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的进位加法教案分享15篇

10-24

教师在工作中需要编写教案课件,这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但是编写教案课件并不是一件随便可以做的事情。当老师上课时,他们会按照教案课件来进行教学。为了帮助您,小编为您搜集整理了与“一年级的进位加法教案”相关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同时,希望我的回答可以解决您的问题,请不要忘记收藏起来!

一年级的进位加法教案(篇1)

教学目标:

1、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法,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培养学生的估算能力以及分析与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3、通过生动活泼的练习使学生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4、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我们来复习一下这个单元前面所学的内空

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练习巩固

1、P54第一题,算出各年级参加歌咏比赛的总人数。

2、第二题,小熊家离学校有多少米?

3、第三题,找朋友

4、第四题,用竖式计算

5、第五题,接力赛

6、第六题,淘气套圈

7、第七题

8、第八题,

9、第九题

计算,汇报

独立思考,然后独立完成,说图意,再汇报

先算出各种动物身上的式子的答案。再联线

独立完成,小组内对答案,总结错误,为什么错,小组长汇报

接龙的形式,每组有五人,可增加多一步,小组比赛,左右两组的题目不一样,看哪组最快

运用估算,计算个位上的两个数。

说题意,然后列式计算。

独立思考,然后填写,汇报

先独立思考,说题意,再填写,然后汇报。

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

一年级的进位加法教案(篇2)

教学目标:

1、在问题情境中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通过交流与比较优化出适合于自己的算法。

2、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思维的灵活性。

3、感觉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含义。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智慧小学有许多的课外书,我们来看看其中有些什么书,多少本呢?

说出各种书名与数量。

创设情景,引入学习。

新授

1、最多和最少的分别是什么书,各是多少本?

2、它们合起来又有多少本书呢?求的是什么?

学生先看图,然后再在全班说

对《汪汪东园》和《海底世界》一共多少本进行讲座得到28+4。然后,学生尝试计算

学生可能出现不同的方法。讨论与交流。可以摆小棒、竖式,口算。

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说话能力。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

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

练习巩固

1、试一试,求什么,用什么方法,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解答。

2、P49第一题

3、第二题

4、第三题,口算,限定时间计算

(1)求总数,用加法。列式计算。

(2)写出自己提出的问题的式子(小组内提,小组集体解决)

先圈,然后再算

口算,观察每组式子有何特别之处

独立完成,全班汇报,选两题进行计算过程的口述

培养学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让学生养成多思考的习惯。

反思

利用计数器,使学生形象的理解相同数位上的计算

4、培养学生动手、表达、倾听、思考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理解掌握一种适合他自己的算法。

理解不同算法的算理,尤其是满十进一的运算规律。

一年级的进位加法教案(篇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1、动手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凑十法,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的规律。

2、逐步抽象,促使学生通过思考口算出得数。

3、解答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的方法。

四、教学手段的应用:

1、充分利用主题图。

2、让学生动手摆小棒、。

3、运用口算卡片,使学生熟练地进行计算。

五、教学方法: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

2、观察法、实物操作法。

六、教学思路:

9加几

本节教材开始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口算加法。教材分为两段进行编排,第一段是9加几的口算加法,第二段是用数学。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3课时进行教学。可以安排2课时教学9加几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巩固练习的混合练习。完成练习十七中的习题,可以安排1课时教学用数学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9加几和1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完成练习十八中的习题。

教学例子时,要出现运动会全景挂图,幻灯投影(课件),并用语言描述生龙活虎的比赛场面,吸引学生入场。

教学例题时,要让学生自己摆一摆,使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凑十法的过程,从而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如计算9加速度时,先让学生在左边摆出九根红色小棒,在右边摆3根绿色小棒,然后可以启发学生想:怎样把凑成10?可以多摆几次,边摆边就,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凑十的表象,可以加深学生对凑十法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凑十法。

8、7、6加几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4课时进行教学。可以安排2课时教学8、7、6加几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巩固和混合练习,完成练习十九中的习题。可以安排2课时教学用数学的内容,阈在课堂上练习所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式题,完成练习二十中的习题。

教学例1时,利用学习9加几的基础,要让学生独立用小棒摆出把8凑成10的过程,以加深对凑十法的感性认识。在操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说出用凑十法计算85的口算过程,强化了把凑成10,就把另一个加数分成2和几的认识,为学生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打好基础。

教学例3时,放手让学生独立计算89,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

5、4、3、2加几

这些内容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完成这些计算。教科书第110页复习,复习前面学过的进位加法式题。为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5、4、3、2加几做好准备。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3课时进教学,教学5、4、3、2加几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巩固练习和综合练习,完成练习二十一中的习题。

例1(110页),在57=58=的下面配有教师提出问题的图,意在引导学生用75,85想出得数,使学生初步学会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

例题(第110页)只给出算式。要求学生用学过的8493算出4839的得数,以巩固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小数加大数。

十、总复习

一、复习提要:

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册所学的主要内容。复习工分为五部分:20以内的数;20以内的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认识图形;认识钟表,用数学。

二、教学目标: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有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践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三、教学重难点:

通过总复习,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能有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践问题,全面达到本学期规定的教学目标。

四、教学手段的应用:

1、运用游戏、竞赛等方式,让学生提高学习积极性。

3、运用口算卡片,使学生熟练地进行计算。

五、教学方法:

1、游戏法,竞赛法。

2、实践操作法。

六、复习思路: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4课时进行复习

20以内数的复习,可以着重复习20以内数的顺序,组成和序数。在复习时,可以多让学生说一说,甚至可以让学困生先概括本学期都学了哪些数这些数的顺序是什么等。可以多采用一些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全体学生工同参与。

开始复习加数时可以先通过直观复习一下加法的含义,使学生更加明确。此外,教师可以补充其他的学生比较有趣的练习方式。

开始复习减法时,可以先通过直观复习一下减法的含义,要注意要求不宜过度。

复习认识图形时,除了让学生辨认基本的物体图形外,还可以准备一些学具加深认识。

复习认识钟表时,可以采取小组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利用学具拔出每个整时和半时。注意时针和分针有时阈没有正对着钟表上的数,应告诉学生,这种情况不能说是几时。

