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意义读后感(集合10篇)

09-27

本篇文章是小编在网络上精心整理的“生命的意义读后感”,阅读作者写的作品,读后让人很受感动,文采非常令人羡慕。 读完书后,不妨写一篇读后感来记录自己的感受,你有记录下自己阅读作品时的心态来写作作品嘛?记得将本文收藏以便随时查阅!

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篇1

作为临床心理学家,作者从纳粹集中营恐怖的经历中汲取了力量。在那段经历中,犯人活的就像牲口一样,每天关心的是能不能吃饱,会不会被挨打或者拖到毒气室。人和人的精神状态也大有不同,有寄希望于被解放却因为一年年圣诞节还被困在集中营而心理崩溃的,有忍耐不了这种痛苦去撞击电网自杀的,在这种牲口般的生存环境中,人生存的意义是什么?

维克多找到了自己的生命意义:去帮助别人找到他们的意义,好好地活着。于是便有一部部的著作产生了。

对于我们来说,他给到的帮助是什么呢?如何发现自己的生命意义呢?按照意义疗法,我们可以用三种方式来发现生命的意义。1.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者从事某项事业;2.通过体验某件事情或者面对某个人;3.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

文章的最后,想起来最近看的黑泽明的一部电影《生之欲》。当男主人公患癌走到生命的尽头,看着不理解自己的儿子,无所事事的工作,没有任何朝气的自己,自己应该要如何获得快乐?花很多钱沉浸于酒色玩乐中都无法找到自己,后面通过不顾一切地在自己的岗位上帮助群众修建好公园,安详地死去。专心做一些有意义开心的事情,少花些精力在自己的得失和别人的眼光里,会让自己纯粹的多,开心的多。

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篇2

知道为什么而活着的人几乎可以忍受任何关于如何生活的问题。 ——尼采

当长期处于一种极端恶劣的环境中,人的所有价值都被摧毁,时刻笼罩在死亡的阴影下,这时人们的心理会在高压下发生什么样的改变?这种痛苦无望的生活还有任何意义吗?奥地利心理学家弗兰克尔,以二战集中营幸存者的身份,在《追寻生命的意义》这本自传体的书中,讲述了那种极端环境,给普通囚徒的心理状态带来的深刻影响,以及囚徒们为了自己和朋友能活下去,而进行的残酷的生存斗争。

作为一个敏锐的观察者和见证者,他从这些痛苦的真实经历中进一步引出了一个严肃的话题:我们生活的意义是什么?那就是,我们为什么活着?

在集中营里,囚犯被剥夺了所有的财产和权利。他们不仅饥寒交迫,而且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那些被认为虚弱和有病的囚犯很快就会进入毒气室。在这里,生命是极其渺小和脆弱的。但根据弗兰克尔的说法,那些不那么强壮但有丰富精神活动的人似乎更容易生存。他自己就是一个例子。他对妻子的思念和爱,使她生动地勾勒出妻子在脑海中的形象,与她谈笑风生。

爱,超越时空,甚至超越生死的屏障,给有爱的人带来内心的充实和坚强的支持。“将我像封条一样置于你的心上,爱,就会像死一样强壮。”

过去的甜美回忆,同样能给困境中的人们带来安慰,也许只是曾有过的微小的成功,也许只是一次普通的家庭聚会,可曾感受到的喜悦和满足,留在了这些回忆中,弥补和滋润了人们在现实中的空虚痛苦,更重要的是,指向了未来的希望:将来,我们会再次拥有这些幸福时刻!

为了活下去,囚徒们小心地节省食物,从死者身上“交换”衣物,调换转移到其它集中营的名单(这更像是命运的赌博),冷漠地注视着其它人的痛苦和死亡。即使在这种文化和道德“冬眠”的环境里,人们在动物式的生存本能外,却神奇地保持了对艺术和大自然之美的热爱,甚至感受更为强烈。“一位囚徒冲了进来,招呼我们去操场观看精彩的日落。

站在外面,我们看见险恶的云在西边闪闪发光,整个天空布满了从铁红到血红、形状和颜色不断变化的云,……然后,在几分钟的寂静后,一位囚徒对另一位囚徒说:‘世界多美啊!’”在艰难绝望的环境里保持对爱和美的感受,在黑暗中不懈寻找光明和希望,我想,这就是人之为人的特殊之处吧!

