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馆观后感8篇

11-07

您所需的信息我已为您整理好了:“美术馆观后感”。随着时代的发展,影像视频同样也是获得知识重要的途径,每个人观看完一部影片后都会有所感受。观影后,我们可以试着用笔写一篇观后感,电影让我们感受到了社会现实的残酷,令人震撼。那么,如何使观后感更生动呢?建议您将这个网站加入书签,以便将来使用!

美术馆观后感(篇1)

今天,我从手机报中得知浙江美术馆有一个浙江画院25周年庆典系列活动,于是忍不住想要去参观一下。进入美术馆,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书法家们写的字。进入了展厅,我看到了一副奇妙的画。那幅画整体看上去就像一大团墨渍,可是细细的看,里面隐约有月亮与月光照耀下三座坛,看起来若隐若现,就像作者的思绪,很有神秘的感觉。再继续走下去,就是另一个画家画的写生,和刚才的风格完全相反,画得十分工整,都是生活中的事物。看着看着,一幅画使我忍不住停下了脚步,上面画的是三味书屋,我记得以前有考试时一篇阅读就是写三味书屋的。书屋门前有一块匾,写着:三味书屋。屋门敞开着,有两个女学生谈笑着进入书屋。屋里有一口天井,还种着好几颗树,因为到了秋天,所以树叶都变黄了,像一把黄色的大伞,包围着书屋的屋顶。

长廊的扶手是用木头雕的,有古色古香的味道,在长廊的尽头,还有一对姐弟,弟弟背着一个书包坐在椅子上,姐姐背对着弟弟,好像为没钱上学而愁眉苦脸。书屋前是一条小溪,溪上有一条小船,船上有一把泛黄的布伞,一位老公公蹲在石头台阶上,饱经风霜的脸上布满了皱纹,他吊着一个烟斗,眉头紧皱着,也许在想什么烦心事吧。溪边的白色芦苇在风中荡漾着,和屋顶的树叶很是相称。时间过得真快,不一会儿美术馆就闭馆了。

美术馆观后感(篇2)

周四公司组织去参观了中国美术馆,上次因为五一之后调休闭馆,所以错失了一次机会,这次参观的时候展品已经换新的了。

主要展出的是颜仲先生的木刻版画,相对于大家比较熟知的国画、油画、水粉水彩等,版画应该是比较少见的,那么就简单地带大家了解一下我国的版画。

当代版画的概念主要指由艺术家构思创作并且通过制版和印刷程序而产生的艺术作品,具体说是以刀或化学药品等在木、石、麻胶、铜、锌等版面上雕刻或蚀刻后印刷出来的图画。其实版画的历史非常悠久,在隋唐时期雕版印刷术出现以后,版画也随之出现,以木刻为主,也有少数铜版刻和套色漏印。古代的版画主要用于满足民间传播信仰、生产生活等方面的需要,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年画的印制。因为实用、方便、美观,木版画引起了上层的关注和文人的重视,到了宋代,雕版印刷几乎无处不用,民间印刷非常活跃。

版画在历史上经历了由复制到创作两个阶段。早期版画的画、刻、印者相互分工,刻者只照画稿刻版,称复制版画;后来画刻印都由版画家一人来完成,版画家得以充分发挥自己的艺术创造性,这种版画称创作版画。20世纪30年代以前的版画仍然是复制版画,自1931年起,由鲁迅倡导的新兴木刻,开始有了我国创作的版画。新兴版画和古代复制版画不仅在制作技术上有很大差异,而且在作为艺术的功能与现实意义上也有质的区别。新兴版画从它诞生那天起,便和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紧密相关,

它是中国革命文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30年代左翼美术的主力军。版画家是以艺术家和革命战士的双重身分出现在历史舞台上,在思想教育战线上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颜仲先生(1930—2008,原名颜中仁,浙江富阳人)就是我国文化名人木刻肖像创作的集大成者,他的作品带有很强烈的革命时代气息,创作的人物肖像囊括了东西方的文化、思想、政治大家,代表作有《鲁迅像》、《瞿秋白》、《巴金》、《郭沫若》、《歌德》、《雨果》、《爱因斯坦》和《列夫·托尔斯泰》等。颜仲先生不仅同时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版画家协会会员,更是国家一级美术师。他的木刻肖像,多用作文学名著的插图,他所追求的艺术境界,

