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飘》名著读后感(模板11篇)

10-03

书是给人提供思考的材料,在读过之后我们应当将思考写成文,这就是读后感,作品是一本让人收获满满的好书。写作品读后感时有什么我们应该格外注意的地方吗?下面,我们为你推荐《飘》名著读后感。

《飘》名著读后感 篇1

小说描写的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南方的一位女主人公的人生。我非常喜欢这位女主人公。她的名字叫赫思嘉,她美丽而任性,并不是一个被大家欢迎的人。她会耍手段,但很坚强,很热情,是个活泼可爱的女人。她喜欢幸福和富裕的生活,她一直在追求自己的理想的爱。但命运不那么简单。美国南北战争爆发,她所爱的人上战场,她的家园荒废。她失去她所爱的母亲,父亲因受刺激,脑子也糊涂。

她们家没有吃的东西,没有男子汉。她要当女主人,要从零开始。每天都有许多困难在等待着她,但她没有屈服,也没有放弃。她这时说一句话,给我的印象非常深。“从现在开始,我和我的家人不会再过一天没有东西吃的日子,我最讨厌饥饿。”这就是她的精神支柱。她们的生活一点点地恢复起来,然而为过上更加富裕的生活,她和一个自己不爱的男人结婚。但到失去他的时候,她才发觉这个人原来就是她最爱的人。我想她绝对会找回她所失去的。因为她最后一句话是这样的:“我要想办法找回他,一定有办法。但今天我累,不能想。明天再想吧!明天再想吧!”她的欲望、她的努力会帮助她找回她的幸福。

我想我们每一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欲望,每一个人都在追求自己的幸福。欲望会成为我们的一种动力。这种欲望会促成文化、技术的发展,也会导致犯罪和战争。欲望对我们非常重要。我们会追求自己的幸福,虽然会遇到很多的困难和纠纷,但我们不应该放弃自己的欲望和追求。正像赫思嘉所说的:“今天我累,不能想。明天再想吧!”我们可以休息,但我们决不能放弃。

《飘》名著读后感 篇2

随风飘逝

Gone with the Wind——中国读者熟悉的小说《飘》。译者将此书名字译为“飘”,显得简洁、含蓄、文雅,但乍一看去多少有点让人不知所云,让人感觉有点儿飘,还不如将其直译为“随风而逝”或“随风飘逝”来的直接干脆。

那么,《飘》里随风而逝的是什么?是主人公斯佳丽被战争破坏的美好家园塔拉庄园,是她敬爱有加的母亲埃伦,是她那位暴躁、豪爽而又精明的父亲杰拉尔德,是斯佳丽美好的青春时光,是南北战争前南方庄园主安逸舒适的贵族生活,是南北战争中死去的南方将士的生命,或许还有深爱着斯佳丽的主人公瑞特对斯佳丽的爱。总之,在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笔下,随风逝去的都是些美好的东西。

