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数学教案”是一种什么样的物品呢?幼儿教师教育网将为您一一解答。教案课件是教师教学工作的开始阶段,每位老师都要按需准备教案课件。教案和课件的完善程度体现了教育教学科研水平的高低。分享是一种表达爱心、关怀的方式,愿更多的人分享更多的爱!
(一)内容简介
鸭妈妈有六只可爱的小宝贝。一天,鸭妈妈带着小鸭子到水边去玩,小鸭子们游得可快活了。可是,天生残疾的小小鸭在水里老是兜着圈子,朋友们都嘲笑它,它伤心极了。
一天,河边来了一只狐狸,其他小鸭子都迅速地游上了岸,只留下小小鸭还在河里兜圈圈,可怜的它能逃脱狡滑的狐狸吗?
(二)主题分析
故事主要描述了一只天生残疾的小鸭,因为游泳只会在原地打转,受到了大家的歧歧视。没想到正因为这个缺陷,使它帮助兄弟姐妹逃脱了狐狸的伤害。众人眼里的“弱点”却给大家带来了“好运”。这样的故事,正符合中班孩子的年龄特点。通过故事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评价周围的同伴,在学着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渐渐明白要接受朋友的优点,同时也要宽容别人的弱点。
(三)情节分析
故事的开始温馨而又让人充满期待,但事情却没有人们所期望的那么完美。鸭妈妈三了一只天生残疾的小小鸭,正当大家为之沮丧的时候,小小鸭的残缺却给我们带来了意外的惊喜。最后,每个人都接受并且欣赏起小小鸭,故事有了一个让人感动的完美结局。孩子们的情感也随着故事情节的曲折而跌宕起伏,并感受到彼此宽容、彼此欣赏的温暖。
(四)角色分析
故事的主角——小小鸭,虽然天生残缺,但它心地善良,对快乐充满着渴望。其实每个人都像这只小小鸭一样,有无法改变的弱势,面对这样的情形,有人逃避,有人自卑。可是小小鸭的经历却告诉我们:即使是弱势,有时也能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所以我们完全可以坦然去面对自己的不完美。
故事中的鸭妈妈、众小鸭、小动物们似乎就象征着现实生活,人们总是更容易接受美好的事物,而对于那些“缺陷”、“不足”时而不屑、时而嘲讽。同样,生动的故事让孩子们懂得要同情“弱者”,也要宽容别人的“不足”。
(五)图画分析
1、画面构图、色彩
故事画面简单,而故事的情节性比较强,逐幅图片较连贯完整地讲述着故事,更容易将孩子的情绪带入到故事情节中来,心情也会随着故事中小小鸭的经历而有所起伏。
小小鸭战胜狐狸,是整个故事的转折点,也是故事的高潮。可以先让孩子们看小鸭们获救的结果,再来猜测小小鸭是怎么战胜狐狸的,这样或许能更好地激发孩子阅读的兴趣。
2、图画中蕴藏的细节
故事画面简洁,没有太多与故事情节相关的细节供孩子细致观察。但教师可以通过提问,激发孩子对页码的关注,从而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与能力,观察页码对孩子记忆故事发生的先后顺序同样也是有所帮助的。
(六)语言分析
故事中有不少对话,可引导孩子观察画面,大胆猜测人物间的对话和心理活动,对孩子们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的感受是很有帮助的。
