崂山道士观后感

11-19

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上,会观看欣赏许多优秀的作品,这时我们可以选择写一篇简单的观后感。想要将所学知识吸收,观后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观后感不仅可以加深我们对作品的认知,还可以抒发我们的感情。幼儿教师教育网编辑今天要为大家推荐一篇关于“崂山道士观后感”的文章,与朋友分享传递知识,把这篇文章发送给您的朋友们吧!

崂山道士观后感(篇1)

今天,我读了清代作家蒲松龄著的《聊斋志异》中的一个小故事《崂山道士》,颇有感触。

故事讲的是原为财主的王七因只会吃喝嫖赌,不会劳动生产,把家财败光了,竟异想天开到崂山去求道,想通过学会法术过上好日子。可崂山道士只叫他每天上山打柴,却不提传授法术之事。王七吃不了苦,便打算回家。走前总算从老道那里学到了穿墙术,由于他心术不正,结果不但穿不过墙,额角反而撞出个大块,给妻子当做笑柄。

故事中的王七,因心术不正,即使从崂山道士那里学会了穿墙术,也无法施展,弄得头撞壁起了个大块,落得被妻子笑话,还羞得脸红。王七心术不正,是其德行出了问题。人们常说:德才兼备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无才是废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这么一来,故事中的王七倒有点像危险品,但幸亏其穿墙术未奏效,否则不知会有多少人家遭其祸害。现在,我们读书学知识学本领,首先就要明确学习目的,端正学习态度,力争做一个德才兼备的学生,立志为造福人民,富国强国而努力读书,将来成为建设国家的栋梁之材。这样,我们的书才不会白读,我们的知识本领才不会白学。

从现在开始,我们就要时刻注意我们的德行,力争培养良好的德行,不成为像故事中的王七那样的好逸恶劳、品德败坏之人。

崂山道士观后感(篇2)

《崂山道士》是蒲松龄所着的《聊斋志异》中的一则故事。讲述了一个年轻慕道的人,听说崂山有很多仙人,便前往求学。老道士收下了他,让他每天去砍柴割草。他嫌苦,总想回家。为了不白来一趟,临走时,跟老道士学了穿墙术,结果回家后因为炫耀而不灵验,头上撞出个大包。

这只是个虚构的故事,听起来很好笑,但却耐人寻味:学习没有捷径,怕吃苦就一无所成。

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是学知识学本领的前提。因为学习是一种艰苦的劳动,需要认真听讲、反复练习、勤于实践。听不明白、苦苦思索而没有结果的情况会时常出现。如果没有毅力、怕吃苦,是不可能学好的。老道士之所以让王七天天去砍柴,无非是磨练他的意志,让他能吃苦,可他不懂得这个道理,总想当逃兵,最终自然什么也学不到。

请看那些取得成就的人,哪一个不具有坚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精神呢?史学家司马迁写下名垂千古的《史记》,花了18年时间;大物理学家牛顿为了做实验,居然记不得自己是否已经吃饭;曹雪芹写《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钢琴家郎朗

3岁开始学琴,为了提高琴技,童年时远离故乡,8年不能和妈妈相伴??试想,如果他们也像王七那样害怕吃苦,怎么会有如此辉煌的`成就呢?人生的道路是漫长的。今天我们不愿吃苦,明天我们吃的苦可能就会更多。为了明天能够从容地品尝成功的甘甜,请千万不要学《崂山道士》中的那个王七。让我们今天主动地去吃苦吧!

崂山道士观后感(篇3)

在我们小时候的世界里,总会留下很多未解之谜。这部《崂山道士》对我来说,也是如此。倒不完酒的酒壶,从壁画上下来的仙女,从月宫里飞来的嫦娥,还有穿墙术,都叫人看得一愣一愣的。

也许是这样一些不符合现实逻辑的事物,使得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表面与内里多了一份疑惑与思考。总之,经由那些神秘的事物,就不由得心存了一种敬畏。

多年之后重看,惊讶于其水墨画与木偶两种中国元素的结合,使得它是一部彻底的中国动画,而丝毫不逊色于他民族。

《聊斋志异》原著中,对于王七上崂山的经过可说寥寥数语,动画片里却作为一个重要部分,从在家里看闲书,想入非非,到黄粱一梦,再到翻山越岭去崂山,这一段描写的很详细,是改编较大的地方。

