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观后感

12-09

现在,我要分享给大家一篇全新的文章,题为“观后感”。在现代社会,电视和电影已成为很多人放松的首选方式。对于许多人来说,观影后会有不同的感悟。观后感不仅折射出观众对作品的情感和认知,同时也代表了观众个人的观点。只要坚持写观后感,我们的内容输出必将有长足的进步。那么,如何写观后感呢?阅读完本文后,相信您对这一话题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乘风破浪观后感 篇1

坚持不懈,方能乘风破浪

读一本书就会有一种感受,或浅显,或深刻。今天我就来分享一下我读《乘风破浪的男孩》这本书的感受。

《乘风破浪的男孩》的主要内容是:主人公秦海心是一个十岁的男孩,他和妈妈一起到海南找身为海军的爸爸。作为海军的孩子,他却特别害怕大海。爸爸为了磨练他的意志,要求他参加帆船训练。这让他苦不堪言。不过渐渐地,他成熟起来,慢慢克服了对大海的恐惧,也了解并感受到作为中国人民海军的爸爸的伟大。他勇敢地成长着,最后在一次国际帆船比赛中获得了冠军。

看完这本书,我脑海中浮现出了我练琴的画面。我是从六岁开始学习电子琴的。最初的起因是我在少年宫无意中看见老师弹琴,双手翻飞下,优美动听的音乐倾泻流出。我被这美妙的旋律迷住了,于是告诉妈妈我想学电子琴。我的学琴生涯就这样开始了。

当时的我哪里想到练琴是一件这么艰苦的事!我记得老师要求我们练习手型,妈妈在我的手心里放了一只纸团或者乒乓球,并用透明胶带粘到我的掌心。如此装备之后,把我的手放到琴键上。因为双手一直要悬空,手腕很酸,手指使不上力气,尤其是小手指,每次弹下去,手都会往两侧倒。几分钟后我就受不了这样的折磨开始哭。坐在旁边陪练的妈妈毫不同情,平淡地说:“哭没有用,必须坚持练,这是你自己的选择。”有时妈妈没有耐心了,直接劈里啪啦将我一顿训,甚至打我的手——这下好了,手更抖了。

在妈妈严厉的坚持下,我慢慢入门。有时候电子琴老师表扬我年龄最小但弹得最好,让我对练琴有了一些成就感和信心。但好景不长,上了小学后的我,随着年级越来越高,课业重起来,时间不充足了,练琴时间和次数就越来越少,最后变成一周顶多一两次。学琴最终变成了我的“鸡肋”——“弹之不精,弃之可惜”。

时间来到今年暑假。练琴仍旧是令我痛苦的事情,有时偶尔有空弹两下。暑假里电子琴需要连考七八两级,所以我们每周进行三次集训。每次去琴行我差不多都会被老师训一顿,很怕被老师检查,如坐针毡,最后形成了恶性循环。眼看着距离考级日期越来越近,我的考级视频却还没有录好,老师和妈妈都急得恨不得帮我考。其实我心里也很急,很想马上就把曲目录好。我卡在了《杨柳青》这个曲目上,心急如焚的我怎么都弹不顺畅。我在心里给自己判了“死刑”。

那天去琴行时,我跟老师申请“考一弃一”,也就是只考一级。但是老师却很严肃地告诉我“不可以”!然后鼓励我,并为我调整了训练计划,重新向我布置了任务。老师的鼓励让我重燃了信心。当天回到家,我主动坐上琴凳,一遍一遍反反复复不厌其烦地弹《杨柳青》。当我不知不觉练习了几十遍之后,突然发现我将这首曲子顺下来了!我惊喜地告诉妈妈我成功了,妈妈笑着向我竖起了大拇指。终于,我完成了所有考级视频的录制。

生活中的困难是无穷无尽的。可能前一秒还惊喜连连,让我们心里美得像喝了蜜一样,下一秒就毫不留情的扔出绊脚石,狠狠地砸向我们。但是,只要勇敢面对它,战胜自己内心的怯懦与退缩,并坚持不懈,方能披荆斩棘,像秦海心那样乘风破浪!

乘风破浪观后感 篇2

大家听过这句话吗?“愿乘万里风,破万里浪,干一番大事业。”

这是南宋著名将领宋悥年轻时立下的宏愿。他从小就胸怀大志,想干一番大事业。经过不懈的努力,他最终实现了年少时的梦想。

这让我想到了敬爱的周总理的故事。有一天,校长问学生们:“同学们,你们是为了什么读书?”有的同学说:“为家父而读书。”有的同学说:“为光耀门楣而读书。”但周总理却慷慨激昂地回答道:“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誓言掷地有声,不仅让所有同学震惊,连校长也对他刮目相看。纵观他的一生,是以民族危难为己任的一生。为了祖国的独立与自由,为了人民幸福安宁的生活,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践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伟大誓言!

虽然,我现在还没有像他们一样的远大志向,但我也有过自己的梦想。从六岁开始,我就喜欢打羽毛球,现在打的还不错。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会成为真正的羽毛球运动员。我想告诉大家的是,只要朝着成功一步一步地走去,不管有多辛苦,想着一句话,“坚持就是胜利,不被挫折打倒,我相信你一定就是胜利者。如果你中途放弃了,你就永远不能成功。如果,你没有放弃,成功就是属于你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付出实际行动,那么成功近在咫尺,有些时候,成功又离我们那么遥远。我始终相信一句话,“人生像马拉松一样,跑着跑着就很累了,只要加油加油,再加油,成功就是属于你的。”

