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独立思考的人都会产生想法,有这样的好时机,就应该好好记录下来,形成心得体会。心得体会记录的是自己对于某件事情或者某个经历的理解和看法。小编制作这份“教育理想读书心得”时考虑了您的喜好和口味,此内容仅供您在工作和学习中参考不得以任何形式外泄或复制!
最近一个月断断续续读了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虽然只挑了其中的几个章节来读,但是受益匪浅。他让我重新审视自己,找到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学到了很多切实有用的教育方法。下面我就简单谈谈自己读后的收获。
我心中的理想德育。
陶行知先生说,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而不是别的东西,当一个人通过教育尽管知识渊博,但是连一个最基本的人的品质都缺乏那么他的整个教育都是失败的,我们每天去学习很多的知识但只有我们学会了做人才能真正的掌握其他知识才能使知识对社会有所用。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德育是所有教育的基础。现在有很多孩子成绩很好,但是却利用自己学习的知识做不道德是事情。每次看到这样的新闻就会让我感到心痛。本书中就指出教育不是说教而已。德性应该贯穿在自然活动中,让学生在游戏和多彩的自主活动中体验和感悟道德,提高修养,而不是把德育文字化,大纲化。学校不应该变成铁笼子,孩子八点到校,四点放学,与世隔绝,只上课写作业。学校应该注重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引导如何处理矛盾冲突,面对挫折。孩子与孩子直接多交流,老师与孩子之间多交流,德育才能有良好的效果。同时也要培养孩子健康的生活情趣和才艺,而才艺绝不是一种技能,它不是孩子用来表演的工具,而是当孩子难过和无聊时,可以找到一个出口。有的时候青少年在遇到挫折的时候没有人疏导,也不知道做什么,他们就学会抽烟喝酒谈恋爱,很多好孩子就这样误入歧途。而如果他们从小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比如喜欢运动,喜欢弹琴,这些都会成为他情感宣泄的出口。因此这些“才艺”真的对陶冶情操非常重要。也是德育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心目中的理想智育
德智体美劳,智排在第二,在我看来智不只是学习知识,更是掌握学习的能力。不是死读书本上的知识,而且要学会思考和创造。中国的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都是世界靠后的水平,我们每天花了很多时间学习前人的观点,一遍一遍的背诵,书写,很多老师说多背诵这些东西就变成你自己的了,我觉得这固然重要,但是别忘记思考。课堂上应该有质疑的声音。学习是一个接收,思考再输出的过程。而我们很多时候只让学生被动的接受。我想以学生为主体不应该只是说说而已,要让课堂成为学生的舞台,而我们老师就像一个主持人,把整节课串起来就好了。这样学生可以真正的参与到课堂中。
我心中的理想教师
作为一名教师,需要各方面的知识和能力,一个知识面不广的教师,很难真正给学生以人格上的感召力。俗语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更多,而老师就要变得更加的博学才能让学生信服你,这“一桶水”已经满足不了学生的要求,需要一缸,一汪水,甚至是“长流水”才能面对瞬息万变的社会。面对渴求知识与创新能力的学生,这已是教育界的共识。目前,新课程改革风起云涌,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明确自己在当前形势下“不学则退”,因此我们要努力修炼自己,做一个有深度的教师。在我工作的这一年中深深感激自己的知识储备不够。作为语文老师,我觉得我需要变成一本百科全书。低年级的孩子每天都有问不完的问题。讲《姓氏歌》给“吴”组词“吴国”,孩子们就问我老师什么是吴国,我就瞬间变成了历史老师。讲《一个接一个》这一课,孩子们对月夜踩影子有很多想法,孩子们问起了太阳,地球,月球的运动,我仿佛又变成了科学老师。讲《树和喜鹊》的时候,讲到鹊桥,我开始讲《牛郎和织女》的故事,我讲着讲着就发现故事中的很多细节我自己有些记不清。中午午读我给孩子读《一千零一夜》孩子们问什么是所罗门,我只能跟孩子说“老师查一下再告诉你们。”就这样在孩子们的督促下,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多读书,我也算是和他们一起成长了。所以老师也要不断自我提升和学习。m.yjS21.cOM