习用数学时,先出示没有文字的情境图,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

集体备课要点教学随笔

第九单元20以内的进位加法单元要点分析:

一、教材内容:P96-P111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两个一位数相加得数超过10的加法,简述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二是用数学,即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本单元计算部分分为三节,即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这样编排,体现了学习知识和形成技能的反复认识过程。教材中的用数学编排在计算当中,要求学生经历观察发现数学问题,收集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数据,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求得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1、动手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凑十法,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的规律。

2、逐步抽象,促使学生通过思考口算出得数。

3、解答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的方法。

四、教学手段的应用:

1、充分利用主题图。

2、让学生动手摆小棒、。

3、运用口算卡片,使学生熟练地进行计算。

五、教学方法: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

2、观察法、实物操作法。

六、教学思路:

形外,还可以准备一些学具加深认识。

复习认识钟表时,可以采取小组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利用学具拔出每个整时和半时。注意时针和分针有时阈没有正对着钟表上的数,应告诉学生,这种情况不能说是几时。

复习用数学时,先出示没有文字的情境图,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

一年级的进位加法教案(篇4)

1.9加几。

(1)例1。从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提倡学生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教科书第96~97页,老师们可以看一下,我们通过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熟悉的运动会的场景图引入,让学生在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突出算法多样化。在主题图的左下角,解决9+4等于几的时候,我们呈现了从头点数、接着大数点数及凑十法三种计算方法。画面上还有一个小学生在问: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体现了允许学生用不同的算法进行计算的编写意图。

这幅主题图还为学生学习9加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图中还蕴含有其他9加几的问题,例如踢毽的和赛跑的一共有多少人踢毽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等等,为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计算问题,探讨计算方法准备了丰富的材料。

(2)例2。

教科书第98页,主要教学凑十法,由于从头点数、接着点数都是以前学习过的方法,而凑十法是第一次出现,是比较新的方法且以后可能经常用,所以此处我们单独提出来讲,给出了拆小数凑大数的方法。

与义务教材相同,先利用小棒和花的实物图显示凑十法的计算过程,并通过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还配合图在算式下面注出了凑十的过程,把具体的操作过程与抽象的计算过程对应起来,便于学生理解算理和掌握凑十法,也为学生脱离实物通过思考算出得数打下基础。与义务教材相比,降低了说理要求,不再给出想思考的过程。

例2应与例1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不要单独讲操作,应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3)例3。教科书第101页例3,这是我们安排的用数学的内容,引导学生用9加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呈现合唱队与乐队正在表演的场面,并用图文结合的形式给学生提出要计算的问题和条件。乐队有5人,这个条件在图中也可以数出来,但这里是第一次用文字来叙述条件,学生应逐渐掌握读懂文字叙述的条件,而不是只能在图中找条件。

而且让学生通过操作,探讨用不同的方法凑十。教材中给出了拆小数凑大数和拆大数凑小数两种方法。学生有了前面学习9加几的基础,很容易想到折小数凑大数;由于5很特殊,首先人们有一五、一十......数数的习惯,另外每只手有5个手指,伸出双手5加5得10,也很容易想到拆大数与5凑成10。

通过例3的教学不仅让学生用9加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让学生了解可以因题选择算法。

一年级的进位加法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表的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分析综合能力。

2、培养学生仔细看题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20以内进位加法

教学难点:看加法表找规律。

教学过程:

一、基本训练

口算卡片,指名口算,并说出思路。

9+48+47+65+7

10-512-25+312+1

二、练习指导

1、进位加法表

(1)出示20以内进位加法表,引导学生发现表中的规律。

A、竖着看,分别读出每行的算式及结果,边读边思考,每竖行是怎样排列的。启发学生回答。

B、横着看。让学生默读每排的算式及结果,想一想,各排是怎样排列的。(引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回答)

C、问:从加法表中,还能发现排列上有什么规律吗?启发学生回答。

D、想:这张表中,我们只需记住哪些题就能很快算出所有的20以内进位加法。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边用红笔勾出来,使学生知道只需记熟左边到0道题。就能计算所有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练习

(1)让学生把和是11、12、13......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2)教师读算式,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

(3)说出表中两道相同加数的算式及结果。

(4)针对学生容易弄错的题进行练习。

三、作业:练习二十二

A、第2题,现时2分的时间,看有多少同学做得全对,若有不对的,查明原因,及时纠正。

B、思考题:第(1)题

要求:让学生发现白圆与黑圆排列的规律,确定往下应该怎样画

第(2)题

要求:学生观察每行数排列的规律,找出与其他三行的规律不同的那一行。

C、第3题在书上完成,集体订正。

一年级的进位加法教案(篇6)

西师大版一年级下册《进位加法》数学教案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和算法。

2、培养学生互相协作、独立探索新知识的能力,体验探索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体验数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

重点难点:

1、理解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

2、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算法。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口算。

2、计算下面各题,说一说怎么算。

(二)探究新知

1、教学例2

(1)用课件演示联欢会场景。

老师提示:大家根据画面估计一下,够不够每人一瓶。

学生猜测。

老师再指出:怎样找一个科学的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呢?

(2)解决一共有多少瓶纯净水这个问题。

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24+9

板书:24+9

分小组讨论怎样计算24+9

组织交流计算方法。

2、做一做。

45+67+6374+9

在学生独立计算后,让学生说一说计算的方法。

根据学生回答的情况,老师板书。

3、练习十一第4题

比一比,找联系。

(三)课堂作业新设计

1、练习十一第5~6题。

(四)思维训练

(五)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了什么知识?

一年级的进位加法教案(篇7)

教学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的经验的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9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9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具准备:小棒18根。

学具准备:每人准备小棒18根。

教学过程:

一、教学例1:

1.教师用投影出示课本P96~97的全景图。

教师说明:这是学校运动会的场面,从图中你看到什么?

