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焦裕禄观后感范文精选6篇

11-15

要想写好作品名的观后感要抓住哪些精髓呢?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东西。观后感,简单来说就是观赏过后的感触写下来的文章,观后感可以是对原文的相关内容做一个简单的陈述,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费尽心思设计出的“电影焦裕禄观后感范文”一定会让您感到惊喜,我相信这篇文章可以为您提供有益的信息!

电影焦裕禄观后感范文 篇1

近日,单位组织全体党员**了电影《焦裕禄》,走出会场时我的眼中噙满了泪水,浮现在眼前的仍是电影的最后一幕,焦裕禄犹如一颗倔强挺立的幼苗屹立在漫天风沙的兰考,他虽然没有惊天地泣鬼神的壮举,但是他有一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心。正是因为这样也让他和中国历史上的一代代先贤们一样,用热血和生命诠释了对国家和人民的赤胆忠心。这也使得我的心灵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影片再现了一个普通共产党员的形象,生动、亲切、真实地展现了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的品格和无私奉献精神。片中,焦裕禄义无反顾地从大城市来到兰考灾区,面临当时沸沸扬扬的所谓“灾区栽干部”的议论,就像幽灵一样缠绕着某些干部,使之把灾区视为畏途。而焦裕禄面对狂暴的灾害并不畏惧,他豪迈地喊出有朝一日把沙丘变成绿林的口号,严重患病的他凭着一个共产党员坚定的信念,他忘记了父母、妻子、儿女和自己,一心只想为偏僻穷苦的兰考人民过上好日子而鞠躬尽瘁的工作。

他带头废除了“干部生活补贴本”,为补助一些一辈子任劳任怨的基层干部,顶着极大的风险去别县买米,因此遭到了无所事事之人的诽谤和中伤,但是困难并没有吓到他,反倒更加增强了他改变兰考穷困面貌的决心。他把生死置之度外,以身患重病,夜以继日为兰考人奔波、工作。他紧紧依靠群众领导群众同自然灾害进行殊死搏斗,脚踏实地为人民办了一件件实事。

他的精神、品格、作风,是在他领导兰考人民同自然灾害进行斗争的一年零三个月时间里集中展现出来的。一年零三个月,在兰考人心中,他永远是书记。一个人把自己的名字和生命刻在这片土地上,让人口碑相传,永远铭记。

在百姓的泪光中,他得以永存。我们不禁要问,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他做了什么,让群众永远记住他,有什么伟大的成就值得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答案只有一个,他用真情,用真心,用实际行动来做好看似乎很小的一件事,用忠诚,在履行自己的职责。

他一生严于律己,清正廉洁,从不追求名利,总是要求自己做一个普通的工人。这一切都于他最本质、最有价值的一点有关,那就是一切都要为群众着想,一切都是为了群众着想,集中群众的智慧,尊重群众的开拓精神。与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永远不脱离群众。

他忠诚地实践了党的群众路线。

在新时代的今天,曾有人说:“穷日子才需要焦裕禄,如今大家富了,焦裕禄那套不时兴了。”还有人说:

“时代变了,人们的价值观念不同了,当年的焦裕禄具有的精神魅力,如今已没有吸引力了。”事实告诉了我们,这些说法是没有根据的。人们之所以深情缅怀“焦裕禄”这个名字,就是在呼唤这样一种崇高而不朽的精神,一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一种无私奉献的精神,一种艰苦奋斗的精神。

同时也是在向每一位共产党员发出忠告,要永远做为人民鞠躬尽瘁的好党员,决不能骑在人民头上作威作福。而如今我们的社会有太多的党员、干部为官不是殚精竭虑的为人民办实事,而是处心积虑保“乌纱帽”,于己有利的事抢着干,于己无利的事推给别人干,有的人喜爱讲大话空话,却不愿扑下身子实干。尤其让群众愤慨的是,在少数党员干部中,铺张浪费、贪图享乐的现象越来越普遍。M.Yjs21.cOM

他们想坐名车,穿名牌衣服,喝洋酒,吃大餐,花钱娱乐。这些腐败的现象,比一比焦裕禄“心里装着全体兰考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精神;比一比他深入实地,调查研究,强调要“亲手掂一掂兰考灾害的份量”的作风;比一比他一生严于律己、清正廉洁、艰苦朴素的品德,面对灾区凛然提出“灾区面貌没有改变,群众生活很困难,富丽堂皇的事不但不能做,就是连想也很危险”的铿锵话语,这难道不正是一剂治病救人的良药吗?怎么能说焦裕禄精神过时了呢?

