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日记(通用五篇)

11-14

不知道你是否有养成写周记的好习惯,通过体验生活中的不同文化和人群,将自己充满想象力的故事写进周记里。你是否将自己的心事诉诸纸笔呢?经过多次筛选,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为您找到了最新最全的“社会实践日记”,请你认真阅读以下内容!

社会实践日记 篇1

xx年7月10日,我们一行六个人来到了xx区玉祁镇,开始了我们的暑假实践活动之旅,这次的实践活动主题是“环保”。由于来之前已经做好了搜寻资料、设点、宣传等准备,所以这次的活动是相当的顺利的。

到达目的地后,我们首先与当地的政府取得了联系,为下一步行动打好了基础,我们一行人与政府有关部门进行了很好的沟通,得到了他们的支持,让我们觉得不虚此行,更是得到了鼓励。

而7月10日,我们分组对不同村户进行走访调查,发宣传单,送环保小礼物等,虽然很辛苦,但是却很充实,很开心,接下来的时间就是大力宣传了,我们在集市设立宣传点进行环保知识宣传,并且有专门的组员将走访过程中获得的数据或照片部分展出,我们还制作了横幅宣传,接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了解,咨询,更多的人关注了我们的实践活动。活动结束后,我们组与政府交流了活动的收获,对走访的数据进行了系统的分析。

7月20日,我们组离开了目的地,总结了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并且提出了改进意见进行书面总结。总体感觉这次的暑假实践活动非常的有意义,收获了很多,这让我们更加期待下一次的社会实践活动呢。

社会实践日记 篇2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中华儿女,我们应该出一份力,让敬老院的老人感受社会的温暖。因此我们去了西湖区社会福利中心去看望孤寡老人。逝者如斯夫,暑假已悄然而至,我们也开始着手准备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平时,整天呆在校园里,做惯了笼中的金丝鸟,这次终于有机会去实践,大家都欢呼雀跃,纷纷出谋划策。有人提议去西湖,有人提议去敬老院,有人提议去支教,还有人建议去工厂参观。最终经过商议,我们组决定去西湖区社会福利中心看望老人。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许多相关故事一直广为传颂。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一年冬天,继母朱氏生病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他的举动,在村里传为佳话。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有诗颂曰: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因此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义无反顾地要将美德传递下去。而西湖区社会福利中心距离学校只有几十分钟的车程,来往十分方便。更何况对于我们学生来说,可动用的资金是有限的,因此金钱是我们的'首要考虑因素。

“来到这里,是一种教育,也是一种锻炼,老人需要社会的关心,社会也应该给予这些老人一定的关注。敬老爱老应该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常抓不懈的工作,我们当代大学生有必要和老人们多交流沟通,明白老人的苦处、难处,这有利于提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素质和道德素质。

老人,他们是社会的弱者,可曾经他们也是社会的创造者,祖国之栋梁!到敬老院去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将自己活力释放的同时,我们感到一种充实。这些活动很好的展现了当代大学生的风采,一方面培养当代大学生关心他人,敬老爱老的美德,另一方面也是接触社会,了解社会,锻炼自己,我们有责任、有义务去关心他们,献出自己的一份爱心。其实,作为一名志愿者,我们理所当然要献出一份努力,给老人带去关爱、欢乐和温暖,树立榜样,营造全社会尊老敬老爱老的良好风尚。在此,我们呼吁更多的志愿者行动起来,通过实际行动,传递爱的接力棒,给老人们带去物质支持和精神关怀,让老人家们感受到我们广大志愿者的爱心。

敬老院实践报告

目前,我们身边老人的生活质量比较差,他们缺少关爱,缺少文化娱乐,我们利用团队的优势,组织大家去敬老院看望老人,并带一些生活必需品和水果,给他们表演节目,带去温暖。再精神和物资上尽我们的一份力。

为了体验生活,我们一行五人,:xxxx开始我们的实践生活。

十月二十八号,中午一点,我们五人连同其他志愿同学在学校北教学楼宣传栏处集合,出发前,我们集体合影了一张,让照片把此刻的岁月留下,飘扬的旗帜定格在温暖得太阳下,,激情的召唤。我们迎着东方走向了麻丘镇敬老院,当我们经过长长的瑶湖大桥时,顿时感到天朗气清,心胸开达,充满了豪迈之气,我们每个人都忍不住用全身的力气大喊,仿佛自己的人生将在此刻开始走向成功。有一种雄心想与天工比天高的冲动,毕竟我们闯过独木桥的艰辛在此得到回报,尤其是来自甘肃的段利鹏和来自青海的张永环,他们疯狂的喊出心中的压抑气息。毕竟谁都努力过,谁都不太容易,此一刻我们彼此心意互通,都想为自己的人生拼搏一番。