那“风”又是什么?毫无疑问,是小说的大背景,即持续四年的美国南北战争。南北战争最终以林肯为代表的北方资产阶级胜利为结尾,我们的教科书是认为以林肯为代表的北方是正义的、是符合历史发展潮流的。或许此书作者不这么认为。她通过《飘》所要表达的理念或许是包含着反南北战争意味的,至少是反战争的。在作者笔下,战前的南方种植园一片祥和、温馨、欣欣向荣、生机勃勃的场面,战争把斯佳丽所在的塔拉庄园和其他庄园毁坏殆尽,把亚特兰大这座南方城市摧毁,战后北方提包客极力压制南方上层白人,黑人得势猖狂、肆无忌惮,种种场景都不取人意。北方人发动战争的旗号是解放黑人,但在斯佳丽笔下,南方的黑人无需北方解放,文中根本未见南方种植园主有虐待黑人的情节,相反塔拉庄园中埃伦的女仆黑妈妈、杰拉尔德的贴身黑奴波克、波克的黑人妻子迪尔西、庄园的黑人工头大个子山姆都深受种植园主人的喜爱。在这些庄园里,白人和黑人虽有主仆之分,却相处得很融洽。正如书中人物所写的那样,北方人解放了黑奴,但他们却并不喜欢黑人。北方白人妇女受《汤姆叔叔的小屋》一说影响,认为南方黑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而斯佳丽和小说却告诉他们,事实并非如此!斯佳丽或者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厌恶死了这些无知的北方白人妇女。因此,应该说《飘》承载着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对南北战争的批判,起码是对战争的批判,玛格丽特恰巧也出生在南方城市亚特兰大,这绝非偶然。对于南北战争双方的正当性问题,我有一个基本的看法,即同意教科书中认为北方资产阶级利益代表历史发展潮流的看法,因为北方对黑奴的解放是制度意义上的,而非道德意义上的。战后的北方人虽然讨厌黑人,但他们把黑人当做人来对待,即“我不喜欢你,但我承认你和我从本质上是平等的人”,南方人虽然不乏有对黑人特别好的,但他们把黑人当做奴仆和私人财产来看。北方和南方的这两种理念有本质上的区别,而前者从历史和长远来看更符合人性,更符合生产力的发展。所以,南北战争中北方胜利的结果是不仅解放了黑奴,维护了统一,还是新的生产方式对落后生产方式的胜利,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讨论完此书宏观上的理念问题,再说说书中人物。第一主人公斯佳丽是个优点、缺点都很突出,一个让人既讨厌又有些喜欢的人物,她虚荣、自私、任性、冷漠、浅薄,但又强悍、自信、乐观;她固执、愚蠢地认为阿希礼是爱她的,却直到最后才意识到自己深爱且也爱着她的是浪子瑞特;她想做一个自己母亲埃伦那样宽容、善良、大方的上层贵妇人,结果现实却把她变成了个苛刻、自私、庸俗的拜金女。不论怎样,她顽强的生命力让人叹服,小说的最后,所有人物,包括瑞特,都要随风而逝了,但斯佳丽还是一如既往地自信和乐观。她自信她能够重新得到瑞特,她乐观地说:“不管怎么说,明天是新的一天了。”

瑞特是个不受世俗道德观念羁绊的浪子。他对战争胜负、人情世故明察秋毫,他做事老道,说话一针见血,对斯佳丽、玫兰尼、阿希礼、黑妈妈等人的了解都非常独到、深刻。他对斯佳丽说他们两人是一类人,是自私的现实主义者,但瑞特其实并不是。他深爱着斯佳丽,总是在她需要的时刻现身,他还先后救了玫兰尼、阿希礼等等一堆人,他对集众多美德于一身的玫兰尼和忠诚的黑妈妈非常敬重,对狭隘的偏见者不屑一顾。他是斯佳丽的爱慕者、引导者、支持者,可惜斯佳丽的虚荣、任性和自私最终把他的爱消耗殆尽,女儿美蓝及玫兰尼的死使他沉浸在悲伤之中不能自拔。

玫兰尼或许是作者塑造的一个集众多美德于一身的理想形象,但却不十分吸引人并使人信服。她宽容、善良、大度、理智、坚强、聪明,即使是这样几近完美的女性,在战争和苦难面前依然无能为力,不得不时时求助于斯佳丽,最终因流产而死去。

阿希礼是斯佳丽臆想中的爱人,在斯佳丽眼中,阿希礼高贵优雅从容,是天生的贵族。但这样的贵族明知战争不能取胜,却迫于声誉的压力加入战争,战后又不能自食其力,整日沉浸在以前的安逸生活之中,成了斯佳丽和玫兰尼的累赘。阿希礼这个人物像极了旧中国的传统文人,满怀愁绪却一无所长。但这样的一个阿希礼却让斯佳丽盲目地爱着,直到最后才认清他的本来面目。

