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反对本本主义读后感

11-15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全面從各個角度分析和探討「反对本本主义读后感」,如果您想瞭解更多,請繼續關注我們的網站。一本好的書籍就像一把鑰匙一樣,能夠開啟智慧之門,作品是作者的心血所寫。在「讀」與「感」的關係中,「讀」是「感」的前提,「感」是「讀」的延伸。

反对本本主义读后感【篇1】

《反对本本主义》读后感很早就听人谈论过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也看过很多关于这篇文章的评论,但是一直没有去读原文。最近根据老师的要求去读了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感觉受益非浅,文章批评了红军中一部分人安于现状、墨守成规、迷信“本本”、不愿作实际调查的保守思想。虽然它是为当时的形势而写的,但它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原则和科学的思维方法。

什么是本本主义?通过这篇文章,我们知道了反本质主义的概念,即教条主义。不对具体事物进行调查研究只是生搬硬套现成的原则、概念来处理问题的思想作风,是主观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

其主要特点是把书本和理论当作教条,思维僵化,从定义和公式出发,不从实际出发,反对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否定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对本本主义崇拜的人,在当今社会也大有人在,他们不根据实际情况去做工作,遇事不想办法,不积极主动处理问题,只会按条条框框做事,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迷信,其特征就是迂腐,这类人不思进取,顽固不灵,思想落后。“书呆子”就属于本本主义的一个体现,在他们看来读书就是一切,离开了书什么都没有,什么都不是。

理论和实践不能相结合,做不好工作,到头来是“书生无用墨之地”。个人觉得毛泽东写这篇文章不仅是揭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错误:教条主义不懂得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从而给共产党带来不少困境,另一方面也对人们的一种提示,进一步避免生活中的错误。

文章的最后毛泽东还对调查的技术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对关于怎样调查,调查会到些什么人,开调查会人多好还是人少好,怎样定调查纲目等具体问题作出了详细的回答,这些回答,即使在今天,也是很有用的。

反对本本主义读后感【篇2】

《反对本本主义》是毛泽东为了反对当时红军中的“教条主义”而写的,教条主义把书本、理论当教条,思想僵化,一切从定义和公式出发,不从实际出发,反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显然严重阻碍了共产党领导的工农红军的革命道路。

文中首先阐述了调查的重要性,“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一针见血的指出了“教条主义”的诟病。面对问题,没有调查,甚至无法澄清问题,也不可能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从1927年到1935年,共产国际在指导中国革命方面犯的错误最多,使中国革命损失最大。

共产国际不顾中国革命的实际情况,把所谓的科学理论强加于中国革命,而且党内领导人更是产生了“唯书”、“唯苏”和严重教条主义的左倾作风。

但是,苏联革命的成功和马克思主义都是从国外引进的,这不一定符合中国的国情。马克思指出,社会主义建设只有在资本主义比较发达的情况下才能实现,但当时中国仍然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资本主义工业没有发展起来。苏联革命前,共产党已经是一个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与中国的国情也有很大的不同。

因此,照搬书本理论是不现实的,革命道路也证明了教条主义的错误。毛泽东等人清楚地认识到,只有认真研究中国的基本国情,才能找到中国革命的方向。

“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这不仅对我国革命产生了重要影响,而且对我们当代大学生的成长也有很大的指导作用。我们不可能有相同的增长路径。在制定自己的职业规划时,我们必须了解自己,不要盲目选择。虽然有很多师姐在刚进大学时介绍自己的学习经历和专业规划,但我们不能盲目照搬他们的成功轨迹。

我们选专业时,很多考生只听别人介绍,选一个不适合自己的专业。思源班的学生有两年的时间调查自己的时际情况,了解一个专业,但很多人都浪费了这么好的机会,做出选择是盲目的。现在已经大三下了,很多对专业没兴趣,学习不好的同学开始后悔了。

因此,从国家计划到个人发展,在提出解决方案之前进行调查是非常重要的。

“反对本本主义”提出书本上的不一定就是真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说的再好不能解决问题也只能是纸上谈兵。在遇到问题之前,我们可以遵循书本理论,但不能盲目照搬。我们必须能够把书中的事实和问题结合起来。

对于工科学生来说,他们经常遇到实际的工程问题,而每一个实际的工程问题都不可能完全相同。然而,书中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都是以前遇到过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认真调查了解问题,根据实际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如果我们盲目抄书,很可能适得其反,使问题更严重。

没有实际调查就可能产生唯心主义,唯心主义带来的教训比比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史上,每一次理想主义都会带来一次鲜血的教训。王明等人盲目地认为,红军积极抵抗国民党军的进攻,导致了第五次反战役的失败。

新中国成立初期“大跃进”的提出也给国民经济造成了很到的伤害。对于我这个学理工科的人,我应该坚决放弃这种理想主义。科学和工程是以事实为基础的。如果没有实验验证,任何理论都需要检验。

在提出结论之前,我们应该有严格的理论分析和实验证明。

“中国革命的胜利要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的情况。”在这种思想下,毛泽东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邓小平体处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方针。对于处在职业道路十字路口的大学生来说,何乐而不为呢?