美术馆观后感(篇3)

在寒假里,我和爸爸一起参观了刚刚落成开放的江苏省美术馆新馆及正在里面举行的《经典书画作品展览》,让我长了很多见识,并且收获了许多知识。江苏省美术馆新馆位于南京总统府的斜对面,是一个不规则的长方形,上面有一扇扇扁长扁长的窗户。占地面积一万多平方米,大小展厅近10个。

从高空俯视,美术馆就像一个“N”和“J”拼成的,很好看,也代表了南京。又宛如一幅阴阳相扣、拉直的太极图。链接两个建筑的是一条弯曲的长廊,给人曲折通幽的感觉。外墙色彩选用柔和的暖色调,而不是晃眼的亮色,使建筑看上去像是过了五六年,稳重大气,也与长江路民国历史文化街匹配。新馆不仅有富丽堂皇的外观,还有丰富的展览,古今结合,中西结合。这次展出的东西是南京博物院的珍藏品,从宋代到清代,浓缩了中国1000多年美术史。

江苏省从古至今的重要画派,入清代的“扬州八怪”画派、新金陵画派、这次都有真品展现。走进一楼两个展厅,都是当代油画作品展。每幅作品在远处看的话,个个就像照片一样逼真、生动,画得很像。但到近处细看端详,就能看出笔笔油彩的痕迹。作品题材多样,有化南京长江大桥的,有画紫金山的等等。

我觉得这些油画画的太好了,欣赏这些作品真是一种美的享受。在二楼现代大师经典作品展厅里,我看见来了著名的美术大师徐悲鸿的几幅真迹作品,全是画马的,有《骏马图》、《八骏图》等。这些作品上,有的马腾空而起;有的马奋力奔跑;有昂首伫立,鬃毛随风飘扬。个个似乎要冲出画面似的。参观崭新的江苏省美术馆新馆和经典书画作品展,让我觉得很有意义。不仅见识了什么叫创意设计,什么叫高科技,什么叫传世经典作品。还让我欣赏了很多古今中国最有名的书画家的真迹作品,简直是一顿精神文化大餐。

美术馆观后感(篇4)

快,快背包包去学校吧!”今天是我们全学年的校外教学,目的地中国是美术馆。

每一个人都带着一颗兴奋的心上了游览车,我和黄子玹坐在最前面,因为我和她都怕会晕车,在高速公路上时,大家都非常期待,也非常开心的在聊天,但是进入蜿蜒曲折的山路时,大家彷彿搭上了云霄飞车,不是吐,就是晕车,黄子玹也晕到不知该如何是好,在大家都很不舒服的时候,我突然想到我有一个法宝,那就是“精油”,我将精油滴在黄子玹的头上,让她舒服一点,然后再滴在我头上,把眼睛闭起来,直到抵达目的地。

“终于到了,我要下车。”大家都抢着要下车,就像一大群蜜蜂一起往外冲,虽然大家很不舒服,但还是很高兴能够来到这个“桃花源”,一进去就看到了琳瑯满目的作品,每个都非常特别,走到外面,我看到一个超大型的作品,它的重量高达700~800公斤,作品名称是人间系列的.降落伞,之后还看到了“单鞭下式”、“太极拱门”和“排队”等……后来,我们又到了儿童艺术中心,那边的作品全涂白色,非常单纯,就像是一位天真的小孩,我们还玩了一个喷水的游戏,大家都玩得很疯狂。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次的校外教学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也让我看到了很多大师的美术作品,真是收获满行囊。希望下次还有机会可以去更多美术馆。

美术馆观后感(篇5)

合肥首届沙雕艺术展在暑期盛大开幕了!我有幸去参观了这次艺术展. 走进错落有致的沙雕丛林间,仿佛置身于童话世界中。看着那用无数颗沙粒和沙雕艺术家的心血组成的一座座沙雕,简直是巧夺天工,精致细腻,每一个角落和每一处细节都雕刻的尽善尽美。像是童年记忆的召唤,让我记起,小时侯,妈妈带我去海边捡贝壳、玩沙子。

