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自查报告14篇

10-24

俗话说,唯有通过实践才能发现真理,在学习和工作中也不例外。报告的使用已经成为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常态,而且报告应该结合实际,从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以下的内容“高校自查报告”是我们特意为您准备的,如果这篇文章对您有所启示,请将其收藏起来以备不时之需!

高校自查报告(篇1)

高校师德师风自查报告

一、引言

师德师风是高校教育的生命线和根本特征,是高校教师的内在品质和外在形象。近年来,高校教育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师德师风问题也逐渐浮现,为了保持优秀教风和建设高水平教育,需要对高校师德师风进行全面的自查和整改。

二、主题:高校师德师风自查报告

1、教学态度问题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该始终保持温和平和的态度,具有认真负责的精神,尊重学生舒适地学习,理解并关注他们的需求和利益。但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热爱说教,吹嘘自己的学问,白眼翻白切,不耐烦或不解释学生问题,缺乏耐心和耐性,甚至会对学生采取不当的行为。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加强教师素质培训,提高教师礼仪,正确引导师生关系,为教师提供反馈机会和咨询服务。

2、学术不端问题

高校教师应严格遵守学术道德和学科规范,不得利用其职务和地位进行学术不端行为。但是在现实工作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一些教师利用以往的学术成果寄生于当前的研究,瞒报研究结果、抄袭或篡改论文,提供虚假数据等行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加强高校的学术道德教育,加强学术自律,严惩学术不端行为。

3、领导能力问题

高校教师是具有较高学术水平和专业背景的高端人才,应该成为学校领导层的坚实基础。但是,我们发现有一些教师的领导能力不够强,沟通不畅,担任管理职务时不能精细管理,缺乏领导和向心力。为了改善这种情况,可以开展领导力培训,帮助教师提高领导能力,提高组织管理能力,并将自己的经验和成就分享给学校。

4、懈怠现象

一些教师在职业生涯中会出现懈怠现象,工作不积极,忽视自身成长和继续学习的机会,放弃自己的学术或专业发展。此外,还有一些教师出现了相对比较少的学术和教学成果,且没有积极发挥自己的工作和创新能力。为了缓解这些现象,必须鼓励教师持续学习和成长,激发教师的潜在能力,加强技能培训,加强工作态度,鼓励教师积极工作和出色表现。

三、结论

师德师风是高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关注重点,也是高校老师应遵守的法律规定和社会责任,因此,解决高校师德师风问题的正面作用已经变得不可忽视。通过自我检测、整改和优化,可以巩固高校教师的优良传统,发展其职业素养,提高教师的自身管理和领导能力,不仅可以加强高校的教育质量,还可以提高高校教育的社会责任和信任度。最终,高校师德师风的自查和报告将为高校教育的健康发展创造积极的环境。

高校自查报告(篇2)

每日安排相关人员记录情况和分数,每位同学底分100分,扣分严重者请家长到校共同教育,连续一个月布被扣分给予奖励。每周分数公布一次,对分数情况有异议的同学不得与班委发生争执,应主动向班长或班主任反映情况,由班长或班主任核实。学期末将统计每位同学的总积分,总积分将作为学期评价的依据。

1、英语听写单词,全对或错一个的同学加1分,其余均不加分;默写全对着加1分

2、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作业,一次不交者扣2分,拖交一天加扣1分;抄袭作业者一次性扣4分,并在班内点名批评;默写、考试作弊者扣10分;未按要求完成课后作业、背书任务每次扣2分(小组长负责收作业,并记录缺交,拖交同学,上报课代表要做好记录)

3、考试成绩每进步50名加1分,单科成绩突出者进入年段前50名加1分,能进入年段前50名或100名者分别加2分和1分,每退步50名扣1分(班主任统计)

4、按组为单位,每次考试进步名次在组内第一名可加1分,

5、代表班级参加学校组织的学科竞赛活动获得校一、二、三等奖每人加3、2、1分

1、旷课、早退、迟到分别扣3、2、1分(含早读、晚自习、下午、每节正课、跑操、课间操、班务会、考试、集会等)值日班长记录

3、课堂上打瞌睡,趴在桌子上,扣1分,课堂上交头接耳,讲话扣1分,凡上课不认真听讲,随意开玩笑,讲与课堂无关的话,惹老师生气的一次扣5分

4、晚自习非讨论时间做到鸦雀无声。早自习不按要求认真读书,每次扣0.5分。自习课非讨论时间交头接耳或假借商讨问题说话,开玩笑,扣2分(另加罚抄书);有同学问老师作业,其余同学不得跟着起哄,不得趁机说话,违者扣2分(另加罚抄书)(班委轮流记录)------------注:每个学习小组要相互监督,每组推荐一个组长,组长要提醒组员遵守晚自习和上课的纪律,组员须服从组长的管理,否则踢出小组,每半个月,根据组员总积分,评选出积分最多的为优秀纪律小组。每次考试,根据学习小组组员总进退情况评选出优秀学习小组,并给予一定奖励

5、上课、自习时间玩手机、游戏机、听音乐、看与学习无关的书籍扣5分

6、课下不得在教室或走道追逐打闹,否则扣1分,带食物进入教室扣1分

7、打架者一次扣5分并上报学校保卫科,情节严重者交由公安机关处理。其他违纪视情况扣1--5分

1、及时、按时值日,听从劳动委员的安排,不值日者一次扣2分,并罚扫地两天

2、注意保洁,座位底下有垃圾,应及时捡起,班主任不定时到班级检查,若被班主任发现座位区域有垃圾(一小片碎纸屑也算),扣座位人0.5分,并罚值日一天

5、注意维护卫生工具,损坏照价赔偿,并扣小组分1分,情况严重者扣2分 6、在校内禁止穿拖鞋,违者没收拖鞋并扣2分 (四)活动方面

1、做操、跑操、集会、升旗等做到快、齐、静,无故不上操不参加学校集会每次扣3分,集合站队不集中导致队伍不齐,或者说话等影响班级荣誉,每次扣2分

2、积极参加班、级、校文娱活动的,每次加1分,获奖者视情况而定,参加省市级各种竞赛并获奖者,视情况加分。

1、做其他有益社会,学校,班级的事(好人好事),视情况每人加1--3分,受学校表扬的每人加5分

2、班干部认真负责视情况加1--3分,工作不积极者扣1--3分,并通报 3、在思想和学习上有明显进步的加1分(据同学和老师的意见)

4、主动帮老师做事情,关心同学的,视情况加分,任何不尊敬老师的行为视情况扣分 5、对于一贯违纪、违规者,扣分较多者,通报家长,并上报学校给予处分 6、学校评优(优秀班干,优秀团员,三好学生,学习进步奖等)酌情加分

7、参与板报设计的:每次加1分(班干部除外)。若受到学校表扬宣传委员加2

②每学期统计结果由班主任保存并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依据。 ③扣分加分由徐志勇负责,处罚由班主任负责。 未尽事宜欢迎同学补充

1、班级值日生早晚分别打扫一次班级,清理班级及走廊地面垃圾,倾倒垃圾篓中垃圾 2、及时擦黑板

4、课间时间检查班级地板上是否有纸屑,提醒相关人员做好责任区的保洁 5、被班主任发现公共区域内有垃圾扣值日班长和值日生每人0.5分 二、出勤

1、早读、下午第一节、晚自习迟到者罚抄书,迟到一分钟5遍,2分钟10遍,3分钟15 遍,以此类推。迟到10分钟按旷课处。

2、一周之内累计迟到超三次,通知家长,进行思想教育,班内做至少500字检讨 3、抄书内容为要求背诵内容时,抄完后被提问要会背。若不会背则相应内容抄100遍

4、旷课罚款,10元每节。旷课累计超过学校规定的节数,勒令退学。 5、会议、讲座、考试缺席按活动时间折算成上课时间,按旷课处 6、大扫除缺席者按旷课处 三、纪律

2、第一次没收,班内300字检讨,并写保证书,全班宣读,物品15天后归还;第二次没收班内500字检讨,写保证书,班内宣读,告知家长,物品一学期后归还;第三次没收不予归还。