(让学生自己看图互相说一说)

2.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运动会上,学校为了给运动员解渴,准备了一些饮料,已经喝了一些,比赛快要结束时小明问:还有多少盒?

师:你们知道还有多少盒吗?互相说一说。

(学生互相说时,教师巡视,注意发现不同的方法)

学生可能出现三种算法:

(1)数数法:1、2、3、412、13,一共有13盒。

(2)接数法:箱子里有9盒,然后再接着数10、11、12、13,一共有13盒。

(3)凑十法:把外面的一盒饮料放在箱子里凑成10盒,10盒再加上剩下的3盒,一共是13盒。

教师说明:你们说的几种方法都很好,这三种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

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出:刚才有的同学用数的方法知道了还有多少盒饮料,也有的同学是通过计算的方法得到的。下面我们一起看一看这些同学是怎样计算9加几的。

提问:要算还有多少盒饮料怎样列式?(板书9+4)

师:9加4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操作:左边摆9根小棒代表盒子里的9盒饮料,右边摆4根小棒代表盒子外边的4盒饮料。

教师边提问边指导学生操作:盒子里的9盒再加上几盒就凑成了10盒?这个1盒是从哪来的?外边的4盒饮料拿走1盒后还剩多少盒?10盒与剩下的3盒合起来是多少盒?所以9+4等于多少?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如下:

师:谁能结合板书完整地说一说,刚才我们是怎样计算9+4的?

4.利用课本右边的资源提出用加法计算的数学问题。

师:同学们接着看图,运动会上有9个踢踺子的,还有6个跳远的,要求踢键子的和跳远的一共有多少人,应该怎样列式?(板书:9+6)

师:9+6等于多少呢?自己用小棒摆一摆。

学生汇报后,教师启发:你们还可以提出什么问题?

学生每提一个问题,教师就让学生说一说一共有多少人。对于9加几的问题,还要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二、练习反馈:

1.圈一圈,算一算。(做一做第1题)

学生独立看图说意,并动手圈一圈,直接看图写出得数。

2.看图列式。(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看图填写,订正时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教师提问:通过今天的学习,你都会计算9加几了?

学生每说一个算式,就让学生说出得数。

三、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题目有什么特点?(板书课题:9加几)

教师指出:今天我们学习的是9加几,计算9加几的题目,可以用数的方法,也可以用计算的方法。

四、课堂作业。(做一做第3题)

学生在课本上独立完成,个别有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个别指导和帮助,也可以让学生借助学具学习。

板书设计:

教学小记:

第二课时:8、7、6加几

教学内容:书103-104页8、7、6加几

教学目标:

1、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几的各种方法;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8、7、6加几。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比较、抽象及概括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数学应用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自主探索得出计算8、7、6加法的各种方法,培养学生初步对知识的迁移类推能力。

教学具准备:图、小棒、卡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星期天上午,天气非常好,小文、小黎、小明等8个小朋友到公园去玩。他们来到公园门口,正要买门票,又来了他们的5个同学。这时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应该买多少张门票?他们想请同学们帮忙算一下。同学们相帮这个忙吗?先在小组里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好吗?

小组合作讨论。

小组汇报交流。

数出来的、8后边继续数、凑十法(8和2、5和5凑十)

教师小结:同学们想出的这几种方法都不错,这4种方法你最喜欢哪一种方法?

二、动手操作,自我感悟,探求新知:

1、学生回答后教

师指出:如果用计算的方法,应该怎样列算式呢?学生回答,教师板8+5。

2、8+5应该怎样计算呢?请同学们在小组里用小棒摆一摆。

小组汇报交流,由于学生有了9加几的基础,所以很容易想到用凑十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小组先摆了8根小棒,又摆了5根小棒,然后从5根里拿出2根放入8根小棒里凑成了10根小棒,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

一个小组汇报操作的情况,

边板书边小结:同学们真聪明,都想到了从5根里拿出2根放入8根小棒里凑成了10根小棒,10根小棒再加上剩下的3根,就等于13根小棒。这种方法不错,其他小组还有不同的方吗?

4、刚才我们通过摆小棒,计算出了8+5=13,现在我们不摆小棒,只看算式,你能计算出8+4、7+6、6+5的结果吗?

学生汇报,因为计算8加5时,学生用摆小棒的方法研究过了,所以用凑十法计算这三个算式应该没什么问题,教师这时应多让几个学生说想法。

5、师小结凑十的方法:同学们刚才都是把8、7、6分别凑成10,然后用10再加上剩下的数,这也就是我们今天共同研究的主要内容8、7、6加几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

一年级的进位加法教案(篇8)

本单元计算部分分为三节,即9加几,8、7、6加几,5、4、3、2加几。这样编排,体现了学习知识和形成技能的反复认识过程。

一、教材中的用数学编排在计算当中,要求学生经历观察发现数学问题,收集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数据,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求得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1、动手操作,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凑十法,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的规律。

2、逐步抽象,促使学生通过思考口算出得数。

3、解答有图有文字的应用题的方法。

四、教学手段的应用:

1、充分利用主题图。

2、让学生动手摆小棒、。

3、运用口算卡片,使学生熟练地进行计算。

五、教学方法:

1、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

2、观察法、实物操作法。

六、教学思路:

9加几

本节教材开始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口算加法。教材分为两段进行编排,第一段是9加几的口算加法,第二段是用数学。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3课时进行教学。可以安排2课时教学9加几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巩固练习的混合练习。完成练习十七中的习题,可以安排1课时教学用数学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9加几和10以内加减法的练习完成练习十八中的习题。

教学例子时,要出现运动会全景挂图,幻灯投影(课件),并用语言描述生龙活虎的比赛场面,吸引学生入场。

教学例题时,要让学生自己摆一摆,使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凑十法的过程,从而理解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如计算9加速度时,先让学生在左边摆出九根红色小棒,在右边摆3根绿色小棒,然后可以启发学生想:怎样把凑成10?可以多摆几次,边摆边就,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凑十的表象,可以加深学生对凑十法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凑十法。

