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纪念馆观后感通用

12-20

编写人员已经精心挑选出这篇颇有价值的"九一八纪念馆观后感",祝大家阅读愉快。您是否对为作品取名的观后感感到困惑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观看电影,好的电影不仅能释放压力,还能引起我们的共鸣。观后感就是记录一部影片给予我们的感悟和人生道理,我们保证您一定能找到您所需的信息!

九一八纪念馆观后感 篇1

九一八纪念馆观后感

政教1101 郭怡菲

2012年,沈阳,柳条湖桥。很难想象80年前这里是怎样的一幅景象。如果没有残历碑、没有九一八纪念馆的无声倾诉,我不愿相信、不愿回忆那段悲惨的历史。

1931年9月18日,沈阳,柳条湖桥。随着一声声的枪鸣炮响,日军发动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随即东北地区大片领土沦陷,3000万同胞从此坠入了无限深渊。

下车,站在高大的残历碑面前,经历风霜洗礼的它仍就巍然屹立。碑体上铭文如下:

1937年9月18日,农历辛未年八月初七,夜

五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国军队所为,遂攻占北大营。我东北军将领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痛撤退,国难降临,人民愤起抗争。

精干间断,字字血泪,深深地刻进每一位有良知的中华儿女的心中,印在中华民族的灵魂之中。这次九一八博物馆参观,注定是悲痛以及引人深思的。

展馆分为七个部分:九一八事变的历史背景、九一八事变的爆发与东北的沦陷、日本在中国的血腥统治、东北军民的抗日斗争、日本扩大侵华与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的高涨、全国抗日战争爆发与日本侵略的最终下场、中日两国人民以史为鉴期盼和平。

随着导游老师的讲解,我们一路走来。日本的血腥暴行让我不忍目睹。我看见手无寸铁的平民百姓被残忍的虐杀;

我看见被中华儿女的鲜血浸染的土地;我看见日军凶残的、已丧失人性的狰狞面目„我仿佛听见古老的中华民族在无声的哭泣。日本法西斯主义所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令人发指。但是,我们,每一位有良的中华儿女,都应该抬起头来,正是这段血淋淋的史实,并深深的刻在脑海中,使之转化为一种动力。在祖国各项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在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今天,我们要做的不是沉浸在一时的成就之中,而是铭记历史,居安思危,以正确的心态面对不断发展变换的新形势。每个国耻日敲响的警钟,不只是祭奠逝者、安息亡灵,更重要的是敲醒每位中华儿女,勿忘国耻,振兴中华!日军的血腥暴行果然令人愤怒,但是,我自豪的看到中华民族是怎样的不屈不挠坚毅顽强。国难来临起,我们就从未停止过抗争,我看见无数的仁人志士为救祖国于危难中,前赴后继、英勇无比。他们的智慧与勇气让侵略者胆怯。请允许我写下他们的名字,并表示深深的敬意。他们是:

赵镇藩、苏炳文、关玉林、马占山、崔石泉、金日成、梁成龙、李延禄、杨靖宇、王德泰、赵一曼、冷云、李兆麟„

还有无数的无名英雄们,他们用自己宝贵的生命换来了中华民族的胜利,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换来了伟大的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愿逝者安息。

参观继续,我看到全民抗战同仇敌忾的恢弘场景;我看

到抗战胜利后举国沸腾的盛大场面;我看到日本战犯受审、看到中华民族的历史翻开新的篇章„欣喜之余,又有一丝遗憾。但愿革命烈士们泉下有知,看到我们取得的胜利,看到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

由衷的感谢能够有参观九一八纪念馆的机会,这是一堂生动且意义深刻的近代史课。“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这八个字在我看来已是那么的苍白无力,不能表达我此时此刻的心情,我真心的祝愿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不让历史重演。