乘风破浪观后感 篇3

昨天看了《乘风破浪》,感觉如鲠在喉,不吐不快。主角穿越到父母年代的设定有点像《新难兄难弟》,原本我还以为韩寒会借(抄)鉴(袭)这部电影的灵感拍一部神作。然而本片除了男主穿越到父母年代之外,其它和《新难兄难弟》没有半毛钱关系,看来韩寒宁愿拍烂片也不会抄袭,实在是佩服。想当年韩寒遇到什么都要批评一下,终于也做了自己最讨厌的一类人。真的是天道有轮回,苍天饶过谁。

《新难兄难弟》是儿子不认可父亲“我为人人”的道德理念,梁朝伟抱着一种更加利己主义的思想穿越回当年那个经济还没有高速发展、街坊关系亲如一家的时代,他的利己主义态度一直是引起矛盾的关键,最后他终于受到父亲的感染而转变了利己主义的态度,认可了父亲“我为人人”的理念。

《乘风破浪》构造的未来是一个空空如也、毫无内容的未来;而影片搭建的过去,那个诗意的、浪漫化的90年代末小镇,也跟我们历史中真实存在的过去毫无关系。而最大的问题是,韩寒搭建的这个90年代末小镇,究竟传递出了一种什么价值,最终感召了邓超,让他原谅了自己的父亲呢?没有。看完全片很难总结出这个小镇的价值是什么。用电影里的话来形容就是,这个小镇最好的地方就在于:我想静静地时候别人不会问我静静是谁,没有微信朋友圈烦我。

乘风破浪观后感 篇4

乘风破浪随感

不明白你看《乘风破浪》的时候有没有哭,反正我是笑中带泪的。这是一部值得一刷再刷的**。

电影中的主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也会在酒桌上自吹自擂,或者低调炫耀,但没关系。能一齐宿醉的人是能生能肆的人。很多人,活着活着,就成为了别人的影子。然后呢,过着谁想过的生活?

韩寒本身就是一个不招人稀罕的人,说好听点叫做特立独行,难听的说就叫做不合群。电影的宣传,网上对一水的批评,直男癌症,风格问题,但电影上映后,值得用良心去看!

电影中的主角在我们的生活中。我们也会在酒桌上自吹自擂,或者低调炫耀,但没关系。能一齐宿醉的人是能生能肆的人。很多人,活着活着,就成为了别人的影子。然后呢,过着谁想过的生活?

韩寒本身就是一个不招人稀罕的人,说好听点叫做特立独行,难听的说就叫做不合群。电影的宣传,网上对一水的批评,直男癌症,风格问题,但电影上映后,值得用良心去看!

不得不钦佩韩式幽默,很深刻,很绵长,有浓厚的底蕴存在。电影的每一个细节都处理的很有心,顺着水流走的黑伞、出此刻停尸房门口的木木、徐正太囚服号码……很多会戳中泪点的情节出现的很自然容易被发现,却还不会让人觉得大喜大悲,感情细腻恰到好处。这个叫做笑中带泪。

然而为什么会谈到告别呢?其实我觉得影片中存在了太多的告别。小马的不辞而别、刻画了深情且可爱的罗力,最后一个人从看守所出来时发现自己被告别,被自己最爱的女人,也是挺可笑的了、六一用死亡来告别、而阿浪用大梦初醒的一声爸,跟过去充满矛盾与复杂的父子情告别、而我呢,跟过去的我告别吧!

告别就随意点,留下遗憾的才叫人生。过于圆满的,都属于教科书。喜欢到放下,水到渠成的告别。

韩寒个性喜欢雕琢词语,我最深刻的一句台词是:都是小人物,别说什么大话,活着就好。活着,就还能告别,那就随意点吧!

乘风破浪观后感 篇5

一、反差式手法贯穿整部影片

乘风破浪开头是阿浪赢得赛车冠军,并讲了一段有趣的获奖感言。“感谢我爸爸极度不支持我赛车,让我有了足够的动力去证明自己选择赛车是正确的。”获奖感言是感谢父亲,但是不是常规的感谢cctv、btv,感谢父母及亲朋好友的支持云云,阿浪却感谢父亲不支持不理解他。整部影片的反差式喜剧感化青春片便从这段感言开始。

在阿浪进入父母时代之前,韩寒只用几行字就概括了简直三天三夜讲不完的阿浪曲折前半生。学生时代的爱情不过中学时期简单也真实的“我喜欢你”到步入社会的“对不起,我爱上别人了”。长大后的成功也是从菜鸡谁都不待见到机遇加努力的长时间艰辛又有奔头到全世界为我喝彩的过程。关于父亲,他是一个暴躁的中年人,经常踹阿浪的脸,阿浪很讨厌他。

穿越之前爸爸是暴躁的,出生之前还打打杀杀造成母亲产后抑郁跳楼而亡,他是阿浪低压愤懑生活的'始作俑者。阿浪很讨厌他。

穿越后的爸爸是讲义气、爱老婆、有孝心并快乐的。穿越到爸爸妈妈生活的年代,陪着爸爸走过一段路,切身经历爸爸的转折,理解并原谅了爸爸的“错误”。阿浪敬佩并理解爸爸。

影片的反差式手法还有两处:

阿浪和正太去找黄志强,为六一报仇。整个打斗场景都是在一条窄小的巷子里。巷子楼上的老爷爷坐着摇椅乘凉,手里还慢悠悠地扇着扇子,而下面一伙人在打打杀杀。巷子楼上还有几株花草在沐浴阳光,而下面一伙人在打打杀杀。巷子这么窄,而一伙人在打打杀杀。这里的反差式表现中和了影片的悲情成分,使得影片看起来没有那么沉重,观众也喜欢。生活很操蛋,但是楼上阳光正好。

