephone rang.4.He had just finished his homework when someone asked him to play basketball.总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 翻译一下句子

1.我正要出去有位访客来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正要去上学天下雨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刚吃过饭,妈妈让我写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When I lived there, I used to go to the beach on Sundays.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When the film ended, the people went back.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YJS21.cOm更多幼儿园教案小编推荐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练习合集


老师在正式上课之前需要写好本学期教学教案课件,每位老师都要用心的考虑自己的教案课件。 设计细致入微的教学课件可以实现互动式教学的效果。幼儿教师教育网花时间整理了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练习,也许本文能为您提供一定帮助!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练习【篇1】

教学要求:

1引导学生认识事物之间的相似处,并学习运用打比方。

2增加词语积累的练习。

3练习用钢笔书写点画教多的字

4调动学生平时的观察积累,引导学生说说自己最喜欢或最不喜欢的广告,说明理由。

5练习书写带有横折钩笔画的为字和带有横折提笔画计字,重点要求学生掌握这两个笔画的运笔方法。

教学准备:一些广告的图片、录音及多媒体资料。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学用字词句部分

1导入语:有一句广告词叫做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联想和想象是人类发明、创造的前提。

2请看这三幅图,你一定会想到与它们相似的事物。

①学生观察

②全班互相交流

③选择一个自己认为最相象的事物画下来,在旁边写上名称。

3用打比方的句子吧上面的图画说一说,并写下来。

4在我们学过的课文中,也有很多打比方的句子,大家找出来,读一读。

5讨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6师小结:运用打比方的方法具体的描绘事物,能使文章生动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完成读读背背的内容

1读准字音

①自读词语,借助字典或词典读准字音。

②指名读词,正音。

③全班齐读

2理解词义

①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或查阅到的资料,自由讲解词义。

②师适当的讲解:自强不息:自觉的努力向上,永不停息忍辱负重:忍受屈辱,担负重任志在千里:指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义无返顾:反顾,向后看。在道义上,只许奋勇向前,不容徘徊后退。

③读了这些词,你感受到什么?

3反复朗读,以期背诵。

三学习写好钢笔字

1学生自读我的提醒

2观察字型,找出点在三个字中所处的位置有什么不同。

3讨论:如何将这些点画写好4学生描红。师巡视指导

5谈谈描红体会

6练习写字

第二课时(完成口语交际)

一、导入

蓝猫的饮料我爱喝、我家的盘子会唱歌、真巧,好吃得不得了!大家对这些耳熟能详的广告词非常熟悉吧?广告作为一种宣传商品或公益事业的常见形式,在我们周围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有的广告大家都已经作为生活用语的一部分了。[

二、展示一些精彩的广告录象

三、大家交流在各式各样的广告当中,你最喜欢的广告是什么?为什么?你不喜欢的广告是什么?为什么?小组内交流全班交流(强调互动)

四、精彩广告再现学生自由组合,将自己最喜欢的广告表演出来学生表演

五、设计广告

我们一起聊了很多广告,可是那都是别人设计的。你们想不想为自己喜欢的商品也来设计一个广告呢?或者,设计一段公益广告也行。学生自由组合,讨论创意。尝试设计。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练习【篇2】

同学们的作文,有时会出现内容干瘪、主题肤浅、思路不开阔的毛病,没有展开想象也许是原因之一。

什么是想象?想象是通过原有表象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活动。这种把原有表象创造出新形象的思维能力就是想象力。所以说,创造性是想象的突出特点。英国诗人雪莱说:想象是创造力。想象力是人类智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的生活中不可缺少的智慧,可以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造。如见到了水你会联想到什么?有的同学说:水,汹涌奔泻,如箭(飞驰),如马(奔腾),如虎(下山),威力无比,势不可挡。有的同学说:水如一面明镜,清澈见底,如我们的心灵,洁净无瑕。多么丰富的想象啊!不少同学在自己的作文中进行了合理的想象,使文章更生动、更形象。

谁还不服气?

0在0、1、2、3、4、5、6、7、8、9这十个数字中排在第一位,因此它对别的数字总是不理不睬,它总是傲慢地说:我排在第一位,本事应该最大!我这么高贵,你们这些无名小卒哪能和我比?其它数字都不服气,七嘴八舌地直嚷嚷,把0惹火了,它鼓起圆圆的肚子,大叫一声:谁还不服气?把伙伴们吓了一跳。

有一次,小主人在算3026这道题,刚写完合上本子,0就气势汹汹地对3说:让开让开!就你这个小东西,也想站在我前面?3还没来得及说话,就被0推到一边。老师收上作业本一看:啊!3026变成了0326,得数成了078!老师喊来了小主人,小主人很惊讶,连忙把0放在后面,0很是生气,自然又鼓起了腮帮子。

几天过去了,0总是被安排在别的数字后面,它有点不耐烦了。它招来了许多0兄弟,想好好威风一下。它赶走了其它数字,把0兄弟们安排好了位置。看,题目成了: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老师见了非常生气,画了一个巨大的。0忍不住了,气恼地说:老师,你干嘛老让我这么高贵的数字站在别的数字后面呀!真讨厌!老师语重心长地说:0,数字没有高贵不高贵,有用没有用之分的,每个数字都应该遵循数学的规律。可0不理这一套,照样胡作非为,把小主人的作业搞得乱七八糟。

时间长了,小主人实在受不了0的捣乱了,他埋怨道:0,你把作业搞乱事小,可你扰乱了正常的数学计算规律事大呀!1、2、3、4、5、6、7、8、9听了也一起说:还有,咱们本来是好兄弟,你赶走我们,你知道我们心里是什么滋味吗?就是,你只顾自己,要知道,离开我们,你可只是个一无所有的零!

0听了,默不作声,心里羞愧极了。它乘大家睡着的时候,写了一份检讨书,夹在了小主人的作业本中。

嘿,在小作者的笔下,一个傲慢自大的0栩栩如生地出现在我们面前,这得归功于小作者生动形象地描写,将0目中无人、惟己独尊的缺点勾勒得淋漓尽致。整个故事想象合理,饶有趣味。

从这篇文章中,我们不难发现作文中要想进行丰富合理的想象,就要做到以下几点:

1、紧扣生活的实际

想象貌似超脱现实,实则源于现实。所以想象一定要从实际生活出发,合理

展开。那种脱离实际的想象只能是胡思乱想,不足取。

2、注入真实的情感

想象虽是奇特新颖的幻想,却包含着自己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因此我

们在写想象作文时也应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练习【篇3】

[教学要求]

1.处处留心,了解水獭的正确读音,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

2.熟记成语,积累词汇。

3.朗读背诵名人名言。

4.说话训练,指导学生分场合控制说话的音量。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请学生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3.练习。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请学生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复习讨论:

(1)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应该怎么查?

(2)怎样给加点字选择正确义项?(将表中提供的解释带入词中进行比较,看其搭配是否相宜,然后决定取舍。)

3.练习。

学生自己查字典,同座位互相交流,教师巡回指导。比一比谁查得又快又对。

4.反馈。

交流讨论查字典的结果,并说说自己是怎样查的,应该选择哪一个义项,教师相机点拨。注意:若学生字典不统一,表格中在字典中的页码一列的答案可能也不一致。最后一列应该选择的解释分别是①、③、③、②(供

参考)。

第二课时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教师请学生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1)出示:广场上。

(2)指名读,讨论这一句缺少什么,应该怎样把它补充完整?(广场上是个地方,这一句缺的是有什么或怎么样。)

(3)启发想象,让学生先口头练说,相互交流。

(4)让学生各自在书上填写。

3.练习。

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完成其它三条练习,同座之间互相讨论,练说。其中第二小题,教师可适当点拨:这一句缺少的是谁有或哪里有。

4.反馈。

指名读补充完整的句子,师生评议,及时分析辨正典型的错误。

第三课时

教学内容:口语交际

课时目标:

让学生懂得当别人帮助你时,要学会用正确的语言感谢别人,在感谢中奉献真情,拥抱快乐。

教学流程:

一.口语交际。

1.指名读题,明确说话要求及内容。

2.交流。

你曾经得到过谁的帮助?你是如何感谢别人的?

3.讨论感谢别人时要注意什么?

(1)感谢要恰当。

(2)感谢要出于真诚。

4.创设情境,练习说话。

(1)父母早早起床,为你做好早餐,并按时送你上学。

(2)学习中遇到了难题,百思不得其解时,同学主动帮助你。

(3)生病了,医生为你解除了病痛。

(4)不小心摔伤了,同学把你扶起,并送你去医务室。

5.学生交流,师小结。

6.总结。

我们应该真诚地感谢每一个向我们伸出援助之手、奉献真诚之心地人,让我们学会感谢,从现在做起。

板书设计:

学会感谢

感谢要恰当

感谢要真诚

第四课时

教学内容:学习木字旁和提手旁

教学要求:

1.掌握木字旁和提手旁的运笔方法。

2.通过练写毛笔字,激发学生对书法的兴趣。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本学期,我们继续练写毛笔字,握笔姿势在三年级我们已经学习并练习过,从这节课开始,我们继续学习写毛笔字。

二.指导写字

1.出示:木字旁的运笔示意图,观察。

2.生小组讨论,说说写好这个笔画的注意点是什么?

3.师范写,生注意观察师如何运笔。

4.讲解写法:

4.学生练习写木字旁。

5.学写桂

(1)出示桂

(2)小组讨论:如何写好这个字。

(3)诗讲解:桂右边的圭字由两个土字构成,上下基本相似,两竖在一条直线上,四横各有长短,起笔收笔也稍有区别,四横间隔均匀,左边一竖要写的低于右边最后一横。

6.范写桂,生注意观察。

7.学生练写桂。

8.用以上的方法学习扌和打。

三.练习

1.生自由练写,同桌互评。

2.展览写的好的同学的作业,并鼓励。

3.生完成《习字册》上的描红。

4.写完作业后,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写字用具呢?

四.反馈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桂和打的写法,你有什么想法呀?

学生自由畅谈。

课后反思: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练习【篇4】

教学要求

1通过阅读短文,让学生知道让学生懂得:处处留心随处都能学习语文。

2继续学习把句子写通顺、意思表达清楚。

3练习写好钢笔字。

4熟记成语,积累词汇。

5口语训练,说漫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词句训练、口语交际。

难点:口语交际

课前准备:卡片、挂图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就学习练习4

二:教学第一题:

1.谁来把第一题的题目要求读一读?(指名读)

处处留心就能发现汉字的学问真不少

2.练习:

读短文思考:

1)我和杨雨恬在预习过程课文时,对哪个汉字产生了疑惑?

2)他们有什么新的发现?

3)阅读短文思考:醒为什么不用目而用酉?

醒为什么不用目而用酉,师引导:酉是象形字,形如古代酒坛之类的器具,用以指代酒

用酉作偏旁的汉字,大多与酒有关,醒原指醉酒后醒过来,睡醒的醒正是借用醒酒的醒,是其引申意义。

4)说说在生活中处处留心你都学会了哪些生字?

