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孔子的观后感

12-09

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精心收集整理了“孔子的观后感”的相关资料下面是详细内容。写作品名观后感要注意一些什么?观影越来越成为当下人选择娱乐消遣的重要方式,观看结束后,我们总会产生很多独特的观点。然而,对于写作品名观后感来说,有几点需要特别注意。

首先,观后感需要开启一个新的角度来分析和思考影片。我们可以从影片的故事情节、人物塑造、视听效果等方面进行深入剖析,并思考这些元素是如何为影片的整体效果做出贡献的。

其次,观后感需要准确传达个人的真实感受。不要刻意说出观众们想听的,而是要真实表达个人的观点和情感。只有真实的感受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从而更好地传达和交流影片的价值。

此外,观后感也需要避免过多剧透。我们可以适当涉及影片的剧情设定,但在写作观后感时要注意不要剧透影响其他人的观影体验。可以通过提供一些引人入胜的片段或者情节,来让读者产生兴趣,但要留有余地,给予其他观众足够的探索和惊喜的空间。

最后,观后感也需要注意语言表达和结构的合理性。要用简洁明了、准确生动的词语来描述影片的特点和感受,并尽量避免冗长拖沓的叙述。同时,观后感的结构应清晰合理,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分为引言、影片介绍、个人观点和总结等部分,使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

写作品名观后感需要考虑这些要点,才能更好地传达个人的观点,同时也能为他人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和启发。不妨试试写下自己的观后感,与他人分享吧!

孔子的观后感【篇1】

被追逐了千年的文化,在那浓墨重彩的春秋战国里,盛开出了骄傲绚烂的花。孔子,一位熏陶世代炎黄子孙的圣人,在周润发的演技之下,或微笑,或凝重,或慈祥,随那抹长须,带领我们走进那个属于他的世纪。生活在当代,我们可以通过大屏幕来思考过去。

他的礼节,他的爱,留在过去,也流在现代。对国对家,他予礼,予爱。对于国家和君主来说,朴素虔诚的崇拜通过眼睛表现出忠诚和爱。

十年的颠沛流离,被嘲笑被驱逐,他依旧怀揣一颗兴邦安民的心,长跪于鲁国城门,一声“我回来了”,多少委屈与无奈,化作两行热泪,留在他梦寐以归的圣土上。孔子在战火纷飞的春秋尚且如此,那么生活在国家繁荣,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当下的我们呢?对父对师,他予礼,予爱。

家境贫寒,不忘先父教诲,本书生一个,却谨遵父亲遗愿,将射箭练***于擅长射术的季孙斯。他与**老子,禅坐在云雾缭绕的峰顶。“先生的道,大象无形,超然物外,不限于人世,我的道,则在人间。

”对师长的谦逊与尊敬,在那微笑的脸颊上,淡泊的如此宁静。即使他受到千千万万人的景仰,他在老师面前也很有礼貌,像个懂事的孩子。我们已经受到圣人精神洗礼数千年,这种尊师敬长的古老传统应该依旧在我们身上散发出年轻的光芒。

对妻对子,他予礼,予爱。他与妻子举案齐眉,相敬如宾。当他揽糟糠之妻入怀,充满眼里的是对发妻的感恩与挚爱。

当他收到排挤不得不踏上流浪之旅时,他的怀旧、他的不舍、他的无奈,是不是被一场大雨冲走了?对于孔鲤和孔姣来说,作为父亲,他似乎给的太少了,但每一个眼神、每一句话都充满了父亲的严谨和爱、亲情和怜悯。生活在物质丰富社会中的我们,能否保持那份单纯的爱,对爱人,对孩子,对自己?

对徒弟,他予礼,予爱。徒弟,是他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在路上,他和人民不抛弃,同心同德。当颜回殉道时,我看到了一个师长对爱徒那撕心裂肺的疼爱与不舍,当子路殉国时,我看到了一个师长在惊闻噩耗时的诧异,心里猛地绞痛,鼻子一阵微凉,在异国他乡受到不解与排斥,依旧在纷乱中以仁义礼乐施教于人。

“大道之行,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我们呢?为师者,至此足矣。

对南子,他予礼,予爱。他看出了南子放荡不羁妩媚妖娆的外表下,知人善用,爱才惜才的坦率与真诚,南子看到了他所有的破落与不幸都掩饰不了的博爱与坚毅。他们都被其他人误解,却都被彼此理解与认可,于是长长的一跪……现在的我们,能不能用一颗真诚的心,去接受那些被人误会被人不解的“异类”?

多一份沟通与理解,少一份冷漠与歧视。

孔子的观后感【篇2】

这本《孔子的法律思想》是1984年版由杨景凡和俞荣根主编的,不否认由于是“反孔”刚过,人们又急于将孔子思想放回历史舞台,所以书中虽然只是从法律角度评价孔子的思想,但完全是对孔子法律思想中好的方面进行阐述,因为其中没有一丝关于孔子思想的不妥,这是我认为不应该的,因为既然要评价一个人的思想理论,就应该客观如实的从正反两方面来展现。虽然是如此,但看完这本书,感觉还是受益颇多,毕竟在“春秋战国”那样一个中华历史刚刚发展那的时期,孔子能创立绵延数千年的儒家思想确实是非常不易的事。

众所周知,孔子思想以仁学为基础,书中认为“仁”是古代关于人的学说,孔子希望人人都有高尚的仁志仁节,他告诫子夏“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这是孔子对世人的希望,而“仁”与法律思想究竟有什么关系,书中并无说明,所以我就搜了一些别人的资料希望能有自己的见解:由于孔子生活的年代是分权的社会,这样君主对臣民的生活条件的控制和对思想的控制和以后的**集权体质下的控制就要弱的多,所以孔子才能自由的思想,自由的提出自己的理论,而人性既然是人天生的本性,那么孔子作为一个人当然无法消除这一点,所以他的理论思想中充满着人性,孔子是极其尊重人发自内心的选择的,就比如他自己是入世的,所以早期的儒家思想入世占有很大一部分,但他同时又对伯夷叔齐等人非常欣赏,称他们是“古之仁人”,这就是对出世的隐士的尊重,就是自己真性情的表现。所以就造就了儒家思想中“仁”的出现,“仁”其实就是一个人内心正确的表达,孔子认为所有人都具有了“仁”,社会就真正和谐了,所以他努力宣传自己的思想,而法律说到底就是通过对人的规范从而使社会达到和谐,这与“仁”的最终思想是一样的,只不过“仁”是通过内心,而法律是通过外界来改变而已。

孔子曾经说过:“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的天性相差无几,只是后天的习染使人们各不相同。

在此,孔子提出了“性”和“习”两个相对的概念,区别了人的天性和习性的不同;提出了人的天性是近似的,而人的习性则是相异乃至对立的。肯定人性相似意味着善与恶没有区别,否定了犯罪是由自然决定的观点;认为人的习性相异乃至对立,说明习染使人好坏各异,即习染于善则善,习染于恶则恶,这就肯定了犯罪是由后天的习染所决定的观点。这样,孔子明智地揭示了恶习是犯罪的社会心理原因。

而从另一方面“仁”的表现来看,它与现代的法律思想也是不可分割的:仁学在孔子之前可能就有,但孔子的仁学主旨是“重人”和“民本”。“仁”重生,尊重人的生存权,就如孔子说自己“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同时“仁”反对滥杀,反对无谓的牺牲人命,例如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

“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

子欲善,而民善矣。”这明显与现代的民主观念有异曲同工之妙,现代法律的最基本思想就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当然,孔子思想里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却又是与民主的差异,这只能说明孔子的“仁”是以一种自然的状态来展示的,就像父子关系就是基于人性的初始,而至于君臣和另外的一些现在看来是“封建”的思想也只能认为是社会大环境下的产物了。

