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传统节日作文14篇

10-17

写作文是激励学生自我成长和展现个性的推动力,它也是提高综合能力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你是否在为作文题目而感到苦恼呢?接下来,我将为您分享一种名为“描写传统节日作文”的写作方法。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请不吝惜地与身边的朋友分享!

描写传统节日作文(篇1)

自古就有句名言:”月圆人团圆”,就是这句话更适合用在中秋节,所以每年的中秋节都会办一些有关中秋节的活动、或跟家人一起烤肉、赏月、吃月饼以及柚子。

今年中秋节我就跟全家人和爸爸的同事一起计划烤肉和赏月,到了傍晚四点多我们去爸爸的同事老家烤肉。我吃了玉米、肉片、吐司、蛤蜊………但我觉得我吃的蛤蜊味道有点腥,所以我没吃很多蛤蜊,我边吃东西,边赏月,我发现今天的月亮不是很圆,但是很亮耶。

今天大家还看了电影呢!因为爸爸的同事有带大大白布、投影机和笔记型电脑,所以大家才可以看电影,就跟学校的投影机一样,我们看了小飞侠的片子。在看电影时有点冷,因为在户外晚上露水重寒意浓,我们都挤在一起取暖,在看电影时大家都目不转睛的盯者白布幕看,有时笑,有时惊讶,有时伤心,有时生气,大家都有者喜、怒、哀、乐的表情。

最后大家在看电影时我们几个小朋友都在玩牌,我们规定输的弹耳朵一下,弹得最多下好像是梅霞,但是我们都轻轻弹,所以不会很痛却很有趣。

我希望每年的中秋节都可以去烤肉,而且玩的很开心。

描写传统节日作文(篇2)

你知道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节日三月三吗?每年农历三月初三便是三月三,三月三别称上巳节,是我国古代举行祓除畔浴中最重要的一天,也是南方家乡的传统习俗。

而关于三月三的由来,有一段悠久的历史。传说最广的就是刘三姐的故事:壮族歌仙刘三姐经常编曲山歌来歌颂劳动和爱情,并且还用山歌来揭露财主们的罪恶。相传有一年的三月初三,刘三姐上山砍柴时,财主派人砍断山藤,使她坠崖身亡。后人为了纪念她,从每年三月初三起聚会歌唱,连唱三天三夜。宋元以后,同时变成了女儿节;到了清代,在三月初三的时候,人们还会举行成千上万人参加的大型活动。还有纪念轩辕黄帝的诞辰,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兰汤辟邪的巫术活动等说法。

我的家乡位于湖南邵阳,在三月三流传下来的习俗有吃鸡蛋。这可不是吃普通的水煮蛋,而是荠菜煮鸡蛋。荠菜又称地菜、田儿菜等,是生长在田头地角的一种鲜香可口、营养丰富的一种野菜,而且春食荠菜也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传统习俗。还有吃鸡蛋的数量只能成单不可成双,煮出的鸡蛋的蛋黄与蛋白的间隔层处的蛋黄应该是深紫色或褐深色等规矩。

三月三,你有吃荠菜煮鸡蛋吗?

描写传统节日作文(篇3)

咱们的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渊远流长。这天,我要向大家介绍的就是传统文化——剪纸啦!

剪纸的种类有很多,比如:窗花、喜花、礼花、鞋花、门筏、湾州布影、斗香花、剪纸团花、剪纸旗幡、剪纸汉字、剪纸图画等等。我次就只介绍介绍剪纸图画、剪纸汉字和剪纸旗幡。

剪纸图画就是在一张纸上剪出一副画来。你先看看这幅“书生”,然后上方有一位正在拿着书在读的先生,一看他的样貌就是一位书生;再看看这幅“凤凰戏牡丹”,上方有一只凤凰在一朵牡丹上玩耍,活像一个小孩在玩耍……

剪纸汉字也是先拿出一张纸,然后在上方剪出一些汉字,还能够剪艺术字呢!我也以前剪过,十分的漂亮,不信,你自我试试!你看了准会说很好看,因为这是以前传下来的吗!

