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之路观后感集锦

10-23

写观后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可以从影片的题材与内容来谈感悟。例如,如果是一部爱情片,可以谈谈对爱情的理解和感受;如果是一部科幻片,可以探讨对未来科技和人类命运的思考。其次,可以从影片的剧情与人物塑造来谈感悟。可以谈论自己对于角色的喜爱或厌恶,以及对于剧情的赞赏或批评。还可以谈谈影片给自己带来的启示和思考。最后,可以从影片的视听效果、摄影技巧、音乐配乐等方面来谈感悟。可以谈论自己对于影片的美学享受和艺术鉴赏。综上所述,写观后感需要从多个方面展开思考,抓住核心要点,做到准确、简明扼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希望以上内容可以为您写作观后感提供一些帮助。

复兴之路观后感 篇1

时间:2011年5月5日下午2:30

地点:正义路人民电影院

满怀期待,我走进电影院,现场座无虚席,观众兴高采烈,这让我在期待的同时更加兴奋。

从未见过如此庞大的演员阵容,3200名演员共同完成了一部作品,这部大型**舞蹈史诗从1840年鸦片战争至今,艺术地再现了169年的历史画面。全剧以历史时间为脉络,由序曲《我的家园》以及《山河祭》《热血赋》《创业图》《大潮曲》《中华颂》五个章节构成。

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有两个,一个是在《山河祭》中,三四十个穿着白袍大褂的清朝青年脸上沾满鲜血,迈着蹒跚的步伐,眼中饱含热泪,高喊着“还我河山”,随即剪掉了鞭子,剪掉了禁锢了国人三百年来的封建意识,剪掉了对清**最后的幻想,救亡图存,探索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这个在今天看来简单的行为,在当时却是一番思想上的大革命。鸦片战争的失利,使一批进步的中国知识分子认识到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政治制度的重要性,他们抛却了长期以来以“**上国”自居的落后心态,开始向西方探索、学习,企图找到一条自强之路。

其中“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理论启发了一批国人。在探索的过程中,人才付出了鲜血的代价。1898年六君子之死使人们认识到,只有推翻清**,中国才有出路。

一个活着的民族,一个强大的国家,或者一个强大国家的追求,都需要精神力量。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进化历程中,曾经有过无数的辉煌,也曾多次经受各种天灾人祸的考验。尤其是近代百年,更是内忧外患,灾难深重。

但是,无论经受怎样难以想象的磨难,伟大的中华民族总是能够从坎坷中奋起,百折不挠,闯过难关,攀上新的高峰。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形成、发展和继承了中华民族的高尚正气。正是这种精神从历史中支撑和引导着我们。

这一精神的血脉,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在林则徐、谭嗣同、孙中山身上看到了它,在李大钊、方志敏、刘胡兰身上看到了它,在鲁迅、闻一多、朱自清身上看到了它,在雷锋、焦裕禄、王进喜身上看到了它,在许许多多为了民族的生存发展、国家的兴旺发达而牺牲奉献的无名英雄身上看到了它。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爱国主义的内涵必将越来越丰富。在不同时期,其主要表现形式会有所不同:

民族危机时的共赴国难、沙场捐驱,革命斗争中的抛头颅洒热血、为真理献身,和平建设时期的辛勤耕耘、默默奉献,等等。然而,发展之中总有一脉相承,这就是要永远保持民族的自尊、自豪与自信,时刻将祖国的利益和民族的尊严置于首位。这也是《复兴之路》所给予人们的启示。

第二个是在表现新中国抗洪抗震的第四章《大潮曲》中,大屏幕出现的是奔涌而出的洪水,英勇的人民解放军用身体铸就了一堵“新的长城”,为了救回一个落水的孩子,一个战士奋不顾身跳入洪峰中,然而,一个人的力量始终是有限的,于是,更多的解放军战士跳入波涛汹涌的洪水中,一个又一个的战士为了能把这个孩子拖回岸上一点点牺牲了,孩子的母亲拉着解放军战士的手不让他们再牺牲生命了,但是,无私无畏的解放军是坚韧不拔的,哪怕困难再大,也不会放弃。看这里,我的眼睛湿润了,自我牺牲和无限的爱。这不是中国人与生俱来的优良传统吗?他们,和被救孩子没有一点血缘关系的人,在那一刹那,不是亲人,胜是亲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两个事件,两个画面,前一个是为了民族兴亡而探索的爱国主义情操,充满了理性和智慧,而后一个是为了同胞的生命而抗争的人性的光芒,充满了感性和勇气,我想:只要我们这个拥有56个民族的大家庭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是没有什么困难我们战胜不了的,必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复兴之路观后感 篇2