此书中的其他人物,如优雅高贵的埃伦,忠诚的黑妈妈,拥有火爆脾气而又十分精明的杰拉尔德,胆小而又蠢得让人忍俊不禁的普莉西,性格都十分鲜明,让人印象深刻。

最后结合此书人物性格和命运不得不发两点感想。一是斯佳丽何以一直觉得阿希礼非常完美,以至于她一直固执地认为阿希礼是爱她的、她也是爱阿希礼的让人无法理解。或许正如最后斯佳丽彻悟时所想的那样,像斯佳丽这么虚荣任性的人,就是因为她始终得不到阿希礼,她才如此执迷不悟地对他念念不忘,阿希礼就像她以前想得到的那副蓝晶耳环,越是得不到越是心存幻想。她之所以想得到阿希礼,源于她的虚荣任性,虚荣任性又导致她的愚蠢和执迷。同时,瑞特那么爱她,她竟然一直没有发现,这又是源于她的自私。她根本不去想,也懒得想别人为什么对她那么好,她把瑞特为她做的一切当成是理所当然,当成是交易了。结果是什么呢?就是她最后所彻悟的那样:“对她爱过的这两个男人,她谁都没有真正了解过,所以才都失去了他们。直到现在她才模模糊糊地意识到,如果她真正了解过阿希礼,她就决不会爱上他;如果她真正了解过瑞特,她也就决不会失去他了。她不禁凄凉地疑惑起来,这世上有哪个人是她真正了解过的呢?”第二个感想有些世故和悲观,但书中事实好像就是如此。书中那些美好的人物,像为了救助别人染病而死的埃伦,像深深怀念妻子埃伦而痴呆并最终死掉的杰拉尔德,像为了坚持想再要个孩子流产而死的玫兰尼,像因女儿美蓝的死亡陷入悲伤不能自拔的瑞特,最终都随风逝去了,这些人不正是感情和美德的代表吗?为什么都没有好的结局?而我们那位主人公斯佳丽呢?她几乎无美德和感情而言,她从本质上说是个拥有顽强生命力的利己主义者、现实主义者,她对自己的女儿儿子都很不在乎,她要的只是钱,只是虚荣,但她却强悍地挺到了最后。不知作者是有意为之,还是结果恰巧如此?不管是哪种情形,这种结局带给读者的思考是什么?我的感觉是:有情者不能始终,无情者反能常久。或许,玛格丽特·米切尔推崇赞赏的正是这种强悍的生命力吧,据说,她的经历和斯佳丽的非常相像。

这就是《飘》,这就是随风而逝,关于那些美好的东西消逝的一本书。

《飘》名著读后感 篇3

哪怕是最永恒的爱,也是会慢慢消磨没了的。用了快一个假期的时候,终于把这本书看完了。斯佳丽真的是个奇女子,从战争前的一个娇小姐,到战争开始和后面重建的整个过程里,坏境的改变,生活的压力,迫使她迅速成长为一个有勇气有谋略有担当的当家人。对于爱情,斯佳丽不是“不了解”阿希礼,在斯佳丽的想象和认知里,阿希礼是爱她的,懂她的人,而瑞特“不是”!这才是重点,瑞特自以为懂她,也许他真的懂她,瑞特给了她无限的包容和宠爱,唯独没给斯佳丽最最需要的东西“安全感”!斯佳丽爱钱如命,任何人任何事她都可以不在乎,但是在她的认知里,她却可以为了“她以为爱她,懂她”的阿希礼承受一切,包括她最最恐惧的贫穷与饥饿!如果你没用她能理解和接受的方式去爱她,就别站在爱情的至高点低下高贵的头颅指责一个有血有肉有感情的人!斯佳丽特别讨厌,特别现实!但她有善良纯真的本性,她可以为了爱人不顾一切,是瑞特一次一次的讥笑嘲讽,一次一次决绝的抛弃让她绝望的!没有谁的感情比谁的更高尚,斯佳丽情感认知,我是认可她的,她虽然“笨”,她虽然逃避,但是她对真正的感情特别纯粹,对埃伦,对吉拉尔德,对塔拉庄园,对黑妈妈,对“爱她的”阿希礼都是纯粹的,甚至对她嫉妒的玫兰妮都是纯粹的,如果瑞特不总是带着玩味的态度挑逗她,真实的表达他的感情,斯佳丽也会把瑞特宠上天的!所有的悲剧都不是一个人造成的。在人生的旅途中,我们也许会像斯佳丽一样遗失很多美好、遭遇许多挫折,我们可以失望,可以失败,但绝不能绝望,不能放弃!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因为明天是新的一天了!愿她回到她所用生命保护的那片土地能够幸福。[爱心]

《飘》名著读后感 篇4

朋友很久以前就推荐《飘》这本书给我,这次终于有机会慢慢把它读完。也许读一遍不会有太深刻的理解,但触动还是挺大的。

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歇尔的小说《飘》自1936年问世以来,就受到世界各国读者的喜爱,我想其中有很多的原因。首先,小说中性格迥异的人物就吸引了无数眼球,斯佳丽的勇敢坚强,瑞特的机智果断,玫兰妮的外柔内刚,阿希礼的温文尔雅都十分招人喜爱。另外,小说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也让人身临其境,欲罢不能。