九一八纪念馆观后感 篇2

早上9点来到了沈阳”九一八”历史纪念馆。这个纪念馆是我特别向往地方,因为平时在电视新闻上看到”九一八”纪念馆介绍,但是里面具体有什么内容我还真不知道,这对我来说还是一个比较神秘地方,再说好不容易来到东北沈阳调兵山项目部上班,这也算是一个千载难逢机会,更何况我也特别喜欢参观各个地方历史博物馆,看看相关资料,来帮助我对中国历史认识了解。

在纪念堂前,我看到一个巨大而特别的纪念碑。这个纪念碑设计了象一本打开台历,右面花岗石上镌刻着”1931年9月18日、星期

五、农历辛未年七月十三秋分”;左面花岗石上镌刻着”夜七时许,日军自爆南满铁路柳条湖路段,反诬中**队所为,遂攻击北大营,我东北军将士在不抵抗命令下忍疼撤退。国难降临,人民奋起抗争。”这就简略书写着日军反动侵略中国真实历史事实。

在纪念馆入口处的墙上,有许多火雕,象征着日军发动了侵华战争。进入门厅,看到黑色地砖、四周是白色山,它象征东北黑龙江和长白山,也就是”白山黑水”意思,这间门厅光线非常黑暗,使人心情感到非常发压抑。

我跟随参观团进到展览厅里面,聆听讲解员对历史陈述,展览馆里面用了大量**和雕塑群、实物反映了真实历史。其中有大量铁证证明是日本反动”九一八”事变是蓄谋已久。早在1927年7月,内阁首相田中义一向天皇奏呈《帝国对满蒙之积极根本政策》(即臭名昭著”田中奏折”),公然宣称:

”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从而确立了以”满蒙”为侵略基地狂妄战略。1931年,日本军部秘密制订了侵略东北的政策、步骤和措施。

在完成了发动侵略战争周密准备之后,日本帝国主义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揭开了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序幕。

参观九一八纪念馆有感(二)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学校组织了九一八纪念馆的活动。当然也是从那次经历中,让我深刻觉悟到当代中国日益繁荣富强是在怎样一种血泪斑驳历史中艰难挺过来挣扎过来。以怎样的忍耐力和无畏精神最终赢得了胜利。

这场胜利向世界展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中华民族的坚定精神。”九一八”耻辱历史绝不应当因时间辗转而淡然退去,反而应在时代长河中得以彰显让人永远铭记。

众所周知”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开端。早在1930年冬,日本关东军就选择了柳湖村作为武装侵略的起点,策划其阴谋。并于1931年7月,日本炮制出所谓《解放满洲问题政策大纲》,在此秘密性文件中也明确规定了侵略中国东北步骤和措施。

柳条湖位于沈阳市北郊南满铁路附近,东北军站北大营附近。在9月18日夜10点20分,日本关东军就在此实施了震惊中外”九一八”事变。在日本侵略军占领东北后,为了掩人耳目在长春建立了满洲国傀儡政权,将已经退位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扶持为皇帝。

从此,日本帝国主义便将东北变成了其独占殖民地,全面进行政治压迫、经济掠夺、文化奴役,以致使东北三千多万同胞惨遭涂炭,陷于水深火热当中。

当我们驻足于”九一八”纪念馆前,巨大雄浑石碑宛如摊开书卷,铭刻着这耻辱性历史一天。这就像在等待我们聆听历史教训,就像激励人们为国家的生存做出贡献。在”残历碑”下,醒目写着关于二战法西斯暴行。

在前言中有这样寥寥数字:从这一天起,炎黄华胄经受了5000多个只有仇恨没有眼泪日日夜夜,从这一天起整个中华大地卷起了5000多年文明史上史无前例怒涛。诵读这些文字让我心怀感慨和愤恨。

为什么像中国这样崇尚和平与友谊的国家会遭受这样的灾难。

在迈进”九一八”纪念馆那一刹,仿佛整个人穿梭了时空来到了那阴暗恐怖,布满血腥年代。各种鲜活蜡人形象如实还原给了我们历史上最为逼真景象。日本强迫中国人民使用各种残忍手段,我感到非常愤慨和痛惜。