书中前部分有对孔子儒家思想中处处隐含的法律思想的痕迹的清理,孔子虽然是以“仁”作为思想的基础,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对“法”这个治国工具,在《左转》记载的叔向处死杀害他人的邢侯,而孔子对此表示赞同表明了他以法来惩治违法贵族,这也并没有“刑不上大夫”的顾忌。孔子不反对据法“听讼”,但他认为靠刑杀来威吓人民最多只能暂时的禁人为非,但却把整个社会风气败坏了——“民免而无耻”,并不能使人不再犯罪,只有“导德齐礼”才能使百姓“有耻且格”自觉地不犯罪。作者在此对这种思想大加赞赏,并且举出例证证明当时社会是“路不拾遗”,但我认为这对现在的立法是不可取得。

因为当时社会的百姓在思想上完全信奉儒家思想,万众一心,全都能做到尊礼守规,正如现在的西方社会信奉**教一样,上帝不一定真的存在,但所有人都相信了他就真的存在了,无时无刻都在监督着自己的生活。因此,在法律约束之外,老百姓还有自己的道德约束。这就是内外因的区别。当然,内因更好。而现在的中国人民并无一个全体信封的类似宗教的信仰,这样的现实就意味着绝对不能仅依靠思想上的约束来实现。

接下来书中就对孔子思想中的法理学思想、立法、司法和守法思想做出详细介绍。其中的“礼”自然是必不可少的,“礼”首先是一种制度。即“礼制”。

孔子想用“礼”来规范社会。“礼”又是个体的人意识到的合乎内心法则、应该遵循的一套规则,如“克己复礼曰仁”。总之,孔子心目中的“礼”既是外在的,又是内在的,既是法律的,又是道德的。

但由于当时的大环境我们可以知道,孔子的这种思想是受到周朝遗留下来的“礼”的影响,所以他是一心想要恢复周朝的“礼”的,这于历史的进步我认为是相反的,但是孔子不乏有犀利的见解:其中我认为最真实也是最让人感叹的是其中孔子揭示统治者的贪得无厌、聚敛无度是产生犯罪的社会经济根源,对此孔子不只是深刻批判、强烈愤慨,更进一步他提出了富民的主张,即实行“因民利而利之”惠民的德政,即实现“小康、惠、绥”,虽然我学文不深,但相信孔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提出这种以民为本的德政的人。

对于治理国家,孔子的提议是 “德刑并用”、“先礼后刑”、“德礼为主、政刑为辅”。简而言之就是“德主刑辅”。对于这种思路,虽然并不完全适用于现代社会,但我认为是非常值得现代人尤其是立法者借鉴的,所以我想写一下看完书自己对“德主刑辅”的理解。

“德主刑辅”肯定并非孔子的原话,但关于德与刑的关系,孔子这样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有格”。孔子并不反对用刑,只不过“德”、“刑”相比,他更重视“德”的作用而已。

首先,在指导思想上,他认为德是本,刑是末,凭借德政来治理国家,就会使百姓像重型环绕北极一样归顺,而不需要刑罚去压服。所以,第二在制定政策时上,他认为德在先,刑在后,基于德先刑后的认识,孔子反对不加德而用刑罚,反对不加训诫而只要归顺,他说:“不教而杀谓之虐,不戒视成谓之暴”。

并把这种违反德先刑后的行为放在四恶之首来斥责,斥之为“暴”、“虐”。第三,从实际作用来看,孔子认为德大刑小,仅用刑罚只能暂时制止犯罪,却不能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不能铲除犯罪根源。综上所述,孔子在德与刑的关系上认为:

德本刑末,德先刑后,德大刑小。这分别从指导思想、治国措施、实际作用三方面总结出来的认识,归结起来就是“德主刑辅”的指导思想。

另外我认为,孔子的“为政以德”的“德”,不但是要求统治者自身在思想境界的上的“德”,而且更是以一种治国施政措施的“德”。就是说,对于统治阶级提出“德”的要求,既要他们正其身,又要他们施仁政。施仁政的内容也就是“德治”的内容。

可知,德治的内容部外二条,一是使百姓富庶的富民政策,二是富庶之后教育民以德的政策。“富之”是治国的第一步,是条件,是基础,“教民”是治国的第二步,是手段。虽然他还有“富而无骄易”的统治阶级偏见,但能够认识到“贫而无怨难”的确是一种进步。

但是孔子所谓的德治到了统治者身上也不外是要求为国不要横征暴敛。

在司法实践中,孔子主张“哀矜务喜”,这种司法和刑罚原则要求把法律和情理结合起来,不仅要看犯罪行为的结果,还要看犯罪行为的主客观原因,看到书中这样的解释我就联想到学过的刑法中主客观原因的重要性,这也就表现了孔子要求司法中重视民命,贯彻“道德齐礼”原则的良苦用心。同时,他反对严惩,主张适度处罚。《论语.子路》“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无所措手足。

”很显然其中所含的“刑罚中”思想,就是定罪准确、量刑恰当,做到了公正公平。所以从现在的角度看,孔子的“刑罚中”思想代表了文明的方向,体现了人道的价值。但是上面已经说过,“德主刑辅”的思想并不适合现代的中国社会。

此外,“德主刑辅”还使得法律成为伦理道德体系和行政命令的附庸,有着明显的道德至上论的倾向,因而它又与现代法治“法律至上”的精神相违背。

所以我就想通过查资料来汇总一下关于孔子法律思想中于现在社会立法不利的几个方面:首先,孔子的法律思想实质上是一种人治思想。由于环境受限,并且孔子是站在统治者的立场来处理问题并且考虑问题的,所以其法律思想始终无法跳出君臣之道,难以发展出现代社会的完全民主的意蕴。

与现代法治精神相比,孔子从未提过宪政制度、三权分立、权力相互制衡等重大问题。在他看来,权力结构是个简单的金字塔,“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最高的统治者居于顶端,集行政、立法和司法权力于一身,通过改造他,就可以达到改造整个社会。由于希望寄托在统治者的道德完善上,所以建立仁政**就有赖于统治者的道德完善。

就像在海滩上盖房子,最好的结果就是一个善良的人。这是孔子法律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一个重大漏洞。

此外,孔子强调人的义务而不是权利。孔子的法律思想超越了个人权利的概念,抹杀了群体中的个人,强调了对他人的片面义务。例如“父慈”,是规定父对子的义务;“子孝”,是规定子对父的义务;“兄友”,是规定兄对弟的义务;“弟恭”,是规定弟对兄的义务;“君义”,是规定君对臣的义务;“臣忠”,是规定臣对君的义务。

事实上,它会使大多数人缺乏个人权利意识,失去积极自由发展的力量。同时,片面强调人的义务,淡化人的权利,也会使统治者因感受不到有政治主体的存在与限制而漠视人民的权利,从而在缺少民主监督的情形下,对权力的支配和要求无限扩张,进而可能演化成**、苛政,所以这就是为什么后世很多统治者把孔子思想作为国家的主要思想,就是因为这样人民会更加听信统治者,更加容易被支配。

孔子将一些崇高的道德义务转化为法律义务,影响了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孔子在立法上主张把道德原则转化为法律原则,把他认为的一切美好的道德品质,诸如忠、孝、礼、智、信、敏、诚、忠恕、爱人等转化为法律规范。这一主张固然对普及儒家道德起了强有力的保障和推动作用。