8、7、6加几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4课时进行教学。可以安排2课时教学8、7、6加几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巩固和混合练习,完成练习十九中的习题。可以安排2课时教学用数学的内容,阈在课堂上练习所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10以内的加、减法式题,完成练习二十中的习题。

教学例1时,利用学习9加几的基础,要让学生独立用小棒摆出把8凑成10的过程,以加深对凑十法的感性认识。在操作的基础上,让学生说出用凑十法计算85的口算过程,强化了把凑成10,就把另一个加数分成2和几的认识,为学生掌握8加几的计算方法打好基础。

教学例3时,放手让学生独立计算89,教师引导学生说出计算的方法。

5、4、3、2加几

这些内容要求学生用学过的知识完成这些计算。教科书第110页复习,复习前面学过的进位加法式题。为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5、4、3、2加几做好准备。

这部分内容可以用3课时进教学,教学5、4、3、2加几的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巩固练习和综合练习,完成练习二十一中的习题。

例1(110页),在57=58=的下面配有教师提出问题的图,意在引导学生用75,85想出得数,使学生初步学会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

例题(第110页)只给出算式。要求学生用学过的8493算出4839的得数,以巩固用交换加数的方法计算小数加大数。

一年级的进位加法教案(篇9)

教学过程:

一、检查复习

1.口算。

20+4032+1040+4856+30

42+75+234+648+51

2.口答。

上面哪几道题先算几加几?哪几道题先算几十加几十?

二、新课

谈话:上节课学习了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同学们掌握得不错。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计算方法。

1.出示联欢会场景图。显示几个小朋友把纯净水搬来放在桌子上,画外音:小强和小明为同学们送来了纯净水。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纯净水。

2.出示咱班有33人,每人一瓶够吗?(文字、声音同时出现)。

先让学生根据观察估计一下,够不够每人一瓶。再指出:具体算出有多少瓶纯净水,就知道每人一瓶够不够。明确要解决有多少瓶纯净水的问题。

3.解决有多少瓶纯净水的问题。

(1)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列出算式24+9

(2)分组用小棒摆一摆,讨论怎样计算24+9

(3)组织交流计算方法。

请小组的代表介绍本组的计算方法。

根据学生的发言,屏幕上逐一出现各种计算方法。

①先把24凑成30,再算30+3得33。课件设计配有摆小棒的动作和口述24+6得30,30+3得33的声音。

②先算4+9得13,再算13+20得33。课件设计有把4根和9根合在一起,并把其中的10根捆成1捆的动作,并配有声音叙述口算过程。

4.尝试。

(1)出示做一做中的3道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允许有困难的学生和同学讨论。向教师请教。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

5.小结。

根据学生发言,给学生以充分的肯定。然后,小结:进行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可以先算几加几,加得的数和原来的整十数相加;也可以先把两位数凑成整十数,再加余下的数。

三、练习

1.练习十一第5题。让学生按上下两题一组进行计算。观察上下两题有什么联系?引导学生发现:上面一题的计算正好与下面一题先算几加几完全相同。帮助学生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步骤和方法。

2.练习十一第6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后,引导学生观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3.练习十一第7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计算方法。再启发学生:你还能想出其他方法来解决一共有多少只兔?的问题吗?给学生思考时间。对从另外角度观察,想出不同方法的学生给予表扬。鼓励学生:遇到问题要认真观察、思考,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一年级的进位加法教案(篇10)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P103-104。

二、教学准备

算式卡片13张以上、各组教学小棒2份、7个纸做红苹果、6个纸做绿苹果、每个纸苹果背后备有本节课的练习题、课前在黑板下方画两棵树。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一、教学目标

本人所任教的班级学生思维活跃,有较强的求异思维能力,在9加几的进位加法学习中已经有较多的出人意料的计算方法。所以本人将这节课的目标确定为:

1、知识与机能:学生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并能正确熟练的口算8、7、6加几的进位加法。

2、过程与方法:学生用观察、操作、合作交流及抽象概括等方法去体验感悟各种计算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鼓励学生有个性有价值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1、创设整体情境,激发参与兴趣

二、教学策略选择

鉴于教材情境中提供的数学信息比较简单,蕴涵的数学问题比较单一,教学内容缺乏整体动态的情境。本人根据本班学生的学习状况,大胆创设了一个数学味较浓的、能够提供较为丰富数学信息的较为开放的数学情境,满足不同层次学生学习的需求。

1、创设整体情境,激发参与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根据计算课单调乏味的特点,本人将这节课设计成一个模拟的事件发展过程,通过长苹果-算苹果-摘苹果连贯性的环节情境设计,把本节课的准备练习、新课教学、巩固提高环节融为一体,让学生在童话般的情境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2、提供选择机会,

体现差异教学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学生都会有不同的智能组合,有自己的智力强项和智力弱项,也有与此相应的独特的认知方式。这节课本人把学生间的智力差异视为可贵的教学资源展开算法多样化的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思维,使不同的学生学习不同的数学,在数学学习中得到不同的发展。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在参与中创设情境

1、呈现黑板上的两课树

谈话:小朋友,这两课树上有果实吗?(没有)想不想让它们长出果实来?(想)

2、复习:有关9加几的进位加法的口算与方法。

操作说明:(1)请小老师举卡片,其他学生回答。(2)学生作对一题,树上长一个苹果(教师贴)。(3)完成的情境:第一棵树上贴8个苹果,第二棵树上贴5个苹果,且每棵树上都有两种颜色的苹果。

二、在观察中发现数学问题

1、获取数学信息

操作:学生观察树上的苹果,说说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自主观察,指明回答)

预设:第一棵树有8个苹果,第二棵树有5个苹果;红苹果有7个,绿苹果有6个;第一棵树有a个红苹果,有b个绿苹果(a+b=8,a、b的个数视教师贴决定);......

2、提出数学问题

操作:根据知道的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

预计问题:两棵树一共有多少个苹果?一共有几个红苹果?一共有几个绿苹果?......