3、上课睡觉,上课时间讲与课堂无关的话,随意在课堂上开玩笑,讲让老师讨厌的话,视情况定相应的惩罚

4、晚自习不准在规定的讨论时间外讨论问题,被值日班长、班干部登记名字者、或被班主任发现者,则罚抄书10遍,第二次20遍,第三次30遍,以此类推。班干部加倍

5、不准带早餐进入教室,若已带到学校,应在教室外,早读课之前吃完早餐,准时参加早读,若发现在教室内吃早餐,则请全体同学吃糖(0.5*54) 四、请假

1、事假:应事先写好请假条,用指定的请假条写好,向班主任请假,请假前须家长证明情况属实,方可准假。若特殊情况,来不及向班主任请假,可由家长致电请假。 2、病假:通宿生(和父母住在一起的同学),由父母电话请假,时候补写请假条

住宿生应先写好请假条,找班主任请假,事后提供就诊凭据;若情况紧急,电话请假,事后提供就诊凭据

1、班长(赵志涛) :班级实行班长负责制,在班主任不在时代表班主任。负责宏观调控班级所有事务,及时收集、反映学生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及时与班主任保持工作联系,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维护班风、学风建设,重点负责教室课堂自习的纪律。做好白天八节课的出勤记录工作,并及时在下课后将点名册送达给科任老师签名 2、副班长(徐志勇):协助班长工作,负责对值日班长的记录情况进行整理,统计,并公布 3、团支部书记(陈广财) 负责团委的工作,团委活动的开展与组织,协助班级纪律的维持工作

4、宣传委员(陈珂欣)负责写班级相关通知,负责黑板小组的组建、黑板报的策划和编辑, 5、组织委员(吴婕):组织学校团委组织的比赛如演讲比赛、歌咏比赛、文艺会演等。 6、学习委员(徐芳健):学习委员应协助班长主动做好围绕学习开展的各项工作,协助教师搞好教学工作的开展,带领各科科代表做好工作,建立一个富有浓厚学习风气的班级。 黑板公布今日作业 7、体育委员(池小妍):负责两操和体育课组织领队工作,负责协调组织学校组织的体育比赛如运动会、各类球赛等。 8、劳动委员(邵良倩):负责平日及大扫除的卫生工作的安排,班级保洁工作,主要是检查、督促、把关工作,发现卫生问题及时组织同学清扫。 9、文艺委员(池小妍):积极组织开展班级文体活动,做好班级主题班会策划,担任主题班会的主持人 。

10、纪律委员(张刘军、占吉峰):负责课前两分钟,晚自习时间的纪律维持工作。大声提

醒同学安静。记录晚自习非讨论时间内讲话的同学,记录晚自习随意走动的同学,纪录上课违纪的同学(包含讲话、被老师批评、听音乐、睡觉、趴在桌子上等)

(晚自习记录实行部分班委轮流制:周一:占吉峰 周二:张刘军 周三:赵志涛 周四:陈广财 周日:徐志勇) 11、生活委员(李淑蝶):负责班费的管理,班级必需物品的购买,相关款项的收缴。

13、课代表:各科代表负责完成各科教师布置的任务,及时登记作业上交情况,并汇报给副班长,及时将作业送到科任老师办公桌

14、小组长:负责作业、试卷、相关材料的收发。集体活动中负责本组人员的召集点名等工作

2、纪律:协调配合纪律委员、值周班长维持好晚自习、上课前2分钟的纪律,提醒同学做好上课的准备

3、卫生:课间配合劳动委员、值日生检查每位同学的一平方米区域是否有垃圾,提醒相关同学清理,对不清理者进行记录,上报班主任做相应惩罚 4、认真写好班级日志,找好每日格言并写到黑板上给大家看

1、每日分别在早读课之前,下午放学后清理班级 2、下课后及时擦黑板

3、保洁:及时发现并用钳子捡起班级前后公共区域的垃圾,提醒同学捡起本人地盘上的垃圾

4、包干区值日生每天四人,早读课前到班级包干区捡拾垃圾,将树叶清扫到树根处

高校自查报告(篇3)

高校师德师风自查报告

一、引言

站在新时代高校中的教师需要提高师德师风水平,因为师德师风是教师职业道德和职业风范的集中反映,对于学校的发展和学生的成长至关重要。我校自检查以来,我将结合个人的教学实践和思考,撰写本次自查报告,以供学校和同仁们参考。

二、背景分析

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是高校教育的根本要求,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因此,通过自查,我们可以发现自己在高校师德师风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提高我们的教育教学水平。

三、自查情况

1. 严守师德底线

作为高校教师,我们应当牢记自己是学生的楷模和榜样,要求自己言行正派,做到师生之间的互谅互信,不能以权谋私,不能揠苗助长。在自查过程中,我认真反思了自己的言行举止,未出现违法乱纪的行为。

2. 勤奋教学,精心备课

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们的首要任务是教学,因此需要我们不断提高教学水平,精心备课,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个性化教学。我在备课方面注意了知识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也不断参加教学培训,从而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3. 关心学生,悉心教导

作为学生们的引路人,我们要时刻关心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我经常与学生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需求,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我也注重教育学生的品德修养,鼓励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4. 纠正教风

教风是学校的精神风貌,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学生的全面素养至关重要。在自查过程中,我反思了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态度,及时纠正教风不端之处,并努力打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1. 外语能力不足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外语能力和国际视野有待提高,因此我决定参加相关的培训和学习,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以便更好地与国际学术界交流和合作。

2. 学科知识更新不及时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学科的更新换代,我们高校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与时俱进。因此,我计划参加学术研讨会和培训班,不断深化自己的学科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3. 与学生沟通交流不畅

虽然我与学生们保持着良好的关系,但是在沟通交流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因此,我将加强与学生的互动,多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解决问题和困惑,以提高教学效果。

五、结语

通过本次师德师风自查,我意识到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制定了相关的改进计划。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和改进,能够成为一名更好的高校教师,对学生负责,为学校的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以上是本人的高校师德师风自查报告,希望能够得到学校和同仁们的指导和支持,共同提高我校的教育教学水平,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

高校自查报告(篇4)

高校师德师风自查报告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教师队伍也不断壮大。然而,在这个过程中,也不断有一些高校教师因为缺乏师德师风,导致违法违纪、道德失范等问题的发生。为此,各个高校都开始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并要求高校教师进行自查,希望能够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本文就是我们学校师德师风自查报告。

一、概况

我们学校共有XXX名教师参加了此次的师德师风自查,其中男教师XXX名,女教师XXX名。年龄主要集中在30岁至50岁之间,研究生以上文化程度的教师占比最高。

二、自查内容及结果

1.教师的职业操守

在本项内容中,我们主要从教师的教学态度、工作功夫、教育教学研究等方面进行了自查,并在问卷中加入了相关评分标准。结果表明,大部分教师的职业操守得分较高,但还有少数教师存在“懒惰散漫、敷衍塞责”的现象。

2.教师的学术道德

在本项内容中,我们主要从科研、科技评审、学术交流等方面进行了自查,并在问卷中加入了相关评分标准。结果表明,大部分教师的学术道德得分较高,但还有少数教师存在“弄虚作假、剽窃抄袭”的现象。

3.教师的管理能力

在本项内容中,我们主要从管理学生、班级、教研小组等方面进行了自查,并在问卷中加入了相关评分标准。结果表明,大部分教师的管理能力得分较高,但还有少数教师存在“不善于沟通、一意孤行”的现象。

三、问题分析与改进措施

在本次师德师风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多数教师对待工作认真而不懈怠,只是个别教师在工作上存在懒散的情况。对此,我们认为应该组织更多的师德师风教育,增强教师责任感,推动教师再创精品教育。

