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地理教案(合集7篇)

12-02

俗话说,不打无准备之仗。优质课堂,就是幼儿园的老师在讲学生在答,讲的知识都能被学生吸收,为了防止学生抓不住重点,教案就显得非常重要,教案的作用就是为了缓解老师的压力,提升教课效率。所以你在写幼儿园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最新地理教案(合集7篇) ”,希望对你的工作和生活有所帮助。

地理教案【篇1】

(1)东南亚的位置与范围。

(2)东南亚的自然地理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

(1)通过地图,识记东南亚的位置及范围。

(2)通过读《东南亚地形图》,对比地了解东南亚的地形特点及河流特点,从而了解对人口、城市分布的影响。

(3)通过读《东南亚气候图》,明白东南亚的气候类型,从而了解其农业的分布特点。

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点,认识一个地区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情况。培养学生从综合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区内差异,培养学生的区域分析能力。

(2)东南亚的气候类型。

难点:

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点对社会经济各因素的分布及其发展的影响。

展示东南亚各国的人文景观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展示《东南亚的位置图》,让学生借用地图册把PPT图片中的各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找出来,由两位学生进行回答。并指出东南亚由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组成。

(过渡)中南半岛与马来群岛在自然环境上又有各自的特色通过对两个地形区的对比进而掌握整个东南亚的情况。

展示《东南亚的地形图》,让学生通过讨论回答下面问题去发现其多在地形上的特点再进行归纳。

①中南半岛上有哪些主要河流?

②这些河流大多数发源于哪里?

③这些河流大致是什么流向?

④它们在分布上与河流有什么关系?

⑤中南半岛上的河流上游流速有什么特点?该段河流什么资源丰富?

⑥这些河流的下游主要是什么地形?对人口、城市分布有什么影响?

(过渡)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下游形成宽广的冲积平原和三角洲,那么,马来群岛的地形有什么特点呢?

①马来群岛地形以什么为主?平原主要分布在岛屿的什么部位?

②这里的河流在长度和流速上会有什么特点?

③马来群岛火山、地震活动频繁,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④火山会给人类带来什么影响呢?

展示《东南亚的气候图》,由学生根据经纬度判断气候类型,并温习其各气候特点。

(过渡)中南半岛为热带季风气候,马来群岛为热带雨林气候。那么在这两种气候类型下,它们的的农业又有怎么样的情况呢?

(1)农业:

农业地域类型以水稻种植业和种植园农业为主。主要国家农作物分布如下:

(2)矿产:主要矿产是石油和锡,石油主要在印度尼西亚和文莱,锡矿主要在_________。

地理教案【篇2】

在学生自学东南亚地理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充分收集有关东南亚地区的各种图文资料,课堂展示给学生并提出针对性的问题,经过学生之间合作学习,相互交流、讨论、探究,达到学习成果共同分享、在快乐共同成长的目的。在学生讨论交流中教师因势利导,使学生达到学会方法、掌握知识、开阔视野、情感提升的目的。

l、通过读东南亚政区图、马六甲海峡图,讨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对其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使学生学会分析地理位置对区域发展的重要性。

2、通过读东南亚地形图、六大板块图、热带气旋路径图、气候类型分布图等,分析地形、气候、板块运动、植被、人类活动等对自然灾害的影响。

4、通过讨论东南亚地区与我国的地域联系,让学生明白区域之间的联系性,明白东南亚国家对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5、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使学生了解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点,认识一个地区的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和人地关系相互作用的.情况。培养学生从综合的角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并学会用比较的方法,分析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征、区内差异,培养学生的区域分析能力。

1、东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东南亚自然环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东南亚自然环境与区域经济发展的综合分析。

3.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丰富教学内容,增强教学效果。

4.采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教学相长,调动学生积极性。

新华网报道:应菲律宾总统阿基诺三世邀请,越南主席张晋创10月26日到28日对菲律宾

进行国事访问。在访问第一天,阿基诺三世就和张晋创讨论了南海领土纠纷问题,还签署了涉及海上合作的多项协议。

据新华社北京10月31日电,中老缅泰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会议31日在京举行。会议针对湄公河流域严峻的安全形势,研究建立中老缅泰四国在本流域的执法安全合作机制,并进一步协调各方立场,彻底查清“10·5”案件案情。