未来我们可以选择很多职业,但要实现人生价值,首先必须了解自己。只有完全了解了自己,才能明白自己适合的发展道路。

总的来说,读完毛泽东同志的“反对本本主义”,让我认识到调查的重要性。“调查就是解决问题”。“本本”的东西是不变的,但是实际情况总是在不停的改变的,不能认为抱着“本本”就能解决一切问题。

要敢于调查,勤于调查,善于调查,了解问题的本质,提出符合实际问题的解决办法。要摒弃保守思想,换取进步思想。

反对本本主义读后感【篇3】

作为我们学习《中国近现代史》这门课程的课外补充,老师给我们安排了11篇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产生的经典著作,我对其中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挺感兴趣。由于自身知识结构的短缺,无法全面深刻的理解其中的要义,所能谈及领会的恐怕也只是显现于外的皮毛,在此就让我对它谈些自己肤浅的感受和想法吧。

《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于毛主席写于1930年5月,它是为了反对当时在红军中所存在的教条主义而写的。在当时,从1928 年下半年开始,在红军中所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其主要表现为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党的“六大”决议案。当时,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规定的党的基本路线是基本正确的,对我们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可是当时在党内有些人却认为“现在的斗争策略已经是再好没有了,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本本’保障了永久的胜利,只要遵守既定办法就无往而不胜利”。这种看法实际上是一种明显的教条主义倾向,时势是变化的,拿着胜利的经验以为就可以无往不胜, 明显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物质运动论.历史是前进的,目前的“最好”如果不在此基础上继续进步,就会停滞不前,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我们说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是正确的,决不单是因为它出于“上级领导机关”,而是因为它的内容是适合于斗争中客观和主观情势的,是斗争所需要的。’“本本”的价值在于他给人解决问题的经验,而不是致胜法宝. 回到正文的论述,毛主席开篇“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感觉是给人当头一棒。

我觉得通过对《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的学习,主要特点是把书本、 理论当教条,思想僵化,一切从定义、公式出发,不从实际出发,反对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否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的思想进行校正,为我们今天正确地观察事物、解决矛盾和指导工作仍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原则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我想这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这就是毛泽东同志的经典著作《反对本本主义》的第一个部分。“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就是这篇文章的第一句话。

这如同一声断喝,矛头直指那些不深入实际调查就针对某个问题胡乱发言的人。就是在七十五年后的今天,读到这里,假如我们对某个问题没有深入实际调查就胡乱发言、随便决策,依然如同芒刺在背,如鲠在喉。

毛泽东在文中指出:“盲目地表面上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办法。”“妙”在**呢?

“妙”就妙在不动脑筋,不深入实际调查,具体制定适合本地的具体方案,只是生搬硬套,明明影响。《反对本本主义》是一个人是认识的问题,更是一个方**的问题。毛泽东的《反对本本主义》为我们正确地观察事物,解决矛盾和指导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原则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我们今天学习该著作仍具有现实价值,对我们当今的实践有很大指导意义。

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情”,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但是因为人与人毕竟是独立的个体,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完全知道对方在想些什么,于是就会产生矛盾.但是很多人往往会走进“本本主义”的误区,或许你会觉得这与所谓的“本本主义”相差甚远,不过在我看来,这也算是“本本主义”,很多人跟另外一个个体发生矛盾时往往是闷在心里,在心里想着他或她怎么这样子,然而那种在他心目中的衡量标准其实就是一个“本本”,他并没有去考究另外一者为什么会这么说或这么做?

对方出于什么意图、立场.往往会根据心中的“本本”去“确定”地认为对方做错了.而事实上很多矛盾本只是误会,却由于双方或一方缺乏对对方的“调查”,而最终变成了矛盾.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对一个人的了解绝不是一朝一夕足够的,需要调查,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在古代,学者不出家门就知道天下大事。那不可靠。就连皇帝也知道如何穿着微服巡逻,观察民情。为什么现在的人不能?! 如果你不行万里路,也得不到客观情况,光讲烹调不行,只有自己亲自动手,才知其意无穷。我们不仅要调查一个地方,还要调查其他地方,这样才能得到第一手资料,找到出路。

《反对本本主义》文中最后还强调,“要自己做记录”,只有动笔头,才能引导自己思考。以上各方面,结合实际,今天,任何人,都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

我认为《反对本本主义》体现的调查研究思想对我们现今社会仍然具有很重要的意义。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将这个思想贯彻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所谓“实践出真知”,我想讲的就是这个道理了。从长远来看,作为祖国未来事业的建设者,我们应该继续坚持这一理念。

对于我们这年轻的一代人来说, 我们都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以我们实际情况为中心,着眼于对当前问题的理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调查研究,要学会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我想这样一来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像生活,和平与发展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建设我们的未来,建设我们美好的明天……

这就是我读完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的一些小小感触与想法,它让我又稍许收获了一些知识,懂得了以上所述等一些道理,我想这也许也是老师让我们读经典著作的真正意义之所在吧……

反对本本主义读后感【篇4】

摘要:《反对本本主义》不是泛泛而谈的政治性文章,观点鲜明,不仅明确指出调查的重要性,并指导了如何进行调查,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面对生活中各种各样的本本主义,我们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从实际出发,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调查研究。

关键词:

本本主义亲自调查从实际出发

正文:一直以来,我都比较反感看有关政治性的文章,首要原因就是感觉这些文章都很沉闷无趣,而且给我的感觉都是泛泛而谈的,不实用的。第二个原因是我对这些政治文章不感兴趣。我认为这些政治文章对我的科学和工程没有帮助。

所以当听老师说要看这《反对本本主义》时,心里是千百个不愿意呀!可是它偏偏又是作业,我只能硬着头皮去阅读了。

不过,读完第一段,我觉得这篇文章很特别。它不再是我想象的那样空谈,标题“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就引起了我的注意。很少有人能看到如此绝对的说法。这看起来有点野蛮,但仔细看是有道理的。

试想,连情况都不清楚就发言的,不是瞎说还是什么?这不仅不能解决问题,而且可能使问题复杂化,因为它不能及时解决。因此,“要不得!