今天我作为学院党校高级班的学员来到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心情激动不已。

“复兴之路”基本陈列通过回顾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陷入半殖民地封建社会深渊的中国各阶级人们在屈辱苦难中奋起抗争,为实现民族复兴进行的种种探索,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光辉历程,充分展示历史和人民怎样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选择了改革开放。这充分说明了历史和人民为什么要始终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鸦片战争始于1840年。帝国主义列强向中国输送了大量鸦片。社会腐败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帝国主义列强趁机入侵中国领土。由于国家的软弱,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割让了许多领土,并赔偿了其他国家大量的白银,使不富裕、不贫穷、不落后的中国变得更加贫穷。当时,这个国家实际上失去了主权,被帝国主义列强所控制。

然而,中国人民始终没有放弃反抗侵略和压迫。革命先辈们前赴后继,时刻没有放弃强国梦想,并毫不犹豫地为此付出牺牲。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日本人占领了中国的大部分领土。灾难来临时,人们开始受到欺凌。最令人震惊和愤怒的是南京大屠杀。日本帝国主义屠杀了30多万中国平民。作为一个中国人,这是一段残酷而愤怒的历史。炎黄子孙们切记——勿忘国耻!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终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站起来了。经过多年的锤炼和洗礼,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不断探索和努力实现共产主义的最终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齐欢呼,一齐努力,一齐行动。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历史事实清楚地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将继续发展、进步,逐步富强起来!

中华民族的发展正面临着难得的历史机遇,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前景已经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继续努力奋斗。

党的正确领导和周边环境的稳定,已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要条件。而这几十年来取得的显著成就是不争的事实:只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此时此刻,作为入党的发展对象,我为自己感到骄傲,同时,我也感到肩上肩负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我要不断丰富自己不受党和人民信任的能力。

复兴之路观后感 篇3

形势与政策课上,老师带领我们观看了为庆祝祖国六十周年华诞的六集大型政论片《复兴之路》,使我们在历史长河中体味祖国的沧桑巨变,体味民族的奋斗历程。我将结合看过的前两集谈谈感想。

第一集的千年巨变,1840~1911年。从第一次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时期,中国社会各阶层的各种探索是本文的主要内容。辛亥革命是一场较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里程碑。

使中国发生历史性巨变,中国人的思想也获得了解放。人们发现,既然两千多年来都被视为奉天承运的“天之子”不过是压在人们心灵上的土偶,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思想不可以被怀疑。不可以被抛弃呢?

此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主革命先驱们在中国近代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然而,辛亥革命是一场不完全的革命。它赶走了一个皇帝。中国仍然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还没有完成。在接下来的几年里,谁能真正让中国人过上有尊严的生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经过怎样的艰难曲折才能找到正确的道路?

第二集,从1912年到1949年,主要讲述辛亥革命后各种力量对中国道路的探索,重点讲述中国共产党新中国的产生、发展、挫折和最终建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由此进入新纪元。

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民的最大感受,但是袁世凯很快就窃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还接受了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1916年,袁世凯终于被打败,但中国仍然处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之下。莽莽神舟,已倒之狂澜待挽;茫茫华夏,中流之抵住伊谁?

20世纪早期的中国已到了国将不国的地步,军阀之间为争权夺位混战不断,百姓生活在兵荒马乱之中……租借和占领区则一如从前,外国人在华特权原封不动,不明战舰仍在中国内河扬威……我不禁慨叹:中国该往何去?这么多主义和思想谁能给中国带来光明!

一幅幅让人痛心的画面,仿佛这一切将我带回那不堪回首的经历。

沉思历史,正视当下,我们如此幸福的生活来之不易!百年巨变,百年光辉历史,铸就了一个民族近百年的梦想,谱写了许多令人难忘的历史画卷!

复兴之路观后感 篇4

数科院二班赵佳宇***

我参观了《复兴之路》展览,回顾了百年来民族斗争和祖国巨变。1840年鸦片战争167年来,中华民族走过了艰难曲折的伟大复兴之路,每一步都流着苦涩的眼泪,每一步都踏着丰富的鲜血。

我在展览中感受最深的是100多年来中华民族不变的梦想和不断探索的伟大历程,也始终国在共产党领导下不断繁荣昌盛的过程。

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近代中国遭受了难以形容的屈辱。尽管孙中山先生向国人发出了“振兴中华”的号召,并在1911年推翻了腐朽的清王朝,但当时的中国并没有彻底消灭封建制度,也没使人民摆脱帝国主义的奴役。中华民族复兴之路仍是一片渺茫。

多少志士仁人为此嗟叹!这种状况直到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后才得以根本改变。在一个积贫积弱的大国进行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建设,尽管付出了很多努力也没有使中国甩掉贫穷落后的帽子,于是,小平同志开创的改革开放新时期从1978年开始起步,中国人民从贫穷走向富裕,全国的生产力得到极大解放,国力大为增强,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力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巨大。