但人类事务中几乎方方面面都涉及到道德范畴问题,把一些过高的道德义务转化为法律义务,法律和道德混淆不清,使人民难以遵守和执行,影响了人们对法律的信仰。同时,把道德而不是把法律作为政治的基础,一旦社会道德沦丧,就会产生了严重的***,国家便可能陷入无**状态,导致社会秩序紊乱。所以这样也就有了不好的作用。

通过课本知道了汉武帝时期复杂的政治局势迫使他废除汉初“无为而治”的黄老思想,董仲舒适应统治阶层的需要,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改造,形成一套神学化了的新儒学体系。在其建议下,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从此开始了汉代法律儒家化的历史进程,使汉代的法律在司法、立法、民事、刑法原则等领域逐渐儒家化。本书作者认为“法律儒家化”是对孔子思想的扭曲,之后的孔子思想已经不是原来的孔子思想了,但**者又有什么意义呢,我们把孔子思想当作一种思想的代称是用来更好的学习研究它,以汲取其中精华来用于自身的,至于是不是真正是孔子的思想没有多大意义。

此外,我们学习研究孔子的思想不是为了给它估个价,而是为了今天构建一个健全的中国法制提供借鉴,我们应该要学习到尊重客观事实,尊重自然形成的道德,尊重自己内心的正确想法。当然,我们应该尊重人性,注重法律的实际运用,而不是仅仅追求流行语。仅依靠个人的思想根本是不够的,必须是集大家之思想我们才能构建出更加精确和正确的法律思想来引导立法者制定出更加精确,更加有利于百姓权利的法律!

孔子的观后感【篇3】

负您的希望。 孔子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备受后人赞扬。今天,读了《孔子的故事》,我懂得了许多 ……

孔子一生都在学习,不论身处何方。有一次他被妈妈送到爷爷家,仅仅在爷爷家停留了短暂的几年时间,他就一口气读完了爷爷的所有藏书,懂得的知识甚至已经超过了爷爷。尽管如此,他还是虚心向别人请教。我们应该学习孔子这种不骄傲自满,低下头来听从别人教诲的精神。我平时总很自大,不愿意听从别人,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正是因为骄傲自大,所以犯了不少错误,但通过读这本书,我下定决心要改掉这个毛病,要像孔子一样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态度。不仅如此,孔子还有股子坚毅不拔,顽强拼搏的毅力,他不论做什么事,都会不达目的誓不罢休。而我呢?常常看书只看一会儿就睡着了的,孔子的学习态度与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所以我不能再这样了,我要在学习的时候有一种钻劲,只有肯钻研才能更好的运用学习的知识,才能更优秀。

孔子还十分注重人与人之间的礼节,不论贵贱,见了都会先行礼。尽管孔子是一个赫赫有名的教育家,但他还是俯下身来关心人民。他没有现在的某些当官的那么傲气十足,而是体恤民情,想方设法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尽管孔子做的事有许多我做不到,但是我可以从小事做起,以后也要多多帮助他人,让我们的世界充满爱。孔子就是以这些好品质才受到了人们的敬仰,我也十分佩服孔子,佩服他的虚心,佩服他的坚毅顽强,佩服他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品质。

读了这本书,我改变了很多,我以后要多多向孔子学习,将他的好品质发扬光大!

《孔子的故事》读后感作文篇四

孔子,我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在一本书上,我终于“接触”到了孔子。

有句话说得好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意思就是只学习不思考,就会陷入迷茫之中,只思考不学习,是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只有这样,在能做到心中有数。反过来说,如果不努力吸收知识,总有一天,连思考的能力也会退化的。

虽说孔子年轻时就已出了名,但孔子仍不骄傲,非常谦虚。有一次,一位百姓问孔子:“你这么渊博,你会的玩意儿简直让我们叫不上名来!”孔子听后,便有礼貌的说:“我会什么呀,我只不过会驾车罢了。”原来当时有六种本领:礼节、音乐、射箭、驾车、识字、计算。这些是一个全才的人必须具备的,在这六种本领里面,驾车是被认为最底下的,所以谦虚的孔子只承认了这一桩。孔子小时候也很爱读书,有一次,城里的人让读书人去给皇帝的儿子念书,孔子激动不已,马上去报名,这些人冷漠的对孔子说:“你一个小毛孩儿,又不是什么名人,有不出名。跑来这儿干什么呀?快走快走!”这些话让孔子很愤怒,同时也激发了孔子,他每天更加发奋读书,吃饭、睡觉,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有时间就看书,终于,孔子快成年了的时候,渐渐有了名气,也有人找他拜师了。

虽然孔子已经死了几千年了,但孔子的思想却对我们产生了无法估量的巨大影响,我们要学习孔子这种精神! 在课堂上我要认真听讲,不能开小差,也不能取得了一点好成绩就骄傲自满,而应该学会谦虚,毛泽东爷爷也说过:“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我要把这句话牢记在心。

孔子的观后感【篇4】

安徽省安庆市大观区高琦小学

五(33)班舒文熙讲师:姜鹏

五(孔子的名字叫丘,他的名字叫仲尼。他是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政治家,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生活坎坷而伟大,他创立了儒家学派。他收了许多**,恢复了周礼,成为历史上各个时代的先行者。

他生活中节俭,学习上以礼服人。不与人争吵,勤奋好学,都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有一次,仲尼在爷爷的颜襄家里待了三年。一个寒冷的冬天,他想问外公一些问题,见他在房里休息,便一会儿在雪地里扎马凝神,一会儿原地小跑,一会儿练习腕力,十分专心。外公走过来,看到了他。

当被问到为什么不休息时,他说他在锻炼。他不怕冷吗?看到这个,我想,想想自己,还不如他。

读了这本书,我真的开始了解孔子了,这让我受益匪浅。今后,我要学习他节俭、无畏、乐观的习惯。榜样的力量是十分伟大的。

孔子是我们的好榜样,向他学习,我们一定能在人生的路上有积极的思想、正确的行为、完善的人格使我们离成功更近。

孔子的观后感【篇5】

曾佩卿最近,偶然阅读周国平的《守望的距离》,其中《孔子的洒脱》一文令人耳目一新。孔子,儒家文化的创始人,这样一个以封建礼仪贯穿整个社会和中国历史的人,周国平先生竟然称他是个“洒脱之人”?

我饶有趣味地读着,终于明白,孔子之所以洒脱,最突出的表现之一是“君子不器”,即对功名利禄很是淡泊。

首先,周国平对孔子的“君子不器”进行解释。一般读书人寒窗苦读,心中都悬着一个目标,就是有朝一日成器,即成为某方面的专家,好在社会上混一个稳定的职业。说一个人不成器,就等于是说他没出息,这是很忌讳的。

孔子却坦然说:“一个真正的人本来就是不成器的。”这话的确含义深刻。

我想,它道出了作为儒家始祖的孔子,是一个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断地完善自己,而对于功名利禄的态度颇为淡泊的人。古往今来,真正的绅士是诚实、无私、淡泊名利的。可是,这样的人被社会所重用的能有几人?

相反,那些善于投机、钻营的恶棍,因为鲁莽、肆无忌惮,有很多升迁的机会。这期间又令多少人愤愤不平啊!可是,一个两千多年前一贯主张“学而优则仕”的人,竟然能把功利看得这么平淡,真的是难能可贵啊!

带着惊讶和感叹,我继续阅读,渴望进一步接近孔子。只见作者在文章中写到:“他一再强调,‘人生在世,何必成个什么器,做个什么家呢,只要活得悠闲自在,岂非胜似一切?

