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名言名句摘抄优质200句

12-10

一般人信仰宗教,都是讲究形式的,而且大都用得到的心,去寻找得不到的果实。~~每个人都欣赏不同类型的句子,或许你正在查找类似"国学名言名句摘抄优质200句"这样的内容,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国学名言名句摘抄(1--20条)

1、商品社会要钱,传统文化要脸,但永不能为了利益而放弃尊严。

2、酒既行,珍肴杂错,入口甘芳,并异常馐。蒲松龄《聊斋志异》

3、国学经典名句大全,子曰: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

4、道家,最道的境界,是从自己的主观观念出发,建立起一种完美、完美、美的观念。也可以说是先建立起一个对自己的幻想的追求。其实,这个地方读起来,早已远离大路。

5、风流子弟知多少,夫贵妻荣有几人?冯梦龙《警世通言》

6、天风凌凌吹,手困斗牛寒。五千年,三千年的世界,做华南一个梦去看。

7、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国学经典的核心理念。

8、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观子海者难为水,游于伟人之门者难为言。(用心上)

9、动以不得已之谓德,动无非我之谓治。

10、温柔敦厚,然后君子。(雍也)

11、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家庭,如果儿子不如老子,孙子不如儿子,这个家就完了。

12、势物之徒乐变,遭时有所用,不能无为也。

13、知思不报不如猪,恩将仇报不如狗。

14、表面上弟子规讲「父母呼,应勿缓」,对父母要有恭敬心。除了对父母,还要对谁?对师长,也要「师长呼,应勿缓」。「长辈呼,应勿缓」、「上司呼,应勿缓」。心是根本,所有的行为都从你的心延伸出来,当一个人的内心真正恭敬,他会对一切人都恭敬。所以《礼记》第一篇「曲礼」开头就说,「曲礼曰,毋不敬」,对一切人、事、物都要恭敬。诸位朋友,一个人对父母,对兄弟、长者都恭敬,对父母交代的事,他会怎么样?同样尽心尽力;当他对人敬,对事就会敬。当他对人恭敬,父母辛辛苦苦赚钱买的食物,他会不会糟蹋?不会!当孩子对人懂得恭敬,对事、对物自然而然也会心生恭敬。所以恭敬心太重要了。其实当一个人能深刻体会父母的恩德,他的心境就自然柔软,自然恭敬。这也是我们东坝私塾,现在的任何教育都从感恩做起的原因啦!

15、培养一定的境界,人生的境界就会开放到一定的程度。

16、孔子所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体现了民国国学的仁爱思想。

17、如果你没有很好的洞察力,不要只是试图快乐。

18、知识是智慧的源泉,只有通过学习才能不断汲取,从而获得成功。

19、“傍(依傍)日月,挟(怀藏)宇宙,游乎尘垢(世俗)之外”——归隐江湖思想使得中国人往往缺乏“我有入世的胆量,下界的苦乐我要一概担当”的勇气。

20、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史伯

国学名言名句摘抄(21--40条)

21、坚持不懈,才能攀登事业的高峰。

22、文质彬彬,礼仪之邦。这是民国国学强调的社会礼貌和道德规范。

23、“道可道,非常道” 这句名言强调了道理是难以言喻的。

24、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25、君子有诸已尔后求诸人,无诸已尔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人者,未之有也。(第十一章)

26、勤能补拙,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27、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8、孔子说:不知道天命,就不能做君子;

29、“不乐寿,不哀夭,不荣通,不丑穷”——庄子此语的意思是,不以长寿为乐,不以早夭为悲,不以通达为荣,不以穷困为耻。随遇而安,知天乐命,使国人丧失了进取心。

30、你完成了吗?轮到我了。

31、姑妄言之妄听之,豆棚瓜架雨如丝。料应厌作人间语,爱听秋坟鬼唱诗。蒲松龄《聊斋志异》

32、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33、“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掉自己)。忘己之人,是之谓之入于天(天人合一)”——中国人忘己无己忘我,西方人强调人的主体性人格自我。