2.教师的学术道德认识还需要进一步提高,遵守学术规范,防范学术不端的发生。对此,我们应该加强学术道德课程教育,以提高教师的道德素质。

3.教师的管理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尤其是沟通技巧的提升,以达到更好的与学生、家长、同事相处的水平。对此,应该加强师德师风课程教育,培养教师与他人交流的技巧。

接下来,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来改善学校的师德师风工作:

1. 加强师德师风教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2. 开办相关学术课程,培养教师的学术道德意识,推动我校教师学术水平的提高。

3. 通过多方面的活动和研讨,提高教师的管理能力,促进教师间的学习交流,以达到师道尊严的教育理念。

四、总结

此次高校师德师风自查让我们更深地了解了学校教师的状态和问题,更加清晰了解教师师德师风工作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通过对自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发现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因此,我们将加强学校的师德师风教育,推动师德师风工作的不断发展,努力实现高校师德师风教育的长期稳定。

高校自查报告(篇5)

高校师德师风自查报告

一、引言

师德师风是高校教育的重要方面,它直接关乎到学生的思想教育和道德建设。为了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本文组织了校内教师开展了一次自查检测,以发现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

二、自查概况

本次自查被视作严肃的问题,校内教师和行政工作人员在两个月内开展了自查。自查将涵盖以下方面:处理学生投诉的能力;认真看待学生的工作;落实教学计划;精心设计课程;出席教学课程;教育紧紧围绕学生的需求;合理使用讲台时间;遵守课程安排;积极参加教学培训。

本次自查结果表明,教职员工在遵守规定和基本要求方面表现不错,并且很好地落实了教学计划,展现了高水平的教学能力。但是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一部分教师处理学生投诉方面不够熟练;一部分教师过于注重理论而忽略实践;一部分教师缺乏对学生需求的关注;一些教师在课堂授课中缺乏条理性。

三、问题分析

1. 处理学生投诉的能力

本校出现的一些教学投诉事件,教师并未能够有效地处理,导致事件变得更加复杂。在这方面,我们需要采取更加有效的沟通方法,了解和解决学生诉求。我们将制定新的指南,能够帮助教师了解如何防止课堂投诉事件的发生,并提供全面的培训和支持,提高教师们的沟通技巧和协调能力。

2. 认真看待学生的工作

一些教师过于注重研究或其他学术方面的工作而忽略了学生的要求。对于这些教师,我们将释放更多的培训或研讨会资源,以帮助他们了解如何平衡不同任务,并在不牺牲质量的情况下满足学生的需求。同时,我们旨在促进师生关系和沟通以更好地理解他们的需要。

3. 缺乏对学生需求的关注

一部分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无法有效地满足学生需求,可能会对兴趣教育感到沮丧。通过在课前进行必要的课程讲解和定期提供评估反馈,我们可以更好地评估学生的兴趣并对课程进行适当调整,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

4. 在课堂授课中缺乏条理性

在教学授课过程中,一些教师无法有效地解释课程材料,导致学生难以理解。我们将鼓励本校教师参加相关的教学培训,以提高授课技能和能力,同时提供实时反馈和支持。

四、结论

本次自查反映出了高校教育中的一些问题,但也表明了我们对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视,并采取了有效措施解决。尽管我们已经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和进展,但我们仍然需要不断学习和超越,不断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为学生提供最优质的教育服务。

我们相信,在校领导的指导和支持下,全体教职员工将继续团结奋斗,秉承高尚的师德师风精神,为高校教育事业做出更加重要的贡献。

高校自查报告(篇6)

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权力来源,传统观念认为,权力来自于国家法律法规、高校自主权以及其他特别权力关系的认定。对于社会体系和学生,同样作为管理制度的权力来源主体,却被忽略。

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依据于《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并以《宪法》为基础,通过法律授权,获得其自身权力。具体来说,我国法律法规中,对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在法律规定、行政法规和规章方面,都有法律效力保障。

《教育法》第三章第26条,第28条明确规定,学校应该“有组织机构和章程”,并且“学校按章程自主管理的权利”。这是法律对于高校管理学生的明确授权。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相关规定更强化了国家机器对高校管理学生的放权。这种权力的传递,使得高校获得同质权。

社会体系包含人口、自然环境和文化等基本构成要素。而人是符号化的动物,社会文化是人的构成基础。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制定生成及其修订,社会文化一直被作为隐性依据。如《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第二章规定,学生要“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第四章规定,学生“应当自觉遵守公民道德规范,自觉遵守学校管理制度,创造和维护文明、整洁、优美、安全的学习和生活环境”;“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在学校进行宗教活动”等。这些规定内容,即行为规范、思想品德、道德规范等,在学生管理各阶段均随着社会文化的变迁而变化。

在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中,社会文化是权力来源主体之一,并且在相当程度上,起着不可估量的隐性强制力。社会体系独立于高校之外,亦属于外部法律监督主体。虽然它所进行的监督“不具有直接法律效力”,但对于高校学生管理,社会体系多有涉入,社会体系无疑是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权力来源之一。

高校自主权包含办学自主权和管理自主权。办学自主权包含了高校自主决策并自主执行,自主发展并自主约束等方面权能。在某种意义上来说,高校充当了法人角色,因此也享 有独立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1986年,国务院颁发的《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将高等学校管理权限扩大到招生、专业、科研等8个方面。《高等教育法》对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作了进一步的明确,标志着高校在学生管理制度中,具备了自主权,具有行政效力。

高校自查报告(篇7)

高校师德师风自查报告

一、引言

自查师德师风是高校发展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通过自查,既可以对自身教师的师德师风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也可以促进全体教师的共同成长与进步。本报告旨在总结我校教师们的师德师风现状,发现问题并提出改进的措施,以期为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二、师德师风总体情况

我校教师队伍的师德师风总体情况良好,以示范性教师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树立了良好榜样,坚守专业道德,以身作则,受到广大学生和家长的一致赞誉。但是,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个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消极态度,缺乏责任心;个别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沟通不畅,关系紧张等。这需要我们正视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和促进。

三、问题分析

1. 教师教育情况:部分教师在师德师风方面的教育相对不足,对于教师规范行为的认知不够明确。

2. 教师责任心:个别教师对于教学工作缺乏足够的责任心,将任务草草了事,对学生关切不够。

3. 与学生沟通: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存在问题。部分教师在与学生的交流中缺乏耐心和同理心,不够关注学生的需求。

4. 课堂教学方式: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灵活性和创造性,内容呈现单一,缺乏互动性和趣味性。

四、改进措施

1. 教师教育培训:加强教师师德师风的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和专业水平,增强教师的规范行为意识。

2. 激发教师责任心:通过评优奖励等激励方法,激发教师对于教学工作的责任心和敬业精神。

3. 加强师生沟通:鼓励教师和学生之间多沟通、多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解决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增加教师的关怀和尊重。

4. 创新课堂教学:通过加强教师的教育教学训练,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鼓励教师创新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五、总结与展望

通过本次师德师风自查报告,我们发现了目前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希望通过各方共同努力,更好地加强我校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教学水平,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的教育服务。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落实改进措施,加强师德师风的监督管理,定期进行评估和检查,促进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长远发展。通过不断努力,改善教师的教学态度和行为,提高学生对于教学工作的认可度与满意度,为培养优秀人才和实现学校整体发展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高校自查报告(篇8)

高校信息保密自查报告

一、引言

保护信息安全是高校工作中的重要任务。高校作为重要的科研机构和人才培养基地,拥有大量的重要信息和数据,其中包括学生和教师的姓名、身份证号、联系方式、学习和科研成果等敏感信息。这些信息的泄露将会给高校和个人带来极大的损失。为了确保信息安全,有必要对高校的信息保密制度和措施进行自查和评估。