这种铺垫与原著的直接切题不同,但是也别具风趣。事实上,幽默风趣反讽是本片的最大特色。

王七爬山的场景就很详细。中国水墨山水画的淡妆浓抹作为背景,其清淡的风味,长镜头的拉近与淡入淡出,貌似平面的山水与木偶人物的鲜活生动的结合,有一种惊艳的效果。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质地的杂糅,但却结合的很巧妙,不仅不突兀,反而使两种特质都得到了凸显。

对于一路经过的描述,正是一个中国艺术展现的舞台。它也许没有那么急迫,没有那么功利,但是在这一路的艰苦中,反而令观者充满好奇,是卖一个关子,使后面的故事的登场显得格外令人期待。

好的导演不强加于人,留有足够的空间给观众思考,去发挥各自的想象。在那样一个广阔的:没有明显指向的空间里,反而是一个意外的发见。撇去耳熟能详的故事,在各自感受不同的时空里去感受到属于自己的存在,我以为这乃是导演的贡献。于是一部经由观众参与的电影才算真正完成。

崂山道士观后感(篇4)

常言道:“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而《聊斋志异》中的《崂山道士》正可以成为这句话恰当的注脚——一个反面注脚。[实用申请书 m.373939.cOM]

《崂山道士》讲述的是年轻人王七向崂山道士学习道法,在道观待了两个多月后,因为吃不了苦便告辞回家,卖弄唯一学到的穿墙术时法术失灵,被妻子嘲笑的故事。读完故事,在感到可笑的同时,我也感触良多。

正如每个失败者的故事,王七的故事也有一个成功的开端。为了学习自己所向往的道法,他背着竹箱、只身一人,不远数百里到崂山顶上同道士交谈并求学。从这个开端中,我感受到了他求道的诚意。可以想见,如果他能吃苦、有耐心,就很有可能得道。

然而,“行百里路半九十”,更何况王七只迈出了第一步。很快,在道士刻意试探、磨练他,让他随众师兄到山间砍柴一个多月后,他便无法忍受苦楚,想要放弃了。在见识了师傅高明的法术后,他又停留了一个多月,最终实在受不了砍柴之苦,也没有耐心等待,就离开了道观。临行前,他向道士学习了穿墙术,在回家后稍一卖弄,法术便失灵了,他撞到墙上,学道的唯一收获便是头上平添了一个大包。我忍不住觉得好笑,但也为他感到惋惜:如果他不那么急于求成,再多吃些苦,(对他来说的)悲剧的结局或许将改写,他或许就不会成为一个不学无术的人。

在求道过程中,王七虽然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为成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但由于自身懒惰,他沉不下心、吃不了苦,导致计划以失败告终,并且成为笑柄。同时,他的失败也让我想起了另一个人的成功。这个人从小刻苦练习书法,不知过了多少个春秋,磨烂了多少笔头,写了多少个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据说他用来洗笔的池塘里的水都被墨染成了黑色。即使是在成名之后,他也没有松懈,废寝忘食地练习,相传他甚至错将墨汁当成蒜泥,就着馍吃了下去。经过不懈努力,他终成一代书法大家。他,就是王羲之。在王羲之富有传奇色彩的成功背后,是他多年的付出:没有不懈的努力和惊人的毅力,哪有他最终的成功呢?

这个成功者的故事,无疑与王七的失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这强烈的对比中,我明白了一个简单但常被忽略的道理:做事时,单单有目标是不够的,只有沉下心来,刻苦地向目标努力,才能够有所建树。

崂山道士观后感(篇5)

昨日游崂山,玉清宫内偶遇一道士往大门口走,也许是要下山。此人蓄发留须,满脸的清心寡欲,一身素净的道袍,一看便知是道行不浅的修行者。这一副清风道骨是某释的外形不能比的。之后这让我想起以前听说过的一部动画短片《崂山道士》,于是就去看了一下。

短片叙述的故事不算复杂:一个人喜欢看怪力乱神的“闲书”,整日想着成仙得道能抱得大元宝。想着想着他真出门去学仙了,爬上崂山来到道观里想拜师。师傅给他斧子让他每天去砍柴,担水砍柴皆能悟道嘛。让这个四体不勤的人每天上山砍柴的确实为难他了,于是就打算回家。临行前他要师傅教他穿墙的本领,师傅告诉他了咒语并告诫他若心不诚则不灵。他一回家就想做鸡鸣狗盗之徒,结果本来灵验的咒语马上不灵了。这个故事脱胎于《聊斋志异》,《聊斋》想讽刺那些习得一时灵验而其实无用“小术”的人。短片用木偶作为人物的造型,让水墨画成为故事的背景,配乐也十分契合画面,营造出了古典的意境。

