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书法的句子200句

12-20

自古贤哲,勤乎学而立其名,不学即没代而无闻矣。唐.虞世南《笔髓论》~~这些句子适合你吗?为了让你在使用时更加简单方便,下面是幼儿教师教育网小编整理的“形容书法的句子200句”,更多信息请继续关注我们的网站。

1、清末名家杨守敬书法真迹荣归故里。

2、它有许多古老的含义,可以由新诗组成。

3、书法,宛如大自然的山川浩荡,是我们心灵的归宿。

4、立品之人,笔墨外自有一种正大光明之概。

5、书法,与文字相伴,流淌着中华文化的血脉。

6、这种笔走龙蛇的书法,真是世间少有。

7、书法,是思维与艺术的最佳结合,演绎着生命的诗意。

8、王羲之的书法光前绝后,是书法家中的圣手。

9、点画之间,字字皆有生命,书写人生的意境。

10、一笔一画,流转出我们的故事,留下一段段珍贵的记忆。

11、学书之要,唯取神,气为佳,若模象体势,虽形似而无精神,乃不知书者所为耳。

12、比外观更朴素的是作者的小序,他说是职业轻闲后,捡起了年轻时的书法爱好,然后又爱上了花鸟画,在老师的指导下,书画都有了一定的进步。

13、学书忌浮论而无实功。“爱而不学知不真,学而不笃得不深。”清.梁献《学书论》

14、凡作揩墨欲干,然不可太燥,行草则燥润相杂,润以取妍,燥以取险。墨浓则笔滞,燥则笔枯,亦不可不知也。笔欲锋长劲而圆。长则含墨可以取运动,劲则刚而有力,圆则妍美。宋.姜夔《续书谱》

15、怒蹄蹴踏苍山颓,岧嶤臃肿难为状。——清代文人严允肇《洗象行》

16、书法是心灵的诗意,是艺术的独白。

17、盖积虑于中,触物以感之,则通达无方矣,天下之事不心通而强以为之,未有能至焉者也。宋.朱文长《续书断》

18、张敬元曰:字体各有管束,一字管两字,两字管三字,如此管一行,一行管两行,两行管三行,如此管一纸。清.梁章钜《学字》

19、一笔勾勒出美丽的文字舞蹈。

20、不仅仅是书写文字,更是表达情感,传递思想的桥梁。

21、用激扬的笔锋,书写永恒的豪情壮志。

22、我认为他的书法没什么值得称道的。

23、站着的习惯让人害怕,但也有古人知道。

24、凡临古人书,须平心耐性为之,久久自有功效,不可浅尝辄止,见异既迁。

25、握一支笔,挥洒心灵,书写意境,感知人生。

26、笔尖倾诉,墨痕流露;书法之美,思想的独白。

27、用毛笔蘸取文化的浓墨,为世界注入更多的艺术色彩。

28、篆书字体优美,至今在人们书法作品中仍喜使用。

29、34或重若崩云,或轻如蝉翼导之则泉注,顿之则山安纤纤乎似初月之出天涯,落落乎犹众星之列河汉。唐代书法家孙过庭《书谱》

30、惟书法无古无今,不名一格,而能卓然成家,盖天资高妙,直在古人上也。作书作画,老而不衰,自成大家也。清.钱泳《书学》

31、不知态度者,书法之余也;骨骼者,书法之祖也,未正骨骼先尚态度,几何不舍本逐末邪?赵子固《论书法》

32、其自然和谐的思想是中国文化多方面的基础,从书法,绘画到建筑和医术。

33、大要笔圆字方,傍密间豁,血浓骨老,筋藏内洁,笔笔造古意,字字有来历,日临名书,无吝纸笔,工夫精熟,久自得之。元.陈绎曾《翰林要诀》

34、学书一字一笔须从古贴中来,否则无本。早矜脱化,必规矩,初宗一家,精深有得。继采诸美,变动弗拘。斯为不掩性情,自辟门经。

35、一笔一画,书写人生的丰收与希望。

36、朱长文《续书断》说书法“极盛于晋、宋、清、隋、唐之间,穷精殚妙,变态百出,无以尚矣。

37、得时不如得器,得器不如得志。(得志不如得道。)——唐.孙过庭《书谱》

38、一笔一划虽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对生活哲理的思考与富有情感的表达。

39、书法艺术,墨香浓郁中凝聚智慧与情感。

40、蝶欲花qo粉;L初埃玉辟寒。(集李商[句)