正太和小花要结婚了,亲朋好友欢聚一堂见证这幸福的一刻,另一个镜头,六一因为彩礼而躺在地上,再也起不来。阿浪很开心,因为他一直只是从模糊照片中见到母亲,他一直很讨厌爸爸。但是现在他不仅能见到她,还能见到如此美好的父亲,并且见证她们的爱情。阿浪开心地将小花抱着,脸上满是幸福的表情,就这样一直抱着,抱着对面兄弟的老婆,不想松手,大家过去和谐,笑脸盈盈。镜头切换,六一背上背着两把刀,盛装出发。尽管用绳子吊在窗户,被外面保险窗挡住,被黄志强发现,刀拔不出来,大言不惭想要以卵击石为兄弟讨回断腿之仇,最终被伞尖刺中心脏而亡。但是,六一的优点是对正太好,对正太好,对正太好。“你这个人不坏,就是傻。”

二、时间线索增加影片深度

影片如果有深度,那就是时间留下的。罗力从牢里出来,顶着鸟巢款式头发,身心俱疲。却看见自己一直真心对待的老婆浓妆艳抹喜笑颜开地坐在自己老大的副驾驶。小马还在和正太帮玩二十四点,转眼已经坐上了去南方的列车,追求自己的梦想。六一还刚刚跳进河里到对岸以躲避阿sir,转眼成了一具尸体躺在太平间。黄志强还在睁眼睛,转眼摔下楼血流不止。

刺中六一胸口的伞随水流而走。太平间外,医院门口,金毛进口猎犬终于找到了六一。

正太还在带领着正太帮收保(wu)护(ye)费,转眼却满身是血嘴上说着不过关七八年,“六年。”阿浪说出来却有一种如释重负的愉悦。到这里,阿浪已经能完全理解并原谅爸爸了。

牛爱花还在给阿浪和正太做糖醋鱼,转眼老公进了监狱,孩子已经出生,眼角带着闪闪泪珠,生无可恋地呆躺在床上。

时间总是能改变很多事情。那段纯粹并欢乐的时光,我们还在一起疯一起闹。现在大家各奔东西,为了生计为了理想,天天奔忙。那时房子家家都有,现在房价飙升,百姓望而却步。那时小桥流水蓝天白云,现在雾霾笼罩车堵成龙。那时结婚凭的是感情,现在结婚凭的是合适。

纯粹的日子渐行渐远,物欲的日子已经笼罩。

乘风破浪观后感 篇6

上周,韩寒在微博上发文:“邓超就是演彭于晏他儿子,赵丽颖就是演彭于晏他女人,至于赵丽颖是不是邓超他妈,我不剧透。”此前《乘风破浪》曝出的众多物料,都让人猜不透邓超、彭于晏、赵丽颖之间的谜之“三角关系”。而此次发布的预告片里,彭于晏和赵丽颖举办婚礼,邓超是司仪,并为两位新人送上了最真挚的祝福。哪料“三角关系”再度陡转,赵丽颖主动“勾搭”邓超,邓超则看起来“欲拒还迎”,观众不禁为这一幕捏一把汗。究竟会发生什么呢?

此次曝光的终极预告埋伏众多笑料,密集地刺激观众神经。邓超、彭于晏因为一声“爸”,裤子双双掉到地上,让人忍不住羞涩捂眼。而亭林镇一霸李荣浩,似电影《教父》里的老大,烟雾吞吐之间,大佬派头十足,哪料邓超挑衅,“喂,敢不敢睁开眼睛。”被戳中命门的李荣浩立刻“崩坏”,“我特么已经睁到最大了!”网友看后表示边笑到挠墙边心疼李荣浩:“人艰不拆啊,好想送李荣浩去韩国开开眼界。”

作为《乘风破浪》发布的第二支预告片,终极预告彻底暴露“燃情喜剧”的本质,邓超、彭于晏“父子兵”带头勇敢对抗电影中的反派组织,“笑”果十分显著,再回观早前发布的定档预告,让人泪目的兄弟义气,热血、燃情!韩寒的幽默基因根植于《乘风破浪》,彭于晏那句:“男人至死是少年。”更是一语道破韩寒电影中的两位男主角的角色精神,相信《乘风破浪》是一部有笑有泪、绝不流俗的燃情电影。

乘风破浪观后感 篇7

《乘风破浪》之前,我对电影几乎没有期待。单凭“乘风破浪”四个字和海报上四个昂首挺胸的男人,完全想象不出这是怎样的电影;预告片是几个看不出剧情的画面,配上一首老歌,有一点淡雅的感觉,但还是不知道电影的故事是什么。

如果说韩寒的文字里有一点玩世不恭的话,那么他的电影处女作《后会无期》就是一部文人气的电影。文人气是玩世不恭的另一个极端,韩寒年少成名,十几岁时的写作风格总带着一点文化人恃才傲物的劲儿,看谁都不顺眼,觉得只有自己心里明白人生应该怎么过,你放下身段向他讨教,他还得先舞文弄墨把你取笑一番,再看有没有教育你的心情。

《后会无期》没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暗示,没有很用力地给观众灌输处世哲学,只有一群看似是社会边缘人的小人物,偶尔冒出几句金句,漫无目的地一路向前。韩寒用《后会无期》展示自己当时的心情,来看电影的观众都有幸分享他的感受,至于你是不是接受真的无所谓,韩寒不强求。

所以看到《乘风破浪》的开场我就觉得挺意外的,我没想到韩寒会从电影的形式上做出改变。画面的动感大大加强了,之前的《后会无期》的叙事是匀速,这次的《乘风破浪》是加速和减速,韩寒想要用节奏的变化带动观众进入他的状态,他非常主动地想要让观众接受他的故事。

《乘风破浪》目的很明确,影片大年初一上映,喜庆的气氛要做足,整场故事都是用搞笑段子串联起来的。段子和金句不一样,金句是欲说还休,蕴含一点道理在里面,想一想才能明白的笑料,是讽刺和无所谓的态度。

