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小日记必备

11-24

如何才能写出一篇优秀的作文呢?写作可以让个人更加清晰地思考问题和表达想法,作文是我们与世界沟通的桥梁。一篇好的作文能够让人铭记在心,终生难忘。希望大家能够关注我所写的这篇关于“数学小日记”的文章,我希望这篇作文能够让您领悟到更深刻的道理!

数学小日记 篇1

今天的天气太棒了,蔚蓝的天空,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和妈妈一起去超市。超市里人山人海,大家都在买年货,开开心心过大年喽!

我看中了一种牛奶一瓶13元,我想买48瓶。妈妈说“:只要你算对一共多少元就给你买。”我当然要算对,否则就不能品尝到美味的牛奶了。我就算48×13=48×(10+3)=480+144=624(元)。我告诉妈妈“624元。”妈妈说“对了,买!”我美滋滋的拿了两大箱。结账时,我们还买了糖88元、旺旺大礼包49元、水果98元、蔬菜109元、巧克力119元,加上我的牛奶,妈妈问:“一共多少元?”我早有心里准备,知道妈妈会问我这个问题,早算好了,说:“1087元,呵呵!”妈妈高兴的说:“居然抢答了,正确,进步很大呀!呵呵!”

我们拿好自己的物品,“啊呀,太多了,打电话向爸爸求助!”爸爸很快就开车来了,我们乐滋滋的把年货放好车上,开开心心回家了!

数学小日记 篇2

比大小——数学小日记

舅舅家的堃堃姐姐今年19岁,大姑家的丽洁姐姐,今年23岁,我一共有2个姐姐(1+1=2)。

姨妈家的龙龙哥哥,今年12岁,大姑家的壮壮哥哥,今年16岁,二姑家有两个哥哥,大哥哥叫康康,今年19岁,小哥哥叫浩浩,今年13岁,叔叔家也有两个哥哥,大哥哥叫鑫鑫,今年10岁,小哥哥叫开开,今年7岁,我一共有6个哥哥(1+1+2+2=6)。

按照他们的年龄从大到小排列就是:2319161312107,如果从小至大排列就变成了7

其中康康哥哥和堃堃姐姐同岁,可以表示为19=19。

妈妈的话:上周数学课上学习了10以内数的比较大小,如果单纯的把数写下来比较有点太枯燥了,我就让乐乐比较哥哥姐姐们的年龄,100以内的数他早就会数,我想20以内的数的大小他应该也能分清,于是引导他说了这篇数学小日记,他在纸上又写又画,最后顺利的列出了从大到小和从小到大的算式,表现不错哦。

数学小日记 篇3

星期日,妈妈让我做了一道数学题,题目是这样的.小明到超市买糖,正好碰到打折促销.一包糖原价6元,买第二包则半价.小明买了9包糖,一共要多少钱?买的9包糖比打折前便宜了多少钱?

读题以后我不明白了,第二包半价是什么意思,哦,就是第一包的一半,6元的一半是3元,那要9包呢?我左思右想,终于通过和妈妈一起画图才明白,第一包6元,第二包3元,那么第三包就又等于是第一包,又是6元,第四包等于又是第二包,是3元,以此类推下去,第五包又是6元,第六包又是3元..爸爸叫我用两种方法算,第一种方法我看了图后会做了.56=30元、43=12元、30+12=42元,一共就是42元。第二种方法我就不知道了,爸爸说可以分组找规律,哦,我明白了,在原来的图上可以分成4组,每组两个数加起来是9元,49=36元,再加上第9包6元后也等于42元。

接下来第二个问题比打折前便宜多少钱就简单了,先算出原来的价钱,9包糖,每包6元,就是69=54元。把原价算出来就可以算出便宜多少了,54-42=12元。

这道题其实很简单,只要脑筋转一下就行,妈妈说我不肯动脑筋,我发现的确是的,我看到复杂一点的问题就想做逃兵。妈妈一句话说得非常好:只有懒孩子,没有笨孩子。我一定记住这句话,要勤奋学习。同时通过做这道题目,我发现做题时借助一些图表,更有助我们分析和解决问题,更加容易理解题目,这也是爸爸每次给我分析题目时用的最多的方法,以后解题的过程中,我要多多借助这个好工具。有了它,数学也不是那么难了。

