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山恋作文实用

10-28

学生时代的你应该对作文不陌生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写一篇好的作文要突出它的核心要点。你应该也在为写作文而犯愁吧?为满足你的需求,小编特地编辑了“庐山恋作文实用”,供你参考和使用,请收藏和分享。

庐山恋作文 篇1

“呜——”,对于从未乘过火车的我来说,这次陌生的火车之旅如此亲切,火车的车鸣声又是如此的悦耳。我站立不安的在候车室痴痴地望着“属于”我们的那辆火车的大驾光临看着分针慢慢的走着,似乎有些不耐烦了。

“请上海到海口K516的乘客快到入口处,准备上车”一听到这个消息,我便拖起所有的行李,边喊边跑“火车来了,火车来了”终于上了火车,首先找到属于我的“个人空间”,放下手中的行李,开始观察起我所在的火车:橙色是火车外观的颜色,我们所在的是卧式硬座火车,我在3号车厢的中铺(这个位置我很满意),我坐在窗口,望着窗外的美景。“妹妹,妹妹,快来看啊,有牛哎,你的属相哎!”我笑着朝妹妹喊(脸上的笑略带着嘲讽之意),可是,马上被反驳了“姐,你说羊笨不笨啊,那么好的环境也不过来生活,嘿嘿,真笨”“恩”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应声已经脱嘴而出,后悔地又朝窗外看去。暮色已经将临,太阳将西边染红,慢慢地离开了,留下了美丽的晚霞。渐渐地,月亮悄悄地来到了人间,为我们洒下了一片幽静的月光。静静地卧在床头,火车开动着,像摇篮似的,将我们这些乘客安放入摇篮中,而火车的车鸣声作为摇篮曲,大家甜甜地进入了梦乡?清晨,一缕温暖的阳光射入我的眼睛,我迷迷糊糊地从睡梦中醒来“哇,好漂亮啊!”看见都面还未露出脸的太阳早已把朝霞染得红彤彤的,天空露出鱼肚白的半片天,五彩千变万化着,朝霞有红渐渐地变成橙色,与火车同色,时间慢慢地过去,橙色缓缓褪去,换来的是紫色,紧接着便是天空的颜色:天蓝色“多美的染色程序啊!”心中不禁感慨?“乘客们请注意,还有10分钟,就到汉口了,请汉口下站的乘客们拿好行李,准备下车!”听到广播员说到站的声音,暗示着我们的火车之旅即将结束。

庐山恋作文 篇2

沿着曲折的山路,我来到了庐山山上。山上的气候可真是舒畅,在样样夏全国有这种舒畅的气候,怪不得这儿被称作消暑圣地。

书上介绍说,庐山四季景象不同,春看碧潭、幽涧,夏看瀑布、云雾;秋看落叶,冬看冰雪。而我来的时分正是夏天,当然不能错失庐山的瀑布和云雾。

庐山最大的瀑布便是三叠泉瀑布了。这个瀑布处在山沟之中,要走好久的山路才干看到。瀑布前有个特别的小亭子,在这亭中看瀑布是最好不过了。三叠泉瀑布从高处置三级飞落,由窄到宽奔腾而下,落差155米。一叠瀑布从天上曲折而下,二叠直垂,三叠分两条落下。流下的水打到石头上,打到水潭中,构成非常壮丽的水雾。站在瀑布下,就像鄙人蒙蒙细雨一般,瀑布蒙上一层白纱,愈加美丽了。惋惜李白未曾看见这样的美景。

李白看见的是庐山另一大瀑布――水口瀑布。这是庐山最知名的瀑布,赞许它的诗句不计其数。最知名的当然是李白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近看瀑布才大喊受骗,不过一百米的瀑布竟然说是三千尺(一千米)。后来得知这是李白酒醉后写下的,真是“一壶酒醉了全国”啊!虽然上了当,但这瀑布一点也不差劲。瀑布垂直而下,像一条白链一般,水流和真实的银子差不了多少,相同的金光闪闪。