要不得!注重调查!反对瞎说!

”。这简单的十四个字,却比前言万语好,字铿锵,响亮。

我不知道什么大理由,也不知道如何讨论毛主席的观点。我只知道清末时,清**不调查国情,硬镇压人民反列强起义,一昧向列强妥协,致使中国陷入有史以来最大的困境,给中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大跃进时期,为了尽快地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不注重调查情况,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的大失调,并造成严重的经济困难。

每一次历史教训都是如此难忘,它提醒我们要注意调查,不要让历史重演。

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写道“把你所谓困难问题的‘**’找到手,‘现状’弄明白,你的这个困难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这告诉我们,要想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就必须进行深入的调查。

这与马克思主义的一切实践观点是一致的。汉武帝时期,就常常从民间拔擢地位低微的儒学之士作为侍从,这些人来自民间,了解民情,对社会的弊端也认识得比较清楚,同时他们学识渊博,思想开明,积极进取,常常能在朝廷上与大臣辩论,诘责朝臣,驳得朝廷大臣哑口无言。正是因为武帝任命了这些了解民情的儒家,才造就了汉代的崛起。

相反,当理论脱离了实际,那它就成了空谈,就成了瞎说。我认为赵括的故事可以很好地说明这一点。

那么,要怎么深入实际调查呢?毛主席指出首先“要开调查会做讨论似的调查”,“那种不开调查会,不做讨论似的调查,只凭一个人讲他的经验的方法,是容易犯错的”。还要“亲自出马”,“从支部书记到总书记,一点要亲自从事社会经济的实际调查,不能单靠书面报告。

”。也许你会说现在互联网的发展让我们不出门也可知道天下事,我们何必这么辛苦地浪费时间去亲自从事实际调查呢?要知道亲身的经历与别人的记录怎么可以相比的呢,即使大家经历同一件事,但我相信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感觉,这就是亲身经历与看书面报告的差别。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名言大家都耳熟能详,而又有多少人能把它付诸行动呢?即便是古时自命天子的皇帝尚且纾尊降贵微服出巡,体察民情,为什么现在的人还不行呢?文中还提到,不仅要亲自调查,还“要自己做记录”,只有动笔头,才能引导自己思考。

阅读本文后,我发现它不仅讨论了问题并指出了解决方案,而且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们不难发现文中的字字句句都指向“实践”这个词。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即使书中所写的是对的,也仍然有必要根据实际情况做出决定。常常听人们说书是死的,人是活的,大概就是同样的道理吧。我们常听说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但同时我们也知道大丈夫顶天立地,不为五斗米折腰,那究竟该怎么办,还是得根据实际情况。

韩信忍受一时的胯下之辱而成就了辉煌的功业;汪精卫禁不住权力与钱财的**而出**家,那便成为了世人唾骂的**贼。执着与固执也只是一字之差,是“懂得放弃,才能有更美好的未来”,还是“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归根到底,还是那句话“从实际出发”。

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本质主义也在影响着我们。书上就是这么说的。文件上就是这么说的,这些话还萦绕在我们耳边。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不难发现写的**,很多都是从网上截下来的,不管对错,就跟着抄,千篇一律,八股作风,脱离实际;做题时,就习惯翻看答案,也不管答案正确与否,就在埋头苦抄……这些都是犯了本本主义。

又如,大学生总说找工作困难,那是因为没把自己学习的理论联系到实际上去,把自己定在天之骄子的位置上,不肯从低处着手,那又怎么能把自己所学的应用于实际呢。“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所以我们必须了解我们生存的社会,必须意识到我们原有认识中已经存在以及可能存在的荒谬与错误,这样也许使我们能够尽可能地减少旧有的、错误的观念的影响,而接近对事物本真的认识,否则只能是舍本逐末。我们只有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调查研究,生活才会更像生活,和谐与进步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

反对本本主义读后感【篇5】

《反对本本主义》不仅适用于当时的中国国情,在当代社会仍然有及其深远的指导意义。经过十几年的学习生涯我们不难发现,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在学习时就一味奉行“本本主义”。他们遵循老师的安排,从不费心去安排自己的时间,只要认真听课,完成作业,就能考得不错的成绩,顺利进入理想的大学,然而步入大学后猛然发现自己有种种不适应。

没有教师的教学安排,没有内在的学习模式,校园生活也没有书本知识那么简单。这样一个只学书本而不了解实际情况的人,只能称之为平庸。在工作中,作为雇员,如果只是一味地生搬硬套,一味遵循上级领导的安排,而不动脑筋,不去实际调查获得第一手资料,不从实际出发解决根本问题,这种不负责任的行为应该受到社会的强烈指责。

作为领导人,如果只是墨守成规,遇事援引典例而不思实情,这样不作为的领导更应该受到重责。

对于我们这年轻的一代人来说,《反对本本主义》中所提及的方**有很强的借鉴意义。我们都应做到理论联系实际,以我们实际情况为中心,着眼于对当前问题的理论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调查研究,要学会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这样一来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像生活,和谐与进步才不会成为一句空话,也只有这样才能更好的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服务。

相信书中本无颜如玉,真正的玉右握在群众和实践当中!