操作:学生每提出一个问题,要求列出相应的算式。关于8+5、5+8、7+6、6+7的得数学生可能直接算出,也可能没算出。

[备选]若学生直接算出得数,则在自主探究中让学生验证得数正确与否并研究这得数是怎样算出来的。若没算出得数,让学生思考算出得数,并说出是怎样算的。

三、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

1、揭示探究内容:接下来大家一起来研究8+5、5+8、7+6、6+7的得数是怎样算的或怎样算出来的。

2、小组学习要求:各小组选择一道算式,能直接算出得数的小朋友,口头说说是怎样算的,不能直接算出得数的小朋友,可以用小组里的小棒摆一摆再算,然后小组交流。小组长要整理好自己小组里的计算方法,并选好汇报员,如果有时间,汇报员可以在小组里练习汇报。

3、小组学习活动,教师巡回指导,特别注意给独立探究有困难的学生以帮助。小组交流时,要指导小组长整理记录计算方法。

4、汇报算法:在组代表汇报有遗漏时,允许组员补充。预计的方法:数数法(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上演示数小棒);凑十法如:7+6,可以7+3+3=13,也可以6+4+3=13,也可以5+5+1+3=13等(学生口述或学生边口述边演示学具,教师进行分解式板书)。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肯定学生其他的合理算法。

5、算法评价:学生说说哪些算法有相同的地方,哪些算法对自己来说比较好算,也可对同学的意见提出不同的看法。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引导不同基础的学生选择适合自己方法。

四、在活动中巩固提高

摘苹果游戏:每组摘两个苹果,每个苹果背面附有习题卡,小组学生自主选择星级题。(题形有:口算、看图圈一圈再计算、看图列式、文字题等。)

五、课堂小结。(略)

一、在参与中创设情境

1、复习9加几的进位加法,以求形成知识的正迁移。

2、用奖励的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3、用学生的学习成果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在自主探索中学习新知

1、学生已学过9加几的进位加法,有能力对这部分知识进行独立探索,所以本人把学习探究的机会还给学生。

2、4道例题的计算方法是相通的,所以本人采用全班各小组自主分工的方式进行,合作完成,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

3、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学习能力是有差异的,让学生自己选择探究方式,更符合学生自身的认知特点。

4、一年级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还很弱,在算法评价时,把方法小结的要求放得很低,但有助于学生对8、7、6加几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形成更深刻的认识。

一、教学片段实录

情境:黑板上呈现两棵果树,第一棵上有8个苹果,其中5个绿苹果,3个红苹果,第二棵树上有5个苹果,其中1个绿苹果,4个红苹果。

1、观察交流

师:观察这两棵树上的苹果,你知道了什么?

生:第一棵树上有8个大苹果,第二棵树上有5个大苹果。

生:苹果的颜色有两种,一种是红苹果,一种是绿苹果。

生:红苹果有7个,绿苹果有6个。

生:两棵树上一共有13个苹果。

2、算式探究

师:小朋友说得很好,两棵树上一共有13个苹果会用算式表示吗?

生:8+5=13

生:5+8=13

生:7+6=13,也可以6+7=13

生:10+3=13

师:10是怎么得来的?

生:从第一棵树借5个给第二棵树,第二棵树就有10个苹果,第一棵树剩下3个苹果。

师:你借得真妙啊!

生:5+5+3=13

生:5+3+5=13

生:3+5+5+=13

师:这道算式中的5和5是怎么得来的?

生:第二棵树有5个苹果,从第一棵树分5个出来先加。

师:你分得真好啊!

生:8+2+3=13

师:8与2是怎么得来的?

生:第一棵树有8个苹果,向第二棵树借2个就是10个。第二棵树还有3个苹果,就是13个。

六:教学反思

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全体学生学习热情高涨,积极参与学习过程,思维活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究其原因有两方面:

一、以学习活动生成数学情境,以数学情境串联教学环节。

进行情景教学是新课标提出的一条新理念,它有助于学生将知识学习与知识运用相结合。本节课中我从以下三方面进行有效的情境创设:

首先,创设学生关注的情境。

情境创设要体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功能,必须从学生感兴趣的或是与学生息息相关的事物入手,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本节课的情境设计以动态的形式呈现,即答对一题就长一个果实,学生经历了情境的形成过程,这两棵苹果树就是学生智慧的结晶,大大拉近了情境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为学生乐于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打下了情感基础。

其次,创设富有数学味的情境。

要想情境为教学服务,必须精心提炼生活中的数学现象,使其蕴涵丰富的数学信息与开放的数学问题,以便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本节课的情境设计紧扣教学主题,富有数学味。这个情境看似简单,但不会给学生一览无余的感觉,因为每棵树上都有两种颜色的苹果,简洁中蕴涵着层次性。新课标指出要培养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获取信息的能力。以两棵树为基准,大多数学生能很快列出8+5=13的算式,直奔本节课的主题,显示出该情境的直观性,满足大多数学生成功的愿望。以苹果的颜色为基准,部分学生通过观察与思考得出7+6=13的算式,这样给信息获取能力较强的学生一个机会,显示出该情境的层次性,让不同层次的学生有不同的发现。同时该情境把8、7、6加几的进位加法的例题和协地统一起来,极少其他非数学因素的干扰,使教学环节的衔接非常自然,在教学中发挥了高效性。

再次,创设有整体感的情境。

本节课的情境设计将准备练习,新课探究,练习提高融为一体,使抽象的数学活动情节化,闪烁着数学教学的整体美。

二、根据教学目标把握生成资源,根据课堂实际调整教学方案。

构建主义认为建立在学生原有认知基础上的学习才是有效的学习。课堂上许多生成性的资源往往体现了学生的认知起点,又是教师未曾预料的。在本节课将生成性资源转化成教学资源,我是这样:做的:

1、树立高度的目标意识。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统帅,是教师在课堂中取舍生成性资源、调整教学方案的的重要依据。

本节课的核心技能是:学生进一步用凑十法口算8、7、6加几的进位加法,我以此为支点,在教学中进行生成点的选择。当让学生说说两棵树一共有13个苹果用算式怎样表示时,居然有学生列出了10+3=13的算式。

一年级的进位加法教案(篇11)

课标内容

20以内的进位加法,在9加几的进位加法基础上进行教学。

1、通过对问题情景的探索,让学生得出8加几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让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进一步理解凑十法,初步掌握8加几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计算8加几的口算。

2、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凑十法的思维过程。

教学

方法

情景教学

教学

用具

课件、投影机、积木

一、情景导入

课件演示:一片沙漠,寸草不生

师:我们该怎么办?