但是大年初一的观众很挑剔,他们讲道理讲了一年了,这一天进电影院就是为了和家人朋友一起开心的,所以什么都比不上段子最实在。韩寒在段子上下了功夫,每个笑点都很有新意,没有老梗。

如果只是段子的集合的话,影片可能只会是一场高级一点的小品。《乘风破浪》则不是,它的段子很现代,情绪很怀旧。有段子的地方让人发笑,没有段子的地方让人感动。在曾经的劲歌金曲的伴奏下,二十年前的一切都历历在目。

我尤其喜欢故事和背景音乐的搭配处理,画面上是主角回顾自己跌宕起伏的一生,背景音乐很平静;画面上是热血男子汉为自己的兄弟打架出气,背景音乐很舒缓。如果这里的音乐用得过于慷慨激昂,这个桥段马上就会俗不可耐,老气横秋,这显然不是一部大年初一的合家欢电影想要的效果。

韩寒对音乐和老歌的运用让《乘风破浪》增加了不少浪漫主义色彩,他的处理方式非常契合怀旧的情绪。我们每个人都有过犯傻的时候,都有过“本该更懂事,但还是做傻事”的十几二十岁。当年的我们做过很多让自己感动和振奋的事情,小男孩在家里贴满了当红摇滚乐歌星的海报,摆满了CD,和死党组乐队,想象自己将来也能成为这样的名人;小女孩每天都在想隔壁班玩摇滚的帅哥是不是喜欢自己,真的在一起了也会有分手痛哭的一天,放狠话却还忘不了他。

做出这些事的时候我们觉得自己可厉害了,但是现在还有几个男人记得当初为了摇滚可以不吃饭不上课不做作业的感觉,还有几个女人记得当初和男朋友天天黏在一起,觉得这就是自己陪伴一辈子的人的情绪?

真正的忘记是不经意发生的,是不需要努力的。回想起当初,我们心里的情绪就是《乘风破浪》音乐里的平静和舒缓,而不是慷慨激昂,当初再闹再傻也可以一笑置之了,时间可以让所有的激情趋于冷静。

影片难得地抓住了一种感觉:大人物获得成功之后,回想自己年轻时的状况,往往觉得青涩得不成样子,不敢相信这样一个只知道在路灯下面和狐朋狗友喝酒吹水的小屁孩,将来能够成为大亨,走过这么跌宕的一生。

《乘风破浪》的英语标题是“浮萍”(Duckweed):我们所向披靡走向成功的时候,乘风而进破浪前行;我们回味一生看淡一切的时候,曾经掀起波浪的水面上飘着几片浮萍,它无所谓你是不是知道曾经的慷慨激昂,因为一切都已成为历史。

乘风破浪观后感 篇8

人生各有梦想,有的截然而止,有的完成不了,有的人成就了梦想。延续后会无期,这还是一个人人都有梦想的故事。

梦想一,徐小浪(儿子)有一个赛车的梦想,他成功拿到了总冠军,达成梦想。徐小浪认为是通过自己努力,排除万难成就梦想。对父亲没有帮助他,还坐了牢导致妈妈产后抑郁症抱有怨念。这是故事的结。

梦想二,出狱后的徐正太(父亲),囤积的BB机还不如Q号值钱,错过了所有的赚钱的机遇,失去了年轻时的梦想。梦想变成了望子成龙,又因为自己年轻时候的进取导致后来的不幸,处处泼儿子冷水,只希望儿子平平凡凡地走下去,不要遭遇不幸。

梦想三,穿越后的徐小浪,要找到自己的妈妈,亲眼看到自己的妈妈,确保自己的诞生。这个梦想成功了。注意了,穿越的徐小浪没有对情节有推动力,1998年故事的发展可以说和徐小浪没有一点关系。故事里的徐小浪其实是徐正太的分身。车祸后徐正太比徐小浪先醒来,儿子昏迷不醒,于是从来都不和儿子沟通的徐正太就坐在旁边把自己和妻子的故事告诉儿子。徐小浪昏迷中就形成了这个梦,所有穿越者的视角都是徐正太和徐小浪以经历者的角度重新组合的。其实并没有穿越者这个人,这是一个梦。这是二人合饰一角的故事,这是本片有意思的地方。上次韩寒拍过人人有梦想的故事了,这个很难拍的,这次更纯熟了。下次他拍了电影我还看。

梦想四,1998年的徐正太,梦想是有节操地赚大钱。结果KTV倒闭,自己坐牢,老婆跳楼,儿子反叛,投资失败。梦想破灭。

梦想五,六一,梦想是赚大钱。COS死侍去砍人被雨伞捅死。壮志未酬。

梦想六,马化腾,梦想是做一个聊天工具OICQ。梦想达成。

梦想七,假金链手用枪黑帮老大,梦想是赚到好多钱,带自己喜欢的女生去日本。结果因为持有手用枪被警察抓去拘留(拘留的时间很短,如果现在都可以判死刑了)。女朋友被老板泡走了。梦想失败。

梦想八,黑帮老大的女朋友,喜欢日本。黑帮老大被拘留,看来完成不了自己去日本的梦想,果断跟了土豪老板。没想到土豪老板被怼死。在这段故事里梦想失败了。

梦想九,土豪老板,梦想在地产起飞的前夕在上海复制李嘉诚的成功经验,一切都很完美。结果被徐正太怼死了。

梦想十,牛爱花,想亲生父亲参加她的婚礼,父亲是试飞员很忙很少见面。结婚那天她父亲开了几个飞机,表演了花式飞行。愿望达成。

电影外的梦想:故事的起因就是因为徐小浪不带头盔,车祸陷入昏迷,于是作了一个圆梦的梦。最后是运气好,能醒过来。韩寒的赛车手好友徐浪意外身亡,而且没带头盔运气不好,没能醒来。所以他在电影里颁奖给徐太浪。韩寒以在电影里颁奖的方式完成徐浪的梦想。