’当有人讥他博学而无所专长,他听了自嘲说:‘那么我就以赶马车为专长罢。’……”噢,一个两千年来“不朽”的圣人居然甘愿把赶马车当作自己专长。

不,这是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我有些震撼了。

孔子真洒脱啊!“君子不器”这句话不仅道出了孔子的治学观,也表达了他的人生观。当别人都在海阔天空地大谈理想时,他却语出惊人:

“我希望在暮暮三月,轻装出发,约了若干朋友,到河里游泳,在树下乘凉,一路唱歌回来。”孔夫子真乃性情中人也!

感慨之余,我也不由得由孔子的治学观联想到我们现在社会教育的种种现象。现在的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情比较迫切,都要求自己的孩子个个成器。甚至认为成器的目标无疑就是成为某方面的专家,好在社会上谋一份稳定的职业,或者往自己的脸上贴金。

因此,很多家长为让自己的孩子“赢在人生竞争的起跑线上”,总认为孩子学习文化知识越早越好,越超前越好。孩子一上幼儿园,就要学很多东西。他或她还参加了舞蹈班、艺术班、钢琴班、演讲班等。幼儿开始学习小学的知识,小学学习初中,初中学习高中,这样一层层的进修。

更有甚者,明明知道自己的小孩学习成绩不好,还花大把大把的钱送自己的小孩到国外上学。谁也不知道,现实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情况:孩子必须被迫练习钢琴,结果孩子的手指断了;非让孩子保证第一不可,结果孩子精神失常;非强求孩子做做不完的习题,结果孩子离家出走……以上种种教育现象,与拔苗助长何异?

当然,在特殊的强化训练下,个别儿童取得了显著成绩。可是,当人们为超前教育的成果而欣喜和得意时,是否想过,孩子的某一方面的发展是以多方面发展的牺牲为代价的,孩子的眼前发展是以长远发展的牺牲为代价的。在过去的几年里,报纸、广播、电视、杂志等都宣传了一些神童。

他说他三岁就能背诵唐诗,五岁能上高中,十岁能上大学。可是到后来,成名成才的寥寥无几。《人民**》上的《“神童”教育的缺陷是在**?

》的评论应当引起我们的深思。

醒醒吧,“望子成龙”的家长们,孔夫子的“君子不器”给了我们深刻的启示。《孔子的洒脱》一文还讲述了孔子主张读书要从兴趣出发,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他还主张读书是为了完善 “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

他一再强调,一个人要有真正的才华和实际的学习,而不在乎外在的声誉和经验。因此,我们不应该急功近利,而应该根据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心智发展需求,循序渐进地进行教育,我们的孩子才能成为越来越完善的真正的人才。

抛开顾虑,给自己多一份轻松,多一份洒脱;抛开“事功”,给他人多一份宽容,少一份苛刻吧!

——读《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有感

李英最近我拜读着《小学语文名师教学艺术》这本书,一次次领略着名师的风采,一次次品味着名师的教学艺术,感受着他们课堂的生命气息。本书运用生动的语言文字介绍了于永正、孙双金、王崧舟、赵景瑞、闫学、吉春亚、盛新凤、周益民八位特级教师的教学艺术,书中介绍了他们的教育观点,还列举了生动的案例具体展现了他们教学艺术,而且做了详细的评析。

“语文是儿童的,语文是为了儿童的,语文只有融入儿童的精神世界才是有意义的。”(王崧舟语)“感悟童年、抒写童年应成为语文课的重要组成部分。”(阎学语)“语文似乎生来就是为着放飞儿童多彩的梦而存在的。

”(周益民语)无独有偶,在八位名师根深蒂固的教学思想中,儿童都摆在了首位,这难道是巧合吗?不,不是!这是名师在语文课堂上追求的最高境界,就是让孩子们在语文课堂上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快乐的成长。

如于永正老师的《给女儿的20条贴心建议》,其实也可以说是给每位年轻教师提出的,这20条建议是一位老教师对年轻教师的殷殷期望,也是对我们的谆谆教诲。它包含了对我们教学中的指导,要我们上好课,把握好教学重难点,选择好教学的手段,也包含了对教学细节的关注,如要我们细心观察学生,全面了解学生,倾听学生的谈话,同时在交流中恰当使用肢体语言,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真诚,拉近了师生的距离。再如切不可让学生看出你的偏爱,要我们要感到每个孩子的可爱之处,即使是差生,也要发现他的某一长处,这样教师才能赢得孩子的喜爱。

于永正的建议朴素细致,温心可人,值得深思。如果我能遵循这20条建议,我想我一定会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老师。

我们常常把无辜的孩子当作天使。这些可敬的老师不是天使的守护神吗?他们坚持不懈地追求自己的教育梦想,用爱雕刻美丽的天使。他们总是关注每一颗脆弱的心,真诚地倾听每一朵花的声音。

他们的人生之所以诗意,是因为他们一路走来总有“天使”相伴。在“神”的守护下,可爱的“天使”自由地展翅于人性美好的世界里。

于永正老师虽年愈花甲,但童心未泯,他擅长用诙谐幽默的方法给学生“解压”,与学生沟通情感,以童心换童心,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教学氛围;孙双金的情智教学使课堂变成了点石成金的地方,在他的课堂上,孩子们的情绪空前高涨,他们“小脸发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周益民,“一位走在路上的追梦人”,他不停地追求“语文教育的诗意之梦,澄澈碧蓝的教海之梦”,因此,他的语文课堂成就了儿童梦之故园。赵景瑞、阎学、盛新凤、吉春亚,名师的课堂一个个,哪一个不能称之为最好的绿色生态环境?哪一个没有美丽的天使天堂?

这让我想起了学校所倡导的“童心母爱”教育,目的不也一样吗?让学生有一个快乐的童年,在语文课堂上快乐成长。

只有热爱学生,才能从内心迸发出一股强大的力量,如饥似渴地学习,刻苦地备课,认真地上课,细致地批改作业,耐心地辅导,努力去改进教法,置终日的劳累而不顾并自感乐在其中;只有热爱学生,才能勇于对学生的今天和将来负责,细心地去研究和分析他们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特点,热忱地鼓励和珍视他们的每一点进步,千方百计地帮助他们克服缺点,纠正错误。

记得在一篇文章上看到小学特级教师斯霞常说的一句话:“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有童心、有母爱。与孩子打成一片,这叫有童心;我们应该把学生当成自己的孩子,这叫做母爱学生。

”联系自己本学期的教育教学实践,此时的我更是深刻地体会到了,心有天使,童心母爱永驻心头。

学期初,班里有个孩子常常不完成作业,练习册里边连最基本的“看拼音,写词语”都不完成,我很生气,刚开始只是一味地严厉批评,“占用”下课或活动时间“抓”她补写作业,但效果并不明显,看得出来她是被老师逼着学语文的。过了一会儿,我偶然发现她身体不太好,于是父母降低了对她的要求,原来是这样!我想出了通过跟她在课间大活动中一起游戏,拉近距离,让她由喜欢语文老师转化到喜欢语文课堂!

这一次,我尝到了“甜头”。课堂上她开始敢于举手发言。下课后,在老师的帮助下,有计划地完成作业,不懂的及时咨询老师。

有时候她会甜甜地叫一声“老师”,然后扑到我的怀里,可爱极了。她说老师像妈妈。我想,是我的“童心母爱”感化了她。

有时候 “奇迹就是这样创造的”,只需要教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你的载着爱和信任的眼波哪怕仅仅是投向学生亲切的一瞥,幼小的心灵也会感光显影而映出美丽的图像;或者只是你的一点点抚摸,学生们的心也会阳光灿烂,就像春天的来临

我相信:如果老师爱学生,希望他们,经过几年的教育,学生会如你所愿取得进步。不仅在学习上,品德上,而且在做人的原则上都会达到教师所希望的。

我也会牢记,童心般的母爱永远留在我心中,带领学生向前迈进。

让我们用心守护心中的天使,让他们在天堂微笑,让我们每一位天使的守护者都有自己的诗意生活!