34、君子在服务,如不思考什么。

35、"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这句谚语深刻揭示了水性灵动、善变无常之特性。

36、举荐贤能对外不(因私人恩怨)摒弃仇人,对内不(因避嫌)而摒弃亲人。

37、万家灯火,繁花似锦,在民国国学的背景下,大展宏图。

38、民国时期名儒梁启超先生留下了许多耐人寻味的名言,比如他说:“人生应当尽力去做什么事,切不可置之度外”。

39、为了统治这个国家,要使用奇怪的军事手段,这样,世界上的禁忌就多了,人民也就穷了。

40、且夫博之不必知,辩之不必慧,圣人以断之矣。

国学名言名句摘抄(41--60条)

41、按其实而审其名,以求其情;听其言而察其类;无使放悖。吕不韦《吕氏春秋》

42、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只要勤奋,就能攀登高峰。

43、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公冶长》

44、“故之所谓隐士者,非伏其身(藏身)而弗(不)见也,非闭其言而不出(闭口不言)也,非藏其知而不发(去智不用)也”——中国的思想是留恋世俗,在世俗中隐逸,印度的思想是彻底超越世俗,遁入宗教。

45、唯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第二十二章)

46、所谓平天下在治其国者,上老老而民兴孝,上长长而民兴弟,上恤孤而民不倍。(第十二章)

47、我总觉得,所有的老年人不要把“老年”这两个字当成自己的包袱,应该多想想明天,想想明天我计划做什么,这是其味无穷的。

48、大人者,不失其小儿百姓之心也。(离娄下)

49、当一个年轻人肩上的重担突然被卸下,他勇敢的心就会为孤独而悲哀。冰心。

50、君子不伤脾胃,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子张》

51、百年奇几张纸,一窖尘英雄。只有秉着周国教的仁义,才能到目前为止的人民。

52、张之洞的名句“有所为有所止,有所争有所忍”极好地诠释了民国时期人们的行为准则。

53、心灵就像一面镜子,总是不停地擦拭7、理想是反映心灵之美的眼睛。

54、正,是孔子修养的第一个要素,第二个要素是修身,锻炼身体。

55、定命之谓性,任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第一章)

56、古之欲明显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尔后知至,知至尔后意诚,意诚尔后心正,心正尔后身修,身修尔后齐家,家齐尔后国治,国治尔后天下平。(第二章)

57、以绳墨取木,则宫室不成。吕不韦《吕氏春秋》

58、民不服能,服公。公生明,廉生威。

59、自知之明是成功的第一步,谦虚使人成就更上一层楼。

60、叶圣陶教授的名句“教师是点燃生命的火炬”的意义深远,凸显了民国时期教育界对于培养下一代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国学名言名句摘抄(61--80条)

61、日记第一天:今天我到妈妈单位玩,玩的好高兴呢。

62、学习就是害怕失去。(论语)。

63、性之动,谓之为;为之伪,谓之失。

64、“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这句诗句表达了无论遇到阻碍和挫折,都要勇往直前的决心。

65、要把内心的不愉快一点一点拔除,让青草、鲜花、活水永驻心灵。

66、"日不落,月不明" 这句话形容了人生中的低谷和无助。

67、“五行相克,用克制克” 这句经典谚语是教人们用同样的方式对抗问题和困境。

68、高境界的善行就像水的品性一样,泽被万物而不争名利。

69、一家仁,一国兴仁;一家让,一国兴让;一国戾,一国作乱。曾子《大学》

70、“今世之仁人,蒿目而忧世之患”(当今的仁人志士,举目远望而生忧患之心)——庄子有对社会的深沉的忧患,可惜,他忧患的结果不是抗争,而是逃避。

71、轩冕在身,非性命也,物之傥来,寄者也。

72、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广。

73、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因而动心忍性(使心里震动,牢固个性),曾(增)益其所不及。(告子下)

