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案(集合8篇)

11-18

新来的教师需要准备上课时会用到的教案和课件,每位教师都应该认真设计教案和课件。优质的教案和课件有助于促进教学内容的深入学习。一个好的教案和课件应该有以下特点:清晰明了的教学目标,详细的教学过程安排,充实的教学资源和案例,活跃的互动方式以及贴合学生特点和需求的教学内容。今天我给大家推荐一篇内容丰富的“小学教案”网络文章,如果你认为这些信息对你的朋友有帮助,请分享给他们!

小学教案 篇1

教学内容:

一、《保护小羊》音乐故事教师演示。

二、电子琴模仿动物音响效果。

三、《保护小羊》旋律1、2合奏。

四、加入音响、背景的《保护小羊》的音乐故事表演。

教学目的:

一、 通过保护《保护小羊》音乐故事演示、讲解,进一步熟悉歌曲所表现的内容,明确故事情节的深切内涵,了解故事发展的情节。

二、 利用电子琴特殊的功能及音响效果,通过电子琴模仿动物形象的音响效果,学会掌握电子琴的特殊功能、演奏方法;和对音乐思维的联想和想象,加深学生对动物形象的了解和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 通过乐曲演唱和旋律1、2的合奏,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演奏能力,掌握二重奏的演奏、演唱技巧和互相协作的能力。

四、 通过音乐故事的表演,让学生对音乐故事情节的理解,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团结、互助、发扬集体主义、战胜困难的精神;并让学生自主、教师引导,在唱一唱、跳一跳、动一动、玩一玩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利用电子琴模仿动物的音响效果和《保护小羊》乐曲旋律1、2演奏,让学生学会表演音乐故事《保护小羊》。

教学准备:

1、 小羊、豺狼、大象、狗熊、小刺猬、小猎狗六种动物的头饰。

2、 《保护小羊》音乐故事的图画背景。

教学过程:

一、 模仿动物的音响效果。

1、 引导:

今天,我们来到一座原始森林里。森林中能听到许多的声音,我们来听一听这些声音是哪些动物的?

2、 出示五种音色:

E3(小提琴) C5(合成电贝司)

G5( 萨克斯) D1(水晶玻璃声)

H4(日本筝)

3、 边提问边弹奏这些音色给学生听。

问:这些音色都象哪些动物呢?

问:第一个E3听上去有点轻微、颤抖的样子,象森林中的什么动物?

答;(预计)羊、兔子、猫等等。

问:很好,那么第二个C5又象是什么动物呢?听上去有点可怕是吗?

答:是的,(预计)象豺狼、老虎、狮子等等。

问:那第三个G5象什么?

答:(预计)大象、狗熊、河马等等。

问:这两个又象什么?(D1、H4)

答:D1象小刺猬、小老鼠、小松鼠等等。H4象袋鼠、会跳的小狗等等。

讲:同学们都讲得非常好。现在,有六种动物从森林中跑了出来。

4、边出示六种动物的形象,边讲解运用电子琴模仿六种动物的方法与要求,并请学生来试弹。

小绵羊 豺狼 大象

E3 C5 G5

高音 三指同弹中音 最低音d、s

狗熊 小刺猬 小猎狗

A1 D1 H4

低音d、s 中音滚拳 双指同弹跳音

小绵羊:

讲:小绵羊很弱小,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所以我们用"弦乐音色E1",如:i二三四|或其他高音,来模仿小绵羊"咩咩"的颤抖而轻微的叫声。

(教师示范演奏,让学生一起弹奏。)

豺狼:

讲:三只豺狼都是大坏蛋,它们想吃小绵羊。所以我们用合成电贝司C5,三个手指同时按任意的中音,发出恐怖的音色来模仿豺狼们出现时张牙舞爪的坏样子。

(教师示范演奏,让学生一起弹奏。)

大象:

讲:大象具有长长的鼻子作为武器、强壮而笨重的身体,走起路来慢吞吞的,好象大地都在震动。所以我们用萨克斯G5,弹奏最低音处。如:d二三四|s二三四||模仿大象甩着长鼻子一步步走来的样子。

(教师示范演奏,让学生一起弹奏。)

狗熊:

讲:狗熊和大象相似,也有笨重的身体,但要稍稍好些。它具有两只巨大、有力而肥厚的手掌。所以我们用钢琴A1,也弹奏较低音。如:d二d二|s二s二||模仿狗熊挥舞手掌,气喘嘘嘘赶来的样子。

