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大学之道读后感14篇

11-03

研究书籍有助于我们培养情操和修身养性。当我们阅读作者所写的作品时,许多情节能够引起我们的共鸣。读后感就是读书笔记的一种形式。这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大学之道读后感”,希望大家会喜欢。如果你喜欢这个主意,欢迎与你的朋友和同事分享一下!

大学之道读后感 篇1

然后学会思考。学生之所以无法有效的思考课堂内容,或是无法将所学的内容运用于新的问题和情景,是因为他们并没有真正理解这些课程的基本概念。一些学生在以前的理解和新概念之间有冲突,而另一些学生对所学科目的基本原则没有理解。

许多教授在课堂上都带着基本概念,因为他们太熟悉这些概念了。相反,学生们很难理解。学生先前的错误理解也可能干扰新问题的理解过程。总之要重视定义。

接下来,兴趣没有什么可总结的。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如果学校能增加选修课的范围,减少必修课的学习,就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虽然都懂但是确实重要,懂得如何运用自己兴趣的人,也是很棒的人。

第十一章为职业生涯做准备,。职业生涯规划对于一名大学生来讲可以说是对于自己未来1年、3年、5年、10年以及20年之后的计划,也可以说是短中长期目标。大学应该多上一点这种教育课程,告诫我们不要忘记目标,展望未来,远离困惑,回归大学之路。

建议学校不仅要在第一年开设职业课程,而且每学期都要开设职业课程,让学生共享职业,让有共同兴趣爱好的人走到一起,互相帮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将来说不定还有可能一起创业,一起工作。

最后,展望未来。憧憬美好的未来,为美好的未来而奋斗,是憧憬未来的宗旨。

《回归大学之道》这本书是在讨论如何让大学回归正道,作为大学生、老师、教授、教育部人员等等应该如何做。对于这样的大学就是我理想大学,一个汇聚精英的地方,有巨大的发展压力,,每天图书馆早上门前全是朝气蓬勃的学者们的读书声,开门之后,自习室里全是人,有写字的,有编写程序的,有打字写论文的,也有静悄悄的谈论题目的,上课时候,教室内无空位置,老师上课更是讲的栩栩如生,手机也都基本放下的不拿着玩,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前途所奋斗。

大学之道读后感 篇2

知其所止知根本

利润不是企业的根本。企业的根本是什么呢?就是为人们提供服务。不管什么企业,它的根本都是为需求者提供服务。我们熊谷是做发动机的,我们就做质量最好的发动机,为车船、飞机等提供最好的服务;如果是饭店宾馆,我们就要为客人提供最优质、最舒适、最到位的服务;如果是邮电通信行业,就要为顾客提供最方便、最快捷、最优质的通讯服务这才是企业的目的、根本。至于说利润,只是在你做出了这些优质服务后应得的回报。一个企业家没有必要成天盯着利润,应该把眼睛盯在为客户提供更好的服务上面。有了一个好的服务,必然会得到好的回报。做得好,回馈就高,反之就低,再不好,就要亏本,要关门倒闭。

做企业的朋友,对于企业的本和末,都要认识清楚,把自己的主要精力、着眼点放在服务上面。作为企业里的每一个人,在各个部门中的“本”也是服务,是为了企业的最终目标来服务的。

我们普通人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在对待每一个人的时候,在处理每一个问题的时候,都应该时时追问什么是本?什么是末?并且在对本与末的追问中,获得真知灼见。我们普通人都有家庭,家庭之本是什么?就是家庭成员之间能够相互帮助,相扶到老,共同走完这一生。这就是家庭夫妻之间的本。子女呢?子孙之间呢?就是实现血脉传递,亲情传递,这个也是家庭之本。那么,我们在认识到这个本以后,建立家庭之初就应该着重考虑这个“本”,着重考虑两个人能不能相扶到老,能不能安安稳稳走一生。这个才是根本啊!但有些人不是这样的,仍在舍本逐末。

我们看那些浪漫的爱情电影,男男女女一见钟情,表面上看起来爱得轰轰烈烈、回肠荡气,爱得死去活来,但实际上,有多少一见钟情的爱情能够长久?能够真正开花结果?现实之中,即使开了花结了果,往往开的都是苦菜花,结的都是苦瓜苦果。

对事物本与末的体会,我们可以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来认识。作为社会关系中的人,不同的身份也有不同的本,父亲有父亲的本,母亲有母亲的本。古人说相夫教子,对上孝敬老人,对下抚养子女,这是作为内当家、作为母亲的本;父亲之本,则是提供全家生活的来源,保障全家的安全,作为全家的主心骨。子女呢?子女之本就是要孝顺长辈。我们现在很多家庭里面,都独生子女啊,子女不像子女,反而更像祖宗,这也是问题。

所以,上面这一系列关于本末的认识,最终还是要回到我们前面讲过的内容上去,要在“止于至善”中找答案。

大学之道读后感 篇3

记得以前中学时代自己也接触过《四书五经》这一我国古代的经典著作,但那仅限于了解其文化背景、组成结构和大致内容,所以也就无异于管中窥豹、知其皮毛罢了。

有幸在这次假期里比较深入地研读了它里面的《大学》篇,方才领略到它里面所蕴含的为人处世的深刻哲理,并且更为清晰地看到,自己以后的人生道路该以怎样的方式前行,才能切实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幸福安康贡献出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让自己的一生活得有价值、有意义!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从小便志存高远,他们为了实现自己的光辉梦想和远大抱负,寻得人生的真谛、生命的意义而耗尽一生。

《大学》开篇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

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这里所展示的,即是儒学三纲八目的追求。

三纲八目是《大学》的纲领旨趣和主要条目,纵览《四书五经》,我们发现,儒家的全部学说实际上都是循着这三纲八目而展开的。所以,《大学》的开篇也是其为人做事的大道与精髓所在。

“在明明德”说明加强道德的自我完善、发掘自己本性中的善根、摒弃邪恶的诱惑、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对人自身修身养性的重要性,而博学的宗旨莫过于此。就此意义上说,西方的“忏悔”、东方佛教的“修行”、列夫·托尔斯秦式的“道德的自我完善”,乃至我们今天所倡导的“培养四有新人”、“五讲四美三热爱”等等,都是“在明明德”,以弘扬人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为目的。

“在亲民”,和下文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相结合,从动态的角度来强调了不断革新,加强思想革命化,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之重要。引申出来,精神上的洗礼,品德上的修炼,思想上的改造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这使人想到的每日忏悔,使人联想到女作家杨绛把她那本写“gan校”生活的书起名为“洗澡”。精神上的洗澡就是《庄子·知北游》所说的“澡雪而精神”,《礼记·儒行》所说的“澡身而浴德”。话说回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展示的即是一种革新的姿态,它驱动人们去弃旧图新。“在止于至善”即是说博学的目的还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无数先哲们的人生历程便印证了这一点。