当看着陈列着烈士尸首,当看见手术台上日本军官们丧心病狂挥刀剥开先烈**挖开战士们心肝内脏,当看见无数无辜百姓被囚禁,仍旧用双手紧抓栏杆,渴望胜利曙光一幕幕……我内心久久无法平静。这时我脑际也浮现出在战场上、在我们中国领土上,无数奋勇向前毫不畏惧战士们,那些在中国存亡危及时刻觉醒名族英雄们,那些愤慨捍卫自己领土无数黎民百姓们,正踏着鲜血染红道路与敌人进行一场又一场拼杀。

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时代,没有经历过战争的洗礼,没有出现过到处是尸体流离失所的情况,没有遭受过**和掠夺。但通过那些真实详尽图画文字、那些铁证如山历史资料和描述、那些残破不堪遗址、那些真实记录镜头、和那些逼真场景再现,使我们能够了解这段历史,感受到关系于名族存亡生死浩劫。我们年轻一代应当受到这样革命熏陶,()我们国家也应当多多给予广大民众以这样机会去了解我们民族所走过历程。

我们有时习惯了牢记那些辉煌胜利时刻,习惯去接受冠冕堂皇赞词。但作为一个民族,如果不敢面对自己的失败和占领,不能从中吸取教训,就永远不会富强。

从一个展馆到另一个展馆,”九一八”纪念馆中一幕幕同时给我们勾勒了全国人名抗日怒潮;各地人民声嘶力竭呼喊纷纷要求反对国民党**不抵抗做法;中国共产党领导无数人民进行抗日武装战争。这些都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党的伟大精神,凝聚了广大群众。走出展厅时,我看到一块标语牌上写着:

当我们即将走出展厅时,也许每个人都在滴血,每一滴血都足以凝结成一串问号。日本帝国主义怎么敢向我们伟大的国家举起屠刀?这里的每一张**都是一系列的实事。

但是为什么有人不能面对它呢?甚至去歪曲它?篡改它?

似乎这里的每一次出现都在叫喊,这叫喊向我们传达了什么?是否告诉我们”时刻不要忘记苦难岁月,不要再让苦难重扣国门?”是告诉我们”要为祖国明天贡献出我们力量?

”是啊,这呐喊声就像是穿梭进了头颅警钟,长久回荡在我思绪中。

走出纪念馆时,看见好多人在留言薄上发表留言,其中很多都是慷慨激昂励志报效祖国有志青年,但其中也有不少人言辞过于偏激倡导什么拒绝日货、断绝与日来往走出纪念馆时候我看到了有等话语。我想说,有爱国主义是好的,但我们应该用理性的思维爱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平的外交政策。让我们每个人都用自己实际行动而不是盲目思潮去感化驱逐一切**力量,让我们每个人都昂首挺胸为我们祖国献出我们应有贡献。

美丽大脚观后感(一)

在那么多优秀教育类电影中,我选择了倪萍主演《美丽大脚》来**,因为倪萍是我所熟悉一位演员,她智慧而又知性,退出主持舞台她更显幽默和风趣,豁达和开朗个性十分吸引人。我花了一个多小时看了整部电影,除了感动,还留下了一丝悲伤。

影片讲述了黄土地上一位普通女教师张美丽的故事。她丈夫因为愚昧被判了死刑,为了让自己孩子没有那样命运,她教自己孩子读书,后来又办起了学校,教村里孩子读书。学校开办了,但她的孩子们走了。

但她没有放弃这群毫不相干孩子,而是把他们当成自己孩子,让他们学文化,上大学,成就自己梦想,点亮山里希望。

影片中有许多朴素而感人的场面。为了不让夏进北京,张美丽和她的孩子们拿起橘子皮给夏沏茶。她给夏老师洗衣服,反而惹恼了夏老师,但她却说:”夏老师,只要你高兴,我咋都成。