吴敏前不久,我在网络浏览时无意发现了看云老师写的《心平气和的一年级》这本书,网络上对此书评价颇高,特别是搞教育工作的,都说此书给了他们很大的触动,于是,我找来了这本书,迫不急待地看了起来。

读完《心平气和的一年级》,看云老师的教学观深深地打动了我,她认为:作为一名老师要多读书,在读书中寻找心平气和的理由,在读书中找到心平气和的方法。爱学生,爱读书,是看云老师的专业观。

读书,思考,就是看云老师的生活方式。

看云老师每天必做的事情就是看书,读史读诗读文,早读午读夜读,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她在早上上班前读了七章《道德经》。当她在工作中出现心浮气躁、难以自控的时候,《道德经》就成了她抚慰心灵的良药。在她的日记中,还出现了好多好多的书名,前天是《道德经》,昨天是《幽梦影》,今天是《学会关心》,还有《疏理课堂》《生活体验与教育研究-人文科学视野里的教育学》等等,这些书,也在抚慰着她,引领着她用一种平和的心态去面对工作中的烦躁。

在她仅有一个学期的日记里,我接触到了许多我从未听说过的题目。在她的日记里,我感受到一位非常爱读书的老师。在她的影响下,班上的孩子们逐渐喜欢阅读,学会了阅读。

看云老师是因为爱孩子而做教师的,看云老师是因为爱读书而教孩子读书的。她的职业观是爱读书和爱孩子一样重要。

她每天都要大声朗读一小时,或是在自己的学生面前,或是在安静的空教室里。她说“六年如一日,盯住一个班的学生,用你的爱读去带动学生的爱读,用你的爱表达去带动学生的爱表达。”她要求学生“书包里可以不带语文书,但不可以不带课外书。

”她的学生中的佼佼者这样写道:“同学们都在读《我为歌狂》和《幻城》之类的校园**,一堆一堆谈得好开心,于是我也借来读,可是实在觉得没劲,我根本读不进去。就只好去读我的《简爱》了!

”看云,一位爱教育,爱学生,爱思考,更爱读书的老师,我们不得不叹服她的勤奋,不得不惊叹她的优秀。从她的话语中,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她是如何从一个普通的教师成长为教育的领导者的。

孔子的观后感【篇6】

暑假,我和爸爸一起读了一本课外书,书名是《孔子的故事》。

这本书记录了孔子的一生,从孔子诞生、讲学、周游世界;再到编写《春秋》,宣扬“仁政”“德政”的一系列故事。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他是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和儒家的创始人。 尽管他并不全面,但他拥有完整的思想体系和政治见解。

孔子是一个品学兼优的人,思想开明,求知欲强。他从小就崇尚礼仪,读书也很勤奋谦虚。他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孔子好学,这一点是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的。而且,当他下定决心学习各种知识和能力时,母亲去世了。在各种挫折下,他不但没有灰心,反而更加生气。

我们也应该学习孔子的这种精神。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要努力学习,不放弃,把压力转化为动力。

孔子说过:“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意思是:

懂就懂,不懂就不要装懂,这样才算得上聪明。孔子以这样的学习态度,谦虚地向他人学习,充实自己,实自己成为一个聪明人。

有些人最大的问题是他们有点自以为是。看。当我们认为别人不如我们,我们失去了增长知识的机会,我们的进步受到影响时,我们应该像孔子一样谦虚。

在我们的生活中,难道不需要这种坚持吗?但事实上,有些人做一件事,总是只要做了就行了,从来没有想过把一件事做精、做细,完全不去思考与挖掘事物的深层含意。生活中,缺少的就是能把一件事做精、做巧、做细的人,不论是大事还是小事,都能从中看出一个人将来的成功与否。

如果一个人,对待每件事都能一丝不苟地完成,认真对待每一件小事。这样的人,何愁不会成功呢?

孔子是圣人。我们要学习他勤奋刻苦的精神,克服困难,成为一个有成就的人。

孔子的观后感【篇7】

客观而言,《孔子》引发这么大的争议,既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作为一部工整流畅的准文艺片,本不该有什么太大的波澜;但作为万世师表的人物传记,成为舆论焦点也不足为奇。真正有价值的争议,是冷静的声音、相对理性的批评,以及可以探讨的诚意和余地。胡玫导演在《孔子》开拍时就说过“如履薄冰、战战兢兢”的心情,这或许是她想象之中的局面,但也可能始料未及。

无论如何,电影主创对《孔子》的诠释还是充满诚意;无论他是圣人,还是凡人,“孔子”在当代都需要知音;在这个时候,通过电影去讨论甚至争议《孔子》,无论如何,都是一件好事……

一、诠释圣人:理想主义者的实践论

胡玫版中的孔子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但不是把理想挂在嘴上高谈阔论,而是热衷于躬亲实践,用事实去证明理想的合理性、可行性。

孔子是一个圣人,这是早已定评的历史。回到彼时生活中,孔子又只是一个普通人,从政未果致力于教育事业,这也是一个简单的道理。圣人也是人,要食人间烟火,有生老病的问题,更有理想和现实的权衡挣扎。反之,圣人之所以最后成为圣人,是因为能凭借智慧超越这些羁绊,用自己的言行去影响芸芸众生,去改造周围的世界。影片的说服力,精华与窠臼都来自于这个矛盾。电影开头,孔子以倒叙的形式回顾自己一生的经历,就是一个老人在回忆从前走过路,为自己充满遗憾的一生做总结。

还原历史,这句话很简单。但是,每一个人都对历史和人物有自己的想象空间,一部电影想要做到人人都服气,势必要旷日持久下很大的功夫。电影《孔子》为了尽量立体、丰满、客观、合理地描述孔子,可谓苦心孤诣。影片有多处打动人的地方,孔子参政、护主、重民生、立国、立言、兴邦、传道、自爱、爱人等一系列细节都很有感染力。比如,“堕三都”这样剑走偏锋的决定,是孔子高瞻远瞩的“圣”,一般人不敢轻举妄动。同情弱小无辜的殉葬者,不惜以相谏,却是一个有正义感的男人的见义勇为,只要有勇气,每个人都可以去做。

孔子是一个纯粹的理想主义者,但不是把理想挂在嘴上高谈阔论,而是热衷于躬亲实践,用事实去证明理想的合理性、可行性。他从来不考虑做这些事情“小我”收获了什么,而是觉得身在这个时代,就必须尽自己的力量去影响人们朝着安居乐业的康庄大道发展,隐恶扬善,建立一个“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理想国。他用智慧和反对派、既得利益者沟通迂回。从来都是言行一致,用事理去说服人,用行动换来别人的信任和折服。

片中,有两个细节对比令人印象深刻:一是作为傀儡的鲁定公感叹孔子,说孔子不会装糊涂,处处得罪人,非要一意孤行施行理想;二是,孔子向道家学派创始人老子求教,老子大意是说天下事物有其发展规律,顺其自然就行,不必去管它。面对君上的消极劝导,和老子“超然物外”的.教诲,孔子都没受太大影响,而是继续积极前进。孔子在鲁国没能实现理想之后,奔走春秋列国,带着一干不离不弃的弟子试图去寻找新的支点,继续践行自己的主张。阻力、压力把他淬炼成更加顽强。