以上是我读了《反对本本主义》之后的一点肤浅的体会,由于水平有限,认识难免有偏颇之处,请老师和同学们批评指正。

反对本本主义读后感【篇6】

现在作为大学生,我们总是或多或少地面临着困难和容易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是我们大学生活的重要组城部分。那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呢?《反对本本主义》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方法。

《反对本本主义》是我国伟大领袖毛主席的经典之作,它第一次提出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口号,是中国共产党“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的雏形,并构成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的三个基本方面,即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的思想雏型,是将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光辉典范。这不仅为党的思想路线的形成和发展提供认识基础和理论前提,也为坚持和贯彻党的思想路线指明有效途径,提供强大的思想**,对于将中国共产党人从教条主义的束缚中摆脱出来,端正党的思想路线和工作作风,都具有重大的指意义。

通过对《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提供的重要的思想原则和科学的思维方法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如何正确地观察事物、解决矛盾和指导工作。

“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查就是解决问题”

“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我想这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这句话如同一声断喝,矛头直指那些不深入实际调查就针对某个问题胡乱发言的人。就是在七十五年后的今天,读到这里,假如我们对某个问题没有深入实际调查就胡乱发言、随便决策,依然如同芒刺在背,如鲠在喉,如坐针毡。一个得到大家拥护的解决方法,一定是通过层层调查,被人们所了解、认可,而且这一解决方法一定可以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调查,但如何才能做好呢?简单来说就是:作典型调查。

如何做呢?这便涉及到了调查的方法,文章提出了正确开展深入调查的方法——“调查的技术”,毛泽东在文章第七部分重点谈了七点“调查的技术”,这对于我们现在的大学生也然具有非常实际的指导意义。首先指出“要开调查会作讨论式的调查”,“那种不开调查会,不作讨论式的调查,只凭一个人讲他的经验的方法,是轻易犯错误的。

那种只问一下,不提出中心问题在会议席上经过辩论的方法,是不能抽出近于正确的结论的”。接着指出“调查会到些什么人?”“开调查会是人多好还是人少好”,“要定调查纲目”,“要亲自出马”,指出“从支部书记到总书记,一定都要亲身从事社会经济的实际调查,不能单靠书面报告”。

强调“要深入”,非凡是针对没有从事过调查研究的人给出了方法,“初次从事调查工作的人,要作一两回深入的调查工作,就是要了解一处地方,或者一个问题的底里。深切地了解一处地方或者一个问题了,往后调查别处地方、别个问题,就轻易找到门路了。”最后强调“要自己做记录”,只有自己亲自做调查记录,才能得到第一手资料。

这七个方面是为了更好地进行深入、典型的调查而产生的。

深入调查的方法对我国大学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大学生毕业设计为例,没有好的调查,就不可能得到可靠的数据;没有可靠的数据,就不可能得出准确的结论;没有准确的结论,就更不可能写出好的毕业设计。有些人满足于现状,坚持规则,只读书,只看参考书,不做实际操作,不自计计算,利用别人已有的数据。这种人永远学不到知识!

通过学习《反对本本主义》,对于克服思想上的主观主义和懒惰主义,养成密切联系实际、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工作作风,努力做好各项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我们不仅学到作为一个大学生应该怎样去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更是被启发了我们不但要在学术上要持有严谨的态度实事求是做研究,更要有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去做调查来解决问题的思想,这是我们做学生的本质上的要求,是成为新时代科学型、创新型、求真务实型人才的必经之路,所以,我们要反对本本主义,结合实际,深入调查!

反对本本主义读后感【篇7】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

第一篇:反对本本主义读后感第二篇:反对本本主义读后感第三篇:反对本本主义读后感第四篇:《反对本本主义》读后感第五篇:反对本本主义读后感

反对本本主义读后感

很荣幸读到毛主席的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反对本本主义》。这篇全文不到的文章,却在当时党内斗争和反“围剿”的艰苦形势下,在党的思想路线的艰难探索中,具有极大的分量。

我们经常听说有人是个书呆子。有些人只能在纸上讲话,而不灵活,不实行所谓的教条主义。这是古今汉语中的一个问题。毛主席对本质主义的反对,使我们对解决问题有了科学的总结。本书篇幅不长,全文分为七个部分,在文章的开篇,毛泽东同志就尖锐的指出“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

围绕此命题,提出“注重调查,反对瞎说”的主张。在调查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两类人受到了批评。一是看到就宣传,只看表面。另一种是遇到困难只会叹气躲避。

在我看来,这两种也很可怕。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学习中,遇到问题都要解决。这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我们又有多少人这样做呢?都是随心走,最后得出不全面、不正确的结论。

而好的侦查技术就像一个工具,我们应该用它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书中说到“社会经济调查,是为了得到正确的阶级估量,接着定出正确的斗争策略”。有人指出,我们的主要目的是了解所有社会阶层的政治和经济状况。

我们不仅要研究各个行业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且要研究不同类别之间的相互关系,以便得到正确的估计。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所以正如书中所说,要认清自己,认清社会,认清背景,才能用理性的心态去战斗。在日常生活中,要学会创新,不能满足于现状,只能因为落后而挨打。

了解自己,然后与时代并肩共进。

书中不仅介绍了社会调查的目的、对象、内容、方法,更重要的是,它还揭露了教条主义的错误以及对革命事业的危害,即用诙谐幽默的语言表达学***思主义必须同中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的思想这一主题,却又不失高深莫测的伟大哲理。一本不厚的书,让我跳出了“本本”的束缚,让我的思想有更广阔的天空。

反对本本主义读后感【篇8】

毛主席著作里有一篇文章,叫《反对本本主义》。在当时,这篇文章批评了红军中一部分人安于现状、墨守成规、迷信“本本”、不愿作实际调查的保守思想。它还表达了学习马克思主义必须结合中国实际的思想。

迷信本本的人,在当今社会也大有人在,他们不根据实际情况去做工作,遇事不想办法,不积极主动处理问题,只会按条条框框做事。要为这样的人做事,他总是要把书搬出去让你看看书上说了什么。本本上有的他就照本本去做,本本上没有的他就不会做,不敢做。