鲁迅曾说过:“死者倘不埋在活人心里,那就真真死掉了”。焦裕禄是一个虽死犹生,埋在活人心里,逾远而弥存的高尚的人。

通过这部**电影,我们不仅要缅怀焦裕禄同志,更要学习他的精神,努力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群众路线。在工作和学习中,要学习焦裕禄同志艰苦朴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宝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

第四党支部谢文娟

2014年4月27日

电影焦裕禄观后感范文 篇2

焦裕禄,我的学***

电影《焦裕禄》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开播以来,影响和教育了无数党员同志。而我从三十多岁就看这部影片,四十

至于50多岁,我们可以看到,我们在不同年龄所受的教育是不同的。看了无数次,也感动了无数次,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怀着深切的缅怀和钦敬之情,再次**这部影片,带给我的感受又格外的不一样。

焦裕禄同志作为党员和领导干部,在兰考工作只有一年零三个月,必将赢得群众的赞誉和永远的记忆。焦裕禄同志不顾病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42岁就倒下工作。焦裕禄同志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塑造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和优秀县委书记的光辉形象,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永远是亿万人们心中一座永不磨灭的丰碑,永远是鼓舞我们艰苦奋斗、执政为民的强大思想动力,永远是激励我们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宝贵精神财富。

我工作了三十多年了,去年8月承蒙党组织的关怀信任把我从山上解放下来,来到了这一所全新的小学任党支部书记,和有多年实战经验的赵兴亮同志一起共事,我心中有惶恐,有担忧,我觉得我年龄大了,思维头脑跟不上了,是不是会给学校的工作拖后腿呢?再看到同年龄的同事们有的已经在家含饴弄孙,尽享天伦之乐,于是我跟组织有过申请,希望早日回家颐养天年。但当我再次**了《焦裕禄》这部电影后,不禁为我以前的想法感到惭愧。

我也是一名老党员了,接受党的教育和培养那么多年,怎么在困难面前如此畏缩呢,怎么就那么自私地想要过安闲悠逸的生活呢?焦裕禄亲民爱民、艰苦奋斗、求真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和舍己奉公、鞠躬尽瘁的高尚人格再一次地警醒了我,教育了我,使我认识到只要还有明天,今天就永远是起跑线。 年龄大了点算什么,何况自己身体尚可;有困难怕什么,只要有心就一定能克服,作为一名党员就应该时刻对党忠诚、对岗位热爱、对人民群众要要有深厚的感情。

焦书记是我永远的榜样!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向他学习。

一是要学***岗敬业、忠于职守的精神。现在我们的学校刚刚开办不久,还面临着很多的困难,生源、学校的发展、社会的认可,学校的很多工作都是一片空白,每一所学校情况又不一样,这跟社会主义的发展一样,没有现成的模式可走,只能在工作进行摸索,碰到问题解决问题,没有问题预设问题,作为一名老教育工作者,一名老党员,在新的工作环境中,更应该为校长分忧解难,和校长一同商讨办学方向,为学校的发展献计献策,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发挥自己的热量。

二是要学***实的工作作风。作为县委书记,焦裕禄同志始终能够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观察民情,带头走在第一线,这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从事教育工作这么多年了,虽然我能努力工作,但我做得还不够。

现在我得必须向焦裕禄同志学习,经常深入班级了解老师们的教学情况,深入社区,了解孩子们的学***情况,深入教工家庭,了解老师们的疾苦与需求,经常与老师们谈心交心,以便于能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推动学校工作的全面发展。

三是学***俭节约、艰苦创业,大兴艰苦奋斗之风。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是我们党的事业的基础,是胜利的必胜之路,是我们家庭的宝贵财富,是焦裕禄精神的精髓。1962年冬,他来到兰考。面对自然灾害的蹂躏和兰考贫困落后的现实,焦裕禄同志带领全县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自强不息。

