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个人观后感

11-10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学习中,大家都写过作文吧!练习写作文能够提高我们的思维,一篇优秀的作文往往少不了自己的努力,怎样才能写好自己的作文呢?你可以读一下小编整理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个人观后感,希望对你有所帮助,动动手指请收藏一下!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个人观后感 篇1

2022年2月25日上午9时,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将在京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大会还对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表彰。我收看了直播,感触很大。

过去8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经过世界规模、力度的脱贫攻坚战,近1亿人摆脱绝对贫困,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确定的减贫目标,14亿人即将迈入全面小康生活。为了不让任何一个贫困群众掉队,不遗漏任何一个脱贫指标,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指挥、精准部署,全国上下同心协力。最便捷的基础设施、最普惠的扶贫政策,惠及每一个脱贫路上的困难群众,中华民族“战胜贫困”的夙愿已然变为现实。

党中央以坚定信心领导脱贫攻坚战,表明了我党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真正把人民放在首位,以民为本。脱贫攻坚战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了良好基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人民的庄严承诺。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是我党取得的又一大新时代的战果。

表彰会上,我看到社会各个阶层、各行各业的人们为脱贫攻坚战的胜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每个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了不平凡的事迹。激励着我们立足本职工作,默默贡献自己的力量,为新时代中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个人观后感 篇2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表彰和赞扬了那么多信念坚、敢牺牲,能担当、善作为,想干事、干成事的党员干部,事迹感人、情真意切,令人感佩。广大年轻干部尤其要学习脱贫攻坚先进典型优秀品质、经验做法,热爱、热心于工作与生活,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平凡中创造伟业。

热爱是一种情感,需要用心培养。能够将自身爱好与特长当做终身事业,一辈子干自己喜欢干的工作,是多数人的追求和福分。著名演员何冰在《后浪》中曾讲:“你们把自己的热爱变成了一个和成千上万的人分享快乐的事业。”的确,现在的年轻人有幸遇见这样的时代,有福气能把自己所热爱的变成自己的生活,这是多么幸福的相遇。广大年轻干部身处服务人民群众各种岗位,有些在做着自己所擅长、所喜爱的工作,有些因为工作需要、组织安排在迎接新挑战、接受新锻炼。从来不喜欢自己的工作、职业倦怠期不良心理反应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多是年轻干部不得不面临和纾解的“纠结”。建立起对工作的热爱不是件容易的事,它需要从事工作的人正确看待这份工作、树立强大责任感、发现工作中的真与美。能够培养起对工作的热爱,也是一个人成长的经历和能力,年轻干部更应具备这种素质。

热爱是一项要求,需要用力做到。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不同的使命与追求,战争年代求和平,和平年代谋幸福,需要无数人勠力同心、奋斗进取,实现梦想、成就幸福。广大年轻干部要勇挑时代重担,主动投身时代“大考”,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锤炼坚强党性、提升能力本领,不负时代要求,不辱时代使命。要对照脱贫攻坚先进榜样,学习回乡奉献、谱写新时代青春之歌的黄文秀,让青春之梦在家乡绽放,让青春之歌在田野荡漾,让青春之力在祖国需要的地方显现。要激发为民服务内生动力,不断培育为民服务正能量,形成为民服务大格局,真正心怀祖国、心系人民,聚焦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用力、用功,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热爱是一个层次,需要用情维系。“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喜欢上工作,短时间内热爱工作,可能容易做到;真正热爱每一份从事过的工作,一辈子热爱工作,可能不容易达到。广大年轻干部要充分认识这个现实和规律,建立长远工作理想,适时调整工作目标,配备适合环境的情绪与节奏,保持追求奋斗姿态,永续激情、久久为功;要学会因时因事调节情感,注重情感的“开源节流”,多疏通、少堵塞,不放纵、不懈怠,力争在工作生活中长久保持雄壮豪情、执着热情、愉快心情;要努力汲取伟大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不竭伟力,学会在中国文化中陶冶情操、涵养素质,解决顺境、逆境中遇到的不同困扰,切实践行“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个人观后感 篇3