人奋斗一生,是因为他“知其所止”,即知道自己所奋斗的目标是什么,知道自己应该“止”在什么地方,知道属于自己的位置在哪里。俗语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鸟儿尚且知道找一个栖息的林子,人怎么可以不知道自己应该落脚的地方呢?所以“邦畿千里,惟民所止。 ”大都市及其郊区古来就是人们向往而聚居的地方,但这还只是身体的“知其所止”,不是经义的所在。经义的所在是精神的“知其所止”,也就是“在止于至善”。这一点,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天地悠悠,过客匆匆,多少人随波逐流,终其一生而不知其所止,尤其是当今时代,生活的诱惑太多,可供的机会太多,更给人们带来了选择的困惑。比如说,在过去的时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读书人心态平衡,或许还“知其所止”,知道自己该干什么。可是,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后,所谓“下海”的机会与诱惑重重地叩击着人们的心扉,读书人被推到了生活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所止何处?不少人不知道自己该干什么了——精神的流浪儿无家可归,以至于出现了教授卖大饼之类的畸形社会现象。

其实,《大学》本身说得好:“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不同的身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所止”,关键在于寻找最适合自身条件,最能扬长避短的位置和角色——“知其所止”。这才是最最重要的。这样一来,教授当然也就不会去卖大饼了!而“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告诉我们,每样东西都有根本有枝未,每件事情都有开始有终结。明白了这本末始终的道理,就接近事物发展的基本规律了,它强调做任何事都要抓住其根本,即着重把握事物发展的主要矛盾的道理。

子曰:“听讼,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乎!”审案的根本目的是使案子不再发生,这正如“但愿世间人无病,何愁架上药生尘”的道理一样,也教导我们要善于认识和掌握事物之根本。基于此,孔子所言,是一个教化与治理的问题,教化是本,治理是末。而正是由此出发,我们才能够理解《大学》强调以修身为本,齐家、治国、平天下都只是末的道理。

《大学》之道,丰富而精辟;《大学》之义,深远而高崇;《大学》之理,至善而使人信服。

《大学》不仅教给我们修身养性之道,也告诉我们认识事物的正确的方法途径;不仅从大处传授我们“平天下在治其国”、“治国必先齐其家”等个人建功立业之法,也从生活的细小点滴处要求我们要意念真诚。

读完《大学》,顿觉“柳暗花明又一村”,自己无论是在学习、工作方面,还是在生活、做人上都受益良多。

放眼当今世界,风云变幻,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国际格局复杂多极,而新军事变革不断涌现,所以,打赢高技术条件下的信息化战争对于巩固和发展我国的国防事业至关重要,而这更是对我们军校学员的发展、成才提出了更高要求。

作为新时期的革命军人,我们要树立牢固的军人意识,既应继承发扬老一辈革命军人的艰苦奋斗、敢打敢拼的优良作风,也要深入践行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坚定崇高的政治信念。我知道,自己目前所掌握的科学知识与军事技能尚为浅薄,还达不到新军事变革所提出的要求。正因如此,我在以后将更加努力地学习和掌握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和过硬的军事技,对于近期则是在学好各基础课的基础上多了解与专业有关的知识,广泛而深入地阅读专业知识方面的书刊杂志,学习和掌握热门计算机技术(如ps,c++等),同时不断积累学习和工作中的经验教训、方式方法,积极地参加各类学科知识和技能竞赛,并力求创新,以求提高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和创新能力,在不断的实战中获取新知和经验。

我相信,信念的帆已经张满,理想之舰即将启航,以顽强不懈的奋斗为动力,我一定能抵达梦想的彼岸!我坚信,我能!

大学之道读后感 篇4

总体上看,虽然美国的大学拥有充足的资源、先进的技术和几百门课程,但是它们不敢自信地说,如今的大学生比50年前的学得更多。

德雷克·博克进一步指出,现在很多重要的大学课程都由缺乏经验的教师在担任。虽然已经出现了诸多教学方法,很多教授依然沿袭那些业已证明是低效的教学手段。而在课程改革时,教师们却对这些现象视而不见。教师们讨论得更多的是教学内容,殊不知,对大学生影响更深远的是教学方法。

在本书的结尾,作者就改善大学生的学业水平向大学教师和大学的领导者们提出了若干建议。美国大学取得的成就固然可喜,但作者向教师们提出的批评却是振聋发聩的。

在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反观我国的高等教育,我们不难看出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远远不止于这些,那作为一种学习借鉴,我想至少当代的大学生应该从以下方面来提高自己:

一、学会表达(主要是书面表达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因此建议大学在初学中开设写作课和口语实践课。

二、学会思考。学生应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的精神。

三、培养品德。

四、培养合格公民。

五、生活在多元化的校园。

六、为全球化社会做准备。

七、培养广泛的兴趣。

八、为职业生涯做准备

我想虽然我们目前的教育是达不到这种要求,但是任何事情都是一种渐进的过程。此时我们要做的只是从自身出发,提高自己,这样每个人都进步了,那我们所期待的教育结果也应该是可以实现的。

大学之道读后感 篇5

大学之道讲的既是**之道,更是儒家“入世”之道。zeng zi本人是继承正统的骨干,他把人际关系视为维护整个社会行为和政治规范的微观基础。

《大学》卷首开宗明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所谓“明明德”,前一个明是动词,意指理解掌握;而后一个明为形容词或名词,强调儒家的道统而非其它的歪门邪道。明明德与亲民、至善一直被认为是《大学》之重要的三纲。明德是根,道是亲民,至善是境界,是个体行为的理想目标。

这对于一名教师就比较重要了。因为教师通常肩负着明德和明德的双重责任。

所谓明德是一种标准的风格,这不是问题。关键在于明德,这是一个双向的行为过程。作为一名教师,我们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说教、解惑、激发学生求真、求善的愿望,使学生的素质和能力得到最大的发展,同时,我们也可以自己教。以教师自身的良好言行感染学生,使学生不断了解道德,日积月累,实现教学双方的自立。

亲民、至善——大学之道强调的不仅是人的道德本性和道德实践,它还要求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应用于社会政治实践,是一个推己及人的过程。亲民,说到底就是将自己的道德修养普遍地施及于天下百姓,并使天下百姓都能体认到自己心灵中所具有的诚明德性,由此同样再去施之于人“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共同创造出一个和谐社会,这样就能做到大学之道所谓的“止于至善”了。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试想一下,如果我们确实可以吾日三省吾身,明明德,亲民,至善既不难;同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完美修身而齐家治国平天下亦不难。这就是通过《大学》篇学***的教益和启迪。

大学之道读后感(二)