他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大力治理风沙、内涝、盐碱“三害”,亲自种植泡桐树,以满腔热情和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改天换地的英雄壮歌。他坚持过简朴的生活,勤俭节约,坚持艰苦奋斗、享乐之后。他的衣、帽、鞋、袜都是补了又补、缝了又缝。

而我现在的生活条件和他比完全是不一样了,但在学校里,在学校发展之初,我得以一个老党员的身份带好头,在工作中不怕苦、不怕累、能节约的尽量节约,不该浪费的绝不浪费,哪怕是一张纸、一度电、一滴水,在食堂就餐吃多少拿多少,绝不浪费一粒粮食。

四是要学***大局精神。现在我们学校人员少,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该做的工作教学、德育、安全、党支部的等林林总总地包括方方面面,且都是很理重要。在学校工作中,当有不同意见时,要树立大局意识。

我们应该多动脑筋,少抱怨,多做事,少说话。我们应该参与政治,而不是做决定。要始终着眼大局,促进学校工作稳步发展。

焦裕禄同志值得我学***方很多,他时刻想着人民群众,爱护人民群众,关心人民群众,热情帮助人民群众解决具体困难,始终和广大人民群众保持最密切的联系,是广大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焦裕禄精神是共产党人先进性的集中体现,我将以焦裕禄作为我永远学***样,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主动加强党性修养,不断用党的理论武装自己的头脑,切实做到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要带头工作,实践自我,始终牢记党的宗旨,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廉洁自律,不忘本,不谋取私利,不为名利所困,不为物欲所**,不为人情所扰,正直正直,清白清白做事。

电影焦裕禄观后感范文 篇3

我和焦裕禄差距在**?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这句话在很多文章中都看过,但通过今天看《焦裕禄》我才明白这句话的真正的含义,其分量有多重。焦裕禄同志正在路上滚落沙丘,查看人民群众的实际情况。随行同志说在县里听报告可以,就说。重新审视自己,是否在工作中吃过“别人嚼过的馍”,是否做到为民无私奉献……

1、 以群众为先,解决群众的燃眉之急。

群众的事情才是大事。焦裕禄同志一到兰考县,就组织发放晒了几天的救灾食品。他对国家分配的救济食品感到非常遗憾,因为老百姓需要它。大雨中发现麦子,村干部和群众都记得哭过。焦顶雨书记勘察地形,设计排水路线,带领他们整夜在田间挖沟排水,使小麦得以保存。

那个年代,又是在贫穷的兰考,这都是救命粮、都是避免背井离乡的保障。因为“故土难离“,焦书记要让每一个兰考的父老乡亲都温饱无忧。

二、以实际为先,多向群众请教,结合实际科学解决。

只有了解实际情况,才能了解人民群众的需求,及时解决问题。焦裕禄一到兰考,就下到各镇了解实际情况,记录下村民解决贫困和荒漠化的办法。有人认为兰考的土壤适合种植花生和枣树。泡桐是最好的生存方式。

群众对自己家乡的这一片土地了解,多听听群众意见,就会找到良策。

三、舍己为公,为群众无私奉献的精神。

焦裕禄同志追即将回家的林学大学生那一幕也很触动人心,特别是他送给他一包兰考的沙土,又在追赶火车望向车内那殷切的眼神中很让人动容,治沙是兰考百姓的千秋大计,他是在为兰考的老百姓期盼他能为兰考留下来治沙。更不用说在肝病的折磨下工作到深夜,还要在雨中煞费苦心地派人去看医生。电影《焦裕禄》里焦裕禄对吴县长说我是怎样的,历史会有评判。

焦裕禄是全体共产党员的榜样,是我们的精神导师,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判断。

“吃别人嚼过的馍没味”就是要自己亲自去看、去听、去做,去看民情、去听民意、去做为百姓谋福利的事。在群众路线的实践教育活动中,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做好本职工作,要求和激励自己成为一名具有三严三实、教育禄精神的合格领导干部。

电影焦裕禄观后感范文 篇4

记得第一次看《焦裕禄》是在中学时,现在,已不记得是第几次看了。当时,他不太懂事。他总觉得银幕上衣衫褴褛的焦裕禄很奇怪很可怜。银幕上的这个县委书记,很“寒酸”。

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幕就是焦裕禄书记送一个技术员而技术员却没有走,焦裕禄扭着头眼里噙着泪看着那个提着行李的技术员,不知怎地,不谙世事的我心里掠过一丝令人捉摸不透的感觉,酸酸的………