民族复兴的道路在人们的眼中逐渐清晰,进入21世纪,这条伟大的复兴之路更加清晰可见。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始终坚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武装和指导全党。正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才能够正确判断现代中国的社会性质,厘清中国革命的对象、任务、动力、性质和前途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人不是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马克思主义,而是在坚持中发展,于实践中创新,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随时根据新的情况,提出并解决新的问题,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因此,才有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的产生。

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在群众的支持下,中国的历史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洋务运动、戊戌维新运动到辛亥革命,实行了改革路线。只有到了共产党,才能找到正确的前进道路。人民是共产党力量的源泉,是胜利的保证,是历史的主人。

只有共产党自觉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这样,它才有效地唤起人民,并将其团结在自己的周围,使之成为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主体力量。这是任何其他阶级的政治力量从来没有也不能做的事情。

只有真正选择了人民,才会最终被人民所选择。

一个生机勃勃的民族,这也是复兴之路给我们的启示。一个强大的国家需要精神力量。在中华文明几千年的进化历程中,曾经有过无数的辉煌,也曾多次经受各种天灾人祸的考验。

尤其是近代百年,更是内忧外患,灾难深重。但是,无论经受怎样难以想象的磨难,伟大的中华民族总是能够从坎坷中奋起,百折不挠,闯过难关,攀上新的高峰。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形成、发展和继承了中华民族的高尚正气。

正是这种精神支撑和引导着我们走出历史。这一精神的血脉,源远流长,生生不息。然而,发展之中总有一脉相承,这就是要永远保持民族的自尊、自豪与自信,时刻将祖国的利益和民族的尊严置于首位。

可以说,复兴之路事实实证明的,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找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可以看出,复兴之路所证明的,正是中国今天在民族复兴道路上所面临的,必须正确回答和正确选择的根本问题,是要举哪面旗帜、走哪条道路的问题。这与党的十七大所确定的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的主题正好吻合,展览选取各个历史阶段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和事件进行历史重现,讲述了中国从民族觉醒、民族救亡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实行改革开放、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努力奋斗的历史进程。

事实雄辩地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领导中国发展进步的正确道路。

变革的时代留下了的一串串清晰可见的脚印,让我领会到了国富民安的道理,认识到年轻一代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民族复兴的重任。也让我们看到了祖国进步的艰辛历程,也看到了今天中国的强大。我们是祖国的希望。我们要继承先辈的优良传统,更加努力地为祖国服务。

经历了岁月的磨砺和洗涤,中国共产党领导着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共产主义这个最终目标而不断探索着、奋斗着、发展着、前进着,在这个历程中,我们一齐哀悼,一齐欢呼,一齐奋斗,一齐感动。不管我们遇到什么,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将继续发展进步!

的确,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能仅仅是一个口号。振兴,要靠强大的军事防御,要靠全中国人民的智慧,要靠真正的国民素质的说服。要完善政治体制,建立强大的经济体制,具有不可磨灭的文化精神。

作为生活在当下的中国人,我们为国家的繁荣而自豪;我们为我们的精神领袖和伟大民族而自豪。我们应该矢志不渝追寻他们的梦想,承担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责任,用自己的努力为中华民族发展史续写新的篇章。勿忘国耻,以史为鉴。

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起来,继续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复兴之路观后感 篇5

*** 黄润超

《复兴之路》全片包括千年局变、峥嵘岁月、中国新生、伟大转折、世纪跨越、继往开来6集,生动再现了160多年来中国人民为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前赴后继地奋斗追求的历程,清晰地勾画出中华民族从倍遭屈辱、奋起抗争到走向复兴之路。看完《复兴之路》后,我汹涌澎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从100多年前的领土和耻辱的丧失到今天的独立和香港和澳门的成功回归,从1911次革命到中国的重生。从闭关锁国,到今天的改革开放。百年的屈辱和半个世纪的发展繁荣既见证了“落后就要挨打”这样的血的教训。

《复兴之路》用事实证明,只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今天的中国能够取得如此辉煌骄傲的成绩,得益于创造。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便是前无古人的最伟大创造。改革开放是又一个伟大的创举。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家到发达现代的工业化国家,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小康社会,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这些都源于改革开放的创新精神。正如哥德所言:“民族的生命,正在与蓬勃的创造精神。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此,一个人更应有创造精神。我们每个人都渴望成功,如果我们把先辈们“不屈和顽强”“善与挑战逆境”的品质作为我们的精神食粮来磨练自己,并能将其应用在实际生活和学习中去,一定是能够战胜所有的挫折和困难,创造惊人的成绩。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