二、信息安全保护的重要性

高等教育机构是重要的知识生产和科研机构,科研成果的保密对高校的发展和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同时,高等教育机构也是学生生活、学习和就业的重要平台,信息泄露会对个人造成不良影响,甚至可能引发个人隐私泄露、人身安全受到威胁等重大问题。

三、信息安全保护自查内容

1.信息安全保护制度的完善性:是否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安全保护制度和管理机制,是否能够规范信息资源使用和管理。

2.信息安全保护措施的有效性:高校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保证信息安全,包括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如网络安全、口令验证、数据备份等。

3.教职工的意识和责任:高校师生对保护信息安全的意识和行为是否到位,有无关注和了解本单位的信息安全政策。

4.信息安全事件应急能力:高校是否有应急预案和应急流程,有无进行过信息安全演练,对信息安全风险的应对能力如何。

四、信息安全保护自查报告

1.信息安全保护制度的完善性

本单位已经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保护制度和管理机制,其中包括信息资源的获取、使用、存储和撤销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规范的管理,并制定了相关的管理规定和制度。

2.信息安全保护措施的有效性

本单位采取了国际先进的信息安全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确保网络安全和信息资源的安全和保密。同时本单位建立了专门的信息安全保护部门,负责制定和落实信息安全保护措施。

3.教职工的意识和责任

本单位通过开展信息安全知识的宣传和培训工作,增强了教职工的信息安全保护意识。教职工也都对高校的信息安全政策有一定的了解,知晓信息泄露的危害性。同时高校建立了信息安全责任制度,教职工对于信息安全的责任和义务有明确的规定。

4.信息安全事件应急能力

本单位建立了完善的信息安全事件应急预案和应急流程,对于信息安全风险的应急响应能力强。在过去的一年中,本单位未发生任何重大的信息安全事件,但不断完善和提升信息安全保护水平的能力。

五、结论

通过对高校信息保密自查的内容进行评估,得出结论:本单位在信息安全保护制度的完善性、信息安全保护措施的有效性、教职工的意识和责任、信息安全事件应急能力等方面做得比较好,信息安全保护的水平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本文只是具体范例,不同的学校情况存在差异,因此,在自查报告时必须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己实际的自查内容和报告。同时,通过不断的自查和改进,不断提升高校的信息安全保护水平,更好地保护高校教育事业和个人隐私安全。

高校自查报告(篇9)

高校信息保密自查报告

一、引言

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为我国社会经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的同时,也带来了信息安全问题。因此加强信息保密工作,保障高校信息安全,是我国高校面临的一个重大任务。本文将从高校信息保密的背景、意义、存在问题以及建议解决措施四个方面进行探讨。

二、高校信息保密的背景和意义

信息是当今社会的重要资源,信息保密工作关系到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高校是我国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随着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校信息保密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校意识到信息保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积极开展信息保密工作,保证高校信息安全。

高校信息保密的意义主要有以下方面:

1、保护高校信息安全:高校信息安全是高校稳定运行的基础,是高校对外开放、合作与交流的重要前提。加强高校信息保密工作,可以预防和避免信息泄露、破坏和篡改等问题,保护高校信息安全。

2、提高高校管理水平:高校信息管理是高校管理的重要方面,加强信息保密工作可以帮助高校建立健全信息管理体系,提高管理水平。

3、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高校作为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高校信息保密工作可以确保高校正常运行,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

三、高校信息保密存在的问题

1、信息保密意识不足:部分高校学生和教师对于信息保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于信息泄露和破坏等问题缺乏正确的认识。同时部分学生和教师对于信息安全和保密的技术手段了解不足,不能有效地保护高校信息安全。

2、信息安全管理不够严格:部分高校缺乏有效的信息安全管理机制,对于涉密信息的管理不够严格,信息保密政策执行效果不理想。

3、技术应用不够完善:高校信息保密技术应用不够完善,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和应急预案,不能及时有效地应对信息安全事故,对于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四、建议解决措施

完善高校信息保密工作需要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同时也需要制定有效的保密政策和管理措施。根据以上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

1、加强信息保密宣传教育工作:在高校进行定期的信息保密宣传和培训,帮助师生加强信息保密意识,提高对信息安全的关注和认识。

2、健全高校信息保密管理机制:建立涉密信息的管理制度,规范信息处理和保密工作流程,同时采取相应的技术手段进行保护,加强对于高校教职工的管理和监督。

3、完善高校信息安全技术支持:在高校建设完善的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加强网络安全和信息保密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建立健全应急预案,随时应对信息安全事故。

4、加强高校信息安全监督和评估:定期开展高校信息安全监督检查,评估信息保密和安全管理工作,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加强对于高校信息安全的保护力度。

五、结论

高校信息保密工作是保护高校信息安全、提高管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要加强师生的信息保密意识,建立完善的信息保密管理制度,提高信息安全技术应用水平,加强对于高校信息安全的监督和评估。只有全校师生共同努力,才能够建设安全可靠的信息化高校。

高校自查报告(篇10)

摘要:高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场所,而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是实现这一重要目标的基本保证,作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高校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体现,也从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学校综合水平和学生素质的高低。基于此,就当前高校学生管理面临的形势及管理现状,并结合工作实践,提出高校学生管理的相关措施。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管理;服务;教育 中图分类号:F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07010501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发展,信息化的普及,各地高校都在推进改革,高校学生规模不断扩大,高校面积不断扩展,高校后勤社会化,弹性学分制、书院制教育以及二级学院的推行,学生的个性化越来越明显。在这样的形势下,继续按照原有的学生管理体制与理念可能会影响学生的发展,所以,高校学生管理必须开拓创新,与时俱进,适应形势的发展,不断创新管理方式。 1高校学生管理的形势 1.1高校管理模式的变化 (1)高校管理的社会化。当前,很多高校为了分担成本,纷纷引入专业公司合作办学,食堂、宿舍及物业等方面均外包给专业公司运营,办学主体多元化,高校管理社会化。由于观念和认识上的差异,高校后勤社会化使得学生管理出现空档,阻碍了高校学生管理和服务功能的有效发挥。 (2)大学城的出现及书院制教育的出现。大学城的出现,出现了很多无围墙的高校,不同高校联成一体;而且国内很多高校开始实行住宿书院制管理,不同班级、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甚至不同学校的学生混合居住。这促进了各个高校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充分利用,也为各高校学生的交流与学习提供了便利,但也给高校管理带来很多挑战,以前按院系或班级的管理模式难以取得应有的作用。 (3)弹性学分制的推行。弹性学分制的推行使高校学生管理面临新的变革。在弹性学分制下,学生也可用缩短或者延长毕业时间,只要修满学分就可以毕业,不同学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的学生可以在同一个班上课。这促使高校学生的专业班级观念弱化,学生由定向学习变为自主选择性学习,学生管理工作由学年制下的指令性管理变为学分制下的指导性管理。 1.2学生价值观的多样化 (1)全球化带来文化的碰撞。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各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不同文化观念在交流中融合与碰撞。教育体制、教育方式、教育理念等都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开放条件下的交流使得外来文化、习俗与观念的影响逐渐增多,大学生在各种文化思潮的交流碰撞中必定会遇到新的问题。这促进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方式与理念发生变化,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必然与世界先进高校学生管理方式融合。 (2)社会改革的推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分配方式,以及就业方式等日益多样化,大学生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差异性日益增强,原有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 (3)高校教育大众化。随着高校的扩招,以及各级学院、民办院校的发展,高校学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质量随之下降,精英教育被大众教育所取代。大学生的素质与观念的差异明显化,且一些多元、非主流、反中心因素等通过各种途径影响着思想尚未完全定型的当代大学生,思想道德、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呈现多元化。 1.3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 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与移动终端的普及,给高校学生管理带来新的问题。互联网对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乃至思想观念发生着广泛和深刻的影响。网络信息技术给学生管理工作提供了新的阵地与平台,也给学生管理带来了较大的冲击。 2高校学生管理的现状 2.1管理方式亟待改善 当前,很多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忽视了理论的.学习与研究,靠经验行事,管理理念和管理制度仍是沿用传统的模式,以学校为主导,以老师为中心,采用法官式、警察式或保姆式的刚性管理方式,强调纪律性、组织性与服从性,而忽略了学生的主体性,挫伤了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压抑了学生的自立性与创新性,使学生失去了自我塑造、自我管理的机会。 2.2服务意识有待强化 高校学生作为一个成年人,有其自己的独立个性,也需要被尊重和理解。但是,当前很多高校的辅导员及其他学生管理工作者,很少注意这一点,“重管理,轻服务”在各大高校盛行。在这种管理的约束下,高校学生就好像是生活在襁褓中的孩子不能独立,个性得不到发展,新思维、创造能力的培养就成为一句空话。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应该是教育、管理与服务三者的有机结合,应重视并确立大学生的主体地位,满足其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愿望,将管理变为更深层次的服务,由管理育人向服务育人转变。 2.3法制教育需待强化 我国法制建设的落后,法制观念的缺失,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者自身的法制意识淡薄,学校法制教育未