正是这种特殊性,反过来又赋予了绝望的人们生存的力量。

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一个人被剥夺了自己的身心。他仍然有选择如何面对环境的自由,是积极而艰难地利用各种条件去生活,还是放弃对生活的渴望,向命运低头。态度的选择,就是唯一的全部的尊严和意义。对妻子的爱和完成这本书的渴望是作者生存的原因,他还用具体的理子告诉读者:

在任何情况下,即使是在最悲惨的境遇中,生命始终具有其潜在意义。

弗兰克尔把人的主观意志放在比较重要的地位。他希望通过各种方式帮助患者找到自己的生活意义。弗兰克尔深信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生活意义。他总结了三种寻找生命意义的方法:

创造和工作,体验某种事物或爱一个人以及受苦。我想他说得很对。无论面对什么样的环境,都可以决定采取什么样的态度。

每个人都会有沮丧失意的时候,也不必为此感到羞耻。学会把自己从悲观、自信和自尊中拯救出来,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命运。

就像营地里那些认为自己还需要完成某项任务的人一样,他们最有生存能力。具有念想,有自尊的人才会是一个充实的人。我也应该反省一下自己。我偶尔的悲观情绪会对我产生很大的影响。

我认为有必要找到生命的意义,做一个真正有价值的人,在这个世界上努力走下去。因为至少,我们的存在并不会因其短暂而失去意义。

当我一口气读完这本书时,我把书埋了起来,思忖着: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我认为拥有并珍惜所有能带给我们勇气和力量的美好事物,对过去生活的甜蜜回忆和对未来的希望,对我们的伴侣和家人的深深爱,以及对我们将成长为谁的好奇。

无论什么职业、地位、财富或种族,当一个人有责任认真生活,给别人带来幸福时,他也会感到满满的满足。此时,生命的意义就在于生命的过程本身!

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篇3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永远活着。

一口气读完了《活出生命的意义》这本书,对我的触动非常大。这是本温婉而坚定,朴实而有力量的书。作者弗兰克尔是著名的心理学家,是20世纪的一个奇迹。纳粹时期。作为犹太人,他的全家被关进奥斯维辛集中营,他的父母、妻子、哥哥,全都死于毒气室中,只有他和妹妹幸存。

弗兰克尔不但超越了这炼狱般的痛苦,更将自己的经验和学术结合,开创了意义疗法,替人们找到绝处再生的意义,也留下了人性史上最富光彩的见证。弗兰克尔一生对生命充满极大的热情,67岁仍开始学习驾驶飞机,并在几个月后领到飞机驾照。一直到80岁还登上了阿尔卑斯山。作者着眼于人类存在的意义以及对这种意义的追求,自创我odour意义疗法,认为努力发现生命的意义正是人最主要的动力。

书的第一部分讲的是作者在集中营的经历。

如果你发现经受磨难是命中注定的,那你就应该把经受磨难作为自己独特的任务。你必须承认,即使在经受磨难时你也是独特的、孤独的一个人,没有人能解除你的磨难,替代你的痛苦,你独特的机会就依存于自己和受负重的方式之中。对我们来说,生命的意义包含着从生到死受苦受难这一更广阔的循环。

这是不是说,要发现生命的意义,痛苦是不可缺的呢?不是,作者只是坚持一点:尽管痛苦是存在的,甚至可以说通过痛苦找到意义,条件是痛苦难以避免。如果它是能够避免的,那么消除它的原因才是有意义的事,因为遭受不必要的痛苦与其说是英雄行为,不如说是自虐。另一方面,如果你不能改变造成你痛苦的处境,那你仍然可以选择采取何种态度。如果生活夺走了你的全部,你最后拥有的就是面对生活的态度,这是人拥有的最后一项权利。我们要创造性的去改变让我们遭受磨难的处境,但也要知道如何承受不可避免的痛苦。