一路上秋风习习,正值收割稻子的时候,一路的稻香,一路的鸟鸣,一路的歌唱,一路的热情,在阳光中弥漫。丰收的喜悦让罗占征唱起了他们家乡的民歌虽然我们听不懂他在唱些什么,但是我和冯文都在努力为他鼓掌,难得释怀一次,何不尽兴痛快呢?

走着、走着、一步、两步、三步……身边的208公交车不时得鸣笛,众多的轿车和长途公车仿佛都在为我们欢歌,终于在马路的一侧,在一座低矮的古朴的青灰色的房屋龟缩于此,在破烂的围墙内外,喧嚣与寂寞对比如此鲜明,让我不禁感叹,再怎样繁华的地方,依然还有角落里沉睡着孤寂与无奈。

接下来就是我们准备已久得文艺节目了,首先我们合唱了一首《歌舞青春》。个个唱得神采飞扬,反正再怎么难受得也不是自己,然后我们再一曲《夕阳红》奉献给各位老人,祝他们老友所乐。节目之后,我就拿着相机到二楼帮他们摄影了当做留念。段利鹏和罗占征来了一个正步走,特别认真但是很搞笑,冯文和张永环来了一手军体拳,引着爷爷奶奶们哈笑不止。

节目完后,我们便于爷爷奶奶们促膝长谈,与他们共舞,其中有一个奶奶在舞台上一曲未了又来一首,始终不肯下来,弄一个台下一个想唱红歌得爷爷急了,老是张嘴又闭口。唉!人老心不老,或许在孩子们当中,他们的嘴角才会上浮。

爆竹声中,我们身后起了尾尘,每一个心中都有了一份沉重,在我走的时候,瞥见了墙壁上还有其他学校的团体的赠品。再回首,老人们都手拿我们赠送的礼品目送我们,眼中有一种光亮。

走了,他们的一生将要走完了,他们有太多的辛酸和泪水,我们的欢声笑语只能带来片刻的忘记忧伤。我们该做些什么?每个人都在深思。

社会需要关注孩子一般关注他们。珍惜岁月,关爱老人。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学校今年暑期开展了以“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的大学生社会社践活动。于是,我和我们社区放假在家的大学同学走进我们社区,开展了“关爱‘空巢’老人,送温暖给他(她)们”的活动。了解和关心老人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让他们感受党的温暖和社区的关爱。

尊老敬老一直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然而,在今天这个物质愈加丰富的时代里,中年一代的人们却工作日益繁忙,无暇顾及到身边的父母.所以,现在的社会有了很多内心孤独无依的老人.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就非常有义务来担起这个社会责任,继续发扬这个延绵千年的传统美德.

7月19日,早晨8点,我们便踏上了这次实践的路途。一路上,同学们一遍又一遍的练习着自己为老人们准备的小节目,一个多小时的忙碌之后,我们便来到了这所名为“夕阳红”的敬老院。一进去,我们被眼前的环境所震惊了,可以说,这里就像是一个“世外桃源”,蓝天白云,依山傍水。在破烂的围墙内外,喧嚣与寂寞对比如此鲜明,让我不禁感叹,再怎样繁华的地方,依然还有角落里沉睡着孤寂与无奈。

社会实践日记 篇3

x年x月x日

终于来到心目中的xx实习啦!一个多月的期待,终于变成现实了,心中有点小小的激动!下面大家就跟着我来一起体验下我们的“暑期社会实践”吧!