故事情节不想多说,就谈谈给我印象最深的斯佳丽吧。

斯佳丽是个很大的矛盾体,她不完美,但是很值得人敬佩的。斯佳丽,这一在美国动荡年代所诞生的出色的人物,她的优秀个性散发出无穷的光芒。她勇敢坚强,乐观向上,对生活顽强抗争,从不屈服。她处事雷厉风行,精明能干,还有一点就是她对爱情的执着,虽然我并不是很赞同这种做法。正是她那从骨子里透出的那种不服输、努力拼搏的精神让她成为了商业以及生活中的佼佼者,在不断的磨砺中成长为一个成熟而坚强的女性。“tomorroorrowisanotherday。

一开始读《飘》,不了解斯嘉丽,认为她是一个讨人厌的十足千金大小姐,只是拥有倾国倾城的容貌,就骄傲得不可一世。读到后面,越发的觉得当时我对斯嘉丽的讨厌,也许只是因为妒忌。妒忌她的倾城容貌,妒忌她的讨人喜欢,同时也妒忌她的出身优越。那时候我意识到自己究竟是一个多么平凡的小市民,心胸究竟是多么的狭隘,究竟是多么的让自己羞愧。只看到了斯嘉丽的光鲜,却没有注意斯嘉丽在南北战争时候表现出来的坚强与勇敢,没有注意到斯嘉丽当年只有十七岁。十七岁那年,我们在干什么呢?斯嘉丽又在干什么呢?

全书最让我感动得一幕,就是看到斯嘉丽为梅拉尼找米德大夫这一段,看到斯嘉丽快速的读那一页死亡名单那段,看到威尔克斯老先生参加战争走远后斯佳丽在胸口划十字那段,擦了大把的纸巾。那一刻才明白,斯嘉丽并非我所想的那样只是个花瓶,她是我最喜爱的坚强勇敢的女性。

那场南北战争呵,闭上眼就觉得自己处在亚特兰大,和成群结队的人聚在车道旁等死亡人员的名单,塔尔顿家四兄弟都完了,汤姆和那对孪生兄弟完了,威尔克斯,阿什礼的父亲,头发发白的老人也被炮弹打中,米德太太的大儿子死了,小儿子不到十六岁在战场上重伤,这是场扣人心弦的战争,成百上千的伤员,飞舞的苍蝇、肮脏的绷带,血腥、汗渍……南方败了,北佬来了……

《飘》名著读后感 篇5

Tomorrowisanotherday,但这一次的明天对于斯嘉丽来说,她已经永远的失去了兰妮、瑞特。不是每个人都会在斯嘉丽的身上找到自己的影子,会喜欢她的勇敢、坚韧、聪明,也讨厌她的虚荣、肤浅和总是作祟的自尊心。这些性格特点在面对现实的困难,诸如饥饿、贫穷等,总是会起到很大的帮助;但对于身边真正爱她的人却是一场灾难。我以为,最后的结局会是斯嘉丽终于明白了瑞特才是自己所爱,明白阿希礼不过是因为她求而不得所以不得不去追求而证明自己的幻影,当回头时,瑞特还在原地张开怀抱等着她。但瑞特的那句话刺痛了我,爱是会消磨殆尽的。对,爱是会被磨光的,尤其是在我们被无限爱着却不停消耗对方的时候。最后的结局我很难过却接受,现实往往就是这样,当它来临时总让你猝不及防却无计可施。之前想过写每个人物的分析,到此刻只想到珍惜身边每个爱你的人的付出,家人、朋友,哪怕你不喜欢付出的方式,也应该保持礼貌和谢谢别人的付出。(想到这里,要和跑很远买了蛋糕给我,最后我一口没吃还说了很伤人话的人说,除了抱歉,我以后也会尽力去弥补)

《飘》名著读后感 篇6

好久没有看一本书看到泪流满面,尤其最后几章,太让人心痛。如果说小说前半部里的斯嘉丽独特、张扬、洒脱,有朝气到让人无法不喜欢;中部战争时期的她勇敢、坚韧、冷酷,坚硬到让人无法不心疼;那小说最后她的固执、任性、无情,就真的愚蠢到让人无法不生气了!