教师讲述故事时的语言要和故事情节的意境相吻合,要表现出小小鸭的伤感、自卑,动物朋友的冷漠,狐狸的愚蠢和故事结局时的幸福,这样会有助于幼儿理解作品的内涵。
(一)活动设计1
1、设计思路
中班孩子的社会性不断在发展,他们已经能开始与同伴友好地交往。虽然他们能接受同伴的优点,却很难容忍朋友的缺点。当别人有了错误或者过失,他们经常会嘲笑、指责对方,少了一份同情和宽容。
故事情节生动、曲折,对孩子有很强的吸引力。因此,将此内容设计为两个活动方案,一方面可以引导孩子充分地观察画面,想象人物的对话,讲述故事的内容;另一方面,在故事情节的高潮处,可以给孩子们留下悬念,进一步激发他们阅读的兴趣,大胆猜测故事的结局。同时,孩子们在体验小小鸭“奇特经历”的过程中,又能懂得对同伴的缺陷要接受和宽容,而不能嘲笑,进而帮助他们学会与人交往。
整个活动以故事情节贯穿始终。在第一次活动中,首先让孩子们观察讲述图片,感受鸭妈妈的幸福期待,在孩子们的心中也萌发对故事的期望。接着,让孩子们仔细观察小小鸭的表情,感受小小鸭受人嘲笑时的伤心难过。最后,在“小小鸭会不会被狐狸吃掉”、“它会战胜狐狸吗”的悬念中结束活动,也让孩子们对下一次的阅读充满期待。
2、活动目标
(1)自主阅读图画书,并讲述自己喜欢的情节,感知故事内容。
(2)大胆想象故事的结尾,并尝试模仿用符号记录。
3、活动准备
图画书《划圈儿的小小鸭》和PPT课件
4、活动过程
(1)观察画面,引发兴趣
①出示第1、2页:
一你看到了谁?它在干什么?
一猜猜鸭妈妈会有几个小宝宝?它的宝贝们会是什么样的?
一鸭妈妈和你们一样,希望能孵出六只可爱、漂亮、健康的小鸭。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听听鸭妈妈和它的孩子们的故事吧。
(2)欣赏故事,理解内容
①欣赏故事第7~1 0页:
一你听到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
一小小鸭和其他5只小鸭子有什么不一样?
一为什么小小鸭游泳的时候只会划圈圈? ②欣赏故事第11~1 3页:
一谁来看小小鸭游泳了?
一你猜它们会对小小鸭说什么?
一你怎么知道他们都在嘲笑小小鸭?(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小小鸭伤心的表情。)
一小动物们的话让小小鸭很伤心、很难过,如果你看到这样一只小鸭子,你会对它说些什么?(引发幼儿对力、小鸭的同情。)
③欣赏故事第1 7、1 8页:
一一天,小鸭子们去河里游泳。瞧,谁来了?
一猜猜狐狸想什么?
④欣赏故事第1 9页:
一几只小鸭子游上岸躲起来了?谁没有游上来,为什么?
(3)自由讨论,大胆想象
一小小鸭会被狐狸吃掉吗?
一和好朋友一起猜猜,后来会发生什么事情?(重点:如果小小鸭没有被狐狸吃掉,那它是用什么办法战胜狐狸的?)
(集体交流,教师用符号或绘画方式记录幼儿的想象,并将幼儿的作品布置成专栏供同伴间互相欣赏。)
活动目标:
1、感知物体排序的规律,学习按物体的形状或颜色规律排序。
2、建立初步的有关序列的概念。
活动准备:
1、《小朋友的书·数学》
2、红黄绿三种颜色的三角形、圆形和长方形串珠若干;按颜色、形状规律排序的几条串珠项链。
活动过程:
1. 教师谈话引出活动内容
小鸡要过生日了,送什么礼物给它呢?