庐山的云雾愈加独特。远远地你能够看见雾正翻腾而来,瞬间雾能够将你笼罩。处在雾中看四周,影影绰绰的一片,好像在仙界相同。又一瞬间,雾散了,四周看地清清楚楚,一点也没雾。莫非庐山的雾会像水相同地活动吗?现在只能这么解说了。

到了含鄱口,一切都清楚了。含鄱口方位较高,看着山坡上,一团团的云随着风,贴着山在游动,非常秀美,本来庐山的雾便是这活动的云啊!怪不得称之为“云雾”。真是独特。含鄱口意思便是能够看见鄱阳湖,但由于今日的雾,让我无法看到那像海相同的湖,这雾真是有利也有弊啊。

秀丽谷是庐山最有名的山沟了。我不知道“秀丽”的称谓是怎样来的,由于这儿一点也看不出一点秀气,反而有几何险恶。《西游记》的一些打架局面便是在这里拍的。这儿的云雾许多,有的乃至掩盖在我的头上。有些小云雾撞到山崖上便分散了,有的顺着山崖直上,而大云雾则不同,它会吞没整个山崖,山崖就逐渐消失了。幻想一下,若是走在那被云雾吞没的山崖上,那便多了几分惊险刺激,必定很好玩。

庐山恋作文 篇3

我二年级的时候,去过一次庐山。

我去了锦绣谷,锦绣谷非常壮丽。在怪石簇拥的锦绣谷中,有一块巨石,悬空伸出,宛如悬在凌空中一座桥,人称“天桥”。相传朱元章与陈友谅大战鄱阳湖时,败逃至此,在前临深壑,后有追兵的紧急关头,忽然从天降下一条金龙,横卧在深壑之上,化为一座石桥,待朱元章纵马过桥后,一切又恢复了原来的面貌。

我还去了大天池,大天池是一个圆形的池子,大天池的池子里有一个盆子,听说谁要是能把钱丢进池子的盆子里,就有好运气。天池山脊上耸立着一座宝塔,塔四周遍布了满山遍野的青松。微风起时,,松涛起伏,它像一杆乘风破浪的船轨,荡漾在翠波碧浪之上。

我看完了大天池,又看了三宝树,这次的浏览使我终身难忘。

庐山恋作文 篇4

四年级的暑假,是我最难以忘怀的一个暑假,因为我那时上了庐山。

客车上山时,也把我兴奋愉悦的心情送上了山顶,这可是我第一次登庐山。道路两旁,千山一碧、万古长青的原始森林衬托着绵亘蜿蜒的山峰,目之所及,都是奇峰怪石,直插云天。庐山的山峰的最佳写照可谓就是锛?峥闯闪氩喑煞澹?督?叩透鞑煌。

登上庐山后,我们沿着一条石径走入锛讹?,两旁一些不知名的小花散发着淡淡的幽香,花径中有白居易的草堂。它的前面是一尊白居易的雕像,这让我想起了他锛?思渌脑路挤凭。?剿绿一ㄊ际⒖的诗句。

离开花径,我们又被锛?忮宋搴?诵送嘌?跣骞戎写猴?的诗句吸引到了锛?跣骞蕊?中。虽然这里一年四季云雾缭绕,但是那漫山遍野的绿色仍然那样耀眼。如果可以,真想上山看看究竟是何等的姿色。接着,我们又来到了锛?扇硕达?,这儿可是个福地洞天啊,相传唐代的道教高人吕洞宾在此修炼成仙,后香火不断。

而后,我们又穿过竹林来到锛κ黠?,抬头一望,不由得会感叹,古木参天,这三棵树竟有千余年的寿命,真是奇妙。走过一级又一级的石阶,一道又一道的山路,我们来到了乌龙潭,这里的水澄澈极了,可以看到水中沙石的纹理;这里的水温柔极了,微风习习,波纹条条,像一幅迎风舞动的绸带;这里的水平静极了,在阳光下,宛如一块无瑕的翡翠,闪烁着耀眼的光泽。