斯嘉丽坚强、勇敢,她身上闪耀着的源于父亲爱尔兰血统的勇气和热情可以说是她最迷人之处。但越读到后面越发现,她的勇气一定程度上是因为她的无知愚昧。对高尚品德的无知、对这个世界的无知、对社会制度和人情冷暖的无知……没有敬畏之心,这样的勇气在我眼里也不再那么闪耀了。或许,我对斯嘉丽并不是那么讨厌,而是好生气,怒其不争又或是替她遗憾吧。

至于让我号啕大哭的原因,应该就是玫兰妮了吧,她的死太沉重、太压抑、太让人无法接受。从大部分的描述来说,她不是我会想要成为的那种女性,柔弱、隐忍、盲目地忠诚,但她的确是全书中我最喜爱也最敬佩的角色。

她温柔的外表下是所有人都敌不过的勇敢,适时的沉默中是真正明白和体谅别人的睿智,义无反顾的信任里是斯嘉丽永远无法理解的善良……她不仅是一个高尚的女性,更是一种信仰。或许正是因为玫兰妮的思想太过纯洁、人格太过高尚,反而缺少了斯嘉丽那种真实的可爱。但这不妨碍她成为所有人内心深处的依恋和背后最大的支持。

玫兰妮和斯嘉丽之间的感情,甚至像一个任性的女儿和母亲之间的斗争与融合。也许作者在写玫兰妮的时候,心里想着的也是一个美好的母亲的形象吧。战乱的年代,可以没有斯嘉丽这样浴火重生的“凤凰”,但不能没有玫兰妮这样让能够让更多人能够心怀希望、相信美好的存在吧。

爱情当然是本书的主线,但无论是作为斯嘉丽长久以来梦想的卫希礼,还是爱斯嘉丽爱到极致并且充满魅力的瑞特,最后都好像成了牺牲品。我无比热爱happyending,但这一次真希望瑞特不要回来了。被爱着的时候不懂得珍惜,无论是玫兰妮还是瑞特,斯嘉丽都要等到失去以后才知道后悔。她永远都在向前看,却麻木得不知道自己已经拥有多少。这种无法回到过去的痛苦,才能让一个人真正成长。才能让她不是为了麻痹自己而说出那句“Tomorrowisanotherday.”

一百多章的小说我看了两三个月,情节扣人心弦以至于我甚至做梦都会梦到小说中的场景。关于战争、政治甚至经商的很多描绘都值得玩味,可以说是一本人性教科书了吧。

《飘》名著读后感 篇7

这应该是我看得最长的一本书了,不知道等书买来会有多厚,没准还有点小小成就感。也许是因为在地铁上看的有些总不是很深刻。

一直觉的玫兰妮是能感觉到阿西礼和斯佳丽之间模糊的暧昧关系(而不是斯佳丽认为她其实都不知道,安详的走了),只是她不愿相信也绝不能接受这样的事实!她有颗纯净而善良的心,能发现所有人好的一面但绝不是傻人有傻福傻人,傻人只有被欺负并偶尔获得同情的命(感觉傻人是并不知道损害了自己的利益),而玫兰妮是被人敬仰的,她愿意在自己也困难的时候去资助每位流浪汉,宽恕很多人的过错缺点!但触碰名誉底线时她可以像个战士义无反顾的捍卫尊严,即使粉身碎骨!她睿智知道丈夫懦弱但从未提起直到死!标准的贵族上等人

阿西礼,不懂他烦恼不能振作的点!也没能清晰认识这个人物角色,说他还停留在旧社会,但他说即便南方战胜了,他一样要解放黑奴。说他懦弱,但却没那怕死,参军被抓不妥协,加入三K党,惩戒罪犯!他懦弱的点在什么地方没想明白

瑞特比较喜欢这个人物,敢爱敢恨,敢做敢当,刚毅果断!挑战世俗中的虚伪,欢迎所有的真实,keep real。

《飘》名著读后感 篇8

终于把这部爱情巨著读完了。但是斯嘉丽的身影一直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这是一部以美国南北战争为背景的感人至深的悲壮的爱情故事。小说的四位主人公都刻画的惟妙惟肖,深入人心。斯嘉丽勇敢坚强、敢爱敢恨,活泼可爱,却又自私冷酷,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瑞特玩世不恭、放荡不羁,却始终爱着斯嘉丽,对斯嘉丽不离不弃。阿希礼是一位优雅的绅士,善良勇敢,却又多愁善感,仿佛是为旧时代而感伤的诗人。媚兰妮身材娇小,却有这圣母一般的菩萨心肠,她一直都在爱着保护着斯嘉丽,直至生命的尽头。斯嘉丽用尽一生都在爱阿希礼,最后却发现自己的爱都是幻想,她并不了解阿希礼,她爱的人是瑞特。可是瑞特的爱已经被她消磨殆尽。正如她所说的,如果她能够了解阿希礼,她不会爱上他,如果她能够了解瑞特,也不会失去他。