5)遇到类似的疑问,大家研究一下,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学习

(通过查找工具书,也可小组互动)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练习【篇5】

教学目的:

分辨前鼻韵母和后鼻韵母,能正确、流利的读绕口令。

认识部首,了解部首的演变过程及意义,并练习写。

练习按一定的顺序排列词语。

熟记成语。

第一课时

第一题

指名读题目。

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题目要求。

初读绕口令,找出其中带有前、后鼻韵母的字,并将这些字反复朗读,直到发音准确为止。

再读绕口令,找出自己觉得特别绕口的句子。

展开朗读竞赛。

第二题

审题,明确题目要求。

引导学生从行和列的角度仔细观察练习中12个方格里的内容。

引导学生写出几个属于这几个部首的字。

第三题

指名读题目,说说题目要求。

指导学生学习例句。

认识概念。

明确概念间的关系。

排列顺序。

归纳步骤:

一识概念,二找关系,三排顺序。

完成练习。

第二课时

第四题

审题,指名读题目。

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题目要求。

共同探讨改换把字和被字句的方法。

教师要让学生注意:在变换句子的时候,不要随便在句中添加词语。

改写后多读几遍,检查有没有错误,如果有,及时修改。

第五题

指名读题目要求。

让学生说说这项练习的要求是什么。

自由读8条成语。

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教师范读。

自由读。

大声自由练读。

同座位用问答的形式练习背诵。

指名读。

集体练读。

集体背诵。

第三课时

第六题

课前准备:

准备几个学生熟悉的影视剧片断。

看图后回答:

书上的两个同学在干什么?

指名读教学要求,帮学生看清要求。

说说片断中的任务都作了什么,说了什么。

练习配音。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练习【篇6】

教学要求:

1、练习诵读《三国演义》的精彩片段,讲跟三国有关的故事,知道从课外阅读中也能学习语文。

2、写好钢笔字。知道撇捺在字的中部要写得如同鸟翅,要舒展。

3、熟记八个词语。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安慰。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处处留心)

1、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导入:同学们,中国有四大古典名著,你们了解吗?是哪几部?

(2)今天,老师要向大家介绍《三国演义》中写得非常精彩的一段,叫做关云长温酒斩华雄。

(3)学生借助字典读通。

(4)有读不懂的地方提出来,学生间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讲解。

(5)同学们再认真读一读。看看文中的关云长给你留下什么印象。

(6)学生练习诵读,要求能把关羽的神勇气概读出来。

(7)指名交流,学生品读。

2、教学第二部分

(1)三国的故事实在精彩。课前老师要求大家阅读《三国演义》,你们都看了吗?

(2)通过阅读,你们都了解哪些三国故事?

(3)出示:空城计苦肉计夜走麦城刮骨疗毒过五关,斩六将

万事具备,只欠东风

这些词语都跟三国故事有关,是人们经常说的,有的已经成为成语。你知道其中的故事吗?能不能简单说一说?

(4)在这些故事中,你们最感兴趣的是哪一个?那么我们就一起来练习讲这个故事好吗?讲的时候要抓住要点,关键的地方要讲的具体、生动。

(5)学生在小组内讲故事,选出讲得最好的代表小组参加班级的交流。

(6)每组派代表在讲台前讲故事,声音要响亮,举止要大方,并要带有表情。

(7)全班同学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评议:有没有讲错的地方?故事的要点有没有抓住?关键的地方讲得是否具体、生动?

(8)教师归纳学生评议的意见,小结讲好故事的基本方法。

(9)鼓励学生回去后给家人讲三国的故事。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奈、恭、慕三个字。

2、引导学生读贴,要求学生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

3、这些字在书写时,你认为有哪些地方应该提醒大家注意的?

4、教师重点知道学生写奈。提醒学生注意,字中的撇捺要写得舒展,如同鸟翅。下半部分要呈上靠之势。

5、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6、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进行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二、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学生自由地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同桌讨论每个词语的大概意思。

4、学生练说这些词语的意思。

5、自由朗读。

6、同座位练习背诵。

7、指名读。

8、集体练读。

9、集体齐背。

10、指名背。

第三课时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一、导入新课1、生活不是一帆风顺的,每个人都可能遇到不顺心的事。对此人们或难过或焦虑或痛苦,你或你的亲朋好友有过这样的生活体验吗?

2、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如何安慰他人,使他们的心情舒畅起来。

3、板书:学会安慰

二、创设情境,指导得法

情境:解小惠是班上的同学,她学习认真、成绩优异,家长对她的期望也很大。这一次考试,因为粗心,答错一题,没能取得满分的好成绩,她伤心得哭了。

1、学生试着从不同角度对解小惠进行安慰。

2、根据学生的发言,指导学生从同情、鼓励、找回自信等方面进行安慰;试着换个角度,从自身方面设身处地进行安慰,安慰时注意得体、语气委婉。

3、小组合作,演一演这一情境。

4、上台表演,全班交流。(指明一学生扮演解小惠,另外其他几位学生扮演解小惠的同学,台下的学生充当导演,进行指导。)

5、妈妈安慰:试请学生上台表演。

6、自我安慰:听了这么多关心的话语,作为解小惠本人,她又应该如何来安慰自己呢?

三、选定情境,自由练说

导入:考试失手、竞选没有成功、亲人离别等许多小事都会影响心情。我们该如何帮助他们消除烦恼呢?

出示情境,自由选择话题,小组合作,现场交流。

情境1:A同学是四(3)班的班长。这次参加大队委竞选,仅以三票之差落选了,她愣愣地坐在教室里发呆

情境2:邻居王奶奶的儿子考上了托福,即将去美国留学。最近几天,王奶奶总觉得心里少了什么,很失落

小组选定话题,合作自由交流。

四、创设生活情境,融会贯通灵活交际

导入:针对同学们的生活、学习上的许多小烦恼,学校即将开通一条小烦恼热热线,让大家能有机会倾诉一下心中的烦恼,更主要的是让更多的同学参与我们的节目,来与有烦恼的同学们进行空中交流,从而达到安慰他们的目的。

1、选出嘉宾。

2、划分场内外观众听众,交待参与办法。

开始:(播放音乐)伴着悠扬的乐曲,亲爱的同学们,老师们,大家好!小烦恼热线今天与大家见面了。你的心情好吗,你的脸上还有微笑吗,成长的道路上总会有许多不顺心事。当你不开心时,不妨参与我们的节目,把你的烦恼说出来,我们会尽量帮助你的。

接进电话:

嘉宾与观众、听众交流,教师总结。

结束:时间过得真快,今天的节目接近尾声了,还有那么多朋友们想参加与我们的节目。希望与你们明天相约在小烦恼热线,感谢嘉宾的参与。

五、总结

让我们每个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都去安慰有需要的人。

第四课时

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明确本次学写的部首:反犬旁、马字旁。

2、指导

(1)出示范字反犬旁。

反犬旁由哪几笔构成?反犬旁形体有什么特点?

(2)分析猪字。

写右边的者有什么要求?

(3)出示范字马。

马做部首,字形有什么变化?

(4)小结:猪与验都呈左窄右宽之势。

3、练习

(1)教师范写。

(2)学生练习,反馈,发现问题再指导。

(3)学生再次临摹,教师巡视,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练习【篇7】

一、教学目标:

1、能读准指定的音节;能比较熟练地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

2、能写出稀少、宽敞的近义词。

3、能说出省略号在指定的句子中的用法;会仿照例句改写句子;能按课文内容填空。

4、能抓住重点段给课文分段。

二、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确定讨论重点

快速看题目,哪几题有疑问,需要重点讨论?(3.4题)

二、重点讨论第3题。

1、学生质疑

2、集体讨论

归纳:当一个词的近义词比较多时,可以代入句子,看是否合句意。也可以看搭配是否恰当。

稀有一般是指很少有的,极少见的,往往用来形容事物的珍贵或罕见。少有含有稀有的意思,但范围要小得多。很少可指一切事物数量少。稀罕也即少有。看句意:人烟()?排除其他,只能选很少。

3、同理讨论第2题。(宽敞宽大。)

4、小结:给句子中的词语选近义词要紧扣句意,注意搭配。

三、讨论第4题。

1、说说省略号表示哪几种意思?

2、读句子,说说在这里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第一句:说话因慌张而断断续续,最后一个表示话未说完。第二句:参观的地方很多,不一一例举。)

3、用省略号的这两个意思分别说一句话。

四、交流一下你做题的方法。

你在做题目的时候有什么好方法或什么需要注意的地方,提醒大家一下。

(要多读题目,理解题目的要求,不盲目做题。)

第二题荒芜国徽商量不要写错。

第二课时

一、提出需要重点讨论的题目。

二、重点讨论第7题。

1、审题,确定短文主要写了什么。

2、围绕课后思考题1自学。

3、交流分段。说说你为什么这样分?用了什么方法?

4、指导感情朗读。

(1)自由选择喜欢的语句练习朗读。

(2)选择你最有把握的语句朗读。评议提高。

(3)分角色朗读全文。

三、交流方或提醒注意的地方。

1、仔细,不添字漏字,写完后要连起来读一读。

2、第6题别忘了加逗号。

四、完成作业本上的题目。

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练习【篇8】

一、教学目标

1.能比较熟练地拼读音节,写出相应词语;能用数笔画的方法查字典;能给多音字的系、藏据词定音;能给指定的形近字进行比较组词。

2.能给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能正确使用顿号和省略号;会用为了、除了还造句。

3.能读懂指定的说明书,知道辣味快餐面的食用方法。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第2、5、6、7题。

教学难点:第5、7题。

三、教学准备

投影、字典

四、教学时间: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比较熟练地拼读音节,写出相应词语。

2.能用数笔画的方法查字典。

3.能给多音字系、藏据词定音。

4.能给指定的形近字进行比较组词。

(二)教学过程

1.揭示本课学习目标:1~4题。

2、质疑问难。

3.小组讨论一交流评议。

要点如下:

第1题:密封写成蜜蜂行吗?(可以的,但遇到同一读音,应试想一下还可以写哪些?尤其新学过什么词?)

第3题:多音字两种读音如何区分?

可以结合字义来区分。例系是结、扣的意思,而系XI则哟另种解释,据此可以用排除发,即凡是词意扣什么打什么结的,就念JI。

你能给系组些词吗?(关系、系统)

藏也一样。

第4题::尊一遵这一组字很难区分,有什么好办法?(遵是依照、按理的意思,而尊的含义很广,可以用排除法。)

4.交流方法或提醒注意。

要点:

第1题:读拼音,写词语。电源不要写成电原。为什么是源而不是原?你能分别用它们组哪些词?

治疗的疗不要写成疗。(有病才需治疗。)

污染的染不要写成汁。。

第2题:凸、释的笔画较难数,要准确把握凸的第4笔和释的第5笔。

5.作业。

(1)根据自己掌握的情况选做题目。

(2)给系、藏这两个多莆字的每个读音再组几个词。

(3)再找几组和第4题类似的形近字,并组词。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能把不完整的句子补充完整,能正确使用顿号和省略号。

2、会用为,除了还造句。

3.能读懂指定的说明书,知道辣味快餐面的食用方法。

(二)教学过程

1.揭示目标:学习5~7题。

2.交流自己总结的好办法或提醒值得注意的地方。要点:

第5题,把句子补充完整。

第(1)题,镜于的种类,有一一一一一。因为最后是。,所以必须写全,如果改成,则可以怎样写?

第(2)题,我知道等,因为等已包括了所有没说全的内容,相当于,所以,不能加,否则重复。

第(3)题是必需的生活用品,要看清范围生活用品。讨论:哪些是生活用品?