因为只看了一次,还有几个点没想明白的,爷爷为什么那么年轻就死了,而且强调了几次赛车是天赋遗传。照片里的人是谁?这是不是现实中另一个梦想没有完成的人?另外应该还有一个不起眼但是重要的角色,昨晚看的,现在回想不出来了。

因为徐小浪穿越到1998年的徐正太的故事中,实际上是没有干扰到故事的进程的(徐小浪是徐正太二位一体的分身)。所以其实这个故事其实应该按照这个顺序理解:

1、1998年徐正太婚前/结婚/入狱故事

2、徐小浪小时候的成长

3、徐小浪拿冠军

4、父子发生意外

5、带了头盔的父亲比儿子早醒来,在儿子昏迷的时候讲了他年轻的时候和妈妈的故事,儿子做了黄粱一梦

6、儿子醒来,做了一个正太帮的接头暗号,父子和解。

我很喜欢这种复杂的故事,但是这个带动整个电影世界的父子矛盾的结用濒死闪回的形式来带出,力度不够。后段其实可以强化父子冲突再解结,而不是一直解一直解。现在这样很容易让观众迷失,出了电影院观众会疑惑这电影到底拍啥。目标不明显是天秤座很让人讨厌的一点啊。打3.8分,满分5分,结构够复杂,演员长得好看,有笑料,不拖沓节奏流畅,有动作有情怀。没有非常精彩的点,不讨厌,值得去看。

乘风破浪观后感 篇9

李白的一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气势恢宏,引人深思,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能直挂云帆,横渡沧海,扶摇而上。就如同最近热搜频频的一档综艺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三十位30+的姐姐们超越自我,站在女团选秀的舞台上,这份乘风破浪勇气让人心生佩服。身为党员干部,何不一同乘初心之风,破荆棘之浪,挑战自我,遇见更好的自己。

怀揣初心,相约一起C位出道。乘风破浪的姐姐们坦言都想要C位,C位是团队的核心位置,C位出道的人往往是优秀、负责、敢于担当的人才。C位,无疑是优秀的代名词,投射到党员干部身上,C位党员干部是什么样的呢?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张富清便是这样一位C位党员,一辈子坚守初心,淡泊名利,造福百姓身为党员干部,自然要向C位党员学习,向C位党员看齐,C位就在不远处,带着初心,如乘风破浪的姐姐们用拳拳之心去征服所有不服,一起C位出道!

尽兴而归,奔赴一场三十而l。古有云,三十而立,四十不惑,在挥洒青春热血的时光里,不知不觉走到三十岁,我们都曾想在三十岁的时候,干出一点成绩、弄出一点声响,而不是碌碌无为、一事无成的。三十而立是我们的理想状态,叩问着每个党员干部的心灵。三十岁,我们要正视年龄,盛装出席,奔赴三十而l的盛会,尽兴而归。用斗志昂扬的心态书写三十而励,三十岁仍保持对生活的热爱;用踏实稳重的业绩充实三十而立,三十岁大步向前,自力更生;用处事不惊的阅历品读三十而骊,三十岁前的失败与成功,一笑而过。

披荆斩棘,直面一切过往云烟。三十岁只是人生中的一个小节点,漫长的旅途,我们仍需要披荆斩棘的斗争精神,继续追逐心中的渴望。这一路,我们会遇到瓶颈期,我们会遭遇失败,我们会被现实折磨却仍然记得当初那个一腔热血的少年,他横冲直撞,过关斩将,一往无前。走到三十岁的路口,回头看,皆是过往云烟。如同乘风破浪的姐姐们,她们正视年龄,无所畏惧,在沉淀之后的中老年,仍愿意乘风破浪,挑战自我。所以,日益努力而后生风生水起,众生皆苦,你也不能认输。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借着《乘风破浪的姐姐》,让我们也乘初心之风,破荆棘之浪,挑战自我,努力翻越,不畏艰辛,只为遇见更好的自己。

乘风破浪观后感 篇10

如果说《后会无期》是韩寒电影生涯的开始,那么第二部大银幕作品《乘风破浪》一定是韩寒乘风而来的再次挑战。我相信他将证明,他不仅可以在纸面上挑战一个世界的偏见,还可以在电影领域打开另一个世界的星海。乘风破浪观后感,欢迎阅读。

乘风破浪观后感一:从作家、赛车手再到如今的导演,“跨界”成了外界牢牢贴在韩寒身上的标签。和郭敬明一样,韩寒也经常和他一起被提及,从踏踏入这个行业的那一天起,他就不得不面对更多的质疑,怀疑自己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董事。

但是韩寒还是用他极为敏锐的嗅觉(是商业的还是艺术的,还有待商榷),迅速地完成了这次身份转换,犹如在他钟情的赛道上,完成了一次漂亮的甩尾漂移。在《后会无期》上映之前,无数人等着看他的笑话。但他还是用自己最好的笑话和笑话俘获了大批人——至少从票房上来说,韩寒当**导演,相当不错。

但即便如此,针对《后会无期》的各种质疑仍然如影随形——“故事性弱”、“结构松散”是不少人对这部用金句堆成的影片的指摘。但对韩寒来说,这是他一直以来看待世界的方式,这源于他在写作中的想象习惯。(中国作文网 )

面对这些质疑,韩寒没有针锋相对,多数时候,他一笑置之。想必韩寒自己也再清楚不过,作为一部跨界过来的**作,《后会无期》是一部合格的作品,但也远不及无可挑剔的程度。外界的批评和质疑可以作为一个自我完善和强化的机会。