生:植树。

课件演示:沙漠变成树林,淘气种了8棵,笑笑种了6棵。

师:现在有几课树?

二、观察、操作、探究新知

1、通过解决有几棵树的问题,体现8加几算法的多样性。

(1)分组操作学具,组内同学边操作边相互交流计算方法。

(2)小组汇报交流。

(3)总结不同的计算方法,着重说明凑十法。

(4)比较几种算法,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为什么?

2、学生演示8+6的凑十过程。

三、课堂练习

师:我们一起种了那么多的树,环境好了,引了蝴蝶、蜜蜂、蚂蚁,看看它们在干什么?

课件演示:练一练第2题

小组合作,学生根据自己的方法计算并交流方法。

课件演示:蚂蚁回家

学生通过计算帮助蚂蚁找到自己的家。

四、总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哪些知识?你学会了用哪几种方法计算8加几?认为哪位同学表现最好?

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进行环保教育

培养合作能力

鼓励算法多样化

培养学生的爱心

与种树相联系

教学以鼓励为主

一年级的进位加法教案(篇12)

进位加法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经历探究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方法的全过程,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算理,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能力教学点:培养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观察能力和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

德育教学点:体会所学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笔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学生小棒。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黑板出示:6+7=40+40=80+13=46+7=53+40=46+47=

教师:同学们,前面我们学过一些加法计算,请看黑板,上面的这些加法题哪些你会算?哪些你不会算?

学生根据前面学习的相关加法知识回答出:前面的5道题都会算,最后一道题不会算。

教师指名学生口答出会算的题,并抽其中的46+7和80+13让学生说一说他是怎么算的?

引导学生说出计算过程,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黑板上用竖式计算:46

+7

53

教师:在计算时我们要注意什么呢?

引导学生回答:计算加法时要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向十位进1。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上的数相加满10,向十位进1。

教师:前面5道题同学们都会算了,那最后一道题呢?它又该怎么算呢?会不会和我们前面的几道题的算法一样呢?

让学生做出猜测:可能是一样的。

教师:让我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来验证吧!这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学习的新内容: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

板书课题

[点评:让学生复习20以内的进位加法的口算和上节课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笔算方法,强调笔算的过程和要注意的问题,为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作铺垫。]

二、新课教学。

1教学例3

出示例3情景图。

教师:根据图中的信息,你能列式解答吗?要求学生列出算式46+47,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46+7的右边相应写上46+47。

教师:比较一下这两道算式,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引导学生回答出:46+7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46+47是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它们个位上的数相加都满10了,46+47比46+7多加了40。

教师:还记得前面我们在学习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时借助了什么学具吗?

让学生回忆起借助了小棒。

教师:今天我们也可以首先借助小棒来帮助我们理解46+47的计算过程。

指导学生活动:用小棒分别摆出46和47,要求整捆和整捆对齐,单根和单根对齐。

学生同桌讨论交流算法后,再全班汇报。

引导学生汇报出:把单根的7根小棒和6根小棒中的其中3根合起来,刚好凑成10根小棒,即成1捆,放到整捆的下面,这时还剩下3根单独的小棒,整捆和单根的合起来一共就是9捆零3根小棒,所以46+47=93。

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大屏幕上显示:

教师:利用小棒同学们已经能算出46+47的结果了,如果没有小棒用竖式我们又该怎样计算46+47呢?首先你会写46+47的竖式吗?

请一生上台写竖式后教师用一块纸板遮住47的4。

教师:如果我把47的4遮住后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不难发现遮住十位上的4以后的竖式和左边的竖式一模一样了。

教师取走纸板,十位上多一个4以后该怎么算呢?你会算吗?

如果学生有会算的,可请他来讲一讲他是怎么算的。

如果学生不能说出计算的全过程,教师则引导学生说出:计算时依然从个位加起,6+7满10了,向十位进1,剩下的3对齐个位写,然后把十位上的两个4相加得8,现加上进位的1合起来就是9,把9对齐十位写。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46

+417

93

教师:比较一下两道竖式,你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黑板上的两道竖式后回答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一样。都要把数位对齐,并且从个位加起,个位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

教师:通过我们的验证我们知道了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完全相同。

教师:除了这样算,你还有其他的算法吗?

引导学生用多种算法来解答,如:①40+40=806+7=1380+13=93②46+40=8686+7=93③40+47=8787+6=93

教师:同学们真能干!能用不同的方法来计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在计算时,你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来计算。

教师: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你会算了吗?我们来试一试。

学生做第90页试一试。分别抽三名学生板演,集体订正。

教师:我们在计算类似两位数的进位加法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引导学生说出要注意:十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要忘记再加上个位上相加满十进位的1。

[点评:在这个教学环节中,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入手,引导学生用新旧知识的对比,借助原有的知识经验采用猜想、验证主动探索新知。教学中还充分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采用学具拼摆,帮助思考,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体现算法多样化,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体验。]

2教学例4

多媒体课件出示例4情景图。

教师:同学们已经会算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了,让我们来看看从这幅情景图中你又能提出哪些用加法来解决的数学问题呢?

让学生相互提出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后集体抽一两个学生说出他提出的数学问题,并列出算式,教师抽其中的一两个算式板书在黑板上。如:26+35=35+17=

教师:这两个算式你会算吗?你准备怎么算?

引导学生说出可以用小棒来算,也可以用竖式算,还可以用口算。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让学生用竖式来计算第一题。让学生说出他口算的过程:如6+5=1120+30=5050+11=61。

教师:口算的过程和我们竖式计算的过程有联系吗?