这种人为官者居多,因为他们怕做错了事丢官、丢财。照本本办事稳妥,做对了,我有功,领导表扬、升职、加薪;群众要求的,百姓急需的,符合大多数人利益的事,他们就会以原则、规定、章程上没有规定为借口,推脱不办。这样,不做工作也没错儿,骂我的是凡人,喜欢我的是领导,做与不做都不伤害我的利益。

这里要说明的是,“本本”,本身没有错儿。但是,不结合实际情况,不分时间、地点、条件地照本本生搬硬套,那就肯定会出错的(马列主义这个本本,也要与我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以没有“本本”规定而不去做工作,更是不对的。

在现实生活中,反对原创性原则仍然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不妨把上面说的“本本”引申为现在的“本本”——证书。我招工,你应聘,拿“本本”来。你有能力,没“本本”,我也不用。

工作多年,有经验,有能力,本该晋职晋级,但是你没“本本”,你也得原地蹲着;我没有工作能力,但是我有“活动”能力,你要什么“本本”,我都可以弄来,我就可以平步青云。

还有一种人,死啃书本儿。书上讲的,他们可以背得滚瓜烂熟,理论知识可以说得头头是道,然而,到了实际工作中他们就傻眼了,甚至会笑话人家“不按书本儿办事”。有的大学毕业生,在学校是高材生,各科成绩优秀,分配到工作岗位后,由于理论不能联系实际,干不好工作,最后是“英雄无用武之地”。

说到这里,我还是要讲一讲张二憨的故事:

这张**卖肉已经半年了。店主的好心,让他休息一天,给他两斤肉,让他回家改善生活。张二憨说他不会吃(不会把肉做熟)。

店主把做肉的方法写在纸条上,交给张二涵按照纸条上的方法做。二憨把纸条放在口袋里,拿着肉高兴地回家了。到了半路他要大便,他就把肉放在一个树杈上。

大便还没解完,飞来一只乌鸦,叼起肉就飞走了。这张二憨一点儿也不着急,既不追,也不赶,冲着乌鸦大声喊:“你叼去也白搭,你不会吃,做肉的纸条在我这里呢!

”您看,这本本主义多害人啊!

读反对本本主义有感(二)

“反对本本主义”这句话早已经耳熟能详,只是一直没有看过原文。就像那个麦克·卢汉提出了“**即信息”和“地球村”理论,大部分人对这两句话很熟悉,却极少数去看过原著,因为这些话的概括性极高,一句话就能传达他想要表达的意思。不过这次由于要交作业去看《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还是受益匪浅的。

在我读这篇文章之前,我先了解了这篇文章的写作背景。毛主席的文章是1930年5月写的,当时红军反对教条主义。在当时,从1928年下半年开始,在红军中所存在的教条主义倾向已经到了比较严重的程度,其主要表现为以教条主义的态度对待党的“六大”决议案。

当时,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决议规定的党的基本路线是基本正确的,对我们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可是当时在党内有些人却认为“现在的斗争策略已经是再好没有了,党的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本本’保障了永久的胜利,只要遵守既定办法就无往而不胜利”。这种看法实际上是一种明显的教条主义倾向,时势是变化的,拿着胜利的经验以为就可以无往不胜,明显是违背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物质运动论。

历史是前进的,目前的“最好”如果不在此基础上继续进步,就会停滞不前,“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我们说上级领导机关的指示是正确的,决不单是因为它出于“上级领导机关”,而是因为它的内容是适合于斗争中客观和主观情势的,是斗争所需要的。’“本本”的价值在于他给人解决问题的经验,而不是致胜法宝。

回到正文的论述,毛主席开篇“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感觉是给人当头一棒。极具魄力的文字,接着通过言简意赅的文字进行论述,继而又来一串的“要不得!要不得!

注重调查!”,坚决的语气,却丝毫没有强词夺理的感觉,反而极具说服力,让人没有不服的理由。事实上,我对这个问题深有感触。

感受**于在一个课堂上,一位老师提出问题说:“该如何降低城市与农村的孩子之间的教育差距问题?”我们专业有挺大一部分是学政治的,按书本上说我们应该多援助那些贫困的农村孩子,增强那里的软硬件措施等等。

问到的学生是城市的,他当然是这样照本宣科的说了。老师也欣赏的点点头。而下面的我却陷入了深思。

我是从农村里面来的学生,我父亲也是偏僻落后的农村小学教育工作者,他目睹着这些现状的产生,现在的农村教育跟城市差距越来越大,根源在于其的经济发展状况,仅仅依靠外援压根就改变不了多少,我爸爸所在的那所学校也接收了比如电脑之类的援助,但是那台从千里迢迢从外面运到那所小学的途中已经被换掉了,实际上到达小学的电脑已经是破旧不堪。此外,这本身并不实际。净费用是每月150多元,这是一个厨房工人的工资。即使学校能承受,也不划算。于是,到最后,那台破旧的电脑还是被尘封了起来。

还有就是书籍这类的援助品,按理说是很实际的了。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的。我父亲所在的那所学校盗窃现象非常严重,开学第一天刚买的电壶扫帚垃圾铲,第二天去到学校可能就不翼而飞了,更不要说是书了,而且那里的老师一个学期是准备了好几把锁头的,因为经常放一个假期回去是不仅很多东西不翼而飞,连老师办公室的锁头也被塞住了。