如今重温电影,我看到了一个黄沙吓不走,洪水挡不住,盐碱难不住的焦裕禄,片中,患有严重肝病的焦裕禄凭着一个共产党员坚定的信念,一心为偏僻穷苦的山区兰考,为兰考人民过上好日子,鞠躬尽瘁的工作。忘记了妻子、儿女更忘记了自己。他以大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对党和人民事业高度的忠诚,带领全县干部群众艰苦奋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治理“三害”;他时刻把人民的安危冷暖挂在心上,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想的仍是麦子的长势、群众的生活;他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的奋斗中,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电影《焦裕禄》深深震撼着观看者的心灵,一个共产党人的崇高风范令人肃然起敬。

看到影片里焦裕禄书记带着人冒着风沙去乡村考察,我忽然想起来电影《雷锋》中有个场景,作为通讯员的雷锋跟着县长下乡,银幕上的县长带着干粮背着草帽,赤着脚走在水田旁,我想这也许就是那个时代**的真实写照吧!不到一年的时间焦裕禄书记基本跑遍了兰考县大多数的行政村,兰考当时是盐碱地风沙天,但焦裕禄书记愣是靠着一辆自行车走村串乡,稍不留神就会摔在沙堆下面,而且还是自己带干粮。影片中,焦裕禄书记一直在思考如何让兰考县人民富裕起来。兰考气候适宜种植泡桐,防风固沙,创收。焦裕禄书记一直想在全县推广种植。这是教人们钓鱼,而不是教人们钓鱼。他想的是:

一个共产主义干部,就是想办法让人民长期富裕起来。

焦裕禄取消了县干部的供给,因此受到了闲人的诽谤和诽谤。然而,困难并没有吓倒他,反而坚定了他改变兰考贫困面貌的决心。有一个场景,我很感动:

天下着大雪,很多人要去讨饭,焦裕禄书记带着人去劝,去求。有什么办法,人民吃不饱啊!看着这些老人和孩子,焦裕禄心里像一把刀,反省着自己的失职,可他却只被调到兰考几天?

焦裕禄书记虽然已处于肝癌晚期,但他仍然坚持到山区和农村去抗旱排涝、治沙种树。每当他的肝病发作,疼痛难忍时,他就采取了独特的治疗方法“压迫止痛法”——用茶缸、抽屉或者桌角顶住腹部来减轻分散身体上的疼痛。在一次调察中,他的旧病复发,一阵肝痛让比尼额头不断冒出汗水,但他患大病时却没有哼唱。

焦裕禄心里想着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因为他知道党的形象,需要在为人民服务中去维护。在他的事迹里,没有震耳欲聋的高谈阔论,没有故作高深的反复思考,他认准的只有一条:

一切为了人民。人民群众当时那么拥戴他,人民群众现如今那么怀念他,就是因为“给人民作牛马的,人民永远记住他的。

今天看电影,既要记住焦裕禄同志,又要学习他的精神,把工作做好,用实际行动践行群众路线。作为一名园长,我要像焦裕禄同志一样时刻对人民群众怀有非常深厚的感情,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在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牢记党的宗旨,立足本职岗位,扎扎扎实实工作,为群众搞好服务。

许锋光2014.4.16

姜庄幼儿园

电影焦裕禄观后感范文 篇5

焦裕禄这个熟悉的名字,自打上小学时课文中就已熟悉的名字,他的先进事迹可谓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他那种对岗位的热爱,对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通过这次**影片《焦裕禄》,使我的心灵得到了洗礼,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了更进一步认识,当影片中出现的亲人送葬、雪夜送站、挽留技术员、送回一桶鱼、雨夜抗洪、治沙栽桐,每一幕都让**下了感动的眼泪。

人们深情缅怀名字,在呼唤崇高而不朽的精神;为服务的精神,无私奉献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在向每党员干部发出忠告:永远要做为鞠躬尽瘁的公仆,绝骑在头上作威作福。干部,时时把的疾苦心上,以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想问题、办事情的点和归宿,才会拥戴你、支持你。