胶州市扶贫协作工作办公室在承担着全市脱贫攻坚任务的同时,还承担着胶州市与贵州省镇宁县、甘肃省徽县、陕西省宁陕县、新疆策勒县、西藏桑珠孜区、湖北省夷陵区以及菏泽曹县等地结对帮扶任务。五年来,该办提高站位,担当尽责,创新作为,甘于奉献,谱写了东西互助手拉手、共同致富奔小康的精彩篇章,连续两年被甘肃省授予东西部扶贫协作先进集体。特别是推动实施的新疆策勒县“辣椒扶贫模式”获习近平总书记点赞,在陕西省宁陕县实施的“四联共建、全域公司+三化扶贫模式”得到中央领导批示或肯定。

立足全局抓统筹。胶州市扶贫协作办牵头建立“一察两会”协同工作机制,每年年底建立专班到协作地实地调研考察,分别制定差异化帮扶方案,组织召开扶贫办主任联席会、市县党政联席会进一步研究确定,把所需和所能有机衔接。2016年以来,共组织向协作地区捐助资金3.1亿元。

胶州市铺集镇殷家庄村帮助贫困户学习黑木耳种植技术。

突出重点抓落实。立足优势互补、共赢发展,每年组织企业家考察及招商推介会,积极推动产业合作。2016年以来,累计帮助协作地引进项目22个,投资10.3亿元,带贫益贫7万多人。其中为贵州镇宁红星山海科技辣椒种植加工项目投资3.8亿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7000余人脱贫;为甘肃徽县引进投资6000万元的镁海环保科技已建成投产,带动126名建档立卡贫困户稳定就业。积极组织消费扶贫,建立“1+2+5+N”消费扶贫模式,通过搭建1个市级展销平台,每年组织2次大集,重点发挥教育、医疗、商超、机关、企丸组团消费主力军作用,2016年以来,累计采购协作地产品1.8亿元。积极开展人才支援、劳务协作、结对帮扶,先后组织选派党政干部以及教师、医生等专业技术人员259名,安置来胶州务工就业1516人,完成各类主体结对467个,累计结对帮扶款物达2100万元。

注重实效抓创新。结合胶州作为全国最大辣椒加工出口集散地优势,创建“辣椒扶贫”模式,集聚协作地资源打造协作联盟,目前全市订单种植在新疆有50多万亩、贵州4万多亩、甘肃6万多亩,年产值30多亿元,带动4.7万贫困户脱贫致富。为提高教育脱贫成效,牵头在贵州省镇宁县民族中学设立“胶州班”,创新“组团式”教育帮扶模式,每年选派9名全科老师支教,本科达线率达70%。

锤炼铁军抓作风。多年来,胶州市扶贫协作办始终秉承忠诚尽责、实干担当、创新作为的工作理念,持续提升全员敢打硬仗的能力素质,全体工作人员始终充满激情、甘于奉献。正是这支“扶贫铁军”的勇于担当和辛勤付出,让东西部扶贫协作之花开得如此灿烂多姿。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个人观后感 篇4

2月25日,中央追授黄文秀同志为“全国脱贫攻坚楷模”,号召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纳入“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重要内容。作为第二批主题教育的组织者,该怎么学?