书的第二部分讲的是意义疗法。

作者相信,三个方法可以帮助人找到生命的意义。

第一,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事业。它的意义就是成就或成功。

第二,通过体检某种事情,如真善美,通过体验自然和文化或体验另一个人的独特性,就是说去爱某个人。

第三,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也就是即便是处于绝境的受害者,面对无法改变的厄运,仍能实现自我超越,并以此改变自己,能把个人悲剧转化为胜利。M.yjs21.com

作者认为人必须承认是生命向他提出了问题,他必须通过对自己生命的理解来回答生命的提问。对待生命,我们只能担当起自己的责任。因此,意义疗法认为,负责任就是人类存在之本质。

读完这本书后,大家会不会在心中问自己一句“我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呢?”。我认为思想只有通过行动体现,才能产生其价值,并且开始之后就不要停止。今后,我们可以以更大的热情投身于工作、旅行、创作、交友、爱人之中,归根结底是我们为自己的生活负责,是我们选择了将生命的任务解释为对社会或对自己的良心负责,并感谢磨难和对手不离不弃的造就。

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篇4

今天要推荐的是《活出生命的意义》,作者是维克多·弗兰克尔,职业:维也纳普利克里尼克医院神经官能症科主任,《活出生命的意义》名列“美国最有影响力的十大图书”之列。

作为一个犹太人,作者通过自己在二战集中营受苦的经历,讲述了意义对一个人的重要性。意义可以使人坚强地生存,也可以使痛苦得到解释和解脱。

如果你在生命中正遇到悲伤,或者你沉浸在过往的悲伤中不能自拔,我推荐你看这本活出生命的意义,如果你能为悲伤找到一个意义,那将能极大的缓解你的悲伤,让你从悲伤中自拔出来,复返乐观。

如果你不知所措,你也可以为自己的生活定义一个义一。去追求吧,因为爱和公益是可以的。

如果你害怕什么而不能面对它,**倍你的虚拟恐惧去面对它。如果你过于期盼某件事而无法达到,那请你遗忘目的去关注于事情的过程。

如果你经历过痛苦,这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丰富的经验,这会让你更加无所畏惧地追求自己的目标。

如果你处在内疚当中,那请去担当,承担应负的责任,然后勇敢前行。

如果你面对死亡,请坦然面对。比如老人老去并慢慢死去,请正确的看待老人老去,正确的看待老人的死亡,这是不可逆转的,不要因为老人的失能而去歧视,因为他们也曾经和你一样成功过,因为你的未来也是如此。

人生中,会遇到许多挫折、伤害、离别和离别,这些都是可以挽救和避免的。一个人应该尽力。而那些已经过去或无法避免的人,只能正确面对,赋予它以义,去安慰自己的心灵,善待身边的人。对未来应该抱有希望,才能更勇敢的面对每一天的开始,愿你与我都能拥有面对生活的勇气。

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篇5

最近一直在很认真的读书,因为觉得生活的很虚无,毫无意义,希望在书里可以找到生命的意义,看到推荐里有写到这本书可以帮助那些迷茫的人,于是就买了一本,用了三天总算把它读完啦。 我不知道是不是我不会读书,总之是没有从这本书里得到我想要的效果,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它是一本好书,它一语中的的指出了现在人感觉生活毫无意义的缘由——存在之虚无。

由于传统的改变,现在没有可以指导人们行为的准则,于是就没有了方向, 不知道要干什么,也不知道要怎样做,工作了一周之后,周末的无所事事,开始变得烦躁不安就是最好的证明,而要摆脱这种虚无感的最好方法就是找到生命的意义。

