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平的课件

11-02

20本经典书单推荐:1.《人类群星闪耀时》——美国科幻巨匠阿西莫夫的代表作品;2.《百年孤独》——拉丁美洲文学大师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经典之作;3.《围城》——著名作家钱钟书的代表作,讽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现象;4.《平凡的世界》——贾平凹的代表作,展现了一个普通人物的坎坷人生;5.《活着》——余华的成名作,感人至深;6.《1984》——乔治·奥威尔的反乌托邦小说;7.《红楼梦》——清代作品,描绘了一个封建社会的缩影;8.《西游记》——中国四大名著之一;9.《罗生门》——日本作家芥川龙之介的代表作,篇篇经典;10.《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树的代表作之一;11.《了不起的盖茨比》——弗朗西斯·斯科特·菲茨杰拉德的作品之一;12.《福尔摩斯探案集》——英国侦探小说大师阿瑟·柯南·道尔的代表作;13.《追风筝的人》——卡勒德·胡赛尼的著名长篇小说;14.《白鹿原》——陈忠实的长篇小说,以山西农村为背景;15.《追风筝的人》——卡勒德·胡赛尼的著名长篇小说;16.《白鹿原》——陈忠实的长篇小说,以山西农村为背景;17.《追风筝的人》——卡勒德·胡赛尼的著名长篇小说;18.《白鹿原》——陈忠实的长篇小说,以山西农村为背景;19.《追风筝的人》——卡勒德·胡赛尼的著名长篇小说;20.《白鹿原》——陈忠实的长篇小说,以山西农村为背景。希望以上推荐可以满足您的阅读需求,找到自己喜欢的作品。

天平的课件(篇1)

教学目的

1.练习使用托盘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培养学生爱护仪器的品质和认真实验的态度。

教学重点和难点

托盘天平的调节和使用。

教具

教师用:标尺模型。

学生用:托盘天平、墨水瓶(自备)、几个相同的硬币(自备)、盛有水的烧杯(100l)。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托盘天平的用途是什么?

2.测物体质量之前,应怎样调节托盘天平?

3.如图1是在用托盘天平称固体药品的质量。指出图中的错误之处,并予纠正。(图中有三处错误)

4.为什么托盘天平的左盘要放物体,右盘要放砝码?

引导学生回答:有两个原因:第一,根据一般人的习惯是右手操作较方便,而砝码常需加减,所以右手用镊子将砝码轻放在右盘上较方便。第二,课本P7使用方法第3点中指出:盘中砝码的总质量再加上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等于被测物体的质量。可见,托盘天平的构造决定了物体须放在天平的左盘。砝码应放在右盘上。

5.用标尺模型做读数练习。读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二)实验准备

阅读课本P80第二节的内容。明确:实验目的;实验步骤。

(三)教师讲

1.实验时,要爱护仪器。如夹取砝码要用镊子,要轻取轻放等。测量时,态度认真,实事求是。仪器放置、操作过程要规范。

2.测量时,怎样才能既准确又快呢?

从两方面启发学生:第一,对被测物体的质量先要估测,减小夹取砝码的盲目性。第二,调节天平使横梁平衡时,或测物体质量使横梁平衡时,是否一定要使指针静止在分度盘中线才行;指针在分度盘中线的两侧摆动的格数相同是否可行?请同学在实验中有意识的加以体会。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迴视察、指导。着重检查以下几点:

1.爱护仪器的情况。包括使用完毕放回原处。

2.是否会调节托盘天平。

3.使用托盘天平是否正确、规范。

4.能否正确读出砝码的总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

5.能否将测量结果和计算结果正确的记在课本P80上。

(四)学生实验后的讨论

1.请两个实验小组,汇报测量结果。并简要探讨测量结果不一致的原因。

2.讨论课本P80页《想想议议》中的问题。

(五)布置作业

1.课本P88,习题第1题。

2.制作小天平。做法见书P87的小实验。

天平的课件(篇2)

在现代的教学中,课件已经成为了最为重要的教学辅助工具之一。其中,天平的课件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教学工具,它不仅具有详细、具体和生动的特点,还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首先,天平的课件具有详细的特点。在制作天平的课件的过程中,教师们会非常详细地介绍每个知识点,包括其基本概念、理论依据、研究对象等等。此外,在每个知识点的讲解中也会包括一些实例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因此,当学生们学习天平的课件时,可以更全面地了解每个知识点的细节。