设计意图:教师将事先准备好的泰国洪水、南海主权纷争、中老缅泰湄公河流域执法安全合作会议等新闻事件的图文资料展示给学生,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地理学习的兴趣,鼓励积极探究,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

环节2知识梳理,交流学习成果。

地理教案【篇3】

D.被日本称为“海上生命线”

要想了解所学地理知识,必须要从基本概念入手,如果什么是地势、什么是地形都弄不清楚,又怎么能了解后续所讲的知识呢?因此,弄清概念,才能学好地理。

其实,地理难就难在不同地方的气候、环境、人文都不一样,需要同学们区别对待;而这也恰恰是地理简单的一面,只要我们理清地理要素有哪些,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就能理清知识脉络,进而形成知识网。

地理教材所涉及的内容具有范围广、信息多等特点,但是它对同一类型知识进行描述的角度和方法,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和规律性。例如描述一个国家或一个地区的气候特征,往往要从气温和降水两个方面来加以说明。而气温又包括着年平均气温、年温差和气温的分布等内容;降水主要是由年降水量、降水的时空分布所组成。

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地理环境或地理要素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或相似性。我们就可以根据这一点,采用对比的方法进行学习,例如:北方和南方因为维度不同,造成哪些差异;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有哪些相同点又有哪些不同点。

地理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掌握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及重要性,掌握东南亚地形、气候的一般特点,及中南半岛和马来群岛在地形、气候方面的差异;

2、了解东南亚的范围及包括的国家;

3、通过使用地图,提高学生的读图和分析图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综合问题的能力;

4、通过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关系的分析,了解地理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

学习方法指导:

1.学会从地理位置(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半球位置)、地形、气候、河流湖泊、资源等方面描述一个区域的自然地理特证。

2.学会分析位置地形气候等要素在地里环境形成中的作用及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而总结出一个区域的突出的人文地理特征。

3.学会运用对比分析的方法比较区域之间的差别与联系。

(旅游情景方式引入)你知道的狮城是那座城市吗?

你知道的世界文化遗产——吴哥窟在哪个国家吗?

让我们一起到东南亚去旅游,你就会得到答案!

1、自主学习:

1、说出东南亚的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读图2-3回答:

4、东南亚地区的咽喉要道是哪里?它有什么重要的战略地位?

为什么日本把马六甲海峡称为“海上生命线”?

【教师精讲点拨】日本国内需要的石油绝大部分来自于西亚,

工业生产,就必须进口石油,沿途经过太平洋,马六甲海峡,

海峡就成为了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1、自主学习:

1、中南半岛的地势特征如何?

3、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总结地形地势与河流间的关系。

地理教案【篇5】

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率

广西桂林市资源县资源镇大合完小教师

张美生

【内容摘要】所谓教学设计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这一动态进行预先的分析与决策。科学的教学设计应是安排好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学习的内容、方法、练习形式等),以配合学生的内在认知需要,从而经济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十年来的工作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优化教学设计,教学效果明显提高。即课堂教学设计必须要强化目标意识、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要有弹性的空间。

【关键词】优化 教学设计 目标意识 学习兴趣 弹性空间

【正文】素质教育是当前教育界教改的主题,而实施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关键在课堂教学。因此如何优化教学设计,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我们每个一线教师都必须认真探索的问题。

所谓教学设计是教师对课堂教学这一动态进行预先的分析与决策。教师对教材、学生以及对自己角色的不同理解,设计出来的教学方案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也截然不同。从教育发展来看,有效的课堂组织日益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课堂教学的参与性,教师在课堂的角色正从“传授者”变为“引导者”,从单纯传授体育知识,体育技能变为引导学生练习以及指导学生进行练习活动。

科学的教学设计应是安排好学生学习的外部条件(学习的内容、方法、练习形式等),以配合学生的内在认知需要,从而经济有效地达到教学目标。十年来的工作实践中,我从以下几方面优化教学设计,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一、课堂教学设计必须要强化目标意识。