(教师示范演奏,让学生一起弹奏。)

小刺猬与小猎狗:

讲:小刺猬与小猎狗它们的样子较难表现,它们都应该用灵活、跳跃的音色。

小刺猬满身都是刺,在准备战斗时总是把身体团成一团,竖起浑身的刺滚向敌人。所以我们用水晶玻璃声D1,运用自己的拳头在中音区滚动发出"波浪"般的声音,模仿小刺猬团成团冲向豺狼的样子。

训练好的小猎狗能前爪抬起,用后爪象人一样跳跃、走路,并发出"汪汪"的叫声。所以我们用日本筝H4,两根手指同时在中音区弹跳音(即弹后快速离开),模仿小猎狗"汪汪"叫着跳过来的样子。

(教师示范演奏,让学生一起弹奏。)

二、 音乐故事表演。

1、 导入:

现在,这六种动物之间发生了一些事,我们分成六组,每一组分别来模仿一种动物的音响,在这种动物出现时就由这一组来弹。好,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看一看、动一动。

2、 示范表演:

表演要求:

请学生扮演小羊、豺狼、大象、狗熊、小刺猬、小猎狗等动物(头戴各种动物头饰),模仿动物们的动作与形象,边由老师解说,边进行《保护小羊》音乐故事的表演。学生模仿动物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按照老师解说的故事情节发展来表演。并在解说的过程中由学生加入模仿动物们的音响效果和放乐曲《保护小羊》录音作为背景音乐。

解说: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一群洁白、可爱的小绵羊来到一座绿油油的小山岗上。它们在山岗上无忧无虑地吃草、做游戏。(加入小绵羊的音响)

突然,从岩石的后面窜出了三只可恶的大豺狼(加入豺狼的音响)。只见豺狼们瞪着绿色的眼睛,口水不断地往下流,它们舞着尖利的爪子,慢慢地向小羊们靠了过来。美丽的山岗上充满了恐怖的气氛。小绵羊们躲闪着害怕地靠在一起发抖,不时发出轻微而无力的"咩、咩"的求救声。

远处的朋友们听到了呼救声,为了保护小绵羊们,它们奋不顾身地从四面八方赶了过来。

最先赶来的是大象伯伯(加入大象的音响),它挥舞着它最有力的武器"长长的鼻子"就冲了过来。跑在第二的是狗熊大叔(加入狗熊的音响),它举起又肥又厚又有力的大手掌,气喘嘘嘘地也跑来帮忙。接着,小刺猬和小猎狗也急急忙忙地跑来助阵。小刺猬竖起满身的尖刺(加入小刺猬的音响),变成了一个刺球打起了冲锋。小猎狗磨了磨尖锐的牙齿(加入小猎狗的音响),"汪汪"叫了两声,紧跟其后。

朋友们赶到山岗上(同时加入六种动物的音响效果),看到有三个坏东西正在扑向它们弱小而可怜的好朋友--小绵羊,大家气愤极了。在大家齐心协力地帮助下,三只可恶的豺狼赶走了,小绵羊们得救了。朋友们热烈拥抱、欢声笑语,共享胜利的喜悦。(加入轻微的背景音乐--《保护小羊》)

表演注意点:

1、 模仿动物形象的学生动作要夸张,表情要逼真。特别是"小绵羊"和"豺狼"的动作形象。

2、 扮演动物的学生(因场地关系)首先躲藏在图画背景之后,待表演开始时按照先后顺序走到背景之前。

3、 在动物出现时,担任演奏这一动物音响的小组就应开始弹奏了。

三、 《保护小羊》乐曲旋律1、2合奏

引导:

我们刚才学会了为动物们加音响效果,现在老师要让同学们来试着表演了。不过,还要再来加一些背景音乐。就把《保护小羊》这首乐曲作为背景音乐。我们来把这首歌复习一下。

1、 集体复习,边唱歌词边齐奏旋律1。

2、 集体复习,边唱歌词边齐奏旋律2。

提示:

刚才,同学们都弹得很好。我们现在要把旋律1、2两条合起来弹奏了。弹的时候可要听好节奏,两条旋律同时进行,节奏不要有快有慢,应该配合得整齐、统一。

3、 分成两半学生,进行旋律1、2的合奏练习。(由老师加入电子琴的节奏节拍,让学生听好节奏。)