影片最后,孔子回到了久违的鲁国,从此不再过问政事,而是一心致力于教育事业,但这不等于孔子放弃了理想,不过是转换了一个方式罢了:他知道一个人的力量、生命毕竟有限,必须通过教化来影响人们的想法和生活方式,自己的主张才能万古流芳的进行下去,获得可持续的发展。也可以这样理解,这既是一个圣人远见卓识的高明选择,也是一个普通人在长时间的挫折之后,最后唯一正确的精神出路。“圣”和“人”再次合为一体。

二、走下神坛:双面孔子的局限性

理解孔子需要时间、阅历、心境,感同身受的经历。就像有些讽刺的是,电影里唯一能理解孔子,接近孔子心灵的人,竟然是一个聪明、美艳的祸水女子南子,历史若是如此,孔子多半会后悔说过“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样具有大男子主义色彩的话吧。

导演之外,作为主演的周润发无疑是压力最大的一个人,因此他曾几番拒绝。对于当初(2007年的拒绝,周润发说:“因为第一稿里孔子有光环,我演不了,我觉得我不仅要演一个圣人,而且也要演一个人。第二那个孔子太年轻,就是用电脑特技我也扮不像。两年后我再看剧本,从51岁开始演,我觉得合适”。从接手出演《孔子》那一天起,他就已经走在他表演生涯里最险峻的钢丝上面。光靠众多的文字资料,历史典籍,去判断孔子的心态、气度、言行,需要耐心和领悟能力。周润发演绎的孔子,既没有把“普通人”孔子演得单板生硬,也没有把圣人孔子演得出神入化,不可企及。落魄潦倒之余牵马而出,被马撞到在泥水里,起身后哈哈大笑的豁达;被困山谷,缺粮缺水情况下操琴明志,却把最后一口肉汤分给弟子这些地方,不仅仅是形似,而是深入骨髓的通达。

当人们在争论着《孔子》上映宣传期间,周润发一跪再跪的八卦新闻时。第一印象想到的是炒作、噱头,用恶搞来争夺报纸头条,为电影造势。却很少有人想到“克己复礼”的故事,周润发想复跪礼,除了入戏太深脱不开身,另一个原因是他的气质已经钻到孔子那个时空里,也想把人拉到那里一起感受。再说表演,周润发的演出使得“圣”和“人”的衔接自然而稳健,有很强说服力。他的倾心和努力,对达成这两个矛盾而又互生的“双面孔子”,作了自信、有力的证明。

已经被岁月雕刻成一个老顽童的周润发,从大侠、游子、手、作家、赌神、黑帮老大等黄金时代的身份中突围,把自己的心态、气场有效收敛集纳,放到孔子生活的时代进行打磨、碰撞,小心翼翼地揣摩、分析、拿捏人物,力图把圣人的“圣”和“人”两方面作一个全面的领悟。因为《孔子》,在自己的从演履历上贡献了一次最正统、最舒展、最深沉的表演。这或许是岁月赐予周润发的时间财富,也是一个勤勉、稳健的演员,无师自通,用心体悟的结果。

把一个神圣的思想家、教育家,襟怀广阔、低调审慎的谦谦君子,拍成一个像邻居大叔一样的普通人,在观众的第一直觉上建立一个亲和、亲切的氛围,娓娓道来的故事,如沐春风的影片语境,让观众不因为历史久远,而和人物产生艰涩生硬的隔膜;同时,又要把圣人不同于凡人之处的“神圣”表现出来,人生态度,生活智慧,人格魅力,思想影响力融贯杂一起。周润发把这些东西具体而真切地“写实”出来,用最大程度的努力去说服观众获得精神上的启迪。

周润发身上举重若轻的风骨,不是简单的清高自负、敝帚自珍,而是知识分子积极入世的明亮心境和执着坚守。可以这么说,理解孔子需要时间、阅历、心境,感同身受的经历。就像有些讽刺的是,电影里唯一能理解孔子,接近孔子心灵的人,竟然是一个聪明、美艳的祸水女子南子,历史若是如此,孔子多半会后悔说过“惟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这样具有大男子主义色彩的话吧。这是作为男人的孔子,作为生长在男权社会里的孔子的局限性,因为孔子是一个人,男人。

三、寻觅知音:孔子其实离我们很近

电影《孔子》希望得到的沟通,是通过发生在圣人身上的故事,来启迪今天因为过分物化而显得浮躁的社会,那些彷徨中迷失了信仰,丧失了价值判断的人们,去那些还在坚持的平凡人。这是孔子思想在今天仍然具用普世性的意义。

胡玫曾说“质疑声一定会有,一路都有人在不断地警告我,连我妈都说我,你这不是疯了,找吗,干嘛拍这么一部片子?”。因此可推,胡玫大抵是敬仰孔子这个人,并对孔子形成自己的了解和想象,才会多年来东奔西走地筹拍这个片子,不然有那么多帝王将相等着她去演绎,何必要碰孔子这个吃力不讨好的“烫手山芋”。她用电影这个生动的表现方式,在一拨拨的观影人群里,找到孔子思想的知音,理想主义的共鸣。就先把自己变成了孔子的知音,电影是她的成品。电影《孔子》即便不能让更多人成为孔子的知音,也是胡玫从业生涯里的一个惊叹号。

颜回在冰河里一次次打捞逸散的经卷,最后殒命,就像《海盗电台》里狂热的电台DJ在海水打捞唱片一样,都是在为心中纯净的理想而献身;子路临前“君子,而冠不免”的信念,则影响了电影《水浒传之英雄本色》里不断扶正官帽的陆谦这样的读书人、官员。这些细节的设计,纵然有想象的成分,但是这些弟子都是孔子和其身后完整的思想体系的知音,他们献身的是“道”、“仁”等这些看不见却可以实践的东西,生活在今天的人们,可以把这些东西去融入生活,检验理想。电影试图用儒家思想的雨露来点化焦灼不安的心灵,就是孔子精神的再次发光。而演完孔子的周润发也说:“《孔子》跟现代人的生活、感情都是很近的。你觉得两千多年前很遥远,等你看完《孔子》你会觉得,孔子跟你是很近。”

如果说,一次观影经历就是一次和电影,以及电影里的主人公沟通的过程。那么从主观出发,电影《孔子》希望得到的沟通,是通过发生在圣人身上的故事,来启迪今天因为过分物化而显得浮躁的社会,那些彷徨中迷失了信仰,丧失了价值判断的人们,去励志那些还在坚持的平凡人。这是孔子思想在今天仍然具用普世性的意义,电影院里真要能走出一些“知音”,善莫大焉。电影本身到底有多大的可看性,认真看过,而且有独立思想的观众会有自己的想法,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结语

《孔子》是一部商业意图的大型文艺片,有剧本略显仓促,台词不够严谨考究,古文和白话衔接得不很自然,很多地方对历史的把握、“合理的想象”不够稳妥扎实等很多不足之处,下的功夫还不够,不能让观众有效地吸收、消化,产生感同身受的共鸣。拍惯了大型古装电视剧的胡玫导演,也还没能从电视剧的视角里转换回来,有些地方还是在用电视的方式来拍电影,放大了一些不必要的地方,煽情过甚矫枉过正,而一笔带过了值得特写的心理转捩点。只是,电影本身还不至于诚意全无,不忍猝睹。

日本著名作家村上春树有一本新书叫《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讲述他边写作边参加长跑的事情。我们在谈论孔子的时候,在谈论什么?在争论电影《孔子》的是是非非,功败垂成?还是孔子本人、儒家思想,更多电影之外的东西?那些准备发言的人,都先来想一想这个最基本的出发点,在心中打好腹稿,大家的心态和气度都会变得友好豁朗起来,视野和胸襟也会为之开阔,建设性的东西自然而然也就产生了。电影《孔子》和圣人孔子的知音也会一个个生长起来,如果孔子在世,这应该他乐意看到的。

孔子的观后感【篇8】

这个暑假我读了一本书,叫《孔子的故事》,孔子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和军事家。这本《孔子的故事》就记录了他的一生。

孔子的祖先原是宋国(在河南江苏交界的地方)的贵族,如果再往远说,他们还是殷代贵族的后代。孔子的父亲叫纥,字叔梁,是鲁国一个职位不大的武官,他很有力气。孔子的母亲姓颜,叫徵在。

孔子30岁时他已经有了3000多名学生了,可是,他认为自己的学识不够渊博。如果谁有知识,谁哪里有他不知道的东西,他就拜谁为师。因此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他真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安贫乐道,直道而行的人哪!