现在山看过,洞看过,树看过,潭看过,但我想起李白的锛?照障懵涎蹋??雌俨脊仪按ā7闪髦毕氯?С撸?墒且?勇渚盘祜?。庐山还是瀑布最为壮观呀!坐着缆车,来到庐山锛?罂谄俨碱?,这里的水一倾而下,苍崖珍珠四溅,如烟如帘,浩浩荡荡,响声如雷。站在巨石之上,放眼望去,汉阳峰和五老峰对弈着,汉阳峰似一把怒刺云霄的利剑,孤峰突起,盛气凌人;五老峰似乎不理睬它的高傲,悠悠忽忽的继续听着大口瀑布为它吟咏的诗歌。

当地有这样一句话:锛?坏饺凰懵?娇汀o?游玩了这么多的庐山的景点,竟不算是庐山的客人,未免有点不服,最后我们便要去锛?。我们又是坐缆车来到了三叠泉的山谷上,看看脚下,望而生畏,知道那是什么吗?是千余级向下的台阶。我走着,先只是听见人们的脚步声,一步步,一级级,当到了三叠泉的脚下,水拍打着岩石,那美妙的声音是大自然的音韵,无可比拟,只有恨自己不是诗人,不能吟诗抒情。抬头望,三叠泉上叠如飘雪拖练,中叠如碎玉摧冰,下叠如飞龙跃潭,三叠泉抛珠溅玉,宛如白鹭千片,上下争飞,又如百副冰绡,抖腾长空,万斛明珠,九天飞洒,十分壮观。这三叠泉真不愧为庐山第一奇观,让我大饱眼福。

当我们乘着客车下山时,我的心情是激动不已,因为庐山的一花一草都深深的烙在了我的心上。

庐山恋作文 篇5

关于赞美庐山的文章

横看成岭侧成峰,

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次山中

(苏轼诗作)

——导读

※第一篇《四上庐山说“识山”》

踏上去庐山的旅程,苏轼的诗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很响亮地回荡在我的耳际。

这次是我第四次游庐山,其时已人到老年。记得我在青年时、中年时,曾经三次游过庐山,那三次“一日游”,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拍了照片,留了纪念,浮光掠影,当时感动,时过境迁,所剩无几。为何“有印象,不深刻”呢?反思之后才想到900多年前苏轼提出的“识山”的课题。我没有真正“识山”啊!

吃一堑,长一智。这一次游庐山可就不同了。在未上庐山之前,我到图书馆去寻找有关庐山的书籍,我还到网上去搜索有关庐山的信息资料。认真阅读,仔细消化。到了庐山之后,我又到书亭里买了诸如《庐山诗文楹对苑识选编》《庐山古今诗选》等五本新近出版的庐山传统文化丛书。把眼前的庐山放到历史与文化的层面上去认识,自然得到的“认识”就不一样了。

记得,我从黄龙潭乌龙潭返回时,攀登完300多米长的石级山道,已是气喘吁吁。走到三宝树旁的石凳边时,我长长地嘘了一口气。“三宝树”是三棵高大的树,即生长了600多年的两棵柳杉,有40多米高;生长了500多年的银杏,有30多米高。三棵树抱在一起,恩荫了好大一片地面。我坐下来,打开随身带的背包,掏出一本书,一边歇歇脚,一边读读诗人荣成惠、燕冀、伊有恒、郑明等以“三宝树”为题材写的诗词,“栽种前僧绩,维培后世功”“僧栽三宝长千年,傲骨苍颜峻态妍”“擎天立地昂蓬映”“久保雄姿气势”……诗人对“三宝树”的解读,引起我的思考。在对比辨析中,自然会生发出自己的感慨。这样说来,三宝树既是三棵顶天立地的树,更是三棵支撑精神大厦的树。树非树!三宝树给我们健康身心带来了营养,给我们完善人生带来了动力……