能跟上社会的发展,没有形成良性的学法、知法、懂法、用法的良好校园氛围。这样就导致很多学生出现违法行为,投毒事件、凶杀事件,打架斗殴事件经常见诸报刊。而且很多学生管理者的管理手段和方式也缺乏法律依据,也出现很多不良后果。 3高校学生管理的举措 3.1借助现代化手段丰富管理手段 当前,大学生接触社会多,思想比较开放,对社会前沿与时尚掌握的比较透彻。因此,高校学生管理者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借助网络与智能终端,通过校园网、微博、微信、QQ、邮件、飞信、短信等现代化手段,获取或发布信息,了解学生动态,与学生进行互动。现代手段一起传播快、互动性强等特点,能提高学生管理效率与效果,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便利。 3.2构建三位一体的管理方式 加强理论研究,扩展工作思路,构建以人为本的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人才为目标,以教育为中心,以管理为保障,以服务为主线,以校园文化为载体,为集教育、管理、服务三位一体的学生管理方式。确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了一切学生”的管理理念,尊重学生、教育学生、服务学生、发展学生。以学生为工作主体、在学生工作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性,牢固树立服务意识,为学生的学习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为学生的生活服务。树立服务意识,改善服务条件,想学生所想,急学生所急,维护和保障学生的正当权益,满足学生的需求,为学生的发展保驾护航。 3.3全面推行柔性化管理 高校学生管理工作要顺应高等教育的发展客观规律,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新趋势,在学生管理工作中以学生为中心,把握学生心理规律和内在需求及行为规律的基础上,营造培养积极向上的良好的学习与生活氛围,以提高人的凝聚力、向心力与归属感为出发点,采用教育、激励、引导、暗示等工作方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鼓舞了学生的进步与发展意识,促使其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提升。 3.4实现学生管理的法制化 高校学生管理法制化是实现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化目标的必要条件,是实现高等教育完成向社会输送高级人才目标的必要手段。因此,要依法治校,建立一套科学、规范、完善的学生工作制度。树立依法治校、制度管理的理念,运用法律和规章制度调节规范各主体之间的关系。高校应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高校的学生管理实际,制定完整的、可操作的规章制度,以此规范学生与相关管理者的行为,实施有效地管理。要在学校,参与高校管理或建设的社会职能部门、承担后勤工作的单位或个人等各主体,学生与家长之间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以法律的形式明确界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做到责、权、利明确,便于相互之间进行充分、有效地协调,从而依法依规对学生进行管理。 3.5加强学生管理人才队伍建设 高校学生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对学生的培养是循序渐进的,作为一项系统工作要有序的开展起来,就必须要加强学生管理队伍的建设。学生管理工作者要加强相关理论学习,要不断研究新形势,开创学生管理工作新局面。学生管理工作者要提升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和职业素养。高校也要给予学生管理工作者在教育与学习的机会,完善激励机制,提升其工作积极性与成就感。另外,学生管理工作者的数量要与高校学生规模,学生管理的工作强度配置合适的人员及其数量。 参考文献 [1]许亚非,向万忠.论以人为本及高校的人本管理[J].黑龙江高教研究,,(12). [2]旷勇,宁曼荣.柔性管理: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新视角[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7). [3]王平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推进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J].出国与就业,,(3). [4]黄斐.柔性管理在学生工作中的运用[J].教学与管理,2010,(6). [5]马燕慧.浅谈高校服务主导型学生工作模式[J].学理论,2010,(14).

高校自查报告(篇11)

高校师德师风自查报告

一、前言

近年来,高校在推进师德师风建设方面付出了不懈的努力。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形势也愈加严峻,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高等教育法》、《教育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等文件精神,进一步规范教师行为,促进高校健康有序发展,我校组织开展了本次师德师风自查活动,并于2021年7月整理出本次自查报告。

二、自查情况

(一)组织结构

本次自查报告的组织结构如下:

指导单位:学校党委宣传部、教师工作部

组织单位:学校教师督导小组

自查对象:学校全体教师

自查方式:问卷调查、小组讨论、检查核实

(二)自查内容

本次自查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1. 教师课堂教学态度、行为规范、教学水平等方面的评估。

2.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对学生发展的关心和支持度等方面的评估。

3. 教师本职工作外的社会交往、利益关系,是否损害了学校和学生的利益等方面的评估。

4. 教师研究、创新、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评估。

5. 教师是否了解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是否有责任心、纪律观念等方面的评估。

(三)自查结果

根据问卷调查、小组讨论和检查核实的结果,我校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情况总体良好,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1. 个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不规范、个人行为与教学工作不分的现象。

2. 个别教师对学生管理不到位,对学生成长的关心和支持度不够。

3. 个别教师缺乏创新意识,研究与创新工作不够积极。

4. 个别教师在社会交往中,利益关系、纪律观念等方面存在缺陷,存在一定的不端行为。

5. 个别教师对相关法律法规不够了解和遵守,责任心不够,纪律观念不够强。

三、改进计划

针对以上问题,我校将采取以下措施逐步改进:

1. 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培训,提升教师的教育意识和纪律观念。

2. 引导教师把学生放在第一位,增强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和管理意识。

3. 扩大教师创新的空间,营造创新氛围,提高教师的创造性和实践能力。

4. 加强教师纪律教育,严肃处理存在不端行为的教师。

5. 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教育,提高教师遵守纪律、执法规范的自觉性和责任感。

四、总结

本次师德师风自查活动,对于促进我校师德师风建设、推动我校教学质量和水平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自查评估,我们更进一步认识到了,要想推进师德师风建设,必须坚持问题导向,不断加强教师的教育培训和自我约束,加强对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监管和管理,加强对教育自身问题的反思和改进。我校将继续强化师德师风建设,践行“以人为本”的思想,为促进我校教育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不断努力!