剪纸旗幡我也做过,(是照自我的方式做的)我先拿来一条1分米的棍子,然后再拿来一张纸,吧之间成一个三角形的形状,(自我看一下该剪多大)最后再把纸粘上去。就做成了,你试试吧!

中国还有很多传统文化,比如:书法、刺绣等等。怎样样,咱们中国是不是有很多传统文化?

描写传统节日作文(篇4)

我的家乡在舒城,我们这里每到腊月底,家家户户都要做圆子。吃圆子是我们这过年的传统习俗。正月里来客人,圆子是必上的一道菜。过年吃圆子,象征着团团圆圆。

圆子的主料是糯米,配料是肉、生姜、大蒜、盐和生抽。先将肉、生姜、大蒜分别切碎备用。然后将糯米做成饭,再把备用的配料放到糯米里一起搅拌,直到全部搅拌均匀。准备工作做好后,就开始做圆子了。先将搅拌好的糯米饭捏出一个个乒乓球状的剂子。再搓圆一点,越圆越好。可是我搓第一个圆子的时候,我的手一下子就被粘住了。奶奶说要沾点油放在手上,我蘸了点油,果然不沾手,不一会儿我们就做了一大盘,我也做了十几个,一共做了四五十个。

圆子做完了,我们就开始炸了,先把油放在锅里,然后等油开了,再把做好的圆子放进去,直到圆子浮上来,说明圆子熟了。开锅了,第一锅圆子端上来啦,个个都是金黄金黄的,我和妹妹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就吃,刚炸的圆子外表虽然有点硬,可里面是软软的,越嚼越香,不一会儿一锅圆子就吃光了。剩下的圆子我们密封放冰箱,啥时候想吃就取一盘,蒸热了就能吃了。

做圆子、吃圆子,我们感觉到了过年的味道。

描写传统节日作文(篇5)

想起去年春节,妈妈教我包饺子的时候,这是我最印象深刻的一件事。

我刚在做着甜甜的美梦,就被阵阵鞭炮声吵醒了。于是我起床来到客厅,发现妈妈正在包饺子。我走过去对妈妈说:“妈妈,我也想学包饺子!”妈妈包了一个胖嘟嘟的饺子给我看。于是,我也照着妈妈的步骤做了一遍,这饺子鼓鼓的,感觉就要爆开了一样。我把它拿起来,“哎呀~”饺子爆了,弄的我一手都是馅。我生气地坐到沙发上,像一个泄了气的皮球。

妈妈走过来,对我说:“怎么了?”我生气的说:“为什么我总是包不好?”妈妈说:“没关系,做事要有耐心,我们再来学一遍吧!”

“好呀!”我开心地喊到。妈妈接着说:“首先,你拿出一张饺子皮,再用勺子舀上刚好的饺子馅,再在饺子皮的周围沾一点水,最后再把它合起来轻轻捏好,一个饺子就完成了。这次,我听得津津有味,没到一个小时盘子里就堆成了饺子山,我还在其中一个饺子里放了金币,看谁那么幸运能吃到它。

“饺子蒸好了!”妈妈边说边端出来一盘热气腾腾的饺子,我赶快跑到餐厅云吃饺子,夹起一个大饺子,一口咬下去,汤汁都爆出来了。甜津津的,原来是姐姐包的糖果饺子,祝我以后每天甜甜蜜蜜。

春节不仅能给我带来欢乐,还能给我带来甜蜜和温暖。

描写传统节日作文(篇6)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今天是4月5日——清明节。清明节又叫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二为一。清明节的习俗有踏青、植树、放风筝、扫墓祭祖、插柳、拔河、荡秋千等活动。