动画将道士穿墙:纸剪的月亮:倒不完酒的壶:投箸变成嫦娥和月宫饮酒等瑰丽的想象生动反映出来,带给观众无尽的想象。前几年有一个叫《海公子》的动画短篇的创意与本片类似,它也取材于《聊斋》也有着木偶加动画的元素,不过还多了陶瓷的元素。

崂山道士观后感(篇6)

《崂山道士》是一部国产动画片,曾被评为中国十大经典动画片之一。我认为其主要原因是它蕴含着厚重的中国文化。再者,这部动画制作时没有“浓妆艳抹”,不是“雍容华贵”,类似水墨画的风格,让它视觉上给人一种中国印象。使它从里到外都焕发着一种经久不衰的美。这部片子讲的是有一位读书人,每天不用功读书,成天想着坐着仙鹤飞上天发大财,一步登天的白日梦。有一回,他跑到崂山去求仙,老师让他天天砍柴做苦工,他实在不了苦,就想回家。在回家的路上他看见了老师用穿墙术,穿过了墙壁,那个人就想学穿墙术,他回去求他的老师,老师答应了,就教给他这门仙术。他高高兴兴的回了家,到了家他就想用穿墙术偷别人家的东西,结果穿墙术失灵了。《崂山道士》是一个很短的动画,总共算来也不过几十分钟,但它却告诉人们了一个发人深思的道理——心术不正,再大的招数也会失去作用,让心术不正者受到天责。

这个动画巧妙地运用了那个人的反面例子来凸显主题,这样深一层强调了中心。又多了一丝的风趣,一毫的讽刺,让此动画深入人心,拥有了隽永的意义。是的,

崂山道士观后感(篇7)

古时候,有个叫王七的人,他成天想着怎样才能不劳而获,别人告诉他只要学会了法术就可以实现自己的梦想。于是,王七非常想学法术,就到崂山拜老道士为师,辛辛苦苦学了三年,终于学会了穿墙术。当天夜里,王七就到地主家去偷金子,进去的时候还行,可是出来的时候,法术就失灵了。结果,他就被人家抓住了。

读了这个故事,我感慨万千。

我觉得一个人就是再穷也不能去偷别人的钱,钱是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一点一点赚来的。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也不会白白掉下个馅饼给你吃。如果老想着耍小聪明、抄近路,去占别人的便宜,那是非常非常愚蠢的。

寒假里我看了很多刘谦的魔术,非常非常神奇。结果在网上一查,那些魔术全部都是骗人的,全都是魔术师做出来让大家开心的。如果凭这些法术去做坏事,那就成了傻瓜啦,当然,吃亏的肯定是自己。

我想,在我们的学习里,也是没有任何法术能帮忙的`,只能靠自己刻苦学习、认真完成作业、听老师的话,每天都很努力,才能取得优秀的成绩。绝对不会像吃了聪明蛋一样,一下子就能考一百分。我学过一首诗,是:“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农民伯伯种的粮食都是自己用每一滴汗水换来的,我们的学习也是这样。

崂山道士观后感(篇8)

我读了一本叫《幽默故事》的书,其中让我最难忘的是一个叫《崂山道士》的故事,崂山道士读后感。 传说以前在崂山上有一位仙人,会许多法术,大家叫他崂山道士。有个叫王七的人从县除来要学法术,道士怕他吃不了苦,但王七一口否认。几个月来,道士只带他上山砍柴,什么法术也没教他。王七的手上渐渐起了血泡。他终于忍不住了,要在走之前让道士教他一个法术。王七学会后回家一用,根本不行,于是骂起了道士。 这个故事告诉我许多道理:一个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意思是:你如果吃得常人吃不了的苦,就会成为像崂山道士一样的人上人,这还有几个例子。如果农民伯伯不能坚持每天在烈日下为禾苗浇水、施肥,那禾苗还能长高吗?如果小蜘蛛不能一直吐丝,那还能结成网吗?如果比赛选手不在平时努力训练,可能拿到金牌吗? 我现在一定要刻苦学习,将来报答祖国,让国家更富饶,更强大!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