2. 按颜色规律排序
出示一条按颜色规律排序的项链。教师说,小鸭想给小鸡准备一条五彩的项链,可是它不知道怎么穿项链才漂亮,我们来帮助它好吗?(引导幼儿观察已穿好的项链,找出它们的排序规律,接着往下穿)
3. 按形状规律排序。
出示一条按形状规律排序的项链。教师说,这是小狗给小鸡准备的礼物。我们来帮助小狗把项链穿好吧。(引导幼儿观察、分析已穿好的部分,找出规律,接着往下穿)
4. 请个别幼儿练习排序。
谁也想给小鸡送礼物呢?(教师按一定的规律摆出项链的一部分,请个别幼儿上来完成穿项链的任务,其他幼儿帮助检查)
5. 操作活动。
翻开《小朋友的`书·数学》第12页“小动物的脚印”,让幼儿练习按图示的规律继续往下排脚印。
活动反思:
幼儿对此课比较感兴趣,但是由于教具准备的不够充分,导致幼儿自己动手操作的就很少,基本上都是老师在操作,小班的课程(数学)还是第一次上,个人感觉,引题是采用动物引题,但没那么生动有趣,整堂课幼儿都对小鸭小狗送给小鸡的项链比较有兴趣,对于排序这一方面还没全部掌握,简单的颜色还是能够掌握齐全,对于形状的掌握还缺乏一点。个人对整堂课的熟悉程度还欠缺点。一堂小班课,感悟也蛮多的,对于课前准备和课前的安静下来都有不同的方法。小班的孩子比较好动,不怎么好控制,中班的孩子还是比较容易安静下来的。
幼儿园大班数学教案设计《白云和雨》
一、活动目标:
1、通过有趣的故事情节,复习6以内数的形成。
2、认识“0”,知道“没有”可用“0”表示和“0”不只是表示没有。
二、活动准备:
课件:
1、白云和雨图片一张
2、“0”数字想象图一张
3、和“0”相关的物品图片一张:数字10、温度计、电话号码、秒表、比分表
三、活动过程:
(一)描述
1、欣赏图片《白云和雨》,启发幼儿观察并描述图片中的情景。
左一:1朵白云飘来了,1朵白云可用1个圆点或数字1来表示。
右一:又飘来了1朵白云,1朵白云添上1朵白云是2朵白云,2朵白云可用2个圆点或数字2来表示
……
左四:又飘来了1朵白云,6朵白云添上1朵白云是7朵白云,7朵白云可用7个圆点或数字7来表示。
2、右四:下雨了,白云一朵也没有了,一朵白云都没有了用什么数字来表示呢?
(引导幼儿发现用“0”可以表示什么也没有)
3、想象:“0”像什么?
(蛋、糖、气球、圆圈、饼干……)
(二)举例
1、启发幼儿联系生活实际,想象说说还有什么情况可用“0”来表示。
例1:妈妈买了5只苹果,我每天吃一只,五天后苹果全都吃完了,苹果一只也没有了可以用“0”来表示。
例2:我家的电话号码是62580002,“0”可以组成电话号码。
(三)议论
1、思考:“0”可以用来表示没有,还可以用来表示其他吗?
(教师参与幼儿议论并逐一出示数字卡片10/秒表。温度计等,使幼儿知道“0”排在“1”的后面组成了数字10;“0”在秒表中间表示开始;温度计上的“0”表示零上和零下温度的分界;还有,足球比赛时的0比0表示两队打平。
2、小结:“0”的意义不单单是表示“没有”,小朋友以后长大了还会知道0更多的意义呢。
(四)建议
1、说“0”表示“没有”是不全面的,该说“没有”可以用“0”表示,或“0”可以用来表示“没有”,因为“0”除了可表示“没有”外还有其他意义。
2、让幼儿自由议论,大胆表述,即使说错或不全面也要给予鼓励,并互相纠正、补充。
3、可在角色游戏中认识“0”,如教师和幼儿分别扮“猫”和“老鼠”,“猫”来了,躲在圈内的“老鼠”都逃走了,在一只“老鼠”也没有的情景中感知“0”。
活动反思与建议:
活动通过一片云与一片云出现的方法让幼儿感受了数字添上1以后的变化,多次的重复使得幼儿掌握了7以内数字的形成,以此类推之后的数字形成也得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感受0的过程中,老师准备的大量实物与图片给幼儿带来直观感受,从这些物品中幼儿感受到了0并不仅仅表示没有,还可以表示其他很多的意思,他们对0产生了很浓厚的研究兴趣。
(1)、让学生经历编制4的乘法口诀的过程,体验运用口诀的优越性。
(2)、掌握4的乘法口诀,会用4的乘法口诀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的运用口诀计算表内乘法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合作的意识,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教学难点:熟练运用口诀完成表内乘法的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师:秋天到了,小熊家种的红果树丰收了,他想请小伙伴到他家吃糖葫芦,相机板书课题:“小熊请客”。妈妈告诉他一串穿4个红果,小熊想串9串,可是9串需要多少个红果呢,小熊怎么也想不出来,我们来帮他数一数好吗?(电脑显示丰收的果园和小熊)
二、手脑并用,探究问题。
1、 摆一摆:
每个小组都发有一定数量的小苹果来代替小熊的红果,请你们四个一串摆一摆。(课件出示)
2、 数一数:
数数,1串有4个红果,2串呢,3串呢?最后算出9串穿了多少个果子,小组要分好工,摆好一起数一数然后共同填好教材20页的记录单。
填好后指名汇报评价。
3、 做一做:
师:同学们数的很认真,填得也很正确,你们能不能像我们前边学习的编口诀那样列出乘法算式并编出口诀呢?