引导学生说出有两种算法联系,其实口算的过程就是竖式计算的过程。

在学生基本都理解竖式和口算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完成第91页第(2)小题并提出其他的数学问题。

[点评:在这一教学环节,把主动权交给学生,通过学生的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汇报等形式来完成例4的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理解竖式计算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还可以用口算来计算进位加法,对口算的点拨,能更加深学生对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法的理解。]

三、巩固练习。

课堂活动1,2,3题。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四、全课小结。

教师:今天这节课上我们都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一年级的进位加法教案(篇13)

教学过程:

一、基础联系,课件出示口算

(1)进位加法练习

8+57+86+8

5+74+97+3

(2)旧知复习

20+92+6069+30

25+462+352+20

(全班练习,指明说出算法)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多媒体出示:联欢晚会上的欢乐景象,请学生说明看到了什么?并让学生在小组里互相说一说,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

2、多媒体出示2个小朋友,并配上画外音对话:我们班要准备联欢会的饮料,一共有33人,每人一瓶够吗?

3、引导学生讲述图上的意思,明确要求的问题。

4、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问题,开动脑筋说一说,你想有什么方法来解决?

5、小组讨论,发表自己的想法。

6、全班反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组织同学交流评价。教师要表扬学生的各种有道理的解法,鼓励学生独立的发表自己的意见,并说出自己的理由。

7、小结:同学们都很会动脑筋来解答我们在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有的同学是用进位加的方法,有的是想的已学过的知识,只要是你自己想出的来的解答方法,都可以用来解答。

三、巩固练习计算方法

1、P62做一做,独立计算然后集体订正

指名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培养学生用语言内化知识的能力。

2、P63练习十一的5至7T

5T:课件出示,学生独立计算后小组里说一说,上下两题有什么不同的?你发现了什么?该这样计算?

6T:课件或卡片出示,帮小鸟找家。3只小红鸟都要加上83只小蓝鸟要加上36后才能分别找到自己的家,你能帮它们找准自己的家吗?

3、作业设计:

7T:自己看图说出图意,并在小组里说出自己的问题,后独立解答。

教学要求: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的计算。

2、初步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使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探索未知领域知识的兴趣。

教学重点:计算方法的正确掌握。

一年级的进位加法教案(篇14)

(一)教学内容

主要包括:20以内的进位加法、用数学。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通过数学学习,使学生初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三)教材说明

义务教材中我们是按照9加几、8加几、7加几、6加几和5、4、3、2加几的顺序编排的,并且在教学大数加小数的时候突出凑十法,在教学小数加大数的时候突出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

与义务教材相比,实验教材将此部分教学内容简化为:9加几、8、7、6加几和5、4、3、2加几三个部分。我们在教学9加几时介绍两种最基本的方法点数(数又有从头点数、接着大数点数、接着小数点数三种方法)和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和拆大数凑小数);在教学8、7、6加几时对算法多样化进一步扩展,给出了交换加数位置的方法;在教学5、4、3、2加几时不再突出任何一种方法,学生用什么方法解决都是可以的。可以看出这样的变化,不是在教材内容上的简单压缩,而是在编排思路上有了质的变化。我们不再突出凑十法,而是体现课标的精神突出算法多样化。

(四)各小节教材说明

1.9加几。

(1)例1。从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提倡学生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教科书第96~97页,老师们可以看一下,我们通过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熟悉的运动会的场景图引入,让学生在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突出算法多样化。在主题图的左下角,解决9+4等于几的时候,我们呈现了从头点数、接着大数点数及凑十法三种计算方法。画面上还有一个小学生在问: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体现了允许学生用不同的算法进行计算的编写意图。

这幅主题图还为学生学习9加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图中还蕴含有其他9加几的问题,例如踢毽的和赛跑的一共有多少人踢毽的和跳绳的一共有多少人等等,为学生自己发现和提出计算问题,探讨计算方法准备了丰富的材料。

(2)例2。

教科书第98页,主要教学凑十法,由于从头点数、接着点数都是以前学习过的方法,而凑十法是第一次出现,是比较新的方法且以后可能经常用,所以此处我们单独提出来讲,给出了拆小数凑大数的方法。

与义务教材相同,先利用小棒和花的实物图显示凑十法的计算过程,并通过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还配合图在算式下面注出了凑十的过程,把具体的操作过程与抽象的计算过程对应起来,便于学生理解算理和掌握凑十法,也为学生脱离实物通过思考算出得数打下基础。与义务教材相比,降低了说理要求,不再给出想思考的过程。

例2应与例1结合起来进行教学,不要单独讲操作,应使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

(3)例3。教科书第101页例3,这是我们安排的用数学的内容,引导学生用9加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呈现合唱队与乐队正在表演的场面,并用图文结合的形式给学生提出要计算的问题和条件。乐队有5人,这个条件在图中也可以数出来,但这里是第一次用文字来叙述条件,学生应逐渐掌握读懂文字叙述的条件,而不是只能在图中找条件。

而且让学生通过操作,探讨用不同的方法凑十。教材中给出了拆小数凑大数和拆大数凑小数两种方法。学生有了前面学习9加几的基础,很容易想到折小数凑大数;由于5很特殊,首先人们有一五、一十......数数的习惯,另外每只手有5个手指,伸出双手5加5得10,也很容易想到拆大数与5凑成10。

通过例3的教学不仅让学生用9加几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让学生了解可以因题选择算法。

2.8、7、6加几。

(1)例1。从情景中提出数学问题,提倡学生有不同的计算方法。

教科书第103页,老师们可以看一下,我们通过一群小学生在公园买票的场景引入计算问题。

突出算法多样化。在画面上,我们呈现了接着大数点数及思考8+5等于多少两种解决问题的方法。不再出现一一点数的方法,比9加几的思维水平提高了一步。下面还是通过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加深对凑十法的理解。

(2)例2。只给出算式,要求学生不依靠实物,利用知识的迁移,自己想一想该怎样算。

(3)例3。教科书第104页,以计算8+9为例呈现了三种计算方法。拆小数凑大数拆大数凑小数及算法多样化的另一种方法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一个女同学在想:9+8=17,那么8+9也等于17。这里具体体现了算法多样化的理念。