反之,置利益于不顾,当官作老爷,欺压百姓,终将被所唾弃。

焦裕禄从条件较好的尉氏县调到兰考县。他受命危难时,不攀爬他人,不讲条件,心胸开阔,坦诚相见,用自己的言行立起了共产党员纪念碑,为我们以后树立了标杆。

他那种对岗位的热爱,是把岗位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以做好工作为目标,加强学习,提高素质;反过来,他又会学习知识和实践技能,这些都是在工作中用到的。这种精神对我们现在的一些人来说也是一种教育。他病得很重,但仍坚持在病房里工作和学习。这种爱岗敬业、无私无畏、艰苦奋斗的精神永远值得学习。

焦裕禄同志说:群众满意是检查工作的标准!,我是您的儿子,代表毛主席来看您了!

这些朴实的话让人铭刻心骨。但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有些领导干部离群众越来越远。他们大部分时间呆在办公室、会议室或旅馆里。有时他们下基层去撇水。更可恨的是,没有摄影师不出门,没有记者不说话。

在电影里,焦裕禄不是一个不吃烟花的人。他塑造的高大全形象充满了人情味。同志爱、天伦乐、夫妻情一个个镜头让人感动,让人落泪。焦裕禄在兰考只有一年多的时间,也许从现在的眼光来看他没有多大的政绩,可是琐碎集成求是,平凡造就伟大。

焦裕禄是忠诚、爱民、科学、创造、勤劳、奉献的化身,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财富。

电影焦裕禄观后感范文 篇6

今天,与办公室的领导干部**了《焦裕禄》影片,通过感受焦裕禄同志的生平事迹,深深的被焦裕禄的精神所感动。焦裕禄同志用光辉的一生,锻造了忠诚、爱民、科学、创造、艰苦奋斗、奉献的精神,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焦裕禄同志对人民群众怀有非常深厚的感情,他心里时刻装着老百姓,在工作中认真履行职责,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作为领导干部,要像焦裕禄同志一样,牢记党的宗旨,立足岗位,脚踏实地地工作,为群众服务好。同时,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是要勇于“照镜子、正衣冠”。古语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廉政建设和反腐倡廉工作要始终坚持不懈地进行。我们各级领导干部要像焦裕禄同志一样廉洁。他们应该严格执行自己的法律,树立为公众服务的榜样。要加强党性锻炼,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要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为官,做思想道德建设的楷模。

要正确对待名利,淡泊、安宁、**远瞩、工作高标准、生活低要求地对待权力和地位,真正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权”,“慎欲”、“慎情”、“慎独”,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稳得住心神、管得住身手、抗得住**、经得起考验。

二是要勇于承担责任。这是一个领导干部的基本素质。我们每一位共产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都要像焦裕禄同志那样,以科学的态度,实干兴帮的作为,始终保持奋发有为、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加倍努力工作,争创一流业绩。

敢于负责,要求我们顾全大局,始终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干任何事情,干每项工作,只要从我们新余大局出发,从群众利益出发,就能敢抓敢管,敢作敢为,敢于得罪人,把机构编制管理工作做强做扎实。敢于负责,要求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创造性地、有选择地开展工作。

适应改革创新发展的要求,要大胆突破不适当的观念、做法和制度。在新一轮党的职能转变和体制改革中,结合新余实际,提出了科学、合理、有益的新余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供领导决策参考。要坚持解放思想统一思想,把解放思想纳入**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新富余。

三是要勇于自我奉献。党的全部任务和责任,就是为人民谋利益。和焦裕禄同志一样,我们各级干部要始终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恪尽职守,艰苦奋斗,为官为民,造福一方。

时刻提醒自己,我们的力量是人民赋予的,只能为人民谋福利。要防止脱离群众,自觉地服务群众。要始终摆正位置,端正态度,真正把加快发展,为人民谋利益作业我们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要牢记宗旨,千方百计为人民办实事。作为机构编制部门,还要严格落实好李克强总理答记者问时提出的本届**“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要求,要把减少财政供养人员作为工作的最终目标,在机构编制管理越来越严格的刚性约束条件下,合理配置有限的机构编制资源,努力做到机构编制资源向一线倾斜、向民生事业倾斜。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