然而这部书还有许多值得思考的东西。关于斯嘉丽,虽然她爱慕虚荣,自私,贪得无厌,但是我依然爱她。斯嘉丽是多么勇敢,生活的艰难痛苦、战争与别离都无法摧残她。她爱她的庄园和家人胜过她的生命,为了保护她的庄园她不惜与自己不爱的人结婚,为了保护他的家人,她开枪打死了一个美国士兵。母亲去世后,她幼小的肩膀上吃进了不少苦头,人也变得更加成熟。她不怕城里人对她的议论,把工厂经营的有声有色。斯嘉丽的勇敢坚强真的令人钦佩。女儿美蓝死后,瑞特已经被彻底摧垮,而梅兰尼的离世也让阿希礼一蹶不振。而斯嘉丽却没有垮台,她的坚强程度胜过这两个男人。同时,斯嘉丽又信守承诺,从最初答应阿希礼照顾梅兰尼,到答应梅兰尼照顾阿希礼和小博。当北方军官扫荡庄园时,她又镇定的要求军队把丈夫的军刀留下来,并赢得了中士的尊敬。我爱斯嘉丽身上的这些美德,并表示由衷的敬佩。

关于梅兰尼,她虽身材娇小,体弱多病。却有着圣母一般的慈悲心肠,通情达理,真诚待人,勇敢公正。她就像斯嘉丽的剑和盾一样保护着斯嘉丽。当人们对斯嘉丽议论纷纷时,是她为斯嘉丽解围,批评那些忘恩负义,无事生非。梅兰尼是多么善良体贴,全县的人都喜欢她,是她的朋友。她与斯嘉丽不同,她仁慈个善,待人平等,就像斯嘉丽的母亲一样。我对梅兰尼也是很敬佩,敬佩她那圣母般纯洁的心灵。

关于瑞特,他放荡不羁,处事圆滑,不屑于他人的评价。他与阿希礼都看到了南北战争是一场必输的战争,他敢于向那些满腹报国热血的南方人说出真话,并通过穿越战火线投机赚钱。他周济被人们讨厌的妓女,并用秒计拯救了亚特兰大的3k党员。瑞特始终对斯嘉丽不离不弃,保护着她直至对她爱情的耗尽。我也很喜欢瑞特,也为他和斯嘉丽的爱情悲剧感到惋惜。也为他痛失爱女而伤心。

关于阿希礼,这个斯嘉丽用尽一生去爱护的男人,他少年时俊朗阳光的气质深深吸引了斯嘉丽,然而阿希礼与她终究不是同一个世界的人。他仿佛是一位忧郁的诗人,一心怀念童年生活的那片净土,南方的投降使他萎靡不振,他一直都在为逝去的时代而感伤。然而我们能说他不勇敢吗?他明知是一场必输的战役,也选择了参战。即使在俘虏营里也不背叛自己的国家,他还与弗兰克参加了3k党,身负重伤。在雇佣囚犯上,他因坚持雇佣自由黑奴而与斯嘉丽发生争执。正如瑞特所说,他是一位身正的绅士,只不够是难以适应当下的时代。

关于战争,虽然书中曾描写了南方的士兵、南方的乡亲父老对自己的家园是多么忠诚,对他们伟大的事业的热衷。无论是活泼勇敢的小伙子,还是年过七旬的老人,都以参战为荣,然而战争的结果却使这些人妻离子散,阴阳两隔。这场战争必定是以北方的胜利而告终的。北方有先进的舰队与武器,南方只有棉花,落后的装备。南方的种植园经济已经阻碍了北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将这种之约因素铲除已是大势可趋。虽然南方的种植园文明历史悠久,但它终将被资本主义推翻,尽管这种方式残忍至极,这种野蛮的逐利主义终将取代南方人固有的道德操守。这也是向来遵循传统道义的阿希礼无法适应这种变化的原因。

