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教案6篇

09-27

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幼儿园数学教案”的相关内容请看下去,希望本文能够为您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减少您的困扰。每个老师不可缺少的课件是教案课件,但老师也要清楚教案课件不是随便写写就行的。教案是课堂教学的桥梁。

幼儿园数学教案(篇1)

大班数学游戏活动教案《年历展会》

【活动目标】

1、知道一年有12个月,能找出年历上的12个月,并能初步了解12个月的循环关系。

2、学习看年历,能找出指定的日子。

3、积极参与活动,愿意与同伴,老师交流。

【活动准备】

PPT制作,人手一份年历,自制大年历一份,月份循环图。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前几天老师请小朋友从家中带来了年历,老师收集这些年历就是为了请小朋友来参观我今天举办的“年历展”,进入我的展览会场呢,我有些要求先要说一说:

1、你可以小声的和旁边的小朋友交流你所看到的是什么样的年历,但不要大声喧哗。

2、你可以用小手去触摸,感觉一下,或者找一找哪本是你带来的,也可以欣赏一下别人带来的,但不要弄坏了。

现在请小朋友轻轻地离开座位去参观我的年历展吧。

二、基本部分。

1、认识年。

出示年历:老师这里也有一本年历,请小朋友一起来观察一下,在封面上你看到了什么?2015表示什么呢?今年是几几年?2015表示的是年份,表示今年是2015年。

出示另一本年历:谁能知道这本是哪一年的年历?你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小结:每本年历上都有表示年份的数字。

2、认识月。

有谁知道一年有几个月?

老师自制了一本2015年的年历,一张纸表示一个月,下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数到有几张纸就表示一年有几个月,(师幼一起数)。有谁知道这12个月是按什么顺序来排的?先过哪个月?过完几月再过几月?原来一年中的12个月份就是这样一直循环着。

下面我来考考小朋友,你能找到3月份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是怎么知道的?(带领幼儿认识月份)

3、认识日。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年历上的这些数字:(认识数字1——31)这上面的每一个数字表示一天,那一个月一共有几天呢?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大月有31天,小月要少一点,有的是30天有的是29天。这些数字整整齐齐的排列在一个个大格子里,就像一个个小房子,外面的月就是他们的门牌号码,要找到几月几日就必须先敲开几月的门,再在几月的房子里找到几日。

我们一起来玩个游戏吧,游戏的名字叫“大家一起猜一猜”,

出示PPT谁能看着画面告诉我,画面上表示的是什么节日?几月几日?(元旦,妇女节,劳动节,儿童节,国庆节……)

三、结束部分。

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着很多值得纪念的日子,比如:生日……

下面就请小朋友带着你们的年(屈老师 )历走到爸爸妈妈身边去,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找一找生活中的特殊的日子。

今天我们又学到了一个新的本领,认识了年历,我们还知道了一年有12个月,其实一年的12个月真的是非常的短暂,所以我们小朋友更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天,认真真的学好本领,将来长大了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

幼儿园数学教案(篇2)

日期:2011-05-03来源:幼儿园学习网

托班数学活动水果配对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指导重点,活动结束,活动过程等内容,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认知的匹配,让幼儿互相交流一下。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数学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托班数学水果配对教案吧。

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水果配对

活动目标: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及认知的匹配,让幼儿互相交流一下。

活动准备:

1、购买好4种以上水果若干(如苹果、梨、香蕉、桔子等、西瓜、火龙果等等)。

2、果盆4个 。

3、水果奖章数个。

4、图片,卡片。

活动过程:

1、出示苹果、梨、香蕉、桔子各若干只。

2、出示贴有苹果、梨、香蕉、桔子图案的果盆各一个。

3、让幼儿自选一个水果,跑到相应的果盆前将水果放到果盆中,然后跑回。

4、每次都放对的幼儿获得水果奖章一枚。

指导重点:

1、根据实物水果的形状、颜色与果盆上水果图案进行认知匹配。

2、让幼儿学说水果名称。

活动结束:

小朋友互相探讨,然后一起听音乐,吃点心。

幼儿园数学教案(篇3)

一、活动目标

1、学会按照不同的方式、方法有序地数数并记录;

2、通过数数,联系实际生活,初步理解“类”的概念;

3、能细心,快速地按要求完成作业。

二、活动准备

教学ppT、记录卡(每人两张),统计表一张、磁性黑板,磁性数字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部分

游戏:我能数到几

师:“我知道,我们小朋友都很会数数,那谁来告诉我,你最多能数到几?”“我说一个数字,你们接着往下数四个数。”(提醒幼儿按要求数,不多不少数四个)

(二)趣味数数

1、看图数数

(1)出示由树、房子、兔子、花儿组成的图片,请幼儿数一数

“恩,请你们数一数,房子有几幢?树有几棵?兔子有几只?花儿有几朵?”