今天是“大学生暑期实践”的第一天,经过两天的初步学习之后已经对银行的一些业务有了有了很好的认识,今天终于可以小试牛刀了。八点一刻,我们分好了传单并且穿戴好绶带就从支行出发了,我们分成两队分别由黄东山学长和张小燕学姐带队。我跟在学长一队。第一次走访客户,心里还是有些忐忑,怕遭到商户刁难或者是自己应答不上客户提问,于是整个走访过程自己就显得很沉默,全是学长在和商家沟通。上午走访完11户商家,回来到支行后,学长学姐马上让我们做总结,先让我们发现自己的不足,然后再对我们进行纠正。学姐随后还教我们一些营销中说话的技巧,注意客户的反应,抓住客户的兴趣点。

下午我们继续走访余下的商户,渐渐地,我发现其实商户们还是很好沟通的,首先要自己建立信心。因为客户总是会提出一些我们意想不到的问题,所以在客户的提问中我对银行的产品有了更为全面的认识。总之,今天虽然很累,但是觉得收获颇丰。

x年x月x日

今天的安排是走村入户宣传词条卡换卡活动顺带营销手机银行,与之前的走访商户完全是一种不一样的感受。

早上学长准备了厚厚的一叠传单,这让我感觉任务艰巨。学长说他也感觉任务艰巨,因为xx的情况比较特殊,大多数年轻人除外做生意,留守在家的都是老人和孩子,因此我们支行换卡和手机银行的任务完成得不是很好。但是,越是困难越是体现出我们的重要性。

开始还是学长给村民宣传,慢慢的学长开始放手给我们发挥,他在一边看,出现我们回答不上问题的时候,他才出来替我们解围。

走访的过程我自己也开始总结,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我们的侧重点也是不一样的。对于上了年纪的老人,他们不会使用手机,所以我们的重点都放在换卡上。而遇上比较年轻的客户,我们在宣传换卡的同时也要向客户介绍我们这款“神器”跨行跨省转账全部不收手续费的手机银行。正如有人说的,在实践中总结,在总结中成长。

x年x月x日

今天走的是石山村,作为xx人,以前从没有觉得xx地方有多大。但是今天到石山宣传,我才发现石山村竟然大到一天的时间都走不完。这段时间的实践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口才,也重新认识了xx这个地方,它真是好山好水,好多路好难走。我开玩笑说,如果把我们走过的路画出来,那就是一张内容十分详尽的xx地图。

上午有雨,好在雨势不大,所以我们打着伞就出来了,意想不到的是这段时间的走动,左脚鞋底已经开裂了一部分。可怜的是,今天虽然雨势不大,但是地上的积水很多,一会儿鞋子和袜子都湿透了,走在路上又黏又滑。我强忍着撑到集合会支行里,中午回家的时候赶紧换了一双鞋。回想早上坚持发传单的自己,我突然很佩服我自己,竟然这么有毅力。

x年x月x日

今天本来是要走商户的,不过三天前却突然改了安排。因为再过两天就是xx村的一个片区的佛生日了,趁着年轻劳动力回家的这个良机,我们也加强了宣传的力度,今天打印出来的传单比之前多了很多。

我本身是xx人,所以对xx也比较书熟悉。从现在开始,不仅是xx,而是整个xx都进入了做“佛生日”的旺季,隔一段时间就有村子要热闹。任务总是有增无减,今天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就在于学长学姐没有带我们下来,他们在忙其他事情。所以,今天才是正儿八经的“第一次下乡宣传”吧。

今天人多并且都很客气,没有遇到刁难,传单虽然多但是发得很快。比较感动的是,还有客户看我们走街串巷不容易,请我们喝茶还给东西吃,顿时感觉喜出望外,夏天的烦躁一下子没了踪影。

x年x月x日

今天是八月一号,新的一个月开始了。

今天大堂经理跟我说,这次下乡宣传的效果挺好的,最近办理换卡和手机银行的客户明显多了。尤其是办理换卡的,以前一天也就一两张,现在最多的是一天有将近20张。工作量是增加了,但是痛并快乐着。这毕竟表示我们的辛苦没有白费。晚上我把这个消息在群里面发了,大学生实践团队的每个人都很高兴。

我也想说,在这个火热的八月让我们继续释放激情吧。

社会实践日记 篇4

xx/7/13 星期日

大学里跟初中高中不同,我们除了上课还有很多的课外时间。其实学校本来的目的是让我们去学习跟巩固课内知识、了解不同学科的知识、丰富人生阅历等等用的。很多人会把课余时间大部分花在兼职上,有甚者可能会花全部的课余时间去兼职。