高校自查报告(篇12)

从20xx年开始,本人承担了我院亚欧语言系20xx本专科班的辅导员工作,通过几年的繁忙工作,我觉得辅导员是学院教育的具体组织者、管理者和指导者,是学校与学生联系的纽带,是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实施者之一,肩负着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重任。回首过去的几年,收获颇多,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为进一步推动工作的顺利开展,让自己的辅导员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现就本人所做的工作自查如下:

一、抓好自身的理论学习。

政治辅导员自身的思想素质理论水平是从事这项工作的理论基础,在日常工作中我力争多学多看,使自身具有一定的马列主义理论和较高的政策水平。坚持在工作中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为宗旨,熟悉国家政策和学校的中心工作,为以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在作风上我努力做到“严、实、精”三字方针。“严”就是对工作、个人要求严;对学生工作不马虎、不松懈,不拖拉。“实”就是工作要实实在在,表里如一,按客观规律办事。“精”就是对工作精益求精,不应付。与此同时我不断的加强个人修养。所谓“上梁不正下梁歪”,作为辅导员我首先要做到光明磊落,正大光明,说道就要做到,并要有宽广的胸怀和耐心的解决问题的态度。

二、做好常规管理工作

在我所带的班级中有六个班级是大三本科学生,大三学生随着年级、年龄与社会阅历的增长,学校和老师的权威性在他们心目中慢慢地下降,他们往往对学校和老师布置的许多学习任务和学生工作视为耳旁风。甚至很多学生拿考级或者提前实习作为幌子为自己逃课和违纪开脱责任。对于这两类学生我分别加强教育,特别是提前实习的那种,为了维护正常的教学与学习计划,我组织了座谈会,并谈了自己对大学校园的怀念,让他们明白大学生活的宝贵、时间的'短暂,作为在校大三的学生,目前的重点是什么!另在每周日的例会上多次谈到毕业班学生面试所遇到的疑难,最主要就是体现于学生自身的专业成绩不够优秀。以鼓励在校大三学生努力学习自己专业课,并注重提高自身日语口语水平。通过一系列细致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在这学期3月,我统计了我所带的学生在全国日语专业考试的过级率,已经达到了30%。奖学金比例继续上学年优良传统,达到35%。在参加学院评优活动中,我所带的班级20xx级5班获得了“院级优秀班级体”称号,并另有9名同学获得“院级三好学生”称号、有7名同学获得“院级优秀学生干部”称号、有5名同学获得“院级”精神文明先进个人”称号、有3名同学获得“院级体育活动先进个人”称号、有2名同学获得“院级文艺活动先进个人”称号、有2名同学获得“院级青年志愿者活动先进个人”称号、有6名同学获得“院级自立自强先进个人”称号、

有6名同学获得“院级职业技能先进个人”称号、有7名同学获得“院级积极进取先进个人”称号、有6名同学获得“院级学习优秀先进个人”称号、有两间学生寝室获得“院级精神文明寝室”称号。

在参加学院推荐的市级评优工作中,我所带的班级20xx级5班获得了“重庆市优秀班级体”称号,并被推荐参选全国先进班级体;学生所在寝室7号楼C20

2、7号楼C221两间寝室获得“重庆市精神文明寝室”称号;20xx级三班肖敏、朱哓凤两位同学获得了“重庆市优秀学生干部”称号;20xx级3班袁静同学获得了“重庆市体育先进个人”称号;20xx级8班陈伟同学获得了“重庆市青年志愿者先进个人”称号。一学期以来,我所带的班未发生一起类似打架、盗窃、赌博的恶性违纪事件。

三、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视人的素质的培养。

我认为,只有提高了学生的素质,才能保证学习成绩的不断提高。因此,我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为目的,通过一个个活动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各种能力,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同时,不放过任何一个教育的时机,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注重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在心理上,难免有这样那样的缺点。这些心理弱点常常导致各种行为问题,如情绪与行为失控,因此影响正常学习、生活,妨碍心理的健康发展。抓好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在这学期我也渐渐懂得利用班会课、艺术节、运动会、知识竞赛等各种形式的活动,疏导学生的心理压力,调整心态,增强学生的自信、自豪感等积极的情感体验,使他们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并注意在平时生活中多与他们交流,在这些日常交流中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五、关注贫困生工作。

目前我所带的278名学生中有近20%的学生家庭经济比较困难,针对学校规定的按不同等级发放生活补助的新政策,可以使得贫困生能相对集中的受到生活资助。但在贫困生的评定过程中,却非常复杂,为了做到公平、公开、公正,我一方面听取广大学生的推荐意见,另一方面亲自深入学生中调查,同时在各个班级成立贫困生调查小组,成员由各班干部及部分学生组成,其目的就是能长期深入的在学生中了解学生的生活状况。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经过初评,复评,最后公示,保证“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争取将学校的每一项政策切实的落实到每一位贫困生的手中。在物质帮助的同时,我同样注重思想上的帮助,经常与贫困生面对面的交流、谈心,解除他们心中的自卑心理,保证他们的思想不掉队,使他们能振奋精神,安心学习。

六、做好毕业班学生就业指导工作。

今年高校毕业生求职形势,确实较往年更为严峻。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将超过480万人,比20xx年约增加60万人。随着大学毕业生人数的急剧增加,大学毕业生就业难也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在我带的20xx级学生中,去年有两个专科毕业班,今年有六个本科毕业班。一般而言,多数同学都对毕业后的工作有着较高的定位,因此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就业率并不乐观。在这方面,我着重教育学生要认识到整体趋势,自觉调整就业期望,实事求是地评价自己。同时也不要认为到基层、到企业就没有出路。另外针对日语专业成绩,分类分层做好就业指导工作,对于成绩优异的同学,鼓励他们利用自我的专业优势,争取日语方面的工作,因为日语专业的就业形势相对还比较乐观,所以特别鼓励他们充分利用自我的专业优势。而相反,对于专业水平有限的同学,则鼓励他们扩宽就业渠道和就业途径,争取得到最大限度的就业信息,以争取最好的就业机会。

高校自查报告(篇13)

列宁曾经指出:“在分析任何一个社会问题时,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绝对要求就是要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刚刚起步,旧的教育制度已难以满足社会主义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要求,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在此基础上,不断发展完善,从最初的初步创立、形成到不断改革、深入,在不同历史时期融入时代所赋予的内涵。用历史的观点来分析和把握我国高等学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历史沿革,有利于从中总结经验,推进创新。

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到1956年,党和国家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有步骤地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过渡,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各项事业得以有计划顺利进行。为了满足国家建设发展的人才需要,建设社会主义大学,改造和重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任务紧迫而又十分必要。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初步建立。

1.以学籍管理为中心,在原有学生管理制度基础上进行了扬弃和重整。学籍管理是指对取得学生资格的学生,从入学注册,成绩考核与记载,升、留(降)级,转系(专业)与转学,休学、停学、复学、退学,毕业与毕业资格审查等方面,按照党的教育方针、教育自身规律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制定出相应的规章制度,实施管理。学籍管理是高校学生管理的初始环节,同时也是确保其他学生管理工作能够有效实施的核心环节。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高校在学籍管理方面未形成全面、规范的制度体系,仅在入学、考试、学规和奖惩等方面有所涉及,且在特征上具有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转变的浓重色彩。

从1951年起,教育部开始以“指示”、“复函”的方式对原有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中的一系列问题进行扬弃,并通过颁布规范文件来予以重新建构。在入学条件上,195年颁布的《高等学校暂行规程》做出所有学生都要参加高考统一入学的规定,同时对于具有相当工作历史的革命干部、工农青年、少数民族学生和华侨学生等,采取免试保送入学的办法,在其入学及学习上给予特别照顾。在处理转专业与转学问题上,先后颁布《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1951年暑期招考转学生办法》(1951年)、《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学生转学问题的指示》(1952年)、《高等教育部关于处理学生复学、转学问题给东北师大的复函》(1956年)等文件,最终确定了对于转学问题的原则立场,即:“今后对一般要求转学的学生,必须说服教育,使其在目前的学习岗位上安心学习,不得转学。”与此同时,文件还规定了“个别有正当理由的(如本校无适当专业者)”21学生转学的程序。

2.辅配学籍管理工作,在校园秩序与课外活动等学生管理的其他方面开始了初步探索。在校园秩序与课外活动方面,195年《高等学校暂行规程》第六章规定了“社团”内容,鼓励建立社团以发挥其促进科学文化发展的功能;在奖励与处分方面,1953年《高等教育部关于华东区高等学校处理学生学籍问题的若干规定》明确了以警告、记过、留校察看和开除为内容的惩罚措施以及给予“优等生”称号的奖励制度;在就业与创业方面,1951年《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规定》明确了高等学校毕业生之工作由政府分配,形成了毕业生工作由国家统一分配安排的就业制度。以这些规定为基础,我国开始了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体系的构建。