教育理想听起来很大,但是也很小,说起来简单,做到又很困难。我想让孩子喜欢我,喜欢我的课,让每节课,每位孩子都有所得,想用我微小的力量去撼动身边一个个纯洁稚嫩的灵魂。在接下来的教育生活中,我定会不忘初心,和孩子们一起携手前行。
读了《我的教育理想》,使我受益匪浅。教育的伟大使命是使人们从无知走向成熟。教育的每一天都是新的,有着不同的内涵和主题。
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有远大的理想,不断地为自己提出目标,同时要有激情。优秀的教师要永远伴随着自己的梦想。当生命中没有梦想时,生命的意义就结束了,教育就没有意义了。
[, ]只有洞悉未来教育发展的特点,才能使教育得以健康、有序、高效地发展,才能使中国的教育改革站得更高、看得更远。教师是一种能将人的创造力、想像力、所有的精力和智慧发挥到极限、永无止境的职业。作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我首先要热爱这项事业,热爱教育事业。
教师要不断地学习,保证自己有足够的生活用水,使学生能够深入学习。教师教育的对象是一群天真、单纯、可爱的孩子。我想永远保持童心,永远关心他们。同时,我想成为一名关注社会、有责任感的教师。
教师教育祖国的未来,意义重大。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教他们如何做人、如何生活。教育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积极的生活态度,以积极的生活态度。
书中的几句话深深打动了我:“教育需要激情,需要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奉献。教育需要诗歌和浪漫主义。
教育需要足智多谋,抓住每一个稍纵即逝的机会。教育需要活力,要有年轻的心。教育需要毅力和不懈的追求和探索。
”我不由得按着书中理想教师的“标准”去叩问自已:我是不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我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的老师吗?
我是不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我是不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用这些标准来激励自己,要求自己,提升自己,成为一名理想的教师。
没有理想的教育,就不可能在教育活动中充满激情、诗情画意和高质量的教育。对于未来的教育,我们必须有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但是,仅仅有充分的热情和崇高的理想是不够的。
读了这本书,我发现它具有以下特点: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的结合;第一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的结合。实践性与科学性、整体性与开放性的统一。
再次,围绕我国道德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出了我国道德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制度创新的具体思路和较强的实践价值。第三,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第四,教育热情与教育沉思相结合。
朱永新教授说“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教育家和教书匠,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教育家有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他们以不教之本为基本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追求的是一种充满灵性与智慧的教育教学。然而,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灌输作为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和主要手段。
接受教育的时间越长,学生的思维越单一,视野越窄,越缺乏想象力,越缺乏自信。这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吗?如何保护孩子的想象力和好奇心?