学生根据记录独立列式、编写口诀。编完后小组交流填写的准确性,再集体汇报,教师同时板书:
师: 现在有了4的乘法口诀,今后小熊串糖葫芦是就很容易知道需要多少个红果了。那么你还能根据四八三十二写出另一个乘法算式吗?
生:学生说出自己喜欢的方法。并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一记。
通过师出生对,生生互对帮助学生记忆口诀。
师:小熊刚串完糖葫芦,他的小伙伴就来了,有小兔、小松鼠、小狗、小刺猬。(电脑出示)小熊请他们吃糖葫芦,大家很开心,小伙伴要走了,小熊有点舍不得,他想再送给伙伴点儿礼物,可是送什么好呢?妈妈告诉他咱们的果园里还有一些气球呢,把气球送给他们吧,小熊听了很开心。可是他们来到果园,发现气球上多了一些算式,原来熊妈妈想考一考大家:
这下可难倒小伙伴了,他们不会算这些题,同学们,你们说怎么办?
同学们一定很愿意帮助他们,教师趁机让学生在书上连一连,然后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出这些题的。这样的练习有帮助学生记忆口诀。
1、 打气球:
还有一些气球高高的挂在果园里,你愿意帮助小熊击中这些气球吗?(完成书中练习2)
2、 巧手拼图:
师:小熊想把自己的家布置的更漂亮些,他想把桌子铺上这样的拼图,(电脑出示3题)大家帮助小熊算一算需要多少个黄颜色的正方形、多少个蓝颜色的正方形?
3、 走迷宫:
这节课大家既学到了知识,又帮助了那些可爱的小动物,现在老师想和你们玩一个数学游戏:找规律,走迷宫。
活动目标:
1、操作中发现物体不同的组合方法,发展幼儿的`初步推理能力。
2、感知数学活动的有趣。
3、引发幼儿学习的兴趣。
4、让幼儿懂得简单的数学道理。
1、教师边画图1边提出问题情景:小熊弟弟过生日,要请好朋友来做客,准备了许多糖果。为了让每个朋友都可以吃到,它为每一位客人准备了一个或者两个糖果。朋友来了,小熊真开心!可是直到朋友走了,它也没有搞清楚今天来了几位小客人,它在整理房间时发现,小客人在废物筐中剩下10张糖纸。
2、引导幼儿思考:
(1)客人一共吃了几个糖果?
(2)帮小熊弟弟算一算,今天可能来了几位小动物?
(3)如果每个客人只吃一个糖果,那来了几个客人?
(4)如果客人每人吃两个糖果,那来了几个客人?
(5)如果每个客人可以吃一个糖果也可以两个糖果,那来了多少个客人?
3、幼儿操作。
4、比较三种分法,最多来几人,最少来几人?
1、教师边画图2边提出问题情景:小熊哥哥也要请客了。它为每一位客人准备了两个或者三个食品,直到客人都走了,小熊哥哥也不知道来了多少客人。在收拾屋子的时候,它发现废物箱里有5个果冻壳、6张糖纸、7个桃核。
(1)客人一共吃了几个食品?我们一起来数数?