清明节人们都要放风筝,寓意放走“晦气”交上好运,达到“消灾消难”的目的。我家也不例外,午饭后,我、妹妹、爸爸和妈妈一起开车来到金仓湖公园放风筝。今天来金仓湖公园放风筝的人可真不少,他们有的三个一群,五个一伙。我抬头仰望天空,蓝蓝的天空早已被各种各样的风筝给占满了:有长长的弯来绕去的蜈蚣风筝,有在天空中自由翱翔的雄鹰风筝,有胖墩墩扭来扭去的QQ风筝,还有卖萌可爱的HelloKitty风筝……看到如此热闹的场面,我和妹妹也都迫不及待地要开始放我们的雄鹰风筝了。我一手拿着线轴往前跑,一边对妹妹说:“我数321,你用力把风筝往空中抛。”“321,放。”我大声说道。妹妹一松手雄鹰风筝就“呼”地一下子飞了起来。由于今天放风筝的人很多,所以呢,事故也频频出现。正当我们的雄鹰风筝自由自地在天空中翱翔时,另一只雄鹰风筝往我们的雄鹰风筝飞来,我毫不犹豫操纵我们的雄鹰风筝去迎战。我开门见山上来就给它一翅膀,它也不例外,虽然被拍的差点坠下去,但是马上又回过神来,它又用爪子抓我,我立即操纵我们的风筝,躲开了。经过一系列的战头,最终两只雄鹰风筝还是非常友好的在空中相处……

时间过得真快!天色渐渐暗了下来,我和妹妹有些不情愿地收起了雄鹰风筝,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金仓湖公园。

我喜欢过清明节!

描写传统节日作文(篇7)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在爆竹声中我们送走了鼠年,迎来了牛年。春节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节日。每家每户都张灯结彩,每当到了春节大街小巷都喜气洋洋,我们家也买了一些年货。

早上的时候,爸爸和我买了一堆春联搬到了家里,然后,我就去拿毛笔,我写了上联:欢声笑语贺新春,下联:欢聚一堂迎新年。横批:阖家欢乐!最后我写了一个福字,爸爸说:“福倒过来吧!我问:“为什么呢”?爸爸说:“福到了你知道吗?”“我知道了”我认真地说。我用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去年的春联给撕了。又把我刚刚写的春联给粘上去,“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说得真是没错。

下午,我和爸爸弄零食糕点,妈妈准备年夜饭。

傍晚,我和爸爸都很期待妈妈做的年夜饭,有四喜丸子、红烧肉、油淋白菜、牛排、羊肉串、羊汤、蒜蓉生蚝、佛跳墙,还有我最喜欢的粉丝蒸鲍鱼。我向爸爸妈妈敬了一杯果汁,感谢他们对我的养育之恩!吃完饭年夜饭,爸爸和妈妈都给我了大红包,我数了数,有两千块人民币耶,发了、发了!我变成了大富翁了!我奶奶曾说过,红包放到枕头底下能驱散妖魔鬼怪。所以我把红包放在枕头底下。

后来我和爸爸妈妈打开电视机,准备一起看春晚,春晚的节目可真多啊,有精彩歌舞表演、爆笑小品、相声,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欢乐。

今年的春节过得可真快乐啊!

描写传统节日作文(篇8)

端午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国人都很重视这个节日,我对端午节更是记忆犹新,因为我舅舅生日就在端午节那一天。

端午节是农历的五月初五,关于端午节还有一个传说呢。当时秦王邀请楚怀王到秦国商讨国事,屈原看破了秦王的阴谋,赶快告诉楚怀王不可大意,可出人意料的是楚怀王不但不听劝,还把屈原赶出自己的地盘郢城。结果楚怀王因为不听屈原的话,一到秦国就被囚禁起立,后来客死秦国。没过多久秦军攻占了郢城。流放在外的屈原听到这个噩耗,万念俱灰,仰天长叹一声跳入滚滚激流的泊罗江。让我想起:“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首诗中的悲愤。

屈原投江自尽后,岸上的渔民和百姓们无比惋惜,立刻划着小船去打捞屈原,可是没有找到。百姓们纷纷拿来饭团,鸡蛋等食物扔到河里,希望鱼虾水怪们不要吃屈原的身体,更有人往水里倒雄黄酒驱赶河兽。众人划船救屈原演变成现在的赛龙船。后来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吃粽子·喝雄黄酒,挂艾叶 赛龙舟这些习俗来纪念屈原。