我们都明白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制定的教学目标要具体、明确,然而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许多教师往往忽略这一点,制定目标时不是太大就是不切实际。许多课表面上看,课堂上热热闹闹,气氛活跃,实质上是虚假的“繁荣”。探究其原因,虽然主客观因素都有,但最根本的莫过于教学目标不明确,目标意识不强。由此可见,教师自己必须做到避免教学目标模糊、教学随意。如果一节课只是为了教而教话,不管这个教师有再好的素质、再好的表演才能,这节课都是失败的或是无法完成教学目的,那就更谈不上课堂的有效性了。因此,我们要做好分析教学内容,分析教学对象。

二、课堂教学设计必须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位好的老师。教育家斯宾塞说:“教育使人愉快.要让一切教育有乐趣。”新教材版式设计生动活泼.大量彩色插图分布其间引人入胜。内容简练.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贴近学生实际生话,激发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始终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地学数学。

1、精心的导入是学生快速回归课堂的催化剂

充分利用课堂的前几分钟,上课的开始是学生的心从课外要进入还没有进入课堂境界的时间,这段如果利用的好就会让学生较快的回到课堂,做为教师精心设计导言,正如好的开头等于成功的一半。

2、巧设的提问是学生不偏离课堂,思维活跃的兴奋剂

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开始进入学习的疲劳期,有的学生也会出现走神现象,这个时候教师就要适时帮助学生调整。把学生的困倦的情绪激活起来,就是设计提问,把学生调动起来。为此设计问题要反复推敲,使所提问题既能体现出教学的重点,又符合学生认知水平,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学生思维活动的充分展开。还要预先考虑问题提出后,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些类型的问题,教师应采取什么办法帮助学生解决这些问题,为教学决策做好思想准备。比如对于枯燥的问题教师可以给它设计生活实际背景,使问题鲜活起来,让学生看得见,感受得到,也便于提高学生的讨论热情和兴趣;对于思维含量较高,学生直接体会困难较大的题目,教师可以先作适当铺垫,搭好梯子,让学生能够攀缘而上。使问题化枯燥为有趣,化抽象为直观,教师在提问设计时不仅是记忆的重现而是调动起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自己去认识,去感受,去体验,去品味,在这其中学生就会自我陶醉,忘记了时间,也克服了疲劳。课堂教学的气氛也真的活了起来,每个学生也都成为了参与的一员,彼此交流,展示自我,在课堂也真正的实现了教学目标。

3、美妙的结尾,是学生掀起学习高潮、记忆深刻的回味剂。最后几分钟,是教师最容易忽略的,以为经过一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本课的内容,最后就真正的把时间交给学生了,俗不知,要下课没下课是重新唤起学生对本课内容学习的好机会,也是使本课知识得以升华为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最佳良机。如果说引人入胜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良好的课末设计,可再次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如美妙的音乐一般耐人寻味。因此要精心设计一堂课的结尾,使它像一台文艺节目的压轴戏,能够紧紧的吸引学生。课堂结尾要帮助学生认知;要对学生进行启发鼓励;要使学生愉快,以消除疲劳而精神饱满。使本节课有一个圆满的结局。也给学生留下永久的回味。

三、课堂教学设计必须要有弹性的空间。

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基础的不同,给教师的课堂设计带来了许多的不确定因素,这些变数使教师不可能把师生的一言一行都设计好。所以以学生为本的课堂教学设计只能是粗线条的、框架式的,具体的教学生成应该在课堂上视学生的反应和进展而定,所以课堂教学设计一定要有弹性的空间,要尽量做到:

1、情节不能太多。一节课中要尽可能使情节简洁,集中,便于学生投入足够的精力和时间对问题做深入有效地学习,以免造成学生的思维混乱和教师的顾此失彼。

2、环节不能太细。太细了,就有体现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达不到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自由探索的效果,这跟传统教学的填鸭子式的教学方法没有区别。美国教育家苏那丹戴克说:“告诉我,我会忘记;做做看,我会记住;让我参加,我就会完全理解”。由此可见课堂上让学生参与的是如此之重要。