4、 教师巡视指导。

四、 乐曲《保护小羊》学生表演

1、 导入:

现在我们准备得差不多了,该轮到你们来表演了。

2、 布置要求,分配工作。

首先,我们分成六组。每一组可选择你们最喜欢的、最擅长表演的动物。(六种动物分别分配给六个小组)各组一起互相讨论并练习扮演此动物的动作、音响效果的模仿、与背景音乐。选出一组中表演得最好的、最逼真的同学上台表演,其余的在自己的琴上为他们加入动物的音响与背景音乐。

3、 分组排练,教师巡视指导。

4、 选出代表,表演音乐故事。(时间充裕的话,可请两批或三批同学来表演。)

五、 总结:

刚才,同学们表演得都非常好。从表演的音乐故事中,我们可以看到集体的力量是很强大的,只要大家团结起来、互相帮助、齐心协力,任何困难都能战胜,任何敌人都能打败。同时,我们还了解了电子琴的各种音色和功能。以后我们都要学会利用它们。

小学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1、指导学生选用各种工具、材料,采用画、撕、剪、拼贴等多种手法进行造型活动。

2、引导学生认识各种道路,汽车是重要的交通工具,通过想象大胆表现繁忙的交通情景。

3、引导学生认识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意义。

学习重点、难点:

学生能够利用各种材料,通过撕、画、剪等多种手段进行作品创作。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自制交通标志教具、一张大的彩色卡纸

学生:水彩笔、油画棒、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

1、这是我们常州的哪里?你们熟悉吗?(怀德桥)

2、每天早晨上学时要经过这座桥的小朋友举手?

3、这里的桥上什么东西很多?(车多、人多、房子多)

4、车多、人多,让你们觉得交通是怎样的?(拥挤的、繁忙的)(揭示课题)

二、发展阶段

1、早晨是坐交通工具来学校的?(小汽车、摩托车、电动车、自行车……)

2、在马路上你们还见过哪些交通工具?(卡车、双层巴士、面包车、三轮车……)

3、马路上的车辆都具有特别的声音,你们会模仿它们的驾驶动作和声音吗?(学生上台模仿:摩托车的声音、自行车的铃声等)

游戏:听一听,猜一猜(课件)

我们除了在马路上可以见到这些交通工具,还能在哪些路上见到它们?(立交桥、转盘、盘山公路、乡村的马路等)(课件)

车辆和行人在马路上必须严格遵守交通规则,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对马路上的交通标志认识多少?(投影展示后贴在黑板上的道路情景图上)

4、指导学生欣赏作品,评述对作品的看法。(表现形式:画、剪、贴……)

5、放一段科幻影片中的可以飞的汽车,开拓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三、作业阶段

这是我们学校五年级的大哥哥为常州设计的一座未来的立交桥,你们看,纵横交错,非常有现代气息,现在就让我们一起乘上自己喜欢的交通工具,去看一看美丽的新常州,好不好?

要求:1、用画笔画出各种交通工具,再剪下或撕下贴在马路上。

尽可能多地表现各种交通工具。

3、自由地表现,可画出现实生活中没有的交通工具。

4、画花、树、房子、人等布置在马路的两边。

(注:也可引导学生独立制作表现,突破纯平面的绘画方式,将绘画与纸工结合起来。)

四、展评阶段

1、游戏:摆一摆,想一想

用剪贴或画的方法制作一条交通繁忙的大马路,将自己制作的小车等交通工具剪下粘贴在马路上,并注意用花或树木装饰马路的两边,还要注意路两边的建筑物,这样看起来画面会更饱满、更美丽。(提醒学生粘贴时注意交通规则,布置出繁忙而有序的交通景象。)

说一说,评一评(自评、互评、点评结合)

五、拓展阶段

如今我们常州的马路越来越宽阔,交通也越来越繁忙,小朋友从小就要做一个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公民。(儿歌进行交通法规教育)

人和车,靠右行

过街要走斑马线

红灯停,绿灯行

交通顺畅好心情

六、收拾整理

提醒学生收拾工具和材料,整理桌面、地面,注意保持教室环境的整理洁。

小学教案 篇3

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运用力度与音色的变化来表现歌曲中不同的角色与情景,并表达对小青蛙喜爱的心情。

2、通过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随音乐动一动,

3、引导学生感受3/8拍在音乐中的表现特点。

教学过程

1、听音乐进教室。

2、师生问好。

①今天老师想改变一下以往问好的方式

3、我们试一试有节奏的问好

②你可以用这个节奏

4、再创编一句吗?

