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军大业观后感(通用八篇)

12-28

写作可以让我们内心深处追求的一份平和。自己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心里会很有成就感。为了写好作文我们需要多加练习,那么,有哪些值得借鉴的作文模板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建军大业观后感(通用八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建军大业观后感【篇1】

即便是和平当下,我也要以自己的方式,去爱自己的国家,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我要做的是面对这种幸福,我要做的是保护这种幸福,我的理想是让更多的人认识到这种幸福。我不是政客。我只是个学生。我想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这种幸福。

我们和前辈最大的不同是,他们没有我们所有的幸福,我们没有那么多他们的经历,我们可以感受到他们的经历,但他们感受不到我们的幸福。

一个国家的发展需要创新,一个国家的繁荣需要创新,一个人的身高需要创新。影片中的毛泽东同志敢于在会上提出自己的意见和主张。周恩来同志一次次的脱险,一次次的广纳人才,是因为他敢于创新和灵活的大脑。

还有三河坝大战中的朱德以三千人抵挡敌军三万人,是因为他敢于创新作战方略,是因为他敢于做出坚断的决定。看到他流下的两行泪水,我对这位将军肃然起敬。而刘昊然饰演的粟裕也非常出色。他敢于分辨敌人和我的真相。

可谓是少年才俊。作为一名党员,我们应该敢于有自己的声音,走不同的道路。

这部两小时的电影使我重新思考我的人生取向。在历史的长河里,此生不悔入华夏。在这个和平的时代,我们应该有自己的理想,肩负起自己的责任。

生在和平年代,我们要感恩先烈,也要致敬先烈,学***,怀揣梦想,坚定信仰。“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 正是因为信仰,革命先烈在激烈的战火中奉献生命。

正是因为信仰,他们抛头颅、洒热血而无怨无悔。正是因为有信念,共产党人领导中华民族从百年衰败走向民族复兴。

坚定信念是忠诚于党、对人民负责的思想前提。青年党员要在丰富多彩的实践中终生恪守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谋人民利益、建群众感情、学为民本领、干富民实事,夯实自身健康成长的思想政治基石。列宁说:

“要成就一件大事业,必须从小事做起。”立足当前,从我做起,把今天的努力同实现共产主义的明天联系起来。每个人都应该立足自己的实际,从我做起,带着主人翁的责任感,为国家的繁荣昌盛,为民族的繁荣昌盛,全心全意去做。

生活在新疆这片热土上,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支持中国共产党总书记的领导,实施中国共产党的总战略,为新疆的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而奋斗。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维护新疆稳定,首先要明确维护祖国统一、反对民族**。要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另外还要加强各民族的团结。民族团结是新疆各族人民的生命线,是做好新疆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

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以工作为中心,从公司利益出发,做好每一项工作,做好每一项业务,努力工作。我们要把银联钱包打造成中国市场最优惠、最方便、最快捷、最安全的支付平台。设身处地为消费者着想,为他们提供最好的服务。

就像毛主席说得一样,我们都是星星之火,都可以燎原,只要我们每一个保持工作积极性,我相信银联的明天将是美好的。

我们一定要像天山的雪松、绿洲的白杨、戈壁的红柳、沙漠的胡杨一样植根于我们的新疆,自觉肩负起党和人民的重托,以造福各族人民为己任,共建和谐大美新疆,使得银联在新疆做大做强。

建军大业观后感【篇2】

为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2017年8月11日段工会组织全队职工**了爱国主义影片《建军大业》,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

《建军大业》讲述了1927年中国共产党为挽救革命,于南昌举行武装起义,创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的故事。该影片以1927年南昌起义为背景,讲述了国民党为夺权叛变革命,发动疯狂的“清共”行动,近三十万同胞惨遭杀害,全国震惊。刚刚看到希望的中国,将再次陷入军阀混战和**的深渊。

没有自己的军队,中国共产党几乎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血的教训,使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认识到了权里出桶的硬道理。生死关头,他们与朱德、贺龙等爱国将领联手发动起义,誓言要组成真正属于人民的军队。

《建军大业》带给我们的不只是震撼和感动,更是充满了挥之不去、历久弥坚的革命信仰力量。从南昌起义到三河坝战役,每一个战士都全力以赴地前进。战争的场面直接击中了我们的内心深处,让每个人都热血沸腾。