41、书法,传承文化之美,展现笔墨之韵。

42、用毛笔书写,感受时间的交响乐。

43、阳光润梅花色,风吹柳叶壮。

44、张士行云:凡写字,先看文字,宜用何法。写字正如作文,有字法,有章法,有篇法,终篇结构,首尾相应。

45、篆籀金石;帮L雨竹梧

46、下笔之初,有搭锋者,有折锋者,其一字之体,定于初下笔。凡作字,第一字多是折锋,第二三字承上笔势,多是搭锋。若一字之间,右边多是折锋,应其左故也。又有平起者,如隶画;藏锋者,如篆画。尤要折搭多精神,平藏善含蓄,兼之则妙矣。宋.姜夔《续书谱》

47、初心不改,匠心书写,品味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

48、阳光青山藏山画,春水碧水吟。

49、资分高下,学别浅深。资学兼长,神融笔畅。资过乎学,每失颠狂;学过乎资,犹存规矩。资不可少,学乃居先。明.项穆《书法雅言》

50、书法,是中国文化的精髓,记录了世间变迁的印记,传承着历史的智慧。

51、文字学家研究篆书偏重于形体的分析,书法家们写篆书则重视艺术的追求。

52、随人作计终后人,自成一家始逼真。——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黄庭坚《以右军书数种赠丘十四》

53、迄今仍可欣赏这些格调高逸、技法超绝的书法瑰宝的永恒之美。

54、29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齐便不是书法,但得其点画耳。东晋书法家王羲之《题卫夫人》

55、最后就是宣纸了。也可叫做米纸,它是中国画中国书法的标准用纸。

56、诗在阳光下,琴操在水中知音。

57、世界并不像它所能达到的那样美好。

58、书法是永恒的韵味,点亮人生的艺术之光。

59、书法之美,让我们探寻过去的智慧与感悟未来的希望。

60、黄山谷曰:“诗不可凿空强作,待境而生,便自工耳。”余谓书亦不可凿空强作,神与古会,便自工耳。

61、用书法之墨,书写心灵之语,传递情感之美。

62、何处一屏风,分明怀素踪。

63、凡作书,无论何体,必须筋骨血肉备具,筋者锋之所为,骨者毫之所为,血者水之所为,肉者墨之所为,锋为笔之情,水为墨之髓。清.包世臣《安吴论书》

64、书法,传统的艺术之灵魂,记录着岁月的痕迹。

65、北朝人书,落笔峻而结体壮和,行墨涩而取势排宕,万毫齐力故能峻,五指齐力故能涩。清.包世臣《艺舟双楫》

66、笔法过于刻露,每易伤韵。

67、他的书法给人笔走龙蛇的感觉。

68、书画清高,首重人品,品节即优,不但人人重其笔墨,更钦仰其人。

69、笔墨如诗,书法如画,凝聚着中华文化的千年智慧。

70、疾若惊蛇之失道,迟若渌水之徘徊。缓则鸦行,急则鹊厉,抽如雉啄,点如兔掷。萧衍《草书诀》

71、举奸需机密,扬善要彰显。?夫将兵者,不战则守,不守则走,不走则逃,不逃则死。?智者务其实,愚者争虚名。

72、由于自小被强制去练习书法,而被剥夺了和同伴玩耍的时光,他原来并不喜欢古典艺术。

73、书法艺术仿佛是舞者舞动的身姿,融合了动静、律动与韵律,给人以美的享受。

74、汲取古人智慧,书写现代人精神风貌。

75、谨守者,拘敛杂怀;纵逸者,度越典则;速劲者,惊急无蕴;迟重者,怯郁不飞;简峻者,挺掘鲜遒;严密者,紧实寡逸;温润者,妍媚少节;标显者,雕绘太苛;雄伟者,固槐容夷;婉畅者,又渐端厚;庄质者,盖嫌鲁朴;流丽者,复过浮华;驾动者,似欠精深;纤茂者,尚多散缓;爽健者,涉兹剽勇;稳熟者,缺彼新奇。明.项穆《书法雅言》

