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的旅行教案精华

11-28

每个教师都必须编写教案课件,这被认为是不可或缺的。因此,他们可能需要每天花时间写教案课件。教案是促进师生互动的重要工具,但怎样才算是一份好的教案课件呢?下面是我整理的一些“水的旅行教案”的内容,希望我的故事能给您一些思考和启示!

水的旅行教案【篇1】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在玩色中学会观察混色的效果,体验玩色的乐趣。

2、根据生活经验,讲述石头旅行的故事。

活动准备:

1、颜料、操作盒、抹布、桌布等若干。

2、石头人手一粒、铅画纸人手一张、衬衫包装盒人手一只、饭兜每人一件。

活动过程:

一、出示石头,引出主题。

师:今天,我给你们请来了两位朋友,你们想认识它们吗?(想)(教师出示石头)“你们好,我是蛋蛋。你们好,我是珠珠。”你们知道吗?它们可是两个旅行家哦。你们想听听它们旅行的故事吗?(想)现在就请你们给我们讲讲旅行的故事吧。

二、通过故事,教师演示滚画过程。

1、第一次讲述故事

蛋:一天,我穿上漂亮的红衣服,独自一人快乐的走在路上。

师:你们看,蛋蛋穿衣服时在颜料里滚了一下让身上都穿上红衣服,然后才能来到盒子里。穿衣服的时候要注意不能将颜料撒出来或将手上弄的全是颜料,如果手上蘸到颜料就用抹布擦干净。

蛋:我在路上看到了小鸟,看到了小花,还看到了小草。最后,我走累了就回家休息了。

师:回家时要注意了你穿什么颜色的衣服,就要回什么颜色的家里。蛋蛋穿的是红衣服,所以它就回到了红颜料的家。

2、第二次讲述故事

师:现在我们再请珠珠来给我们讲讲旅行的故事。

珠:这次旅行我想穿一件绿衣服,于是我来到了绿颜料的家。在这里我用身体在绿颜料里轻轻一滚,绿衣服就穿好了。穿上绿衣服后,我乘着汽车来到田野里,来到了蠡湖中央公园里,还来到了动物园。慢慢的天黑了,我就乘着汽车回家了。

师:你们知道现在珠珠应该回哪一个家吗?(绿颜料的家)我把它送到红颜料的家对不对,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穿的是什么颜色的衣服,就要回什么颜色的家里。)

水的旅行教案【篇2】

一、案例背景信息

所授模块:信息技术必修模块《信息技术基础》

所授年级:高一级

二、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能够根据活动主题确定所需信息和信息**,并选择适当的方式获取信息。

2、能综合运用网络检索信息的策略与技巧,合法地获取网上信息。

三。能够运用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对所获得得信息进行识别和评价。

4能够遵守网络使用规范和道德规范,合法获取信息。

(二)内容分析

《综合活动:设计一个旅行计划》是信息技术必修模块第二章内容。本课是本章的活动摘要。总结并使用本章内容制定旅行计划。

在这个计划中,要用到这一章所学到的知识、技能来组织。

(三)教学重难点

一个好的旅行计划,是对我们所学的内容一个好的能力证明,所以在这一个旅行计划中,我们还根据新课标,制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与教学难点为:

教学重点:

能够根据信息需求选择信息**,并通过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教学难点:

总结评价学生成果。

(四)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小组合作,讨论,*,协作学习方法。

(五)教学课时(1课时)

(六)教学环境

教学地点选择在计算机网络教室中。教学资源是教师自己进行的辅助教学。

三、教与学的实际过程

四、教学反思

任务情境的设计恰当与否与讲解生动与否,关系到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为此做如下安排:

1、把这个活动安排在一个比较合理的时间段,例如是在国庆节前后,让学生更有那种即将要旅行的身临其境之感。

2设计多种角色,使学生可以将旅行计划设计成一个角色,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空间。

3、对角色做适度的解释,既能让学生对不同的角色有所了解,有助于学生进入角色状态。

4.介绍您自己的经验或事例,以强调必须做好计划。

活动的步骤与操作方法要适当讲解,重要的步骤还需要演示操作的方法,让学生明白要完成这么个计划的大体过程,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

要认真对待学生分组,分组后选出组长,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由教师预先完成一个旅行计划作为学生参照的范例,使学生旅行计划的大体内容,对自己即将要进行设计的旅行计划有一个初步的轮廓,还可以消除畏难情绪。