1957~1966年,我国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通过十年的实践探索,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一大批又红又专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得到了培养和锤炼,为国家的建设发展提供了人才保证。高校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也随之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也在这一阶段得以不断完备和形成。

1.逐步细化和渗入学生管理的各个方面,制定出台具有针对性和规范性的管理文件。教育部于1颁布的《关于处理高等学校学生转专业、转学、休学、复学、退学等问题的规定》和1962年颁布的《直属高等学校学生成绩考核暂行规程(草案)》,将学籍管理中的转专业、转学、休学、复学、考核与成绩记载等内容,以专门的文件的形式予以了细化的规定。1961年颁布《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暂行工作条例(草案)》,开始从总体上探索实现学生管理工作的系统化建构。

2.在原有学籍管理制度内容的基础上,完善和增添了一些新的内容,共同形成了整体性的高校学生学籍管理制度。这一时期更新调整的内容如下:在转专业与转学问题上,调整了原则立场,《关于处理高等学校学生转专业、转学、休学、复学、退学等问题的规定》中指出“高等学校需经常教育学生热爱专业、热爱学校,如无特殊困难,一般不要转专业、转学;但在处理个别问题时,适当地照顾学生的合理要求,以解决他们学习、生活方面的具体困难和问题”。

在退学问题上,逐步放手退学学生的后续安置问题,规定“如果是调干学生,应按照国务院和当地人事部门的有关规定办理安置问题,其他一般学生的以后一切问题,学校概不负责。74。至此,高校学生管理的各个层面都已有所涉及并呈现规范性特征,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得以初步形成。

““””十年间我国的高等教育陷于停顿,无论是教育理念还是教育实践,无论是政工干部还是专业教师都受到了严重的损害。从1966年起,全国高等学校停止按计划招生达六年之久,高校人员星散,学校的正常教学秩序被破坏,原来实行的学生管理规定都失去了作用。在这十年里,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没有发展,直到““””结束,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制度,高校本科学生管理制度才得以恢复和重建。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开始走向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征程。我国的高等教育也在不断的拨乱反正中,逐步回到了正确的轨道。改革““””前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以适应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是这一时段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发展的主题。

1.对于高校的学籍管理制度进行了总体性的梳理和整合。1983年,教育部在对1978年颁布的《高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的暂行规定》进行总结完善的基础上,颁布了《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学籍管理办法》。该办法确立了我国高等学校学籍管理制度的基本原则、基本方法,是对多年来我国高校学生学籍管理实践的总结,是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建设的重要成果。在一定意义上讲,这标志着我国精英型高等教育学生学籍管理范式的形成。

2.改革和完善相关制度体系,适应高等学校现代化的发展趋向。1989年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发《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试行)》,规定了15条高等学校学生的行为准则,加强了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同时在资助与帮扶方面,1983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发《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人民助学金暂行办法》和《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学生人民奖学金试行办法》,这是我国高校在资助帮扶工作上首次全面系统的政策规定。在就业与创业方面,1989年国家教育委员会公布《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制度由原有的国家统一分配转变为社会选择的就业制度,至此,我国实施了四十余年的毕业生国家统一分配政策退出历史舞台。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建设的不断推进,中国社会的法制化和现代化步伐加快,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也随之深化和发展,高校学生管理进入了法制化和全面建设的新阶段。

1.完善了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体系内容。199年之后,我国高校的学生管理开始逐步走向体系化建设阶段,各方面的规范文件大幅增长。国家教育委员会在这一时期连续颁发了《学校体育工作条例》、《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安全教育及管理暂行规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处罚暂行规定》、《研究生学籍管理规定》等,这些条例和规定的颁行,进一步规范、丰富了学生管理的内容,使得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呈现出一个完整的系统架构。

2.逐步实现法治化和科学化。199年1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出台《普通高校学生管理规定》,这是一部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规章,是近年来司法审查高校学生与学校纠纷的重要依据,是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法制化进程的开端。与此同时,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相继出台,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法治化进程得以进一步深化。25年,教育部颁布实施《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结合了发达国家教育体制改革的经验和我国社会发展对教育的要求,是学生管理制度适应时代发展、走向法治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成果。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发展演变有着鲜明的特征:在价值视角上,从关注国家和社会发展转向为关注人本身;在体系特征上,愈加彰显系统化和法治化;在管理方式上,高校自主权逐步扩大,管理体制实现了多元共管的模式建构。

教育价值观是人在教育活动中对所追求的价值理念和目标的反映,是人从特定的背景、立场和发展需要出发对教育活动的价值和功能的看法和认识[3]。社会本位的教育价值观,把社会需要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为教育价值的大小取决于促进社会的生产发展的速度和文明进步的程度。以人为本的教育价值观把个人的自由意志和自由活动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认为“一切教育活动都是为了促进受教育者发展个性、理性,以便培养他们成为自由、完善、和谐发展的个人”[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把高等教育作为国家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工具。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人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被提出来,高等教育中人的本体价值开始受到重视。这种转换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学生权利的尊重和维护。计划经济下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更多地强调接受学校的管理是学生应尽的义务,而新时期的学生管理则专章规定学生的权利内容,如25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取消了“在校期间擅自结婚而未办理退学手续的学生,做退学处理”[2]147的规定,对学生能否结婚不再做特殊规定。二是学生管理更加柔性化。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注重的是刚性、强制和约束,而新时期则将管理者和学生处在平等的位置上相互尊重,如在25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规定“学校调整学生专业须经学生同意”[2]655,取消了“保留入学资格、休学期间不得报考其他高校”[2]172的规定。

新中国成立初期,为促进高等学校秩序的稳定、教育教学秩序的恢复,在学生管理上多以教育部颁发的“指示”、“批复”、“复函”等为主,对于同类问题尚未形成宏观性、原则性的政策引导,同时政治色彩浓重,行政化、计划性特征明显。改革开放以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开始逐步走向规范化,学生管理的法治化步伐加快。

1.制度体系的系统化。新中国成立之初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无集中体系,多以“指示”、“批复”为主,在内容上较为单一。体现为如195年颁布的《教育部关于高等学校学生学籍问题的几点指示》、1956年《高等教育部关于处理学生复学、转学问题给东北师大的复函》等。改革开放之后,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在内容上系统化,以25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为蓝本,将高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分为学生权利义务、学籍管理、校园秩序与课外活动、奖励与处分等组成部分,同时《高校学生行为守则》、《高等学校校园秩序管理若干规定》等一系列政策规定相继出台,促进了学生管理在制度层面上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2.制度体系的法治化。199年教育部出台《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这是一部具有法律效力的行政规章,是我国高校学生管理初步法治化的主要标志之一。12月印发《教育部关于加强教育法制建设的意见》,提出要依法治校,依法保障学生权益,在处理学生问题上做到有理有据,保障学生的知情权、申辩权等法定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颁布出台,使得高校学生管理的法治化朝纵深方向发展。

高校自主办学的程度,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国家政策导向的集中体现。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发展起来,市场对于人才结构的发展需要开始多元丰富,高校学生管理的自主权逐步扩大[5],由以往的单一的以教育部门为主的管理方式开始转变为“教育部门、法律部门和学生共同管理”模式。

1.高校自主权在学生管理领域逐步扩大。在25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中充分体现了在学生管理问题上对于高校自主权的肯定和放权。新《规定》中有5处直接明确表述为“由学校规定”,有13处要求明确表述为“按学校规定”执行。放权的主要方面如下:授权高校自主确定学生学习年限;授权高校自主确定具体学习标准和成绩评定方式;授权高校自主决定学生专业调整,国家不再对此做出具体规定;授权高校自主管理学生学籍,国家对于学生休学、退学的具体条件、程序等不再做出规定。