76、先学间架,古人所谓结字也;肩间架即明,则学用笔。间架可看石碑,用笔非真迹不可。

77、创意与传统相融合,书法艺术创造着无限的可能性。

78、第一个(原因)就是中国书法是一门艺术,它是很自然地,并且与中国丰富的风景资源很美妙地结合在一起。

79、学书易少年时将楷书写定,始是第一层手。

80、去小草里找奇石,云补山。

81、从字体中可以读到作者的性格和气质,每个字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美感。

82、歌@夜梁珠宛D;山B河水碧氤琛

83、横画之发笔仰,竖画之发笔俯,撇之发笔重,奈之发笔轻,折之发笔顿,裹之发笔圆,点之发笔挫,钩之发笔利,一呼之发笔露,一应之发笔藏,分布之发笔宽,结构之发笔紧。清.笪重光《书筏》

84、用毛笔书写的每一笔每一划,都凝聚着书法家的心血与对优美字体的极致追求。

85、须是字外有笔,大力回旋,空际盘绕,如游丝,如飞龙,突然一落,去来无迹,斯能于字外出力,而向背往来,不可端倪矣。清.王澍《论书剩语》

86、写字如同扫帚扫地,发挥弹力推着走,不能像拖把地拖着行。

87、书法,是一种修身养性,沉淀心灵的方式。

88、临摹古人不在对临,而在神会,目意所结,一尘不入,似而不似,不容思议。

89、不过,小屋墙上挂着的严济慈的书法作品“五笔字型、利国福民”,还是透露了主人的身份。

90、早在幼年时,他的生父邓来贵就是沁源县远近闻名的书法、篆刻、绘画、剪纸、雕塑等老艺人,因受长上陶染,从小就模仿学艺,小有名气。

91、培正小学把书法列为学校的必修课。

92、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唐.孙过庭《书谱》

93、用字如画,书写出美丽动人的书法之境。

94、书法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每个字体所传递的意义。

95、先资政公曰:凡书未成家者,宜日与古贴为缘,无论何贴,皆足以范我笔力。

96、书法是艺术,同样也是技术,这两方面是无法分离的。

97、昨天我终于听了,感触最深的是他谈论在里德学院上书法课时的喜爱和集中。

98、书法,给文字凌风起舞的翅膀,让语言更加生动。

99、一字之中,皆其心推之,有洁矩之道也,而其一篇之中,可无洁矩之道乎?上字之于下字,左行之于右行,横斜疏密,各有攸当。上下连延,左右顾瞩,八面四方,有如布阵:纷纷纭纭,斗乱而不乱;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破。明.解缙《春雨杂述》

100、一笔一划,勾勒出我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101、书法是手持毛笔书写汉字点画的动作过程。