先学一步,学深一步,学出新气象,学出新干劲。

作为主题教育的组织者,一定范围的“操盘手”,有必要提早行动起来,促进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往“深里走心里走实里走”,及时找准学习和实践的“切入点”,提升“契合度”。应该说,有了之前集中学习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的扎实基础,这次学习我看作是一次“回头看”的过程,重温学习体会,重温先进事迹,对照查摆,看看自己认识上是否有新提高?工作上是否有新提升?是否“说到做到”?将对标对表的过程,当成一次自我查摆,发现、改进、解决问题的过程。当然,同志之间具体学习情况、学习程度不同,都应该根据各自具体情况,秉持甘当“小学生”的态度,扎扎实实、老老实实做好自身学习安排。

认真调研,分析学情,善于“解剖一个麻雀”。

作为主题教育的组织者,要及时把握所属党员的不同学习情况,准确把握“学情”,适当开展“分层次组织学习”,在学习中,不要不分对象,“一锅乱炖”,要能够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特点,分出先进、一般、后进,提出不同要求:对先进,要善于提高政治站位,引领学习的深度和力度,重点落在运用学习处理实践新问题的能力;对于一般,要能够提出目标引领、典型引路,促使理论学习和实践融合推进;对于后进,要能够从基础做起,从黄文秀同志的事迹原文学习中,提升“思”和“悟”的能力。

创新方式,提升标准,能够学出“不一样”。

作为主题教育的组织者,应该说,在之前的组织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学习中,已经做了一些工作,取得较好学习效果,那么是不是这次就可以“一带而过”呢?我认为,“苟日新日日新”,作为组织者,更是一名共产党员,应当对自己的工作有新的要求,体现出开拓进取的精气神,这就要求我们结合最新的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学习,结合正在推进的新工作或工作的新变化,结合自身新的感悟、新的体会,善于学习借鉴新颖的学习宣传、学习组织方法,让基层关于黄文秀同志的学习,成为事业发展的“加速器”,成为理论升华的“催化剂”,成为为民服务的“暖宝贴”。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昨日“大庆精神”学习中,建设者们以投身伟大祖国建设为荣,有股子“拼命”精神,作为新时代的共产党人,更当有股子敢为人先、敢于担当的英雄气,要通过黄文秀、张富清、王继才等同志先进事迹的学习,砥砺思想,坚定信念,勇于走在先、干在前,勇做新时代的奋斗者、开拓者、奉献者,以“大我”人生的追求,书写人生奋斗的新篇章!

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个人观后感 篇5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是经市委同意召开的,目的是总结交流专家人才助力脱贫攻坚的经验做法,鼓励表彰作用发挥突出的先进个人,找准当前工作短板和不足,明确下步努力方向,为专家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谋篇布局、动员部署。

刚才XX同志宣读了《XX市专家服务团服务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文件》,XX位专家人才代表结合工作谈了体会,大家讲的都很好,希望相互学习借鉴、取长补短提高。就做好下步工作,我有以下几点想法与大家交流共勉。

一、肯定成绩,以更高站位践行专家人才服务基层

第一,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必须主动作为。2020年是脱贫攻坚工作的决战决胜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好脱贫攻坚战,关键在人,在人的观念、能力、干劲。贫困地区最缺的是人才。”市委组织部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及时印发了《关于选派专家服务团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以实施“农业类专家服务团、科技类专家服务团、教育类专家服务团、文化类专家服务团、卫生类专家服务团、经营管理类专家服务团”等六大专家人才服务团为载体,引导人才向基层流动、力量向基层集中、资源向基层汇聚,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提供人才智力支持。

第二,面对基层实际需求,我们必须迎难而上。年初以来,市委组织部组织各县(市、区)基层党组织、驻村第一书记,根据各乡镇、村“软弱涣散、贫困、村集体经济薄弱、乡村振兴发展方向不明等”实际困难,精准上报专家帮扶需求。同时,组织“六大类专家服务团”,根据各自从事工作领域专长,精准识别基层需求,梳理分类精准对接,建立了《市管专家服务团助力脱贫攻坚需求意向台帐》。今年以来,280名市管专家响应号召,根据行业类别组团、梳理工作时间分组,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肩负市管专家职责使命,投身脱贫攻坚的主战场,冲锋在一线,战斗在一线,以实际行动助力脱贫攻坚,获得基层群众的一片赞誉。截至目前,市管专家服务团已深入各县(市、区)X个村,开展脱贫攻坚专场服务活动X次,参与专家X人次,为群众办实事X件,受益群众X人,收到基层热烈欢迎。在此,我代表市委组织部部务会,对每位专家服务团成员的辛勤付出,表示由衷的感谢,向受表彰的各位专家表示热烈祝贺。