玻璃碎了,很多东西都不见了。至于这些东西到底是流向何处,不得而知。极有可能是能用的就用着,不能用的比如书就被当废品卖了。

当然,这和那个村子的风气有关。那个村子不重视教育。他们中许多人是无知的人。受过教育的人可以想象。再而是有一种现状是农村里面稍微家庭经济状况好一点的孩子都被父母带出城市或者镇上的小学去读书了,剩下那些家境不好的学生,无非是这几类的学生:一是单亲家庭的子女,缺了半边天,只靠一个人含辛茹苦抚养孩子;二是父母不踏实,比如嗜赌。

这种环境下的孩子往往是脏话连篇,而且是对老师的劝告当耳旁风;三是父母都外出做工,又没时间管教孩子,就把小孩给祖父母抚养,隔代教育的结果是管不住小孩子,因为调皮荒废了学业;四是那种弱智儿童。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小学教育如何与城市竞争,可想而知。这种情况已经形成了恶性循环,加上现在电视的普及及无限制,让那些学生越来越调皮,很低年级的学生都敢跟老师对打,我的父亲及他们的同事也一年比一年感觉压力大。

正因为如此,很多年轻的老师都被学生给逼走了,难得的后继人才就这样走了,本来农村的教师待遇就吓跑了不少人。正如毛主席所说:“你对那个问题的现实情况和历史情况既然没有调查,不知底里,对于那个问题的发言便一定是瞎说一顿。

很明显,一顿饭解决不了问题。那么,停止你的发言权有什么不公平?”真想感叹一声,该拿什么去拯救你----农村教育!

紧接着,毛主席提出了解决“本本主义”错误的方法——调查。在这方面,我深有感触的是,在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冲突时,往往会出现误解。我们的成长离不开“情”,不管是亲情、友情、还是爱情。

但因为人毕竟是独立的个体,没有人能完全知道对方在想什么,所以会有冲突。但是很多人往往会走进“本本主义”的误区,或许你会觉得这与所谓的“本本主义”相差甚远,不过在我看来,这也算是“本本主义”,很多人跟另外一个个体发生矛盾时往往是闷在心里,在心里想着他或她怎么这样子,然而那种在他心目中的衡量标准其实就是一个“本本”,他/她并没有去考究另外一者为什么会这么说或这么做?对方出于什么意图、立场。

往往会根据心中的“本本”去“确定”地认为对方做错了。而事实上很多矛盾本只是误会,却由于双方或一方缺乏对对方的“调查”,而最终变成了矛盾。‘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

调查就是解决问题。’“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对一个人的了解绝不是一朝一夕足够的,需要调查。

综上是我对《反对本本主义》的一些见解,理论**于实践,这只是开始,还要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才是理论的重要作用所在。希望大家能够将《反对本本主义》切实应用到生活中去,不仅仅为学理论而学理论。以此共勉之!

读反对本本主义有感(三)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就象‘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象‘一朝分娩’。”这两句话早就耳熟能详,时常听到被人引用。

但真正完整的读《反对本本主义》还是最近两天的事,下面就谈谈我对这篇文章的一些浅薄的体会

《反对本本主义》写于1930年,是毛泽东为了反对当时红军中的教条主义思想而写的。

他首先从正反两方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是从反面提出观点,即有调查,有发言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是从正面提出观点,即提出调查的重要性。

他指出三种错误的现象:1不作调查,冥思苦索地“想办法”,“打主意”;2.一到就宣布政见指手画脚,纯主观地“瞎说一顿”;3遇到困难问题不能解决,请求调动工作。

他要求领导工作者要去工作范围走走,“每事问“,也就是去调查。

接着,毛泽东就进入正题。它批评了两种错误的思想,即原教旨主义和反动主义。这里的“本本主义“指得是片面依靠教材而忽略实际情况的思想。

这里的“唯心主义”是指离开实际调查而指导工作的思想。无论是哪种思想都是错误的,原因是脱离实际。他说我们学习马克思的“本本”,但必须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必须努力作实际调查,洗刷唯心精神。

接着,毛泽东阐述了进行社会经济调查的原因,即确定正确的斗争策略。他解释了如何进行调查,即不仅要调查各个行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尤其是不同阶层之间的相互关系。同时,也要注意当前的革命形势,了解农村和城市,否则就不能满足革命斗争的需要。

后来毛泽东指出,调查的方法是依靠中国同志了解中国的情况。反对“现在的斗争策略已经是再好没有了”的保守主义,强调,我们需要时时了解社会情况,时时进行实际调查。最后,他展示了侦查的技巧,即如何操作侦查。技术如下:

(1)要开调查会作讨论式的调查 (2)调查会到些什么人?(3)开调查会人多好还是人少好?(4)确定调查大纲(5)亲自出面(6)深入(7)自己记录

总之,毛泽东一直强调调查,并结合实际。

通篇可以用一句话概括:“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2、 没有适当的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再简洁一点则可用一个词来概括,即“实事求是”。

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学习理论为实际工作服务。下面我就谈谈这方面的体会。

我家是农村的,基层见惯了“纯主观地‘瞎说一顿’”、“指手画脚的这也不对,那也有错的”事情。比如说前几年国家提倡退耕还林,本来是让河沟附近以及一定坡度的地方实行退耕政策。但有关部门不知道出于何种目的,要求把大批农田都种上树。

种植林木的土地不再种植农作物,否则不予补贴。然而事实是,在种上树的土地里夹种作物不仅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而且由于经常翻土以及化肥的使用会对所种树的生长是裨益。但有关部门不经调查,凭着自己的主观臆断,硬是不准夹种作物,记得有一年说是要检查,农民们为了拿到补贴愣是把夹种的未成熟作物给拔了。