端午节的这些习俗中,我最感兴趣的是包粽子,去年跟奶奶一起包粽子让我回味无比。首先,奶奶已经准备好粽叶和圆溜溜的糯米,奶奶说:“先挑两片粽叶,把光滑的面朝上,在距离叶柄三分之一处用手将叶子凹成漏斗状,漏斗下面一定要紧密,不然会漏米。”听完奶奶的话我跃跃欲试想做自己第一个粽子。我按奶奶的方法去做,先把粽叶做成漏斗的形状,然后把糯米放进去,我学着奶奶的动作捏来捏去,可是,糯米像调皮的小孩一样和我玩游戏,我捏左边它往右边,我捏右边它又往左边跑,真淘气!最后绑绳子的时候,糯米居然从下面悄悄的溜走了,真扫兴。我决定重新再做!我再次装上糯米,这次我把小米粒们看得死死的,捏得紧紧的,再用绳子五花大绑的缠起来。哈哈,终于成功啦!

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粽子的清香缓缓的从锅里飘出来,闻到香味,馋的我口水都要流出来了,粽子一出锅,我就迫不及待的拿了一个,拨开粽叶,露出白白胖胖的小粽子,我沾了一点白糖,咬了一口,美味极了!清香可口,甜而不腻。

我很喜欢端午节,更喜欢和家人们一起包粽子。

描写传统节日作文(篇9)

三月三是清明节,同时也是壮族的歌节。作为清明节是受汉族的影响。但也有的壮人在三月十三、十四、二十六过清明节扫墓的,与汉族大不相同。壮人对祭扫十分看重,届时全家出动,带上五色板、肉、香烛、纸幡到祖先坟上去供,行拜礼。山野间不时传来鞭炮声,久久不绝于耳,山岗上,林篁间,白色的魂幡在坟顶的竹竿上飘动,造成了一种神秘肃穆的气氛。壮族风俗,供品必须在野外吃掉,也有的地方扔掉不吃,迷信认为,带回家会招鬼进门。

不少地方的祭扫的同时,还要举行盛大的歌圩,是为三月三歌节。近年广西壮族自治区把这一天定为壮族的节日。1984年在南宁举行了首届歌节,700多名来自各县的歌手登台献艺,使三月的邕城成了歌舞的海洋。连外国友人也远渡重洋与壮人同享节日的欢乐。这期间,常伴有祭神、打醮等迷信活动,然而更吸引人的则是抢花炮、演戏、杂技、武术表演、舞彩龙、舞彩凤、唱采茶擂台赛诗等多彩丰富的文娱活动,近年还添加了演新戏、放电影、球赛等。不过青年男女们的注重力大多不在这方面,而是在如何通过歌圩找到中意的伴侣。

描写传统节日作文(篇10)

8月15日是中国最古老的传统节日之一——中秋节。

中秋节,我妈妈总是做又大又圆的月饼给全家人吃。当然,今年也不例外。我站在旁边,看着妈妈娴熟的技术。过了一会儿,妈妈像变魔术一样把一大盘圆圆的月饼放在桌子上。我羡慕地看着妈妈说:“妈妈,你真了不起!你能教我怎么做月饼吗?”我妈笑着对我点点头说:“我教你怎么做一个简单的冰月饼!”妈妈先戴上手套,然后把事先准备好的月饼皮均匀分成几个小份。然后,她用手掌把每个部位都磨圆,然后用擀面杖把每个小球都卷成一个圆皮。把馅包在皮里后,她把馅放进磨具里挤一挤,就完成了一个小冰皮的圆形月饼。