第6题:为了往往引出目的,句式往往是为了达到什么目的,谁,干什么(怎么样),

第7题:说食用方法时注意条理性的词时,还要注意连贯,或(1、2、3、)或(先再最后)

3、质疑问难。

4、小组讨论交流评议。

要点:第5题,题目要求加上、和,有些题目加不上的,怎么办?(①可以不用。②研究一下,怎样改一下题,用上)

第(1)题去掉。

5、巩固联系。

选择自己需要巩固的题练一练。

康复训练的教案(合集3篇)


康复训练的教案 篇1

在中心和各级领导的支持、帮助和重视下,卫生站康复工作在一直按照“加强社区残疾人工作,为残疾人提供切实服务”的准则为残疾人服务。20xx年认真履行“代表、服务”的职能,恪守“人道、服务、奉献”的职业道德;积极地开展工作,尽力为社区残疾人办实事;基本完成了20xx年度的工作任务。

残疾人康复工作是我们社区康复工作的重要部分,也是根源性、持久性的工作之一。对于残疾人极其重要,通过社区康复能使残疾人在生理和心理上得以改善乃至恢复,增强他们活动能力和参与社会的能力,从而真正融入社会。

20xx年的基本康复工作如下:

1、扎扎实实地开展康复工作。积极地展开着每月的上门免费康复工作和社区康复站工作,为残疾人做好了基本检查,掌握好辖区残疾人的身体状况,为有需要的残疾人做好及时康复工作和转介工作,为残疾人的健康生活提供了重要保障。

2、积极配合“康复卡训练计划”,组织残疾人参加了肢体残疾康复工作。每周二和周四为残疾人提供免费的康复工作和上门康复工作,定时为残疾人的免费训练计划,并做好上门家访工作和电话随访工作。

3、残疾人的康复需从小抓起,才能收获更好的康复效果,积极为残疾儿童申请各项康复训练,辖区已有一名儿童通过残联康复训练审核,并完成了一年的'免费康复训练和针灸理疗工作。

4、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为不断丰富残疾人文体生活,我积极配合残协员组织残疾人参加各种社会活动。让辖区残疾人走出家门,从而促使残疾人朋友身心健康,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如:在爱耳日、爱眼日、助残日,组织各项文娱活动和健康宣教活动,为残疾朋友提供了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增进了残疾朋友间的友谊;同时为残疾朋友融入社会、参与社会生活起到了重要作用,是残疾人朋友身心健康的重要手段,对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一年来,在院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东园社区卫生站本着务实的原则、积极的工作态度,做了大量的工作,竭诚为社区残疾朋友服务。展望20xx年,卫生站将一如既往,继续为社区残疾朋友提供专业、优质、完善的服务,掌握社区残疾人朋友的情况变化,及时反应、处理好各种问题,让残疾人朋友在生活中享受和谐的乐趣。

康复训练的教案 篇2

20xx年上半年,我xxxx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认真按照县残疾人联合会的要求开展各项工作,现将半年以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领导重视、机构健全

xxxx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为促使我镇残疾人各项工作制度常态化,xxxx残疾人联合会完善机构组织,健全各项残疾人制度,落实各村残疾人人员和经费,并这里构建残疾人康复网络。

二、认真开展残疾人工作

我镇认真开展残疾人工作,通过照料行动、办理残疾人证件,特困残疾人专项补助申请、残疾人助学金申请、残疾人就读特殊教育学校等,为我镇的残疾人提供了应有的'帮助。

三、加强残疾人工作的宣传力度

我镇结合法制、安全、留守儿童、精准扶贫等工作的契机,加大残疾人普及相关知识和政策,残疾预防知识和早期干预的重要性等,把预防和康复知识传到每个残疾人家庭中,让更多的残疾人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怀,让他们都得到应有的关心和支持。

康复训练的教案 篇3

江湾辖区现有各类持证残疾人xxx人。为了让残疾人充分沐浴和谐社会的阳光,近年来江湾镇街道以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示范街道为抓手,以“残疾人满意、残疾人家属满意、社区群众满意”为追求,着力构建政府主导有力、服务网络覆盖、社会广泛参与的助残康复工作格局,在全区率先创建成“上海市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示范街道”。

一、构建三大康复网络

为了夯实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示范街道基础,街道着力构建广覆盖的助残康复网络。

1、康复管理网络融入和谐社区建设发展目标。制定了(江湾镇街道“创建上海市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街道”实施方案),成立了以分管主任为组长的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创建任务融入和谐社区发展,工作任务分解到街道相关科室及社区卫生中心、派出所、社区中小学校等相关单位。建立了“定岗、定员、定时”的管理模式。定岗,根据年度残疾人康复工作计划,根据各科室、各单位工作重点,制定岗位职责,实施目标管理;定员,明确社区康复措施的岗位责任人,逐一落实管理服务队伍;定时,根据社区康复工作目标,按照时间节点,定期举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社区康复主题活动。形成了街道主导、社区单位协同、齐抓共管促进残疾人康复的工作局面。

2、康复服务网络形成服务平台。街道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载体,积极构筑融医疗、保舰康复、健康教育为一体的助残康复平台。为改善残疾人活动康复条件,今年专门辟出1100平方的场地,建立集社区阳光之家、残疾人活动室、残疾人治疗护理为一体的的残疾人之家。目前残疾人之家的建设工作已完工,近期将启用,至此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服务平台在江湾镇街道全面建成。

3、康复指导网络深入助残工作各个领域。成立由社区残疾人康复服务指导站牵头,卫生中心、康复、教育等有关机构专业人员参加的社区康复技术指导机构。依托区残疾人康复中心,对卫生中心6名社区医生和30名社区康复协调员进行“康复服务、功能评定、训练计划、心理沟通、言语训练、上门调查”等康复知识的培训,带动了一批社区康复服务人员服务水平的提升。结合“送康复服务上门”,组织社区康复需求调查专题培训;结合养护工作,进行了养护调查数据库管理培训;结合盲人定向行走训练,开展了制订个性化训练计划的.培训,使培训工作做到了学以致用,在助残康复工作中发挥作用。

二、实施四项康复工作

近年来,江湾镇街道持之以恒地实施四项康复行动计划,把助残康复工作做到残疾人心坎上。

1、举办“阳光行动”――温暖智障人士。从XX年开始,街道通过整合社区资源,在新市南路建立了100平方米的“阳光之家”。目前68名16-35岁的智障人士在这里参加培训,街道为他们成立了智障人士腰鼓队、舞蹈队、图画小组、编织小组、英语小组和兴趣小组,丰富智障人士文化生活。在去年世界夏季特奥会社区接待期间,“阳光之家”学员与特奥代表团成员们共同开展了文艺联欢、体能训练等活动,充分诠释了特奥运动的深刻涵义。

2、“照料行动”――关怀精神病残疾人。为了使精神残疾人在康复期有良好的康复环境,街道创建了“温馨护理站”,承担帮助患者定时服药、开展精神护理、与家长联系沟通的职能。护理站制定作息制度、康复内容,建立学习园地,开展卡拉ok、户外文体等活动。经过“照料行动”,实现了护理站学员们零肇事的目标。街道组织表演的配乐诗朗诵――(温馨护理站,幸福的港湾),在参加上海市精神病防治中心演讲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

3、“上门行动”――温馨残疾人家庭。街道组织助残员对残疾人开展康复需求调查,通过上门调查,为“送康复服务上门”摸清底数。江湾医院选派有责任心、经过正规培训的康复医生定期为残疾人提供因人而宜的服务,除了提供(约定书)上的服务内容外,还提供饮食营养卫生指导、慢性病康复指导及健康档案跟踪随访等服务。“送康复服务上门”工作开展两年来,深受残疾人与残疾人家庭的好评。XX年全年送康复上门xxx人次。目前,江湾医院已与146名残疾人签约。

4、“养护行动”――关爱重残无业人员。街道高度重视市府实事工程――“为重残无业人员提供养护服务”,XX年至XX年两年共落实重残无业养护人员23名,每人每月给予400元补贴。纪念居委倪某是重度智障残疾人,母亲患有轻度老年痴呆,连看病也要把残疾儿子带上,经助理员上门宣传,倪妈妈把儿子送进街道“金色晚年养护院”,儿子受到养护院无微不至的关怀,倪妈妈逢人就说:“多谢党和政府对我们残疾人家庭的关心”。

三、营造助残社会氛围

街道积极宣传普及残疾预防、康复的有关知识和相关政策,在社区营造助残的社会氛围。

我们通过抓契机,促宣传。以“爱耳日”、“爱眼日”、“助残日”、“精神卫生日”等宣传活动为契机,向社区居民宣传创建残疾人社区康复示范区的意义、残疾预防知识和早期干预的重要性,把康复政策和康复知识宣传送到残疾人家中,让更多的残疾人享有康复服务。抓载体,造氛围。创办了“”社区康复简报“。搭建了一个宣传政策、传递信息、交流经验、解答疑难、引导方向的宣传教育平台,对残疾预防知识的宣传、政策讲解、方法传授等方面工作起到了舆论引导、政策引导、典型引导的作用。

残疾人社区康复工作开展以来,街道基本实现了让残疾人满意,让残疾人家庭满意,让社区群众满意的目标。

小学语文练习教案范文


教案课件对于教师来说是必不可少的教学工具,因此在编写过程中需要投入一定的时间和精力。优秀的教案与课件能够有效地提升教学内容的吸收和理解,那么我们应该从哪些方面去构思并编写教案课件呢?如果你想了解“小学语文练习教案”的发源和发展过程,请接着阅读,感谢您选择我们的阅读材料,希望这些信息对您有所帮助!

小学语文练习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按笔顺正确书写隶族嘉3个字。

2、读一读,区别几组音近字的读音。

3、区别同音字、字形相近的字并练习组词。

4、认识打比方的句子,体会打比方的表达作用。

5、熟记8条成语。

6、回忆过春节的感受,并按要求根据图意做口述。

教学准备:小黑板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认读隶族嘉3个字。

(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笔顺。

(3)让学生按照书上的笔顺练习书写,了解笔顺。

(4)说说哪个字难写,难在哪里?

(5)重点指导学生书写嘉字。

3、练习

学生练习,根据情况及时小结。

4、反馈

1、展示好的作业,评点好在哪里。

2、指出不足,根据情况进行强化练习。

二、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轻声读8个词语,注意区别。

(2)指名读词语。

(3)学生讨论交流每组加点字读音的区别。

3、练习

学生边读边记,读准容易混淆的字音。

4、反馈

将词语打乱顺序读,注意集体纠正。

三、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导分别读一读这四组字,注意纠正读得不正确的字音。

(2)要求学生从这四组中找出同音的一组字。

(3)分别引导学生比较同音字的异同。

(4)要求学生找出另外三组字的异同。

3、练习

(1)学生尝试填写。

(2)学生分组练习口头组词。

(3)选择最有把握的最合适的词语写在书上的括号。

(4)自由读一读。

四、课堂练习

第二课时

一、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自由读,分别找出句中表示比喻的词语。

(2)指名读,想一想,两句中分别把什么比作什么了?

(3)小黑板出示,体会打比方的句子的效果。

(4)让学生考虑,是否句中带有像就是使用了打比方的手法?

出示:小红长得像她的妈妈。

3、练习

反复朗读,加深印象。

二、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8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8条成语的意思。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习读。

(2)同桌练习读。

4、反馈

(1)集体齐背。

(2)指名背。

第三课时

一、第六题

1、审题

(1)谈话揭示话题:快乐的春节

(2)指名读要求

(3)进一步明确要求。

2、指导

(1)分小组讨论:今年的春节,你过得好吗?