建军来之不易,中国来之不易,爱国之情油然而生。整部电影不仅表达了战友和家人的感情,也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人才的血性。整部电影让人们感受到战争的残酷,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

整部电影让人热血沸腾。其中有两处地方让我印象最为深刻。其一是毛泽东临下湘西,与杨开慧的依依惜别,孩子们一声声“爸爸”,包含沉甸甸的不舍之情,电影里,那一声声呼唤,催人泪下。

二是朱德率3000余人保卫三河坝,抵抗钱大军1万余人。在最后一天,钱大均发动最后总攻时,为了让更多的人活着出去,留下革命的希望,自愿留下的200余人队伍最终与钱大均部队同归于尽,这样的悲壮让人唏嘘,让我们对革命先烈肃然起敬,是他们的牺牲才换来了我们现在的和平。

通过这部电影,我可以再现历史,深刻体会到今天的和平来之不易。正是因为有这么一支强大的军队和领袖,我们才有了更好的生活。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解放军战士的浴血奋战,就没有现在繁荣的伟大复兴。

建军大业观后感【篇3】

剧本打磨两年,演员都经受专业军事训练

黄建新之于主旋律电影颇有发言权,《建国大业》用明星的人海战术为我国主旋律电影的商业化开辟一方新大陆,之后《智取威虎山》又成功嫁接红色经典与香港导演的类型片特长。这次将《建军大业》交到刘伟强手里,黄建新压力与信心“齐飞”。“电影《建军大业》是我从业以来接触的‘最特别的任务’。”黄建新称,“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祖国是人民最坚实的依靠,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而电影《建军大业》所聚焦的,正是那些在波澜迭起的革命岁月中,为国家为民族舍生忘死的不计其数的热血英雄!”

谈到《建军大业》剧组的创作过程时,黄建新介绍道:“这部电影仅剧本就反复打磨了两年,每位演员在进组前都做足了资料文本功课,也接受了专业级的军事训练,所有主创都不遗余力地为《建军大业》奉献出自己的才华和心血。可以说,大家百分之百的热情和投入,必将使这部展现燃情岁月、洋溢着青春激情的电影作品大放异彩。”

“与我之前监制的《智取威虎山》和《湄公河行动》一样,电影《建军大业》一定会成为一部让观众激动、让观众喜欢的热血巨制!”谈及电影《建军大业》的品质,黄建新信心满满。

据知情人士称,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局长张宏森、中国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喇培康与博纳影业集团董事长于冬日前已率先看过《建军大业》粗剪版,三人不约而同地表示“影片出乎意料的好”,同时也委托监制黄建新将祝贺、慰问与感谢带给全体主创和所有参与影片创作的工作人员。我们这些还看不到片子的吃瓜群众,就先欣赏剧照吧。

建军大业观后感【篇4】

《建军大业》是“建国三部曲”系列的第三部,献礼建军90周年,该电影主要以1927年南昌起义这一重要历史事进行展开,描写中**队伟大的建军篇章,展现了人民军队的光辉历程。是继《建国大业》、《建党伟业》后,又一部阵容华丽、气势恢宏的史诗之作,是展现中国人民解放军创建历史的战争巨制。电影从整体上来讲,将早期共产党人为了心中的共产主义而奋起反抗,塑造了共产党人在面对国民党反动势力和外国侵略者时,心系中华民族,满怀热血和激情,不顾个人安危,甘愿冒着枪林弹雨为党和人名的未来换取希望的光辉形象。

党的建立与成长离不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无私奉献,党所迈出的每一步都是经过慎重决定的,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都是经过实践得出来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事实证明,共产党的领导道路是正确的,是真正能够带领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好日子的。毛主席曾经说过,从枪杆子里面出现政权,说明了军事力量的重要性。没有足够的军事力量,党就不能把中华民族救活在水深火热之中,赶走侵略者,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早期的共产党人在艰苦的条件下,仍然能够坚持党的信仰,在心中为共产主义流血,愿意为党献出自己的生命。