【这个节奏是本歌曲中的一个难点节奏,把这个节奏用到这里,为歌曲学习也是一个铺垫。】

5、导入:

师:同学们表现的真不错,接下来我们轻松一下,老师给你们出一个小谜语,很简单,大家来猜一猜,“身穿绿色衣,露着白肚皮,保护庄稼小卫士,农民伯伯心欢喜。”

生:青蛙。

师:你对青蛙的了解有多少?

生:自由说说。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歌曲《小青蛙,你唱吧》

【用趣味性的谜语导入,激发学生对歌曲的学习热情。】

6、歌曲学习:

⑴放录音机范唱。

⑵请你谈谈你对这首歌曲的初步印象,或者说感觉怎么样?

⑶听歌曲。

师:这是一首三拍子的歌曲,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感受一下歌曲。

⑷师弹奏第一段的旋律,请同学用“la”在心里默唱。

⑸奏第一段旋律,这次请同学们轻声用“la”模唱。

⑹教师提示学生表情,声音,引导学生再次用“la”模唱。

⑺生用“lu”模唱。

⑻找一名同学有感情地朗读歌词。

⑼教师范唱。

⑽学们试着轻声唱唱第一段歌词。(教师伴奏,引导学生轻声哼唱第一段,错误地方教师给予纠正。)

⑾教师伴奏,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第一段。

⑿学生试着轻声唱唱第二、三段歌词。

⒀教师伴奏,引导学生有感情的演唱第二、三段歌词。

【引导学生自己归纳出如何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去感受。】

⒁教师伴奏,学生完整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⒂用打击乐器为歌曲伴奏,请几名同学为歌曲伴舞,感受音乐的节拍特点。

师:同学们唱得真好,但我觉得如果能为歌曲配上一些打击乐器和舞蹈那就更棒了,老师这有一些打击乐器,谁来试一试选一种打击乐器为这首三拍子的歌曲伴奏。

5、结束部分: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图片,请大家一起来欣赏一下。

希望同学们通过对《小青蛙,你唱吧》这首歌曲的学习,能够更加爱护我们身边的动物,让它们和我们一起快乐的成长。

小学教案 篇4

音乐教案《晚风》

推荐教学对象:

五年级

教学内容:

1学习二声部的基础知识,初步掌握二声部的演唱形式。

2学习歌曲《晚风》,并进行表演。掌握6拍子的强弱及弱起。

教学目标:

1感受音乐中描绘的自然界的美丽晚景,体会“音乐与自然”的人文性,激发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2唱好二声部合唱,提高二部合唱的表演能力。

教学重点:

对二声部合唱的理解和把握

教学用具:

多媒体、钢琴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同学们随音乐进入教室,师生拍手共唱问好歌开始上课

二、聆听歌曲

1导入

师:同学们,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又从西边落下,大家看,夕阳是多么美丽啊。

结合歌曲音乐,多媒体播放夕阳、日落相关的幻灯片。

师:同学们,请你们来描绘一下心中傍晚美丽的景色是怎样的?(学生思考回答)

2感受

聆听《晚风》,由学生们发挥想象,扮作晚景中的各种花草树木或其他。随着音乐一起做有律动的起伏。

三、歌曲学习

(1)复习2、3、4拍子的强弱规律,着重分析6拍子的含义和强弱,指导学生一起做6拍子的指挥图示,学习歌曲中的6拍子弱起。

(2)范唱歌曲的一声部旋律,指导学生视唱前4小节,再由学生自主学习第二、三乐句曲调。教师范唱,全体学唱。

四、二声部的演唱

(1)用朗读法让学生先建立二声部的概念,让学生对合唱中声部的知识有更深的了解。

(2)在集体掌握了第一声部的演唱之后,由师生进行合作,学生唱一声部,教师唱二声部,相互注意倾听。

(3)学生学唱第二声部,教师用钢琴弹奏二声部的`旋律,帮助学生唱好二声部的音高。教师再合作演唱第一声部。

(4)学生分组进行两个声部的演唱,教师指挥。并对两个声部的演唱给予评价。

五、歌表演

学生进行二声部的演唱,同时结合歌曲的旋律律动即兴进行表演,教师给予指导和评价。

课堂小结:

同学们的表现很好,相互懂得合作。二声部的音准还需要加强训练。

小学教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在音乐的教学过程中要以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让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根据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审美心理特征,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学内容应重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结合,加强音乐课与社会生活的联系。音乐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学生的音乐实践和音乐创造能力的培养。

二、本学期教学目标与任务:

(1)演唱做到声音自然而连贯、圆润而流畅、有弹性。 初步运用气息控制,做力度变化的练习。

(2)认识各种常用音符、休止符,知道名称及它们的名称和时值。听辩二拍子、三拍子歌曲,标出小节或节拍。

(3)结合音乐作品的欣赏,了解一些旋律的初步知识,进一步加强情感体验的能力,加深对音乐形象的感受,进入比较深入的欣赏。

三、教学分析:

四年级的音乐是一个过渡时期。在这个阶段,要求学习的乐理知识渐多,学生开始视唱曲谱。这是为今后的学习做准备。在教学中可采取趣味性、知识性并重的形式。用音乐游戏、充满趣味的语言来讲解枯燥的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音乐。

四、学生情况分析:

这个阶段是非常重要的,经过两年的音乐学习,学生对学习音乐有了一定的认识并有自己的见解。对今后学习有很大的作用,必须要抓住这个阶段的学习,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喜爱音乐的感情。

五、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 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小学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懂得友谊意味着责任,乐于交友,提高交友能力。

2.懂得交友重在真诚,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尊重、取长补短、真诚相待。

教学重点

懂得友谊意味着责任,交友重在真诚。

教学准备

1.了解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发生的关于友情的小事。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交朋友,提高交友能力。

2.懂得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尊重、取长补短、真诚相待。

3.了解交友重在真诚。

教学过程

活动一:播放歌曲 引入主题

1.音乐起《找朋友》,学生跟着音乐跳寻找朋友的舞蹈。

2.你喜欢和谁跳舞? 为什么?

3.那么,在生活中你喜欢与怎样的人交朋友?

(对于学生交友观中一些不正确的认识,教师不要急于批评要鼓励学生说真话。)

4.其实,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朋友。有了真正的朋友,我们的生活才变得绚丽多姿。

5.出示课题:《我们是好朋友》

活动二:大话朋友 感悟友谊

1.你生活中的好朋友是谁?指名说。

2.学生交流:你和你的好朋友是怎样认识的。

3.小小组交流:联系生活实际,说说和好朋友之间发生的一个故事。

4.汇报交流(教师抓住闪光点,对彼此真诚、互相帮助的好朋友加以表扬)。

5.小结:好朋友之间要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活动三:个案诊断 指导交友

1.观看录像片段《生活中的婷婷》

2.你觉得婷婷是个怎样的孩子?

(不守信用、气量狭小、妒忌别人、斤斤计较)

3.学生交流:你喜欢和婷婷交朋友吗?为什么呢?

4.小组讨论:婷婷该怎样做才能受到大家的欢迎呢?

5.指导交友。学儿歌《交朋友》。

活动四:学习故事 深化内涵

1.故事《乐于助人朋友多》

2.故事中的潇潇是个怎样的孩子?

3.思考:为什么潇潇的朋友越来越多?

4.怎样做才能获得真正的朋友?

5.在《找朋友》乐声中教师总结。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懂得友谊意味着责任。

2.能正确处理好与朋友的关系。

教学过程

活动一:交流收获 获取经验

1.引入:通过上节课学习,你觉得什么是好朋友?怎样才能获得真正的朋友?

2.学生自由回答。(关心、尊重、宽容、真诚、感恩、帮助……)

3.下面齐颂儿歌《找朋友》

4.过渡:朋友,是人生道路上的指明灯;朋友,是前进征途上的奠基石。那么该如何处理好朋友关系呢?

活动二:情景辨析 深化认识

1.在生活中如果碰到下列情况,你会怎么做?

情景一:当朋友失约时我该怎么办?

情景二:与朋友吵架时我该怎么办?

情景三:朋友要你帮他出气时该怎么办?

情景四:朋友要你帮他作弊怎么办?

2.小小组讨论辨析。

活动三:联系实际 指导行为

1.小组讨论:生活中你是怎样处理与朋友的关系。

2.出示小品:《责任》

3.讨论:为什么大家愿意和小品中的小迎交朋友?