(2)出示教材中的图,分别用一句话概括这五幅图的内容。

(3)选择其中任一幅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准备进行口述。

3、练习

(1)引导学生按照顺序,抓住重点来说。

(2)学生分小组口述。

(3)上讲台练说。

4、反馈

(1)对学生的口述,进行适当的评点。

(2)鼓励每个学生大胆地说,培养口头表达能力。

小学语文练习教案 篇2

教学读读背背。

一、读背成语

1.师谈话激趣:成语是汉语的精华,一个人如果从小就诵读:它,他的语言能力就会得到锻炼、提高,文化知识也会越来越丰富,;这学期我们就开始练习读背成语这种童子功。

2.学生借助拼音试读4条成语。

3.提名读,相机正音,教师范读。

4.学生再以多种形式练读。

5.借助图片、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

(1)映示图片,播放录像,引导学生观察、体验。

(2)指导学生表达感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成语。教师问:刚才你们听到了什么?(生答:笑声、欢呼声、锣鼓声、鞭炮声......)这些声响混在一起,真像一阵又一阵的响雷从头上滚过,就叫做欢声雷动。人们的心情怎样?(生答:人们聚在一起,大声地欢呼着,笑得嘴巴合不拢,眼里流下了泪)这就叫欣喜若狂。为了庆祝申奥的成功,人们纵情地欢呼,不停地挥动手中的彩旗,情不自禁地边唱歌边跳起舞,这就叫--(生:载歌载舞)这一天,北京城没有夜晚,所有的灯都亮着,绚丽的烟花在空中不停地绽放,这就叫--(生:灯火辉煌)

6.学生练读练背成语。

7.反馈。

(1)指名背诵说说记忆方法。

(2)多种形式背诵成语。

8.教师小结。

二、读背古诗《村居》

1.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歌,能背给大家听一听吗?

2.映示古诗《村居》的背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弄清图意。

3.揭示古诗《村居》,明确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学生借助拼音各自练读古诗。

5.提名读,相机正音,教师示范读。

6.学生再练读,直到读准音,读通句子。

7.借助生活经验与图片,引导学生弄懂诗的大概意思。

(1)诗歌主要写春天的什么景色?①田野风光②儿童放风筝

(2)田野的风光美在哪儿?借助图片,引导学生讨论交流,理解第一句诗。

(3)儿童是怎样放风筝的?借助图片,引导学生回忆相关的生活情景,理解第二句诗。

8.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9.反馈读背古诗效果,交流学习方法。

第四课时

教学口语交际--说说我的家。

一、观赏图片揭示话题

1.出示挂图,引导观察。

2.弄清图意,板书话题:说说我的家

二、教师示范说话,明确说话要求

1.学生看图听老师说话。我叫王小明。我家住在环城花园2号楼305室,家里有爸爸、妈妈和我。爸爸是一名中学语文教师,妈妈是一位布厂的工人。我很喜欢自己的家。

2.思考问题,明确说话要求。

(1)提问:听了王小明的介绍,你知道了他家的哪些情况?

(2)根据学生回答,相机板书:住址、家人、工作、感情。

(3)学生借助拼音读读本次说话的具体要求。

(4)借助板书内容,教师提示说话要求。

三、练习

1.指名学生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练说。

2.将四个问题连起来练说,教师巡视个别辅导。

3.提名说,对照要求评议。

4.学生分小组练说,然后推荐同学向全班进行介绍。

小学语文练习教案 篇3

[自我测评]

基础练习

一、写出描写大海的成语,不少于5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比一比,再组词。

蜂()芒()援()资()攻()

峰()茫()缓()姿()功()

三、按课文内容填空。

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____________。有的才展开__________。有的花瓣儿__________,露出_____________。有的还是__________,看起来________得马上就要______________。

四、把句子补充完整,并加上标点。

1.上课了老师对大家说___________________

2.每天清晨,_________________

3.今天是六一儿童节__________________

五、修改病句。

1.我介绍给新同学班级的情况。

2.果园里长着高大的果树许多。

3.他跌倒了又继续跑,爬起来。

发展练习

判断下列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1.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一样汪汪,还有的像人在打呼噜()

2.它们自身就有发光器官,游动起来像闪烁的星星。()

3.荷叶挨挨挤挤的,像碧绿的大圆盘。()

4.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5.他真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小学语文练习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按笔顺规则,把搜、塞、藏3个字写正确,写端正。

2、注意韵母与、与、与、与的写法。

3、使学生知道词语间的对仗关系,并进行适当的练习。

4、读句子,注意表示声音的词并仿写两句。

5、熟记8条成语。

6、对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用语的口语交际训练。

7、写毛笔字。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投影片。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搜、塞、藏3个字。

(2)这3个字在结构上有什么特点?

(3)这3个字在书写时,你觉得有什么地方值得注意?

3、练习

(1)按笔顺规则书空。

(2)每个字练写两遍。

4、反馈

(1)指名学生板演。

(2)展示写的好的字。

(3)指出存在的问题。

二、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读第一组。说说它们的韵母在写法上有什么区别?

(2)用同样的方法指导学生学习第二、三、四组。

3、练习

采用多种形式反复练读。

4、反馈

出示投影

下面哪两个字的韵母相似,找出来,分组读一读。

界买卫愧假走六火

三、教学第三题

1、指导

(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听清字音。

(2)学生自由读,注意词语间的关系。

(3)齐读、指名读。

2、练习

出示投影

为下列词语对对子。

好对()黑对()宽对()表扬对()坚强对()山清对()高楼对()

3、反馈

(1)指名板演

淡对()密对()()对芙蓉()对大海

(2)同桌说一两个有对仗关系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指名读积句子,找出每句中表示声音的词。

(2)描绘情境,请学生用上声音的词。

如:下暴雨了,雨点落在地上发出的声音。

你敲门时,发出的声音。

3、练习

(1)学生说说平时都听到哪些声音?是在什么情况下发出的。

(2)写两句话,用上表示声音的词。

4、反馈

读自己的句子,说说声音的词。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8条成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纠正读音。

(4)理解成语的意思。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座位练习背诵。

4、反馈

(1)集体齐背。

(2)指名背。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六题

1、审题

(1)指读要求,想想它告诉我们些什么。

(2)复习有关礼貌用语。

2、指导

(1)解题:什么叫约请?

(2)约请的原因是什么?

(3)假如你是中队长,见到顾老师应该怎么说?

①指导学生看图,顾老师正在干什么?中队长正在干什么?

②假如你是中队长,我是顾老师正在弹钢琴,你会怎么约请我?

3、练习

(1)同座进行演练。

(2)选一对到前面表演。

评议。

(内容表达是否正确,礼貌用语是否恰当,态度是否大方等)

小学语文练习教案 篇5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读准词语中多音字的读音,提高据词定音的能力。

2.能初步分清激动、感动等近义词的意思和用法,能在句子中选择填空。

3.理解两句格言的意思。

教学难点

理解两句格言的意思。

教学过程

1.读准多音字的字音。

①看拼音读准字音,比较每组词语中多音字的不同读音。

②通过比较,把多音字的音和义连接起来。

第一组:模读mu时,是指模子、模样、模具。除此,都读mo,如模范、模糊、模仿。

第二组:分读fen时,表示成分、职责和权利限度的意思,如分量、分内、分外等。

读fen时,表示分开的意思,如分散、分开、分别、分辨等。

第三组:似读shi时,如跟似的,除此外都读si如似乎、相似、似是而非等。

第四组:转读zhuan时,是旋转、绕着某一物体转的意思,如转椅、转动、转炉等。

读zhuan时,是改变方向、位置、情况的意思,如转身、转变、转向、转让等。

2.读读格言,想想意思。

①回忆以前学过的格言,说说格言对自己的帮助。

②读格言,想意思。

第一句是明朝东林书院的一副对联,意思是说读书人要关心国家大事。

第二句是说国家大事每个人都有责任。匹夫原指平民中的男子,后泛指一般人。

③抄写这两句格言。

(三)选词填空

1.辨析近义词

审阅与浏览:审阅指审查阅读。浏览指大略地看,使用范围广。

2.自由读题并独立选词填空。

3.任选两组近义词写句子。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照样子把陈述句改写为反问句。

2.能读懂短文的主要内容,划出中心句,体会短文的中心思想,说出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

教学过程

1.照样子,改写句子。

①读例句,比较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陈述句用表示肯定的词是,反问句则用表示否定的词不是,并用上难道吗?的句式,使它和陈述句的句意一样。

②独立完成,校对答案。

第一句:难道我们会忘记老师的教育和培养吗?

第二句:中国人连死都不怕,难道还会怕困难吗?

2.阅读题

①读短文,划出带有寒碜、自卑的句子。

联系上下文理解意思:

寒碜有三种解释:⑴丑陋,难看;

⑵丢脸,不体面;

⑶讥笑,揭人的短处;

自卑是轻视自己,认为无法赶上别人的意思。

②第二题:从文中直接能找到答案。学生可用文中的原句回答,也可用自己的话来回答。

③第三题:短文的最后一句是中心句:自己在小草小花中间骄傲不对,在名花中间自卑也是没有道理的。短文告诉我们:在不如自己的人面前不能骄傲,在比自己强的人面前也用不着自卑。

小学语文练习教案 篇6

一、教学要求:

1、学习一些拟声词,初步掌握拟声词的构字规律,并运用拟声词将句子补充完整。

2、朗读、背诵4个成语和古诗《鹅》。

3、写铅笔字,认识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

4、观察图画,按要求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知道如何向别人道歉和接受别人的道歉。

二、教学准备:

小黑板

三、教学时间:三教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要求:

学习一些拟声词,初步掌握拟声词的构字规律,并运用拟声词将句子补充完整。

二、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练习4。

(二)学习字词句

1、屏幕4组拟声词,指导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认读。

2、引导学生说出四组拟声词分别是鸽子、小鸡、小猫、和小青蛙。

3、对口练习:让学生再次亮开嗓门模仿。

4、指导学生说说这些表示动物叫声的词语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5、讨论:为什么表示动物的叫声的字多是口字旁?

6、归纳:发出声和口有关,所以加上口字旁。

7、启发说说还有哪些口字旁表示声音的字。

8、归纳引申:

一些小动物的发声,强调加上口字旁。

9、出示句子:

小鸡一边-------------地叫,一边在找虫子。

指名读句子,想一想,横线上应该填上什么词。

比较读,体会小鸡叫声后句子显得更加生动。

10、其余三句学生自己动手完成。

11、交流反馈。

12、比较读,进一步体会。

13、扩散:

河水---------------流淌,好象在唱歌。

-------------发令枪响了,运动员飞快地跑出去。

指导学生完成。

比较朗读。

第二课时

一、教学要求:

朗读、背诵4个成语和古诗《鹅》。

进行语文积累。

二、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成语和古诗。

(二)教学成语

1、复习:背诵学过的成语。

2、准确认读。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4条成语。

(2)教师范读,正音。

(3)学生自由读。

3、了解大意。

看图思考:

图中是什么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归纳:

骨肉之情指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密感情。

痛痒相关是父母对子女的关怀是无微不至的。

情深似海指感情像海一样深。

恩重如山恩情想大山一样深厚。

4、联系亲身体会,领悟父母与子女、兄妹之间的亲情。

5、熟读成诵。

(1)指名读。

(2)自由读。

(3)练习背诵。

(4)检查背诵。

(三)教学古诗《鹅》

1、激趣导入:

相传骆宾王小时侯,有一次在池塘边玩耍,有人考考他,骆宾王对着白鹅,吟出了这首诗。

2、自由读诗,读正确、流利。

(1)借助拼音自读。

(2)指名学生读。

3、了解大意,领悟诗情。

(1)教师范读,学生思考:这首诗主要写什么?