”可以说夏老师和张美丽是对比鲜明两种人,一位是美丽、精致城里人,一位却是不美丽,甚至是有点粗糙农村人,但是影片魅力在于让我们看到了人物内在精神世界,忽视了这些外在性东西,最终美丽归于一点,那就是牺牲小我,给孩子们带来希望内在精神世界高尚。它与外表之美或丑陋无关。 最后,张美丽离开了卖土豆,为孩子们筹集资金。夏老师从黄土高坡上跳下,脸上一行泪痕格外醒目。

当时,她很漂亮,因为我们看到张美丽的精神在她身上延续。可以说,单纯的张美丽已经感染了城市的夏雨。

影片落幕了,但是我们不会忘记在那片黄土地上那双美丽大脚,不会忘记张美丽带着一群孩子欢呼雀跃身影,不会忘记她把千里迢迢念成千里召召。这就是这部电影的魅力所在。它以艺术的方式感染和影响着所有的观众。在普通的镜头里,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光辉和伟大。

在我们看来,张美丽是个成功者。虽然她并不完美,但她用自己的行动感染了夏雨,并继续对孩子们抱有希望。

美丽大脚观后感(二)

多少人曾因为没文化被人嘲弄;有多少人因为无知而触犯了法律;又有多少人因为没有抓住学习的机会而终生受苦。这种种现象告诉我们,知识是多么可贵,同时,在**了《美丽大脚》这部影片后,又让我对学习与做人有了新感悟。

今天下午,在同学们急切盼望下,我们终于**了电影《美丽大脚》。影片主要讲述了贫困山区教师张美丽、北京志愿者夏雨和一群贫困儿童的感人故事。这部电影的许多情节都让学生们笑了,但好玩之后呢?

我想把它留给你,我怕,只为了被感动和学会珍惜。

孩子们在泥土中打滚,三年没下过雨天灾,让这儿变得滴水贵如油,为了给孩子们买一台电脑,张美丽老师痛苦喝下一整瓶白酒。直到现在,()电影中画面还在我脑海浮现。其中最感人的是,张美丽老师虽然没有多少文化底蕴,但她仍然努力教育孩子。

”goodgoodstudy,daydayup”这是我见过最特殊一句”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初学英语张老师,却把她心中最真实想法说出,在多数人眼中,这只是一个笑料,而正是这句令人发笑话,却让我难以忘记,因为它让我认识到了张老师内心那种善良与纯朴。

张老师走了,再从村里往城里送土豆途中,被火车撞伤,还清楚记着她在病床上最后一句话:”人是哭着来到这个世界上,所以我要笑着离开。”笑着闭上了眼睛,看着那张安详和蔼笑脸,此时鼻子酸酸却是我们……外面世界很精彩,欲要见识更多事物,就必然要好好学习。

现在我们的学习环境是那些贫困山区孩子的100倍和1000倍,但我们为什么不珍惜它呢?只有付出努力,才能走出一条光明大道,要踏踏实实做人,刻苦努力学习,珍惜来之不易机会,珍惜美好学习条件,努力吧!像张美丽老师所说:

”2013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观后感

白宇超助学拾荒,大爱无疆

——感动中国人物感动我

清贫不失善良;年迈不失活力。他,一个九旬老人,没有温床暖枕,没有子孙绕膝,有只是对失学儿童怜爱和为孩子们圆上学梦执著心。他名字是——刘盛兰。

陈雨露这样评价他:“走过古稀,走过耄耋,老人没有更多语言,独以无声行动有力诠释着一个伟大民族对教育深刻理解。”

敢问世间能有几人,风烛残年却节衣缩食?布衣褴褛却倾其所有?形单影只却从者如流?病困交加却矍铄伟岸?这位老人,是用生命在助学。

九一八纪念馆观后感 篇3

2012年10月21日,我和宿舍来到918历史纪念馆。其实,在9月18日,警报在沈阳上空响起的时候,我就已经有去九一八历史纪念馆的念头,后来因为我刚到沈阳,人生地不熟的原因,没有去成。但在我心中,九一八一直是我的牵挂。

我想去918,因为我想更多地了解日本侵略中国的历史。来到这段惨痛历史的发生地,心里真的感慨万分……所以,我想皆由参观九一八,对我们的骨肉同胞,我们的民族有更深一层的认识!