大学里几乎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参加过兼职。我也不例外,在大学期间我经常去做兼职,所以对于大学生的兼职情况有所了解。但是我对于是否去应该参加兼职?参加什么样的兼职是许多大学生、家长、老是说法各不相同的.。去做兼职嘴重要的一个好处,可能就是增加生活费了吧。大家通过多种多样的渠道去获得兼职,有我们学校的兼职网址(碧海潮生)、兼职qq群、朋友介绍、老师介绍等等。据我所知,我们主要的兼职是家教、促销、发传单、摆地摊等等。由于自己班级的太多同学都从事各种各样的兼职,并且其兼职目的、兼职收入、兼职类型各不相同、成绩差别也很大。所以我关于大学生兼职利弊的关系十分好奇,所以就画一天的时间查找资料,对其整理,并做成了一份问卷调查表。其主要对象是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的同学们。

本次社会实践主要是以问卷的形式,在加以跟同学们沟通交流为主要的研究方式。加以资料的整理,总结而得出相对准确的答案。

xx/7/14 星期一

因为我们的主题跟兼职有关,所以结合自身,反观大学两年生活

期间。我们在节假日或者双休日,多多少少都曾经做过兼职。还有一些我们的朋友也做了很多的兼职。我曾辅导过初中生,在超市卖过饮料,食品,而张婷做过家教辅导过一位小学生,也去超市做过促销活动,也发过传单,为商家的周年庆做过电话销售。我们两的兼职有相似的地方也各有不同,从我们自身出发和我们的朋友做过的兼职活动。我的有些朋友还开过网店、买过衣服等等。我们开始简单罗列各种各样的兼职:家教、促销、电话销售、文员、发传单、婚礼策划员,服务生等。我们将这些工作简单概括为:家教、宣传人员、服务生,销售这几类。

接下来是兼职中比较关心的报酬问题,询问过兼职的同学,校友,上过学校的论坛,交流中心,结合自身的经验,将兼职的报酬水平划分为:小于5元每小时、5元至10元每小时、10元至20元每小时、20元至30元每小时,大于30元每小时这五类。

在简单整理之后,我们罗列了很多我们兼职的目的,不过每个人的目的都不同,所以我也咨询了很多的同学、朋友等等。有的人为了赚钱、有的为了社会经验、有的因为从众心理等等。

我们还讨论了一些题目,如兼职的目的、兼职对于自身的帮助、兼职与经济情况、兼职之后是否会改变自己目前所学专业等。

xx/7/15 星期二

俗话说的好: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虽然我跟诸葛亮差好

多好多,但是对于自己那份问卷我也是下了很多功夫的,所以我自己还是对它有点信心的。但是我知道一点:人多力量大。所以我就把我的问卷的初稿发给我的几个好朋友,让他帮我看看,给我提提意见。他们的反应也都不错,但是仍旧提出了许多意见。

他们提出的意见经过的思考,部分进行了采纳。很多朋友都说我的开头有问题,因为开头就是大学生,但是我实际上只准备调查浙江海洋学院东海科学技术学院的学生的,所以我吧范围弄的不正确。被他们一说我就小小郁闷了一下,因为我不知道该如何改。经过思考我决定不该了,因为不需要改。我的调查对象虽然都是一个学校的,但是他们来自不同的地方啊,也有着不同的身份背景。所以可以一下见大,通过小小的范围,可以看见大学生这个整体的大概情况的。不过我想在问卷调查的某处我到时候还是应该备注一下。

经过大家的集思广益,我对我的问卷进行了修改。比如,我用是否获得奖学金来代替成绩。因为比较成绩大家总是不方便直接说出来的,对于自己成绩好坏不同人的看法也是不同的。但是奖学金是比较公正的,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而且奖学金不仅仅代表学习成绩的好坏,还代表着德育分的高低,是一个人在大学里个方面的综合总评。

xx/7/30 星期三

我的社会实践是跟我朋友一起做的,是个2个人的活动。我做好了之后,自然就是她的加工了,这跟其他人的意见不一样。她也是这份问卷的主人,所以他必须也对这份问卷掏心掏肺才行。

她不愧是我的好搭档,她对我的问卷经行了网页化,以网页的方式发给别人,我们发给了约200多个人,最后收集到了到了125份。 专业的网站对我们的资料会统计好的,统计好的资料会更加明白、了当、也不会存在人为的误差。这样就节省了很多人力物力了。不过网络版社会实践也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跟局限性的。毕竟网络版的社会实践问卷是通过网址发给别人,所以发送的人有局限性,一般都发给自己认识的人,认识的人范围比较小,而且因为人以类聚,物以群分,所以存在误差,导致治疗存在着误差,所以后来经过我们的商量,我们决定,纸质的只是作为参考的。后来我们又准备了纸质的150张问卷,随机的在学校里面发放。不过有些人做问卷可能只是敷衍了事的,所以必须对问卷经行挑选,然后剔除一下不合格的问卷,留下70份合格的问卷。 对这些问卷见习统计。