而找到生命的意义的方式是给自己一个目标,然后努力达成吗?弗兰克尔认为显然不是,那只是生活的一部分,不是生命的动力,人类存在之本质是负责任。生命的意义没办法用一句话概括,也没有所谓的葵花宝典,它因为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不同的环境而不同,就像下棋,你没办法说那一步是好的,在没开始之前可以说没有一步是好的,又像作者那样,在奥斯维辛集中营里,在毫无人性的条件下,下一刻都不知道自己将身在何处,是否还会活着,没有计划,没有方向和目标,可是弗兰克尔还是努力的活了下来,支撑他的就是他的责任:自己的家人和未竟的事业。

弗兰克尔说发现生命的意义可以用三种方式:

1、通过创立某项工作或从事某种事业,就是成就或者成功。

2、通过体验某种事情或面对某个人,就是要爱莫个人。

3、在忍受不可避免的苦难时采取某种态度。

对于第一种应该很好理解,因为这是普遍所认同的生命的意义:取得的成功,不管是从财富上还是从名誉地位上。对于第二种完全是从个体角度来看,也许就因为有某个人的爱或者是爱着莫个人而创造了生命的奇迹。第三种并不是鼓吹大家要找苦难去承受,那样叫自虐,相反而应该自动的创造条件远离苦难,只是很多时候生活并不是一帆风顺,在面对困难时应该采取的为积极的态度,即悲剧的乐观主义,在苦难面前升华自己。

现在有太多人将自己生命的意义全然归结为第一种,而取得自己预期效果的寥寥无几,即使有人取得了在外人眼里的成功,还是会有莫名的空虚与烦躁不安。

读完后在翻阅这本书,虽然自己似懂非懂,但是感觉是句句真言,只是自己的思想还没有到那个层次,还没办法理解其深层次的意思,后面有时间还会在读一遍,希望下次可以由更多的收货,虽然不相信读一本书就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但是相信读一本书可以点透自己的某些想法,某些疑惑,以下几句摘自本书,

1、人不是众多事物中的一种,事物相互决定对方,但人最终是自我决定的。他成为什么——在天赋和环境的限定内——是他自己决定的结果。

2、自由是人的消极的一面,而其积极的就是责任。实际上,如果人不能负责任的生活,那自由会堕落为放任。

3、人最终决定自己的命运,人不是简单的活着,而是时时需要对自己的前途做出判断,决定下一刻自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4、快乐是(而且一直是)一种附加品,如果这种附加品本身成了目的,反而会受到减损。

5、我们期望生活给予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生活对我们有什么期望。

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篇6

   可以说,保尔是一面时代的旗帜。可以说,保尔对生命的解释是人类对人生的概括。

   谁都知道,“人,最宝贵的是生命”,因为“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然而,什么样的生命才最有意义呢?

   黄继光用胸膛去堵敌人的枪口,难道他不知道这意味着结束自己的生命吗?烈火中的邱少云纹丝不动,难道他不知道自己会被烈火活活烧死吗?还有刘胡兰,难道她不知道敌人的铡刀一刀下去,她才十多岁的生命从此就画上了一个句号吗?……毋庸置疑,他们是完全知道的。然而,他们为了战友的生命、为了整个战斗的胜利,为了革命的成功,毫不犹豫地贡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他们的生命虽然短暂,但谁能说他们的生命没有意义?

   “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党把自己拧在哪里,就在哪里闪闪发光”,这是二十世纪中期的名言。雷锋死了,半个世纪过去了,但这种“螺丝钉”精神不但没有“生锈”,反而为后人树起了一座巨大的人生丰碑。雷锋的生命没有意义吗?

   白求恩同志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不远万里来到中国,把生命贡献给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这种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生命,难道没有意义吗?

   有人说,人生在世,吃好,穿好,也就不枉此生了。人生在世,固然要吃,要穿。然而,这温饱问题是低级动物都会想到的。难道作为高级动物的人也只能想到这一些?如果人也仅此而己,那么,他(她)与低级动物还有什么区别呢哦们应该扪心自问:如果我是一滴水,我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蚀口果我是一缕阳光,我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蚀口果我是一个螺丝钉,我是否坚守了工作的岗位概然我还活着,我又是否为未来的人类的生命付出了自己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变得更美丽?……(读后感)

   作为人,应该是躯体与精神的结合体。只有两者的`完美结合,那才是真正的幸福。生命的意义不在于生命的长短,生命的意义也不在于物质生活的丰富,生命的意义在于对人类的贡献。生命是短暂的,生命的意义才可以永恒。《生命的意义》很好地展示了生命的真谛,保尔的生命更是为我们年轻的一代做出了永恒的、不可亵渎的榜样!