74、至礼有不人,至义不物,至知不谋。

75、以道德为根本,用知识为基石,方可成就一番伟大事业。

76、知者之为,故动以百姓,不违其度。

77、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这是民国国学中培养心志的教育观念。

78、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只有先把自己做到最好,才能对社会有所贡献。

79、君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

80、年轻人倾向于专注于抽象的思想,而那些有过生活经历的人不允许自己被困在抽象或虚无之中,而是将自己留在具体之中。黑格尔。

国学名言名句摘抄(81--100条)

81、挟泰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及。是诚不及也。为父老折枝,语人曰:我不及。是不为也,非不及也。(梁惠王上)

82、至贵,国爵并焉;至富,国财并焉。

83、国学经典励志名句,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

84、⊙、英雄能征服世界,不能征服自己,圣人不想征服世界,但能征服自己;英雄是把自己的烦恼给别人去挑起,圣人把自己的烦恼给别人挑起。

85、以不惑解惑,复于不惑,是尚大不惑。

86、君子应该不善于言行而敏于行动。

87、不以人之卑自高也,不以遭时自利也。

88、“鹪鹩巢于深林,但是一枝;鼹鼠饮河,但是满腹”(鹪鹩鸟在深林中筑巢,但是占用一枝之地足矣,何必要拥有整个森林?鼹鼠在河边饮水,但是以喝饱肚子为限,何必要占有整个河流?)——知足,是儒家道家共同的思想,也是农业社会的反映。

89、天下不真不假,假疑真害人。人若能分辨是非,真情就不必告诉神。

90、民国国学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其中学海无涯,绵延不绝。

91、学习国学五行经典,如同品味香茗,深得其中的禅意。

92、不懂得谦虚很可悲,倚老卖老者,“老不要脸”也!敬贤是绝对的,尊老是相对的,应该尊重那些有成就、做出辉煌的事业仍然保留谦虚品质的老人尊重传统不等于开倒车

93、天道酬勤,只要努力奋斗,终有回报的一天。

94、明心见性,可以见如来。

95、烦躁,愤怒和忧伤都是催人衰老的暗器,人生下来总有一天会死,就让生命的过程过得更正一点、更清一点、更和一点,让这个生命更自在一点,舒展开来。

96、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腐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第三章)

97、“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这句名言表达了高尚品德和卑鄙行为之间的对比。

98、“黄帝之治天下,使民心一(单纯),民有其亲(亲人)死不哭”——放达乐观,所以,藐视死亡。不一样于西方人营造死后世界——天堂与地狱,中国人对待死是纯世俗的,只但是圣人能超越恐惧。

99、忿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金缨《格言联壁》

100、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国学名言名句摘抄(101--120条)

101、有紧有松,不过分紧逼,也不过分放纵,是周文王周武王治理国家的道理。

102、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第三章)

103、圣人将游于物之所不得遁而皆存。

104、一般来说,人体的神经系统以脊柱为中心,左右交错,随着意识的控制而发散到身体的感觉运动中。就像树木的枝干,按照树干的中心向外伸展,枯萎了。

105、一个仁慈的女人,没有丈夫和妻子。男人的癖好,尤其是可以说的,女人的癖好,是不能说的。

106、绝不能说我们的青年缺乏理想没有责任,我不这样认为。现代的青年人比我们那个时候懂得多了,掌握现代知识技能的本领各方面的条件也好多了。

107、忍耐和毅力是人成功的灵魂。

108、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

109、以诚为本,以德为先,只有道德高尚才能引领他人。

110、国学中蕴含着自古以来的智慧传承,它是我们借鉴的宝贵财富。

111、民国时期的国学名言名句中,徐志摩的“人人要像蜡烛一样,美好的付出自己,照亮别人”为人们传递了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重要价值观。

112、"一寸光阴一寸金" 这句名言意味着时间的宝贵和珍贵。

113、浮生为爱挡劫,不惜万年修为。蒲松龄《聊斋志异》

114、了解,询问,然后学习。

115、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鱼而取熊掌也。生亦所所欲,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行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告子上)