电影中的毛泽东、周恩来、叶挺等人的人物形象饱满,个性鲜明,正值少年,意气风发,胸怀大志,展示出了一代革命英雄的气概,他们为了党和民族的未来,将生死置之度外,给予了我深刻的印象。

结合到自身,身为一名党员,就应当做好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觉悟和准备,我们应当学***先烈这种敢为人先的大无畏精神,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其次,我们也应当珍惜眼前蓬勃发展的社会主义,缅怀逝去的革命烈士,自觉投身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去,将革命先烈的革命果实好好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

建军大业观后感【篇5】

yjs21.cOm

电影中有这么一个场景让我久久不能忘怀——战后,几位革命伟人举杯庆贺,觥筹交错间略显失态,磕磕碰碰地唱起国际歌,末了老泪纵横。他们醉梦中所希冀的场面,应该是无数红军战士们冲锋陷阵时,或醉卧沙场时,或临刑就义前所梦寐以求的画面——国将一统,普天同庆,父老乡亲围着篝火纵情地跳舞,歌声与笑声交织,再也不用把冰冷的枪口对准自己的同胞,触手可及的是眼前阖家团圆的温存,你笑中带泪,右手痛饮一大白,左手洒在战友的碑前。

梦想照进现实的代价,我们无从得知,只见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义无反顾,视死如归,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既倒,视他人如己出,正如《与妻书》中所言——使天下人爱其所爱,以天下人为念,为天下人谋永福。

所谓战士,不单单指在前线扛着枪杆;坚守民主阵地上的各界人士,也在汹涌的暗流中不断挣扎,在反动派血腥的打压中勇敢地发声。可想而知,反动派独裁统治下的世界,就如同闻一多笔下的死水,清风吹不起半点漪沦。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正是有这么一帮人前赴后继地为民主事业倾注一腔热血,才让这个世界得以清明。

在信仰的道路上,赤色的旗帜终究栉风沐雨而屹立不倒。

我们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四海漂泊的龙族叫它做大陆,壮士登高叫它做九州,英雄落难叫它做江湖,而我们都是炎黄子孙,华夏儿女,却上演了一幕手足相残的惨剧,多少无辜的将士沦为反动派企图独裁的牺牲品。

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我们需要信仰,这个信仰早已经过了时间的检验,历史的证明,历久而弥新。

那一代人的理想是多么纯粹和崇高,他们双手握拳,嘴唇翕动,把铿锵誓词铸成铮铮铁骨,烙在心底,融入血液,用血与肉的代价誓死捍卫心中的领土。我们有幸生活在这一盛世,无法真切地体会到那个万马齐喑的年代里,我们的党带给先烈的是怎样一种惊喜和希望,我们也无法理解爷爷辈们每次谈及这段岁月时目中闪烁的信仰,那些过往的沉重甚至成为某些非主流声音中的轻佻和不屑,但我们要学会正视淋漓的鲜血。动荡和红色的年代成为他们的记忆,太平昌明的时代构成我们的生活,但请不要忘记尘封在历史中的这段过往,因为信仰的接续和传承不能出现断层,这片美丽的山河渗有他们血液的余温。

岂曰无名?他们的名字,正是这片大写的山河。

建军大业观后感【篇6】

作为建军90周年的献礼,《建军大业》给我们基本完整呈现了1927年上海四一二事变到1928年4月井冈山会师这段时间的主要历史事件。短短133分钟,紧凑而又真实的讲述了这一年发生的重大事件。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南下事件、三河坝战役,无数革命先烈倒下了,又有无数英雄拾起枪弹继续浴血奋战。25000人的参演,上百位的明星加盟,宏大的战争规模,逼真的特效特技,力求将历史事件尽可能地还原,以求当代人能够更加了解那段艰苦的历史。为了建立一个全新的中国,共产党不仅要面临兵力不足、军需短缺的问题,而且还要面临各种敌方势力的围剿,彼时的国民党和北洋政府对新生的共产党来说都太过强大了。然而坚强的共产党人从不放弃,在毛泽东、周恩来等人的带领下,在朱德、贺龙、粟裕、叶挺等人的奋力战斗中,还有卢德铭、蔡晴川等先烈的英魂守护下,中国共产党成功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从井冈山的“山大王”到最终带领全中国无产阶级建立新中国,而坚持这一段浴血史的坚定信念,莫过于毛泽东从湖南老家离开时杨开慧说的那句话:“不要回头!”