(2)一起讨论结果

师:“说一说,你们数出的房子有几幢?树有几棵?”

师:“兔子有几只呢?”(六只兔子只有耳朵出现、一直兔子尾巴出现)

师:“你在哪里找到了几只兔子?”(请数错的孩子先说一说)

师:“你是怎么数到第七只兔子的呢?”(找到兔子的尾巴)

教师总结:“原来,要数对兔子是有方法的,要从上到下观察仔细。”

“请问花儿有几朵?”(花一共*朵,但题板上要求的是红色的花)

师:“说不同的答案,一样的就不要说了”“到底花儿有几朵?”

师:“说一说,你在哪里数到了第*朵花”(黄色的花)“这朵花该找进去吗?为什么不该呢?”(颜色不是红色的,老师要求的是红色的花数一数)

(3)总结:原来数数的时候要想数正确,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数。我们可以从上到下,从左右,从前到后,按照顺序数才能熟清楚,而且还要看清楚题目

2、小熊开了一家超市,超市里的货物课真多啊,不过今天他要请你们来当统计员,帮

他数一数,这些货物各有多少。

(1)看答题卡,领会要求

师:“把答题卡翻到第二张,你们认识这上面的字吗?”(带鱼、蛋、饼干)

“你们有没有注意这下面的小字啊?”(条、只、种)什么意思懂不懂?”

(对,就是问你带鱼有几条?蛋有几只?饼干有几种?)

出示ppT,请幼儿开始数一数,并记录

师:“按照要求来数,要看清楚了数。”老师随即指导。

(2)统计结果:出示大的答题卡贴在黑板上,

①数带鱼

师:“带鱼有几条?”幼儿每说出一个不同的答案,老师将相应的数字贴出来。(说不同的答案,一样的不要说。)

师:“你数的带鱼的哪里”“为什么?你是怎么数的?”(有的数的头,有的数的身体)(引导幼儿从带鱼的头数出带鱼的个数)

师:“数带鱼的头很方便,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一起看ppT数一数(数一条出现一

个数字)“到底多少条啊?”(9条)

总结:原来要数的对是有方法的,要找比较容易的,看得清楚的,有特点的地方去数,

可以数的更加清楚。带鱼应该是9条。(把错误的答案从题板上拿掉。)

②数香蕉

师:“再给你们一样东西数一数,按照刚才的方法。”

师:“有几根香蕉?”请幼儿说一说“从香蕉的什么地方去数,”

③进一步引导幼儿从另一个地方数:

师:“香蕉还可以数一个地方呢,猜一猜,想一想。”(从底部的黑点开始数,并演示ppt)

再次总结:下次数叠在一起的东西的时候学会找容易的地方,看的清楚的地方去数,

可以帮你数的更加正确。

④数鸡蛋

师:“蛋有多少只呢?”幼儿说出不同的答案。老师将不同的答案贴在黑板上。

师:“你在哪里数到这么多的蛋?”先请一名数错的幼儿来说一说,带领幼儿一起发

现错误。

师:“还有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数的?”发现规律,“前面一排有几只蛋?”纸的后面

的蛋和前面一排的相同。

师:“蛋有*只,我们把错误的答案去掉。”

总结:要想数对被遮掉的东西,可以先把前面一排的数出来,再去猜一猜,根据排列的顺序,后面可能有多少。

⑤按照方法去数一数酸奶,出示酸奶的ppt图片。

⑥数饼干:

师:“饼干有几种?”把不同的答案贴在黑板上。

师:“恩,你们有这么多答案,那谁的答案是正确的呢?首先我要问大家,什么叫种?

谁和谁是一种?”请幼儿说一说,指一指,“图片里的饼干谁和谁是一种?”“为

什么这样说?”引导幼儿发现相同。

师:“哦,原来,相同的东西算一种。”再来看看饼干谁和谁是一样的,“一起说一说,

饼干到底有几种?”(两种)

⑦进一步引导幼儿换位思考:

师:“如果是用数字3,那么这里的小字:种,应该换成什么字?”(瓶,罐、桶)

如果幼儿说到个,老师继续引导:“什么叫个,是几个几个瓶子?那应该叫几

瓶、几罐、几桶。”

师:“我们可以把小字改掉,就对了。”

总结:刚才老师给你数的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东西,但是不经常去数。

(三)延伸活动:

师:“你们帮小熊统计出了这么多的物品,他可高兴啦,我这里还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我们一起来数一数,好吗?”出示脑白金、餐巾纸、保鲜袋。

师:“脑白金有几瓶?餐巾纸有多少张?保鲜袋有多少只?”引导幼儿看包装袋上的数字。

最后总结:“袋子上的数字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很密切的关系,爸爸妈妈买东西的时候都要看这些数字。今天回去后就可以在家里,或者去超市找一找,哪些东西上有数字,这些数字有什么不同,袋子上还有什么其他的小东西,这些东西有什么小秘密。”

四、活动结束

1、评价

2、总结

幼儿园数学教案(篇4)

大班数学公开课教案《彩旗飘飘》

预设目标:

1、尝试观察,感知寻找的快乐

2、学习按物体的颜色和图形排序

3、能发现物体的排列规律,并能按一定规律接着拍

活动准备:

1、不同颜色的彩旗1套

2、不同形状的彩旗图标每人1套

活动建议:

一、游戏"声音接龙"

师: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开运动会了,我们也要去参加它们的运动会,你们听!这是什么声音?咚咚 锵 咚咚 锵……幼儿回答:敲鼓的声音,师:小朋友们仔细听,除了敲鼓的声音。还有一种声音,那是敲锣的声音,小朋友们认真听,鼓敲了几次啊,锣敲了几下。

引导幼儿回答,师:真棒,我们接着敲好不好。和老师一起做,我们为声音配上动作,再敲一次。引导幼儿做动作(如拍两次手跺一次脚,或排两下肩,拍一次手)师:在刚才的游戏中,大家接得非常好!

小结:引导幼儿说出声音是有规律的

二、插彩旗

师:小朋友们,请看,小动物们正在布置运动会场呢,可是他们的彩旗还没有插完,请大家帮忙,把彩旗按一定规律插起来。

幼儿自由插旗,教师引导,请幼儿欣赏,出示彩旗的排列顺序,做游戏,要求:看到红旗拍手,看到黄旗拍腿。

教师指旗,幼儿做动作。动作由慢到快。

师:会场其他的彩旗也需要小朋友来完成幼儿自由插旗,教师引导按一定的规律插彩旗。

师:小朋友做的非常棒,鼓励鼓励自己。运动会就要开始了,会场上的彩旗挂起来了,可是,小朋友们想一想,空白的彩旗应该用什么图标不上呢?(每人一份,幼儿自由贴图标,教师巡回指导)幼儿完成,展示结果!鼓励幼儿。

三、去参加运动会

师:运动会开始了,我们去给小动物们做裁判吧!(起立,排队,带出)

幼儿园数学教案(篇5)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方位》

活动目标:

1.在森林Party的情境中感知左上、左下、右上、右下这四个方位,发展空间方位知觉。

2.活动中能有序,细致地进行观察,清楚、响亮地表述自己的见解。

3.感受圣诞聚会的快乐,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活动准备:

1.白板课件《森林Party》。

2.操作材料、自制跳舞毯各人手一份。

3.自制储物柜及圣诞礼物。

活动过程:

(一)参加森林Party,激发兴趣。

师:小朋友,圣诞节快要到了,我们一起到森林里参加一个快乐Party吧。

(二)通过住旅馆情境分房间,巩固上、下、左、右。

1.用一根直线给旅馆分房间、摆家具,复习上下。

师:旅馆只有一个房间,我们有男生和女生怎么办呀?

2.探索另外一种分房间方式,复习左右。

(三)利用两根直线分房间,认识左上、左下、右上、右下。

1.引导幼儿利用两根直线把旅馆分成四个房间。

师:"有四个小动物来参加我们的Party了,它们想每人住一个房间,怎么办?"2.幼儿第一次操作。

3.认识左上、左下、右上、右下。

师:你们的房间都分好了吗?这个是哪个小朋友分的?你上来介绍一下。你再说一下小动物分别住在哪个房间?和他一样分的小朋友举手。你们都是这样分的。可是刚才这个小朋友介绍小动物住哪个房间的时候,说的是这个、那个的,有点介绍不清楚。我们能不能帮这四个房间都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呢?我们先来看看小猫住哪个房间?先看看它住在左边还是右边,上面还是下面呢?那我们就给它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左上。"那小羊、河马、大象它们住在哪个房间呢?

4.根据动物要求进行第二次操作。

(四)举行森林Party,巩固左上、左下、右上、右下。

1.根据指令找寻神秘圣诞礼物师:小朋友们真聪明,我们的舞会要开始啦。让我们把今天的舞伴请出来。我数到123,你们把坐的地垫翻过来,这就是你们的舞伴。看看你的舞伴什么样?