(2)结合插图讲解诗义。

(3)图文对照,引导学生边读边做动作,领悟诗情。

(4)配乐朗诵。

4、熟读成诵。

(1)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练读、练背。

(2)指名试背。

(3)同桌互背。

5、巩固积累,学生背诵学过的古诗。

第三课时

一、教学要求:

1.写铅笔字,认识从上到下的笔顺规则.

2.观察图画,按要求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知道如何向别人道歉和接受别人的道歉。

二、教学准备:

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我们来学习写好铅笔字和口语交际。

(二)学习写好铅笔字

1、指名读题目。

2、指导。

(1)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元、完、竞。

(2)复习描红和临写的要求。

(3)指导写元

提醒元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横一短一长,第三、第四起笔处均与长横相连,但不互相连接,第四笔的起笔要靠近竖中线。

教师范写一个元字。

学生练习写元字。

反馈矫正。

(4)指导书写完、竞。

指导完中的元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与元字不同,3个字的最末两笔宜宽放、舒展,同时要注意指导学生掌握先上后下的笔顺规则。

3、练习

让学生按要求认真练习描红、仿影和书写,教师进行个别辅导,教室里要注意保持安静,让学生集中注意书写,辅导时还要注意纠正不正确的写字姿势。

4、反馈

(1)教师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表扬写字姿势正确的学生。

(2)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矫正训练。

(三)学习口语交际

1、逐图观察,弄清图意

指导学生逐图观察,思考:每幅图上都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2、联系生活经验,逐图想象当时的情景,弄清图意。

第一幅图:小红搞卫生时不小心打碎一个花瓶。

第二幅图:小明碰掉了同学的文具盒。

第三幅图、第四幅图:小龙题球时将人家窗台上的花盆打碎了,正在向人家道歉。

3、分组讨论,学习道歉

(1)分成四组,一组讨论一幅图,组员各抒己见,也可以边表演边说,教师巡视,辅导。

(2)推选代表,组内排练。

4、汇报表演,评议点拨

(1)逐图表演道歉与接受道歉。

(2)台下学生既当众又当评委,要求评出优点与不足,教师相机点拨,归纳要领:道歉时行动要及时,态度要诚恳,有礼貌,而且要知错就改。

(3)师生共同表演,教师故意不接受学生的道歉,以弥补训练中的不足。

(4)学生自由组合,选择自己喜欢的内容进行表演。

5、总结反馈。

(1)总结本次口语交际训练情况,以表扬鼓励为主。

(2)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及时道歉,做个诚实、知错即改的人。

小学语文练习教案 篇7

教学要求:

⒈按笔顺正确描红。

⒉区别四组声母易混淆的音节。

⒊读一读,初步认识对子。

⒋熟记8个成语。

⒌照样子练习写左右结构的词语。

⒍朗读、背诵古诗。

⒎观察四幅图,图序后练习写一段话。

⒏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⒈审题。

⑴指名读题目。

⑵教师让学生讲清题目要求。

⒉指导。

⑴出示第一个字及其笔顺。请同学先说说一般的书写规则;先左后右,然后仔细 地 观察"汇"字的笔顺,再照样子数空。

⑵指导学生书空数笔画。

⑶让学生说说"汇"字右边的笔顺

⒊练习。

⑴指导学生坐端正,握好笔在方框里描红,要求一笔描成,边想边想笔顺。

⑵教师巡回指导。

⒋反馈。

⑴指名学生到黑板描红,表扬认真的同学。

⑵指导存在问题,进行矫正练习。

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其余3个字的描红。

注意学生写字的姿势,对不正确的姿势予以纠正。

二、教学第二题。

⒈审题。

⑴教师指名读题,⑵讲清题目要求。

⒉指导。

⑴指名读,出示卡片:

⑵指名说说这两个字在读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知道平舌音,翘舌音。

⑶请同学小声读读,注意生母的发音。

⑷请同学正确读出词语。

按上面的步骤和方法指导学生学习其余三组词语。

⒊练习。

⑴分组出示卡片。

⑵用各种方法反复读。

⒋反馈。

出示卡片让学生认读,有错误及时纠正。

小学语文练习教案 篇8

⒈按笔顺规则,把柴惶焰写正确、写端正。

⒉去部首成新字,在数笔画,学习并熟悉部首查字法。

⒊按照一定的顺序,把四个排列混乱得句子调整成为一段条理清楚、语意连贯的话。

⒋按从上到下的顺序,用钢笔练写半包围的字。

⒌熟记成语。

⒍朗读、背诵一首感情真挚的抒情诗。

⒎讲几个小笑话给同学们听。

⒏写毛笔字。

四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

⒈审题:

⑴指读题目。

⑵教师讲请本题练习的要求。

⒉指导。

⑴指名认读柴惶焰。

⑵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每个生字的笔顺。

⑶让学生按照书上的笔顺练写,了解笔顺。

⑷让学生说说哪个生字难写,难在那里?

⑸重点指导书写惶焰。

⒊练习:

⑴学生练习描红。

⑵小结。

二、教学第二题:

⒈审题:

⑴指读题目。

⑵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本题的三个要求:

⒈弄清去掉部首后是什么字。

⒉把去掉部首后的字填写在括号里;

⒊数数去掉部首还有几画,并填写在横线上。

⒉指导。

⑴出示卡片:猜

①指名读。

②指名说说猜是什么结构的字,它的部首是什么。

③猜去掉反犬旁是什么字?

④数数青是几画

⑵按上面的步骤方法,指导练习其余7个字。

⒊练习。

⑴让学生拿出笔在书上填上答案。

⑵汇报填写情况,纠正汇报中的一些错误。

⑶小结:这是用部首查字典的基本操作方法,同学用这个方法可以查一查字典。

一、教学第三题:

⒈审题:

⑴指读题目。

⑵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⒉指导。

⑴请一位同学读本题中的四句话,帮助学生理解四句话中的内在联系。

⑵想一想这四句话大体上讲一件什么事?可以按什么顺序;来重现排列。

⒊练习。

⑴让学生按事件先后的顺序重现排列次序。

⑵填好后,要求学生认真诵读,凭借语感,体会句子之间的逻辑顺序。

⑶汇报自己重现排列情况。

⑷帮助排列错误的同学分析原因,并重现排列。

⑸齐读排列好的四句话。

第2课时

一、教学第4题:

⒈审题:

⑴指读题目。

⑵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⒉指导。

⑴从字形上看,这四个字有什么特点?它们的书写笔顺规则是什么?

⑵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范字,看准包围部分与被包围部分在田字葛的位置。

⑶引导学生回忆描红与临写要求。

⒊练习。

⑴说说这4个字的笔顺。

⑵按要求在书上描红、临写。

⑶检查描红与临写情况。

二、教学第五题。

⒈审题:

⑴指读题目。

⑵教师谈话帮学生明确练习要求。

⒉指导。

⑴学生自由练读8个成语,不认识的字查字典解决。

⑵教师范读。

⑶学生自由读。

⑷理解8个成语的意思。

①请学生自己练说。

②学生回答,能说出大概的意思就可以。

③教师讲解有难度的成语。

⒊练习:

⑴学生大声自由练读。

⑵同桌练习背诵。

⑶教师巡回个别抽读,抽背。

⑷集体朗读,背诵。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六题。

⒈审题。

⑴指名读题。

教师讲清题目要求。

⒉指导。

⑴让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要求读正确。

⑵指名试读,教师正音。

⑶教师范读,学生想诗意。

⑷全班练读,要求读通顺。

⑸教师结合图意讲解诗意。

①让学生自由读,一边读一边想:这首诗主要说明了什么?

②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朗读,一边读一边体会:这首诗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③教师讲解每句话的意思。

⑹教师再次范读。

⒊练习。

⑴学生自由练读;⑵同座互读;

⑶指名读;⑷练习背诵;

⑸指名试背,全班背诵。

⒋反馈。

第四课时

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

一、教学第7题:

⒈审题。

⑴指名读题。

教师讲清题目要求。

⑵指导练习:

⑴教师指导学生观看录像;

⑵教师示范讲笑话《一知半解》。

⑶学生说《一知半解》。

⑷学生讲自己准备的笑话。

⑸请一同学当主持人,指名学生到台上来讲笑话。

小学语文练习教案 篇9

教学要求:

1、认识京剧脸谱,知道不同颜色的脸谱分别代表什么性格特点;知道有关人物的故事。

2、读背成语,了解军旅生活和军人气概;背诵《古今贤文劝学篇(下)》能联系自身谈谈对贤文的理解。

2、按规则,把述、淡、趣写正确,写端正。

3、口语交际:小小展销会

教学重难点:

1、运用解析字面、结合课文、联系生活等方法理解成语及古文的大意

2、初步学习如何买卖东西,学会评价商品,选择物美价廉的东西。

教学准备:了解京剧脸谱的有关知识,查找有关人物的故事。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学用字词句

(一)认识京剧脸谱

1、放映京剧片段,认识不同颜色的脸谱,激发学生兴趣。

2、板书红、黑、白、猴的脸谱,说说在哪见过的。

3、师:我国京剧分生、旦、净、丑四大行当,其中净这一行当就是在脸上绘画各种图案,用来表现人物的性格和特点。试者说说这些脸谱是谁?是什么人物?(小组学习,集体交流)

(1)关羽,《三国演义》中的关云长,与刘备、张飞结拜兄弟,作战英勇;

(2)包公(包拯),是民间传说的铁面无私的清官;

(3)孙悟空,《西游记》中的美猴王;

(4)秦烩,南宋时的大奸臣,相传是害死岳飞的主谋。(学生完成练线)

(二)说说脸谱分别代表什么性格特点

1、指名读题,注意读准:忠勇、奸诈、正直

2、说说各色脸谱代表什么个性:

红色代表忠勇;黑色代表正直;白色代表奸诈;猴脸有红色和黑色,表示孙悟空的忠勇的正直。

(二)讲讲有关人物故事:在小组内选择自己喜欢的或熟悉的人物讲讲有关故事。

第二课时

一、读读背背

(一)成语

1、回顾《军神》一课,激发学生对军人的敬佩之情。

师:今天我们走近军人,去学习一组描写军旅生活和军人气概的成语。

2、自由认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词语(同桌互读检查)

3、指名朗读正音,重点指导:戎马一生、秋毫无犯、运筹帷幄

4、学生自读,边读边思考成语的意思,想想哪些读懂了,哪些没读懂?