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篇7

《活出生命的意义》读后感500字!

书的封皮上沾了一点油,是因为我在吃饭的时候把油弄到桌子上了,而我没有擦干净,然后把书放上去了,让书本沾到油的责任,我在想到底是我的哪个行为该负责,是吃饭,还是没擦干净,还是把书放到没擦干净的桌子上?根据弗兰克尔的说法,我应该对每一步都负责。

而且,我有能力去负起这个责任,更重要的是,每一次我都是有选择的,然而,即使我很不愿意,书本依旧沾上了油,结合弗兰克尔在书中所说的,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把自己当作第二次活一样,不要再犯第一次所犯下的错误。

然而,我自己往往是一错再错,弗兰克尔并不鼓励内疚,也反对“泛宿命论”,他已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了这个世界,不管什么时候,不管在哪里,人都可以有选择的,所以我们要担负起自己的选择的责任,而回忆起我对书的玷污,我错过了好几次机会,以避免书被污染,这已经无法挽回,但是我可以选择,在未来不让书再被玷污,因为,我可以选择,我也可以负责。但是这个不能成为我的目标,因为,一旦成为目标,就会被陷入其中,把书弄脏看做一个症状的话,如果我试图建立一个信念要将书全部污染,我就不会把书弄脏了。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意义疗法的技术。最后还是要不期望生活能给予我什么,而是考虑生活给予我什么期望!尝试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活出生命的意义!

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篇8

向维克多•弗兰克尔致敬,作者没有以一个受害者的角度来描写集中营的悲惨生活,不自怜不抱怨,而是像一个旁观者一样用冷静超然的态度去观察去思考,静静的讲述在悲惨之下人的心理状态和得到的意义疗法。别人永远夺不走的,是你在任何环境下选择你生活态度的自由。道理如此简单但真正能把它融入到生活的人却很少。

作者无数次从悲惨的境地中将精神解离,仿佛置身事外,用更高的视角审视痛苦和磨难,将这段遭遇化作未来演讲及自传的素材,然后重新回归现实去感受去体会去记录。这真是一个很好的方法,当你坚信眼前的一切终将度过,便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和承担。他鼓励所有人都要去追寻生命的意义,当一个人知道为什么而活,他便能忍受生命加诸给他的一切。这个生命的意义不是概念化的意义,不是任何人或者事告诉你的意义,不是自我对生命的诘问,而是经过自我的践行而给予生命的回答。

永远不要为了达成一些的金钱职称的目标而做违心的事,当你在追求精神的卓越过程中便自然走向成功。当生命走向终点,那个属于自己的生命的终极意义到底是什么,其实没那么重要了,你已经用一生去回答了。就像是海贼王罗杰在世界尽头的宝藏,为了那个目标所有人奔向大海,开启了大航海时代,最终取得宝藏的只有一伙人,也可能这宝藏根本就不存在,但又有什么关系呢。在这个追寻的过程中每个人都用行动回答了属于自己的生命的意义,也许是在生与死的战斗中结交了永远不会放弃你的伙伴,也许是那些曾经被嘲笑的虚妄一个个变为现实,也许是依靠你的力量守护了无数人的梦想,即便是竭尽一生只为创造一场樱花雨,这样的意义都无比伟大。

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篇9

那么人为何什么都能适应呢?这就引出了弗兰克尔在这本书中最重要的一点:什么是生命的意义,什么是生活的一义。

弗兰克尔在行医时,经常问那些经受了极大痛苦的病人:“您为什么不自杀?”既然能够坐在弗兰克尔的诊所中看病,这些人当然是战胜了他们面对的人生困境,可以回答他的问题了。