我想,或许我们会从中获得一些启示。我认为这样的教育可以称为终身教育。其实,这种教育也在灌输,但它不同于传统的灌输。它充满灵性和智慧,能深深震撼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能为每一个孩子树立一个深远而实用的目标。
“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一些教师,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教师,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教师与一个教了一年却又重复了一辈子的教师,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
因此,作为一个教师,我觉得应该具有不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做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千万不要成为一个高高在上的教书匠。此乃感触一。
师德是教师德灵魂,完善的思想道德修养是教师利用现有知识和能力教育做出贡献的动力。教师的角色是“学生学***伴”,是“学生式的教师”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与学生的对立关系,教师的作用不再单纯地传授知识,而是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使用,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教师既是学生的伙伴,又是教学的组织者,诱导者,促进者;教师是“学生式的教师”,学生是“教师式的学生”,相互影响相互**,相互学习,共同发展 。
在课堂上,既要学习前人创造的知识,又要学习共同发展、共同创新的新知识,使学生的认知解决方案切合实际、贴近彼此。教师要学会合作,要善于向别人学习,要学会支持,教师要善于运用支持的策略,使儿童获得更多的**机会。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现,让我们携手,更加努力,更加勤奋,充满了爱,充满了知识,充满了对工作的满腔热忱,无愧于“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做新时代的好教师。
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朱教授在论述这些理想教师特点的时候,不但在精神上给我以鼓舞,而且在研究的方法上也给予了无形的指点。比如,他在论及“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的时候,他就说到了我们现在的很多老师充当的是“教育警察”和“刽子手”的角色,无限地放大学生的问题,在我们手上,失去了很多诺贝尔获奖者。
只有当老师对学生充满爱的时候,才能欣赏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快乐。
华池县五蛟初中李廷儒
读了一书,细心品味作者的教育理念,是我对未来的教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本文从我心目中的理想学校出发,运用深远的教育理念来探索未来的教育理想和理想教育。教育是一种理想的事业,它是指向未来的。
教育借助于理想才能使人类对教育的至高无上的追求变为现实,才能使教育由“此岸世界”跃升至“彼岸世界”。“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只有充分把握未来社会中心的教育趋势,了解未来教育发展的特点,才能使教育健康、有序、高效地发展,才能使中国的教育改革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教育的理想是为了理想的教育。
通过整本书的阅读,笔者认为它具有以下明显的特点:一是教育理想与教育现实的结合。第二,教育理念与教育实践相结合。
实践性与科学性、整体性与开放性的统一。再次,围绕我国道德教育的改革与创新,提出了我国道德教育目标、内容、方法和制度创新的具体思路和较强的实践价值。第三,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
第四,教育热情与教育沉思相结合。
诚如朱永新教授说的“我心中的理想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教育家和教书匠,一个最大的区别,就是教育家有一种追求卓越的精神和创新的精神,他们以不教之本为基本的教育教学指导思想,追求的是一种充满灵性与智慧的教育教学。然而,教师往往忽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灌输作为教育教学的指导思想和主要手段。
接受教育的时间越长,学生的思维越单一,视野越窄,越缺乏想象力,越缺乏自信。这是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吗?我们该如何保护儿童的想象力与好奇心呢?
掩卷沉思,我感觉到自己过去似乎都在沉睡之中,而这本书一下子就把我唤醒了。尤其是第二章“我心中的理想教师”中的内容,更是感触颇深。“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胸怀理想,充满激情和诗意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自信、自强、不断挑战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善于合作,具有人格魅力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追求卓越,富有创新精神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不断充实自我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关注人类命运,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教师;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坚韧、刚强、不向挫折弯腰的教师。