5、集体交流,理解词义,重点指导:戎马一生、秋毫无犯、刮骨疗毒(补充故事)、运筹帷幄

6、边想象词语情境边朗读成诵7、指名背,齐背

(二)《古今贤文劝学篇(下)》

1、自由朗读,把字音读准,语句读通

2、师范读,生边听边思考语句的含义

3、说说你读懂了什么,还不懂什么?(学生发言,互相补充启发)4、熟读成诵

三、写好钢笔字

1、读读小发现,观察字帖,掌握捺变点的规律

2、师举例范写淡

3、学生描红练习

小学语文练习教案 篇10

教材分析:

这次练习共安排了8道题目,包括按笔顺写字、写出相同偏旁的字、读一读、认识打比方的句子、修改病句、熟记成语、口语交际、写毛笔字。

教学要求:

1、按笔顺规则,把陷、遮、傻写正确,写端正。

2、写出带有指定偏旁的汉字各3个。

1)、读一读,认识含有数量词的词语。

2)、读一读,说说作者是怎样打比方的。

3、照样子修改病句。

4、熟记8条成语。

5、通过口语交际实例,学会商量。

6、练习毛笔字。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一课时

1、审题。

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指导。

(1)指名认读陷、遮、傻3个字。

(2)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每个字的笔顺。

(3)让学生按照书上的笔顺练习书写,了解笔顺。

(4)让学生说说哪个字难写,难在那里。

(5)重点指导:陷的第七笔是一左短横,第八笔是横折,第九笔是一右短横;遮的第五笔是一左短竖,第六笔是一右短竖,第七是一短横。

3、练习

(1)学生练习。

(2)根据练习情况,教师及时小结。

4、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字,评点好在哪里。

指出不足,根据情况进行矫正强化练习。

一、教学第二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让学生说说本题的要求。

2、指导。

(1)自由认读这6个偏旁的名称。

(2)指名认读。

(3)出示反犬旁,让学生回忆学过的字中,哪些字是反犬旁

3、指导学生学习其他的偏旁,方法同上。

4、练习。

(1)学生各自在自己的书上分别填上带有指定偏旁的字,同时请几位学生上黑板填写。

(2)教师巡回指导。

5、反馈

(1)检查学生填写情况及黑板上学生填写情况。

(2)表扬做得正确的同学,指出问题并进行纠正性练习。

二、教学第三题

1、审题。

指名读题,说说这一题应怎样练习。

2、指导。

(1)请学生自由的试读6个词,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集体读,教师指导,读正确。

(3)指名读,思考:这6个词有一个相同之处,是什么?

(4)小黑板出示万众一心瞬息万变万里长城这3个词。

(5)小结:今后我们在学习时遇到类似的词语,就要细细地揣摩、分辨,搞懂它们的真正意思。

3、练习。

采用不同形式让学生自由练读。

4、反馈。

(1)请学生个别读。

(2)齐读。

第二课时

教学第四题

1、审题。

指名读题目,明确训练要求。

2、指导。

(1)请一位学生读一读这两个打比方的句子,其余同学边听边思考:这两句话把什么比作什么?用什么比喻什么?

(2)想一想:为什么云雾一会儿像忙忙的大海,一会儿又像巨大的天幕?

(3)教师范读,让学生想象这两个句子所要描绘的情境,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这两个打比方的句子与以前所学有什么不同之处?

3、练习

采用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等形式,让学生反复练读,进一步加强加深体会。

4、反馈。

检查学生的情况。

二、教学第五题

1、审题。

(1)指名读练习要求。

(2)让学生说说本题要求。

2、指导。

(1)用小黑板出示例句。

(2)出示第一句病句。

(3)教师归纳修改病句的一般步骤:一读;二找;三思;四改;五再读。

3、练习

(1)让学生用一读,二找,三思,四改,五再读的方法自己练习修改下面的病句。

(2)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针对性辅导。

4、反馈。

(1)评议第二句。

(2)同法评议第三句。

(3)表扬修改全对的同学,让有错的学生进行订正。

(4)让学生大声朗读修改后的3个句子。

一、教学第六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

(2)教师谈话帮助学生弄清本题的学习要求。

2、指导。

(1)学生自由读8条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8条成语的意思,学生只要大体说出成语的意思即可,对一些理解有难度的成语,教师给予讲解。

3、练习。

(1)学生自由练读。

(2)同座位练习背诵。

4、反馈。

(1)集体齐背。

(2)指名背。

第三课时

教学第七题

1、课前准备。

()准备好教学挂图或投影片。

()可选择三幅图中的一幅,找几位同学排练一下,以便在课堂上示范。

2、谈话揭示课题。

要点:同学们,我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可能辉碰到做事拿不定主意,可能会碰到做事时与别人意见不一致的情况。那么怎样才能拿定主意,怎样才能与别人形成比较一致的意见呢?我想,最好的也是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去跟别人商量。会不会商量可是一种本领噢,今天我们就学习去跟别人商量。

3、自读本次口语交际要求。

4、引导学生看图,弄清图意。

5、让学生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6、引导学生想象一下每幅图中所遇到的事情的原因。

7、以第一幅图为例,让学生说说,当你遇到这种情况时,准备怎么办,你准备怎样去同别人商量。

8、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可以进行以下己方面的指导:(1)去同别人商量事情时,态度要诚恳;(2)在与别人商量时,要让别人充分发表意见,注意取长补短;(3)要把自己的想法跟别人说清楚;(4)在一起商量时要注意有礼貌,互相谦让。

1、分组练习商量,准备表演。

2、以每幅图为例,让几组学生表演在遇到某种情况时,是怎样通过商量来解决的。

3、启发学生出题,想一想平时自己还遇到过哪些与课本上相似的情况,根据这种情况练习商量的话题。

4、选两组公开表演他们是怎样商量的。

5、小结:我们平时遇到难事时,这样可以把我们的事情做得更好些。

二、教学第八题(略)

小学语文练习教案 篇11

教材简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练习4中的学习字词句部分,是一项有关拟声词的综合练习。

练习有三大内容:一是看图读词学动物的叫声;二是在句子中加上小动物的叫声再读一读;三通过拟声词感受汉字构字的巧妙。

教学设想

教材在练习设计上体现了以儿童为本的理念,板块化的结构,儿童化的提示语,选择孩子们喜闻乐见的事物作为练习内容,让学生感到亲切、新奇、有趣。为此,我制定的教学目标为:让学生通过练习初步掌握一些构字规律,懂得表示发出的声音的词大多是口字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回归生活,在情境中感受自然界美好的声音,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自然的感情。在教学设计中,我努力把握课程改革的精神,更新观念,以加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

一、自主探究,领悟规律。

课程专家认为,学生学习任何知识都是一个自我建构的过程,所以在教学中应力求把握住这一点。关于拟声词的造字规律是本课教学的重点,但这一规律并不应该急于告诉学生,而是要让他们经历发现的过程。对动物叫声、自然界声音教师可采用现代教育技术全部出示在屏幕上,然后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观察中发现:表示发音的词大多是口字旁,从而领悟汉字的造字规律,激发他们对汉字的热爱。

二、合作学习,训练说话。

自主合作学习的最大优点是:创设一个语言环境,学生间相互启发、相互交流,既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又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在教学《练习4学习字词句》一课时,我多处采用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方式,如师生创编儿歌,就采用小组讨论、大组交流的组织形式,既有生生之间的合作又有师生之间的合作。学生在这样的一种氛围中人人都享有说话的机会,人人都愿意发表自己的见解,由此扩大了说话的面与量,提高了训练效益。

三、回归生活,学科融合。

拟声词来源于生活,应该说学生在这方面确有生活的经验。在教学一开始,我就让他们先亮开嗓门学学动物的叫声,学生们在自我体验中回想生活、丰富表象,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之后又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听过哪些动物的叫声,听过哪些美妙的声音,以生活的回想展现情境,让他们感到学习并不枯燥,是与我们所熟悉的一切紧密相联的,从而提高学习的兴趣。

在这堂课的拓展延伸部分,我力求做到语文与美术、音乐学科的和谐整合,整合的目的就是为了促使学生细腻地感悟拟声词的魅力。诗文赏析《小雨点跳舞》就是以诗的语言配上色彩斑斓的画面,让学生欣欣然走进特定的情境中,去感受雨点美妙的不同的声响。音乐的介入(学生、老师吟唱有拟声词的歌),让语言在学生头脑中形成的图像更为丰满、鲜明。学生在这时可以充分展开想像,并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从而培养学习的整合能力。

让课堂回归孩子的世界,让周围世界、自然界不断以鲜明的形象、画面、知觉和表象来滋养学生的意识,应该是我们语文教学追求与探索的。

教学流程

一、引言揭题。

刚才,我们通过猜谜又学了一个字,聪明的聪。老师想,一个聪明的孩子不仅会用眼睛观察我们生活的世界,还会用耳朵倾听一切美好的声音。今天的练习课,老师就将带小朋友走进生活,走进自然,去聆听那些美妙动听的声音。

【这样说一是为了激趣,其次是唤起学生对生活的回忆,展开丰富的联想。】

二、看图读词。

课件出示表示四种动物叫声的词。

师:这是什么动物的叫声?请你亮开嗓门大声学学。(学生说时教师相机出示图画。)

【喜欢小动物,这是儿童的天性。让他们亮开嗓门大声学学,不仅能激发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加深对拟声词的体验。】

师:除了这些,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叫声?(学生自由发言。)

(课件出示拟声词)看来我们小朋友都特别喜欢动物,爱和它们交朋友,所以知道这么多动物的叫声。你们听(媒体播放小鸡的叫声)小鸡好像在说些什么?

三、句子填空。

师:动物的叫声就像我们人类的语言,也是在交流、表达自己的感情。(出示句1)现在请你把动物的叫声加进句子再读一读,你觉得小鸡现在的心情怎样?

师:书上还有两个句子,也请你加上动物的叫声读一读,体会体会。

(教师出示相应的另两个句子)先全班进行大堂交流,然后请每个小组选择一个表示动物叫声的词,联系生活,大胆想像,自由讨论,练习说话。

【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一是让学生感知加上拟声词句子就更生动了,二是鼓励学生用儿童的生活、儿童的视角去想像、体验,让学习与生活相融。】

课间活动:动物操(结合动物的叫声)。

四、拓展延伸。

1.师:自然界中除了动物的叫声,还有许多美妙的声音,你留心倾听还曾听到些什么呢?(引导学生用完整的句子表达。)

2.老师出示一部分拟声词,学生观察这些词,问:它们有什么共同之处?(生答:大多是口字旁。)

3.师:为什么这些词大多是口字旁?(板书:口)想明白了,你会发现学汉字挺有意思的。

【还课堂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凭自己的知识积累、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去探究问题,并有所发现,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4.教师与学生赏析有拟声词的诗,唱有象声词的歌。

【诗文赏析、吟唱歌曲,其目的就是让学生对拟声词有更深更细腻的感悟,享受到审美的乐趣,而且努力体现语文、美术、音乐的和谐整合,培养学生学习的整合能力。】

5.师生尝试编儿歌。

【这部分的学习,有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又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合作,教师在这一环节中应力求发挥主导作用,让学生创新的思维得以挖掘、闪光。】

小学语文练习教案经典


在给学生上课之前老师早早准备好教案课件,因此老师最好能认真写好每个教案课件。设计好的教案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写好教案课件的重点在哪里?呈上“小学语文练习教案”的精华读物不容错过,我们鼓励您多留意我们网站的实时更新以便调整营销策略!

小学语文练习教案 篇1

教学要求

1、按笔顺规则,把陷、遮、傻写正确、写端正。

2、写出海带有指定偏旁的字。

3、读一读,认识含有数量词的词语。

4、读一读,说说作者是怎样打比方的。

5、照样子,修改病句。

6、熟记8条成语。

7、通过口语交际,学会商量。

教学准备:小黑板,光盘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卡片,学生认读。

(2)看看这3个字是什么结构。

(3)从笔顺规则来看,这几个字的书写笔顺怎样?

(4)在书写时,你认为哪些地方该提醒大家注意?