大学,中学,小学。似乎这样一个排列有些有趣,如果把握的成长经历看做一个数,那这个排列就是我的倒数。不用说太多,因为在20年的生活中,他们已经占据了13年。

从小就在认真学习的路上,对大学充满憧憬。那么在捧起《中国语文》这本课本时,不料与《大学之道》这篇文章碰上面,开始了我对大学的思索。

在古代,人们八岁上学,十五岁上小学和大学。似乎大学就是大人之学。而在大学里辅导员给我们上的第一堂班会时,大学两字被放大化的排在了黑板之上,而在“大”字下面重重的划上了标记符,然后开始了对这包含丰富的“大”字进行阐述。

它不仅是指规模庞大的教学楼,更是指充满大知识、大知慧、大思想的环境。大学里的建筑、大湖、大门和大道并不是支撑大学的大支柱。大学里的大师、大师、大人物、大图书馆等都是大人物。

简简单单的一个对“大”字的阐述包含着的是千言的劝学,万语的启示。

一位先哲有说育人为主,德育为先,而恰恰的在《大学之道》的第一句是: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确的提到德对于一个人的至关重要。

而文章就是围绕这句话展开的,在《朱子语类》卷第十五中将这段文字概括为“三纲”“八目”。三纲便是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而“八纲”指的便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那么我从大学之道开始联想。道,是道“路”,是通向目标的途径。用道路来描述事物背后的规律,给人更直观的感觉。

老子说:道可道,非恒道,讲的正是人可以通过学***掌握事物发展的一定规律,但是,今天可行之道,明天不一定可行,事过境迁也。他强调人们认识世界的可能性,人们认识世物的局限性,以及世界上一切事物的可变性。

这和古希腊的哲学家赫拉克利特曾经说过一句话“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有相似之处,当然,老子的道讲的更多的是自然之道,孔子的道更强调的是人之道。大学之道在于掌握卓越学习的方法和途径。**学汉语,从大学开始,朱子等也说15岁以后开始进入帝国理工学院。

在此之前,它是一所小学,主要学习洗刷反应、小学礼仪和课文基础。十五岁以后,学有余力的人而又有远大理想的人,开始学***之道。子曰:

“**,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大学》中,强调修身为本。

修身就是根据外部环境的变化,不断地纠正自己的行为,使自己适应并走上正确的道路。正如人驾驶车辆的时候,需要不断修正方向,才能不偏离正道。人生的实践也是这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明明德明什么?按儒家讲是发扬人本性中好的德行,涉及到一般的人,可以理解为发扬自己的长处,也就是说,( 京icp备***号-1)不是什么都明,而是有所侧重,因为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特点和长处,了解了自己,知道了自己的长处,并去发扬它,那就是明明德。“亲民”按儒家传统解释应该是推广儒家的理想和道德理念,对一般人来讲,就是发挥所长,勇于实践,有所作为。

有所作为的目的是什么呢,按《大学》讲就是“止于致善”。对“致善”的理解,广义上讲是达到儒家提倡的最高理想境界,如建立大同社会。对于普通人来说,他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确定自己的理想目标。

重要的是过程和方法。

在通过修身养性提高道德和能力之后,下一步要进一步扩大实践范围,即统一家庭、治国理政、水平天下。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有朋之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就是说,学***人生之道并且不断的实践演习,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共同**人生之道,是一个更快乐的事,就算没有人理解我们的才学,或者没有机会实践我们的理想,但我们不依然是一个活的很充实的君子吗!

走过古时大学,踏入现代大学。每个上过大学的人对于大学都有不同的定义和理解,但不可置否的一点是:大学是我们人生中最美好的一段时光,每个人对大学生活都有自己的感悟,在我看来,我第一件就是充实的大脑和良好的思辨能力。

不管你是对自己的专业感兴趣,还是不想继续读这个专业,毕竟本科教育不让每个人都去学,但读书不能不读书,你应该尽可能多读书。这本书可以填补读者的精神满足感,丰富他们的认知。阅读是大脑获得营养的最佳途径,大量阅读可以塑造人的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

二是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或特长。在大学里,不仅仅是学习的竞争,有时你会发现有一个专业会给你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在大学里,有特长的人会显得更加自信。

运动场的飒爽英姿、优美的舞姿、嘹亮的歌喉、下得一手好棋,都能带给你无尽的自信,即使让你的文字偶尔见诸于报刊杂志,都能给你带来才子才女的佳号。三是在大学里有一些真诚而亲密的朋友。人无友则无趣。

在大学里很容易受到孤独和无聊的攻击。多一个朋友,少一点孤独,多一点幸福。朋友是生活的助推器:一方面,它可以丰富你的生活,另一方面,它可以使你有趣。

大学是一本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读后感。当我们走进大学校园,打开书本时,充满了好奇和憧憬。我们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仔细阅读这本书。当我们合上这本书时,我们会留下一段又长又美的回忆。

大学之道读后感(三)

昨天晚上终于把已更新的《大学之道》看完了,长长的五卷,一百多章,有时看得我不愿关电脑,可有时也让我厌烦,但总的来说,还是很不错的,毕竟有那么高的点击率。

我想把我看到的东西录下来:林晓是不是有点悬念?我们能在现实生活中找到这样一个原型吗?但不管我找不到,我仍然钦佩和尊敬他。这么多漂亮的女孩怎么会为他受伤呢?

怎么会有那么多的猛将为他而拼命工作呢?但最让我感动的,还是林晓和韩冰之间的爱情,在现实社会里,能找到几对像他们一样,为了对方等待十几年,虽然段天和方芸的爱情也很让人感动,可怎么也不会有林晓他们那样的煽人泪下。想想林晓为了追寻韩冰的影子(还有就是完成母亲的遗愿),在事业的巅峰时期毅然引退江湖,走进高考补习班,然后考进楚天大学,并且在楚大低调地学习、生活,开学第一天居然还跑到图书馆的工地上去做苦工。

但不管怎么低调,他在各个方面都让人有一种领袖风范,他的意见、建议都很有见地,让人不得不注意他,也让人不得不喜欢他!而在事业方面,他又是一个有想法,敢行动的人,并且很懂得与人交谈,让小女很是佩服!

希望故事的结局是美好的,最好是林晓能和韩冰在一起,也不枉费他们等了彼此十二年!