这两年,政策变了,要求把四五年前种的树全部砍掉,恢复耕地。砍倒的树很便宜,每棵都要10元多。这样就浪费了国家的土地资源,加重了农民的负担,不利于干群关系。如果当初的政策制定者以及实行者能够到农村好好的做出正确的调查,实事求是,做好长远打算,这类事情就不会发生了。

综上是我对《反对本本主义》的一些见解,理论**于实践,这只是开始,还要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去才是理论的重要作用所在。希望大家能够将《反对本本主义》切实应用到生活中去,不仅仅为学理论而学理论。以此共勉之!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反对本本主义读后感【篇9】

《反对本本主义》读书报告

老师在本学期开始就向我们推荐了13部党在革命和建设时期产生的经典著作,作为我们学习本门课程的课外补充,现都已按量完成了老师要求,只是由于自身知识结构的短缺,无法全面深刻的理解其中的要义,所能谈及领会的恐怕也只是显现于外的皮毛。现在就选其中一部——《反对本本主义》,来**一下我读后的体会。

我觉得《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里的东西,为我们今天正确地观察事物、解决矛盾和指导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原则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没有调查,没有发言权”,我想这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一句话,这就是毛泽东同志的经典著作《反对本本主义》的第一个部分。“你对于某个问题没有调查,就停止你对于某个问题的发言权”就是这篇文章的第一句话。

这犹如一声断喝,矛头直指那些不深入实际调查就针对某个问题胡乱发言的人。就是在今天,读到这里,如果我们对某个问题没有深入实际调查就胡乱发言、随便决策,依然犹如芒刺在背,如鲠在喉。

接着文章用了14个字,4个感叹号,分为四个自然段,指出了一些共产党员没有深入调查的愤慨

“要不得!

要不得!

注重调查!

反对瞎说!”

这种处理文字的方式在我以前读过的文章中从未见过。仔细品位,这些非常平凡、经常在口头上说的14个字的力量在这里胜过了洋洋洒洒的千言万语和鸿篇巨著,字字千钧,掷地有声!

“你对于那个问题不能解决么?那么,你应该调查一下这个问题的现状和历史!你完完全全调查明白了。

你对那个问题就有解决的办法了。”这就告诉我们惟有深入的调查研究,才是正确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还比喻“调查就象‘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象‘一朝分娩’”,只有进行了艰苦的“十月怀胎”式的调查,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正确办法,才可能会有“一朝分娩”式的迅速解决问题。

怎样纠正这种本本主义?只有向实际情况作调查,“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这里指明了马克思主义者认识世界和克服主观主义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方法在于向社会作调查。

文中对那些“饱食终日,坐在机关里面打瞌睡,从不肯伸只脚到社会群众中去调查调查”的人,大声疾呼,发出了“到斗争中去!到群众中作实际调查去!”的号召。

要深入实际调查,但怎样才能搞好调查呢?文章又本着“治病救人”的方针,提出了正确开展深入调查的方法——“调查的技术”,毛泽东在文章第七部分重点谈了七点“调查的技术”,这对于我们现在的年轻同志仍然具有非常实际的指导意义。首先指出“要开调查会作讨论式的调查”,“那种不开调查会,不作讨论式的调查,只凭一个人讲他的经验的方法,是容易犯错误的。

那种只问一下子,不提出中心问题在会议席上经过辩论的方法,是不能抽出近于正确的结论的”。接着指出“调查会到些什么人?”“开调查会是人多好还是人少好”,“要定调查纲目”,“要亲自出马”,指出“从支部书记到总书记,一定都要亲身从事社会经济的实际调查,不能单靠书面报告”。

强调“要深入”,特别是针对没有从事过调查研究的人给出了方法,“初次从事调查工作的人,要作一两回深入的调查工作,就是要了解一处地方,或者一个问题的底里。深切地了解一处地方或者一个问题了,往后调查别处地方、别个问题,就容易找到门路了。”最后强调“要自己做记录”,只有自己亲自做调查记录,才能得到第一手资料。

这七个方面非常详细,可操作性强。

《反对本本主义》对于我们实际的指导作用,可具体为以下几点:首先,它为我们提供了一条正确的思维原则和思想路线。“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调查就是解决问题”,所以我们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的指导作用,强调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坚持这条路线,就要积极进取,不断开拓,反对消极保守。

其次,它是反对我们实际工作中产生主观主义和“左”“右”倾错误的锐利**。“离开实际调查就要产生唯心的阶级估量和唯心的工作指导,那末,它的结果,不是机会主义,便是盲动主义。”主观主义包括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种表现形式。

《反对本本主义》既反对把个人的局部经验绝对化而否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作用的经验主义,又反对不懂得从工作实际出发,只知背诵的教条主义。

第三,为党员发展和保持良好的思想作风指明了方向。“迈开你的双脚,到你的工作范围的各部分各地方去走走,学个孔夫子的‘每事问’。”针对上级指示和书本上的理论一味盲目执行和照搬照抄的教条主义,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开出了一剂药方:

“怎样纠正这种本本主义?只有向实际情况作调查”。“共产党的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决不是少数人坐在房子里能够产生的,它是要在群众的斗争过程中才能产生的,这就是说要在实际经验中才能产生。

”这里指明了马克思主义者认识世界和克服主观主义的根本途径和有效方法在于向社会作调查。学习《反对本本主义》,对于党员干部克服思想上的主观主义和工作中的官僚主义,养成密切联系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党员作风,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所以我们必须意识到自身的有限性,意识到我们原有认识中已经存在以及可能存在的错误,使我们能够尽可能不受减少旧有的、错误的观念所影响,而更接近事物本身。