116、道路多么漫长,多么遥远啊,我将要上天下地到处去寻觅。

117、若枉若直,相而天极;面观四方,与时消息。

118、大学之道,在明显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尔后有定,定尔后能静,静尔后能安,安尔后能虑,虑尔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第一章)

119、“其生若浮,其死若休(休息)。不思虑,不预谋”——中国知识分子的清闲淡泊总是与劳动人民的现实格格不入。

120、三人行而一人惑,所适者犹可致也。

国学名言名句摘抄(121--140条)

121、民国国学强调厚德载物,提倡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122、失败乃成功之母,每一次失败都是我们成长的机会。

12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124、通俗的解释就是当身处困厄的境地是就得要学会变通,思维变通后自然问题就可迎刃而解。

125、好问而好察迩言;隐恶而扬善,执其两头,用此中於民。(第六章)

126、学无止境,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127、"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这句名句激励人们勇敢面对困难和追求梦想的决心。

128、成远计近怨,不顾大事。

129、“入兽不乱群,入鸟不乱行”(与野兽共处,而不惊动兽群;与飞鸟共栖,而不惊动鸟群)——讳迹韬光,深谋大略,不惹人注目,这是典型的中国智慧。

130、陈独秀先生曾经说过:“自由是一种人格力量,各种能力都应待于此。”这句话鼓励人们追求自由,并以此为根基去建设更好的社会环境。

131、“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境界最高的人不感到自己的存在,神人不追求建功立业,圣人不希求名声)——中国人的名利思想极重,所以,有人站出来反对名利。

132、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我国古代圣人们倡导的民国国学思想。

133、民国国学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

134、德行优秀者,方能引领他人。

135、“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此谓坐忘”(不奔走操劳,去掉聪明才智,忘掉肉体,摒弃知识,到达天人合一的境界,这叫做坐忘)——一个“忘”字,是中国人处理人生危难的绝招。

136、五行相生相克,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有机之道。

137、物格尔后知至,知至尔后意诚,意诚尔后心正,心正尔后身修,身修尔后齐家,家齐尔后国治,国治尔后天下平。(第二章)

138、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要珍惜前人付出的努力,为后辈铺平道路。

139、一个人越保守,他就越有自己的天地。结果,他变得固执,变得像胶水一样。他无法解脱,被束缚住了。

140、我也来说一条我本人比较喜欢的。

国学名言名句摘抄(141--160条)

141、最好的预言是过去(英国)

142、“温故而知新” 这句典故告诉我们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总结,才能不断进步。

143、怜悯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推诿之心,礼之端也;好坏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

144、少年老成,焉知来者之不今朝也?(子罕)

145、善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必逮夫身。(第十六章)

146、彭湃的名句“好得失者也,恶得失者也,所得者矣也”启发了人们要以平常心对待得失,追求内心的宁静与安宁。

147、人类和鬼魂无处不在。曲北曲南,其危害尤为严重。

148、真正的佛教告诉你不要迷信,一切理想主义的创造,都是自己的创造,是自己生命的主人还是自己的,都是自己因果报应的因缘。

14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这句成语提醒我们在面对挑战时要深入了解对方。

150、思凌泽洗了个奶澡,怀兰迎着思琼如,向晓曦伫立徘徊。

151、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处。

152、礼者,世俗之所为也;真者,所以受于天也。

153、我还有信心。如果我没有信心,不去努力,那就是失职,就是对人民的不负责。我不仅要做这样的表态,而且要付诸实际行动。

154、人生路漫漫,唯有通过自身的修养和学习才能达到内心的满足。

155、纸上得来终觉浅,学以致用方为真。

156、常见病是最难治愈的,而且没有办法治愈。甚至走出尘仙佛,空花空果找东西。

157、土匪就是土匪,我就是我,思念还是思念,我在这里,你在世界的尽头。

158、“同与禽兽居,族与万物并。恶乎知君子小人哉,同乎无知。其德不离,同乎无欲,是谓素朴,素朴而民性得矣”(与禽兽共同生存,与万物共同生长。不分君子小人,大家都无知;真实人性得以守住,大家都无欲,这叫做返璞归真。返璞归真,那么人民得以存养天性)——返璞归真,应当是人格上心理上的,不应当是置身于蛮荒。