在大海边、在阳光下,我用雪浪爬滩的水沫拌着细沙,想堆起一座座美丽的宝塔,可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堆了又散,散了又堆。就这样,一次又一次失败.此刻,我不得不惊叹这伟大艺术! 那一座座沙雕都有一个个属于自己可爱又好听的名字,比如有:海的女儿、魔兽世界、米老鼠宫殿、qq王国等等......在海的女儿这座沙雕前,我驻步了,凝望着它那炯炯有神的眼睛,似乎在向我诉说着那篇童话......还有许多世界名胜古迹,如“自由女神”、“埃及金字塔”,走到“自由女神”沙雕像前,我不禁想起了书本上的图片。她是屹立百年的象征美国自由与共和的雕像。现在栩栩如生地屹立在合肥的大地上,她的壮观气势,让我仿佛置身在世界和平的氛围中。 我参观完这些精致的沙雕后,使我感觉到了许多:一根木头盖不成房,一块砖头砌不成墙。就如沙雕一样,没有沙雕艺术家的雕刻,没有沙与沙之间团结的力量,永远都会是一盘散沙,永远也不会成为这么多美丽的沙雕!

做人做事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大家不团结的话,就会如一盘散沙,什么事也干不成! 世界上少不了人与人之间团结互助的精神,正是因为有了这些可贵的精神,才让我们的世界更加美好!


美术馆观后感(篇6)

今天我去郑州美术馆看画展了。

美术馆早上九点才开门,所以上午我写了一会儿作业,不一会儿就到九点了,由于家在美术馆的附近,我和爸爸便顶着夏日的炎热步行到美术馆。

因为美术馆是免费进入的,通常总是有许多人在美术馆里看作品,而我是在人们上班时去的,所以没有多少人。

我一进入展厅,感觉时间似乎凝固起来了,而这个展厅的所有画都活灵活现,而且极富想象力。比如说这一幅吧——《谁的红帆船》,就是一个极有想象力的作品,画上画了一个小女孩正用好奇的目光望着远处,我想:她要是有思想的话肯定在想那到底是谁的帆船呢?我怎么从来没有见过呢?还有一幅是《百鸟》,那幅画活灵活现的表达出了树上百鸟各式各样的形态,非常漂亮!

因为第一、三展厅在一楼,而二、四展厅在二楼,所以离开第一展厅,我便进入了第三展厅。第三展厅的画令我很震撼,因为它特别逼真,有一幅画上画的是有很多人正在向前走的样子,我离远一看,感觉画中的人物仿佛走出来了似的。

上楼之后,我进入了第二展厅,那里有许许多多的雕塑,都是用废旧物品做的。比如说有一只鸟,它的头是用旧自行车的车座和乒乓球、废轮胎做的,尾巴是用废铁做的;还有一个是爱因斯坦的头部作品,那是用木头做的;还有一个大大的轮胎,它是用许多个长钉子粘到一起组装而成的,看上去十分有趣,原来废物并不是无用的,还可以创造出这么多美好的艺术品啊!

第四个展厅也都是各种各样的画,而第五展厅主要是展示了泥塑作品,那些作品栩栩如生,有一个我很喜欢,是许多古装宫女在弹奏乐器,有弹古筝的,有吹笛子的……等等等等。

今天真高兴能赶上看五年一次的美术展,让我都想学油画了,还有那可爱的泥塑小人,让人流连忘返,实在是太美了!

美术馆观后感(篇7)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我迫不及待,连跑带跳的冲向学校,深怕自己拖累了大家去中国美术馆的行程。全班集合后,便兴高采烈的排队上车,由于希望赶快到达美术馆,感觉时间过得像蜗牛爬行一样慢。路程中,大家也没有闲着,各自嘻嘻哈哈的聊起天来,聊了一阵子,游览车就越开越慢,接着停了下来,原来已经到达目的地了。

一下车,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扇巨大又精致的古典大门,就像千金大小姐的户外别墅大门一样,既典雅又华丽。我们依序进入“户外别墅的庭院”,然后下了楼梯,楼梯是透明的,就像用昂贵的水晶制成的一样闪闪发亮,令人不禁想多看几眼。下了楼梯之后,就进入了正馆。要不是门口有美术馆的招牌,不知情的人可能会以为这里是皇宫遗迹吧!