当我来到918,我首先看到的是巨大的日历。9月18日,充满羞耻和悲伤的日子刺痛了我们内心深处。那是一段国耻国难的历史的开始,那时,我看到大门旁的国耻警报。对的,警钟长鸣,无忘国耻。虽然现在有人说我们应该和日本建立良好的关系,但这属于政治层面。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国耻是永远不能忘记的!

我觉得,我们记住国耻不是为了去报仇,不是为了与另一民族对立,而是要以此为鉴,防止同类事情的发生。两民族的对立,换来的不是一个民族的胜利,而是两个民族人们的苦痛。

九一八向我们展示了日本的侵略野心,日本对中国的血腥统治和思想控制,我国爱国人士的反抗,抗战的胜利以及现代日本军国主义复燃……在这里面,令我最痛心的是日本对中国的血腥统治。面对大屠杀留下的同胞的白骨,日本人对我们施刑的刑具,我感觉,在日本人眼中,我们不是人,而是一群动物……能任由他们摆布的动物……更确切的说,我们只是一群玩偶,没有感觉与情感,能随手扔到一边的玩偶……

多少无辜的百姓在毫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杀害,他们没有犯任何罪,他们没有得罪日本人,但仅仅因为日本人喜欢,就被侮辱,杀害……使他们妻离子散,天各一方……日本人在杀害我们的同胞时,是否有想过,若有一天,他们的亲人被无辜的杀害,他们有何感想,当他们与亲人离别时的痛彻心扉……为什么要我们承受如此大的伤痛?因为他们自己的私欲,因为他们的天王,所以许多无辜的人遭受灾难

在替我们的同胞感到悲痛时,我们对日本人不应只是仇恨,我们还应该具有两面性的看待这一问题。日本发动侵略战争是天皇的命令。是军官下令杀害我们的同胞。大部分日本士兵都对处决负责。在当时的情况下,他们必须服从上级的命令,没有思考的余地。虽然有很多人对同胞极其残忍,但我相信仍有人会后悔自己的行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不是每个士兵都愿意杀害无辜的人,不是每个日本人都不愿承认民族错误。许多日本人每年都会来参观918,并愿意正视这段历史。许多日本人为此感到难过。在我访问的那天,一个日本旅游团在918年访问过。我仔细研究了他们的表情。我想知道日本人是如何看待这段历史的,他们是认为这段历史荒谬,还是承认自己的错误。

但我没看到他们的情绪。我只听到日本导游对这张照片作了简要介绍,和团友们静静地看着,偶尔还会发一两句讨论。我当时恨我不会日文,但我希望他们都能正视这历史并承认自己民族的错误……毕竟,如果他们根本没把这段历史放在眼里的话,他们就不会来九一八了。

九一八纪念馆观后感 篇4

2018参观九一八纪念馆观后感

范文一历史可以原谅,却需铭记。84年前,日本“九一八”事变的耻辱不应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忽视。因此,在国耻日来临之际,许多学校和单位都组织学生和工作人员参观纪念馆,要求写下他们的经历。

参观九一八纪念馆心得体会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最让我感动的是学校组织参加了九一八纪念堂的活动。从那次参观活动中,我深刻的感悟到了祖国有今天的繁荣昌盛是多么的不易,甚至可以说是在血泪斑驳的历史中艰难的挺过来的。今天的中国向世界展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中华民族的坚定精神。

