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语录经典语录通用

10-01

在知识文化日益繁荣的今天,我们经常会看到各种各样的语录。一些名人经典语录是可以警醒世人的,为了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去好好读一读语录吧,那您知道的经典语录有哪些呢?也许以下内容“曾国藩语录经典语录”合你胃口,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曾国藩语录经典语录(1--22条)

1、古之成大事者,规模远大与综观密微,者阙一不可。以耕读字为本,乃是长久之计。引自《曾国藩全集》

2、节制锋芒,谦和退避;激流勇退,养精蓄锐。

3、时贤一石雨水;古法二祖六宗。

4、李嘉诚说:“听他两句话,足以学会做人做事。”

5、到了京城,曾国藩发现身边的朋友不仅聪明,而且眼界非常开阔。与他们相比,自己读过的书太少,言行鄙俗不堪,更谈不上有何大志向。

6、曾国藩的家书行文从容镇定,平淡家常中蕴育着真知良言,具有极强的说服力和感召力。

7、修身款主敬整齐严肃,无时不慎。无事时心在腔子里;应事时,专一不杂,如日之升。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早起黎时即起,醒后不沾恋。读书不一书未点完,断不看他书,东翻西阅,徒循外为人,每日以叶为率。读史丙申购史,每日读叶,虽有事不间断。谨言刻刻留心,是工夫第一。养气气藏丹田,无不可对人言之事。保身节劳节欲节饮食,时时当作养病。日知其所亡每日记茶余偶谈一则。分德行门学问门经济门艺术门。月无忘所能每月作诗文数首,以验积理之多寡,养气之盛否,不可一味眈着最容易溺心丧志。作字早饭后作字半小时,凡笔墨应酬,当作自己功课,不留待明日,愈积愈难清。夜不出门旷功疲神,切戒切戒!引自《曾国藩心述手记》

8、择友乃人生每一要义。一生之成败,皆关乎朋友贤否,不可不慎也。

9、循序而渐近,熟读而精思。宋代.朱熹《读书之妻》素食则气不浊独宿则神不浊默坐则心不浊读书则口不浊。曾国藩

10、修身篇(修正自己,提升自己)

11、每日习字不必多,作百字可耳。读背诵之书不必多,页可耳。看涉猎之书不必多,亦页可耳。但一部未完,不可换他部,此万万不易之道。阿兄数千里外教尔,仅此一语耳。引自《曾国藩家书》P

12、静能生明,怒以伤身;静以修身,宁静致远。

13、谦虚谨慎,好学穷理;满则招损,谦者受益。

14、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励志咬牙,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忝然自馁也。予当此百端拂逆之时,亦只有逆来顺受之法,仍不外悔字诀、硬字诀而已。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迟缓,迟缓则治人不严,而趣功不敏,一处迟则百处懈矣。

15、曰富,曰贵,曰成,曰荣,曰誉,曰顺,此数者,我之所喜,人亦皆喜之。曰贫,曰贱,曰败,曰辱,曰毁,曰逆,此数者,我之所恶,人亦皆恶之。吾兄弟须从"恕"字痛下功夫,随在皆设身处地。我要步步站得稳,须知他人也要站得稳,所谓立也。我要处处行得通,须知他人也要行得通,所谓达也。今日我处顺境,预想他日也有处逆境之时;今日我以盛气凌人,预想他日人亦有以盛气凌我之身,或凌我之子孙。常以"恕"字自惕,常留余地处人,则荆棘少矣。引自《曾国藩心述手记》

16、刻苦求进,勤学善思;懒惰误己,勤奋兴财。

17、凡事皆贵专。求师不专则受益也不入;求友不专则博爱而不亲。心有所专宗而博观他途以扩其识亦无不可。无所专宗,而见异思迁,此眩彼夺,则大不可。引自《曾国藩家书》

18、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者,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