(5)教师范写,学生注意观察。

3、练习

(1)按笔顺规则,边说边书空。

(2)学生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3)根据情况,及时小结。

4、反馈

(1)请同学写,其他同学注意观察,看看写得是否正确、端正。

(2)展示写得好的同学的作业,进行表扬。

(3)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行练习。

二、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自由读6个偏旁的名称。

(2)指名读一读。

(3)出示反犬旁,说说哪些字带有这个偏旁。

3、引导学习其他的偏旁。

4、练习

(1)学生字自己的书上填上带有指定偏旁的字,请同学板演。

(2)教师巡视指导。

5、反馈

表扬做得好的同学,指出存在的问题。

三、第三题

1、审题

2、指导

(1)请学生试读6个词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集体读一读,教师指导。

(3)指名读,思考:这6个词语有一个相同之处,是什么?

(4)小黑板出示:万众一心瞬息万变万里长城

*通过查字典,理解这几个词语的意思。

*结合词语,理解词语中的万。

*小结:这两个词语中表示数量的万并不是指一万。

*让学生用笔画出其他词语中表示数量的词,看看它们是什么意思?

(5)小结:遇到类似的词语,就要细细地分辨,揣摩,搞懂它们的真正意思。

3、练习读

4、反馈

第二课时

一、第四题

1、审题

2、指导

(1)请同学读一读句子,其他同学思考:这两句中把什么比作什么?用什么比喻什么?

(2)想一想:为什么云雾一会儿像茫茫的大海,一会儿又像巨大的天幕?

*引导进行比较分析

*引导学生观察课文中的图,增添感性认识。

(3)教师范读,学生想象句子所描绘的情境,思考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4)这两个打比方的句子与我们以前学的打比方的句子有什么不同?

3、练习

采用多种形式的读练习

4、反馈

二、第五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例句:

*讲解修改符号所代表的意思。

*指名读改过的句子,想想为什么要这样改?

(2)出示第一个病句

*轻声读一读。

*找一找,这句话有什么毛病?

*思考:毛病找到了,该怎样修改呢?

*指导学生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

*让学生读一读修改后的句子,凭借语感检查是否正确。

(3)归纳修改病句的一般步骤:一读(读读有毛病的句子);二找(找出句中的毛病);三思(思考如何改);四改(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五再读(读改过后的句子,检查所做的修改是否恰当)。

3、练习

(1)让学生用以上的方法步骤练习修改两个病句。

(2)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4、反馈

(1)评议

(2)表扬修改全对的同学,让有错的同学进行订正。

(3)朗读修改以后的句子。

三、第六题

1、审题

2、指导

(1)自由读8个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8条成语的意思

3、练习

(1)自由练习读

(2)同桌练习背诵

4、反馈

(1)集体背诵

(2)指名背

第三课时

课前准备:找几位同学排演

一、第七题

1、谈话,揭示课题

2、自由读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3、引导学生看图,弄清图意。

4、让学生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5、引导学生想象一下每幅图中所遇到的事情的原因

小学语文练习教案 篇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了解中国传统棋类运动项目,并理解象棋中的常用术语的比喻意思,试着将它们运用到自己的学习、生活中去。

教学重点:理解歌诀,借助歌诀初步掌握下象棋的规则,读一段关于胡荣华的文字,进行词语训练。

教学难点:理解象棋中的一些常用术语。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照片)小朋友们,看一看图上的人在干什么呢?

2、象棋是象征古代战场双方厮杀的一种游戏。

3、你看过别人下象棋吗?你会下象棋吗?

二、第二部分

1、要下好象棋必须先遵循它的规则,这儿有一首歌诀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下棋的规则。(出示歌诀)

指名读,要求读正确、读响亮。

相机出示生字读音。车(jū)将(jing)转(zhun)

指名再读(齐读)。

2、过渡:我们把歌诀读正确了,那么这七条下棋规则你是否读明白了呢?老师请七名同学上来演示一下。(注意评价)

(手指点山)

(手指点小卒,过河卒子赛过车卒一旦过河,威力就更大了)

九宫点一下,解释一下:九宫指的就是我们看到的将所在的类似米字格上的九个点。

3、过渡:看来读好这则歌诀的作用可真大呀,那么让我们来打着节奏,好好地再来读一读。

三、第一部分

1、下象棋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游戏,同学们是否知道,其实下象棋还能增长很多知识呢!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词语,有的就来源于象棋。(出示录像)

你听到了哪一句话是下象棋时常说的话?(引出将军)

那么将军在这里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打开课本找一找。学生交流。交流好后小结:看来,象棋中的一些常用语还可以延用到生活中呢。让我们再来看一些这样的词。

(出示象棋常用语)

2、指名读,读正确。注意着(zhāo)。就是指走一步棋。

3、你在平时下棋的时候,已经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举棋不定(不知道把棋子放在哪儿,拿不定主意。在生活中我们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也可以用举棋不定)

4、老师引导理解:

(1)马后炮:原意为马已经将对方将固定不能动,后面又跟着炮将军,使将动弹不得,输赢已成定局。比喻不及时的举动。

(2)过河卒子:还记得我们刚才说过小卒攻过河,可横可向前,过河的卒子可真威猛啊!生活中可以用这个词来比喻哪些人呢?

(3)棋输一着。还记得着的意思是什么吗?(走一步棋)棋输一着就是说一步棋上走错,就导致整盘棋都输了,其实生活中也有很多这样的例子,你可以说说看吗?

(4)棋逢对手(说到这个词,你马上就会想到生活中的谁和谁?为什么会想到他们呢?)

5、情境填空(理解运用)

(1).事情都做完了,你才说要帮忙,这不是()?

(2).在赤壁之战中,曹操的军队远多于刘备,结果他(),把自己的战船连成一片。诸葛亮见机用火攻,曹操大败而逃。

(3).雅典奥运会上,女排决赛在中国与俄罗斯之间进行,这真是()啊!

(4).星期天是去奶奶家还是去外婆家,我(),直到妈妈回来我还是没有想好。

(5).在昨天下午的足球对抗赛中,我班的马小光同学表现特别神勇,犹如(),一连射进三个球。

6、指名任选其中的一个词造句。

四、第三部分

1、过渡:同学们,看来我们的确得学好象棋呀!让我们向象棋大师胡荣华学习。

2、出示文字:胡荣华是著名(指名读)

先说说读了这段文字,你对胡荣华有了哪些了解。(自由谈)

3、相机点出技术战术,引导学生找近义词理解。

技术在这里还可以换成什么词,就是――(本领)

战术在这里还可以换一个词,就是――(方法、战略)

把意思放到句子中读一读。

由此看来,这两个词可以调换吗?

4、相机点出蝉联。

你看着这段文字,蝉联大概是什么意思?(学生交流)

让我们来查查词典,看看我们理解得对吗?(出示蝉联意思:连续)

用自己的话来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五、作业

用这样的方法我们课后再来读一篇短文,完成练习。

六、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堂课的学习,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

板书:处处留心(皆语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读背成语和《古今贤文》,大致理解8条成语及《古今贤文》的意思。

教学重点:读背成语及《古今贤文》。

教学难点:用自己的语言,说说对成语及《古今贤文》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又到了我们收集成语的快乐时光了!前面我们班的男同学在记忆上,胜过了咱们班的女同学,不知道今天的学习又会是怎样一番情景呢?(调动学生的学习情绪)

二、学习成语部分

1、出示成语

继往开来革故鼎新

一衣带水以德为邻

唯才是举知人善任

科教兴国与时俱进

2、读准字音

(1)指名读,正音

(2)小组读、齐读

3、谈谈你对成语的理解

4、对于不理解的字词,查字典理解。

5、参考注释:

继往开来:继承前人的事业,开辟未来的道路。

革故鼎新:鼎,树立的意思。除去旧的,建立新的。

一衣带水:水面像一条衣带那样窄。形容一水之隔,往来方便。

以德为邻:与有德行的人为邻,易于融洽友爱,和睦相处。

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就举荐。

知人善任:了解别人,使用得当。

科教兴国:依靠科技和教育振兴国家。

与时俱进:与时代一同前进。

6、熟读成诵。

7、赛背。

三、学习《古今贤文合作篇(下)》

1、出示古今贤文

2、读准字音

3、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词句的理解。

只要学生是围绕团结合作来说的,都可以给予肯定。

4、在熟读的基础上,背诵。

四、课堂作业

1、抄写成语及《古今贤文》

2、继续背诵成语及《古今贤文》,达到熟练有节奏。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让学生感受到生活和学习中,人人都会有烦恼的事情,我们要善于排解心中的烦恼;

2、通过创设小烦恼热线情境,培养学生运用口语与人沟通、谈心的能力。

教学重点:认真倾听同学的烦恼,乐于、善于帮助别人摆脱烦恼。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口语与人沟通、谈心的能力。

教学过程:口语交际-小烦恼热线

1审题

(1)谈话揭示讨论话题:

同学们,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人都会遇到一些不开心的事,都会有些小麻烦,今天,就让我们来寻找自己的伙伴,倾诉内心的声音吧!

(2)指名读本次口语交际要求,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本次口语交际要求。

A:如果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不要闷在心里,通过小烦恼热线倾诉一下,以此来释放心理压力,同时接受别人的帮助。

B:学会倾听别人的倾诉,学会在别人不愉快的时候给予及时的适当的帮助。

2指导

(1)角色分配:主持人-----教师

(2)小烦恼-----某位同学

(3)热心听众-----其余同学

指导内容:

A:教师要指导小烦恼清楚地表达自已内心的烦恼。

B:教师也要指导热心听众如何设法帮助小烦恼,并指导学生规范口语。

C:教师做主持人为同学作示范,从而明确该如何做好主持人。

3练习

(1)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小组设一个小烦恼热线,分别为小烦恼热线1、2、3、4等,在每小组中大家各抒已见,尽情倾诉,出谋划策,互帮互助,互评互补。

(2)各组选择较为典型的话题与全班同学交流,上台的主持人,小烦恼及本组热心听众应尽量做到口语表达清楚、有条理、流利等。

4反馈

(1)教师引导学生对口语内容进行客观点评。

(2)鼓励小烦恼们根据大家提供的方法尝试着做一做,尽快消除烦恼。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1、写好钢笔字,注意犯、饱、它三个字的共同特点是都有横折钩和竖弯钩。

2、写好毛笔字,重点学习方框儿、三框儿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写好基本字的笔画。

教学过程:

一、教学钢笔字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通过谈话让学生明确练字的重点。

2、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垮、碎、竭三个字。

(2)引导学生读贴,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

(3)示范写垮。

3、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

(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4、反馈

(1)出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够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练习。

二、教学毛笔字

1、出示优秀师法作品让学生欣赏。

2、讨论:看了这些作品你有什么感受?