数学小日记 篇4

1月10日星期二天气:阴

上星期天早上,我和爸爸妈妈回到乡下外婆家,我一见到外婆就吵着要帮外婆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中午吃好中饭,外婆就跟我说要在路边的菜地里围一排小栅栏,防止有鸡去把菜给吃了。我就自告奋勇地答应帮外婆干活,我和外婆来到路边,外婆就问我要围一个长5米的小栅栏,需要多少根小木棍才够啊?我一听觉得很有意思,并问外婆栅栏间的间隔需要多少,外婆说一个间隔20厘米就够了。我马上想到本学期数学课本上不是学到有关间隔的问题吗?于是我开始计算起来:5米=500厘米,用500除以20等于25个间隔数,需要的小木棍数=25个间隔数+1=26根小木棍(两端都插小木棍)。

我把答案马上告诉了外婆,外婆摸着我的头小呵呵地夸我数学学得真好!希望我以后更加努力学习知识。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其实数学并不难,我们身边数学知识无处不在。

数学小日记 篇5

吃过午饭,妈妈带我到山坡上去找小棒。我和妈妈先把茅草的杆子砍回家,然后妈妈用米尺量10厘米长一根,用剪子剪断。妈妈一边剪,一边让我数,数到10根就捆一捆。

捆了10捆,妈妈说,好了,不剪了。然后,妈妈叫我把10捆打开,两根两根的数,数到100;又5根5根的数,数到100;我都数对了。妈妈问我:还可以怎么数?“10根10根的数”。

20xx年小学生数学日记找小棒:“10根一捆,你说100根要捆几捆?”我想了一下,说:“10捆。”妈妈高兴的说:“对,你真聪明!”我觉得数数真有趣!

数学小日记 篇6

爷爷的岁数等于孙子的月数,孙子的数是他爸爸的星期数,三个人共100岁,问爷爷、爸爸、孙子各是多少岁?

我认真的听她说了3遍,但不知从何入手,这三者之间会有什么样的联系呢?忽然我想到,一年12个月,一个星期7天,这样题目中的条件就可以转化成倍数关系来解决了。

因为一年有12个月,所以从“爷爷的岁数等于孙子的月数”这个条件,可以得出爷爷的岁数=孙子的岁数×12,也就是爷爷的岁数是孙子的岁数的12倍。同理可得爸爸的岁数是“孙子”的7倍。那么三个人的岁数之和总共就是孙子岁数的20倍,最后根据“三个人共100岁”得出孙子是5岁,那么爸爸就是5×7=35(岁),爷爷则是5×12=60(岁)。哈哈,这道题看似很复杂的年龄问题经过这样的转化变得非常简单了。

当我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伙伴时,大家都对我啧啧称赞,我心里十分高兴。其实很多题目只要抓住其中的数量关系,立足于基本点,问题就会大打简化。

数学小日记 篇7

11月27日星期日天气晴

上个星期天,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到乡下外婆家。吃过中饭外婆说要在院子里围一个栅栏用来养小鸡,我和外婆说:我跟你一起去吧!

于是我们来到院子里,外婆问我:我要在靠墙的位置围一个长3米宽2米的长方形栅栏,是不是需要围10米的栅栏?我马上想到我们数学里到过类似的问题,立刻对外婆说:不对!不需要那么长。还是我负责计算需要栅栏的长度吧。外婆一听很高兴就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我。根据外婆的要求我计算出了两个方案:一个是长方形的一条长靠墙,这样计算出来需要栅栏的长度是2+2+3=7米;另一个是长方形的一条宽靠墙,这样计算出来需要栅栏的长度是3+3+2=8米。我跟外婆说:靠墙的是不需要围的,你要选哪个方法?外婆不住地点头夸我数学学得好,我也很开心能用学校里学到的数学知识能帮到外婆。

通过这件事,我觉得数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一定会更加认真学习数学将数学灵活运用。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