我试着按照我妈妈教我的方式一遍又一遍地做这件事。终于,每一次努力都有回报,我做了漂亮的冰月饼。我把月饼端上桌的时候,大家都夸我是个能帮助大人的好孩子。

吃完月饼,大家去阳台赏月。月亮像一个玉盘挂在夜空中。明亮顽皮的星星向我眨着眼睛。我妈对我说:“满月和月饼代表团圆!”看着这一轮明月,我想:嫦娥仙女什么时候能和后羿团聚?她和玉兔在月宫不会寂寞吗?吴灿刚什么时候砍倒桂花树的?有趣的想法涌出脑海,漆黑的夜景让我不停的思考…

这个中秋节让我觉得很有趣。不仅学会了做冰月饼,还和家人聚在一起吃月饼赏月,开心极了!

描写传统节日作文(篇11)

我们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历史文明,其中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春节在中华文化的历史长河里显得尤为重要,这是我们中国人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当然也是小孩子们最喜欢的节日。因为在春节临近的前一天晚上,大人们称那天为“除夕”,小朋友会在这一天晚上得到许多压岁钱。关于这一天,爷爷给我讲了这么一个有趣的传说……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个叫“崇”的怪物,经常在大年三十晚上熄灯的时候,从窗户外爬到屋子里来,偷偷地摸每个孩子的头。被“崇”这个怪物摸过头的孩子,会在第二天起来时,突然高烧不止,很容易被“烧”成小傻子,他们的父母急得直跺脚,害怕的呜呜叫。

但是,有这么一户聪明的人家,在孩子晚上睡觉时,都会拿出八个铜钱装进早就写好了“福”字的红袋子里,悄悄地放在孩子睡觉的枕头下,然后静静地陪他们度过这样一个危险的夜晚。孩子们玩累了,都会安静地上床睡觉,这时候,怪物“崇”来了,它正想摸孩子的头,突然,一道金光闪过,“崇”吓得赶紧逃跑不敢过来,原来,是八个铜钱变成的“八仙”在帮助孩子赶走“崇”。孩子们平安了,大人们也放心了,从此以后,便惭惭形成了现在我们所说的“守岁”。

听爷爷讲完这个故事,我心想:真的会有“崇”吗?就在我奇思妙想的时候,奶奶和妈妈已经做好了年夜饭,正招呼大家说:“吃年夜饭了!”我们赶紧往餐桌上跑去,哇!总共有二十几道菜,大人们看着我们几个小朋友狼吞虎咽地吃相,一个个都被逗得哈哈大笑,前俯后仰地合不扰嘴,我们一家人有说有笑地吃着、聊着,客厅的电视里播放着春节联欢晚会的精彩节目,在这个万家团圆的喜庆节日里,我们和家人们一起,迎接崭新的一天,也将迎来丰收的一年。

那一天,是我最快乐的一天!

描写传统节日作文(篇12)

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深厚,魅力无限,传承数千年,迄今这些文化精粹仍然绽放出异常绚烂的光彩。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有着世界级的文化精粹,为世界绚丽文化宝库增添光彩,弘扬了人类文明的历史,优秀文化的魅力。