其次,天平的课件具有具体的特点。除了详细地介绍每个知识点之外,天平的课件还可以介绍一些实际应用的情况。例如,当学习力学的天平原理时,课件中可能会详细介绍如何使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这样,学生们可以通过实际使用天平来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和学科的应用场景。

最后,天平的课件具有生动的特点。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天平的课件中会包括一些生动的图表、动画和图片来辅助教学。这些生动的图表、动画和图片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从而更好地掌握知识。

总之,天平的课件不仅具有详细和具体的特点,而且还非常生动。这些特点可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从而更好地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因此,我们可以在未来的教学中更加注重使用天平的课件,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天平的课件(篇3)

第四节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教案一

 

(一)教学目的

1.较熟练地用天平称出物体的质量.

2.学会用量筒(或量杯)测固体和液体的体积.

3.会利用天平和量筒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二)教具

教师演示用具:量筒、量杯、小黑板(抄有课本上的实验表格).

学生实验用具:托盘天平(或物理天平)和砝码、量筒、石块、玻璃杯、水、盐水、细线.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什么是物质的密度?(2)计算密度的公式是什么?(3)要求出物质的密度需要知道哪些量?

教师出示:小石块和1杯盐水.指出:用天平可以称出石块与盐水的质量,但用刻度尺却无法测出它的体积.本实验我们学习用量筒测它们的体积.

(板书:四实验:用天平和量筒测定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二、进行新课

1.引导学生看课本实验的“目的`”,对照实验的“器材”将桌上用具对照检查.

2.讲述量筒(或量杯)的使用方法.

教师出示:量筒和量杯实物,介绍量筒和量杯.

让学生观察桌上量筒的刻度.教师说明,mL是体积单位“毫升”的符号,1mL=1cm3.

提问:(1)你所用的量筒的最大刻度(即量程)多大?(2)它每小格(即最小刻度值)为多少厘米3?

让学生观察课本图7—6、图7—7.说出量筒和量杯使用时怎样放?怎样读出液体的体积?怎样测固体的体积?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得出:(1)测量时量筒或量杯应放平稳;(2)读数时,视线要与筒内或杯内液体液面相平;(如测水的体积,由于水面是凹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凹面相平;如测水银的体积,由于水银面是凸形的,读数时,视线要跟凸面相平.)(3)测固体体积的方法:①在量筒内倒适量的水(以浸没待测固体为准)读出体积V1;②用细线栓好固体慢慢放入到量筒内,读出这时水和待测固体的总体积V2;③用V2—V1,得到待测固体的体积.

3.学生分组实验:测石块的密度

提问:测石块的密度合理的实验步骤是什么?

教师强调: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该先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学生实际操作,将实验数据填在课前已画在作业本上的表中.教师请一学生将他的测量结果填在小黑板的表1中.

师生共同分析小黑板表1中的数据是否合理,纠正发生的错误.

4.学生分组实验:测盐水的密度

提问:测盐水的密度步骤是什么?

教师指出:(1)该实验测盐水质量的方法与本章第二节测液体质量的方法不一样,采用该实验方法测液体的质量,在测体积时没有残留的液体在杯内,能减小测量的误差.(2)为了计算方便,盐水的体积尽量取整数.

学生实际操作,将结果填在作业本上的实验表格中.教师请一学生将测量结果填入小黑板表2内.

师生共同分析小黑板表2的数据是否合理,及时纠正错误.

实验结束后,整理器材.

5.讨论课本“想想议议”.

三、布置作业:课本上的小实验:“自制量筒”’.

 

注:文中课本指人教版初中物理第一册

天平的课件(篇4)

【教学目标】

1.道德目标:

2.情智目标:

①感情目标: 体验学习物理的乐趣。

②认识目标: 通过实验,学会使用天平,掌握测量固体和液体质量的方法。

【教学时间】 ( 1 学时)

【教学过程】

(一)感情调节

(二)互阅作业

(三)自学与互帮

1.内容一:探究影响物体质量大小的因素

自学方法:

1.称橡皮泥的质量

①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观察;天平的最大测量值为 ,标 尺上的分度值为 ;

②把游码移到标尺的0刻度线处,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③用天平称量一块橡皮泥的质量,然后把橡皮泥捏成其他形状后再称一称,它的质量是否改变了?

结论:物体的质量与物体的形状 (有关/无关)

生活经验:当一块冰熔化成水后,他们的质量是否改变?