大学之道读后感 篇6

《大学》是儒家经典《礼记》中的,是中国古代传统学术的代表著作。四书到手月余,仅仅是阅读了一遍《大学》,虽然不尽理解,却也能从中感悟到一些人生和教育的道理。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的核心是修身,修身是一个人立足的根本,只有人不断地修为自己,使自己成长,才能承担起责任,才能进一步“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的境界有三,一是“识事物”,二是“明事理”,三是“兴事业”。“识事物”就是要正确判断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人是群居动物,不可能只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不与外界打交道,如何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人友善相处,是极为重要的。作为一名271教育的教师,尤其是271教育人中的首导,我们要处理好与学生、与其他导师、与家长的关系,要学会与人沟通,尤其是与学生进行沟通,只有进行有效的沟通,我们才能更好地了解学生,更好地引导学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明事理”就是要明白自然事物发展的规律,要尊重自然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要顺其自然,不能太强求。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知道每个孩子是不同的,都有自己的优点,也都有自己的缺点。我们不能像公立学校的老师一样用考试的分数来要求和衡量每一个孩子,我们要像赵校长说的那样“帮助松树成为更好的松树、帮助柳树成为更好的柳树”,而不是一概而论,轻易否定我们的孩子,打击我们的孩子。

“兴事业”就是每个人都要有自己的理想和实现自己理想的抱负,而不是说我们在事业上要取得多大的成就。人生在世,总要找到自己存在的价值,找一些事来充实自己、证明自己,让自己活得有意义。作为一名271的教师,我们要像赵校长说的那样,意识到自己是在做一件善莫大焉的事,意识到我们是在为祖国培养未来,是在为中国伟大复兴事业培养适应时代发展潮流的人。我们的事业应该就是帮助每一个孩子发现自己,成就自己,让每一个孩子能更好地朝着他应该有的方向发展,为承接祖国未来的发展担当起责任。

《大学》里面还讲人要以身作则,要感恩,要勤学。以身作则的道理大家都懂,但是真正能做到的却寥寥无几,人们总是对别人要求很高,却经常放松对自己的要求。我们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要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更是如此,比如我们要求学生穿校服,我们自己也要每天穿工装,如果我们自己给自己找借口,非要打破规矩,那么我们有什么理由去要求学生,即便使用老师的所谓的权威去压制学生,又有几个孩子会真心的信服我们呢?

总的来说,读完《大学》,我学到的道理是首先要充实自己,即“修身”,要以身作则,懂得感恩;做人做事要有原则,要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最后,诚心是做人的根本。儒家学说这种极致美好的境界,是值得我们每个人穷其一生去坚持不懈努力追求的。

大学之道读后感 篇7

读《大学之道》 之感想

早在上大学时期就常听人说读大学就得读《大学》,也能摇头晃脑的念一番“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但是从来没明白过这是什么意思,也曾在图书馆拿起过相关书籍,最后总是被里面是是而非的语句噎住,直到拿上这边《大学之道》才隐约明白了点。

明明德,凭良心实施德政。

对于一个中层管理人员来说,明德和明明德同样重要,明明德先明德,你自己理解的良心不能是坏良心、黑良心、歪良心、狭义的良心,就得修心、修身、修德,让自己的良心是广义的良心、大义的良心,这样才能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引导、带领团队的人员团结一心、积极向上,不断的也明明德。

亲民,推己及人,把众人当亲人般看待。

作为管理者,我们必须真正关心员工,把下属当作兄弟姐妹。同时又要站在公司这个大集体上做好天、地中间的人,承上启下、上情下达、顺天应人。

“亲民”又要“新民”,对下属的所作所为负有监督、导正的责任,即不能打击下属积极性和创新性,也不能让其随意乱变,在大环境下予以有效的导正和合理的节制。在变化中要注意不变的原则,如公司的产品设计,坚固、可靠、大气、设计根本不变,建立的标准化不能随意变化。

止于至善,站在合理的立场,寻求有效措施

上下同欲者胜,顺应时势、天理,站在当下合理的立场,制定共同的奋斗目标,并根据时机变化予以改正。同样,一个企业的产品方针、质量方针、设计标准也要一致,才能在市场上占有一席之地。

《大学之道》以浅显易懂的语言,紧贴现实生活的丰富引述,结合当代时事、政治娓娓道来又发人深省,真的是相见恨晚,实应长伴身旁,温故而知新。

机械设计部:罗少勇

2014-12.20

大学之道读后感 篇8

什么是大学之道?德雷克·博克在他的《回归大学之道》一书中,为我们做出了最好的诠释。

这本书的题注是“对美国大学本科教育的反思与展望”。乍一看,似乎是给从事教育事业的人看的,对我们普通的大学生而言,看了之后似乎比较适合发发牢骚。可是换个角度来看,我们何尝不能以此为针对,弥补所受教育的欠缺呢?

书中所提出的大学教育目标,就是学会表达、学会批判性地思考、培养品德、培养合格公民的素质、学会在多元化校园生活、为全球化社会做准备、培养广泛的兴趣、为职业生涯做好准备等等。

或许在大学中,教育的体制并不尽善尽美,但我们自己又该做出什么样的努力呢?

课堂上、实践活动中,我们是否能勇敢地走到台前,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面对身边乃至社会上有争议的问题,我们是否能做出独立而公正的判断?除了学习专业课程,我们是否能真正做到投身校园的多元文化中去?面对这个联系日趋紧密的世界,面对一切皆有可能的未来,我们是否已经做好了职业、人生的规划?

我想这是作为一个大学生,必须反复拷问自己的问题。

大学之道读后感 篇9

《大学》这样的一部经典古典佳作,对于我这样的未入道的,又不是什么书香门第的,又总想徘徊在夫子门前的初学者或是门外汉来说,看这书真是有些举步维艰。第一次读实在实不知所曰,只到一半就扔在一边不想再去读了。几日过后在次拿起,坚决的读完了,对其意思依旧是模模糊糊。

在网上找到其译文读完后,更让我惊叹,给我一种振聋发聩、醍醐灌顶之感。

大学这部书从古到今有无数人读过、研究过,并有无数感想、评论,都是很一致推崇褒奖,但观点各不相同。作为21世纪的青年学生来说,我也有自己的观点,个人肤浅的认为大学之道,讲的既是**之道,也是儒家“入世”之道,同样也是传入21世纪的古代哲学典籍。

首先很附和前者认为大学之道所讲是**之道。所谓**之道我认为是**之君子非小人尔。如书中首句所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其一译文释义:大学的宗旨在于弘扬光明正大的品德,在于使人弃旧图新,在于使人达到最完善的境界。虽是表面简单深思实则其意宏博大道。

君子这个词在古与今都是被人们看的极高的。也是人们追求目标,向往的境界。我们无从知道君子在古代的真实状况是怎样的。

但可以从很多书籍里认识到,在古人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诗经》中如: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周易》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在物。《学记》中:

故君子至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 本书中也更是多次提到君子自不必说。就算是小人也最初也是追求的也是君子,只是为尽然心诚坚持到底。

但其也总还是想着当君子,所以也就有了伪装,就是“小人闲居为不善,无所不至,见君子,而后厌然。”

君子明明德,要严于律己,修身养性,就是在穷也是独善其身。书中说,《诗》云:“瞻彼淇澳,菉竹猗猗。

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僴兮,赫兮喧兮。有斐君子,终不可喧兮!