2.管理方式由一元向多元的转变。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法律法规的出台,法律部门开始逐步渗入以往单纯由上级教育部门或学校主导的管理方式,育人为先的管理原则也将学生作为高校学生管理主体之一融入其管理模式,最终形成了行政法律部门和学生共同管理的模式。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在教育理念、方法模式和管理制度上经历了重大的发展演变,并在自身发展的决定因素、主要动力和基本依据等方面积累了诸多经验。

“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这些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经济生活的过程”人们在不同的生产力发展的水平阶段,会形成相应的生产方式,其中包含的不同的所有制形式、交换形式和分配形式等,决定着高校学生管理制度的产生、性质和发展变化。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完成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生产方式取代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生产方式,于是高等教育需要发展和重塑,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开始调整和重构,以满足社会主义国家对高校的学生需求。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开始走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路,市场经济强调公平、正义和法治,强调市场主体在生产关系中的平等地位,于是高校学生管理逐步从“社会本位”转向“以人为本”,在管理方式上更加柔性化,注重学生权益的维护,给高校更多的自主管理权,体系建构逐步走向系统化和法治化。

(二)党和国家对高校育人方针政策调整是高校学生管理制度演变的主要动力

一个国家的高等教育如何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定什么样的高等教育政策,高等教育政策在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和调控作用。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高等教育方针不断调整和变革,每一次的调整都带动着高校学生管理的不断改革演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56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党和国家提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教育应该是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教育。在这种教育方针的指导下,高校学生管理制度以“批示”、“批复”的方式全面剔除旧的教育制度,逐步确立起全新的制度体系。

进入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在“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8]的总方针指导下,高校开始加强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高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1—22年)》颁布出台,其中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9],依法治校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始融入高校的学生管理制度,加快了其法治化、规范化的进程。

(三)学生群体特征的动态性是高校学生管理制度调整和完善的基本依据

高校学生管理,无论是计划和任务的确定,还是内容和形式的选择,都源于对管理对象即学生的认识和把握,源于对学生发展过程中各种矛盾的深刻洞察。大学生作为年轻的一代,是各个时期国家强有力的新生建设力量,不同时代的大学生在时代背景、外部环境的影响下都有着不同的群体特征,这些基本特征是高校学生管理制度调整和完善的基本依据。

新中国成立之初的大学生们强调奉献意识,集体主义观念浓厚,对社会生产和国家建设充满了豪情壮志,这使得此时的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忽视学生的个人发展和成长,强调为国家建设服务,于是形成了统一分配的就业制度、强制性的在校学生婚姻制度等。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当代的大学生开始呈现出全新的时代特点,其思想积极、健康、向上,同时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和差异性日益增强,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理想信念模糊和社会职责感、团结协作观念缺乏等问题,为适应这种学生群体在时代特征的改变,我国于25年发布了新的《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和《高等学校学生行为准则》等高校学生管理制度,强调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强化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校自查报告(篇14)

我于20xx年从事学生辅导员工作,在学院领导的安排下,我先后担任了我院外语系08级应用韩语、涉外导游、涉外文秘、以及09级涉外文秘的辅导员。转眼间将近三个年头,回顾过去,在上级领导的正确指引和关怀以及其他老师的帮助和支持下,使我不仅认识到辅导员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更使我学习到相关的业务知识、提升了自己的工作能力。现将我个人工作报告如下:

一、个人理论及业务学习情况

首先,积极进行理论学习。自己平时利用书籍、报刊、网络等各种载体浏览国际、国内重要时政新闻,关注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高校发展的相关新闻,同时阅读哲学、历史等社科方面书籍,努力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提升自身修养与理论水平,指导自己的工作和学习。

其次,努力提高业务水平。20xx年8月,我参加了我院开办的辅导员岗前培训,通过学校的有关领导以及优秀辅导员的授课,使我系统地学习了高校学生工作的相关理论,我校学生管理工作的规章制度以及学生工作中一些成熟的工作方法和技巧。岗前培训后,我先后参加了山东省高校教师岗前培训以及山东省高校远程教育培训,通过培训获得了高校教师资格证以及远程教育培训合格证,使自己的业务水平得到了更大的提高。

二、学生工作情况

在学风建设方面,首先,利用年级大会等多种场合强调学习的重要性,鼓励大家刻苦学习,同时严格执行晚自习制度,督促学生学习,帮助他们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同学,组建帮扶小组,帮助他们树立学习信心、改善学习方法,从而树立了良好的学习气氛,获得了佳绩。08级应用韩语赵贞同学多次获得国家、省级韩语口语比赛大奖。并于今年升入韩国实际大学。08级涉外导游张广天两次获得省级演讲比赛二、三等奖。

在纪律管理方面,通过召开安全与纪律教育大会,以及制定早点名与晚查寝以及周末收假集合点名等多项管理制度,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与纪律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生活习惯,目前,所带班级未发生安全事故,学生也能较好地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

3、重点学生工作。所带班级的重点学生大致可分为三类:经济困难学生、心理问题学生、学习困难学生。针对这些重点学生我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帮助和引导。

经济困难学生方面。在开学报到之初,我就积极为这些学生办理“绿色通道”(缓交学费与小额贷款),接着,按照学校的相关规定,对经济困难学生进行了等级认定,并且切实执行学校相关政策,把各项助学金都发放到困难学生手中,真正让贫困生感受到国家及学校的关心。同时,我采取集中开会与个别谈话相结合的方式,帮助经济困难同学克服自卑心理、树立完成学业的自信心以及发奋学习的上进心,这样,使他们获得物质与精神的双重动力。目前,本年级贫困生的基本生活条件得到保障,能够安心的学习和生活。

心理问题学生方面。由于第一次远离家乡和亲人,来到陌生的环境学习和生活,巨大的变化以及心理落差使得他们的心理状态极其复杂,同时也衍生出一些带有普遍性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心理焦虑、失落感、盲目的自卑情绪等。针对这样一些问题,我找来这些同学进行谈心,以最大的耐心和最诚恳的态度听这些同学的诉说并进行鼓励和正确引导,同时让班干部、党员与这些同学更多的沟通交流。通过这样一系列形式,使他们较好地融入集体生活,拥有了归属感,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自卑心理,树立起自己也能学好的自信心。

学习困难学生方面。本年级有一些学生,由于以前基础较差、未适应大学的学习方式、学习的方法不得当等原因,导致目前学习出现一些困难,针对这些学生,我组织他们同高年级学生进行学习经验交流会,对于个别学习特别困难、有厌学情绪的学生,我找其进行谈心,鼓励其树立信心,并组建帮扶小组,让学习优秀的同学帮助这些同学,使其恢复信心,改进学习方法,逐步提高学习成绩。目前,本年级总体学风良好,学生们学习积极性较高。

在课余时间,我组织自己所带班级学生积极参加我院以及我系的各项活动,每年的全院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歌咏比赛,为我系贡献了一份力量,争得了荣誉。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这些活动,既锻炼了他们的组织、协作能力,又丰富了他们的课余生活。

三、工作纪律及工作研究情况

进入我校工作以来,我能够自觉遵守学校及学院工作纪律,首先,严格执行学校及学院的考勤制度,按时参加各类会议和学习,确有公事不能参加的也都及时向领导请假。其次,认真完成领导布置的工作任务,学校及学院领导下达任务后,能够做到在时间结点之前,保质保量地完成工作任务。M.YjS21.CoM

以上就是我这两年来工作的简要情况,许多方面还都没有提及,总体说来,自己在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有许多的不足需要改进,例如工作还不够细致,工作方法有待改进,宣传工作不到位以及工作中的创新之处不多等。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努力进行理论学习,提高自身修养,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学习,总结工作中的经验教训,以饱满的热情、踏实的作风、尽职尽责地做好学生工作。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高校自查报告14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师资料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高校自查报告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