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的孔子,是春秋时期最有学问的学者之一,他的言行举止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孔子的故事》讲了一系列关于孔子的事迹,它告诉我们,学习的魅力,带领我们一同感悟圣人传给我们的思想精神。

在孔子对他的学生的教育中,对于学习的篇章有不少。它告诉我们许多学习的方法,同进也告诉我们学习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而这种快乐,是每个人都应该具备的,因为它能提高自身的修养、素质。反复的学习是为了便于熟练的掌握,不懂就问,可以提高知识水平。我们作为一个学生,就更应该要认真学习,熟练的掌握,它不仅能够充实自己,也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圣人孔子最注重的是“仁、礼”。崇高的道德思想,是从古至今君子的作为。人与人之间,礼尚往来、互相关爱、互相包容,那么,这个世界就会是个美好的乐园。

本书告诉我们生命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是否活得充实。用道德充实自己,用知识填充自己,有抱负、有追求,积极向上,既使早早的就离世了,那么他也就无憾了。

现在,美味可口的家肴,令我们情不自禁;琳琅满目的衣物,更使我们留恋忘返。然而,在生活日益富裕的现在,我们更加需要用知识来填满自己,用道德来包裹自己。

孔子的观后感【篇9】

秋时期,礼崩乐坏,诸侯割据,社会动荡,孔子颠沛流离却不得志的一生穿插在这样的乱世之中。

安静地看完《孔子》,浏览孔子的一生。如导演胡玫所说:“《孔子》是一部一定能让你记住很多故事情节的影片。

”长达125分钟的《孔子》其实就是一个个孔子故事的组合,由开始的孔子在鲁定公支持下对鲁国进行改革,到孔子改革失败离开鲁国,到孔子及其**14年周游列国不断碰壁,再到孔子耄耄之年被迎回鲁国,他一生就在这一个个熟悉又陌生的故事当中走完。可是,回顾这个电影,我捕捉到的不仅有故事,更多的是孔子圣人的形象——动荡破碎的山河,一个挺拔的身影带领着一群文弱的书生,步履蹒跚地向彼岸走去。

周王室衰微,诸侯为了称霸相互征战,狼烟四起。出身鲁国没落贵族家庭的孔子,对国家和黎元深感忧虑,提出“仁”“礼”的思想主张,希望以他的思想和智慧来解百姓于水火之中。可是就像春秋战国其他的圣贤那样,诸侯需要的是霸道的思想、强硬的权势和坚锐的军队,孔子的思想主张不被采纳,在诸侯国辗转如丧家犬。

虽曾仕官于鲁国,并以其勇敢和智慧带给鲁国以尊严和强大的希望,虽曾受诸侯礼遇,并在诸侯国推行主张有所成效,但政治理想最终敌不过霸道。

在过去的14年里,孔子和**一起去了其他国家。他们被混乱的军队围困了好几次,陷入了绝境。他们卷入了一场政治阴谋,陷入了旋涡。晚年,他们回到鲁国,坚持不懈地教育**人民,整理文件。最后,孔子在失意中逝世,理想空付东流,还是达不到彼岸。然而,孔子逝世之后,其言行及思想终为后世所认同并推崇,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根源,孔子被尊谥“大成至圣先师”。

电影《孔子》让我印象深刻的情节有很多,其中孔子为救要陪葬的小男孩在朝会上与人激烈争论,随鲁定公赴齐国会盟的斗智斗勇,“子见南子”“好德如好色” 一话,都反映出孔子坚守内心世界,坚持政治理想,无畏困难险阻,无畏美色权贵。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孔子,要想懂孔子还是要读《春秋》,靠电影简单的镜头和浅显的对话是不足够的。白云苍狗,沧海桑田,孔子圣人的形象无法抹杀。

孔子的观后感【篇10】

被热炒了很久的《孔子》最后在1月22日正式上映。在上映前的宣传活动中,愈发“老来俏”的主演周润发扬言“看了不哭的不是人”,这番话让本次评审团的成员们不禁诚惶诚恐。我却只感觉到欣赏了一场冗长的“百家讲坛”,而且很显然,胡玫导演讲故事的潜力,远远不及于丹老师。据观察,影院里《孔子》的人气还算不错,影迷们对电影如何展现孔圣人的一生更感兴趣,也不乏慕发哥之名来观影的粉丝。我想从散场之后大家的反应来看,《孔子》这部电影给了怀揣这两大期盼的观众一个交代,但是,没人想到,过程却是如此枯燥沉闷。

CCTV-6电影频道有一句着名的广告语:“打开电视看电影”,套用在《孔子》身上,恐怕用“打开电影看电视”则更为恰当。电影故事从孔子得到鲁公赏识担任大司寇开始,前半段主要讲述了孔子在鲁国意欲用自我的方式治理国家,然而处处受掣肘,只得远离故土,与弟子踏上周游列国的路途。后半段则集中讲述孔子在周游列国的路上遇到的种种困境,欲寻明主而不得,历经受辱、被困、高徒子路、颜回死于非命等坎坷,最后叶落归根回到鲁国传道授业了此余生。如此复杂的资料想要用一部电影表现出来,原本就是个艰难的任务。而擅长拍历史题材电视剧的胡玫导演,也显然并没有拿捏好尺寸,于是,观众们便在电影院里花费了两个半小时“欣赏”到了一场“电视剧”。

平心而论,电影前半段尚有完整的剧情,透过保护小童、齐鲁会盟、平息公山狃叛乱等段落,集中表现了孔子的仁爱、智谋和军事上的才华。尤其是孔子仕途受挫,不得不从鲁国出走,众弟子赶来追随等一组戏,起承转合之间颇为流畅,算是片中的亮点。但后半段孔子周游列国的历程却成为了一场支离破碎的桥段集锦,影迷们均认为这一部分毫无主线可言,零散且琐碎,直看得叫人昏昏欲睡。迟迟不见高潮出现,也总是看不见电影将要结束的征兆,期间有几位观众陆续离场,一去不复返。我想有相当一部分的影迷认为电影最大的败笔就是苍白无聊的剧情。

电影《孔子》观后感

铭记战争,保卫和平,珍爱生命——电影《孔子》观后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朝闻道,夕死可矣”……电影《孔子》带我们重回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恍惚中,我仿佛听到了孔子对弟子们的谆谆教导;听到了颜回谦和恭敬的话语;听到了子路勇敢果断的声音……

孔子,名丘,字仲尼,被人们奉为“至圣”,他如一颗绚丽的流星,在历史漫长的黑夜中用短暂的生命照亮了夜空,给后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启示……

铭记战争的教训。

孔子助鲁国抗齐时,几大桶油,扔上火把,向敌军泼洒而去。霎时间,火光把天都映红了,惨叫声一片,有些人竟被火活活烧死!孔子,自然也是悲恸不已,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混乱年代,有什么对错可言?弱肉强食,或许是战争年代最残酷的。

保卫和平的年代。

试看战争年间,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百姓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一场战争动辄就要死几千人,甚至几万人;而和平年间呢?社会安定,百姓们丰衣足食,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两者相比较,保卫和平,难道不应该吗?