水的旅行教案【篇3】

设计思路:

开学初的时候,孩子们在自由活动和同伴在说我乘了飞机去香港、去了北京、去了古漪园看荷花展……当孩子们说到旅游时无不显示出自己的高兴与自豪。前期收集了孩子们外出旅游的照片,他们的兴奋劲就更足了,结合学习站点,就取材于乘着各种交通工具外出旅游的契机,但他们对每种交通工具的标志还不是最清楚并不能和交通工具对应起来,活动中渗透从而认识交通标志。

孩子们对于加法的掌握各不相同,有的会做题,但发现有的孩子只是是机械地记住,而不是真正理解加减法的意义。为了帮助孩子巩固5以内的加减法,理解其意义,就预设了本次活动,通过游戏:旅游车票大放送,加深孩子对加减法的理解,知道各数代表的意思。

活动目标:

1、在旅游车票大放送的游戏中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理解其意义。

2、认识交通标志,了解一些常用的旅行交通工具。

活动准备:1、交通工具的标志、5以内的加减法试题卡(没答案)。

2、中国和当地的一些著名城市、风景名胜的图片;幼儿操作材料纸

活动过程:

一、旅行朋友碰碰对----复习5以内的分合

1、出门旅行去,最想到哪里?

2、出示风景图片),这些地方你认识吗?

3、和好朋友一起去好吗?如果3个人一组可以怎样碰一碰?(以此类推到5)

二、旅行车票大抽奖-----学习5以内的加减法

1、(出示事先布置在黑板上的交通标志窗口)你认识这些标志吗?是什么意思?

2、原来出去旅行可以选择这么多的交通工具。今天真好运,免费票价大抽奖。

3、(出示一张试题卡)想一想这位朋友抽到的是几号窗口的票子,是什么交通工具?(例:1+2 送到3号窗口)

1.请你们也来抽一抽,幼儿在各自桌子上的箩筐里抽一张试题卡

2.验证每个窗口是否正确

三、旅行车票大放送-----以游戏形式复习5以内的加减法

1、还有一些票子没送出去,请你们来帮忙

2、幼儿操作练习:5以内数的加减法

3、对于能力强的孩子可以拓展6以内价格的窗口练习。

水的旅行教案【篇4】

2.4综合活动:设计旅行计划

案例背景信息

1.模块:高中信息技术基础

2.年级:高中一年级

3.所用教材版本:(请在教材版本前的括号内打“”)

()教育科学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广东教育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上海科教出版社

4.学时数:2课时

非上机时间15分钟,上机操作时间 30分钟,其他活动(如:实地调查、访谈、课下调研等),请指出活动方式:,大约用分钟

教学设计

【项目名称】综合活动:设计出行计划

【教学目标】

(1) 能够根据活动主题确定所需信息和信息**,并选择适当的方式获取信息。

(2) 他们可以综合运用网上信息检索的策略和技巧,合法获取网上信息。

(3) 能够运用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对所获得得信息进行识别和评价。

(4) 能够遵守网络使用规范和道德规范,合法获取信息。

1. 【教学重点】

能够根据信息需求选择信息**,并通过适当的方法获取信息。

【教学难点】

总结评价学生成果。

【教学方法】

任务驱动,小组合作,讨论,*,协作学习方法。

【教学地点】

电脑网络教室

【教学课时】2—3课时

【教学过程】

以“活动目的->活动任务->活动过程->活动结果->活动评价”的内容线索和结构设计组织学习活动。

活动目标

(1) 能够根据活动主题确定所需信息和信息**,并选择适当的方式获取信息。

(2) 他们应该能够运用在互联网上搜索信息的策略和技能,遵守网络使用规范和道德规范,合法获取网络信息。

(3) 能够运用信息价值判断的基本方法对所获得得信息进行识别和评价。

(4) 能够利用现代信息沟通渠道开展广泛合作,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任务导入(老师对任务情境的进行讲解,以调动学生的兴趣。)

“走出校园、走进社会,让我们融入生活、感受生活,让我们懂得如何与社会和自然和谐相处,让我们了解自己、肯定自我的价值。国庆长假就要到了。作为社会的一员,让我们设计一个旅行计划吧。”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扮演以下角色。假如你是以下其中一种角色,根据不同角色的旅行需求、旅行目的、兴趣爱好、时间、费用等情况,设计一个3-4天的旅行计划(包括在到达目的地的两天旅游行程安排,启程与返程时间安排):