(4)例4。教科书第107页,这是我们安排的用数学的内容,引导学生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呈现灰兔、白兔游戏的情景,让学生看图,说图意,找条件,再列算式解问题。解决问题所需要的数据,需要学生自己收集。围绕一共有多少只兔的问题,教材中显示了三种不同的解决方法。有从头点数的,有按自然分成的两堆做加法的,有按兔子的颜色分成两部分做加法的。我们在这里只是提供了可以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的思想,至于学生采用哪种方法解决不必强求,学生各有各的选择,只要学生能采用他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就可以了。

(5)教科书第107页的做一做,是一道开放性的情境题。让学生在图中发现问题,提出不同的问题并解决。可以提出一共有多少只小鸟还剩几个松果的问题,列出一个加法算式和一个减法算式,7+3=10(小鸟的只数)和9-3=6(剩下的松果的个数)。还可以比较小鸟与松鼠的只数10-3=7或松果一共的个数6+3=9。但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丰富的,他们还发现了别的信息。在调查听课时,一个学生列出了3-3=0,老师问为什么,学生发挥了自己的想象力讲了一个故事,而且很合理:3只松鼠很淘气,抱着松果跑回家不回来了,所以3-3=0。

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利用这个开放的情境,让学生看图、说图意、自己提出问题,并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到此,我们介绍了三大类计算方法:点数的方法(又包括:从头点数、接着大数点数、接着小数点数);凑十法(又包括:拆小数凑大数和拆大数凑小数);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的方法。

3.5、4、3、2加几。在这一小节,我们就不再突出任何一种算法,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知识来完成计算。

(五)教学建议

1.注意让学生通过多种活动学习计算方法,培养计算意识。

首先,应把计算教学放置在各种活动情境中,给学生创造结合实际提出计算问题和进行计算的空间。例如有的老师就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素材,让学生在熟悉的运动会情境中,提出问题,讨论交流,探讨计算的方法。

其次,根据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思维特点,以及爱说爱动的年龄特点,应注意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口说、动脑想等学习活动掌握计算方法。

2.加强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在体现改革精神的前提下,老师也应注意采取多种练习方式,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使学生达到计算正确、迅速的教学目标。

3.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依据现实生活的情景提出数学问题,并通过学生的探索解决问题,是现在数学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趋势。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应贯穿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始终。如何引导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中要下大力量解决的问题。

在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资源,为学生创设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让学生切实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并体验成功。这样,才能使学生在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活动中,逐步养成初步的应用意识,逐步培养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实践活动:我们的校园

教科书第114~115页,借助学生熟悉的题材,选取学生喜欢的活动,如跳绳、踢球、跑步等,启发学生根据各种活动的内容和情境,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并利用所学的知识加以解决。使学生加深理解本册教材所学的内容,体验自己校园生活中存在的数学。从而培养学生从实际生活中提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用数学的意识。

另外,教材提供的只是供学生活动的资源或线索,在教学中老师可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删减或增加,从而使活动从内容到实际更加适合本地区儿童的生活实际。

一年级的进位加法教案(篇15)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课程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第112页,整理与复习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进位加法。

2、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3、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重点:发现20以内进位加法表里的40道算式里有20道是一样的。

难点:从不同的方向观察,发现规律。

教学具准备:表格、卡片

【教学实录】

一、激发学趣、揭示课题。

1、师出示动物课件(或卡片)

师:哪位小朋友来告诉老师,你最喜欢这里的哪个小动物?

生1:生2:

师:想和它们做好朋友吗?

生:想

师:它们每人手中都有一道算式,小朋友要答对它们手中的算式,它们肯定会和你做好朋友的。师出示动物课件(或卡片)

2、观察发现、引出课题。

师:小朋友,这些算式我们学过吗?

生:学过

师:都些什么算式啊?

生:都是9加几的算式

师:哦,都是些9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前面我们还学习了哪些几加几的进位加法呢?

生1:还学过8加几的进位加法。7、6、5加几的进位加法和

生2:7、6、5加几的进位加法和

师:小朋友们真棒,这节课我们就来整理与复习20以内进位加法(板题)

生读题

二、整理知识、总结规律。

1、整理20以内进位加法表

师:小朋友!那你也能像老师这样写一些几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吗?

生:能

师:真历害!那好,

第一组小朋友写出所有9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

第二组小朋友写出所有8、7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

第三组小朋友写出所有6、5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

第四组小朋友写出所有4、3、2加几的进位加法算式

师:哪位小朋友能到黑板上的卡片上写的?每组1人代表,记得小朋友本组的任务哦。

生1:9+2=9+3=9+4=9+5=9+6=9+7=9+8=9+9=

生2:8+3=8+4=8+5=8+6=8+7=8+8=8+9=7+4=7+5=7+6=7+7=7+8=

7+9=

生3:6+5=6+6=6+7=6+8=6+9=5+6=5+7=5+8=5+9=

生4:4+7=4+8=4+9=3+8=3+9=2+9=

生可有序可无序可横写可竖写

(1)生写完后,师给出评价,把没写到的补上并表扬学生。

师:下面小朋友也都写好了,哪位小朋友能将黑板上的卡片排排队。每个组叫一位小朋友到黑板前来排队,下面同学也帮自己的排排。

(2)生排完后,生说说自己为什么这样排。

师:请你说一说你为什么这样排好吗?

生:像排队一样按顺序排。

生:9加2、加3、加4.有顺序地排队,8加几的排队,7加几的排

(3)师把4位小朋友排列好的队放在一起成一个表,表整理出20以内进位加法。

2、观察表格、发现规律。

师:整理得真漂亮!小朋友真历害!竟然把20以内进位加法都整理成一张表了,我们就管它叫(接着板题:20以内进位加法表。)

生读题

9+2

8+3

7+4

6+5

5+6

4+7

3+8

2+9

9+3

8+4

7+5

6+6

5+7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一年级的进位加法教案分享15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儿园教案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一年级进位加法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