是啊,留在共产党眼前的是一条不能回头的路。敌我战力悬殊太大,三千对抗三万的事件比比皆是,装备落后,弹药不足,最严重的时候,部队只剩下800多人,牺牲何其惨烈。然而,失败动摇不了共产党人建立新中国的决心,因为他们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只要革命的火种尚在,只要信仰犹存,失败就可以重新再来。

满腔热血成就不了事业,但成就事业不能没有满腔热血。一句“当勇士,不要当烈士”,需要多么地慷慨激昂,可能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很难有亲身经历的机会,可面对银幕上的血与泪,我们无不为之动容。蔡晴川在三河坝拉响炸药献出生命的那一刻,是热血;同在三河坝历经战役的战友,面对伤残的身躯,不自觉的从嘴里说出的“妈,我想家了”、“我不想死”、“娘,我好怕啊”是人性;朱德将军面对战友的遗体军礼下的两行泪,是意志。此时此刻,我们明白,战争是残酷的,和平是不易的,战争当前,没有谁是天生神勇,纵使名字湮没在人海,但也曾是母亲怀中的宝贝,是有爱有泪有恨的躯体;历史书上短短的几行,就是他们的一生。他们,不曾回头!

军人是不可侵犯的,为解放祖国而献出生命的先烈,更是神圣的。他们背负着光荣和梦想,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核心脊梁。我们虽然成不了英雄,但可以成就英雄的梦想,不论你是何职业,不论你身在何处,只要你尽心尽力完成自己所职所责,就是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助力。为此,勇于前进,不要回头!

建军大业观后感【篇7】

《建军大业》中,刘烨继《建党伟业》之后再度出演毛泽东。

曾经演过毛泽东的特型演员很多,老一代有于是之、张克瑶,后来又有古月、唐国强等。

如今,随着革命历史作品创作开始向年轻观众倾斜,一批新生代演员也加入了毛泽东特别演员队伍。

刘烨戏路宽阔,扮演的毛泽东在外形和气质上都受到认可,可以算是唐国强之后颇具实力的毛泽东的扮演者。

刘烨之外,一批新人毛泽东也在出现,他们气质各异,但都能够凭借自己对于领袖人物的理解,在形似的基础上达到神似。

2019年,黄海冰在献礼剧《开天辟地》中饰演的毛泽东一出场就被称赞为最像的毛泽东。

黄海冰也称自己真正进入了角色导演不让我去参考以前各版本的毛泽东建军大业观后感建军大业观后感。

我要把青年毛泽东塑造成生活化、平民化的邻家大哥哥,而不是‘拿腔拿调’、‘挥斥方遒’的主席姿态。

1971年出生的王斑毕业于**戏剧学院表演系,为中国戏剧梅花奖得主,他在电视剧《毛泽东三兄弟》中饰演伟人毛泽东。

除此之外,1978年8月生于辽宁丹东的谷智鑫,2019年凭借电视剧《恰同学少年》里的青年毛泽东而一夜成名。

他的中戏同班同学王雷,2019年曾在《风华正茂》中担纲出演毛泽东。

其他的毛泽东扮演者中,还有电影《湘江北去》中的保剑锋、大型史诗电视剧《毛泽东》中的侯京健等,都属青年一代。

周恩来、朱德的扮演者也日趋年轻化

至于扮演周恩来的特型演员,除大家较为熟悉的刘劲之外,还有在电视剧《毛泽东》中的夏德俊、在《东方战场》中的侯祥等,都是年轻人。

至于朱德的扮演者,在《开国元勋朱德》中的王韦智、《彭德怀元帅》中的张京生等青年演员,近年风头也直追扮演中老年朱德的王伍福。

此番在《建军大业》中饰演陈独秀的于和伟、饰演向警予的马伊琍、饰演张国焘的吴樾、饰演瞿秋白的白客、饰演蔡和森的刘循子墨、饰演周逸群的李岷城、饰演陈赓的梁大维,大都是第一次出演革命先辈。