网页化的问卷调查表,通过QQ发给朋友跟班级的同学(都是浙江海洋学院的学生),时间是7月25到7月29完成网络版的数据收集。纸质版的准备留在开学后9月17日到9月19日进行数据的收集与统计。

社会实践日记 篇5

(一)三下乡社会实践日记

20xx年7月12日早上,我们踏上征途,沿路的风景,从华丽的大都到发展中的小城,再慢慢穿越河谷大林,驶进乡村小路,一路颠簸,终于在将近夜幕降临的余晖中到达了目的地--南丰中学,三下乡社会实践日记。

"南丰"一个好听的名字,南国的丰收,感觉学校会是历史悠久,会有南国独特的古祠堂气氛。但是我们眼前的学校却是仿佛由于长久没修建,没有打理,成了草木丛中的废墟,荒凉寂静。学校的路坑坑洼洼,杂草从生。听说由于学校的资金不足,校园的环境一直没有改善,都好多年了。

环视学校一周后,当地学校的主任领我们到宿舍,感谢校方的关心,让我们住到了新的宿舍楼。饭后,开始打扫宿舍,脏水、灰尘、飞虫交集着汗水,奋斗3小时。激情被劳累掩盖,空气中的暑气还在蒸腾,队员们满身疲惫,幸来凉风,躺床入梦。就是我们下乡的第一天。

(二)三下乡社会实践日记

第二天队员们早早的起来,迎接我们重要的工作,我们分成三队,分别负责三个年级的工作。教学任务看来轻松,实质操作难度还是非常大。

我们设计的教学任务是利用多媒体,结合老师的讲解,让学生学会如何用美的眼睛看世界,用他们的眼睛发现身边美的东西以及了解有关美术的知识。我们做好了充分的备课,图文并茂,还有趣味的学习视频,胸有成竹的来到多媒体教室。正所谓世事难料,残旧的多媒体教室的投影几乎是投射不到任何图像,强烈的太阳光穿过单薄的窗帘射进教室,使原本就模糊不清的图像更加难以分辨。我们要马上改变策略,一心换到电脑房就可以让学生在自己的屏幕中观看视频,意愿事违,学生电脑的主机既然是要用两根地火线碰撞,产生电流通电,来使主机开动。20年前的配置,变色的显示屏,荡灰的键盘,一切都是满足不到基本的教学要求。我们心急如焚,眼看时间快到了,当地学校的老师立即让我转移阵地,到他们所谓最好的教室,就是平时用来开会的会议室。倒霉的事却接二连三的降临,"最好的教室"里过时的机器识别不到我们u盘,充分备好的资料却拿不出来,手忙脚乱中学生已经陆续进来,为了保证教学秩序,我们带班的小老师,先做导课,慌乱中发现机器的网速还不慢,就在线播放视频,利用上以前老师教的知识东贴西补的讲解。总算勉强的过了40分钟的课。第一次课艰难的过去。

我真实的感受到我们平时在城市里的生活是多么的依赖科技技术,网上购物、电子资料、视频音乐等,享受着科技对我们无微不至的照顾。这次是难得的经验,让我发现科技对我们真的重要。

(三)三下乡社会实践日记

这里的学生都如我们想象中的一样,单纯、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还有的是贫穷,在这里80%都是农民,暑假到来,小孩们不像城市的我们,无忧无虑的学学兴趣班,去去旅游。在他们这里可能要赶着农忙帮家里做事,收割、打谷、晒谷等成了他们假期的工作。我发现这里的学生的肤色都是铜红的、黄黑的,大概是都农忙或是去田边露天的游泳晒黑的。我们班有好些同学都不能上暑期班,因为他们要回家农忙。其实他们也是无奈,我眼看也心酸了。

贫穷使得这里的文化水平很底,升学率不高,很多父母把孩子供完初中或是读高中半途辍学,就打发他们到城里的工厂工作,廉价的劳动,害了孩子,使得穷人还是穷。我来之前还真没想到广东珠三角的地区还会有这么一些地方,那我更不敢想象中国有多少受着贫穷生活的孩子。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