3、问题不能太小。那种答案显而易见、一问一答式的问题尽量减少。试想,把食物嚼碎了再喂给学生,吃起来哪还有滋味呀。要给学生留有提问的时间,这里就要求我们要预设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要把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估计得充分一点,多一点事先的准备就多一些成功的把握。

总而言之,没有好的课堂教学设计就不会有好的课堂教学实践,没有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认真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是难以有效的进行的,因此也只有这样来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我们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才能有效的进行,课堂新课程改革才能更顺利的开展下去。

【参考文献】

1、张国新《优化课堂设计,提高教学效率》青海教育2006年第一、二期;

2、韩云桥 《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课堂教学绩效》中国科技博览2010 第22期;

3、曹秀云《优化课堂教学,实施素质教育》职业技术教育2006 第14期。

地理教案【篇6】

一、知识与技能:1.运用地图和资料,了解东南亚地区气候的分布与特点。

运用地图与资料,掌握该地区气候给当地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探究和自主学习,学习东南亚地区热带气候对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进一步加深自然界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课的合作探究学习,培养相互学习、相互合作的精神以及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重点:认识东南亚地区气候特点,分析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

难点:初步认识自然地理要素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与意义。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过东南亚的概况、地形特点等知识,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东南亚。首先有请大家看一张图片,课件展示图片,提问:这是谁?——孟非,《非诚勿扰》节目主持人,节目中的奖励规定是有机会去爱琴海旅游,但是现在去爱琴海旅游不合适,似乎去印度尼西亚的巴厘岛合适一些,因为这里长夏无冬,适合度假,那是为什么呢? 这就与东南亚的气候有关系了,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东南亚的气候及其影响。

课件展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请全体同学大声朗读本节课的学习目标。目标朗读完成后,再请大家完成学案中【知识铺垫】与【自主梳理】部分

影响气候的一个重要因素是纬度因素。课件展示:东南亚政区图,在图中突出赤道和北回归线的位置,设问:从纬度位置看,主要位于五带中的哪个带?

课件展示:①亚洲气候图、东南亚气候图,在图中展示气候类型。

②两种气候的气温曲线与降水量柱状图。

③讲解分析两种气候特点,突出两种气候的降水区别。

那么这种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活动6【活动】探究中南半岛、马来群岛上的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提出探究问题:结合学案以及之前所学的内容,小组讨论中南半岛、马来群岛上的气候特点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小组讨论完毕后,对于学生的意见进行点评、归纳总结。

热烈积极讨论,(5分钟),选取代表回答:中南半岛上:农作物一般在雨季播种、旱季收获

马来群岛农作物可以随时播种,一年到头均有收获。

上面我们了解了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那么当地气候又对居民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呢?

在小组讨论探究之前,展示图片给予提示。

活动8【活动】探究中南半岛、马来群岛的气候特点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提出探究问题:结合学案以及之前学习的内容,小组讨论中南半岛、马来群岛的气候特点对居民生活的影响。

刚才我们了解了当地气候特点对居民生活的影响,那么当农业生产与自然环境产生矛盾该如何解决呢?下面再阅读课本上“方便面与红猩猩的故事”谈谈你对于方便面生产与红猩猩生存矛盾的看法以及解决办法。

1.认识东南亚地理位置并了解其重要性;

2.描述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列举东南亚的主要农作物种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1.通过读图,得出东南亚的地理位置;

2.培养收集、整理资料及联系实际的能力。

培养因地制宜的人地关系思想,学习从国家利益角度认识世界地缘关系。

1.认识东南亚地理位置并了解其重要性;

2.描述东南亚的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列举东南亚的主要农作物种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东南亚(屏幕展示课题东南亚),东南亚是个好地方,我告诉同学们东南亚有一种美食──东南亚香米(展示东南亚香米),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屏幕中的内容。同学们想,当你特别饿的时候,端上来一碗热气腾腾的带着茉莉花香的米饭,那多幸福啊!同学们嘴馋了,下面我们去东南亚吃正宗的香米。

(一)去东南亚会遇到很多问题,谁来说说会遇到哪些问题?学生回答,如要有足够的钱、要知道东南亚在哪等?