结论:物体的质量与物质的状态 (有关/无关)

科学研究还发现:物体的`质量不随地理位置的变化而改变,例如 。

综上所述:物体的质量不随 、 、 的改变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的一种物理属性。

2.自学 内容二: 6.2测量一个金属回形针的质量

实验序号 回形针数量/个 总质量/g 一个回形针质量/g

① 1

② 20

③ 40

方法:当测量物体的质量较小时,可以先测量多个物体的总质量,然后算出一个物体的质量。这种 测多算少的方法能使测量的结果更精确。 按照下表要求进行测量,并将测量结果填入空格内。

3.自学内容三:6.3测量烧杯中水的 质量

(1)、排出正确的实验步骤:

A、计算烧杯中水的质量

B、测量烧杯和水的总质量

C、测量烧杯的质量

(2)将测量步骤和测量数据填入表格 。

序号 测量步骤 质量/g

(四)练习

1.一个物体的质量大小取决于 ( )

A.物体的形状 B.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C.物体所在的位置 D.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和它的形状

2.用天平称 一粒米的质量,下列方法中相 对比较简便而又正确的是 ( )

A.先测出100粒米的质量,再通过计算求得

B.把一粒米放在一只杯子中,测出其质量,再减去杯子的质量

C.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仔细测量

D.把一粒米放在天平盘里,反复测量,再求 平均值

3. 某同学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按照常规操作步骤如下:

a.将天平放于水平桌面上;b.将游码移至横梁标尺0点,调节平衡螺母;

c.将被测物体放在右盘中,用镊子在另一盘中加减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再次平衡 ;

d.计算盘中砝码总质量再加上游码指示的质量值,则为被测物体质量;

e.整理器材.

以上步骤中有一个步骤有遗漏,有一个步骤有错误,请在下列括号中填上该步骤的字母代号,并在横线上补充和改正.

①有遗漏是步骤( ),补充:

②有错误的步骤( ),改正:

(五)知者加速

1. 小明使用已调节好的天平测量某个 零件的质量,该天平配置的最小的砝码的数值是1kg.

(1)小明按正确方法测量时,测得零件的质量为39.70g,则小明在天平的 盘放了 砝码,其质量数值由大到小依次是 .

(2)若小明使用这架调好的天平测量一个物体质量时,误将被测物体放在天平的右盘,按正常方法读出物体的质量为32.40g,则这个物体的实际质量为 .

(六)因人作业(适度作业量,知者加速)

天平的课件(篇5)

教学准备:

教学目标:

1、通过天平游戏,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都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

2、利用发现的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基本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发现规律:

1、出示95页的天平图:

今天我们要在天平上做游戏,通过游戏我们将发现一些规律。现在我在天平的左边放5克砝码,右侧也放5克砝码,这时天平的指针在正中央,说明什么?

如果在天平的左侧加上2克砝码,右侧也加上2克砝码,你们发现了什么?怎样用算式表示?

如果在天平的两边放上相同质量的砝码,你们发现了什么?用算式表示你的发现。

(同学们分组做实验,列算式)

推选一个同学汇报。

现在左侧放的砝码的质量用x表示,右侧放10克砝码,天平两边平衡。用算式表示天平两边平衡的状况。(每人在纸上写一写)

一个同学汇报。

现在天平的左侧加上5克砝码,右侧也加上5克砝码,你们发现了什么?用一个方程来表示?(在纸上写一下)

一个同学汇报。

如果两边都加上10克呢?会出现什么情况?怎样用方程表示?如果都加上12克呢?

通过上面的游戏,你发现了什么?

(同桌两人互相研究一下)

二、提出假设,验证规律:

同学们推想一下如果天平两侧都减去相同的质量,天平会怎样?你设法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

同桌两人互相研究和实验。

同学们通过刚才的两组游戏,如果我们把天平(当天平平衡时)的话,你发现什么数学规律?在小组内商量一下。

我们利用同学们发现的这个数学规律,就是求出方程中的未知数x是多少。同学们试一试,如何求出x+8=10中的未知数x。在小组内商量一下。

学生汇报求未知数x的方法。

三、拓展提高:

1、第96页第1题:

解方程:

你是怎么想的?

2、看图说一说:等式两边都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还成立吗?与同学交流你的想法。

3、学生尝试解方程:

4x=400

说出你是怎么想的?

四、总结: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你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疑问?

教学反思:学生通过天平游戏,发现等式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等式两边都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式仍然成立。学生能利用发现的等式性质,解简单的方程。

幼师资料《天平的课件》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师资料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天平课件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