影片的核心人物是毛泽东和周恩来。

刘烨此前在《建党伟业》中饰演的毛泽东得到了大家的认可。

本片中,刘烨的演技基本**,无论是中共五大和八七会议上的慷慨陈词,还是被卢德铭部抓获以后的洒脱随性都挥洒自如,和杨开慧告别时的那一段感情戏更是表现出了革命者的柔情,但却不过火。

建军大业观后感【篇8】

建国系列三部曲《建党伟业》、《建国大业》都看过了,今年是建军90周年,看《建军大业》,向祖国献礼,上个星期天带着崇敬的心情**了《建军大业》。

整部电影看得我热血沸腾、热泪满眶,尤其是南昌革命成功那一刻,整个影院里响起了热烈的牚声,后面有几个小孩子站起来吹着口哨鼓着掌,我回头看了下,是一群00后,谁说00后是跨掉的一代呢,看看他们的热情、他们爱国的表达方式,他们的真情流露,此时此刻我感觉我们这代人就像一群老古董。影片结尾有一个镜头我印象很深刻,毛泽东看着栗裕这些年轻人的面孔说:“中国的革命要靠你们!

”因为他们年轻,年轻就代表着希望、力量、勇气、改变。年轻人才是革命的动力!

同前两部建国系列影片一样,《建军大业》同样是超级大咖众星云集,朱亚文饰演的周恩来,欧豪饰演的叶挺,刘昊然饰演的粟裕、张艺兴饰演的卢德铭、李易峰饰演的何长工等等等等,这些人气明星的背后,不就映**当今时代下一个个年轻气盛、血气方刚、朝气逢勃,想做一番大事业的年轻人吗?

影片中蒋介说:“一个农民(毛泽东)、一介书生(周恩来)、一个兵痞(叶挺)、一个土匪(贺龙),怎么跟我斗?”这个问题,稍微了解那个年代历史的人都能说出一二三,客观主观、内因外因来,但我觉得最重要的是——信仰!

正是推翻旧世界、建设新世界的信念,使这些年轻人走在一起,毫不犹豫地抛头颅、洒热血,视死亡为死亡,把革命进行到底!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暴发后,陈独秀提出投降,遭到毛泽东等人的反对,毛泽东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当时,毛泽东作为湖南的代表,无权在会上发言。粟裕才19岁,叶挺27岁,朱德40岁,贺龙将军还在为入党而奋斗。他们凭着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气势,凭着改变世界舍我其谁的豪迈之气,凭着以天下为已任,一统河山的志向,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扛起了中国革命的重担。

影片中我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是欧豪演的叶挺,在带领军队进入南昌城时,面对城门守卫的阻拦,依然是霸气直前,对方说没有接到命令,他就现写一个命令,带着让人畏惧的的铁军进入南昌,面对兵痞挑衅自己的兵时,毅然站出,拿起鞭子直抽兵痞;南昌起义去增援贺龙将军部队,在那炮火烟弹中,声嘶力竭的吼着:“放”的时候,我看到了一个将军应有的血性与大无畏的气魄!

还有一个是朱德(黄志忠扮演)南昌起义前晚,他觥筹交错、巧妙周旋,冷静地掌握着场内所有人的动向,牵制住敌方的力量。在三河坝战争中,运筹帷幄,用三千兵力硬生生拖住了钱大钧三万兵,临危不惧、大敌当前、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三河坝战役第三天决定撤退的时候,朱德站在满是尸体的战场上,上一次的硝烟还未散去,下一次的突袭可能就要来临,需要留下200人断后为主力部队争取时间,在决定200人选时,影院里的哭泣声与电影里的痛哭声混合在一起……

当今的世界并不太平,恐怖主义、强权主义、霸权主义、**主义搅得天下鸡犬不宁,历史再一次雄辩地证明,弱国无外交、弱国无尊严、弱国无人权,枪杆子里出政权,枪杆子同样出和平!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国人民美好生活,必须加快人民军队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不忘初心、继续前进,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这,就是我们的英雄军队,有信心有能力打败一切来犯之敌。撼山易,撼中国解放军难!

特写此观后感向英勇之师致敬!

致敬!英勇之师!威武之师!

相关文章

最新文章