风景摄影师:用相机拍摄美丽的自然风光;

民俗摄影师:拍摄不同的风俗习惯,包括不同时期的古建筑;

旅游公司项目规划:设计一条充满当地风情的旅行路线,旅行费用可以被工人阶级接受;

大学生:仅用2000元旅游方式自助旅游;

一家之主:春节假期带一家三口(8岁小孩)外出放松;

对于退休父母:去历史名城,体验中国灿烂的古代文化。

……任务要求(老师讲解,让学生明确任务要求)

1分析不同角色的旅行需求、旅行目的、兴趣、时间和费用;

2、做出一个详尽的计划,包括整条线路各天的旅行时间、地点、游览景点、食、宿、行、花费;

三。根据不同的角色,说明设计原因、考虑因素、旅游效果;

4设计结果将展示给全班同学分享。学生将进行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

活动过程

第一步、分组:每4位同学为一个小组,自由组合,选出组长,小组长组织小组成员,登录内部学***,浏览“旅行计划的范例”,对即将要设计的旅行计划有一个初步的印象与了解。(在老师指导下,学生邻近座位的4位同学为一组,并先出组长,老师做登记)

第二步:小组讨论,确定角色,落实分工。小组长负责打开d盘中班级文件夹的“2.4学生作业-综合活动:设计旅行计划.doc”完成表1内容的填写。

第二步、讨论:根据所扮演的角色,讨论为完成任务需要获取什么样的信息,确定信息需求的提纲,应通过什么途径来获取信息,完成表2内容的填写。

第三步、收集资料:全组按分工,分头根据信息需求提纲、信息类型,上网查找,以获取相应的信息,并保存在本地电脑的d盘中的班级文件夹中。

第四步、汇总资料:将本地电脑的d盘中的班级文件夹中已经**的网络信息文件上传到内部局域网中的共享文件夹中。

第五步:讨论:整个小组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进行讨论,筛选和评估收集到的信息,讨论旅行计划。

第六步、整合信息:完成计划的设计,完成表3内容的填写,上交“2.4学生作业-综合活动:设计旅行计划.doc”文件。

第七步、评价:登录学***,认真审阅其他小组的“旅行计划”,并进行**网上的评价。

参考资源:

(1) (1)中国旅游休闲网

(2)中华地图网

(3)数字吉林

(4)广州电子地图

(5)中国西部旅游信息网

(6)中国旅游信息网

(7)中国旅游网

其他资源:上网搜索。

附:评价标准参照表:

评价方法:

1启动ie浏览器并登录学***

2进入学生活动评价页面,按照上述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提交评价结果。

附:学生作业

说明:从学生情况考虑,由于初中的信息技术课的开设情况的差异与学生学习情况的差异,有相当一部分学生极少甚至没有接触过电脑,而字处理操作的水平更是参差不齐。因此,在这种学生还不具备一定熟练程度的字处理操作的情况下,要让学生在两个课时内既要上网搜索信息,**网络信息文件,还要在整合信息,并形成一完整的方案,几乎是不可能的。

从教学目的的教度看,本章的教学目标是如何获取信息,而不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和表达。因此,预先设计一个开放的旅行计划的样式,作为学生作业,是有必要的,这样做的目的是简化字处理操作的复杂,让学生把活动的重点放在如何获取信息上,使得学生在两个课内完成这项活动成为可能。

2.4学生作业-综合活动:设计旅行计划

班级:表1

表2:信息需求提纲

主要信息**及方式:网上查询(推荐)

其他信息**与方法:

表3主要活动内容及时间安排等(以下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补充)

启程从至时间)乘坐 (交通工具),从 (地点)往地点)游览。票价

第一天行程安排:

主要旅游景点(至少列出2-3处,插入**,并在下面填写文字说明):①②

③④3、食:

地方特色食品(至少列出2-3种,并在下面插入**并填写文字说明):①②

③4、住:

住宿(酒店、招待所等名称)及住宿费:

第二天行程安排:

主要旅游景点(至少列出2-3处,插入**,并在下面填写文字说明):①②

③④3、购物:

当地土特产(至少列出2-3种,并在下面插入**并填写文字说明):①②

③4、住:

住宿(酒店、招待所等名称)及住宿费:

往返于时间,乘坐(交通工具),从(地点)到地点的旅游。票价

总费用大约:

旅行计划的特色说明:

教学反思:

任务情境的设计恰当与否与讲解生动与否,关系到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为此做如下安排:

1把这个活动安排在国庆节的前一周,让学生有去旅行的感觉。

2设计多种角色,使学生可以将旅行计划设计成一个角色,充分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空间。

3、 对角色做适度的解释,既能让学生对不同的角色有所了解,有助于学生进入角色状态。

4、 适当引入自已的经历或身边的事例,以强调做好计划的必要性。

活动的步骤与操作方法要适当讲解,重要的步骤还需要演示操作的方法,让学生明白要完成这么个计划的大体过程,消除学生的畏难情绪。

要认真对待学生分组,分组后选出组长,并给予适当的指导。

由教师预先完成一个旅行计划作为学生参照的范例,使学生旅行计划的大体内容,对自己即将要进行设计的旅行计划有一个初步的轮廓,还可以消除畏难情绪。

水的旅行教案【篇5】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散文诗的节奏美、韵律美以及浓郁的抒情色彩。

2、认识并会写本课5个生字,注意“簿”、“茂”的写法。

3、知道本组诗歌从哪几方面学了少年旅行队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背诵课文最后一部分。

教学重点

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出旅行队队员们在旅途中的愉快、兴奋而又满怀向往的心情,以及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渴望到生活的海洋里探索求知,锻炼成长的美好感情。

教学准备

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曾经去过哪些地方?你们有什么收获呢?你们喜欢旅行吗?那就让我们跟随和你们一样喜欢旅行的少年旅行队,感受旅行的快乐,来,出发。(板书课题)

二、自读课文

1、注意将字音读准。

2、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3、指名朗读,师生评议

4、出示课件:“……少年旅行队在生活的海洋探索,在知识的海洋探索。”师激情引读。诗人从哪几方面写了旅行队在旅途中的所闻、所做?指名读课文。

三、品读

1、指导学习方法,学习《出发》。

(1)自己有感情地读《出发》这一部分,看看你能读懂什么?从中体会到什么?不懂的地方提出来。

(2)全班交流。重点理解“我们这是到生活里去,到一个知识的世界里去。”到“生活里去”,到“知识的世界里去”代表什么? “永远”、 “长久”又说明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3)谁能美美地读,读出旅行队员们出发前的期待与渴望?

(4)出示课件“我们不停的探寻,要走遍生活,走遍这个无边的知识世界……”

这里“……”表示什么?试着补充一下。

在这之前还有哪里有省略号?试着说一说。

出示课件:“……少年旅行队在生活的海洋探索,在知识的海洋探索。”这个省略号在句首,它省略的什么?

(5)总结学习方法。①细读文章,了解大体内容,标出不懂的问题。②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③由课文留白处展开合理的想象。④有感情朗读。

2、请同学们用这种学习方法,从《老师》、《小纸船》、《听广播》、《标本》中选择你最喜欢的,细细品味。

3、小组交流自学成果。

4、全班交流。有感情的朗读自己喜欢的部分,体会少年旅行队队员在旅途中的心情。

理解重点:《老师》:“亲爱的老师,生活的老师,你快把我们养大吧!……最重要的实现让我们看到许多困难,然后才看到成功。……”你体会到什么?

《小纸船》:“看!连一只小纸船都漂得这么久,这么远!”更何况怎样?

《听广播》:“这种联系在我们的心里,在我们的血液里……”这种“联系”指的是什么?

《标本》:“不要让一些无用的东西占去了地方……”什么是“无用的东西”?应该记住哪些?

5、少年旅行队队员们一路唱着欢乐的歌走来——齐读《旅行者之歌》。结合课文说一说你对“长久的忠实于生活的旅行者”的理解。

6、背诵《旅行者之歌》。

四、拓展延伸

诗中说:“大山它使我坚强、镇静,让我长得像一片茂盛的树林。大海它使我心胸开阔,热情汹涌。所有的河流,使我灵巧活泼,永远前进……”

“大山”“大海”和“所有河流”真有这么大的神力吗?你有没有这一类体验?不妨与同学们交流一下。

五、布置作业

背诵本文的最后一部分。

相信《水的旅行教案精华》一文能让您有很多收获!“幼儿教师教育网”是您了解幼儿园教案,工作计划的必备网站,请您收藏yjs21.com。同时,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旅行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