少年得志、早早成名的他,做任何事都注定要被公众拿到放大镜下观察和评论,有多少赞美与喝彩,就会有同等量级的怀疑与批评。韩寒或许早已***这一点,要想继续前行,他也不得不***一点。

如今,第二部电影《乘风破浪》即将问世,从卡司**的第一刻起,争议声再度纷至沓来。有人表示这“只是又一部《后会无期》”,也有人早早抛出“韩寒早已江郎才尽”的论调。在《后会无期》中,韩寒把陈柏霖饰演的主人公设定为一名作家,如今,《乘风破浪》的主人公将是一名赛车手——两者正是韩寒自己最为人熟知的身份。

因此,也不难想见,《乘风破浪》也会像《后会无期》一样,投射大量韩寒自己的思考与价值观,在其中的人物身上,你或多或少会见到韩寒的影子。

《后会无期》看似是一篇无关明确题旨的散文,其实骨子里仍然是夹杂了诸多韩寒自己世界观的议**,那些迷茫失落的人物和透着几许睿智几许无奈的对白,正是他眼中的世界。从《乘风破浪》这个片名来看,这部新作无疑会比《后会无期》走得更远,与后者的忧伤落寞相比,前者似乎更具备某种暗暗较劲的雄心。

在《乘风破浪》里,我们很可能会看到韩寒曾经激扬文字、针砭时弊的那一面,看见他以影像化的语言,浇自己心中的块垒。它很可能还会和《后会无期》一样,充满大量韩寒式段子或曰金句,至于金句是将画龙点睛,还是画蛇添足,则取决于能够塑造更饱满的人物和更流畅的故事。

无论你是否喜欢,韩寒都已经再度扬帆远行。在争议之巅,他是否真的能破浪而出,最终只能用自己的作品说话。

乘风破浪观后感二:阿浪回到过去和父亲阿正一起出生入死的这一段经历,分不清到底是穿越还是梦境,亦真亦幻,我更愿意把它当成是一次穿越,虽然这是不现实的事情,但是拥有这么一段奇幻的经历,和阿正一起惩恶扬善,亲手操办阿正和小花的婚礼,亲眼见证他们的感情,只有亲身体验过父亲的生活才能够真正理解为什么当年父亲在自己出生前被关进监狱坐了六年牢,阿浪是幸运的,能够拥有这样一段难忘的记忆,就像他在戏中说“今天将会是我这一生之内最难忘的记忆,也是我这一生之外,最难忘的回忆”。上世纪末,阿是中国父亲的缩影。他不善于表达,有点大男子主义,总是根据自己的想法为孩子的未来铺平道路。

然而,他们都是自卑和努力工作的男人。他们肩负着家庭的重担,承受着更大的社会压力。所以这部电影更像是一个郎浪带领所有的观众去体验他们父母的生活,这给我带来了很多感受。我很幸运有一个理解和支持我的父亲,但我没有和他一起去看。

这部电影还有一点我很难忘,就是61岁的角色。他从影片一开始就带着悲**彩,被正太嫌弃、被喜欢的女孩拒绝,而最后,他满心为正太复仇却被一下刺死。他真像个孩子。在正太帮,他就像一个包袱,但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存在,所以正太愿意为他报仇甚至坐牢。

六一的悲惨生活让我看到了小人物的鲜血,但它无法抵挡现实的残酷。而罗力,他的境遇比六一好一些,一个***小弟,经受了牢狱之灾后终于认清了现实,所以他才会在关键时刻帮了阿正和阿浪,也因此说出了“都是小人物,就别说大话了”这样的话来。他们,都是那个时代小镇青年的缩影。

最后,这部电影作为一个整体有很多笑声,它会让你在不经意间大笑。至少我看的两位观众气氛都很好。还有配乐也给的恰到好处,中间有两段情节直接通过**配上画面一带而过。邓超老师演技一如既往的好,为了力求真实,提前半年进行赛车训练,影片当中触目惊心的空车自救,包括后来黄志强拿着酒瓶打伤阿浪的手都是真打实干;情感流露的也很到位,他的眼神当中满满都是戏,婚礼上的讲话、两次抱着麻麻哭的场景算是全片最大泪点。

彭先生和丽颖也打得很好。片中丽颖的造型让我眼前一亮,她和邓超的搭档母子也非常般配。

乘风破浪观后感三:韩寒在做上一部电影作品《后会无期》的时候,自己改编了一首歌名叫《东极岛岛歌》,歌词中有一句是:“除了这里,我们哪儿都不想去。

”实际上,从《后会无期》之后,韩寒从未停止前行。

今年4月,韩寒在上海**厅举办了一场个人发布会,会上宣布成立亭东影业,并发布将拍摄电影《天空制造》的计划,且《三重门》也将改编成电影。时间刚过去大半年,韩寒便开始丢出一个又一个彩蛋,这些彩蛋无关于此前发布的电影计划,而是一部全新的作品《乘风破浪》。

截止目前,韩寒在微博发布了三张《乘风破浪》的海报,第一张是青春气息浓重的温暖系海报,看这张海报的时候让人想起《猜火车》或者《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是有关于青春痕迹的印象;然而第二张海报却画风逆转,变成了十足的黑帮系风格,邓超和彭于晏被李荣浩“绑架了”,三角配图的背后充斥着对峙氛围和杀气风;到了第三张海报女性角色赵丽颖终于出现,夜幕下的巷口,一个静静的少女伫立于画面中,眼神中写满了平静,像一幅等待中的恬静少女图。