” 君子的态度是“如加工骨器,不断切磋”;自我修炼的精神是“如打磨美玉,反复琢磨”;庄重而开朗,内心谨慎而有所戒惧;仪表堂堂威严而大方。诚其意,毋自欺。自谦,恶恶臭,好好色。

其次认为大学之道是儒家“入世”之道。在孔子的领导下,儒家文化一时兴盛,其巨大影响延续至今。儒家儒道思想将“仁”“人本”作为维系整个社会行为和政治规范的微观基础。

书中说:“自天子以至于庶人,一是皆以修身为本。”“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由此看到最终的目的是平天下,平天下而福百姓。同时也说了平天下的道理“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这恰好是儒家所提出的为社会为百姓造福的具体的法。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有层次有步骤,在现实意义上说是积极可行的方法。作为一个面对复杂社会的现代人,他应该积极、开朗、豁达地鼓励自己。

第三是古代哲学典籍。仔细研究这本书,我们可以发现它包含了许多现代唯物主义哲学。关于“治国平天下”提出了原理找到了方**。

关于君子与小人论述了原因,分析结果。君子明知德行,诚恳其意,不自欺欺人,充分了解了内因于外因的关系和作用。君子贤其贤而亲其亲,小人乐其乐而利其利,承认矛盾等。

把思维慎密,逻辑鲜明的哲学思想贯穿全文。

总之,《大学》中所囊括所的内容之丰富,所蕴藏的道理之浓厚,非一人两语三言而能详尽。温故而知新,多次读来实有朝闻道、夕死可乎的清爽。

大学之道读后感 篇10

想要赏析一本经典,就先要彻底的读透它,需要付出相当多的时间,进行细致质微的平常,浅尝辄止是不能真正了解这本书和写这本书的人的想法的。无法细致品味就无法深入了解,皮毛会掩盖在最底层的真相。

《回归大学之道》是2012年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德里克·博克。

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到德里克·c·博克

德雷克·c·博克哈佛前校长,著有《回归大学之道》一书。在他担任哈佛校长期间,他精心处理了高等教育中一些主要问题,包括行政管理、少数民族和妇女受教育的机会以及学术界与工业界之间的技术转换等问题,博克校长还重新组织了哈佛大学的管理机构,把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程序引进到哈佛大学的各个研究生院和各个系科。

德里克·博克1968年任哈佛法学院院长。1971-1991年任哈佛大学校长。2005年在肯尼迪学院和哈佛大学教于学院任教。

2006年,劳伦斯·萨默斯卸任后,担任哈佛大学临时校长一年。目前已退休。撰写了包括《市场中的大学:

高等教育的商品化》(universities in marketplace: the commercializ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在内的六部高等教育方面的专著,以及有关美国劳工法和美国**的研究专著。

德雷克博克在大量实证研究的基础上,考察了美国大学生的进步与本科教育目标之间的差距。作者得出的结论发人深省。尽管大多数学生在许多重要方面都有所收获,但他们的写作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数学能力和道德推理能力都远未达到预期水平。

大多数高年级大学生认为,他们在英语口语、文化和审美发展以及成为活跃而有知识的公民的准备方面没有取得很大进展。总的来说,尽管美国大学拥有充足的资源、先进的技术和数百门课程,但它们不敢自信地说,今天的大学生比50年前学到了更多。

德雷克博克进一步指出,现在许多重要的大学课程都是由缺乏经验的教师开设的。虽然有很多教学方法,但许多教授仍然沿用那些被证明是低效的教学方法。而在课程改革时,教师们却对这些现象视而不见。

教师对教学内容的讨论较多,但并不知道教学方法对大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在本书的结尾,作者就改善大学生的学业水平,向大学教师和大学的领导者们提出了若干建议。美国大学的成就是可喜的,但作者对教师提出的批评是有启发性的。

在这里我们可以仔细的看一下其所著的《回归大学之道》一书的目录,

导言1第一章美国大学的发展历史7

第二章教师对本科教育的态度19

第三章大学教育的目标35

第四章学会表达49

第五章学会思考65

第六章培养品德87

第七章培养合格公民102

第八章生活在多元化的校园116

第九章为全球化社会做准备136

第十章培养广泛的兴趣153

第十一章为职业生涯做准备169

第十二章提高本科教育质量:展望未来187

注释207

索引250

全书共两百余页,强调和解释了不少作者的内心想法。

接下来我们来看看作品中具体章节的具体分析。

哈佛大学作为世界上为数不多的一流大学之一,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卓越的学术追求、高水平的师生队伍和深远的社会服务。近年来国人对我国高等教育的批判可谓甚嚣尘上。哈佛、斯坦福、耶鲁等世界著名大学被视为标准,成为国内大学崇拜的对象。

而哈佛大学前校长博克的《回归大学之道》一书,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视角,让我们站在当事者的角度看待美国的大学。

第一章回顾了美国大学的发展历程,以期思考美国大学本科教育质量的提高与否。内战前,大学与宗教关系密切,课程统一,注重人文,追求智力培养和人格塑造。内战后,宗教对大学的影响减弱,理科课程地位上升,捐地运动引发了大学改革。

二战后,《退伍军人再适应》法案颁布,经济发展的需要,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涌入大学,美国大学开始迈入大众化阶段。大学发展日益多元化,个性化。缺乏统一的教育目标,特别是通识教育目标,使得一些学者对美国本科教育质量缺乏信心。

笔者认为,本科教育质量下降的观点没有历史依据,但本科教育质量应该高于现在。在本章的最后,作者给出了一个未解决的解决方案。本科教育的评价方法和改进还有待于历史的检验。

第二章作者主要探讨了教师对本科教育的态度。大学教师是否重视科研和校外咨询,以至忽视教学和学生?在提出这些问题后,笔者通过数据论证,证明了高校教师批评被夸大了。

同时,笔者指出,问题的关键在于,没有任何力量迫使教师学术带头人在教学上比在常规教学活动上投入更多。他们不会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学方式。因为当学生在学习或其他方面取得进步时,很难判断大学教学有多大的贡献。

笔者认为,美国大学存在六个问题:对大学角色的认识不同、缺乏合作、忽视教育目的、过分强调通识教育、忽视教学方法、忽视课外活动。笔者认为,最重要的问题在于如何改进教学方法,使道德建设和公民教育回归到应有的地位。

在这一章的最后,笔者再次强调,大学问题的根源在于当前高等教育体系中缺乏提高教育质量的强大压力。我们的评估方法非常重视学生的入学表现和教师的科研声誉。总之,学校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潜能,没有为学生提供充分的发展机会。

第三章是关于大学的目标。作者提出了几个重要的目标:表达能力——精确而优美的书面表达能力,清晰而有说服力的口头表达能力;批判思维能力——清晰地认识和界定问题,分析同一问题的不同观点和利益关系,搜集资料并分析不同资料之间的关系,围绕某一问题提出尽可能多的解决方案;道德推理能力——让学生严谨地思考如何处理道德两难问题,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实践;公民意识——让学生形成强烈的民主信念和民主意识,更有效地参与民主进程;适应多元文化——让学生学会与不同文化不同背景的人和睦相处;全球化素养——建立一套知识基础,让学生适应出现的国际问题,把握可能出现的基于;广泛的兴趣——享受丰富多彩的人生。

准备就业——大学必须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职业准备。

第四章是学习表达,主要包括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两个方面。一方面,企业社会对表达能力的重要性得到了充分的认识,而现实中,大多数大学生的表达能力较差。

另一方面表达能力培养在大学里却不受重视。书面表达被一些行政部门和其他学科的教授认为是一种简单的机械活动,如标点和拼音的教学。口头表达不专业,相关课程不受重视。良好的表达能力将使学生终身受益,高校必须精心挑选表达教师,给予他们丰厚的奖励,提升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五章的题目是学习批判性思维能力。整体而言,学生本科学习对其批判性思维能力不高。问题根源在于“填鸭式”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不会迁移,评价方式弊端让学生满足于争取高分。

那么如何提高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呢?作者指出(从教师的角度):1.