坐在三宝树下,我又想,古代圣贤教导我们要“行千里路,读万卷书”。我们在游山观水时,切莫忘记读书。由三宝树而到整个庐山,这“读书”旅游与“不读书”旅游,是大不一样的.。我第一次上庐山,只感觉到庐山是美丽的山;第二次上庐山,只感觉到庐山是雄伟的山;第三次上庐山,只感觉到庐山是险峻的山。这三次上庐山,由于没有历史与文化的“望远镜”,所以对庐山的认识都只停留在自然的层面上。而现今第四次上庐山,感觉就大不一样了。站在历史与文化的高度来“认识”,我不仅惊叹庐山的大气磅礴,更惊叹庐山的历史与文化的博大精深……

起风了,三宝树簌簌飘落下树叶。我拾起几枚银杏树叶,夹进书中。让银杏树叶的芳香与书本的芳香融合在一起吧,成为永不飘逝的记忆,永远芳香我的人生……

当我从三宝树下又继续前进时,我情不自禁地对身边的朋友说:“在游山观水的旅行包里,千万不要忘记放上一两本书啊!”

※第二篇《外险内秀的三叠泉(之三)》

“不到三叠泉,不算庐山客”,庐山的三叠泉是我国四大著名瀑布之一,它以外险内秀而受到国内外游客的青睐,也磁石般吸引了我的心。

今年夏天,我有幸游览了三叠泉。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我坐7公里缆车,来到三叠泉茶室,再到三叠泉景区入口。到三叠泉,要向下走1400多级台阶,相当于从100多层高的楼房上走下去。每级石级只有1米来宽。台阶路的坡度大约70度,很陡。我走下台阶时,仿佛踩着前面人的头。台阶山路大约3公里,半山腰还有一座清莲寺。手扶着台阶边的铁链子,小心翼翼往下走。因为路的一边是悬崖千仞,另一边却是幽壑百丈。轰然之声,从云腾雾绕处喷薄而出,令人心寒。大约走了40多分钟,才到了观瀑台。

放眼望去,对面的三叠泉尽收眼底。三叠泉位于庐山的五老峰下东山谷中,又称“三星泉”。

三叠泉汇聚了海拔1453米的五老峰、大月山之溪水,经三级峭壁,飞流而下。千桑贵写的《永遇乐.三叠泉》给三叠泉做了逼真的描绘:“洞口天开,乍银河水,汹涌奔驶。四纪冰川,形成三叠,源一分流二。如云拖练,如珠碎溅,如坠两龙齐至。落潭声,雷霆万钧,四垂森然幽致。

/匡庐瀑布,风华绮媚,尤首评三叠最。喷洒长空,铺屏飘玉,毫不夸描绘。可藏荒野,无闻默默,久缓不为人悉。直延宋樵于发现,始扬世醉。” 一叠泉头从海拔814.7米的巅萁背上垂直奔向二叠,如飘雪拖练;二叠泉头又从海拔772米处弯曲而奔向三叠,如碎玉摧冰;三叠泉头从海拔665.7米处,又长又阔倾泻到海拔605.84米的水潭,如玉龙走潭。三叠泉垂直落差208.86米。

就这样,溪水分为三级,经三百余米的大盘石,飞泻而下,极为壮观,撼人魂魄。抬头仰望,抛珠溅玉的三叠泉,宛如白鹭千片,上下争飞;又如百副冰绡,抖腾长空,还似万斛明珠,九天飞洒。我恰好是 在一次暴风雨后来到三叠泉的。但见飞瀑如发怒的玉龙,冲破青天,凌空飞下,雷声轰鸣,令人叹为观止。此时,胜景带来的愉悦,已把我攀登途中的辛劳一扫而光了。

从观瀑台再往下走,便到了龙潭。真奇怪!刚刚在大盘石上凶猛咆哮的玉龙,一旦进入潭里之后,竟变得绵羊般温驯,化为荡漾的碧波了。立地成佛,静影沉璧,这是奔腾的一种归宿。三叠泉的本质是秀美温柔的。潭面上雨雾飘飞,凉气袭人。潭水清澈,卵石可见。捧起潭水,晶莹剔透,凉爽润滑,成了尤物。我到时,正值酷暑盛夏,我真想在龙潭边放一把躺椅,悠哉游哉地美美逍遥九九八十一天。

据导游说,气魄雄伟姿态秀丽的三叠泉曾长期隐藏荒山深壑,不为世人所知。大约到宋朝绍熙二年(1191),三叠泉才有幸被一位樵夫发现,于是传播开去,轰动了庐山内外。而隐居在它上源屏风叠的李白,讲学在它下游白鹿洞的朱熹都没发现它。在沐浴三叠泉纯美的洗礼时,我能不对不知姓名的樵夫,道一声深深的感谢?