关于黑奴,我也把这本书与《汤姆叔叔的小屋》进行对比,曾经我也一心希望黑人奴隶能获得自由。但是当看到黑人侮辱白人女人时,也感到愤恨,看到塔拉庄园那忘恩负义的监工时也感到厌恶。当然我也爱斯嘉丽善良尽职尽责的黑妈妈和管家波克。最终我还是想到人皆平等,无论肤色与种族都行受到同样的教育,享有同等权利和法律效力。

最后,我想说的是无论我们经历了什么,都要向斯嘉丽一样,勇敢的站起来,afterall,tomorrowisanotherday!

《飘》名著读后感 篇9

坐在书桌上,映着月色,打开一本旷世绝作,在玛格丽特·米切尔的文字中,走入美国的南北战争,走入《飘》的世界……

《飘》讲述了一个发生在美国内战时期的故事。内战发生以前,美国南部以种植园经济为主。女主人公斯佳丽便是出生在富裕种植家庭的骄傲公主。

十六岁时,斯佳丽爱上了邻居阿希礼,可阿希礼却不顾斯佳丽的大胆表白,和表妹玫兰妮结婚。斯佳丽一气之下嫁给了玫兰妮的哥哥查尔斯。不就,战争爆发,所有南方的青年都去参军了。两个月后,查尔斯在军营中去世了,年纪轻轻的斯佳丽成了寡妇,为了让女儿心情好一些,埃伦让斯佳丽去亚特兰大。战争达到了亚特兰大,斯佳丽带着快要临盆的玫兰妮坐着瑞特的车回到了塔拉庄园,可塔拉早已变得一穷二白。斯佳丽的母亲埃伦刚刚去世,而父亲因为悲伤而变的神志不清。在这样的情况下,斯佳丽带领家庭度过一个又一个难关。后来为了家庭富裕,她违心嫁给了自己妹妹的男朋友费兰克,成为木材中的佼佼者。有一次,为了个斯佳丽报仇,费兰克死在抢下。而一直深爱斯佳丽的瑞特不敢再等,最终和斯佳丽喜结连理。但最终因小女儿的夭折和一直没得到斯佳丽的心,最终离开了她。

斯佳丽,一个猫一样的女性,她坚强、执着。当塔拉被烧得只剩棉花时,她不再是以前那个小姐,她亲自带领妹妹下田种植,用她的能力,成为了这个家的唯一支柱。她贪心、贪钱、冷漠。可这些词用在她身上却是可爱的。

美国内战四年,南北方回异的政见导致他们分裂。这本小说也同时让读者看到了战争的硝烟给普通百姓带来的无尽痛苦。

19世纪的美国南方,上流社对妇女的要求是苛刻的。在男人面前,女人必须要表现的软弱无助。出嫁之前必须是家里的乖乖女,出嫁后要成为相夫教子的典范。谁要是走出家庭,撇开丈夫在社会上崭露头角,那就是离经叛道的行为。而斯佳丽·奥哈拉对这一切嗤之以鼻,对所有的一切发起了义无反顾的挑战。

面对困难,斯佳丽没有自暴自弃、怨天尤人,也没有绝望气馁、得过且过,没有沉溺在过去的美好时光里,他曾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让塔拉生存下去。他放下小姐架子,外出向邻居借粮食和种子,甚至杀了一个前来家里盗窃的北方士兵。他屈尊向瑞特求助,嫁给妹妹的男朋友,参与费兰克的生意,最后还成为了一个精明成功的生意人。虽然斯佳丽的挣钱行为不可取,但她的目的却是为了全家人不在挨饿,为了塔拉不落入别有用心的人手里。斯佳丽强烈的责任感和不畏困难、想尽办法克服困难的勇气着实令人佩服,她站在塔拉庄园的红土上大声宣誓:“从此之后,我发誓,不再让自己和全家人挨饿!”他把母亲的天鹅绒窗帘改成裙子,决心征服世界,让那些欺负他们、冷眼看他们的人刮目相看。因为她斯佳丽,是塔拉庄园的大姐,他要照顾爸爸和两个妹妹。父亲曾说过,凡是身上流着一滴爱尔兰人的血,他们就一定会热爱土地。

当瑞特离开她的时候,她心里的蓝图再次被残酷的现实撕碎,她伤心、难过,但没有耍赖、撒泼,而是坚强的接受的这一事实。“等明天回到塔拉庄园在考虑这一切吧,到那时候我就能够忍受了。我明天会想出办法重新得到他的。不管怎么说,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

“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这是斯佳丽屡试不败的法宝。是呀,过去的已经过去,不管遭遇了什么不幸和挫折,这都已经成为历史了。明天又是新的一天了,明天会带来新的希望。只要付出自己的努力,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明天的一切都会好起来!