通过苏式教学法的运用来提高。2。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心理协调、访谈、责任、反馈)。

3.让学生尝试用不同方法解决同一问题。4.

对学习及时进行反馈。大多数教师同意批判性思维的重要性,但事实上,填鸭式教学在大学里仍然很流行。试题的形式不利于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那么为啥教师们心行不一呢?首先,教授们一脉相承自己学生时代的教学方法。其次,苏式教学法要求高负担相对于灌输法更重,有可能让教师感到自己不足。

最后,学生适应了填鸭式教学,没有意识到苏维埃式教学法的优越性。结论,改变困难重重,但绝对有可能。此外,作者还提到了数学推理、专业课程学习与思维能力培养的关系。

最后(从学生的角度),笔者认为批判性思维能力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1。学生花在学习上的时间。

二、学生参与课堂讨论是否积极。

三、学生课后与教师同学探讨时间多少。

第六章讨论的是关于品德的培养。通过列举社会和大学发展的现状,指出大学不可推卸的责任:德育。

传统观点认为道德教育可以间接在其他课程中培养。笔者认为,道德推理课更容易提高学生的道德推理能力。此外,通过教学生如何通过换位思考,确保自己的行为不引起周围重要人物的反对,学会避免与自己的行为准则发生冲突,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意志。

从学校方面看,领导对争议事件、不道德事件的解读和处理,以及纪律的制定和执行,都能促进学生的道德发展。

第七章讲的是培养合格公民。众所周知,大学的职能之一是人才培养,而培养的这些人才首先必须是合格的公民。作者在书中写道,“绝大多数教授都认为把大学生培养成一名负责任的公民是大学教育‘最基本’或是‘最重要’的目标之一。

”而同时,大多数教师也认为大学里各种课程,活动,本科教育目标已经足以保证培养合格公民。作者再次反思,在培养合格公民方面,我们是否已经“仁至义尽”?结论:

在公民教育方面,大学的表现是失败的。作者随之提出了更具体的公民教育计划:首先要明确大学所能达到的公民教育目标(不应该向学生灌输特定的政治主张,同时不可放弃公民教育的责任),开设有助于培养公民意识的四门课程(美国民主概况,政治经济学,经济学基本原理,美国参与世界事务方面的课程),其次还可以通过校园活动的改革促进公民意识的培养。

最后的最后,作者指出最最重要的是说服大学领导与教师重视实施公民教育,加强学生社会责任感。

第八章讲的是多元文化,近40年以来,美国的校园日益多元化,处理不同背景、种族的人之间的关系成为一大要务。在此之中,尤其要注重处理黑人与白人的关系,男女之间的关系。对于前者,最有效的方法是加强不同文化背景人的交流与合作。

第九章讲的是为全球化做准备。作者提出了帮助学生为全球化做准备方面的四个目标。1.

培养学生对国际问题的兴趣,帮助学生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2.将学生培养成谙熟世事,富有思想,具有国际视野的公民。

3.培养学生足够的敏锐性,理解不同社会与文化,在日趋国际化的社会中高效的工作。4.

拓展视野,通过比较的视角了解本国与他国。目标制定容易,但针对这些目标所制定的措施实施情况怎么样?应该如何改进呢?

第一,课程。国际课程利用率不够,学校提供了机会,但却没有教会学生如何利用这些机会。应该做的不是粗略的让学生学习几种文化,而是教会学生消除对其他文化的偏见和误解。

第二,英语学习。同写作一样,不受重视。应该充分提高师资水平和重视度。

第三,海外教育,比率太少,应该加大资助,扩大数量,延长时间。第四,国际学生,难以融入当地文化,难以促进全球化。应该通过研讨会,共同居住等加强国际学生的融入。

作者在全球教育发展的展望中指出,美国学生应该重点掌握两门课程:美国在世界中的地位,如何理解不同的文化。

第十章探讨的问题是培养广泛的兴趣。本章中对通识教育多有提及,指出了四种通识教育课程模式,第一,经典名著课程。第二,概论课程。

第三,围绕几种主要思想方法组织通识课程。第四,指定选修课程(美国最常见)。四种模式各有利弊,理想的方式应该是混合运用,扬长避短。

第十一章的题目是为职业化做准备。一方面传统的人文教授们反对职业教育:1.

职业教育着眼于技能训练而非学生心智的发展。2.学生将职业看的过重,助长了功利主义。

另一方面,大学不可能完全回避职业教育:1.生源危机。

2.容易让学生走向一种误区——工作等于赚钱。3.

大多数学生渴望大学教育能够为未来职业做准备。

大学之道读后感 篇11

读完《大学》后,我在人生道路上有了明确的目标。《大学》中虽然大道理偏多,看似很深奥,但实际上细细体味,在现实生活中还是有很强的实用性的。我们也许不能做到至善至美,但能够以此作为标准,规范自己的行为,努力使自己做到身修,也许我们此刻还不能治国平天下,但《大学》在于完美自己的行为上,也具有很重要的作用。

我这个人不喜欢看书,个性是那种很厚的书,看几页就不想看了。但是,此刻在大学就靠自己给自己充电,所以,只能强逼着自己看。最近老师要求我们看一些古代蒙学的教材,我看了《大学》,我觉得看过之后我整个人都变得有知识的气质了。真是应了那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些书不仅仅对古代的学者影响深远,而且在我们这天的社会也有很高的价值。

《大学》、《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二篇,今单独抽出印行,说明它们有独特的价值。《大学》中提出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命题就深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称赞;“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方法,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其中“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的论述,反映了作者先进的经济思想,这些都值得我们很好地体会。所以命名为《大学》者,正如郑玄所说,“以其记博学能够为政也”。

大学之道读后感 篇12

我这个人不喜欢看书,特别是那种很厚的书,看几页就不想看了。可是,现在在大学就靠自己给自己充电,所以,只能强逼着自己看。最近老师要求我们看一些古代蒙学的教材,我看了《大学》,我觉得看过之后我整个人都变得有知识的气质了。真是应了那句话“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些书不仅对古代的学者影响深远,而且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也有很高的价值。