所以作为新一代党员,我们应该认真学习贯彻《反对本本主义》精神,他对我们当今的实践有很大指导意义。我们不仅要学习当代经济、科学技术、文化,还要学习世界上一切科学的新经验、新思想、新成果。还学好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以及我当历史上的经典著作,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真正学懂会用,现在就是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和解决办法的调查研究。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服务。以实践发展推动马克思主义,以马克思主义发展指导新实践

土建1005

学号:***

名字:朱万奇

反对本本主义读后感【篇10】

在我们的具体工作中,常常习惯于机械地理解上级政策,简单照搬条文办事,有些“规矩”在外地已经废除,我们这里仍然有效。同样政策下在外地能办成的事,在我们这里却难于办到,还往往振振有辞,政策和上级精神就是这样,我们也没有办法。究其思想根源,往往是仗着自己“没犯错误”,仗着自己“贯彻政策不走样”而无所顾忌,这种本本主义也因此更有广泛性和顽固性。

毛泽东在文中指出:“盲目地表面上无异议地执行上级的指示,这不是真正在执行上级的指示,这是反对上级指示或者对上级指示怠工的最妙办法。”“妙”在**呢?

“妙”就妙在不动脑筋,不深入实际调查,具体制定适合本地的具体方案,只是生搬硬套,明明影响了发展,造成了损失,却因看上去“没犯错误”而难以追究其责任。就执行政策而言,简单照搬条文办事,好像是“不走样”了,但它却使得政策在落实中表面化,政策无法用好用足,从实质看,其实也是一种“走样”,大的方针政策没有结合本地方的客观实际,就不一定符合本地的实际情况,也就没有将国家的好政策按政策的本意在本地得到真正落实。只不过这种本本主义以“坚决贯彻”的面目出现,这看上去似乎“没犯错误”,事实却不然,因为它使政策的“富矿”难以得到及时而充分的“开采”,大大影响了发展,由此造成的社会、经济损失之大,几乎是难以估量的。

我觉得通过对《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章的学习,为我们今天正确地观察事物、解决矛盾和指导工作仍然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原则和科学的思维方法。无论在学习、工作还是生活中,我们都能得到灵感。不唯上不唯书。

当然大到国家的发展我们也能得到指导,特别是现在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还是有很多问题,矛盾没解决,更是需要《反对本本主义》科学的思维方法来解决。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员肩负着带领人民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我们必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这就要求我们加深对共产党执政规律、改革开放规律、现代化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不仅要学好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重要思想,还要学习当代经济、科技、文化。

学习世界上所有新的科学经验、思想和成就。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现在就是要紧密联系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和解决办法的调查研究。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服务。

反对本本主义读后感【篇11】

《反对本本主义》这篇文献,深刻阐述了调查研究工作的重要性,明确提出了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的基本思想,在党的思想建设史、中国革命和建设史上具有极其深远的历史意义。研究中国国情,立足国情,走自己的路,是我们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的基本前提。

内容概要

对于意见事情没有经过调查,不了解情况,就是瞎说一顿,没有发言权。完完全全地去调查一件事,找到所谓困难问题的“**”,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什么都不调查就瞎说一顿。我们不应盲目地认为书中的事情或上级的想法是正确的。

盲目地认为书上的东西会脱离实际情况。应该与自己的实际情况相结合。没有经过实际调查就去做,就是唯心的指导,这会导致机会主义或者盲动主义的产生。

必须作实际调查,才能洗刷唯心精神。要适应革命斗争,需要依靠调查,了解各个阶级之间的关系,得到正确的阶级评价,制定正确的斗争战略。要适应革命斗争,需要依靠调查,了解各个阶级之间的关系,得到正确的阶级评价,制定正确的斗争战略。

想要取得伟大革命的胜利,要靠无产阶级政党的斗争策略正确和坚决。而想要有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就需要时时刻刻进行实际调查。想要取得伟大革命的胜利,要靠无产阶级政党的斗争策略正确和坚决。

而想要有正确而不动摇的斗争策略,就需要时时刻刻进行实际调查。要做好侦查工作,就要有正确科学的方法。

《反对本本主义》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明确地把党的思想路线表述为“共产党人要坚持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这是对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初步概括和表述。根据这一思想路线,毛泽东提出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之间关系的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本本’是要学习的,但是必须同我国的实际情况相结合。

我们需要‘本本’,但是一定要纠正脱离实际情况的本本主义。”

党的思想路线的初步提出,是我们党走向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极其重要的一步,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我们党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大幅度提高的表现。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反对本本主义》是中国革命思想史上的一篇重要的著作,具有不可替代的理论意义。

在当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面临许多新情况和新问题,例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科技进步和创新、生态文明建设、可持续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新农村建设,等等。对于这些新情况新问题,在“无先例可循”、“无经验可依”、“无经典作家论述作根据”的前提下,必须始终坚持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实事求是地解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像毛泽东当年一样把实际调查放在第一位,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制定出正确、切实可行的方针政策;要在全面掌握客观情况的基础上,运用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研究手段,从新的高度研究问题,得出新的看法和见解,提出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创造性地推动工作。

三。反本质主义方法对大学生学习的意义

调查研究的方法对大学生的学习往往很重要,可以在很多地方使用。例如,我们要研究一个问题,就必须对它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一系列的调查。没有调查研究,我们就不能对这个问题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调查研究方法也包括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调查一件事,不能简单地记作流水账,而要通过这些资料总结得出理论结论,最终指导实际工作。

当代大学生的学***在只学***知识而不会是就能用的问题,就要求大学生们学会理论联系实际,这也是建立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的。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