4.学生畅谈:如何尽自己所能,为朋友尽一份责任。

5.小结:交友重在真诚,友谊意味着责任,朋友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尊重、取长补短、真诚相待。

活动四:信息共享 提升发展

1.媒体展示:《伟大的友谊》

2.思考:他们的友谊贵在何处?从中我们懂得些什么道理?

3.展示交流:名人谈朋友。

4.写上心理话,设计交友卡。

5.设计一棵友谊树,互动交友。

活动五:总结评价

如果说友谊是棵长青树,那么浇灌它的必定是出自心田的甘泉;如果说友谊是朵开不败的花,那么照耀它的必定是心中升起的太阳。同学们,让我们把好朋友的知心话记在心里,让友谊的帆船在我们的人生长河里乘风破浪地远航!

小学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领会作者赞美春天,积极进取的思想感情,《春》教案(2)。激励学生珍惜春光,奋发向上。

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抓住特征多角度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一 领会文中描写景物委婉细致,用词准确、生动,比喻形象鲜明,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二 学习选用鲜明、准确的语言和比喻、拟人等修辞方法有感情地描绘景物。

三 朗读、背诵。

课时安排:

2教时。

教学步骤:

一 复习旧知识,展现春的意境。

今天,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春》。一提到春,我们眼前就仿佛展现了阳光明媚、东风荡漾、绿满天下的美丽景色,就会觉得有无限的生机、无穷的力量。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

同学们想一想,诗人杜甫在《绝句》中怎样描绘春色的?(同学背诵:“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王安石在《泊船瓜州》中又是怎样描绘的?(同学背诵:“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万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舜钦在《淮中晚泊犊头》的诗中又是怎样写春的呢?(同学背诵:“春阳垂野草青青,时有幽花一树明。晚泊孤舟古祠下,满川风雨看潮生。”)

二 进行比较,激发兴趣。

以上背诵的诗都是绝句,容量有限,是取一个景物或两三个景物来写春的,今天学的散文《春》写的景物可多了,有山、水、草、树、花、鸟、风、雨等等,初中一年级语文教案《《春》教案(2)》。作者是怎样描绘的呢?再说,春就在我们身边,现在我们就欢乐地生活在阳春三月的日子里,文中写的这些景物的姿态、色彩等等你注意到没有呢?让我们细读课文,领略大好春光,寻找与作者观察的差距。

三 学生朗读全文,要求:

1.提出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

2.文中以迎接春天写到描绘春天的美丽景色,再写到歌颂春天。读后分分看,哪几节写什么。

注意正音:

巢 应和 迷藏 酝酿 晕

第一节 迎接春天。(第一段)

第2至7节 描绘春天。(第二段)

第8至10节 歌颂春天。(第三段)

四 讲读体会:

第一段:迎春

(1)作者以怎样的心情迎接春天的来到?哪个词明确地告诉我们春天还没有来到?

“盼望着,盼望着”。为什么要连用两个呢?这样叠用,更能表达作者向往春天的急切心情。“近”用得十分准确,告诉我们春天还未来到。

(2)轻声读第1节,体会四个词尾的作用。两个“着”,两个“了”,给我们以非常柔和、亲切的感觉。

第二段:绘春。

春终于盼来了,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作者满怀喜悦的心情,先用一句话对春回大地作了概括形象的描绘,然后再分别作细致的描绘。

(1)齐读总写的一句话“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一切”说明什么?没有一个例外。

“然”,是词尾,表示状态,样子的意思。

(2)朗读第2节。总写春回大地后,先分别描绘了哪些景物?怎样描绘的?

山、水、太阳的脸。

朗润:明朗,润泽。“朗润”是怎样一幅情景呢?出示月历上山景彩色照片;再叫学生看外语课发的《Look and say》里第140幅“hill”这幅画,那个山,就是润泽的样子。

水涨

“朗润”“涨”“红”,非常准确地描绘了春天的山、水、太阳。

背诵第2节。

(3)第3节写小草,写得很细。从哪些方面写的?哪些词特别用得好?

钻,写生命力。 嫩,写质地。

绿,写颜色。 ……满是的,写范围。

软绵绵,写姿态。

“钻”,用得非常好,写草的旺盛的生命力,人盼望着春天,草从泥土里钻出来,盼望春天。

草好,人欢乐。

朗读、背诵。

(4)第4节写什么呢?先写什么?后写什么?再写什么?一派怎样的景象?