“九一八”的耻辱历史绝不应当因时间的辗转而淡然退去,反而应在时代的长河中得以彰显让人永远铭记。

众所周知的“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的开端。早在1930年冬,日本关东军为了谋划其阴谋,就选择了柳湖村作为实施武装侵略的起点。并于1931年7月,日本炮制出所谓的《解放满洲问题政策大纲》,在此秘密性的文件中也明确的规定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步骤和措施。

柳条湖位于沈阳市北郊南满铁路附近,东北军站北大营附近。在9月18日夜10点20分,日本关东军就在此实施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日本侵略者占领东北后,为了掩人耳目,在长春建立了满洲傀儡政权,并支持退位的清朝末代皇帝溥仪为皇帝。

从此,日本帝国主义把东北变成了自己的专属殖民地,全面进行政治压迫、经济掠夺和文化奴役,使东北3000多万同胞饱受摧残,陷入困境。(笔稿范文网 BIJiaogAo.CoM)

当我们驻足于“九一八”纪念馆前,巨大雄浑的石碑宛如摊开的书卷,铭刻着这耻辱性历史的一天。这就像等待我们聆听历史的教训,就像激励人们为国家的生存做出贡献。在“残历碑”下,醒目的写着关于二战法西斯的暴行。

在前言中有这样的寥寥数字:从这一天起,炎黄华胄经受了5000多个只有仇恨没有眼泪的日日夜夜,从这一天起整个中华大地卷起了5000多年文明史上史无前例的怒涛。诵读这些文字让我心怀感慨和愤恨。

为什么像中国这样一个崇尚和平友好的国家会遭受如此大的灾难呢。

九一八纪念馆观后感 篇5

九一八,一个从小就开始铭记的日子,九一八,国人永远无法忘却的时刻,侵略者,当你们的战刀已经锈迹斑斑,当你们的所谓先烈遗像被一次又一次地拜见,我们,在这九一八的纪念馆中,重温那段让世界为你蒙羞的丑闻。

九一八纪念馆对我来说不陌生,但是每一次踏进去的时候内心的震撼却那么强烈。

当我们驻足于“九一八”纪念馆前,巨大雄浑的石碑宛如摊开的书卷,铭刻着这耻辱性历史的一天。仿佛是等待我们细细聆听那历史的教训,又仿佛是在激励人们要为国家的存亡做出贡献。在“残历碑”下,醒目的写着关于二战法西斯的暴行。在前言中有这样的寥寥数字:从这一天起,炎黄华胄经受了5000多个只有仇恨没有眼泪的日日夜夜,从这一天起整个中华大地卷起了5000多年文明史上史无前例的怒涛。诵读这些文字让我心怀感慨和愤恨。为什么像中国这样一个倡导和平友谊的邦国却会遭受如此之大的灭顶之灾。

从这次参观活动中,我深刻的感悟到了祖国有今天的繁荣昌盛是多么的不易,甚至可以说是在血泪斑驳的历史中艰难的挺过来的。如今的中国向世界昭示了我们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和中华民族的坚挺魂魄。“九一八”的耻辱历史绝不应当因时间的辗转而淡然退去,反而应在时代的长河中得以彰显让人永远铭记。

从一个展馆到另一个展馆,“九一八”纪念馆中的一幕幕同时给我们勾勒了全国人名的抗日怒潮;各地人民声嘶力竭的呼喊纷纷要求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做法;中国共产党领导无数人民群众开展抗日武装战争。所有的这些都让我们深切感受到党的伟大精神,和团结广大群众的力量。

走出纪念馆,,站在大门前,我久久不能平静,回头望着残历碑,残历碑黑黝黝的字体仿佛跃动着受害者的冤魂。

我们年轻的一代应当受到这样的革命熏陶,我们的国家也应当多多给予广大民众以这样的机会去了解我们民族所走过的历程。我们有时习惯了牢记那些辉煌胜利的时刻,习惯去接受冠冕堂皇的赞词。但是如果作为一个民族不敢正视其挫败沦陷、不能够从中吸取经验教训,那它就永远不可能富强起来。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中国必将永耀在世界东方!!!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