”朱教授在论述这些理想教师特点的时候,不但在精神上给我以鼓舞,而且在研究的方法上也给予了无形的指点。比如,他在论及“理想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充满爱心,受学生尊敬的教师”的时候,他就说到了我们现在的很多老师充当的是“教育警察”和“刽子手”的角色,无限地放大学生的问题,在我们手上,失去了很多诺贝尔获奖者。只有当老师对学生充满爱的时候,才能欣赏他们,激励他们,让他们享受成功的快乐。
看完这些陈述,我想到了我对学生的态度,以及大多数同事对学生的态度。尤其是考试的时候,我和我的很多同事真的扮演了朱老师说的可怕的角色。看完他的讨论后,我决心改变我的形象。只有当我真正热爱和欣赏学生,他们才能真正发展。这也是我读书后最深刻的体会。
我觉得像这样的教育才称得上是让人终身受惠的教育。其实,这种教育也在灌输,但它不同于传统的灌输。它充满灵性和智慧,能深深震撼每一个孩子的心灵,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为每一个孩子树立起深远而实用的目标。“一个教师不在于他教了多少年书,而在于他用心教了多少年书。
”一些教师,他教一年,然后重复五年十年乃至一辈子;有些教师,实实在在地教了五年。一个实实在在教五年的教师与一个教了一年却又重复了一辈子的教师,他们的成就是不一样的。因此,作为一个教师,我觉得应该具有不断探索、不断创新的精神,做一个教育上的有心人,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自豪的说“我们是新教育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当孩子们离开学校时,他们带来的不仅是分数,还有对未来社会理想的追求。
扪心自问,当我教的孩子离开学校时,他们能否带来对未来社会理想的追求?面对这个问题,我惶恐之至。朱教授的教诲及时提醒了我。
朱教授说:只有老师在课堂上和学生讨论环境、人口等问题,才能引起孩子们对这些问题的关注。
我认为不仅如此,教师在教育的各个环节都要加强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教育。例如,在与学生交流时,我们可以有意识地与他们讨论一些社会问题、人类发展问题、国家命运问题、环境问题等。在语文课和少先队活动中,让学生上网搜集信息,撰写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调查社会问题,使他们具有社会责任感。
理想是人们奋斗的目标,有了它才有了前进的方向。读完朱永新教授的《我的教育理想》,我找到了我工作中前进的动力与灯塔。带着朱教授的新教育梦想,我会不断地督促自己,让自己的教育教学充满激情和诗意,成为一名理想的教师。
严塘中学谭谆祺
一拿到《走向理想的教育》这本书就觉得格外亲切,为什么这么说呢?其一,是因为本书作者是湖南醴陵人,与我同属一个市;其二,是因为本书例举了株洲市各地区、各学校在课改方面所采取的理念和策略以及取得的成效。
此书一开篇就提到了生命化教育,这一概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将生活与教育联系起来,使读者深刻地感受到教育的生命。对于刚刚从事教育事业的我来说,这是特别感人的。我们这代人没能沐浴到课改的春风,从小学到中学,接受到的主要是教师“灌输式”的教学,做题主要采用“题海战术”,学***主要靠“个顾个”。
因此,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对过去的教育感到不满,因为我们很少感受到教育的温暖。而现在我自己成为了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一定不能重走旧路,让自己的学生与我有同感。
生命是教育的第一要义。忘记生命是教育最大的悲哀,忽视生命是教育最大的失职和不幸。学生是一个生命个体,具有其独特的思想情感和个性,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尊重学生这一生命性特征。
比如,有的学生文静、守规矩,颇受老师的喜欢;而有的学生活泼好动,常常破坏学校纪律,这种学生往往不怎么受老师们的欢迎,但我们绝不能为了追求整齐划一的纪律去打压学生的个性,而是要在尊重学生个性的前提下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使之发挥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生命化教育就是个性化、个人化教育,它始终指向一个个永不重复、永难穷尽的生命个体,始终以成全每一个健全和富有个性的人为自己最为根本的目的;生命化教育对所有的生命都表现出一种真正的善意,它顺从天命,敬畏自然,并把人看作是所有生命体中的一员。
践行生命化教育需要教育者的耐心。卡夫卡曾写到,人类有两种主要的罪,所有其他的罪都是从这两种罪衍生出来的,即:
缺乏耐心和漫不经心。教育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这是生命教育的内在规律。违反这一规律,生命教育就失去了本质。而我们现在的教育往往过于急切盼望出现立竿见影的效果,缺乏期待和从容,因此学生越往高年级走,出现的问题也越多。
因为缺乏耐心,我们不能改变平时的模式,要认真研究学生,要研究教学,要使课堂更加机智,让更多的学生有自己的理解、发现和尝试。
教育,教育,我们在匆匆忙忙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却往往忽视了“育人”这一更为重要的职责。教育给学生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他们对知识的热情、对自我发展的信心、对生命的珍惜和对生命的乐观态度。只有当我们不再仅仅围绕分数评价的价值,而更加注重学生个性和人格的培养,我们才会更接近生命教育的目标。
相信《教育理想读书心得精选》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师资料,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教育理想读书心得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