赵丽颖“浮出水面”这件事更是激发了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对于这部《乘风破浪》的想象。《后会无期》里的女性角色陈乔恩、王珞丹和袁泉是一票绝对的文艺女青年形象,每一个角色独立看来,都能剖析出角色下面的性格特质,每一个都是带有鲜明个性的独立女性,美得清冷。而这个千呼万唤始出来的赵丽颖,从海报中可以看出,她也是带有“文艺”属性的女性角色,但与《后会无期》中“性冷淡”画风不同的是,这个赵丽颖有点儿美,有点儿温柔,也有点儿温暖。

暖黄的灯光下映衬出她精致的五官,脸上的表情无关岁月,无关风情,是温情的“少女暖”。不免让人猜测这个看似心中被爱填满的少女到底有着怎样的故事,以及这个少女与此前海报上的男人们之间会发生怎样不为人知的故事。

三张风格迥异的海报的公布,无疑令无数关注韩寒的粉丝和电影圈同行们陷入了无限的猜测中,没有人知道韩寒这一次要做一个怎样的电影,但所有人都知道,韩寒从来都是不走寻常路的人。他的身份,是作家、赛车手、导演。他的未来,是未知的。

正因为未知,未来才充满了无限可能。韩寒自年少成名以来,给过世人的惊喜不算少,尝试的新鲜事物不算少,但对于一个热衷于探索和尝试新鲜事物的人,他深知自己是电影行业的新人,他始终没有在探索自己风格的道路上停止努力,在“试错”的同时也在“试对”,在找寻新风格也是适合自己的风格,他不知道风往哪吹,但他知道自己的方向。

曾有人评判韩寒企图用航天题材的《天空制造》尝试大片巨制,又希望用《三重门》重燃已经凉透了的青春片市场。这些人声称韩寒所做的事越发声势浩大,就越发不能抵达观众的内心,但是这些人没有料到,韩寒这部没提前发声的《乘风破浪》已然实打实做了出来,并很快将于xx年于观众见面。那些说出口的不一定是炫耀,那些没说出口的却一定是自我的坚持。

乘风破浪观后感 篇11

【导语】如果说韩寒在**作中碎片化的剪辑和网络金句堆砌,那么在《乘风破浪》中韩寒一改那些花哨的手法,回归到好好讲一个故事的立意上。 下面关于乘风破浪的观后感 ,祝您生活愉快!【篇一】乘风破浪的观后感从作家、赛车手再到如今的导演,“跨界”成了外界牢牢贴在韩寒身上的标签。

和郭敬明一样,韩寒也经常和他一起被提及,从踏踏入这个行业的那一天起,他就不得不面对更多的质疑,怀疑自己能否成为一名合格的董事。

但是韩寒还是用他极为敏锐的嗅觉(是商业的还是艺术的,还有待商榷),迅速地完成了这次身份转换,犹如在他钟情的赛道上,完成了一次漂亮的甩尾漂移。在《后会无期》上映之前,无数人等着看他的笑话。但他还是用自己最好的笑话和笑话俘获了大批人——至少从票房上来说,韩寒当**导演,相当不错。

但即便如此,针对《后会无期》的各种质疑仍然如影随形——“故事性弱”、“结构松散”是不少人对这部用金句堆成的影片的指摘。但对韩寒来说,这是他一直以来看待世界的方式,这源于他在写作中的想象习惯。

面对这些质疑,韩寒没有针锋相对,多数时候,他一笑置之。想必韩寒自己也再清楚不过,作为一部跨界过来的**作,《后会无期》是一部合格的作品,但也远不及无可挑剔的程度。外界的批评和质疑可以作为一个自我完善和强化的机会。

少年得志、早早成名的他,做任何事都注定要被公众拿到放大镜下观察和评论,有多少赞美与喝彩,就会有同等量级的怀疑与批评。韩寒或许早已***这一点,要想继续前行,他也不得不***一点。

如今,第二部电影《乘风破浪》即将问世,从卡司**的第一刻起,争议声再度纷至沓来。有人表示这“只是又一部《后会无期》”,也有人早早抛出“韩寒早已江郎才尽”的论调。在《后会无期》中,韩寒把陈柏霖饰演的主人公设定为一名作家,如今,《乘风破浪》的主人公将是一名赛车手——两者正是韩寒自己最为人熟知的身份。

因此,也不难想见,《乘风破浪》也会像《后会无期》一样,投射大量韩寒自己的思考与价值观,在其中的人物身上,你或多或少会见到韩寒的影子。

《后会无期》看似是一篇无关明确题旨的散文,其实骨子里仍然是夹杂了诸多韩寒自己世界观的议**,那些迷茫失落的人物和透着几许睿智几许无奈的对白,正是他眼中的世界。从《乘风破浪》这个片名来看,这部新作无疑会比《后会无期》走得更远,与后者的忧伤落寞相比,前者似乎更具备某种暗暗较劲的雄心。

在《乘风破浪》里,我们很可能会看到韩寒曾经激扬文字、针砭时弊的那一面,看见他以影像化的语言,浇自己心中的块垒。它很可能还会和《后会无期》一样,充满大量韩寒式段子或曰金句,至于金句是将画龙点睛,还是画蛇添足,则取决于能够塑造更饱满的人物和更流畅的故事。

无论你是否喜欢,韩寒都已经再度扬帆远行。在争议之巅,他是否真的能破浪而出,最终只能用自己的作品说话。

【篇二】乘风破浪的观后感先说结论,这是我喜欢的电影,里面有着太多上个世纪90年代的符号和标签。比如录相带、周润发、bb机,以及正在梳理中间的主流和非主流小城镇青年。有一次,我也梳理出这样一道裂痕,他们离我们很近,很远,很熟悉,很陌生,就像路人一样。