正馆内部虽然没有比较特别的地方,但柔和的色调和宁静的气氛却令人有种祥和而平静的美妙感受,待在这里就像在深山中欣赏湖光山色时赏心悦目的感觉一样。突然一个庞大的背景吸引了我的目光,天啊!怎么会有山洞在美术馆里?仔细一看,原来是闯关活动的入口,可是……这也太像了吧!简直像电影场景一样真实。我们在那里玩了好久,最后才依依不舍的离开。

在参观艺术作品时,我发现大家都十分安静的欣赏绘画作品,此时此刻静得连一根针掉在地上都能听得一清二楚!这实在远远超乎我的想象,原以为大家会大吵大闹,让老师一刻都不得安宁。不过,事实却正好相反,工作人员和老师都因此而大大赞许我们欣赏艺术时的良好态度,我们班的表现也令解说人员印象深刻。

这次的美术馆之旅最令我难忘的是同学们杰出的表现,他们使我学习到欣赏艺术品时最正确的态度,我也引以为傲。除此之外,美术馆外那无懈可击的华丽建筑也令我叹为观止,因为当我一看到那外貌时,就觉得这是一幢“非常有气质的”艺术馆,那感觉就像看见富丽堂皇的皇宫时一样。这次的参观真是令我获益良多呢!

美术馆观后感(篇8)

赤峰三中一年一度的艺术节画展如期举行,只见大部分画作前都只站了寥寥几人偏偏一幅画作前人潮涌动。事出反常必有妖,是什么引起了轰动?

只见一个女生站在画前,身体前倾,双目瞪大,好似一匹饿狼找到了猎物,目光火热,恨不得把这幅画抱回家,装裱起来。一位男生侧身站在画作旁,神情虽不似女孩子们那样激动,却也难掩兴奋。这样突兀的出现在一群女道友中的男道有友,刹时就被当成了国宝级的稀有生物,接二连三地有女道友上前来攀谈,只见他被这样热情的阵势给吓到了,紧张得很,一时间竟有些同手同脚的趋势。

画作前人来人往,不断有神情激动,面色潮红的女道友挤出人群,飞快的跑去招朋引伴。还有更多的道友闻风而来,或者对此情况感到好奇的人凑进来。瞧,楼上几位蓝领的初三小姐姐飞快的跑下来冲到了包围圈中。眼见为实,看到了那幅画作兴奋的跳了起来,赶忙从衣服口袋中拿出手机开始拍照,由于心情太过高昂,连手指都在颤抖,点了好几次才拍下了照片。两位红领的小学妹步履匆匆地爬上二楼,在人群外远远的瞄了几眼后,两个人面对面,手拉手,激动地说起话来。

还有正在观看其他画作的同学不明所以,被这庞大的阵势和异常的情形给震到了,凑上前来询问,几位里圈的女生不约而同的对视了一眼,然后爆发出了一阵大笑声,一边捂着肚子,一边向他连连摆手,道:“你不是道友,你不懂啦!”那人更不知所谓,一头雾水地离开了。“道友”这两字被直接说了出来,好像打破了一种平衡,一时间,人们纷纷开口。这里被这样的字眼覆盖。“你是道友吗?”、“你也是道友啊!”、“道友好”、"道友幸会啊”、"江总主好可爱啊!”、“是啊,WIFI也很萌啊!”。女生们之间,或者说道友们之间,有一种奇怪的脑电波,一些内容不用挑明,便可理解,对视一下就能交谈,这可真谓是“只可会意不可言传”啊!

当讨论的热度渐渐消散,道友们又很惊奇地发现,他们竟然都知道两句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澄与狗对愁眠”和“只羡忘羡不羡仙”。所有人都热烈地鼓起掌来。红领、绿领、蓝领的同学们都混在了一起。二十多人共同鼓掌之势,不仅吓到了中厅的其他同学,把过路的老师都吓了一跳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