159、知识渊博,德行高尚,是民国国学重视的两个方面。

160、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得意不忘形,失意不忘志。

国学名言名句摘抄(161--180条)

161、人生最大的事情就是要把握好:前进,后退,得到,失去,生存。

162、毋毁众人之名,以成一己之善。毋没天下之理,以护一己之过。金缨《格言联壁》

163、羚羊无踪迹,满东风太空。

164、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吕不韦《吕氏春秋》

165、老子的道家思想,用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向我们解释了世界的本源,古人的智慧实在是让人拍手称快。这是世界观。

166、从前做过事,没兴一齐来。冯梦龙《警世通言》

167、士不行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已不亦重乎?死尔后已,不亦远乎?《泰伯》

168、"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 这句名句告诫人们要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冷静。

169、如果要骄傲,年轻人值得骄傲,他们有一股冲劲,什么都不在话下,有把困难踩在脚下的豪气。

170、释:死了后一切事都成了空的,但我悲伤的是没见到祖国统一。等到宋朝的军队收复中原的时候,别忘了在祭奠时告诉我。

171、孙中山先生在民国《建国方略》中写道:“民为国之基,民生国强才有希望。”这句名言强调了民众的力量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性。

172、之所以出现“一把手”滥用职权渎职侵权这类问题,主要还是因为我们政府和主要领导人权力过大权力过于集中而又得不到约束。

173、最可怕的事情就要用最幽默的态度去对待,用欢笑去对待,对着悲哀都可以微笑,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

174、有权要想无权时,台上应思台下人。

175、日日行不怕千万里,常常做不怕千万事。明吕坤《呻吟语应务》

176、有志气的人,必不饮盗泉的水。正直的人不接受施舍的食物。

177、心里没冷病,不怕吃西瓜。

178、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第十四章)

179、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民国国学强调实践和不断学习的重要性。

180、这是《论语》一书的收官经文,也是孔子对我们的最后增言,更是对《论语》一书的高度概括和总结。为人处世的道理很多,但这几句话可谓是点睛之笔。这几句话权作是《论语》一书的总结名言吧。

国学名言名句摘抄(181--200条)

181、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

182、成功来自于努力,坚持不懈是通向胜利的唯一道路。

18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与思考是相互依存的。

184、唯无以天下为者,可以托天下也。

185、怙恃之年,不行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里仁)

186、“形(肉体)固可使如槁木(枯木),心固可使如死灰”——避世以至于槁木死灰,如佛教成佛之涅盘,这大概是东方人的悲观主义吧?

187、廉贪之实,非以迫外也,反监之度。

188、隐恶而扬善,执其两头,用此中於民。(第六章)

189、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是民国国学中的一项重要策略。

190、"麻绳打水漂" 这句谚语形象地表达了力量不济的无用之举。

191、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

192、“独(独自)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傲视鄙倪)于万物”——中国人于宇宙大自然只有精神交流的关系,没有征服探索的欲望。

193、「家庭是一个社会小型单位,孩子是家庭的未来」,这是民国时期教育家陈寅恪的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强调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194、学而不厌,不止于教室之门。

195、好心有好报,歪心腔子上留一刀。

196、绅士并不害怕独立,而是害怕远离这个世界。

197、黑字落在白纸上,钉子砸在木头里。

198、谦谦君子,自强而示弱,示弱而有终,有终而劳谦。吕不韦《吕氏春秋》

199、事实上,和平与安宁是最终的奖赏。

200、一般人信仰宗教,都是讲究形式的,而且大都用得到的心,去寻找得不到的果实。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