第三,面对当前取得成绩,我们必须再接再厉。--指出:“我国的脱贫攻坚成果举世瞩目,5575万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粮食产量连续五年稳定在13000亿斤以上。”我想,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人民群众共同努力创造的,我们各位专家团成员以高度的责任感、优良的工作作风,在脱贫攻坚战场上也作出了积极贡献。市委、市政府对各位专家人才的辛勤付出有目共睹,充分肯定。但是成绩代表过去,助力脱贫攻坚战任务的圆满完成仅仅是起点,但绝不是终点。习近平总书记在日前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要坚决守住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不留空档,政策不留空白。”所以,这就要求我们各位专家人才在党的坚强领导下,一如既往地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提供智力支持。我们今天表彰专家服务团杰出代表,就是要树立引导专家人才进一步向基层流动、服务基层各项事业发展的鲜明导向,下一步将尽可能将人才重大培养项目向基层倾斜,建立在基层一线培养、选拔优秀人才,慰问专家人才等工作制度。对于响应党委政府号召,积极服务基层各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专家人才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最终目的就是希望大家继续齐心协力、为推进乡村基层各项事业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二、总结经验,坚定专家人才服务基层的信心和决心

通过专家服务团各项工作开展来看,可以说我们的工作是赋有特点和成效的。

一是打通了专家人才与基层沟通渠道。市管专家可以说是我们XX本地评选的拔尖人才,在我市从事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研究、科技应用开发、企业经营管理、农业技术推广等方面具有较深的造诣,是本行业领域的佼佼者。结合曾经在内黄的任职经历,我感觉基层农村正是因为人才缺乏,致使本地资源没有被科学合理利用,阻碍制约发展,造成贫困局面。所以,选派市管专家到基层服务的初衷和目的正在于此,专家人才走出办公室、实验室,深入基层、走进田间地头真正解决了农民群众技术缺乏、思想陈旧、观念落后的问题。市管专家示范引领,各类人才倾情服务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为广大农村带去了新思想、新技术、新作风,同时在基层锻炼了本领、磨炼了意志品质,在全市各个层面树立了人、财、物向农村基层倾斜服务的良好导向,打通了专家人才服务基层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我感觉基层农村缺少的就是你们这样的高素质人才,你们在推进基层农村各项事业发展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是搭建了专家人才施展本领的舞台。各位专家来自不同行业领域,在服务过程中充分发挥专业特长,农业团聚焦主责主业,发挥专业优势将基层需求细化到果蔬种植、田间管理、规划设计、畜牧养殖,按专业类别对症下药、有的放矢、高效服务、精准对接,通过理论实践促进群众增产增收;科技团专注于发挥科学技术优势,致力于基层群众在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集中研究解决,广泛宣传,将理论创新与生产实践充分结合,积极“传、帮、带”,指导帮扶了一批专业合作经营项目,培养带动了一批乡村致富能手和乡土人才;教育团以“扶贫先扶智”为主要输出点,将常规教育教学活动与特色教育扶贫项目相结合,开展“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职业体验进校园”“打造书香乡村”系列活动,积极转变贫困乡村教育工作局面;卫生团在团长带领下主动作为,市级做示范、县级做支撑,乡镇卫生院做抓手,各类医疗人才广泛参与,通过现场义诊活动、入户送医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健康宣教和用药指导,提高群众对常见疾病防范意识,积极解决基层群众因病致贫、返贫问题;文化团积极送文化下乡,开展文物保护知识宣讲,通过主播带货、记者乡村振兴百村行、脱贫攻坚文艺作品创作等系列服务活动,做到志智双扶;产业团结合乡村自然生态,帮助群众打造特色农业种养殖品牌,促进网络营销,为贫困村引进产业项目、治理生态文明等方面出谋划策,提出了指导意见。可以说,大家在助力基层脱贫攻坚过程中,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以生动实践将工作实绩和论文书写在田间地头和XX大地。