有的人说完全是因为考虑到子女的问题使其没有步入死途;有的人说是因为自己还有某项才能没有发挥出来,选择了阻止死亡;还有的人则说是因为保存一个珍贵的回忆才使自己没有自杀。这就是了,集中营里的俘虏也有的最后坚持的活下来了(如作者),他们都认定了自己的生命有一定的意义,也许是为了未知生死的亲人,也许是为了追寻自己的事业而这中间的坚持及你所受的一切苦难,都是为实现生命的意义所付出的代价。

我又想起了书中的一个例子。一位年老的医师患了严重的忧郁症。他深爱的妻子两年前去世后,他一直无法克服失去妻子的挫败感。

弗兰克尔在想怎样帮助他的时候,避免直接告诉他任何话语,反而问他:“如果是您先离世,而尊夫人继续活着,那会是怎样的情境?”他说:

“喔!对她来说这是可怕的!她会遭受多大的痛苦啊!

”于是弗兰克尔回答他说:“现在她免除了这痛苦,那是因为您才使她免除的。所以您必须付代价,以继续活下去及哀悼来偿付您心爱的人免除痛苦的代价。

”他不发一语地紧紧握住弗兰克尔的手,然后平静地离开诊所。这充分表明,当痛苦找到意义时,它不会变成痛苦。

寻找生命的意义有三个途径:1.建立一项事业;2.体验某种情景体验某个人(爱);3.承受痛苦。我们应该承受的痛苦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应该避免的痛苦是自虐。

生命的意义读后感 篇10

最近阅读了犹太心理学家维克多弗兰克尔的专著《活出生命的意义》,该书由在集中营的个人经历和意义疗法两部分组成,启发人们不要被苦难打倒。

弗兰克尔在集中营的坚强让我佩服,他不断实践着尼采“知道为什么而活的人,便能生存。”他不断从那些放弃对未来的渴望而放弃生命的狱友那儿得到生命的启发。

弗兰克尔年轻的时候曾经寄给弗洛伊德一篇自己关于心理分析论文而得到弗洛伊德的欣赏,但他并没有彻底成了弗洛伊德思想的奴隶,他有自己的思想和认识。他认为生活并非弗洛伊德所宣扬的那样,只是简单地祈求快乐,也并非阿德勒所教导的那样只是为了争权夺利。人活着是为了寻找生命的意义。

弗兰克尔认为找到生命的意义有三个途径,做有意义的事情、关爱他人、忍受苦难。他认为,苦难可以锻炼人。他在书中说道,“在任何地方,人都会遭到厄运,同时也会遇到通过勇敢地面对苦难而实现道德升华的机会。”

弗兰克尔认为每个人都是不可替代的,每个人只有意识到自己的责任才会觉得自己独一无二。这个责任就是对所爱的人和事业都有高度的责任。

现在我们生活的时代是很繁忙的'时代,我们能不能静下来多关心自己所爱的人,我觉得这就是责任感。人们往往都把自己的工作和爱好分开对待,如果能对自己的工作都充满高度责任和爱,我想肯定能不断取得进步。

作者发现,实际上只有两类人,高尚的和龌龊的,任何地方都有这两类人,每个团体中也有这两类人。这也就解释了人类社会发展不是一帆风顺,而是不断颠簸螺旋前进。

作者认为要拥抱自然,用艺术、诗歌和文学的美滋养内心的自由。

作者不断在书中提到他创建的意义疗法,我觉得可以用本书最后的一句话概括她的本质核心,那就是“您生命的意义在于帮助他人找到他们生命的意义”!

作者认为,困苦环境能提供使人道德完善的机会,有的人会充分运用它,有的人会放弃它。在这种环境下,人仍然要坚持做一个勇敢、自尊和无私的人。

在艰难困境下,要保持内心完全的自由确实很难,但是要是做到了,人生就很充实。生命最终意味着承担与接受所有的挑战,完成自己应该完成的任务这一巨大责任。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