在中国传统节日很多,而且每个节日均有不同的意义与魅力。例如,春节,这是举国上下最为隆重的节日之一,在辞旧迎新的基础上迎接新春的到来,各地以不同的习俗方式表示着庆典,文化元素镶嵌其中,展示出中华民族独特节日的魅力。这个节日参与人口众多,也是世界级的大型庆典活动之一,有中华儿女栖息的地方,就会有新春佳节的活动。其次,是清明节,这是一个特殊的节日,借以缅怀祖先,怀念已故的亲人,怀念烈士为中心的祭祀性活动。在节日中人们要给过世的亲人扫墓上坟填土,给过世的亡灵寄送冥府王宫使用的钱财,真诚期盼天堂中的亲人过的更好,更为理想;再者如端午节,这是大型的爱国主义活动,人们以传统故事为梗概,以不同的形式祭奠二千多年前的爱国诗人屈原为中心主题,渲染爱国诗人屈原的爱国情操,激情涌现,爱国爱家,愿以自己的生命为代价去呵护祖国的尊严与稳固。各地以划龙舟,吃糯米粽子为主线开展形式多样的祭祀庆典活动,有声有色,花样繁多,这种活动一直延续了几千年,经久不衰,而且演化出新的韵味,展示着中华民族的风采与面貌。中秋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仅次于春节的一种大型群众性活动,形式隆重而热烈。百姓在金秋硕果累累的时节,稻谷,果蔬漂香之际,举办形式各异的庆贺活动,把丰收的硕果摆在供桌上,敬请天宫的诸神来品尝自己的劳动硕果,其情谊是相当浓郁的,也是丰收的喜悦洋溢在心中的表现。一年的拼搏奋斗,赢得满园的累累硕果,其心情是可以理解的,这样喜悦庆典活动涉及的范围也是可想而知的。这正是,举杯邀明月,天涯共此时。丰收硕果充盈,满心喜悦情更佳的真实写照。还有专门为老年人设置的九九重阳节,这是一个以尊老爱幼为主题而抒发情感的节日,浓郁的节气氛围包裹着老年人,和谐团聚,喜庆之余,让人回味无穷,特殊的节日,标志着中华民族的一种风格与魅力。尊老敬老不是今天才拥有的,而且千百年民族文化积淀而形成的精华乐章,传承着民族团结友爱的气息,是促进国家亲和向上的动力。

中华民族是一个充满激情的民族,蕴含着无限的魅力,悠久的历史文化是民族奋进的标志,象征着伟大民族战胜困难,凝聚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国的黄河、长城……是民族精神的核心力量,神圣的中华大地孕育了伟大的民族。传统的民族节日是万里长江的一朵朵闪光的浪花,凝聚着伟大民族的精华成分。我们要欣赏这些历史悠久的文化元素,我们要继承这个光荣传统,在前进途中挖掘精华的潜在力量,剔除糟粕,弘扬优秀成分,让这种光荣传统世世代代传承下去,促使东方巨龙腾飞的更高更远,把伟大的中华民族推向更高的境界,独具世界鳌头,领先于世界之上。

传统的文化元素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有着无可比拟的强大民族亲和动力,为中华民族勇往直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就是我们伟大民族的英雄气概所在,成功所在。因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风韵是永远不会中断的,犹如滔滔的黄河水自天上而来,向大海喧嚣着奔腾而去,因为,这种势态永远不会静止的,这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文化魅力所在决定的。

描写传统节日作文(篇13)

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包括春节、中秋节、元宵节和端午节……我最喜欢的是喜庆的春节。

每年农历十二月底,人们都会为新年做准备。机场,车站,码头,离家很远的人都忙着回家和亲人团聚。商场里,人来人往,大家都在忙着添新衣服。超市里,无数人忙着准备年货。我们家也很热闹。爷爷在杀鸡杀鱼。奶奶和妈妈正在蒸。我和爸爸在贴春联。

除夕那天,我们全家人坐在一起吃团圆饭。团圆饭真的很丰富:有肉,有鸡,有鱼,有火锅等等。鱼是每年必不可少的。妈妈说鱼比每年都有意义。饭还没吃完,外面就响起了鞭炮声。我们迫不及待地想走到街上,那里到处都是灯光。我们找了一个人少的地方放烟花,看着五彩缤纷的烟花。我很开心,整个场景处处充满了兴奋和喜悦。

我们全家人聚在一起看联欢晚会,电视里有节日的气氛。不知不觉,午夜敲响,我们迎来了新的一年。我们全家人互相祝福。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给了我压岁钱。他们祝我学习进步,好运。祝他们和所有中国人新年快乐!

描写传统节日作文(篇14)

清明是我国的二十四节气之一。由于二十四节气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降雨、物候等方面的.变化,所以古代劳动人民用它安排农事活动。《淮南子?天文训》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按《岁时百问》的说法:“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一到,气温升高,雨量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可见这个节气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的关系。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开展一系列体育活动的的习俗。

直到今天,清明节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亲人的习俗仍很盛行。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