珍爱宝贵的生命。

古代封建社会,仅一个季平子死亡就要几百人甚至几千人陪葬,难道人命真的有贵贱之分吗?不,只是因为封建社会是历史的必然趋势。那时的统治者视人命如野草般,动不动就草菅人命!孔子为了救一个陪葬小奴——漆思弓,在朝堂之上“舌战群儒”,以一己之力驳回咄咄逼人的季平子家管家,这就是孔子“仁义智慧”的君子品格。

在电影中,孔子曾与弟子失散,路人这样描述他:“气度像个大人物,却像丧家之犬般狼狈。”让人有些心疼:一个圣人,怎会落魄至此?有几人又能理解孔子?

从血淋淋的历史中,我们得到的启示太多太多:铭记战争的教训;保卫和平的年代;珍爱宝贵的生命

孔子观后感

近日看了电影《孔子》,对孔夫子的敬佩之情更深一层。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名的文化名人之一,编写了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春秋》。据有关记载,孔子出生于鲁国,孔子逝世时,享年73岁。

电影中孔子出身于当时一个小诸侯国——鲁国的没落贵族家庭,为社会的混乱情形而忧心忡忡,希望以他超越时代的思想和智慧来影响春秋诸国的历史进程。然而就像历史上的其他圣贤早年的经历一样,彼时孔子的时代还未到来。虽曾当过官,并以其勇敢和智慧带给鲁国以尊严和强大的希望,但最终政治理念破灭与现实之前,随后孔子为了理想率领众弟子奔走在列国之间长达十四年之久,传播其思想,想与整个时代抗争,只可惜霸道如此世间,不容其主张。他曾数度被乱军围困而身陷绝境,也曾被卷入政治阴谋的旋涡,甚至曾被世人误解……于晚年返乡祖国……鲁国,他归而不隐,不屑于教育弟子众人及进行文献整理工作。

传说此电影首次还原子见南子,这个,历史上算一个谜案,反正肯定是有点暧昧了,要么为什么孔子的学生子路大大方方的不悦,孔子诺诺的予所否者天厌之。孔子62岁时,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思想十分适用于我们的学习当中。

孔子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试想一下在距今如此遥远的时代,就有人能发出如此真确的主张。熟话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不错,只要真正掌握了孔子的思想,何愁无法在这世上立足?

孔子的观后感【篇11】

成语半部论语治天下: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如:典出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七:宋初宰相赵普,人言所读仅只《论语》而已。太宗赵匡义因此问他。他说:“臣平生所知,诚不出此,昔以其半辅太祖(赵匡胤)定天下,今欲以其半辅陛下致太平。”又如:每决大事,启文观书,乃《论语》也,此时称小官以半部论语治天下。——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三折

成语尽心竭力:尽:全部用出;竭:用尽。用尽心思,使出全力。形容做事十分努力。如:汉·马融《忠经·武备章》:“行此六者,谓之有利,故得师尽其心,竭其力,致其命。”又如:卿当尽心竭力,务在必退周兵,以擒罪首。——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十五回

升华内心——读《孔子传》有感_792字

文/杨云烁

一个人是否高尚不在于他是否拥有英俊的外表,而在于他是否有高尚的情操与内在的自身修养。更重要的是,在人生的每一个进阶阶段,提升自己的境界。而圣人孔子,虽相貌奇丑无比,但他的精神境界令人瞩目。

孔子自幼孤苦,与母亲相依为命。但他接触到礼乐时,乐此不彼,丰富了他的内心世界。即使孔子在士族大家季氏的邀请中被拒后,仍是内心愉悦:“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可见青年的孔子受挫后并没有先责怪他人,而是立志温习学习的内容,继续提高自身的内在修养。所以他才能在三十岁时创立私学,与学生亦师亦友。

步入中年的孔子的知识沉淀量更加丰富,他能巧妙的回答五花八门的问题。但他坚决不接触有关神鬼的话题——他认为若倾于神鬼,则国亡。孔子此时的言论最具有力量,他常常权衡所有的方面和利弊断言,例如他会考虑到人性和法律;同样,决断也要有分寸,要节制。五十岁的孔子被流放在国外,然而他并没有为此悲伤,反而渐渐意识到自己的使命——传承礼乐文化,铸造人们的精神家园。孔子的思想隐隐告诫我们,要避人不避世。即使厌倦了世俗的一切,也要默默奉献自己的一份力——这也是每个人的天命。

孔子随岁月逐渐衰老,生活的经历也更加丰富。他能笑对别人的任何言语,“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并冷静分析,坚持自己的立场,不人云亦云。孔子曾道:“所谓一个人的高尚情操,只有二字——忠和恕。忠乃对君子忠诚;恕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故而此时的孔子内心自由,又有自身的行为约束……

孔子之所以被称为圣人,是因为他不断提升自己。我们又该如何学习他磨练自己的情操呢?首先要心平气和,不得愤怒;其次,应要知礼,懂礼,守礼,用礼;最后要学会融会贯通,增强自己的判断力和巧变力,才能遇到任何困难时迎刃而解。与此同时,也要抓住所谓礼的中心——“忠”和“恕”,忠君子,恕他人,这亦是儒!

成语融会贯通:融会贯通[róng huì guàn tōng],意指形容将各种相关的知识或事物加以融合、贯穿,进而获得全面通彻的领会。语出宋·朱熹〈答姜叔权书〉其一。[源]宋·朱熹〈答姜叔权书〉其一(据《朱子文集·卷五二》引)如邵子又谓“心者,性之郛郭”,乃为近之,但其语意未免太麤。须知心是身之主宰,而性是心之道理,乃无病耳。所谓“识察此心,乃致知之切近者”,此说是也。然亦须知,所谓“识心”,非徒欲识此之精灵知觉也,乃欲识此心之义理精微耳。欲识其义理之精微,则固当以穷尽天下之理为期,但至於久熟而贯通焉,则不待一一穷之,而天下之理固已无一毫不尽矣。举一而三反,闻一而知十,乃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後能融会贯通,以至於此。今先立定限,以为不必尽穷於事事物物之间,而直欲侥幸於“三反知十”之效,吾恐其莽卤灭裂,而终不能有所发明也。[典故]朱熹是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後世尊称为朱子或朱文公。朱熹治学以居敬穷理为主,为集宋代理学大成者。“理”是朱熹学说的核心,在《朱子语类·卷一·理气上·太极天地》中,朱熹认为“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此理”,由理生出阴阳万物。但是人不是生而了解理,为了穷究此天地之理,朱熹提出“格物致知”,即通过对事物的研究观察,才能获得“理”,读书正是其中一个重要的方法。当时有人认为朱熹的治学方法太过繁琐,且天地之理何其庞杂,怎麽可能完全穷尽?於是他们认为应该摆脱这些繁琐的知识,将一切的法则与行为视为心性的呈现。朱熹对此提出不同的看法,他在〈答姜叔权书〉一文中说到:认为一个学者必须先有紮实的学术基础後,才能够举出一例就通晓其他各事,并且将所学到的知识加以融合、贯穿,最後获得全面的领会。如果没有打好学问的基础,只一味地思考,就希望能举一反三、闻一知十,通常都会流於空想而不切实际。後来原文中的“融会贯通”演变为成语,用来形容将各种知识或事物加以融合、贯穿,进而获得全面通彻的领会。

成语心平气和:心情平静,态度温和。指不急躁,不生气。如:宋·苏轼《菜羹赋》:“先生心平而气和,故虽老而体胖。”又如:一想到事情的前因后果,他也就心平气和了。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