(2)如果每个客人只吃两样食品,那来了几个客人?教师操作。
(3)如果每个客人都吃三样食品,那来了几个客人?我们也来算算,请幼儿操作。
3、进一步思考思考:想想还有没有有另外的分法,如果每个客人有的吃两样有的吃三样食品的话,那来了几个客人呢?
4、比较一下,最多来几人。最少来几人?
三、总结:今天我们帮小熊弟弟和哥哥解决了难题,他们都夸小朋友聪明,下次有困难还请你们来帮忙,如果小朋友遇到这样的困难,我们也可以用这样的方法来算。
瓶瓶罐罐来排队
设计意图:
《瓶瓶罐罐》的主题让孩子们大量接触了各种各样的瓶子,这其中潜藏着许多的规律,如:瓶子的大小、胖瘦、高矮等。本次活动重点让幼儿感知高矮,并能够进行纵向维度上的排序,由浅至深。以游戏的方式让幼儿感知概念从而进入活动,然后进行初步的尝试排序,逐渐进入深层次的自主学习排序,环环紧扣,充分让幼儿感受到物体高矮的秘密,教师在各个环节中及时的总结是对幼儿经验的提升。最后给幼儿一个探索发现的空间,让幼儿将排序的兴趣继续延续,从而提升孩子的观察能力。
活动目标:
1.在游戏活动中,区分物体的高矮。
2.在不同数量的基础上学习按高矮规律进行排序。
3.对有趣的数学排序现象产生兴趣。
活动准备:
操作纸板人手一张(上面贴有双面胶),操作卡片人手一份(美工第11页,活动前剪好);高矮不等的瓶罐四组,分别为:三个一组两份,四个一组一份,五个一组一份。
重点:幼儿能够按照物体的高矮特征,从高到矮或是从矮到高进行排序。
难点:在排序物体的量有所增加的基础上,仍然能够进行高矮排序。
活动过程:
一、游戏:高瓶子矮瓶子,为幼儿做好概念的铺垫。
师:宝贝们!熊宝宝那个高高的瓶子和矮矮的瓶子都不见了,你们见到过吗?
谁记得高高瓶子的样子,请你学一学。谁记得矮矮瓶子的样子,也请你学一学。
二、自由探索瓶罐的玩法,尝试排序。
师:我这里有几个瓶子,不知道哪个是高的,哪个是矮的?请你帮忙分一分。
1.请个别幼儿找一找指定要求的瓶子,集体做确认。
2.教师邀请幼儿用瓶罐尝试排序。
①请幼儿第一次尝试排序。
师:我又请来了一个瓶子,我们一起数数看现在有几个瓶子了?(三个)谁会给他们排排队呢?你是怎么排的?谁排最前面,谁排最后面?
②再次请幼儿排序,并与上一组排好的瓶罐作对比,寻找相同或不同之处。
师:我这里还有一组瓶子,谁会给它们排出跟它(指前一组排好的瓶子)不一样的队伍呢?请你说说你是怎么排的?
小结:原来排队可以随意排,还可以按照物品的高矮顺序来排排队,这样的排队方法叫做按高矮排序,这样可以让我们的队伍看起来更整齐,更漂亮。
三、提升经验,学习排序。
1.教师示范操作排序,幼儿观察交流。
①从矮到高排序。
师:老师这里有许多高矮不同的瓶罐,我要找出最矮的瓶子,把它排在第一个,谁来帮帮我?(后面的依次类推)
②从高到矮排序。(可以请个别幼儿操作)
2.根据幼儿的经验给予不同量的瓶罐组合(4个,5个),并进行排序。
师:我这里还有许多瓶瓶罐罐,谁愿意来挑战一下,给他们也按高矮排排队呢?