回来时是走上坡路,耗费的体力更大,大约要气喘吁吁走1个多小时,才能登上三叠泉茶室。回望云雾深处的三叠泉,心中又泛起别样的甜蜜,疲劳倏地烟消云散了……

庐山恋作文 篇6

识得“庐山真面目”,需得走出“此山中”-议论文700字

当动物专家对于笼子的设计问题迟迟没有得出结论之时,一位“局外人”提出游客乘坐汽车参观的大胆设想将问题轻松解决。其实,有时候,只有跳出问题,走出“此山中”,才能识得“庐山真面目”

跳出“山中”正是跳出问题的框框,突破束缚,用好身处山外时激发出的无限智慧。

走出“此山中”,有助于我们客观全面的了解问题。解决问题离不开对于专业的熟练。但是,精通自己专业的内行,有时好比攀上一棵大树,左右纵横的`枝枝叶叶,常常挡住了自己前进的视线,使其摸不清方向。正如作家卡尔维诺所言:“谁想看清尘世就应当同它保持必要的距离。”正如阿伯拉罕。沃德跳出对回归战机的研究,全面客观分析问题,“看见了”坠毁的战机,明白了弹痕少的地方更应加固,挽救了更多飞行员的生命。所以说,唯有跳出问题,站在“树”下或远处,看清主干和树枝的生长趋向,才能更加客观更加全面的看待问题。

走出“此山中”,可以帮助我们跳出固有思维定式。有时专业知识就像沉在水底的铁锚,不断把“山中人”的思维固定在某处,从而形成一成不变的思维定式与惯性。而跳出“山”的框框,则正是让我们摆脱“铁锚”囹圄,打开思维,拓宽视野,从全新角度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正如格罗培斯创新性地把游客踩出的草径变成游园道路,取得举世瞩目的辉煌;亚历山大用佩刀直接截断多年来无人解开的格尔迪奥斯之结,赢得了预言的祝福。由此可见,有时候选择跳出“此山中”,抛开对问题的固有观念,很可能让“山重水复疑无路”的问题“柳暗花明又一村”。

识得“庐山真面目”,需得走出“此山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好比大山,跳出大山,才能脱离大山的束缚,一览大山的全貌。只要跳出问题,用好“走出山外”的智慧,就有望取得重大的成就。

诗人说:“功夫在诗外”;棋手说:“棋外寻胜着”。在碰见难以解决难题时,在遇见难以度过难关时,不妨跳出“山外”,或许会激发出让人脑洞大开的真知灼见。正所谓: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此山外”。

庐山恋作文 篇7

人们都说匡庐山水秀天下,我们乘车来到庐山,观赏庐山的山水。

庐山素来是以她的美丽与云雾闻名于世的。远远望去,庐山的山真奇啊,千姿百态,形态万千,像老人,像手指,像雄鹰庐山的山真秀啊,满山苍松翠柏,像一棵棵新鲜的竹笋;庐山的山真险啊,站在五老峰上,往下一看,叫人心惊胆战,仿佛一不小心,就要掉下山崖。

庐山的云真多啊,一朵连一朵,一望无际,像是云的海洋;庐山的云真怪啊,被风一吹,时而毫无规律地飞舞着,盘旋着;时而又抱得很紧,牢牢地簇拥在一起;庐山的云真美啊,一瞬间不知有多少变化,有的似仙女在跳舞,有的似万匹骏马在向你奔来令人百看不厌。

我站在五老峰上,四处遥望,山间绿树红花,眼前云雾迷蒙,真是仿佛走进一幅幅连绵不断的画卷中。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庐山的美就在于她的神秘,她的飘渺。这次旅游,我不就领略到几分她的美吗?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