3、了解赵孟(兆页)(这个字打不出来)

元朝书法家,草书为当代第一,小楷为其诸书第,世称赵体。

存世书迹有《洛神赋》《四体千字文》等。

3、指导。

教师示范写。

一边写一边讲解衣字底、巾字底的写法。然后学生练习,发现了问题再进行指导。

4、学生临摹,教师巡回,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5、反馈。展示写得好的字,讨论好在哪里。同时,指出不足的字,进一步纠正。

小学语文练习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完成练习2中的第一项:学用字词句。

2、巩固查字典,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理解能力。

3、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培养学生对语句的理解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

教、学具:多媒体、学生准备字典

教学设计:

一、谈话,激趣导入

小朋友们,我们祖国的语言文字有着丰富的内涵,相同的字词在不同的语境中,意思有时就不同了,我们来看这样一个句子。

二、多媒体出示:明境一样的水面顿时漾起了一道道波纹。

1、学生自由读。

2、指名读。

过渡:这里的漾分别有两种解释,分别是什么呢?请打开书,认真阅读第一项,并把你的答案在书上画下来。

3、指名问:你选择的是哪一种解释,并说说原因。

指导看图。

4、教会理解生字的新方法:联系上下文理解生字词。

三、教学第二题

1、审题,并画了题目中的要求

2、让我们一起去帮助小猴吧!(出示句子)

3、指名读,要求读准确,将自己领悟的感情读出来。

4、按要求查字典。

5、分小组讨论、交流

6、汇报交流结果

7、出示:不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带点的词。

(1)有贴着山顶的白云映衬,湛蓝的天空里越发纯净。

(2)奶奶说:小明,你长得可真结实。

四、总结:根据上下文确定字词的意思,这是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我们掌握了这种方法,就能为我们理解课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作业:用联系上下文确定字词的意思预习下面课文的生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完成写好钢笔字,对学生的写字姿势,学习习惯进行培养。

2、按照笔顺规则把异济养3个字写正确、写端正。

3、完成读读背背,培养学生对词语的积累和运用。

教学重点、难点:对学生写字的良好习惯的培养

教、学具: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教学写好钢笔字

1、审题

2、指导

(1)回忆写字要求和描红要求

(2)出示小黑板,认读3个字,了解这几个字的结构。

(3)仔细观察,找出3个字的共同笔划,并说出撇和竖怎样才能写好看。

(4)范写,启示要点(异:上下结构,上面的巳要写在横中线的中央部位;第四笔横要长一些,第五笔撇稍短,竖落在竖中线上;济、养:除了撇竖注意以外,还要将上面的撇捺展开。

(5)学生书空

3、练习:教师个别辅导并强调书写姿势。

4、反馈:表扬书写姿势正确的学生并作纠正训练

二、教学读读背背

1、审题:弄清题目要求

2、指导

(1)自由读成语,不认识的字可以查字典或问老师。

(2)教师范读

(3)学生自由读

(4)理解成语意思,学生交流、讨论

(5)练读、指名读、分组读

(6)练背、同桌间互背、集体背、指名背

3、练习:根据书上插图,任选成语说一句话。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能在和陌生人交流中,掌握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的能力。

2、能够有辨别善恶的能力,能有初步的防范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能力。

教、学具:投影片

预习要求:观察父母是如何面对有人敲门的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听力训练,放录音。

这是什么声音?相机板书课题:当有人敲门的时候

过渡:当你一个人在家的时候,有人敲门,你会怎么想?怎么做?

二、审题,出示书上插图。

三、指导

1、自主参与,大胆陈述

2、学生讲,及时纠正

3、指导学生将画面说具体。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谁是怎样的表情,这样做对不对呢?为什么?

4、学生分小组练说。

四、互助学习,拓展思维

1、平时都有谁会敲你家门,你如何对答呢?

2、设置情景:(1)敲门者是出差归来的父亲。

(2)敲门者是自己不认识的,但说是认识爸爸或妈妈的人。

(3)敲门者是陌生人。

3、学生互相交流,讨论。

4、学生表演,大家点评,点评的要求是:态度是否大方;声音是否响亮;见熟悉的人时用礼貌用语,发现是陌生人,要委婉拒绝。对学生的表演进行鼓励,并及时纠正错误之处。

五、总结:面对朋友要热情、礼貌,面对陌生人的敲门要婉转拒绝。

第四课时

教学目标:

完成学写毛笔字,对学生的初学毛笔字掌握的写字姿势进行训练,加强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教学重点、难点:对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教、学具:多媒体学生准备:笔、墨、砚

教学过程:

一、回忆写毛笔字的要求

二、学写:竖

1、竖有两种写法:悬针竖、垂露竖

2、范写:边写边讲解,起笔落笔的位置,以及如何运笔。

3、学生仿写。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重点辅导。

三、多媒体演示:十、个

1、学生仿写

2、反馈:学生在写的过程中有问题处,教师重新范写。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对个别学生辅导。

四、反馈

将好的习字贴在墙上,对不足之处重点辅导。

小学语文练习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了解拟人的修辞手法,并初步学会运用。

2、熟记八个描写景色的词语。

3、写好钢笔字。

4、练习口语交际,推荐或自我推荐。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学习处处留心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部分

1、自读这部分内容,引导学生概括这段内容是爸爸和小芳的对话。

2、出示《秋天》这首诗里的诗句,请同学们读一读,想想诗句主要写了什么。

3、说说爸爸对诗中的哪些地方感兴趣。

4、诗句为什么不直接写秋天到了,苹果、葡萄都成熟了,而要写成苹果娃娃、葡萄娃娃呢?齐读,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5、从学过的课文中,你能找出这样的句子吗?

请学生在课文中勾画,全班交流。

二、教学第二部分

1、把一个事物当作人来写,让它和人一样有感情,会说话,这样可以使文章生动形象,让人特别喜欢读。其实,这样的表达方法我们也会,比如山上的小溪叮叮咚咚地流。书上也有几个句子,请读一读。

2、你能用这样的方法把下面几个句子写生动吗?

3、四人一组交流

4、全班交流

三、教学第三部分

1、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图画,图上画了什么?

2、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太阳、闹钟、小鸟写得更生动些?指名交流。

3、学生试写

4、写好后,请学生再有声有色地读一读。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学习读读背背和写好钢笔字

教学过程

一、教学读读背背

1、请学生借助字典,认读这几个词语。

2、指名读词语,齐读词语。

3、同学们有什么发现吗?(引导学生体会这八个词语都是描写景色的)

春深似海:指春色像大海一样深广,形容大地充满了明媚的春光。

古木参天:古老的树木高耸着,直指天空。

蔚为壮观:蔚,荟萃,聚集。汇聚成盛大壮丽的景象。

4、同学们都在哪儿见过这样的景色?

5、学生练习朗读和背诵。

6、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二、教学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植、轻、祖这三个字。

(2)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

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小结:植、轻、祖都是左右结构的字。三个字的右半边中横画比较多,并且最后一笔都是横。

(3)教师范写植,提醒学会说注意:横画在右边别顶住竖画,还要写得稳一点。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2)教师及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

3、反馈

(1)展示写得好的字,并请学生说说好在哪里。

(2)对写得不够好的字,予以纠正,再练习。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学习口语交际

教学过程

一、审题

1、启发谈话:新学期开始了,我们班决定要成立新一届的班委会,同学们想用什么办法来确定组成人员?

2、指名读题,明确此次口语交际的要求。

二、指导

1、新的一届班委会将由哪些委员组成呢?(学生交流,教师随即板书,例如:小白鸽卫生委员、黑猫警长纪律检察长、灯长)

2、你觉得哪些同学最适合担任呢?发表推荐与自我推荐意见,指导学生了解推荐与自我推荐的要求。

3、分组练说推荐理由。

4、每组推荐代表发表讲话,师生评议。

三、反馈

小学语文练习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了解《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歌词大意,并尝试引吭高歌。

2、在田字格中的字,注意间架结构。

3、读读背背八条成语和《时间》歌。

4、通过口语交际练习,学会商量。

5、学写毛笔字。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教学第一题:学用字词句

1、听歌曲《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2、出示歌词,请学生自己小声读读,不认识的字可以查查字典。

3、交流朗读,注意读准字音。

4、这首歌词中有哪些不太明白的词语?学生质疑、讨论。

(1)重点理解荡漾一词。字典中对荡漾一词的解释是:形容水波一起一伏的样子。歌词中的荡漾应该怎样理解?

(2)那桃花盛开的地方,是我的故乡,是我终身难忘的地方,从诗中找一找,我难忘什么?补充想象,还有什么难忘的?

(3)再读读诗歌,我是在哪儿抒发自己的情感?仅仅抒发的是思乡之情吗?

(4)想象着歌词描绘的境界,想象着风雪中驻守者的心情,有感情地读读诗。

5、建议音乐课学唱《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二、教学第二题:学写钢笔字

1、出示:区、臣、医。

2、引导学生观察这三个字的字形,说说它们的共同之处。

3、仔细看字帖,说说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4、教师示范书写,学生书空。

5、学生临帖,教师巡回指导。

6、反馈。

展示写得好的同学作业,进行评析、表扬。

三、作业。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读背成语。

(1)出示八个成语。要求学生借助字典读准成语的音,不懂的成语做个记号。

(2)交流朗读成语,纠正读错的字音。

(3)交流对八条成语的理解。

才思敏捷、后生可畏可联系前面学习的课文《少年王勃》;理解力透纸背时举怀素写字的例子。

(4)再次朗读,加深印象。

(5)练习背诵,同桌互相提醒。

(6)集体背诵。

(7)指名背。

2、读背《时间》

(1)世上最宝贵的是什么?同学们一定会说是时间。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让我们一起来读读《时间》这首小诗。

(2)请学生借助字典或小组合作,读通诗歌,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

(3)学生质疑,讨论交流。

(4)提问:小河指的是什么?为什么勤劳的人从小河里捞起的是无穷的宝藏,而懒惰的人只能捞起后悔和失望?

(5)你们想做什么样的人?

(6)说说有关时间的名人名言或诗歌。

二、作业。

第三课时

一、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学会商量

1、谈话引入(谈话要点):

(1)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我们可能会遇到与别人意见不一样的时候,也有可能会遇到做事拿不定主意的情况。怎样才能拿定主意,怎样才能与别人形成较一致的意见呢?

(2)学会和别人商量,是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比较可行的方法。

(3)怎样和别人商量,大有学问!

2、请学生仔细看图,自己弄懂图意,不懂的可以请教老师。

3、学生交流图意,引导展开想象。

4、讨论:遇到图中的情况,准备怎样和别人商量?在商量过程中要注意什么?

5、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可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指导:

(1)去同别人商量事情时,态度要诚恳。

(2)在与别人商量时,要让别人充分发表意见,注意取长补短。

(3)要把自己的想法跟别人说清楚。

(4)在一起商量时要注意有礼貌,互相谦让。

6、四人一小组练习与别人商量,选择一幅图准备表演。

7、以每幅图为例,让几组学生表演在遇到某种情况时,是怎样通过商量来解决问题的。

每组同学表演完毕后,请观众畅所欲言,发表意见。

8、联系生活,说说在平时生活中,我们还遇到哪些与课本中相似的情况,遇到哪些难题,我们可以怎样商量。

再让学生选择其中的话题进行表演练习。

9、教师总结:生活中,我们常会遇到让人为难的事。遇到难事多体谅,多商量,这样才能处理好难题,我们的关系才会变得更融洽。

二、教学第五题学写毛笔字

1、欣赏书中的优秀书法作品,请学生发表感想。

2、出示戈、心两字,揭示今天学写毛笔字的主要内容。

3、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二字,尤其注意红笔标注的笔画斜钩、卧钩。

4、指导学生按图提示的运笔走势书空。

5、教师示范,并出示字帖上带有这两种笔画的汉字,进一步欣赏感受。

三、作业。

课内:

1、抄、背《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2、理解荡漾。

3、写出表现人物有才学的成语。

课外:

1、抄背成语,试着用其中两个造句。

2、背《时间》。

写写毛笔字。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