三是锤炼了专家人才服务基层工作新作风。各专家服务团在工作开展中“比、学、赶、帮”,展示了市管专家人才的良好形象和专业水平;结合专业实际,精准对接需求,充分发挥了专家人才技术优势;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各位专家人才不畏酷暑严寒、奔走基层一线,弘扬了专家人才“无私忘我”的奉献精神;各个专家团充分利用本领域研究和技术推广的优势,共同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实现强强联合,优势互补,发扬了团结协作的奋斗精神。这些优秀的工作作风和精神品质,是我们全市党员干部和各级各类专家人才在今后工作当中需要继续传承弘扬的。

三、提高标杆,加力推进专家人才服务乡村振兴再出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会上强调,“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举全党全社会之力推动乡村振兴,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下一步,我们专家人才要聚集中心工作,在农村这片广阔舞台,大施拳脚。

一要强化组织保障,为专家人才服务基层搭建广阔舞台。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总抓手。我们XX是一座600万人口的城市,其中城区人口只有近百万,500万人口还是是农村人口,我们各项工作开展主要还是在基层农村,在乡村这片热土我们大有可为。市县两级组织部门要继续发挥牵头抓总作用,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围绕乡村振兴工作大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一定要做好“排兵布阵”,把人才资源作为“战略武器”,输送到基层。市管专家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各级各类专家人才广泛参与,形成各级各类专家人才助力基层的工作合力。同时,市委组织部将继续抓好市管专家的提升培训,提高专家人才服务基层的本领和意识,为每个专家服务团提供工作经费保障,做好专家服务乡村振兴各项事业发展的坚强后盾。

二要强化精准服务,找准专家服务团助力乡村振兴抓手。2019年我部在认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大胆实践,开展了以“有乡土人才进‘两委’班子和后备干部队伍,有返乡人才回归创业,有本土乡贤人才队伍,有各级各类人才发挥作用平台载体,有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明显成效”等“五有”为标准,的“乡村人才振兴示范点”创建活动,第一批评选出10个,并给予X万元资金支持,以点带面,形成示范带动效应,其中林州经验做法作为全省唯一代表,入选全国《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实施报告》。下步我们各专家服务团要结合乡村人才振兴的相关经验,进一步整合力量,提高精准服务水平,以满足乡村发展实际需求为出发点,由乡、村“点单”,专家服务团“接单”,帮助基层村、农户和专家人才进行双向选择,按需“引、选、派、送”,努力做到基层需求与人才、技术形成无缝对接的良性互动,帮助基层重点解决农业技术难题、项目产业发展、本土人才培育、乡贤队伍建设等实际问题。

三要强化机制建设,持续发挥专家服务团示范带动作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国情农情的深邃思考、对历史节点的准确把握、对现代化建设规律的敏锐洞察。我们各级各类专家人才积极围绕中心大局,投身助力乡村振兴各项工作义不容辞、责无旁贷。我们要坚持以助力乡村振兴为目标,以服务“三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继续以市管专家为主体、示范带动各级各类人才,充分整合资金资源、平台载体、项目活动,创新方式方法,发挥好专家服务团的示范引领和桥梁纽带作用,出真招实策帮助基层,带动更多各级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一线,使专家人才成为活跃在基层一线的“智囊团”,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真正让农村基层群众享受到各级各类人才服务乡村振兴的红利,将专家服务团作为一项长效工作机制固定下来,为基层留下一支“永远不走”的专家服务团队。同志们,人才兴事业兴。让我们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牢记党的初心使命、知责履责尽责、忠诚干净担当,以人才振兴助力城乡融合发展,为建设新时代区域性中心强市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