3.经验迁移:请5个高矮差距较明显的幼儿作为示范,其余幼儿对其进行高矮排序。
小结:不仅仅是瓶瓶罐罐、小朋友可以按照高矮排序,还有许多东西,只要它们高矮不同,都是可以进行排序的。
四、加深认识,练习排序。
1.幼儿操作桌面排序材料,教师巡回指导。
师:老师给每个小朋友都准备了高矮不同的瓶罐卡片,请你轻轻的回到位置上也给它们按高矮排排队吧!
2.教师邀请个别幼儿(操作正确的与操作错误的)讲述自己的操作经验,其余幼儿将自己的操作结果与之作对比。
师:你是怎么排序的?谁排第一个?谁排最后一个?
五、感受排序的多样性,如:大小、胖瘦等。
1.瓶罐除了有高矮不同还会有哪些不一样呢?让我们来听听、唱唱《瓶子瓶子倒下了》你就知道了。
2.教师与幼儿随音乐做歌曲表演结束活动。
延伸活动:
1.投放高矮不等的瓶罐、积木等至区域活动中,供幼儿继续练习。
2.提供其他特征不同的物品供幼儿探索,如:大小不等的瓶罐、粗细、长短不同的物品等,一种特征一组摆放好,请幼儿探索排序。
幼儿园小班数学教案:火车蔬果
导语:
在幼儿园小班的数学教学中,可以通过生动有趣的教案来帮助幼儿学习数学知识。本教案以火车和蔬果为主题,旨在通过火车的载客和蔬果的装载来帮助幼儿理解数学中的基本概念,并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个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学会数数,将物品进行分类。
2. 理解并运用“多少”、“少了几个”、“还剩几个”等数量概念。
3. 学会使用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二、教学准备
1. 图片或玩具火车和蔬果,如火车模型、蔬菜模型等。
2. 数字卡片,用于数数和进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
3. 画板和彩色粉笔。
三、教学过程
1. 激发兴趣
首先,教师可以向幼儿介绍火车和蔬果,并引发他们对火车和蔬果的兴趣。可以播放一段有关火车和蔬果的视频,或者通过图片和玩具等实物给幼儿展示。
2. 数数和分类物品
教师将一串蔬果放在火车车厢上,然后让幼儿数一数有多少个蔬果。然后,教师可以问幼儿,“火车上有什么蔬果?它们是什么颜色的?”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幼儿将蔬果按颜色分类。
3. 理解数量概念
接着,教师可以随机拿走一些蔬果,然后问幼儿,“我取走了几个蔬果?”幼儿可以通过数数来回答这个问题。然后,教师可以继续问,“还有几个蔬果?”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幼儿理解“还剩几个”的概念。
4. 进行简单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接下来,教师可以继续给火车车厢添加蔬果,让幼儿数数,并问,“现在火车上有多少个蔬果?”然后,教师可以取走一些蔬果,再问,“我取走了几个蔬果,现在车上还剩几个蔬果?”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幼儿进行减法运算。教师可以使用数字卡片来帮助幼儿进行数学运算。
5. 综合运用
在教学的最后阶段,可以给幼儿提供一些综合运用的情景,例如,“小红给火车上装了五个黄色的蔬果,再给车上添加三个红色的蔬果,现在车上有多少个蔬果?如果小明从火车上取走了两个蔬果,还剩几个?”通过这些实际情景的练习,幼儿能更好地理解数学运算的应用。
四、教学延伸
1. 可以将教学内容延伸到更多数学概念的学习,如大小比较、排列组合等。
2. 可以通过制作手工火车和蔬果,让幼儿动手参与,进一步加深对数学概念的理解。
3. 可以进行一些游戏,如数数比赛、减了一颗蔬果谁先说出来等,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结语:
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幼儿可以通过火车和蔬果的具体实物,了解数学概念的抽象内容,并通过数数、分类和简单的加减法运算,锻炼他们的观察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同时,通过生动有趣的教学方式,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促进他们对数学的积极参与。
幼儿园教案《幼儿园数学教案范本》一文希望您能收藏!“幼儿教师教育网”是专门为给您提供幼儿园教案而创建的网站。同时,yjs21.com还为您精选准备了幼儿园数学教案专题,希望您能喜欢!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