请同学们看屏幕,这里有几个问题。[展示:1.东南亚生产稻米吗?有适宜生长的条件吗?(气候)2.东南亚在哪里?(纬度和海陆位置)3.东南亚地理情况怎样?(岛屿组成、国家组成)4.怎样去?(路线、交通方式)]教师解说。

下面我们一起解决上述问题。

(二)先解决第一个问题,东南亚生产稻米吗?老师说的是真的吗?我们用学到的地理知识分析分析,东南亚适合水稻生长吗?打开课本28~30页,学生从中找出答案,学生回答。引导学生看30页图7.25和7.26,请学生分别介绍两种气候(气温和降水)。我们具体来了解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播放flash具体展示)教师适时解说。

这时同学们放心了,东南亚真生产稻米。东南亚不只生产稻米,那里还有更多的热带作物,(放作物幻灯片)介绍橡胶、油棕、椰子、蕉麻等。引导看图7.22作物分布,然后完成下面的连线题(放幻灯片展示问题)。

把下列物产的生产和出口状况与相应的国家用线连接起来。

(三)我们来解决第二个问题,东南亚在哪里?同学们打开课本26页(图7.17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东南亚在中国的什么方向?(提示山水相连)赤道从中穿过(南纬10度~北纬25度),是什么温度带?海陆位置怎样?(说明“十字路口”的位置,强调“十字”)学会了地理知识我们就要用一用,12月26日下午,中国海军舰队从海南三亚起航远征索马里打击海盗。请你指出他们行走的路线。(展示海盗、中国海军图,)请学生上台指出。如果不走这条路线行不行,为什么?这条航线对日本重要吗?我们可以看到马六甲海峡非常重要。

(四)到了之后为了不迷路,我们要了解一下东南亚的基本情况。

[幻灯片展示,讨论要求:一、就近自由分组,至少3人1组。二、每组推荐一名组长,组长分配任务、做总结。三、时间5分钟。四、奖励:讨论问题积极,完成任务快并且准确的,得到同学们的掌声。讨论问题:1.东南亚由半岛和()群岛两大部分组成。2.在图7.18中找出中南半岛、马来半岛、马来群岛、马六甲海峡;在图7.22中找出越南、老挝、柬埔寨、泰国、缅甸、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文莱。3.想想有什么好的方法记住它们。]

学生讨论后教师出题测试:1.东南亚由()半岛和()群岛两大部分组成。2.哪些国家与中国接壤?3.哪个国家是内陆国?教师重点引导说明记忆方法(展示岳飞图)“岳(越南)飞(菲律宾)去二丫(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的寨(柬埔寨)子里吃老(老挝)面(缅甸)、看新(新加坡)闻(文莱)。”引导学生说出文字所代表的国家,学生齐读加深记忆。

(五)我们怎样去东南亚呢?(看中国-东南亚图)请学生指出路线、乘坐的交通工具。(海、陆、空)

问题解决了,我们可以去东南亚了。到东南亚,我们可以吃香米,还可以吃新鲜的椰子、香蕉。同学们想我们还可以做什么?(幻灯片展示:风景图片、水上市场、泰国象、工厂)觉得东南亚好的同学请举手。

提问:你去东南亚还为了什么?学生回答:旅游、投资建厂、做汉语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去东南亚既给我们带来好处,也给东南亚带来好处。

总结:东南亚地区是我国的邻居,我们就应该友好相处,共同发展。我们要好好学习,将来为两个地方之间的友好事业做出贡献。

同学们,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做好各方面的准备,我们要到东南亚去,那里的人们正欢迎我们去享受美好的生活。

地理教案【篇7】

知识目标:了解东南亚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了解东南亚地区农业生产与热带气候的关系;对中南半岛的河流与地形的关系的了解;东南亚地区华侨和华人、旅游业。