这种感觉,让我想起自己曾经居住过多年的东北县城,每到周末,全班绝大多数男生不约同集体逃课去附近的录相厅看周润发的《英雄本色》。影片中的六一,甚至让我想起某些喜欢打打杀杀的同学。如今,他们绝大多数都已人到中年,而且混得挺不错。

彭于晏饰演的徐正太就是一个很有梦想的“帮派青年”,他平生最大的梦想就是“让歌舞厅永远只唱歌,桑拿室永远桑拿”,最初我们很不理解徐正太的远大志向,到后来才始以知道这是他对爱情的坚守,难能可贵。

而之于片中的小弟六一,有点像港片中的“大傻”成奎安,有着太多悲情的成份。当警察顺嘴说“五一的儿子叫六一”时,太多忍俊不禁。61人除了忠诚,最大的特点就是有点傻。

所以,为了证明自己脑子并不笨,至少自己对“正太帮”和帮主还有用,他选择在徐正太婚礼那天,背着双刀飞身而下去砍房产商,结果很悲壮地挂掉了。六一倒地的场面,很容易让人联想起《英雄本色》中张国荣喋血的镜头,尤为感伤。出师未捷身先死,六一的行为很难用词汇去评价,但为老大复仇的行为不难理解。

毕竟在那个年代,我们受了太多香港片的蛊惑,每个人内心都有一个“英雄本色”,每个人内心住着一个悲壮的“小马哥”,叼着牙签,穿着布满弹孔的风衣潇洒走过。

当年,“世界这么大,我想出去看看”一语还未流行,董子健饰演的小镇青年马化腾,身上有着太多的无奈和不甘。身为“正太帮”中最小最没资本的小弟,苦逼程序员小马与“帮派文化”和他人格格不入。当他自信地说自己正在制做一款名为oicq的通讯软件时,立刻遭到了别人的无情嘲笑。

所以,当大家都认为囤积bb能发财时,马化腾只能选择离开。马化腾戴着空荡荡大眼镜孤独地坐在火车上,望着窗外,一脸的茫然,表情更多纠结,更多决绝,似乎这个瘦瘦名叫马化腾的孩子骨子里始终无法和这个小镇和小镇上的文化和解。对于现实世界来说,走出去也是一种斗争,其中包含着太多的无力和不情愿。但对于未来,有许多可能性和太多的不确定性。

随着剧情的推进,徐正太入狱前,为老婆和未出生的儿子“囤bb机”也是影片中不可或缺的梗,尽管这个段子放在今天司空见惯俗不可耐。相比之下,床上堆积如山的bb机更让人费解。可是谁能知道未来世界会怎样?

谁又知道下一刻会发生什么?有时我们的节奏跟不上世界的步伐。但不管这个世界的秩序如何变幻,青年人对梦想的热爱何其相似。

在《乘风破浪》中,父子之间的和解,韩寒更多地移交给了徐正太的儿子徐太浪其人。事实上,父子之间的误会从未消失。因为年少叛逆,大多数儿子都不想当父亲。

可事情发展到最后,你更大的可能就是变成你所否定的父亲那样的角色。而且,在一系列的遭遇之后,时间总是以一种随意的语气告诉你,什么是理解和宽容,什么是快乐地生活。因此,徐太浪在车祸后的神奇旅程,不仅是了解父亲和模糊母亲的一切,不仅是父子之间的和解,更是对自己内心的理解。

综上所述,如果说《后会无期》是一部纯文艺片的话,《乘风破浪》则是一部很有商业气质的文艺电影。情节、配乐和节奏都很怀旧。在影片中,各种金句、段子和幽默层出不穷,恰到好处,不俗。当人们看到它的时后会笑。

[第三部分]这个时代的风浪之感,我们都是小人物,但小人物的世界也很美好

三年前,《后会无期》在炙热的夏天上映了,已经有了很多身份的韩寒又多了一个“导演”的标签。在虚构的中国东部,我们看到的不是**点钟的太阳,而是三个年轻人的方式。当时,网络上有段时间充斥着电影中的台词。现在说到浩汉、江河、虎城,他们的梦想就这样消失在浩汉的网络海洋里。

时隔两年,韩寒带着《乘风破浪》来了,突袭春节档,让很多定档的电影措手不及仓皇逃串。韩寒的第一部电影票房超过6亿,余威还在。而这个档期的对手是周星驰、徐克、成龙等中国电影宫级人物。

初生牛犊浑身是胆,而在做完试映之后,朋友圈的口碑明显是轰炸的好评。这种口碑一般不可靠,都是请的亲戚朋友三姑六婆沾亲带故,忽悠不到我,但是我问了几个口风比较紧,平时看片很叼的人,纷纷给出好评,我才落了一下石头,果真是好。我也心生羡慕嫉妒之情。

百闻不如自己一看。

在看完《乘风破浪》之后我突然意识到,韩寒用这部电影证明了自己的导演之路正式开始,也证明了自己导演功底的成熟与进步。他再次身兼导演和编剧,电影中所描绘的还是那些小镇青年,只不过这次他多了份怀旧与伴随80后成长固有的年代记忆。

如果说韩寒在**作中碎片化的剪辑和网络金句堆砌,那么在《乘风破浪》中韩寒一改那些花哨的手法,回归到好好讲一个故事的立意上。

无论何时,你总能在韩寒的文字中看出一点玩世不恭的,他的电影也是如此。《后会无期》中的年轻人是疯狂且迷茫的,他们有的是“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的架势,这是韩寒的一次自我表达。但在《乘风破浪》里,这些边缘的小人物虽然喝酒打架,但他们身上多了一份安定,或许是因为小镇单调的生活总能一眼望到头,他们到最后总会回归生活。

他们与浩汉、江河这几个已经走出围城的人不同,他们始终守候着自己的家乡和心爱的姑娘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