19、君子有高世独立之志,而不与人以易窥,有藐万乘却三军之气,而未尝轻于一发。君子欲有所树立,必自不妄求人知始。古人患难忧虞之际,正是德业长进之时,其功在于胸怀坦夷,其效在于身体康健。圣贤之所以为圣贤,佛家之所以成佛,所经皆在大难摩难之日,将此心放得实,养得灵,有活泼之胸襟,有坦荡之意境,则身体虽有外感,必不至于内伤。

20、且苟能发奋自立,则家塾可读书,即旷野之地,热闹之场亦可读书,负薪牧豕,皆可读书,苟不能发奋自立,则家塾不宜读书,即清净之乡,神仙之境皆不能读书。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引自《曾国藩家书》

21、一张一弛,循环以消息之,则学可进而体亦强矣。——《曾国藩家书》

22、药虽有利,害亦随之,不可轻服。——《曾国藩家书》

曾国藩语录经典语录(23--44条)

23、家败离不得个奢字,人败离不得个逸字,讨人嫌离不得个骄字。引自《曾国藩家书》

24、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忙里偷闲,小处放松。

25、然而,这种“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的心态,并不是放任自流的托词,反倒是成大事者自我激励的积极心态。

26、人生苦短,莫图便盖;事忙易错,且更从容。

27、凡权要人声势赫然时,我不可犯其锋,亦不可与之狎,敬而远之,全身全名之道也。——《曾国藩书信》。

28、可以得罪忙人,但不可得罪闲人。

29、心胸宽博,举止端庄;步履稳重,字墨刚劲。

30、防身当若御虏,一跌则全军败没。爱身当如处子,一失则万事瓦裂。涉世甚艰,畜德宜豫。布人以恩,而外扬之,则弃,教人以善而外扬之,则仇。

31、熟极生巧,妙无不熟;万事皆熟,熟则能强。

32、难得糊涂,愈致混淆;藏锋剑锐,戒骄装愚。

33、治民之才,不外公、明、勤三字。——《曾国藩书信》。

34、曾国藩比他父亲稍好一点,到23岁第七次参加科举,终于顺利过关,并且一路考进了翰林院,开启了京官生涯。

35、誉望一损,远近滋疑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36、衙门奢侈之习,不能不彻底痛改。余初带兵之时,立志不取军营之钱以自肥其私,今日荣幸不负始愿——曾国藩

37、所以,我经常在公司里讲,我们应该远学苹果,近学老干妈,做不出苹果那么好的产品,一罐一罐的辣酱老老实实的做,老老实实的卖,我们总还是做得到的.。所以我们公司的文化其实跟曾国藩学了一招,叫结硬寨,打呆仗,虽然这样显得有点笨,但是底盘比较扎实。"

38、刚正不阿,铁骨正之;迎难勇进,雄壮豪迈。

39、曾国藩岁时,在不断考公务员,不过运气很差,科举屡次不中,年后中进士。

40、②静坐:每日不拘何时,静坐半时,体验静极生阳来复之仁心,正位凝命,如鼎之镇。

4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曾家有了钱后,就想供孩子读书、做官。

42、子侄除读书外,教之扫屋,抹桌凳,收粪锄草,是极好之事,切不可以为有损架子而不为也。——《曾国藩家书》

43、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而后不忝于父母之生,不愧为天地之完人。故其为忧也,以不如舜不如周公为忧也,以德不修学不讲为忧也。是故顽民梗化则忧之,蛮夷猾夏则忧之,小人在位贤才否闭则忧之,匹夫匹妇不被己泽则忧之,此谓悲天命而悯人穷,此君子之所忧也。若夫一身之屈伸,一家之饥饱,世俗之荣辱得失贵贱毁誉;君子固不暇忧及此也。引自《曾国藩家书》

44、凡用兵最重气势二字。兵勇之力,须常留其有余,乃能养其锐气,缩地约守,亦所以蓄气也。——《曾国藩书信》。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