《大学》、《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二篇,今单独抽出印行,说明它们有独特的价值。《大学》中提出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的命题就深受《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的称赞;“格物”、“致知”、“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方法,强调个人修养的.重要性;其中“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的论述,反映了作者先进的经济思想,这些都值得我们很好地体会。所以命名为《大学》者,正如郑玄所说,“以其记博学可以为政也”。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文章,作于春秋末年战国时期,写定于秦统一全国以后不久。它是我国儒家经典的组成部分,指有关政治、哲理的高深而广博的学问。《大学》依据孔子、孟子“仁政”的思想,阐明了新生的地主阶级“治国平天下”的理论。文中提出三条基本原则(三纲)和八个方法步骤(八目)。“三纲”是“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大学》认为,人生来就是具有高尚的“明德”,入世以后,“明德”被掩,需要经过“大学之道”的教育,重新发扬明德,各心民心,达到道德完美尽善的境界。具体说来,就是要做到“八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目中,“修身”是根本,也是关键。前四目是“修身”的方法;后四目是“修身”的目的。

书中我最认同的一句话是“经文”章里的“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大意是:通过探索了解道理,丰富知识,处事的意念诚实,对待事物的态度就客观了,人的心志就端正了,品行也就好了,家族也就可以整肃好,就能治理好国家,天下就太平了。如果我们都这样做,那该多好,天下能太平,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书中我们都应该做到的是:“孝子事亲也,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衰,祭则致其严”。大意是:孝敬侍奉父母时,应当尊敬他们,使父母高兴,父母生病时,应当表现出焦虑,他们死后,应当十分悲痛,祭拜父母时要严肃,这样才算孝敬。如果人人都能做到这两句话,那么人人都有丰富的知识、高尚的品德、端正的态度,那家族就会兴旺起来,国家就会强大起来,那国家之间将很友好,天下就太平了,这是多么美好,希望我们的明天更美好!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古典诗文《大学》第一章里的句子。意思是《大学》的原理,在于使人们的美德得以显明,在于使天下的人革旧更新,在于使人们达到最好的理想境界。读书自然不是为了统治国家或者从政,说亲民可能扯得过远,古代的大学指君子之学,为人君,至于人,恐怕现在人或者学生早已忘了何为仁,当然我也承认,我从没有认真考虑过仁是什么含义;我读了《大学》这本书之后,并没有从其中悟得太多哲理,只是学会了一种处世心态。亲民、至善——大学之道,强调的不仅是人们的道德实践,它还要求把个人的道德修养应用于社会政治实践,是一个推已及人的过程。亲民,说到底,就是将自己的道德修养普遍地施及于天下百姓,并使天下百姓都能提认到自己心灵中所具有的诚明性德。“已所不欲,勿施于人”,“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共同创造出一个和谐社会,这样就能做到大学之道所谓的“止于至善”了。

《大学》总结了人一生实现远大理想抱负的模式,这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所谓修身,在正其心者”,意思是所强调说的:如要提高自身的品德修养,关键在于须先要端正自己的心思(思想)。“所谓齐其家,在修其身者”,意思是所讲的要治好家族,关键就在于必先修养自身之品德。“所谓治国,必先齐其家者”,意思是所说的要治理好国家,关键须先治理好家族。“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意思是所说的是要使天下太平,根本在于先要治理好国家。因此,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为人生的第一大学问。“修身”就是我们所讲的“做人”。一个人只有先学会了做人,然后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进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个国家,达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乐业。如果一个人没有学会做人,连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么,他就没有资格去做官、去治理国家,否则,将会给他人、给社会造成损害。所以说,一个人如果不知道怎样做人,不管他学富五车,有亿万财富,他的人生最终都是失败的人生。正如古人所说的:“官品即人品,做官先做人”。反过来讲,那些懂得做人,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的人,则永远被怀念、被学习。所以,古人说:“才智,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师也”。

上至国家元首,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养品性为根本,若这个根本被扰乱了,家庭、家族、国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而且做事要分轻重缓急,否则本末倒置就糟糕了……

大学短短的两千来字,就深刻阐明了人生和社会的大学问,以及做学问的最高境界。学问不在于某一具体的技术,不拘泥于世俗的琐事。学问在于明辨世间的大是大非,在于促进社会进步,为天下人树立榜样。“君子动而世为天下道,行而世为天下法,言而世为天下则”。

大学之道读后感 篇13

“大学之道”四个字,说明孔子言论的着眼点与《礼记·学记》、《白虎通·辟雍》之类的史笔文字不同,概乎言之所表达的主要是孔子个人对古之大学的宗旨、功能及主要特征的理解。但孔子抓住了古之大学“学为君”、以先王为政之道为诉求的本质,加上其虞、夏、商、周诸古圣先贤的为治之实有着的,①春秋以降礼崩乐坏的社会变动有着清醒的认识,他的总结朱子所谓“三纲领”与解析朱子所谓“八条目”才能超越简单的文献学意义,提炼出了王道政治的模式,而且指出了在了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承继其精神的方法和途径,使得《大学》短短的文字成儒家乃至整个文化中地位独特的经典。

当然,这对《大学》的理解和定位。下面即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分析,来对此验证。②

先说“明明德”。德者得也。从学的角度说,得,是得自于图腾。

在图腾崇拜中,先民们都认为某种动植物与自然界有着一定的特殊关系,生命个体从中起源并回归到它。在生命的过程中,个体是一种神秘的物质,叫做法力。有人类学家,“天生德于予”中的德,“道在我躬”的道,与mana“没有不同”。③这是颇有道理的。

但由得自图腾的神秘物质得,转进为社会价值属性的品性德是经历有人文的发展和提升的。“德”的与“天”沟通,与“明”搭配这一过程中值得关注的或事件。在农业经济生产中,人们依靠天空吃饭。自然的天空很容易被赋予慈父的形象和仁爱的品格。

当天被视为万物根据的时候,人的“则天而行”的愿望和期望很自然就被人应当顺应内在于人的“得”或“德”逻辑理路来论证和说明。

二者同物异指,互相又互相区别。说,“得”主要表征人之与天的关系,是神秘的规定,则“德”主要表征人与人的关系,是良善的。人事实上并无先验的善之禀赋。

它只是一个自私自利的生物,它的善和恶很难把握。王道政治时代之“竞于道德”是因为当时的历史情势使然。后来时移世变,社会博弈的游戏规则种种原逐渐向“争于气力”“逐于智谋”方向演化。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们选择或采用何种手段策略行动,主要取决于其所能带来的自我及其所属群体的福利增量之大小。在早期社会,博弈是以部落为展开。

就部落之间的竞争而言,冷兵器时代的攻城掠地风险非常高,而“让”反而容易使天下“共主”,从而眼光长远的部落领袖们所的策略选择。①《论语·尧曰》即谓:“宽则得众,信**任,敏则有功,公则悦。