《飘》名著读后感 篇10

怎么说呢,一开始是特别讨厌斯佳丽的,讨厌她虚荣,自私,玩弄感情,目空无人。可是看着看着,就像瑞特对斯佳丽说的那样,有好多事,因为历来都是那样的,所以照着做,虽然没有坏处,但是因为这个规矩,就是受不了这个荒唐事。好像找到了自己的影子。再看着看着,对斯佳丽好像没有那么严恶了,看到了她独立,坚强,努力与现实斗争的一面。就在这一面覆盖我的思维的时候,作者的精明之处,就是通过周围人物的刻画,只是轻轻一点,让我们发现,哦,我们好像都中了斯佳丽的圈套。周围的人并不是像我们一直所看到的斯佳丽眼中那样的,而是我们一直在她的眼光带领下看事物,忽略了其他人的好,跟着斯佳丽一起批评别人的愚蠢的顽固。我们反而好像变成了斯佳丽所讨厌的那种人。再到最后,看清了斯佳丽的力量,勇敢,看清了她的愚昧,不堪,反而不再带着批判的眼光去审视她,反而好像看清了我们自己。我觉得这是作者最有魅力的地方,好像拿着一个催眠的吊钟,带着我们走完了这一路,像做梦一样。文中还有许多生动的描写,不仅仅只是如临其境这么简单,而是好像那个着急的人,慌张的人,是我们自己。如此生动,令人佩服。文中多次提到了北方解放黑奴的人对黑奴的态度,这让我明白了好像并不是像以前看到的这场战争是为了正义,奴隶主都那么可恶,而解放他们的人是多么高尚,这一点特别重要。总的来说,这本书是一本给人力量,甚至有点可以说是指引方向的一本书,让人心灵震撼。

《飘》名著读后感 篇11

《飘》是一部我很久以前就想读的小说,以前曾经看过电影的片断,因为时间太长,已经支离破碎了,早些时候前我父亲买回了这本书,我终于读到了原著,于是我一字一句的认真的读着,这是美国小说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发表的惟一一部小说。

故事的主人公是美国南部塔拉庄园的庄园主的长女——斯佳丽·奥哈拉小姐,小说首要讲她从15岁到28岁所历程的一切,这是1个非常漂亮的女孩,只是她从不想用脑子思考,在我们看来显得有部分笨,但她并不蠢,她了解自我想要什么,然后用心去争取,只是因为她不太用脑子思考,又十分的任性,另外也不中意学习,往往只看到表面,而看不到事的本质,使得她从一开始就使自我迷失了方向,当她真正思考了解这一切时,她却已经流失了她所拥有的一切。

我很为斯佳丽感到惋惜,他们原本应该是天生的一对,就因为斯佳丽没有从她那个爱阿希礼的梦中早些醒来,使她流失了她的最爱。我对斯佳丽的总结是:她很精明、有坚强的毅力、有顽强的斗志、有反抗的精神、有勇气和自我的命运抗争,缺点是:固执、任性,她不是1个好妈妈,没有很好的照看自我的小孩,实际她也是1个小孩;她因为太年轻了,始终看不透事的本质,不中意思考,而这些则注定她悲剧的一再产生。

斯佳丽的悲剧告诉我们,要珍惜你所拥有的,不用对不实际的东西抱有幻想,到头来,你什么也得不到,就象玫兰妮临终时对斯佳丽所说的,“好好对待瑞特,他是真心爱你的。”yjS21.cOM

一本好书不仅可令看到里面凄美的爱情故事,还可令看到当时美国上流社会的社交方式,以及他们的礼仪,还有当时美国战争年代群众的处境,每一处都刻画得淋漓尽致,当我们为主人公忧伤快乐兴奋之余,也能够从她身上看到我们自我的影子,好书真的可令给人以启迪。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