102、镇江焦山碑林在金石、书法、文字、文化研究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

103、他说,自己从小就在父母要求下勤练书法,一直练到高中,当时深以为苦,心想为何不能想其它孩子一样去抓蜻蜓、玩弹珠,长大后才发现有很大的效用。

104、凡诸艺业,未有学而不得者也,病在心力懈怠,不能专精耳。唐。李世民《笔**》

105、25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唐代书法家孙过庭

106、书法如行云流水,展示着内心的宁静与安详。

107、鲁迅虽然不是书法家,但字如其人,十分“耐看”,别具一种风调神韵。

108、墨迹纸上随心游,书法世界展开来。

109、精神到恼略冢言不是花。

110、书必先生而后熟,亦必先熟而后生。始之生者,学历未到,心手相违也;熟而生者,不露蹊径,不随世俗,新意时出,笔底具化工也。清.冯武《书法正传》

111、孙过庭《书谱》“达其情性,形其哀乐”;韩愈《送高闲上人序》“可喜可愕,一寓于书”等抒情主义理论都明确地表明了书法的抒情性。

112、学术通于学仙,钟神最上,钟气此之,钟形又此之。

113、用毛笔书写,传统文化焕发出新的魅力。

114、大专毕业后,他还专门参加了位于浙江杭州的中国硬笔书法刊授学校的专业学习。

115、且一食之美,惟饱其日,倘一观而悟,则润于终身。

116、解放军美术书法研究院书法创作院艺委会委员作品选。

117、用书法之美点亮灵魂,书写属于自己的独特人生篇章。

118、成形结字,得形体不如得笔法,得笔法不如得气象。

119、笔尖舞动间,字迹跃然纸上,展现了书法家的精湛技艺与内心世界的独特表达。

120、夫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论人才能,先文而后墨。搪.张怀灌《书议》

121、R水屏山_倬常滑种X名香。(④

122、书法犹如行云流水,翰墨之间展现生命的美感。

123、然后我参加了一个书法大赛。

124、隶体是书法从篆体到楷体的过渡。

125、夫斫戈之法,落竿峨峨,如长松之椅溪谷,似欲倒也,复似百钧之弩初张。处其戈意,妙理难穷。放似弓张箭发,收似虎斗龙跃,直如临谷之劲松,曲类悬钩之钓水。东晋.王羲之《笔书论十二章》(m.Zf133.COm 趣祝福)

126、太阳和风,还有鸟儿的歌声。

127、书有二法:一曰疾,二曰涩。疾涩二法,书妙尽矣。东汉.蔡邕《石室神授笔势》

128、虽然他的作文写得完美无瑕,但老师对他的书法总是百般挑剔。

129、书法:传承千年的艺术之美。

130、近来有书法教育学者,虽已提出笔形的概念且用之于实际教学,但在笔形的具体描述上并不周全。

131、前人作字,谓之字画。画,分也,界也。字画本自同工,字贵写,画亦贵写。以书法透入于画,而画无不妙:以画法参入于书,而书无不神。清.周星莲《临池管见》

132、书法,永远都在涵养我们的灵魂。

133、作字须敬,非仅欲字好,即此是学。味明道此语,谓作字能主一无适,是亦收放心之一法。

134、当时也不知道去哪儿,于是他参加了一个书法课程。

135、下联:大地回春群山霞彩富神州

136、碑志记录了中国书法艺术的流传与演变。

137、气韵生动与烟润不同。世人妄指烟润遂为生动,何相谬之甚也!盖气者,有笔气,有伯气,有色气,俱谓之气;而又有气势,有气度有气机,此间即谓之气韵,而生动处又非韵之可代矣,当其下笔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宋.苏轼

138、众多墨迹中,书法是思想的花朵。

139、一字一句,思绪沉淀,心灵得以舒展。

140、文化周还展示了北海“快雪堂”王羲之的书法石刻作品,造型独特的扇面亭“延南薰”,画舫斋的“春雨林塘”等建筑。

141、苍颉之嗣。小篆之祖。以名称书,遗迹石鼓,手与神运,艺从心得。

142、用笔最忌妄发笔力。笔锋未着纸,而手已移动,则浮而轻,盖力在外故也。

143、要不是我当年休学,我就不会跑去上书法课,那麽世界上所有个人电脑可能印不出这麽漂亮的字体。

144、凡临古人始必求其似,久久剥换,遗貌取神。

145、写字力不在手上,在毛笔尖上,如锥画沙。

146、书法,是一种心与手的和谐,书写人生的旅程。

147、王羲之的书法绝世超伦。

148、每周五,晋元中学的老师教我们汉字和书法。

149、本研究在研制粉蜡笺,是一种用于中国书法的最高级手上涂布纸。

150、“颜体”奠定了他在楷书千百年来不朽的地位,颜真卿是中国书法历史上极富影响力的大师之一。

151、只学一家,学成不过为人作奴婢;集众长归于我,斯为大成。

152、山舟曰:笔要软,软则遒;笔头要长,长则灵;墨要饱,饱则腴;落笔要快,快则意出。清.梁同书《频罗奄论书》

153、楷书行间,宛如一张张家书,串联起历史和现实。

154、从一开始,顾绣,有别于其他样式,因为它在绘画和书法专业。

155、一笔一划,倾尽心血,书法艺术永恒流传。

156、喜即气和而字舒,怒则气粗而字险,哀即气郁而字敛,乐则字平而字丽。情有重轻,则字之敛舒险丽,亦有深浅,变化无穷。

157、取意舍形,无所求意。故得其形,意溢于形;失其形,意云何哉?