”当然,孔子没有对这些命题有效的条件或条件性给出说明。

大学之道读后感 篇14

《大学之道》读后感推荐

“大学之道”四个字,说明孔子言论的着眼点与《礼记·学记》、《白虎通·辟雍》之类的史笔文字不同,概乎言之所表达的主要是孔子个人对古之大学的宗旨、功能及主要特征的理解。但孔子抓住了古之大学“学为君”、以先王为政之道为诉求的本质,加上其虞、夏、商、周诸古圣先贤的为治之实有着的,①春秋以降礼崩乐坏的社会变动有着清醒的认识,他的总结朱子所谓“三纲领”与解析朱子所谓“八条目”才能超越简单的文献学意义,提炼出了王道政治的模式,而且指出了在了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承继其精神的方法和途径,使得《大学》短短的文字成儒家乃至整个文化中地位独特的经典。

当然,这对《大学》的理解和定位。下面即对“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分析,来对此验证。②

先说“明明德”。德者得也。从学的角度说,得,是得自于图腾。在图腾崇拜中,先民都相信自然的某种动植物与某种特殊关系,生命个体源于它又复归于它,在生命的过程中,个体即叫mana的神秘物质与之相联。有人类学家,“天生德于予”中的德,“道在我躬”的道,与mana“没有不同”。③这是颇有道理的。

但由得自图腾的神秘物质得,转进为社会价值属性的品性德是经历有人文的发展和提升的。“德”的与“天”沟通,与“明”搭配这一过程中值得关注的或事件。农业经济的生产中人们靠天吃饭,自然之天很容易就被赋予化育万物的慈父形象和仁者品格。当天被视为万物根据的时候,人的“则天而行”的愿望和期望很自然就被人应当顺应内在于人的“得”或“德”逻辑理路来论证和说明。

二者同物异指,互相又互相区别。说,“得”主要表征人之与天的关系,是神秘的规定,则“德”主要表征人与人的关系,是良善的'。人事实上并无先验的善之禀赋。上只是自利自为的生物,其的善恶是很难把握预测的。王道政治时代之“竞于道德”是因为当时的历史情势使然。后来时移世变,社会博弈的游戏规则种种原逐渐向“争于气力”“逐于智谋”方向演化。“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人们选择或采用何种手段策略行动,主要取决于其所能带来的自我及其所属群体的福利增量之大小。在早期社会,博弈是以部落为展开。就部落之间的竞争而言,冷兵器时代的攻城掠地风险非常高,而“让”反而容易使天下“共主”,从而眼光长远的部落领袖们所的策略选择。①《论语·尧曰》即谓:“宽则得众,信则民任,敏则有功,公则悦。”当然,孔子没有对这些命题有效的条件或条件性给出说明。

在部落内部,个体之间血缘相同,组织的规模也较小,付出与回报容易维持对称均衡,“以道为术”能够为部落带来较高的行动,从而使得选前述策略的部落在竞争中优势位置而胜出。《左传》成公二年云:“四王之王也,树德而济同欲焉。”《正义》曰:“禹、汤、文、武四王之王天下也,立德于民而成其同欲。”说“我生不有命在天乎”的“命定论”有助于赋予君主神性,有助于管理从而其合法性的话,那么“皇天无亲,惟德是辅”的“命正论”则必将因其在现实的社会运作过程中显示出更高的而对前者的取代。②当然,取代并不意味德与天的联结即便告中断,而只能说是人文和理性的色彩更浓更重了。

这“德”、“明德”、“明明德”产生的语境。“德”就其得之于天而言,它是“应然”的性;就其施之于人而言,它是美善的根据。所谓“明德”将本之于天的应然之美善落实为。《诗·鲁颂·泮水》:“穆穆鲁侯,敬明其德;明明鲁侯,克明其德”。这些诗句所指涉者偏于人君主与天的关系能够顺应天之意旨。《书·康诰》“明德慎罚”中的“明德”意义与此不同,但仍一脉相承。《左传》称:“明德慎罚,文王造周也。明德,务崇之之谓也。慎罚,务去之之谓也。”这里的“明德”一词,显然按韦昭的理解更合适。③韦昭注《国语·周语上》“先王耀德不观兵”谓:“耀,明也。明德,尚道化也。”指的是以道化民的行政措施。

说“明德”和“克明其德”意义如彼,那么,“明明德”又当如何解读才于义为允切呢?简单地说,“明德”主要是天而为言,即君主根据上天好生之德以道化民众;“明明德”则主要是古圣先王而为言,即贵族弟子效法古圣先王的施政之方,将有“成命”在身的贵族弟子先天所具的德性呈现。

贵族子弟之德异于寻常人等至少在当时是社会的共识,它是由后天的建构才得以的。《诗·大明》云:“有命自天,命此文王。”特殊之德亦谓“明德”,作美德解。其来历亦与“尚道化”:“明明在下,赫赫在上。”郑笺云:“明明者,文王、武王施明德于天下,其征应炤晢于天,谓三辰效验。”上天可以察知之谓“明”。由“明明”之见信于天而使“明德”之“明”语意上生成美好之义,即由善而转换成美自是自然而然。《书·君陈》:“至治馨香,感于神明。黍稷非馨,明德惟馨。”王室子弟来说,既美好又神圣的“明德”已是与生俱来的资质了。④

但此“明德”资质,就如同当初得之于天的德一样,仍然是有待于来证明或"懋昭"的。《诗·昊天有成命》所述颇适合用以诠释此情境。“昊天有成命,二后受之。成王不敢康,夙夜基命宥密。”《郑笺》云:“昊天,天大号也。有成命者,言周自后稷之生而已有王命也。文王、武王受其业,施行道德,成此王功,不敢自安逸,早夜始信顺天命,不敢懈倦,行宽仁安静之政以定天下。”已有“王命”,但仍须“行宽仁安静之政以定天下”,“成此王功”,兑现其与天之间的契约,以天命。《正义》云:“《中侯·苗兴》称尧受图书,已有稷名在录,言其苗裔当王。是周自后稷之生,已有王命,言其有将王之兆也。《传》训命为信,既信,必将顺之。”因为商纣曾经“居天下之大位,而又殷之正嫡,以其为恶之故,天乃绝而弃之,使其教令不通达于四方,为四方所共叛,而天命归文王。是为天命难信也。”《大学》的传文也引《诗》来说明这点:“殷之未丧师,克配上帝。仪鉴于殷,峻命不易。”

可以说,“明明德”是要唤醒的神性自觉责任感或使命感,顺信天命以行,而言要承继先王志业,以道化民。《大学》传文在对“八条目”逐条疏解后即总结道,“是故君子先慎乎德。”宋汪焯编《曾子全书》时将此篇定名为“明明德”,应该说不无道理。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