2.Party游戏:跳舞毯。

(1)结合课件先进行方位的练习。

(2)跟着音乐跳舞。

活动延伸:

日常生活:继续了解生活中的其他方位,如东南西北等。

幼儿园数学教案(篇6)

大班数学活动教案《认识“>”和“<”》

【活动目标】

1、认识>和<,理解不等式的含义,理解大小的相对性。

2、学习把不等式转变为等式。

3、培养幼儿思维的灵活性和可塑性,锻炼幼儿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活动准备】

1、7只蜜蜂,9只蝴蝶的图片。

2、6条小鱼、8只小蝌蚪的图片。猴子图片

3、数字卡片“6”、“7”、“8”、“9”以及“>”、“<”、“=”卡片若干。

4、数字头饰两套,幼儿操作材料每人一套。数字一套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师:小朋友,我们来做一个手指游戏,小手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

幼儿:一个手指点点,两个手指点点,三个手指弯弯,四个手指叉叉,五个手指开花,六个手指打电话,七个手指捏捏,八个手指叭叭,九个手指勾勾,十个手指拍拍手。

二、认识大于号“>”。

1、小朋友,现在是什么季节了?(春季)。春天来了,花儿都开了。蜜蜂蝴蝶都飞来了,你们看,飞来了几只蝴蝶?(出示蝴蝶图片)。我们一起来数一数。9只蝴蝶用数字几来表示?

2、又飞来了几只蜜蜂?(出示蜜蜂图片)。和幼儿一起数数有几只蜜蜂,7只蜜蜂用数字几来表示?

3、9只蝴蝶和7只蜜蜂哪个多?哪个少?9和7比哪个大哪个小?怎样才能让人一看就知道呢?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个新的符号,出示大于号“>”幼儿跟读大于号。你看大于号像什么?引导幼儿观察大于号像张着嘴巴对着大数笑,它表示前边的数字大,齐读9大于7。

4、小朋友你们看,老师身上也有大于号,教师用身体动作表现大于号,幼儿跟做。

三、认识小于号“<”。

1、春天来了,蜜蜂蝴蝶都飞来了,小河里的冰融化了,小蝌蚪也出来和小鱼做游戏了,你们看有几只小蝌蚪游来了?(出示小蝌蚪图片)和幼儿一起数一数。8只小蝌蚪用数字几来表示?

2、(出示小鱼的图片)有几条小鱼来和小蝌蚪做游戏了?我们一起来数一数。6条小鱼用数字几来表示?

3、小蝌蚪和小鱼相比谁多谁少?8和6比谁大谁小?怎样才能一看就知道呢?我们在它中间也放一个符号,出示“<”,它就是小于号,齐读小于号,引导幼儿观察小于号尖尖的屁股对着小的数字,它表示前面的数字比后面的小,6小于8,幼儿齐读。

4、你们看老师身上也有一个小于号,老师用身体动作表示小于号,幼儿跟做。

四、启发幼儿找出“>”、“<”、内在规律。

1、大于号和小于号都有一个开口,长得也差不多,我们怎样才能记住它们呢?你们有什么好的办法?(幼儿讨论)。

2、你们看无论“>”还是“<”它们的开口都对着哪个数?(大数)。尖尖的角对着那个数?(小数)。有一首好听的儿歌,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学习儿歌:大于号,开口朝着大数笑,小于号,屁股尖给小数看。

五、表演游戏。

1、请两名幼儿挑个数字,一个幼儿站在两个数字用肢体表现。

2、我们再来和数字娃娃玩个游戏,请你挑一个数字拿在手里,挺好老师的口令举卡片。

六、学习变不等式为等式。

小朋友真棒,认识了大于号和小于号,心里可开心了,可是有一个符号不开心了,它说我们小朋友认识了新符号就把它忘记了,它是谁呢?出示“=”,它也要来和我们做游戏了,它要考考我们小朋友,要让两边的小猴子变得一样多。(出示猴子图片),你有什么办法,怎样才能在它们中间放上等于号,变得一样多呢?8+1=9 9-1=8

七、幼儿作业,巩固练习。

接下来老师也要来考考你们了,看你们学会了没有。

1、教师交代要求;

2、幼儿操作;

3、集体检查。

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幼儿园教案频道为您编辑的《幼儿园数学教案6篇》内容,希望能帮到您!同时我们的幼儿园数学教案专题还有需要您想要的内容,欢迎您访问!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