能力目标:学生通过活动,能够从地图当中找出东南亚地区的有关信息,达到了解课本知识的目的。学会从网络资源中查找有用信息的方法。

●教学重点:东南亚的位置的重要性,热带气候与农业的关系。

●教学难点:中南半岛山河分布与城市的关系;两种热带气候的主要区别。

●教学准备:有关的图片,课前从网上查找一些东南亚旅游业的风景图片,用PowerPoint制作有关的电子幻灯片,实物投影仪。

[导入新课]

[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已学习了日本的有关地理知识。我们看看世界地图,在中国和日本的南部,还有亚洲的一大片区域,这是什么区域?(学生答:东南亚。)对,这片广大的区域,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东南亚地区。

[教师]现在大家看到的,就是东南亚的一些国家的风土人情的照片,那么,我们首先来了解了解有关东南亚地区的基本情况。

[提出问题]阅读东南亚政区图,找出东南亚有哪些国家?(学生回答出具体的国家。)

[教师]从东南亚的政区图中可以看出,东南亚地区包括两大部分:在中国以南的是中南半岛,其余部分是马来群岛。

[提出问题]从马六甲海峡所处的位置来看,为什么说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指导学生从图上找出通过马六甲海峡航线所连接的区域:亚洲、太平洋---非洲、印度洋、欧洲。)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课本P28活动内容。

[教师](转折)实际上,如果我们到东南亚去旅游,我们不必担心在饮食方面是否能适应我们的.口味的。因为东南亚国家的主食跟我们这儿一样,以米饭为主。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想一想,为什么东南亚地区的主要的粮食作物也是水稻呢?

[教师]从图7.21上,我们看到的除了梯田外,还有什么树?(学生:椰子树)那我们这里的稻田边上,能不能种椰子树呢?(学生争论,最后分归为两派:可以,不能。)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看亚洲气候分布图(P7,图6.9),判别东南亚的气候类型:中南半岛主要是热带季风气候,马来群岛主要是热带雨林气候。(演示课本图7.25和7.26,分析比较两种气候的异同。)对于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能不能种椰子树这个问题,学生能自我认识清楚。

[教师]东南亚地区的热带气候条件,使得东南亚能成为世界上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比如热带水果,在苏果超市里,有来自泰国的龙眼,越南的火龙果,菲律宾的芒果等等。很多其它的热带经济作物,在东南亚地区的产量也相当高。

[教师]演示课本图7.22。然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材料,加深对东南亚地区所产的热带经济作物的理解。

[教师](转折)作为东南亚地区的一个重要的区域---中南半岛地区,刚才我们已经学习过了,位于中国的南部,和我们国家是山水相连的。当年,共和国的陈毅元帅访问缅甸时,曾写过一首诗:我住江之头,君住江之尾。川流永不息,共饮一江水。

[教师]演示课本图7.28。

[教师]指导学生分析中南半岛上河流、山脉的主要特点,看看中南半岛上主要城市的分布情况。

[学生活动]教师指导学生找出中南半岛上的主要河流,注意河流的流向;主要山脉与河流分布之间的关系。(可以用分开的手掌和手指来形象地比喻中南半岛地形地势的特点。)学生完成课本P31活动1的(1)、(2)的内容。

[教师](转折)在历史上,我国的广东、福建等地有相当多的人曾到东南亚地区谋生,当时叫做“下南洋”。华侨和华人对所在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也对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教师可以举一些具体的例子,来说明华侨对祖国经济建设所做的贡献。)

[教师]在一开始上课时,我们大家都看到了很多有关东南亚地区的风景和风土人情的照片,东南亚地区的确有着非常丰富的旅游资源,下面,我们再来欣赏欣赏有关东南亚地区各国的旅游风情。

[教师](教师演示电子幻灯片:东南亚各国的旅游胜地。课前可以在网上下载更多的图片,以增加该部分内容的知识性和趣味性。)

[教师] (组织学生完成P33的活动内容。学生可以在课后完成。)

感谢您阅读“幼儿教师教育网”的《最新地理教案(合集7篇)》一文,希望能解决您找不到幼儿园教案时遇到的问题和疑惑,同时,yjs21.com编辑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地理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