树,花,蜜蜂,蝴蝶,野花。

小学教案 篇8

教学目标:

1.知道书信的一般格式。用图文的方式给朋友或亲人写一封信。 2.了解绘画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审美能力。 3.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情感教育。

教学重点:学习写信的基本格式及用画写信的方法。教学难点:书信格式的灵活应用。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图文信件。

学生:彩色水笔。

教材分析:本课是要求学生知道书信的一般格式。用图夹文的方式给朋友或亲人写一封信。在这一环节,我设计的用故事导入新课,吸引了学生的兴趣,再让学生来探索发现信的基本格式和怎样用画来写信,生动有趣而又学到了知识。学情分析:通过故事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让学生探索发现了信的格式后,重点是让学生对图文结合的信产生兴趣(通过读信欣赏信件),体会发现到哪些地方适合用图来表示,从而写出一封图文结合的信来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引学生兴趣

1:师:你们的好朋友托老师带来了他写的信,猜猜看他是谁?(出示幻灯片)

生:喜洋洋。师:真聪明!最近羊村发生了一件很严重的.问题。羊村树上的叶子都快被吃光了,这是怎么了?聪明的喜洋洋从网上查到原来树叶是美国白蛾吃的,美国白蛾的天敌是周氏啮小蜂,喜洋洋便向周氏啮小蜂写了一封求救信,周氏啮小蜂收到信后来羊村村帮他们把美国白蛾消灭了。问题是?周氏啮小蜂不认识字,聪明的喜洋洋是怎样来写这封信的呢?假如今天你就是那个聪明的喜洋

洋,来,告诉老师,你该用什么方式写那?生:对喜洋洋也是这么想的,你们真聪明。喜洋洋就是用画画的方式来给周氏啮小蜂写的这封求救信,导出课题-“用画来写信”

二、讲授新课:

(一)、读懂信的内容

1、师:请同学们打开喜洋洋这封信神秘的信,试一试你能读懂么?(学生自读可以相互讨论)

1、谁读懂了?(学生自述,教师及时表扬鼓励)

2、出示第二幅例画,谁还能读懂这封。

3、通过这两封信你知道了信的那些知识?,同桌讨论一下回答:注:“写给谁?什么事?谁写的?什么时间?他们各在什么位置?”(出示幻动片)

(二)、感知信的特点(出示两封信对比)

1、师:请仔细观察一下这两封信有什么不同?生:师:你观察的真仔细!那么你喜欢那一封那?为什么?

2、教师小结信的特点:小朋友认识的字不多,不会写的可以用图画表示的我们很容易就看懂了,并且还做了一些好看的装饰,(漂亮、亲切、生动)。你说收信人能不吗喜欢?

3、欣赏信件:老师这里这里还有很多小朋友用画写的信,你想看吗?我们一起去看看吧(出示幻动片信件)

(三)、学生创作

师:刚才看了这么多用画写的信,喜洋洋还焦急着等着你们的回信那?快给他写一封吧!(想想写什么内容,如何装饰才能够更美丽)好那就让我们开始吧!提出作业要求

1、绘画姿势要正确。

2、不会写的字可以用画和拼音表示。

3、色彩鲜艳,画面美观、大方。

4.、要先写,再画,画的时候不要拘束在一个地方画。

三、学生创作,教师巡视指导:(放轻音乐)

四、作品展评:

1、自评:读一读自己写的信,你觉得自己什么地方用画表现的文字比较满意?

2、互评:我们来看这封信,小朋友觉得他哪儿表现的最好?为什么?因为这幅画形象的表现出了文字的含义,很有趣。还有小朋友想补充吗?

3、教师点评

五、课后拓展:

1、今天,我们知道了用画可以写信,所有的同学画得都挺好,喜洋洋看到你们的信一定会很高兴的!你知道用画还可以干什么吗?(绘画日记、手抄报,作文插图、漫画)

2、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通信越来越发达,写信这一传统渐渐的让电话、电脑网络等所代替。但是我们的图形语言却因为他独特的魅力应用广泛,比如手机的彩信,qq聊天表情等等,随处可见。

3、下面让我们伴着欢快的歌声,把你的信装在大信封里,老师替你交给喜洋洋好不好。(放喜洋洋音乐,伴随着音乐下课)

六、教学反思: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小学教案(集合8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儿园教案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小学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