158、历代大篆书法家对传统的继承和创新。

159、依赖世界就像太阳一样是徒劳的。

160、书法的励志口号是:“笔耕不辍,字字扬名”,只有不断努力创作,才能为书法事业添砖加瓦。

161、他的书法源流可以上溯到唐代的颜平原、欧阳询、虞世南等,而自出新意。

162、用心塑字,书写人生华章。

163、书法艺术,述说灵魂的故事。

164、夫心合于气,气合于心;神,心之用也,心必静而已矣。

165、书法,情感在文字间流转,思想在墨香中飘散。

166、北京大学书法研究所将扛出沈尹默书法文化大旗,秉承他的书法精神,对书法文化研究作出新的贡献。

167、没有什么可以静静地坐着,只有读书的祝福。

168、传统的中国书法有篆体、隶书、楷书、草书。

169、“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作书须有此气象。而其细心运意,则又如穿针者束线纳孔,毫厘有差,便不中窍。

170、他的书法作品骨力遒劲,不失为一位大家。

171、古人论书,以章法为一大事,盖所谓行间茂密是也。右军《兰亭序》,章法为古今第一,其字皆映带而生,或小或大,随手所如,皆入法则,所以为神品也。明.董其昌《画禅室随笔》

172、但是,这儿有许多中国南方民间艺术作品,如潮州木雕、书法和水墨画,而博物学区域肯定是孩子们所喜欢的。

173、风和云理论,笔和墨水到天堂。

174、帮助朱老管理陶瓷项目的库都基说:“朱老采用了伦伯朗的透明画法,运用了书法的速度并参考了中国的历史。”

175、半个月知我窗,千卷书知我月。

176、今天早上,我女儿练习了中英文硬笔书法。

177、习书一生,执笔如梦,留下世间最美的痕迹。

178、凡欲结构字体,未可虚发,皆须象其一物,若鸟之形,若虫食禾,若山若树,若云若雾,纵横有托,运用合度,可谓之书。唐.蔡希综《法书论》

179、以转束言之,则内方而外圆;以笔质言之,则骨方而肉圆。此是一定之理。清.周星莲《临池管见》

180、书肇于自然,自然既立,阴阳生焉。阴阳既生,形气立矣。

181、每一篇书法作品都是艺术家精心雕琢的心血结晶,是文化的窗口和人类情感的寄托。

182、你必须每天早上临帖,以提高你的书法。

183、从文字中感悟人生,从书法中体验艺术的魅力。

184、每日焚香静坐,收拾得此心,洁洁净净,读书有暇,兴来弄笔,以自写其性情,斯能超乎象外,得其寰中矣。惜余未之能也。

185、下笔而刚决不滞,挥翰墨而厚实深沉。唐.张彦远《法书要录》

186、手握毛笔,感受华夏文化的深厚底蕴与传承使命。

187、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

188、用墨韵写心声,用书法传递祝福。

189、落墨纸上,情意凌空;丹青翰墨,传递心灵。

190、为书之体,须入其形,若坐若形,若飞若动,若往若来,若卧若起,若愁若喜,若虫食木叶,若利剑长戈,若强弓硬矢,若水火,若云雾,若日月,纵横有可象者,方得谓之书矣。

191、书法,一种艺术的表达,也是心灵的静谧。

192、手札是书写形式里面最自由的一种,因此这种形式往往更能体现作者书法的真实风貌。

193、汗水与墨香交汇,书法之路点亮光明的未来。

194、接着她练习了一会儿英语硬笔书法。

195、笔墨间宁有犀气,毋有滞气;宁有霸气,毋有市气。滞则不生,市则多俗,俗尤不可漫染。去俗无他法,多读书,则书卷之气上升,市俗之气下降矣。清.王慨

196、高韵深情,坚质浩气,缺不可以为书。

197、学术经论,皆由心起,其心不正,所动悉邪。

198、书写人生,品味中华文明之美。

199、书写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独白,书法永远传世。

200、自古贤哲,勤乎学而立其名,不学即没代而无闻矣。唐.虞世南《笔髓论》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